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笔记整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学基础笔记整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学基础笔记整理

中医学基础笔记整理范文1

  医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养生成为现实社会的一种风气,《黄帝内经》成为人们的“掌上明珠”,固然,《黄帝内经》在养生方面有着详细而精辟的论述,其智慧大大超出这些。《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是历代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为医者之本在德、在术,《黄帝内经》在这两方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堪称为医者之本也。

  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当今社会,医德重新成为人们的话题,作为医生,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并坚守它。《黄帝内经》在两千年前就为我们提出了医生医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大方者,医家之大法也。坐起有常,则举动不苟而先正其身,身正于外,心必随之,故诊之大方必先乎此。)出入有行,以转神明,(行,德行也。医以活人为心,其于出入之时,念念皆真,无一不敬,则德能动天,诚能格心,故可以转运周旋,而无往弗神矣。行,去声。)必清必静,上观下观,(必清必净,则心专志一而神明见,然后上观之以察其神色声音,下观之以察其形体逆顺。)”(《素问·方盛衰论》),要求医生诊病要态度端正;还认为医生要以病人为核心,务求医患关系的密切配合:“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素问·汤液醪醴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素问·汤液醪醴论》),诊病头脑亦须清净。

  《黄帝内经》认为为医者要熟练掌握医术,诊断要四诊合参,强调全面、系统诊察,这样才能把握疾病本质。如医生要“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灵枢·外揣》),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等等。

  为医者,本于德仁,本于术精,《黄帝内经》又为德、为术之本,故曰:《黄帝内经》,为医者之本也!

  医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2

  有人认为在中医药现代化的今天研究《黄帝内经》似乎违背常理,《内经》对临床指导意义不大,现已有中医临床各种教材,以及大部头洋洋数百万的专著,何苦再去钻研几千年前的东西?……种种认识,都有不同的见解和依据。笔者在通读《内经》之后,尤其是在任继学老师的指导下,深刻领悟到《黄帝内经》确是中医学术之源,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1.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继承是创新之本。

  老师任继学教授极力主张:中医学术的发展关键在于继承不够,要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肾实质的研究就是在《本草纲目·胡桃条》下证实并有所发展的。《内经》是中医学术之渊源,我提出的络、毒理论无一不是源自《内经》,重视中医药理论的继承是首要的!任老的观点十分重要,不仅是他个人几十年的体会,而且确是中医发展之所必须。其一,中医药是个伟大宝库,是实践得出的结论,但目前的挖掘不够。其二,任何科学学科都离不开继承,甚至有不少极端的例子证实了理论虽错误,但在学科发展史上也有其闪光点和现实意义。目前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至今,有许多突破与发展,但总体框架尚未超越《内经》理论,同时《内经》构建的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总体趋势又相一致。“以人为本”的天地人观,整体医学理论,个体化诊疗模式等等,均源自《内经》,只是体现了《素问·玉真要大论》“有者求之,无者求之”之发展思想而已。然而在《内经》中蕴藏的、众多的合理内核需要进一步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加深与发展。如“膜”学、气街、“器”等理论的阐发与研究都有良好的前景。

  2.《内经》理论的实践价值极大。

  《内经》的实践价值是公认的,无需多言。但仅就个人学习导师经验和临床体会试述一二。“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对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的诊疗指导意义很大。合理选取千金鲤鱼汤,金匮当归生姜羊肉汤化裁疗效肯定。再如学中医方法的诵、解、别、名、彰五大教学法至今对学习中医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内经》的养生理论至为关要,足以指导防调疾病,《内经》中的辨体治病尤应引起同道们高度重视等等。

  3.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决定了科学合理内核。

  《内经》中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方式方法,有别于现代医学且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惜其研究挖掘不够,尤其是参合现代复杂信息挖掘技术,必会对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整体认识、动态把握、循证医学、黑白结合、“象”法、阴阳思维法、器气学术观等均有重大的开发价值。

  4.《内经》理论的不完备性决定了学科的发展潜力与前途。

  崇古派认为经中遍地宝,而现代派认为学术发展不能停留于几千年前的水平,强调发展。笔者认为《内经》确属中医学术之渊源,但也承认中医学术确需发展,二者应协调统一,承认《内经》的理论不完备性,恰恰是当今中医学子的机遇与挑战。依科学学原理而论,学科不可能完美无瑕,否则即标志着该学科走向灭亡。故此,中医学术的欠缺,另一方面又显示了其发展前景的宽阔与研究的生命力会长期持续下去。

  医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3

  《黄帝内经》是全面揭示生命大道的三坟雄文,它开辟了道法自然的天地,展示了生命之神的辉光,实现了认识史上的奇迹。面对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我惊讶于古代人们的智慧而深深地感到自己才疏学浅,所以只能截取《皇帝内经》的一小部分——它的养生思想,来谈谈自己在阅读这本书后的感想。

  养生,也被称为“摄生”,指的是更好地保持生命,增进健康的的方法。《皇帝内经》作为医药学的早期著作,养生学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成分。蕴含在其中的养生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未病先防

  养生的目的就是保养生命,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所以必须做到未病先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养生要未病先防,未老及养,不使生病才能延年益寿,推迟衰老。当病症能被检测出来时,其实它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了,这时再采取措施已经晚了,因为机体再也恢复不到未患病的健康状态了。比如癌症,很多时候发现得癌症时,癌细胞已经扩散。如果能通过避免辐射,不食用可能致癌的食品,来减少得癌的几率岂不是最好吗?

  (二)顺应自然、动以养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人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人来源于自然,不管人类文明如何发展,人类终究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得要遵循自然界阴阳四时的规律。自然界的变化,会通过温度,湿度,阳光等等各方面影响到人体,所以养生就要顺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四时的生长收藏变化规律。

  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还指出了具体的养生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俱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其中“广步于庭,披发缓行”正是体现着“生命在于运动”的思想。

  (三)恬淡无为、静以养神

  “无为”最早出现于老子的道德经中,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在《黄帝内经》中“恬淡无为”的思想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里说明了“恬淡虚无,清静无为”对养生的重要性。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强度如此大的时代,我们更是需要回归这样一种“恬淡”“清静”的境界,少一些忙碌,少一些名利,少一些争吵,静静地品味生活,享受生命的快乐。这样,我们可以拥有更平和的心态,获得平静的内心。《内经·痹论》言:“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通过静养,才能将神气内藏,达到清静内守的境界。如果反其道而行,“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逆于生乐,起居无节”,那么后果只能是“故半百而衰也”。

  (四)避邪去害

中医学基础笔记整理范文2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的目的

根据中医学专业课程的特点和统计学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掌握中医药管理,提供统计调查、资料整理和统计数量分析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为学习其他医药管理类课程的数量分析方法打下基础。要达到以上目的,在学习中要求了解统计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数据搜集、整理和显示的方法,能描述中医药临床现象统计分布的特征,掌握抽样推断、相关回归分析、统计指数、时间序列分析、统计预测等统计分析研究方法,并作出综合评价。

SPSS是非专业统计人员的首选统计软件。学生将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搜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教学中,应注意所学内容与中医学专业现实生活和工作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单位的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应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对可能性的体验,应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2]。

二、中医药统计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统计学,按照《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关于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和艺术”。因此,统计是围绕数据分析而建立的。其中包括运用统计的方法来分析数据,组织和显示数据(表格和图形),并在数据的基础上形成推论和预测。

从具体应用的角度来分,统计学包括三个部分: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实验设计。其中,在中医药统计学课程中,主要涉及的是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指对所搜集的大量数字资料进行整理、概括,寻找数据的分布特征,用以反映研究对象的内容和实质的统计方法。例如,对原始数据资料用归组、列表、图示等方法加以归纳、整理,为进一步处理数据资料做好准备工作。计算集中量指标(如算出平均数、中位数)用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描述统计可使无序而庞杂的数字资料成为有序而清晰的信息资料。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统计表是对数据分类后的一种简便表示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从实物的分类,到抽象的统计表表示将经历几个年级段的学习。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来体验统计的意义。统计表的制作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和理解统计表意义。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堆砌的过程,而是一个对数据理解的过程。设计简单的统计表是更加规范地收集数据的一种方法。学生在设计一个统计表时,一方面,要明确调查的目的,为什么要去调查;另一方面,要考虑调查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内容。这些问题在开始设计时,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思考,这样,在设计统计表时,就容易获得成功。其中,每一项具体内容都应围绕调查的主题。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内容多、时间紧,每次课都是“满堂灌”。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要么机械地记笔记,要么昏昏欲睡,根本用不着动脑,如果课后不下功夫的话,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几乎是白白浪费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尝试“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三、中医药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课程教学内容应由浅入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培养;紧密结合实际,注重统计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在教学方法上:每部分教学结束,对全部内容进行小结,提示重点与难点内容,并布置适量的复习思考题与计算分析题,以理解与巩固所学内容。并可选用创新性教学形式,如案例教学、实务分析、作业指导、多媒体教学、课程设计等。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两次左右习题课,以解决练习中的问题。有关部分可安排选题练习,即自己选题,自己搜集资料、整理资料,选择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

2.加强中医药专业统计学的实践教学

统计学本科阶段的实践包括课程实验、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统计学专业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必须熟练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等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将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用于社会实际的能力。这类实践学生可利用假期等业余时间进行。

毕业实习是统计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集中一段时间,安排学生到实习单位学习,较为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将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毕业实习时间一般为9周左右,安排在大学第三学年的假期或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需用考试成绩来反映。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中医药统计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中医药统计学的兴趣,以及学好中医药统计学的愿望。教师是学生中医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中医药统计学的信心。

课堂教学需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联系性。这一方面是中医药统计学学科特点的要求,中医药统计学学科的严谨性和系统性要求中医药统计学教学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内容,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教学内容,才能对每一章节、每一堂课的内容的地位、作用有深入的分析,对重、难点有恰当的定位,也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合理地分配时间。另一方面是中医药统计学学习的需要,是学生认知的需要,学生有意义地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用原有的知识处理各项新的学习任务,通过同化和顺应等心理活动和变化,不断地构建和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把客观的中医药统计学知识内化为自己认知结构中的成分,而强调整体性和联系性正是顺应了学生这一认知的需要,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形成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网络,而形成网络结构的知识不仅对于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于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医药统计学都是十分有益的。

总之,统计学产生于工作实践,又服务于工作实践、指导工作实践活动。中医药统计学课程教学是统计学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有多个实践环节,分别实现特定的教学要求,共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赵莹.浅谈中医药统计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05):630.

[2]魏兴民,任真,代婷.Excel在中医药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数学研究,2013(01):93—95.

中医学基础笔记整理范文3

到身陷困境的蜕变

追溯中医的历史,要从远古时期讲起。,祖先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些能消除病痛的食物。在此后的几千年中,中医在医学领域“一枝独秀”。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

金元以后,中医开始没落。明清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的另一高峰。自清朝末年,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首选西医。原因有很多:其一,西医见效快,而中医疗程长,短时间内难以见到疗效。其二,医院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一些医生迫于利益的驱使,摒弃了成本低的中医疗法,用药时也不再选择成本低但具有同样效果的中药,而不惜开大处方用西药,这就无疑把中医药推出了医院的大门。其三,中医本来就深奥难懂,学好中医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广博的学识作基础,而中医院校的学生三分之一的课程是中医内容,缺乏临床经验,毕业生多数不会望闻问切,在利益及各种因素的驱使下,大部分本分人学生都希望从事西医方面的工作。这些都使得中医陷入尴尬的境地。但中医毕竟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也在关键时刻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最终决定将其保留下来。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在此背景之下,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秉承传统应运而生。

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

秉承中医文化之本

1999年,地处青岛市海滨风景区内、依山傍海、环境优美的青岛第一疗养院,秉承传统医学之本建立中医科。中医科秉承传统中医文化,不分科室,全科治疗,坚持用中药为人治病,不掺杂中西医结合。从中草药的种植到中药煎熬,为患者提供一条龙式服务,力争给患者提供最有疗效的中药。自中医科建科以来,保留所有患者病例,随时为患者提供服务,同时也掌握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中医科以“疗效至上,诚信第一”为服务宗旨,努力打造“中心”品牌,在实际工作中强化服务意识,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以实际行动为患者解除痛苦。

中医科以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中医科先后为来自北京、上海、新疆、等全国30多个省市的病人以及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患者治疗疑难杂症,赢得了广大公众的信赖。因成绩突出,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先后被联勤部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连续几年被青岛市评为“中医工作先进集体”,被总后勤部评为“全军中医工作先进单位”等。中医科的累累硕果与任劳任怨、视病人为亲人的主任李富玉密不可分。

李富玉:

医者父母心

人吃五谷杂粮,也生百病。病中的痛苦、无助人们都体验过,在最脆弱的时候,期待的就是一位医术高超又和蔼可亲的医生带走病痛。李富玉主任便是这样一位医术、医德都堪称一流的中医。他10岁拜师名医,赤脚乡里,22岁参军入伍,潜心自修,博览经典,从山沟部队卫生员一步步成长为全国全军著名中医药专家。他50年追梦不止,只为把军事中医理论发扬光大,把国家中医事业做大做强。在那些中医药技术越来越不被世人认同和接受的岁月里,他苦心坚守着“四诊八纲”,著书立说,创新突破,自成医理,医术独到。他一生勤奋,仁术济世,在癌症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骨髓关节疾病、老年病、养生保健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已为近20万军内外患者解除了病痛。他持守中医济世助人的快乐,持守自我精神的锻造,持守心灵的不断丰盈。

每逢节假日,李富玉主任早早就来到中医科办公室笔耕不辍。平时因为患者多,忙于接诊病人,闲暇时便将自己的临床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为以后学生积累经验,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2009年时值国庆假期,李富玉主任正当整理笔记时,接到病人求助电话。山东青岛97岁老人潘作淑,患有直肠癌,开始便血,并伴心力衰竭,得知情况后李富玉便上门医诊,仔细询问了患者的病情,给开了七付中药,嘱咐煎药后,把药汤当水给患者喝。七天之后,患者女儿赶来答谢李富玉主任,并送上锦旗,上书“神医挽生命,显中华神威,九十六岁潘作淑家属”。原来患者喝了三天中药后,大便就完全正常了,自己也能坐起来喝粥,七付中药之后,身体完全好了,目前是精神抖擞,行动自如。

山东患者陈坤,2004年6月因“左肺鳞癌”切除左肺,2006年8月,在癌细胞头部转移5个月后找到李富玉主任请求中医治疗。在李富玉的精心调理下,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超过了世界医学界公认的“癌症患者自然存活五年既视为康复的”时限。

几十年来,李富玉的办公桌上从来不放水杯,他说喝水容易上厕所,耽误给病人把脉看病。他很少用手机记录患者的电话号码,而是随身带一个电话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病人的电话、地址和病情,只有他自己能看得懂,而且随便提一个患者名字他立马就能找到,就能说出这人多大年龄,得的什么病,以前都给他开过什么药。正所谓:医者,父母心。

治未病:构建中医健康

管理服务链

“未病”包括无疾之身、疾病隐而未发、发而未传三种状态。李富玉认为“治未病”具有三种境界,可概括为“未雨绸缪,保身长全”;“见微知著,救其萌芽”;“料在机先,阻截传变”。现代“治未病”切入点可以表达为:养生是基础,体质是根本,关注高危人群、发病先兆和干预亚健康状态是重点。中医“治未病”的意义主要体现于减轻医疗卫生负担、保障民众健康、发挥中医优势、实现中西医对话与交流等方面。

“治未病”,一个古老而又前沿的命题。在中医学中,它的思想光辉闪烁了两千多年。当今,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目的的再审视,面对医疗卫生诸多问题的困扰,以及人们对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治未病”的理念与实践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治未病”是中医学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既是医疗保健的理想境界,也是衡量医者水平的重要标志。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借鉴并结合健康管理经验和方法,构建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全程连贯的“治未病”服务链,形成集预防保健服务、传统疗法服务、体检服务、咨询服务、特需服务、文化服务等于一体的健康管理、健康服务链。

研究生培养点:

传承中医文化之根

中医学基础笔记整理范文4

关键词:慕课;针灸;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116-02

一、主流MOOC平台针灸学相关课程概况

1.笔者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搜索到针灸相关主要课程资源包括:针灸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实验针灸学、针灸医籍选。其中针灸学课程16门,经络腧穴学5门,刺法灸法学6门,针灸治疗学5门,实验针灸学6门,针灸医籍选2门。通过搜索比较发现:精品课网络平台所包含课程较为全面,辅助本科学习的针对性强,但平台设计缺乏灵活的在线学习方式、课程资源不全面,多媒体课件、视频教学的资源非常少,更缺乏师生互动等交流学习的途径,学生参与度低。另外,其课程多数课件、教案更新停留在5-8年前。同时,多数高校已关闭了本校精品课程,不再对校外学生开放,因此大多数课程无法通过该网站进入学习。

2.中国大学MOOC平台任何人都能免费注册使用,并拥有一套类似于线下课程的作业评估体系和考核方式。每门课程定期开课,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多个环节。课程学习以教师的视频讲授为主,具有师生讨论、作业提交与批阅、考试与试卷批阅等师生互动方式,并可通过邮件、手机短信提醒等功能,督促跟随课程学习的同学完成学习,并获得授课教师签名的证书。笔者通过搜索,发现平台上1399门课程中,仅一门针灸相关课程,即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文珠、赵百孝教授等主讲的《针灸学导论》。课程内容包括:针灸的起源和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经络及腧穴概述、部分针灸临床常见病症的治疗。该课程每周更新一次教学内容,一共9周,每次教学视频长约15分钟。自2015年11月起,该课程已经开课2次,平均半年一次,两次开课内容变化不大,每次参与人数约2000人,仅在开课期间报名听课的在线学员才能浏览学习。

3.MOOC学院是果壳网旗下的一个讨论MOOC课程的学习社区,收录了主流的三大课程提供商Coursera、Udacity、edX的所有课程,并将大部分课程的课程简介翻译成中文。用户可以在MOOC学院给上过的MOOC课程点评打分,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同学讨论课程问题,记录自己的上课笔记。该平台共有2门针灸相关课程,其一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文珠、赵百孝教授等主讲的《针灸学导论》。该课程内容已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上文中已介绍。另一门课为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的彭崇胜副教授主讲的《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较为简单地介绍了针灸相关知识。目前这两门课程已有3000余人次在线学习。

4.学堂在线是清华大学基于edX开放源代码研发的中文在线MOOC平台,于2013年10月10日正式启动,任何拥有上网条件的学生均可通过该平台,在网上学习课程视频。笔者通过搜索发现,该平台仅有1个针灸相关视频,即清华大学历史系彭林教授主讲的《针灸的起源》,该囊括于《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课程中,课程利用11分钟简要介绍了针灸的发展历史,针和灸区别及用法的异同,在线学习人数达9000余人,视频播放3万余次。另外该平台医学课程数目较少,仅21门次,中医学课程只有1门《中医养生方法学》。

5.网易云课堂是网易公司打造的在线实用技能学习平台,该平台于2012年12月底正式上线,主要为学习者提供海量、优质的课程。目前该平台课程数量已达4100余门,课时总数超5万。但涉及针灸的课程仅有1门,即《中医临床针灸精选点题》。该课程主要针对中医执业技能考试,以介绍中医针灸知识,讲授考前复习考题,快速提高应试能力为目的。包括10节课程的学习,主讲者为河南中医学院的朱现民教授,在线学习需付费20元,目前已有14人参与学习。

6.好大学在线平台采用云视频服务平台,建立了基于云题库的练习和测试系统。平台具有学生的作业自评与互评功能,支持课程成绩设定及学习成绩自动统计功能,部分实现了针对移动智能设备的MOOCs课程学习应用App。笔者通过搜索发现:在294次课程中,共有医学课程58门次,其中中医类课程包括《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杏林探宝―认识中药》、《中药学概论》、《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4门,总计开课17次。

二、现况分析及改革思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学习方式及习惯的改变,“慕课”学习必将撬动针灸教学的改革。如何完成“精品课程”教学到“慕课”学习的过渡,笔者进行了如下思考:

1.抓住“慕课”特点,学会设定“主题”。在内容设计上,先要考虑“慕课”的网络学习灵活、迷你的特点。首先,应结合传统针灸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考试作业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取出适合“慕课”教学碎片化学习的小知识点。在提取知识点时,可打破原来教学大纲的章节顺序,围绕某个主题将知识点整理、合并并易化,将某个综合主题讲解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各个主题设定好了以后,需要重新撰写MOOC教学大纲,注意与原有教学大纲进行比对,防止遗漏重要的知识点。确定好大纲主题后,可为各部分起一个生动形象的名字,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并准备好相关的知识点清单、课件、录制脚本等素材,以为课程拍摄和制作提供基础。

2.重视师生互动,学会设计“习题”。当前的主流慕课平台几乎都有课后学习、交流的平台,怎么通过设计“习题”,加强师生互动,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是保证一堂精彩而有效的“慕课”学习的关键。习题可以细分为练习、作业及考试。练习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给学习者以练习为目的的习题,练习的结果并不作为课程评价的依据;作业与练习的区别在于教师可以设置题目提交的次数和提交的时间,作业的结果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学习者能否拿到学分;考试则与传统教学中的考试相似,教师可以设置期中和期末考试,可以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慕课是一个依托于“讨论”的交互式的学习模式,可以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根据知识点的内容,预先设定开放式的讨论主题,随着课程进度的推进预设讨论;也可以在课程上线后,根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提问和反馈,围绕随时出现的“课程热点”,灵活地组织“热点讨论”。如讲授针灸治疗部分,可引入某真实典型病例作为案例,通过视频模拟演示诊疗该病例的过程。在不同的过程中间,对诊断、针灸处方等提出问题,引导思考。让线上学习的学生积极参加诊疗,分组讨论。主讲教师及教学团队分组管理及答疑,最后再通过一次课程进行综台整理归纳。

3.重能力提升,学会解决“问题”。目前各大高校制作“慕课”课程主要通过与慕课平台合作,启用专业的视频制作团队进行录制及组织任课教师团队自行制作,且以后者居多。信息技术是新教学工具,教师的重要性如同过往的工具书、粉笔、黑板擦。但是信息技术下的备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技术上的短板也成为制约慕课发展的瓶颈。为此,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的中心作用,开展各类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学科教学培训紧密结合,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塑以及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进。另外,有关部门及高校领导也要尽快提高认识,行动起来,抓住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机遇,尽快建立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职务评聘和考核奖励的必备条件,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要择优选择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又经过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从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避免唯技术论的低水平课程出现。

三、结语

在“慕课”背景下,高校实行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医针灸教学借鉴“慕课”先进的课程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结合针灸实践操作,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精品课程”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体现了网络教学平台混合学习的特征和优势,能有效改进传统针灸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必将为中医针灸教学改革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53-57.

[2]张大良.着力推动高校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大学教学,2016,(7):6-11.

Analysis and Reform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MOOC Platform

TAN Jing,PENG Yan,LIN Ya-ping,YANG Ren-da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Hunan 410208,China)

中医学基础笔记整理范文5

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及时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包括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成就,解答课题时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知道结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所以能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树立克服缺点的决心。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正确评价及适当的表扬与批评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及耻辱感。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1讲述法

一部分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讲解,可以系统地向学生传输。对于一些有关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知识,通过讲述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相关知识。比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物理性质及一些化学性质,通过讲述法学生掌握的效率很高。但是,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是,长期使用讲述法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被动。在进行有机化学有关内容的讲述时,需要熟悉相关教学内容,板书内容要能够引导学生掌握重点,便于学生进行记笔记和进行复习。

2讨论法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辨明真伪或者获得新的结论,把学生组织起来,激发思维,一起讨论,最终取得共识和交流,分享不同的见解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与讲述法不同的是,讨论时是双向的,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对一些新内容可以采取讨论法,比如说在讲述诱导效应及共轭效应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讨论吸电子基团和给电子基团对其他原子的影响作用。实践证明,讨论法对于知识扩展及激发学生思考方面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明确讨论主题后,为了保证讨论的效率和质量,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总结,使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

3自学指导法

对于教材的部分章节内容有选择性的进行指导,学生通过思考和研究自学而获得知识。学生采取独立的自学方法,综合地运用已学的知识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并通过选择、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自学指导法一般不受场地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教师应当能及时的为学生提供指导。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确立分层次教学的理念

建立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模式,因材施教。必修课设置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的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主要是为医学生进一步学习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及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对于扩展性的知识内容,比如某些理论学说、反应的机理及新方法等,可通过开设选修课或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让有潜力的学生得到发挥。同时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学生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提高综合的实验操作技能及依据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刺激能增强理解和记忆。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通过多种媒体信息,如图像、动画及声音等,使学生形象的掌握相关知识。多媒体教学由于综合运用了光、声、色、形等情景,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有着直接的作用,具有良好地强化效果和整体效应,有利于最佳教学效果的获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中选用教学媒体越先进或者越多,教学质量和效果也就越高。教师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只有结合课程内容与学生特点,合理选用多媒体教学,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有机化学与医学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从有机化学的概念出发,很难直接有效地发挥它的基础和桥梁作用。因此,要考虑到本门课程自身的有机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同时还要结合医学相关知识,为医学服务。在各章节的学习中,加强有机化学与医学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主动性,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

改进学生成绩评价方法,进行多样化评价

中医学基础笔记整理范文6

关键词 沈括 科学思想 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沈括及其主要科技成就

沈括(1032-1096),字存中,号梦溪,生于北宋中期,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沈括自幼聪慧好学,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一生知识渊博,博学善文,仕途之余从事著述和科学研究,精通数学、农学、医学、天文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地理学,在音乐、艺术、文学、史学、医药、律历等方面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更是出色的工程师、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沈括平生著作四十余种,晚年更是以生平见闻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沈括在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都颇有成就。数学方面,他从实际计算需要出发,首创了“隙积数”和“会圆术”,促进了平面几何学的发展,在天文计算中也起了重要作用。物理方面,沈括对小孔成像、凹面镜成像等做了探讨与实验,推动了“透光镜”的研究并最早记录了磁偏角的存在;此外,他还剪纸人在琴上做实验,研究声学中的共振现象。化学方面,沈括第一次提出了“石油”的概念,对石油地质、产油区的地表特征作了精辟的阐释,并利用石油不完全燃烧而生成炭黑的特点创造了石油炭黑代替松木炭黑制造烟墨的工艺。天文学方面,他研究并改进了浑仪、浮漏和影表等天文仪器,制造了侧日影的圭表,改进了侧影方法,测得真太阳日的长短变化;提出采用“十二气历”,建议以太阳运动作为计算依据。地理学方面,沈括正确解释了华北平原的成因,并提出制图九法;他首次将“飞鸟直达”测量法用于制图,并在木板上制成了最早的立体地理模型。沈括还致力于医药研究,搜集整理中医药方并将其收录于《良方》之中。此外,他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探讨,对动植物形态的描述以及对晶体的论述等方面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二、 沈括的科学思想

沈括的科学思想以元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既注重继承传统,又勇于怀疑,开拓创新,具有考察和试验相结合的实践性,并坚持经世致用益于民生的务实思想。

(一)沈括的科学思想。

1. 唯物辩证的思想。

沈括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发展变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并指出“阳顺阴逆之理,皆有所从来,得之自然,非意之所配也”。沈括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这些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而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基于变化的思想,沈括提出了“不胶一法,乃为通术”的观点,他认为既然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就应当用辩证的思想来看待问题。

在沈括看来,“物理有常、有变”,万物之理受本气影响在一定阶段内表现出“常”的一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它又受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变”的一面,“有常有变”是正常现象,“变”是绝对的、永恒的,“常”是相对的、暂时的。既要看到“常”,又不能忽视其他因素影响下的“变”,才能把握住事物变化的规律。同时,事物变化的规律往往是隐藏起来的,不容易被人们所认知,但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增强,可以深入了解并掌握事物变化的客观规律。

2. 继承创新的思想。

任何科技创新和进步都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沈括也不例外。他重视并善于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成果,通过认真搜集和学习这些已有的成果,取其精髓,舍其糟粕,遗古而创新。他从已有的文献中梳理物理、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对它们进行归类思考并提出质疑。

如沈括在昭文馆担任编校书籍的工作时曾参与考评浑天仪,他将之前数十位历算家关于刻漏的著作以及二十五种历书都找来详细研读,很快掌握了天文历法方面的知识,成为一名对天文历法颇有研究的专家。沈括曾对僧一行的《大衍历法》有很高的评价,但发现这一历法沿用至北宋已经与朔法不尽符合,与四时节气也有脱节,于是在主持编修《奉元历》时,提出了“十二气为一年,更不用十二月”的主张。沈括对历法的改革在很长时期内饱受非议,直到近代“十二气历”的科学性才得到人们的接受,但他的创新意识却得到了普遍的赞誉。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对沈括遗古创新的科学思想有很高的评价:“…而括当时能独违众议,毅然倡立新说,置怪怨攻骂于不顾,其笃信真理之精神,虽较之于伽利略,亦不多让也。”

3. 实践的思想。

沈括主张人的认识和知识都来源于实践,他强调“事非前定”,认为实践是第一位的,人们只有经过不断地实践、反复细致的观察,才能认识和了解事物,从而掌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即“详观而能熟喻”。 沈括正是用实践的态度来从事科学研究的,他从实践的思想出发,重视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和发明创造,实践的思想贯穿沈括科学研究的始终。

沈括得到毕发明的活泥字后,亲自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并对整个工艺流程作了详细的记录,进而将活字印刷术的操作过程展现出来。可以说,如果没有沈括对活字印刷术技术的总结,毕的活字印刷术很可能就失传了。

(二) 沈括科学思想的特点。

沈括医生的科学实践中,有着中国古代科学家重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倾向,带有明显的经世致用的务实特点。如他的隙积术和会圆术,是在兴修水利的工作中,为了准确计算各种堆垛而提出的;分层筑堰测量法也是在他整治汴河的工程中发明出来的。

沈括的晚年著作《梦溪笔谈》中,关于自然科学的内容多达255条,其中有关农业生产的43条、医学方面88条、工程技术23条、应用技术数学12条、属国防与国家行政管理的地学20条、应用物理、化学及地质学35条、乐律21条,共242条,这些都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三) 沈括科学思想的局限性。

虽然沈括的思想总体来说是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核心的,但是,受历史时代影响,他的思想十分复杂,并夹杂着一些唯心的内容。沈括在批判 “万事无不前定”,提出“事非前定”的朴素唯物论的同事,又陷入了“人有前知”的泥沼。他认为,一切都是前世的定数,而圣人是可以知晓未来之事的。沈括在表示占卜之术不可恃信的同时,又指出这些方术都是有寓意的,个人的主观行为会对占卜行为产生影响,凡夫俗子受累于心很难掌握方术的神奇,只有排除心中的杂念,才有资格谈论“先知之神”。

三、 沈括的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是影响科学成果的重要因素,在科学研究中有重大的作用。沈括作为北宋时期成就斐然的科学家,能够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先进的科学方法。

(一) 沈括的科学研究方法。

1. 观察和实验相结合。

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借以获得经验知识和材料数据的重要手段。丹皮尔曾说过:“证明前人说法的惟一方法,只有观察和实验”。沈括正是遵循了这一思想,他在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绝大部分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他看到凹面镜照射物体所成的像是倒置的,为了解这一现象的原理,沈括在生活中经常观察类似的现象,发现窗外的楼塔,由于光线穿过窗格,它所形成的塔影也是倒立的。这些为他研究凹面镜的成像原理提供了真实的资料。为了验证“同声相应”的原理,沈括对共振现象也做了简单的实验:他将纸人放在待测的弦上,弹拨此弦纸人会因为共振而跳动,弹拨其他弦纸人则不动;如果琴弦的声调高低都相同,即使不是同一个琴上的弦也会震动。

2. 归纳和演绎相结合。

归纳和演绎是沈括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他善于通过对同类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分析,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概括出一般性的原理,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沈括在考察雁荡山诸峰形状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成因,指出这是由于水流侵蚀作用的结果,并由此联想到西北黄土地区的地貌特点。经过比较和分析,沈括认为黄土高原的深壑成因与雁荡山相同,都是由于流水侵蚀而形成的。他还观察研究了从地下发掘出来的类似竹笋、核桃、鱼蟹等各种化石,指出它们是古代动植物的遗迹,并根据化石推出了古代地卑气湿的自然环境。

3. 矛盾分析方法。

沈括主张“物理有常,有变”,他认为事物都是处于矛盾之中,具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因此,沈括善于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由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矛盾的两方面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向它的对立面转化,因此沈括非常重视对事物内部矛盾和转化法则的认识与把握。

沈括曾根据阴阳五行相互作用的矛盾转化理论,成功预报了开封地区的一次降雨:持久的干旱是因为湿土起着主导作用,连日阴天,从气已经开始见效,只是被厥阴之气克制才没有形成雨;后来突然出现晴天,是燥金之气出现,厥阴之气受阻,太阴之气伸展开来,到第二天气运都顺畅了,所以推断有雨。除了天文学,沈括的矛盾分析方法更多的应用在医学领域。他指出同一植物上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药性,同一植物相同部位在不同时节、不同地区的药性也有差异,因此在采草药时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

(二) 沈括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沈括在对自然现象和科技成就的记述时十分详细,他观察事物细致、准确、具体,并重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科学成果和自然现象。他有关雷电、地震、以及陨铁等自然现象的记载,贴切而生动,使人仿佛亲临现场。这不仅仅是沈括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推论的基础,也为后世学者的研究提供的可靠的信息。

但由于历史局限性,沈括以及他同时代的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没有同生产活动分离,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所有的科学方法都是被包含在生产过程之中的。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祖慧.沈括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沈括.梦溪笔谈.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3]何任. 宋代伟大的科学家――沈括.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2,(01)

[4]吕变庭,刘潇. 论沈括的“天人相分”思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5]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