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教育实践的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实践的目的范文1
其实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回答。他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连续发表了《学做一个人》(1925年)、《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926年)、《行是知之始》(1927年)、《教学做合一》(1927年)、《在劳力上劳心》(1927年)、《手脑相长歌》(1931年)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陶行知先生就明确指出:旧的教育与社会、实践人为地割裂开来,其最大的弊端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使读书人“心里想和口里念,而手不做”,成了用脑不用手的半残废;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对这种教育,陶行知一方面强烈地反对,并号召要革书呆子的命;另一方面指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实践的总结与指导。他的口号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可叹的是,时隔这么多年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镜头一:十来个高中生打扫几个平米的包干区,往往在聊天、追逐、打闹,几分钟的事,半个小时还完不成。镜头二:每到周末高中住校生回家时,往往是大包小包的,里面装的大部分是脏的衣服、鞋子甚至是袜子。镜头三:走进一间学生宿舍,一股臭气扑鼻而来,被子不叠、衣服乱放……这些现象应该不是个例,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陶行知先生所阐述的丰富、精湛而又实际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的高中生劳动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一、加强劳动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劳动需要心理,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
陶行知先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他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强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同时,他力主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1931年,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先生的这些有关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阐述,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对当时青少年的劳动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我们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现在的高中生对待劳动教育问题普遍存在着茫然感和不知觉性,存在着怕苦、怕累、轻视厌恶劳动的思想情感。虽说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劳动教育的目的认识不清。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个方面加大教育的力度。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就劳动教育的目的、意义进行讨论,把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专题,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来进行教育,激发学生劳动的需要心理,以达到自觉接受教育的效果。
二、寓教育于具体的劳动之中,以劳促教
毋庸讳言,当今高中生劳动教育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做”,这与陶先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是完全相悖的。“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特别强调学生要在“做中学、做中教”,而关键是“做”。陶行知先生认为“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他所办的学校,学生入学后,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如晓庄师范学生上午大部分时间是学习、阅读,下午主要是从事具体的劳动。包括建校劳动、美化学校环境、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学生自我服务劳动等。这给我们现在的劳动教育一个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劳动教育必须在劳动中进行。任何脱离具体劳动的劳动教育都是纸上谈兵,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时代不同了,在劳动的内容上应有所区别。我们现在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一些自我服务的劳动和学校公益劳动。比方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一般性的劳动技能的训练、交流和竞赛,如叠衣服、钉纽扣、整理内宿、植树、公共卫生的打扫等。
三、教师身体力行,以“行”取胜
劳动教育实践的目的范文2
檀传宝:劳动教育对于今天的中国非常重要,它的重要性大体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去考虑。
第一,从社会问题的角度考虑。你会发现如今在中国,很多社会的病态都与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不高有密切关联。比如,一些人为富不仁,一些人一心想赚快钱,还有很多人喜欢炫富,等等……这些社会乱象背后的逻辑,其实都是不劳而获或是少劳多得。或者,我们从特定角度看,很多社会病态都可以归因于与劳动有关的价值观的偏差,需要通过在全社会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去克服。
第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正如你在问题中所说的,现在咱们国家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很快将会成为第一。我们的人均GDP也已超过7,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可以说整个社会包括我们的教育都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那么,当我们告别了以体力劳动为主导的旧时代之后,有一些课题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随着社会越来越发达,脑力劳动的比重会不断增加,但最基本的体力劳动的成分依然存在。那么,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去定义劳动教育所说的“劳动”呢?究竟怎样的社会安排才更有利于让人们在诙中获得尊严、拥有劳动的光荣?应当怎样让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看到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直面、回应这些课题,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迫切、重要。从更积极的角度看,一个能够拥有劳动意义感的劳动者可以更愉快地生活在这个世界。让全体国民特别是少年儿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从而愉快地劳作在共和国的大地上,这对于新时代中国人生存质量的提升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从教育本身的角度考虑。我们强调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一方面,根据马克思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念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社会主义教育本来就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另一方面,一个最根本的理由,社会主义运动说到底是为劳苦大众主张权利的,是以承认劳动和劳动者的价值为非常重要的价值原则、教育原则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让劳动者克服劳动异化状态,摆脱剥削压迫、过有尊严的生活,这本来就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最为根本的一个诉求。从价值体系上讲,无论是十月革命后的苏联还是今天的中国,崇尚劳动价值、追求劳动创造、尊重劳动创造的主体――劳动人民,都一直是最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教育体系中,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教育明显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形态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所以,如果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办真正的社会主义教育,按照讲的“不忘初心”,劳动教育就应该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劳动教育的内涵可以说是十分广泛的,内容也很丰富,包括了劳动技术、社会公益劳动、家务劳动等等。在您看来,当前我国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主要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檀传宝:你提到的这些都是劳动教育的具体形态,但是形态的划分标准不一样,比如说以场域划分的话,就包括家务劳动、学校劳动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等。我更多的是想谈另外一个标准,我觉得无论是在学校、社会还是家庭中,劳动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外显的部分,比如说在劳动过程中学一些劳动技能、产出一定的劳动产品等等;另一方面,我认为之所以要开展劳动教育,在外显的部分里面隐含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劳动教育固然要学劳动技术,应该有劳动产品的产出,但是对于学生发展来讲,最根本的目标不是要生产多少产品,而是确立劳动价值观。在的价值理论里,非常崇尚和强调的一些原则,比如说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所强调的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强调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以及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原则;教育理论强调体力、脑力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等等。开展这些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说:劳动教育要特别注意让孩子通过参与劳动实践,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学会珍惜劳动果实,尊敬劳动人民。我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应该是这个。
:您认为劳动教育最根本的是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呢?
檀传宝:真正要把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建立起来,当然是要靠学校来进行相关的教育。但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我觉得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是社会风气和家长的观念要有所改变。如果社会本身风气就不好,比如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富二代”炫耀其不劳而获的生活,居然还有很多人羡慕不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想要有效开展劳动价值观教育,肯定会遇到重重阻力。另外,很多家长在心底其实并不认为劳动观念是重要的,认为只要学习好,孩子在家里就可以什么都不干。在这种情况下,谈怎么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就会很困难,因为在家庭生活中根本没有加强劳动教育的土壤。
对学校教育来讲,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第一,劳动教育本身要在学校的活动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二,在整个学校文化中确立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应该成为当前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果学校文化里本身就存在大量不尊重劳动的现象,那就算是学校有劳动课,作用也会很有限,因为在日常生活里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劳动的意义与价值。所以,我认为社会氛围的改变,包括学校文化环境的改变,在孩子成长的环境中形成一种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风气,比开设多少劳动课程更为重要。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被弱化、被边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甚至还有老师将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您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变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异化的现状呢?
檀传宝:目前可以说劳动教育的异化和边缘化非常厉害。我认为主要有三种表现:
第一,把劳动看成是一种惩罚,比如迟到了罚做一周的值日等等。劳动本身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但是当劳动和惩罚等负面心理体验建立联系的时候,就是反劳动教育而不是劳动教育。这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种异化。
第二,把劳动教育异化为学习一种技能。设想一下学生花很长时间只是学会怎么剪纸,若这一学习经历对他的课业成绩、身心健康没有太大作用,这样的劳动教育肯定会被边缘化。通过劳动生产和实践的确应该、也有可能学到某种技能,但是劳动如果仅限于技能的学习,而有些技能高考又不需要,这样的劳动教育怎么可能不被边缘化呢?
第三,把劳动教育异化为一种娱乐,比如一些毕业班学生平时学习很辛苦,所以学校会组织他们去参观一下工厂、农村,当作生活的调剂,这就更没有意义了。现在很多学校每年都会有一些劳动安排,认为这就是带着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了。其实所谓的“劳动安排”,基本就是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用一天或半天时间带学生“活动”一下,而这就同时意味着平时学生都不会做这些“劳动”的“活动”……这样的劳动教育,效果当然会极其有限。我们可以看到,上述这三种思维或异化、或窄化了劳动教育的功能。
这就回到了刚才的问题,劳动教育在学校里边缘化,甚至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劳动教育,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大家对劳动所蕴含着的最重要的教育价值没有清醒的认识。劳动教育其实有时候只是要还原某些人生的常识。例如,如果所有人都不种庄稼,面包从哪里来呢?这是常识,但问题是现在很多人会忘记,一心想着不劳而获,不愿意通过辛勤劳动去创造价值。其实,劳动教育也可以有使人愉悦的功能。但劳动教育真正的愉悦,应该是对劳动过程、劳动果实的欣赏带来的那种精神性愉悦。在帕夫雷什中学,曾经有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叫面包节。孩子们种的头一茬麦子收获以后,磨成面粉做成面包,苏霍姆林斯基会让孩子们请自己的家长来品尝。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愉快真正是劳动的喜悦――由他们亲手种植的小麦做成面包的那种芬芳,是劳动的芬芳,能够鼓励孩子以后再去进行新的劳动,而不是肤浅的认为,劳动就是我学习累了、去放松一下,那不是真正的劳动的愉悦。
:虽然一直以来学校都有开展劳动教育,比如开设劳技课、组织劳动实践活动等,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您认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开展,才能够真正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呢?
檀传宝:学校劳动教育的效果不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教育工作者对劳动教育的本质不清楚。教师可能模糊地知道劳动教育很有必要,然后就M织学生开展几个相关的活动,但可能还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实际上劳动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关系。以劳技课举例来说,如果认真去安排的话,可以大大促进孩子各科学习的内在动机。教师要让劳技课变成孩子日常学习生活的一个综合应用的领域,思考孩子在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等这些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有哪些在劳技课可以用得上?这样就既有劳动教育,也强化了孩子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劳技课的设计应该是这样的思路,而不是只学一个剪纸或者陶艺就叫劳技课了。因此,我是主张劳技课更多的应该是校本的,学校根据孩子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思考哪些知识可以应用,再去设计劳技课,才是正确的思路。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专门的活动和课程肯定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仅仅通过这一种渠道去实现劳动教育所有的任务。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真正意识到劳动教育的意义,就会明白并不一定非要花很多专门的时间去完成某一个专门的活动,道德与法治、历史课、语文课、班团活动、师生交往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的理念。
除了开展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和活动,在这里我还想强调两件事。
第一,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跟上去。比如现在很多老师本身已经没有劳动光荣的观念了,甚至有些老师特别羡慕那些不劳而获、挣快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指望他对孩子有正面的劳动价值观的引导呢?所以,教师一定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这对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相关课程的建设要跟上去。比如说历史课,过去的历史教育特别强调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那现在我们是不是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如果历史课就只讲帝王将相,而劳动者在历史中的意义完全被人忘记,那肯定是不对的。无论是历史或其他课程,都要注重挖掘劳动教育的素材。
这两点非常关键,因为如果教师本身没有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或者劳动教育的价值观不能渗透到学科教学里,只是偶尔带学生去专门劳动一下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是那样,可能劳动课甚至都带有反劳动的性质了――因为大家体验到的只是劳作的辛苦,却感受不到其中的价值,孩子们就更不愿意劳动了。所以归根结底,整个教育系统要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各科教学都应该配合,再加上专门劳动教育的课程安排,才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您谈到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十分关键,那究竟如何才能够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进而实践您刚才所说的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呢?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角度,您又有哪些建议?
檀传宝:要让教育工作者对劳动教育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我觉得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劳动教育要从保障社会主义教育性质这个角度去看。所有中国的教育工作者都要清楚地意识到,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是保证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二,劳动教育要从孩子的健康人格成长这个角度来讲。如果孩子从小就抱有不劳而获的想法,他将来必定会非常自私,那样是不会真正幸福的。如果一个人一生都没有体会到劳动的意义,人生将是非常悲哀的。而引导孩子过有创造性的、充实的人生,能够拥有健康的精神人格,是不能离开劳动教育的,教师也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
第三,劳动教育要从社会改造的角度去重视。正如我刚才说的,现在有那么多社会病态其实是因为人们看待劳动的观念出了问题。要保障社会的良性发展,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责无旁贷、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我也有两个建议。一方面,现在很多老师,尤其年轻老师,并不清楚究竟什么是劳动价值观,这就好比数学老师不知道数学,那你怎么教?所以广大教师需要去了解什么是劳动价值观,了解劳动价值观的内容和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当教师明白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具体要去实施的时候,要考虑有创造性地去推进劳动教育,不能把劳动课又变成另外增加的“课业负担”,而是要思考如何把劳动教育和其他科目的学习联系起来,形成综合学习的课程形态,让劳动教育成为激发孩子学习动机、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渠道。这种创造性不是异想天开,要与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联系在一起才能够更好实现。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协作,但如今很多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习惯,“家里的活儿不用孩子做,只要好好学习就行”是很多家长仍然持有的观念。您认为应该如何改善这种局面?
檀传宝:首先还是要明确,劳动价值观教育是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核,这是一个大前提。具体到家长要做哪些改变?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不要把学习跟劳动看成是对立的。在我看来,其实学习也是一种劳动。家长完全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学习,来帮助孩子确立付出努力才能够有所收获这样的“劳动”观念。正如大人要通过劳动去创造世界,儿童要通过学习去获得成长,我们完全可以把劳动和学习建立内在联系,而不是将勤奋学习看成跟劳动没有关系的一个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孩子如果认真学习,也可以视之为勤劳的一种表现,也是值得鼓励的。
第二,家长不能把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看成是与儿童生活没有关系的。你所说的很多家长在家里不让孩子劳动,一方面是家长没有意识到劳动的教育意义,另外一方面是在这个少子化时代,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许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去做家务。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如果爱自己的孩子却不考虑教育意义的话,有可能就只是一N溺爱,反而会害了孩子。所以我觉得让孩子适度地参加有意义的家务劳动,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培育儿童的责任感、主人翁意识等等。他如果什么事都不做,那怎么学习做主人呢?这就需要家长在教育观念上进行变革。一旦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变了,就会自觉去考虑哪些劳动方式对孩子是合适的。我觉得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把学习跟劳动联系起来,是一个最为可行的选择。
:还有另一种情况,有一部分家长已经能够意识到劳动对孩子的重要性,也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他们是采取以劳动换取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孩子做家务,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种教育方式的?
劳动教育实践的目的范文3
马卡连柯(1888~1939)是前苏联优秀的革命作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他的一生中,教育工作和文学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马卡连柯出生在一个铁路工人的家庭,在他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毕业后就专心从事教育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从1920年到1935年,他先后主持了高尔基儿童劳动教养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也是一个儿童教养院)。他从事教育工作30年,他的大胆的革新工作给苏联教育史增添了新的一页。
·关于集体和集体教育理论
集体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对象是集体,而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也是集体教育。因此,他把集体和集体教育看成是全部教育理论的首要的和关键的问题。“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是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
什么是集体?马卡连柯明确的提出,真正的集体不是简单聚集起来的一群人,而是在自己的面前具有一定共同目标的那种集体。集体是有共同目的、共同劳动、共同斗争并在这一共同目的、劳动和斗争的前提下,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社会有机体。他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多的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他指出,对我们所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当我们提出更多的要求的时候,这个要求里也就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尊重。马卡连柯认为,全部的教育过程应该是在“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原则下进行。
·关于纪律和纪律教育理论
纪律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马卡连柯看来,纪律、纪律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集体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赖于纪律的形成、加强和提高;纪律的形成和提高,有助于集体的巩固和发展。可见,没有纪律,不进行纪律教育,要想建立集体、完善集体、顺利进行集体教育是不可能的。马卡连柯的教育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正是马卡连柯既重视集体和集体教育,又重视纪律和纪律教育的根本原因。
·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理论
劳动、劳动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马卡连柯认为劳动是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内容中不能没有劳动的成分,现在我们可以将劳动一词替换为实践或者实习,而马卡连柯的劳动又不单纯是我们现在的实习环节,因为他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是对问题少年的教育其劳动实践内容的比重要大一些,马卡连柯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认为在一所学校或像公社那样的特殊教育机构里,学生既是参加生产劳动,也要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训练学生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本领,并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和工作能力,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样,学生既有广博的知识,又有较高的思想和道德品质修养,也有生产技能和生活能力,可以说,已达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
马卡连柯对特殊教育的贡献在《教育诗》中的体现
马卡连柯用它一生去实践的“爱”。在马卡连柯看来什么使他对学童们的爱?是不抛弃不放弃不歧视的爱,不抛弃是谢苗相信世界上没有不能教育好的孩子,只是方法不够得当,谢苗用它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对学童们的教育上去了,《教育诗》虽然是大篇幅在讲孩子们是怎么样一点一点的从无到有的在建设第一、第二教养院,在不断地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并且是一直在好转中,并不断地好起来。马卡连柯只是在教养院生活的片段中说一些孩子们的教育改善情况,穿插一些孩子们的思想改善状况,从无到有的集体的建立,到后来的只有集体和第一位的就是集体,最后教养院就成了集体的代名词,这是谢苗的一种创造,他让全体的孩子们感到了教养院这个集体的重要性,这种营造力我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一个有着充分无产阶级教育理念指引下才有的结果。特定的历史条件是当时的物资十分的匮乏,马卡连柯和他的教养院面对的最主要的斗争就是食品的供应不足和营房的破旧改造,到1923年搬进第二教养院的时候他们的情况才有所改观,在食物上不再很匮乏,还添置了不少的东西。
劳动教育实践的目的范文4
关键词:劳动实践 育人 知行合一 崇实尚能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秉承“修德、砺能、笃行、创新”校训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办学理念,在学生成才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育人的新机制和拓展实践育人的新平台,着力推动实践育人规范化和制度化,逐步探索了一条通过实践育人助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常态、长效机制。劳动实践课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劳动实践课的实施背景
为践行“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育思想,提高学生“三自”服务能力,促成长成才,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并借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开设《劳动实践课》的先进经验,2012年11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院校中率先开设劳动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劳动实践锻炼,使学生将学习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坚强意志,培养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年多以来,实践课迅速走上了正轨,收到了预期效果。中山市电视台、中山商报等媒体先后大幅进行报道。目前,已有6千多人次参与此课程,5千多名学生顺利通过考核并取得学分,劳动实践课取得初步成效。
二、劳动实践课的组织过程
1.列入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劳动实践课课程列入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必修课并计算学分。课程实施对象为大学一年级新生,纳入素质拓展项目。所有大一新生必须在一年内完成不少于35个小时的劳动实践课程,才能在该必修科目拿到0.5个学分,顺利毕业。如果不能在大一按时获得学分,可申请在下一学年重修。
2.明确部门职责,规范考核流程
劳动实践的开展,各部门分工明确。学生工作处负责劳动实践课管理办法的制订、组织开展。总务处负责清洁工具的发放管理、各院系负责课程的实施,做好课程时间、地点的统筹安排。学生劳动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各教学院系教室、实训楼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的保洁工作。各院系配有专门的学生助学进行日常检查考核,每周在校内网站公布劳动实践课程的考核结果,对连续3次考核不及格的班级或小组提出预警,期末考核结果纳入辅导员、系部考核。
3.配备指导教师,严格日常管理
为保证劳动实践课的效果和质量,各院系分别为劳动实践课指定了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从劳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帮助学生通过劳动积累相应经验和提高技能。对于在劳动实践课过程中态度不端正、行为散漫的学生,指导老师及时通过谈心等教育手段,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劳动实践课与其他专业课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体现了劳动育人的效果。
4.加强宣传推广,落实劳动实践课
为使劳动实践课不停留于形式,在每一届新生军训期间,各院系通过海报、网站、微信、QQ群大力宣传,每年开展“我与劳动实践课”征文比赛、劳动展映照片展、劳动感悟等活动,让劳动实践活动充满活力。
三、劳动实践课的育人效果
1.端正了学生的劳动态度
通过积极开展劳动实践课,学生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端正了劳动态度。劳动实践课的锻炼,使学生体会到长辈们的艰辛,在感恩父母的同时更加珍惜今天的劳动成果,领悟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并通过自身的感知,进一步认识劳动的重要性。
2.培养了良好行为习惯
自劳动实践课开设以来,大部分学生在个人卫生习惯方面更加自律。校园环境有明显改观,课室的地面、讲台、窗户、走廊干净整洁,学生们通过自身的劳动,学会尊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在学生寝室的卫生比以往有明显的改观,学生也更加注重个人的卫生。
3.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劳动实践课推行之初,部分学生抱怨抵触,但在劳动中,逐步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学生之间逐渐熟悉,加深了解,气氛活跃,课室也干干净净,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劳动实践课的产生的影响是细致入微、潜移默化,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生活自理意识,能够使他们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克服懒惰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
4.提升了学生个人道德修养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从小呵护有加,成长阶段很少做家务或其他劳动,有的甚至缺乏基本的独立生存能力,形成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大学生接受劳动实践锻炼,让他们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存在感,培养了主动参与公共活动的意识,更加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5.树立了正确就业观念
现在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思维敏捷、知识面广、接受能力强。但他们也普遍存在意志力薄弱、做事懒散半途而废、不够吃苦耐劳等方面的缺点。劳动实践课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转变就业的观念,培养“锲而不舍、吃苦耐劳”精神。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脑力的智慧与灵巧的技术操作相结合,才能实现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6.提升了班级凝聚力向心力
劳动实践课不仅改变了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提升了班级凝聚力。从陌生到熟悉,从个人到集体,学生们更加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更加懂得团队精神、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这种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劳动实践课中,对其他的学生日常活动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团日活动、班级活动等。
四、劳动实践课的特色
1.立德树人,知行合一
在大学生中进行劳动实践教育的举措,旨在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养成自觉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知行统一。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优良品德,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2.发扬传统,崇实尚能
劳动作为每个学生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伴随着他们成长的每个学习阶段。劳动教育作为一项传统的教育方式,甚至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有目的地进行劳动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立,掌握生活的技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学生掌握的生存技能也越来越多。当学生进入大学继续深造时,他们已经基本成年,逐渐能够应对生活的种种考验。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延伸,最终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3.育人为本,全员参与
开展校内劳动实践课,是落实教养工程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更好地将学生素质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有助于培养爱护环境、珍惜环境的个人品质,有助于推动学生自主参与校园环境保护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全员参与校园劳动,可以倡导全员师生共同关注和爱护校园环境的良好氛围,对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载体丰富,形式创新
劳动教育实践的目的范文5
2016年12月13日,四川成都,随着课间铃声一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学生便来到了学校农场边,学生在农场排队领取农具。这次,他们的课程不是测量而是种田。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该校留出20亩地供学生耕种,将农场搬到了校园里,把“种田”设置为学生们的必修课,要求学生亲自下田种地挣学分。
该学院认为,“学生必须亲手碰到泥巴,才能知道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劳动”,“城市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安逸,使得学生普遍娇气,通过农场劳动,能使他们锻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校自2006年起,便开设了这门特殊的“种田”课程,要求每个在校生必须在农场里修满40个学时、总计两个学分的劳动课,才能毕业。至今所有学生都顺利地通过了该课程,还没有出现在此课程中挂科的学生。
[ 运用方向]
1. 追求务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大学生们除了有指点江山的风发意气,还要有踏实务实的优良作风,这是人之根本。只有摒弃眼高于顶、拈轻怕重、夸夸其谈的学院习气,方知成功的背后是无数的汗水。
2. 知行合一。理论知识的确很重要,但更需要实践的检验,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知识之花才能璀璨绽放,落到实处,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间接经验”和“二手知识”。与其苍白讲述韭菜与麦子的差别,不如现场观摩、亲身实践,不能让书本与现实遥遥相望。知识不应该是空洞单调的,还可以是生动鲜活、充满乐趣的。
3. 锻造精神。大学需要“学问”,更需要“精神”。劳动的背后,是人格的锻炼与升华。教育是人的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顽强的意志、坚持的品质、团队精神等,不应只是教育的副产品。
4. 改革需要接地气。落后的高校教育积弊已久,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开设种田课,把农场耕作作为劳动教育课,创新了教育模式、评价标准,更是对填鸭式教学的改变,做到了高校与社会的完美对接。
5. 重形式,更要重效果。形式固然重要,效果才是目的。锦城学院从形式上解决了知行合一的问题,更应该从效果上采取措施,真正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锻造精神。
[ 习作片段]
校园有农田,学生成农夫,想要挣学分就来刨地吧!毫无疑问,锦城学院的这种挑战给了我们一大借鉴:大学、课程、大学生,接地气,才能更给力!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人转型的伏笔。事实却是,大学生求职梦想化,毕业失业化,头顶光环,职位难寻。想要改变现状,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尝试。现实需要改变,改变需要务实。锦城学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教育从人出发,更新观点、思路,改变评价方式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俞敏洪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中提到,好大学应该定位四个角色:人才之地、研究之堂、素养之处、温馨之家。市场决定需求,这是颠扑不破的规律,所以,人才培养要立足现实,不能脱离社会,以假、大、空来断层生活。不管是输入还是输出,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落到实处。大学要有大学的魅力,大学生要有大学生的风采,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才能更好地融入现实。
希望这些改变不只是喧嚣一时的田园乐,而应是社会悠扬欢快的主旋律!
劳动教育实践的目的范文6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德育渗透 歌曲教学 音乐知识 音乐欣赏
德育在教学工作中占首要位置,它是各科教学不可缺少的主题,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比起班级教育、团队活动、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其他间接途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将德育渗透于音乐教学中的艺术问题。音乐教学一般包括歌曲、音乐知识和音乐欣赏三部分,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就渗透在这三部分之中。
一、在歌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艺术
1.寓情感与歌词中,进行思想熏陶,净化学生的心灵。对于一节音乐课来说,不仅要使学生唱出旋律,而且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情演唱歌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我觉得学生只有从心里面真正地感受到所要表达的感情,才能完美地演唱歌曲。我在实际教学中,非常重视这一环节。如教学《小小太阳不是我》时,为了给同学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我在新课导言中,用几幅内容不同的画面,进行对比启发教育学生不做家庭中的小太阳,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做好生活的主人。又如教学《卖报歌》时,我通过讲解进行新旧社会对比:旧社会的小孩子到上学的年龄,不能去读书,为了生活,只能当童工,又累又饿;有的背着木箱子,到处奔跑,为人家擦皮鞋,有的赤着脚卖报。还有的父母为了生存不得不卖孩子,却又不忍离别的痛苦。学生听到此都流出了眼泪,受到了一次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我让学生谈了自己的生活是怎样的幸福,又让学生说说自己做了哪些不该做的事,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然后,我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演唱这首歌曲,学生唱得认真而有感情,特别是唱到最后一句“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时,他们的歌声是那样的坚定激昂,相信这首歌对学生会有一定的启示。
2.在感受和理解歌词思想的基础上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感受和理解歌曲后便进入正式的“唱”,教师的范唱起着一定的作用,因为学生刚刚对歌曲产生兴趣,自然急于听到歌曲的旋律,所以教师要以优美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体现出青少年欢快活泼的情绪,使他们产生像老师那样美美地唱上一曲的欲望。在理解美和感受美的基础上产生旋律的美,使学生心灵得以净化,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二、在音乐知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艺术
对中学生来说,初学乐理,确实有些难度,也枯燥,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结果会截然不同。
1.选择具有深刻道理的发声练习。发声练习,是每堂音乐课不可缺少的步骤,有助于学生正确用嗓,然而实践证明,单一的发声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之感,起不到引导发声的作用。面对这一现状,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这一环节进行了改善。为了使学生感兴趣,并从中得到启示,我注重从这一角度进行选曲。如三年级学习常识“符点音符”时,我选用了歌曲《歌声与微笑》,曲子虽然很短,然而旋律听起来却像动画片中小动物的音乐节奏,富有趣味性和儿童天真烂漫的特点。在用“a”音唱同旋律时,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符点音符及声音持续的长短。在学习符点音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受到了思想教育,而且掌握了音乐知识,更启示他们戒骄戒躁,端正学习态度,积极进取。
2.在德育中渗透知识性。学生往往喜欢唱歌不喜欢学习乐理,而乐理知识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怎么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德育中渗透知识性。如在教学生打节奏时,我通过口读顺口溜,用打击乐器打出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教育了学生热爱劳动,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在音乐欣赏中渗透德育教育
中学生对音乐欣赏是比较感兴趣的,当他们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时他会立刻说:“好听。”这种欣赏仅是一种直觉的感性的反应,要让学生真正懂得欣赏音乐,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提高鉴赏力,培养他们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鉴别。教师的方法得当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从实际出发,学生在欣赏课中必将受益匪浅。
四、给学生表现与实践的机会
学生有新的想法和创作了新的内容时,都希望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一下。因此要给学生表现与实践的机会。
1.特长展示。当学习了一首新歌曲时,让学生表演自己的演唱特长,还可以展示学生的演奏特长、跳舞特长、表演特长等。
2.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音乐教材中有的歌曲孩子会唱,你可以先让他展示一下,如果没有错误的话,可以让他当一回“小老师”,领同学们唱歌。
五、做学生的朋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完全由教师摆布,任教师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转变教学观念的重要一条就是教师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和同学们一起游戏、一起唱、一起表演。
激发和引导学生从旋律中感受音乐的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欣赏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完整地听歌曲,更是通过欣赏课让其掌握欣赏的正确方法。如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曲时,为了使学生真正用心去理解这个曲子,在欣赏之前,我给学生讲了国歌的由来及其产生背景,告诉他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是用无数个战士的鲜血换来的,是用英雄的身躯筑成的,同时用幻灯和电视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同学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可以说满载着一种激情、一种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欣赏这首歌曲,便很容易接受斗争到底的信念,顽强不屈的毅力,甚至有的同学在听的过程中会联想到战火纷飞的年代。长时间这样锻炼,学生逐渐感受到一首歌曲的精妙之处,感人之处,久而久之便产生自己的欣赏观点,掌握欣赏方法。通过欣赏,学生开发智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开阔音乐视野,从中获得广泛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
德育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培养,不但提高了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思想境界,还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和审美力,使学生具有“五自”能力(自强、自理、自护、自立、自学),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音乐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艺术,努力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热爱音乐,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潘小英.浅谈德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
[2]陈书清.初中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