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类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木工程类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木工程类专业

土木工程类专业范文1

[关键词]土木工程 专业英语 大学英语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26-02

当前,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教学主要包含两个环节,一个是基础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教学,另外一个是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教学。专业英语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在我国它称为专门用途英语,它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特定的目的和特定需要在高等学校开设的课程。在高等学校中,开设专业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习者在与本专业相关的领域中运用英语进行工作的能力。例如,土木工程英语,这是一门土木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密切结合的课程,它不仅涉及了英语知识,又涉及了一定的专业内容。该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它由基础的语言学习发展为专业的信息交流,是公共英语向专业英语的过渡,这类专业英语更加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性。因此,这就使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新的挑战。那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解决这个问题呢?本文从土木工程类专业英语角度出发,认为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向专业英语教学过渡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土木工程类专业英语教学特点

(一)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

英语语言技能是指听、说、读、写、译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它包括语音、语调正确,语法规范,词汇表达得体等,使学生能用英语交流信息,掌握正确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土木工程类专业学生的英语培养目标是:掌握一定数量与本专业英语相关的词汇,根据英语构词法有规律地记忆专业词汇。能够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原版书籍和参考资料等;能够听懂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学术报告或讲座;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土木专业的一般会话,就简单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在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时,能够写摘要、记笔记,并借助专业词典将有关土木工程类的外文资料翻译成汉语。

(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土木工程类人才培养要适应市场需求,要以面向工程、面向世界的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要培养这样的人才,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完成工作任务,就需要教学内容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这就意味着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融入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本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教师要把相关专业训练作为英语技能训练的素材,多阅读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把语言技能的训练作为学习专业知识的途径。通过这种交叉融合的方法,既增添了教学的实用性,又丰富了教学内容。

二、专业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

据相关调查,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对上公共基础英语课不感兴趣。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通过等级考试。在英语课堂中,一些成绩不错的学生能够耐心听讲,认真做四、六级真题或模拟试卷,和老师一起分析解题技巧。但是,自身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的一部分学生呈现出散漫的学习状态,英语课堂上会打瞌睡,做与课堂不相关的事情。这种局面不仅严重地打击了英语教师授课的激情,也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影响,不能体会到英语学习中的真正价值和乐趣。

近年来,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专业英语教学的概念被我国教育专家提出,并且在英语教学大纲中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高等学校英语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加注重专业英语的学习,把其列为必修课并且在最后两个学年学习,在学时分配上要多于100个学时,这就从战略高度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途径

1.规范专业英语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是教师讲课的重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而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教材设计模式的影响。因此,专业英语教材的选用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土木类专业英语教材必须与土木类专业课程相互补充,还有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由易到难。专业英语教材要用正确的语言学习理论与教学大纲相结合,以任务性、功能性和交际性为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学生还可以经常浏览一些关于土木类专业的英语网站,阅读土木类的相关英语杂志,更好地掌握本专业最新的动态。

2.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土木工程类专业英语教师应当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在英语功底扎实的基础上,提高综合素质。专业英语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在讲课中将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具备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的能力。目前,对于高等学校英语教师来讲,英语专业知识过硬是必备条件。但在专业英语教学方面,相关知识可能不过硬。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懂得专业知识,对土木类专业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强化训练,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如果条件允许,学校可以组织英语教师出国培训,学习更地道的专业英语,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

3.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有效、多样的教学手段对于专业英语教师安排课堂教学极为重要。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学生模拟国际学术交流、讨论,进行与本专业知识相关的英语演讲,课堂上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互动的方式。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的专业英语学习兴趣。

此外,在专业毕业设计阶段,专业英语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外文资料,并且能够翻译一定字数的英语文献,还要适当地翻译毕业设计的题目和摘要,相关专业术语。专业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英语教学与专业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查阅英语文献和参考资料,并且简要地总结出文献综述。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既阅读了相关的专业知识资料,又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和文献翻译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关于专业英语教学需要注意的几点

(一)与基础英语教学相互补充

目前,在高等学校教学中,普遍把基础英语技能的培养作为主要教学任务。因此,在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二者的关系上认识还不够清晰。实行专业英语教学,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要在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上有个正确的认识。全面培养学生英语方面的综合技能,注重对词汇和语篇结构的分析和理解,这是基础英语教学阶段的主要目标。专业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相关的专业术语和词汇,可以阅读相关英语资料,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所以,专业英语教学和基础英语教学是一样重要的,它们是为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的两个方面,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

(二)教师的定位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等学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无论对专业教师还是对基础英语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语言知识的运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做到教学相长。另外,教师要在心理上和思想上做好充分准备,把专业英语学习看成是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不仅要熟练地运用自己的英语知识,还要更多地了解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有勇气尝试性攻读其他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给自己未来的发展确定明确的目标。

四、小结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使得单纯的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就得将高校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相结合。如土木工程专业,就得加强其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研究,让学生在工作之后,可以运用相关专业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专业英语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奇民.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外语界,2002(4).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3]蔡基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衔接性和前瞻性[J].外语界,2004(5).

土木工程类专业范文2

1 实验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验能力目标不明确,不能体现人才分类培养

改革前,对学生各阶段实验能力培养目标缺乏系统性的规划设计。对两类人才实验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实验课程以分散的附属于理论课的单科实验为主。实验项目也不能区分分类培养的能力需求,侧重点不明显。综合型、创新型实验项目少,项目内容陈旧。因此,建立层次清楚、能力目标明确、适应人才分类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成为实验教改的首要任务。

1.2 开放实验受到诸多限制,未能全面开放

实验室开放包括以下方面:一,面向所承担的实验课题、课程等实验内容开放;二,面向师生及校内外同行的实验服务对象开放;三,实验时间、设备、用房、材料经费等的管理开放。实验开放能为师生、同行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科研创新基地。改革前,实验室实现了部分开放,但受到实验经费、设备、人员等诸多因素限制,没能实现全面开放。

开放性实验课程、项目多是预先制定好的,既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工程应用性实验的需要,又不能满足研究型人才根据研究的问题自行设计实验的需要。学生根据需要自由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的机会较少,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作用甚微,达不到实验能力培养目标需求。

参与开放实验教学和管理的人员严重短缺。在开放时间、经费等方面受诸多限制,开放程度较低。校外人员、硬件、项目等资源融合不够。应用型师资严重短缺致使应用型人才实验能力培养难于实现;研究型师资游离于实验室之外,处于无序管理状态,不能持续地参与实验教学。

因此,立足学院实验室的实际,研究和探索与分类培养实验教学体系相适应的实验室开放模式,实现全面深度开放,成为实验教改面临的主要难题。

1.3 实验资源配置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

资源整合是实验教改的重要内容。改革前,实验附属于理论教学,实验室按照课程设置,由教研室管理,功能单一。使用权限于本各系师生,与校内其他院、系实验资源不能共享。实验设备分散布置,各室拥兵自固,形成使用壁垒,造成平时闲置、用时紧张,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创新实验难以开展。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没有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有限的经费投入很难有效改善实验教学条件,经费紧张问题突出。

随着建筑信息化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有实验室已经无法满足对人才分类培养的目标,既需要通过不断挖掘潜力整合现有实验资源,还需要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交流,共建共享、协同创新。因此,探索建立适应人才分类培养的实验教学平台成为实验改革的当务之急。

2 实验教学改革内容

2.1 建立体现分类培养的“两类型-三模块”实验教学体系

(1)根据两类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分了实验能力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学以致用,突出“应用性”,把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创业精神、职业素质较高的行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研究型人才培养注重知识创新,突出“研究性”,把基础知识扎实面广、创新能力强、具有一定科研探索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扎实的基础和专业实验能力基础上,把培养专业实践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和创业创新精神作为应用型人才实验能力培养目标;把培养科研实验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作为研究型人才实验能力培养目标。

(2)以能力目标为导向,构建“两类型-三模块”的实验课程体系。

依据实验能力目标,构建模块化实验课程体系。应用型课程体现“应用性”,重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研究型”课程体现“创新性”,重在理论、技术创新。将实验课程体系划分成三个模块:一,基础及专业基础实验;二,专业实验;三,创新实验(应用型:工程实践项目实验或创业创新实验;研究型:科研项目实验或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验)。第一、二模块必修,第三模块分类限选。每个模块采用分组预约、开放实验模式,既增加了学生动手动脑机会,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通过整合课程内容、优化实验项目,提高课时比例、改变教学方法手段、增加实验设计环节等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3)依托实验导师制,整合适应两类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室人力资源。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提高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将学院教师划分为教学型、应用型和科研型。分别承担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创新实验(工程应用型实验,科研创新实验),各取所长,术业有专攻。引入本科阶段全过程实验导师制,学生在低年级配备教学型教师作为学生的基础实验导师,应用型学生在三四年级配备应用型导师。研究型学生在三四年级配备科研型导师。实验导师制以实验团队模式运作,按“老-中-青、教学型-应用型-研究型”相结合做好传帮带,传好人才能力培养的接力棒。

2.2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实验室开放模式试点

与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相适应,改革实验开放模式。引入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成立学生实验社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实现了实验室全面开放。

一,引入学生助教参与实验教学指导。设立实验助教岗,岗位补贴,吸引实验爱好者参与实验指导,形成稳定的实验助教队伍,减少开放实验对教师的教学压力;二,组建学生社团参与实验管理。给与学分、综合表现分等多种激励措施,吸引优秀学生参与实验管理。学生采取“高-中-低”年级相结合形成实验社团。三,借助外力,校地共建、共享实验资源。引入校外人员参与开放实验教?W、研究,最大程度的利用外界硬件平台、人力和项目资源。很好的解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验项目的“应用性”问题。四,实验开放管理引入工程项目管理方式。采用项目负责制,对实验模块进行稳定、持续性的分区管理。实验室对人员、经费等进行全面开放,经过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缓解了实验开放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2.3 整合平台资源,加强导师培养平台建设

平台资源的整合有助于资源的高效调配利用,减少壁垒。项目组对以下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一,实验室独立设置。整合学院资源,成立实验中心,直属于学院,防止经费重复分散使用和设备重复购置,有效解决了使用壁垒问题。二,资源统一调配、集中管理。人员、经费、材料、设备等与试验相关的因素按照实验流程分区布置,集中管理、统一调配。解决了各实验室资源分配不均、场地交叉、劳动量差别过大等诸多问题,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三,加强师资培训平台建设,定期培训。实验开放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实验教师资源缺乏和无序管理问题。专任实验人员、导师的水平、素质和思想是实验教学的主导力量,是决定实验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除制定激励政策外,还联合兄弟院校和地方单位搭建了师资培训平台。加强对实验人员和导师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并对学生定期培训,形成定期培训制度。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土木工程类专业范文3

收稿日期:2013-1

>> CDIO模式下创新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论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问题 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远程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农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土木工程专业卓越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面向区域产业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与注册师制度相结合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新时期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团队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普通高校土木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措施 基于CDIO工程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康全礼,陆小华,熊光晶.CDIO大纲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4):15-18.

[5]郑薇薇.基于CDIO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Innovative civil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based on CDIO mode

QIAO Kea, SUN Haiyanb, YUAN Juna, BAO Anhonga

(a.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b.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P. R. China)

土木工程类专业范文4

>> 南华大学对核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现代土木工程特点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分析现代土木工程特点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现代土木工程特点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创新+工程实践”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新形势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英国院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与启示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与构想 政产学研模式推动应用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 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面向注册执业工程师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修订 典型欧美工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新形势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浅谈创新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以“卓越计划”为导向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Rutgers University.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80[EB/OL]..

[5]Rutgers University.Rutgers Internship & Co-op Program (RICP)[EB/OL].http://careers.rutgers.edu/page.cfm?page_id=281.

土木工程类专业范文5

作者简介:郝贠洪(1977-),男,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导,主要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研究,(E-mail)。

摘要:

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分析了社会对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制定了新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提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发挥地域和行业优势,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专业设计和施工管理相结合,专业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相结合等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品牌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02004

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肇始于1958年成立的内蒙古建筑学院,是学校最早成立的教学研究单位之一,2005年被列为在建校级品牌专业, 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学院以品牌专业建设为突破口,带动相关专业的全面发展,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专业建设,构建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师资建设为保障、以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融合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的有效运行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

人才的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规格,所谓培养模式是指针对某一层次人才的培养计划、培养方案和培养措施的组合[1-2]。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各专业的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都有比较明确的方案,在教学时数、课程的设置和数量等方面都有相应的限制[3-4]。因此,如何在不太大的调整空间内实现预定的培养规格,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地探索。在品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考虑土建行业优势和目前地方性工科院校的特点,在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上下工夫,探索出一套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方法。

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土木类专业作出了重大调整,将原来的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和桥梁工程等8个专业合并为新的土木工程专业[5]。新目录的颁布使土木工程专业正式规范于“大土木”的框架之中,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考虑市场对人才要求的特点,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综合大学大多按大土木招生、分专业方向培养,这已成为一

种总趋势。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当时称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始建于1958年,1998年开始按土木工程大类招生,分为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两个专业培养方向,通过优化大类招生、分方向培养,坚持工程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

二、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按照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指导性要求,围绕“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学院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系统分析,结合原有专业的基础和现状,进行了专业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研究,1999年建立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生基本规格、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学计划,针对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又分别于2003年、2006年和2009年对人才培养进行三次修改和完善,现已基本形成较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的目标培养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制为4年,达到学校授予学士学位实施办法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其中理论课程按照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理论课程学时约为2 600学时,普通教育课程约占45%,学科基础课程30%,专业课程10%,选修课程15%,实践教学环节44周。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教育内容与知识体系如表1所示。

(三)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应用型特色

要按照“两个结合,三个层次,四年不断线”调整实践教学环节及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两个结合”指的是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学院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例如:内蒙古巨华建筑集团、内蒙古新维集团、内蒙古三建、内蒙古三和监理公司、内蒙古土左旗万家沟测量实习基地和上海一建等,学生的毕业设计题全部来源于工程实践,参与完成的设计类型有教学楼、酒店、综合楼和办公楼等的设计。“三个层次”是指基础教育实践、专业教育实践和综合教育实践三个层次。“四年不断线”是指从大一开始到大四,每年都开设实践课,组织学生去实践和学习,实践教学环节44周,开设学期的安排计划如表2所示。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在现有教师队伍基础上,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适度引进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尤其是主干课程教师),选派部分专业教师赴国内重点大学进修,以及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等方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鼓励广大教师以

工程实践和横向科研项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近年来的建设,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业教师42人,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7名、讲师12名。学历情况为:8人具有博士学位,28人具有硕士学位。部分教师具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一级注册监理工程师和注册造价师等资格。土木工程专业师队伍数量充足,且是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四、结语

学院经过多年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以下成绩:(1)土木工程专业经审批成为学校和自治区两级品牌专业;(2)结构工程被列为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专业课程中已建成自治区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

(4)招生与就业面扩大,招生分数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

综上所述,学院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土木工程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自治区同类专业中已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土木工程专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生源充足,就业状况良好,历届毕业生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赢得了较高的声望,办学的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尽管目前在专业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尚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如何紧跟时展,培养合格土木工程人才,完善专业建设是仍需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祥,葛友华.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 49-50. 

[2] 白国良.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体系研究与实践[C]//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工作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81-385.

[3] 陈丙义.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36-39.

[4] 吴萱,董俊.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3):30-34.

[5] 江见鲸,叶志明.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HAO Yunhong, CAO Xi, CAO Yusheng, HAO Qingli, WU Anl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010051, P. R. China)

Abstract:

土木工程类专业范文6

摘要: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工科院校的地质工程专业的GIS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通过调查回访等

>> 地方工科院校土木工程(道桥)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 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论工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煤炭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工科院校食品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工科院校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工科院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工科院校《织物结构与设计》教学改革探讨 工科类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 医学院校在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地方工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及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RS和GIS专业地质地貌学教学改革探索 地方工科院校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科院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等工科院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军队工科院校装备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学院校工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探讨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

[3]王璐瑶.高校学生流行“秒课”[N].重庆商报,2011-01-05(23).

注:受“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课程建设(编号:k110203)资助。

作者简介:董东林(1969-),男,陕西乾县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与环境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GIS和水文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