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节能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的节能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的节能技术范文1

关键词 建筑节能;新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4-0006-01

建筑节能的历史由来已久,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增长与能源保有量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建筑节能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34.78亿吨标准煤,比2010年增加7%,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0.3%,报告显示,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为2.59吨标准煤。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居世界第一。由此可见,中国的能源消费状况十分严峻。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越来越短缺。因此,在建筑界,建筑节能就显得尤其重要和关键。当代建筑水平的高低也可从建筑节能来反映。节能建筑有许多优点,比如: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建设费用、减少维修费用、节约不可再生的资源以及能营造非常舒适的生活环境等。

1 建筑节能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建筑能耗在过去的几年中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增长。有科学机构预测,建筑能耗将超越工业、交通等行业,占到社会能源消费的33%,建筑节能的紧迫性已经被提上日程。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对改善居住环境、改善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人们追求低碳、环保生活的新潮流。

能源消耗不但加剧能源危机,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推进建筑业的可持续性,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即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率的建筑。

2005年,在设计阶段中绿色建筑的执行率为53%,而施工阶段是21%,所以说当时的新建建筑大部分都不是绿色建筑;2006年,虽然施工和设计阶段的执行率已经有很大的提升了,但是还有将近一半的施工环节没有执行;2007年,设计和施工阶段才被施工单位重视起来;直到2008年,施工阶段就达到了82%的执行率。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绿色建筑事业也是一步步的提升和进步。目前,已经成立绿色建筑委员会的是上海,深圳,厦门,广西,浙江,江苏,四川,新疆等三市五省(自治区)等。正在积极筹备之中的是广东,重庆,山东,福建,湖南等一批省市。我国还有很多正在规划建设的配套改革实验区,如:新天津生态城、曹妃甸生态城、深圳光明生态城,以及湖南长株潭和湖北武汉“两型社会”等。不仅仅有这些,还有更多的城市也在慢慢的投入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和实践中。目前估计,实施生态城市计划的有十几个城市,生态卫星城有20多个城市在规划中。成为世界生态城市最多的国家就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2 建筑节能新技术

2.1 外墙保温

现在国家相关部门很重视新型建筑环保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泡沫混凝土保温板不仅可以确保建筑的使用寿命和防火安全,而且还可以节能65%以上的建筑。因此,在建筑节能中有机保温材料将会被泡沫混凝土保温板所取代。以水泥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的耐火级别大于2小时可达到A及防火标准,任何建筑材料的要求都可以满足。泡沫混凝土耐久性和建筑寿命是基本上相同的,因为泡沫混凝土耐久性大于50年,建筑设计寿命一般为50~100年。

2.2 采暖体系中,高效技术和产品的应用

目前,中国室内以柱形聚乙烯型为主(约占70%),其余为钢柱、钢板散热器,钢管串片散热器。后者单位重量散热量高达80瓦/千克,且重量轻,相同采暖效果的钢材用量是铸铁的1/4。近年来,地板管道低温热水辐射采暖开始应用,取得20%~30%的节能效果,环境舒适洁净。

2.3 大量塑料建筑制品的应用

各种聚乙烯管道和门窗型材的产量已经达到40万吨了,可见其发展应用的迅速。而且,镀锌、钢管和金造聚铁管的发展已经慢慢的被聚乙烯、交联聚乙烯、聚丁烯以及铝塑复合管材所替代了。

2.4 太阳能的利用

其实每年接收的太阳能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全部算起来应该是全部用电量的1500倍,但是实际上能够利用的是非常少的一部分,这主要是受经济、技术等一些条件的限制。太阳能不仅是一种很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太阳能也是新能源的主力军,就目前来看,太阳能热水、采暖、发电等都是非常普及的项目了。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太阳能的利用一定会越来越巨大的。

2.5 多功能玻璃贴膜

多功能玻璃贴膜是一种新型的节能建材,这种贴膜可以控制太阳能热辐射,还可以增加玻璃的强度。而这种贴膜的主材是一种特殊的聚酯薄膜,用磁控溅射等方法运用在聚酯膜的中间,然后镀上不同的高反射金属或金属养活无涂层,然后再经过特殊的复合层压制工艺做成即高温隔热又透光的玻璃贴膜。这就是普通透明平板玻璃的升级改造,不仅颜色种类很多,功能性也很多的安全隔热玻璃。

2.6 发展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就是应用环境回馈和资源效率的集成思维去设计和建造的建筑。绿色建筑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对于废弃物以及环境的影响也是最小的,人们要想有一个很健康舒适的环境或者想要减少维护费用以及建筑使用,就必须运用绿色建筑。环保健康和节能就是绿色建筑的最主要的两个特点。环保健康和节能这两个特点是相辅相成也是互相对立的,但是不管是相辅相成还是互相对立最终都会促进建筑的发展方向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在不断的进步,新材料和新设备也会层出不穷,在这种发展情况下,环保健康和节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的。

3 结束语

我国人口非常庞大,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经济在飞速的发展,目前,建筑耗能是非常的严重。在一些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型节能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的引进,并对这些新材料、新技术进行应用研究,这也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节能优先、可持续发展是未来能源消费的主导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建筑节能无疑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务必要进一步推行建筑节能战略,通过各类新技术的应用全方位、立体化的解决有关节能的经济与技术问题,最终使我国在建筑节能技术方面迈向一个崭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方武,张虎.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建筑物中的应用探讨[J].安徽建筑,2005(05).

新的节能技术范文2

关键词:建筑节能;新能源;新技术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energy-hungry, also in the run using, so the energy saving has big potential. It should be to optimize building structure, redu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heating system, redu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air conditioning lighting efforts to build a conservation-oriented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new energy; new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F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供应的同益紧缺,节约能源己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建筑作为能耗大户,建筑节能工作己刻不容缓。

一、建筑节能技术的趋势(一)理想的节能建筑应在最少的能量消耗下满足以下三点:

1、能够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控制接收或阻止太阳辐射;

2、能够在不同季节保持室内的舒适性;

3、能够使室内实现必要的通风换气。

目前,建筑节能的途径主要包括: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降低建筑设施运行的能耗。在这三个方面,高新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然建筑节能也采用一些传统技术,但这些传统技术是在先进的试验论证和科学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才能用于现代化的建筑中。(二)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为了维持居住空间的环境质量,在寒冷的季节需要取暖以提高室内的温度,在炎热的季节需要制冷以降低室内的温度,干燥时需要加湿,潮湿时需要抽湿,而这些往往都需要消耗能源才能实现。从节能的角度讲,应提高供暖(制冷)系统的效率,它包括设备本身的效率、管网传送的效率、用户端的计量以及室内环境的控制装置的效率等。这些都要求相应的行业在设计、安装、运行质量、节能系统调节、设备材料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采用高新技术。如目前在供暖系统节能方面就有三种新技术:①利用计算机、平衡阀及其专用智能仪表对管网流量进行合理分配,既改善了供暖质量,又节约了能源;②在用户散热器上安设热量分配表和温度调节阀,用户可根据需要消耗和控制热能,以达到舒适和节能的双重效果;③采用新型的保温材料包敷送暖管道,以减少管道的热损失。近年来低温地板辐射技术己被证明节能效果比较好,它是采用交联聚乙烯(PEX)管作为通水管,用特殊方式双向循环盘于地面层内,冬天向管内供低温热水(地热、太阳能或各种低温余热提供);夏天输入冷水可降低地表温度(目前国内只用于供暖);该技术与对流散热为主的散热器相比,具有室内温度分布均匀,舒适、节能、易计量、维护方便等优点。(三)减少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集中体现在对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控制上。在建筑实体墙部分,通过建筑的内、外保温技术,在冬季的采暖季节,降低通过围护结构向外的热损失,在夏季的空调季节,降低通过围护结构向低通季节,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作用,调节室内环境。在建筑物透明结构部分,主要是控制窗户的太阳能热流,采光性能,通风性能等。如通过设计控制合适的窗墙面积比,选择合适的窗户结构,通过采用遮阳技术和镀膜技术等,来达到冬季采暖季节时,可以阻止室内热辐射通过透明结构的损失,增加太阳能对室内的渗透,在夏季空调季节时,可以阻止室外热量向室内渗透,减少室内冷气的损失。(四)降低建筑设施运行的能耗建筑内的能耗设备与系统主要包括建筑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电梯设备等。其中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在大多数的民用建筑能耗中占主导地位,空调系统的能耗更接近建筑能耗的40%到60%,成为主要的控制对象。而降低能耗又成为建筑设施节能的关键,当前主要技术措施有:一是建筑能源的梯级应用。根据建筑不同用能设备和系统等级的划分,优先满足用能品位高的设备和系统,利用这些设备和系统的排出能量满足用能品位低的下游设备和系统。二是能源回收技术。通过能源回收设备,将排出建筑物的一些能量进行回收再利用,是降低建筑能耗的一个重要措施。三是通过控制调节系统来降低能耗。由于建筑内部设备与系统的设计往往是在满负荷的条件下进行的,而这些设备和系统往往运行在非满负荷条件下,这就要求这些设备和系统配备有优良的控制和调节系统,并要求物业管理人员有敬业精神和专业技能,可以根据不用负荷特点对有关设备和系统进行自动或人工调节,避免大马拉小车现象。控制调节技术对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有其特殊的意义。四是采用高能效的设备。

二、利用新能源新技术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规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一)人们对各种太阳能利用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逐步明确了发展方向,使太阳能初步得到一些利用。

1、作为太阳能利用中的重要项目,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较为成熟,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投资兴建了一批试验性太阳能热发电站,以后可望实现太阳能热发电商业化;

2、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国外己建成不少光伏电站和“太阳屋顶”示范工程,将促进并网发电系统快速发展;

3、目前,全世界已有数万台光伏水泵在各地运行;

4、太阳热水器技术比较成熟,已具备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地完善太阳热水器的功能,并加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

5、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因构造简单、造价低,已经得到较广泛应用,其设计技术已相对较为成熟,已有可供参考的设计手册;

6、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出现较早,目前已应用在大型空调领域;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目前处于样机研制和实验研究阶段;

7、太阳能干燥和太阳灶已得到一定的推广应用。但从总体而言,目前太阳能利用的规模还不大,技术尚不完善,商品化程度也较低,仍需要继续深入广泛地研究。

(二)在利用地热能时,一方面可利用高温地热能发电或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热水供应;另一方面可借助地源热泵和地道风系统利用低温地热能。风能发电较适用于多风海岸线山区和易引起强风的高层建筑,在英国和香港已有成功的工程实例,但在建筑领域,较为常见的风能利用形式是自然通风方式。

(三)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VAV系统)变风量系统(VariableAirVolumeSystem,VAV系统)是通过改变送风量的办法来控制不同房间的温湿度。VAV系统追求以较少的能耗来满足室内空气环境的要求。变风量空调系统作为一种节能系统,采用新的风量调节技术,其节能效果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变风量空调系统根据空调系统房间的负荷随时调节系统的送风量,在高峰时,增大送风量,当各房间的负荷小于设计负荷时,变风量系统可以减少系统的总输送风量,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新的节能技术范文3

关键词:绿色建筑;排水技术;节能措施

1引言

我国国民经济自从有了明显的突破后,人民对各方面生活上的要求也在逐步增加。与此同时对于绿色环保和节能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在这方面的意识逐步增加。所以大部分的建筑公司在对建筑施工工作中。投放了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概念理论,同时也要求对施工工作的施工人员要具有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技术上的知识。

2对绿色建筑概论理论的了解

在如今二十一世纪的年代中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许多方面的技术含量也不断提高。其中由于一些大工程建筑在施工工作中会形成严重的能源、资源的浪费现象,使我国在对资源利用方面面临严峻的问题,对此我国政府也在着力的推动各行业及可能的实施绿色环保的技术方式。面对建筑施工,我国也极力推崇绿色建筑和新型技术的实际操作。绿色建筑广义上是利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减少在对施工建筑中不可避免使用能源、资源的消耗。也减少在建筑工作中对大自然造成的不利影响。譬如:环境污染等问题。绿色建筑的实施对塑造节约和环保型的社会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

3关于绿色建筑中的节能减排技术的特点

现如今在建筑施工工作中运用的节能减排的技术都具有使用成本低廉、施工操作步骤简单、整体节能环保性强等诸多优点。相较于传统的排水技术而言,现在施工中使用的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更加适合当前的全球节能发展的需求。我们根据这两种技术对于建筑厨房和卫生间等耗水量大的冲洗地方进行了数据记录,根据这些记录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新型的排水节能技术更加能够节约对水资源的浪费显现。例如新技术中的截流孔板的技术使用。其中还有值得注意的是新型的节能技术能将国家的消防灭火的水资源与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区分开来。由此可见,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技术是值得国家加大力度去研究、开发的。它能够给建筑排水方面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从而促进我国在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

4对建筑施工中水源进行排水技术使用

4.1对城市废水进行二次利用

在对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此产生的废水被排出,也是在所难免的。对于大部分的城市废水是通过人们生活用过的水和各种机械家具排出的,这些污水大都会被忽略引不起人们的注意。其中针对于大都数的废水,都有再次利用的价值。将这些废水进行充分的二次利用,有利于减少我国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倘若利用科学有效的新技术把城市废水回收起来。然后对这些城市废水进行过滤等方面的净化,使这些净化过的水能适度的使用在城市园林上和简单的城市道路清洗工作上去。这样能够充分地利用水资源,进而能够减少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象。

4.2对太阳能技术进行开发

对太阳能技术使用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反复利用,而且零污染。对于绿色建筑施工中,对太阳能技术的使用是值得被提倡的。所以为了能够防止降低对绿色建筑的能源消耗问题,我国的相关研发部门应该极力开发对太阳能技术项目的研究。其中使用太阳能技术不会受到时间与空间上的影响,在这一点上太阳能技术远远比其他技术要好的多。

4.3对自然降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我国的地形复杂,土地辽阔,水土分布不均衡,而且各个地区的气候温度差异大,降水量也有明显不同,倘若在对应雨季的降水没有合理的利用,自然降水的资源就被浪费掉。为防止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应该在相应的地区安置一些可以储水的设置,将自然降雨的水收集起来,然后再对这些水进行合理的利用,就本身而言雨水是呈酸性的其清洁力也比较强。对储存的雨水进行处理的时候要着重的按照实际的利用角度进行适当的处理。譬如:在城市道路清洁时,对水资源水质要求就不高。反之对于水资源处理质量高的水,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用在城市居民中的生活杂用水上面。

4.4排水节能中的变频技术与空气能热水器的结合运用

如今被广泛使用且技术较为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中的变频技术,它是利用根据可以转变不同频率速度的泵,来帮助建筑施工中的排水。在水资源和电力资源的消耗程度上来说,现代的变频水泵比传统的水泵要更加节能。能够节约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科技不断的发展,在水泵的使用领域中单一化的水泵转向了变频。空气能的热水器是利用绿色节能的建筑系统将热水转换成热水的机械设备。它的原理跟空调制冷的原理大径相同。运用这个系统能够节约原本利用电能资源将冷气制成热水的电力资源。利用空气能能够代替电能,并且将资源浪费的情况降到最低。

4.5对超压出流进行控制

根据相关资料的文档规定现实,在建筑施工中的排水系统各种超压,侧漏等方面不能够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其中对建筑施工中的管道压力系数的范围太大,不能对存在的侧漏现象起到根本作用。有关数据显示,在对施工工作中倘若将进水的管道直接的放置在储水的容器中,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尤其是在计量水流量是没有采取及时的截取水流同样会出现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与此同时会引发水管爆炸。对相关的节能环保技术上对管道安装一些具有实质性帮助放置水压过大的装置。减少流水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资源的浪费现象。

5结语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让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匮乏问题。例如:石油、水资源等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要从另外的角度对这些匮乏的资源做到节能、与研究新型的代替资源。在如今的社会,对绿色环保建筑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思想。建筑中对排水系统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相关的研发人员要结合符合当下社会的需求和理性的设计,提高排水系统的性能,做到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贺胜兵,谭倩,周华蓉.污染减排倒闭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测算——基于投入产出的视角[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2):15~23.

[2]周黎明,李凤宇.关于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2(7).

新的节能技术范文4

关键词: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建筑设计;应用;原则;分析

中图分类号:S210.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的各种能源消耗一直持续不断增长。特别是采暖与空调的耗能占总耗能的百分之二十五,给我国能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作为能源消耗巨大的产业,建筑行业应重视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新型绿色节能技术的产生,就为我国绿色环保事业带来了曙光,通过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极大的契合了当前和未来建筑设计的主流思想。下面,我们将针对当前绿色节能技术的原则,探寻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一、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原则

1、节约能源

节约能源主要是尽量少使用对环境污染较大的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而尽可能的选择天然的、无污染的能源。当前使用较广泛的天然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尽可能的考虑到能源对建筑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能源,使建筑物的采暖、防风、照明等尽可能的利用天然能源,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节约资源

在对建筑的结构设计、材料的选择等方面中,要充分考虑到水资源等的利用,并且采用最合适的方式来对资源进行处理和使用,最好增加对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3、回归自然

在进行绿色设计的时候,要遵循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起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要选择不对自然产生污染的或对人体产生污染的材料,保证室内空气的温度适中,保护居住者的身体健康。并且选择建筑的土壤中不存在有毒物、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

二、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绿色节能建筑技术主要包含建筑本体绿色节能技术与建筑设备绿色节能技术。建筑本体绿色节能技术主要有外墙绿色节能技术、门窗绿色节能技术、遮阳技术、屋面绿色节能技术等,建筑设备绿色节能建筑主要有楼宇式热电冷联供技术、绿色照明技术、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下面我们将重点对外墙保温技术、双层皮幕墙技术、门窗结构设计、屋顶隔热设计等进行分析。

1、外墙保温技术

外墙保温主要有三种形式: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和夹芯保温。相对来说,外墙外保温相对效果较好,在使用中具备经济实用性。外墙外保温的保温层一般采用具备质地较轻、效率高、吸水率较低、耐火等级高等特点的保温材料,能够较好地改善建筑物所在的居住环境,减轻墙体的重量,并且占地较小,工程造价较低,也能有效保护建筑主体,并且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对于建筑设计与建筑改在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当前推广范围较大的保温节能技术。

在当前的外墙保温技术主要有聚氨酯泡沫塑料、玻璃棉毡、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但是当前常用的主要为高分子保湿浆料。除此之外,外墙保温材料的发展新趋势是复合保温隔热面板,进一步实现了保温层与饰面层的工厂一体化生产。这种复合保温隔热墙面板的突出优势是施工速度快且便捷、定位准确、不易松动等,可以有效降低墙体本身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并实现材料的生产工厂化、产品结构化、质量标准化等,是我国建筑绿色节能技术中外墙保温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极大的简化了外墙保温施工程序。

2、双层皮幕墙技术

双层皮幕墙技术是当前绿色生态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也可以叫做“建筑物可以呼吸的皮肤”,主要解决了传统玻璃幕墙中耗能较高的问题,采用双层玻璃作为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在冬天吸收太阳能提升室内温度,夏天又可以利用双层玻璃间的空气层实现热量的转移,降低室内温度,从而实现了一年四季的能耗降低,节约了制冷、制热的费用。

双层皮幕墙可以作为建筑物的附加阳光间,是最简单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物供暖的一种方式,并且具有广泛的气候适应性,因此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应用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如光电玻璃等也加入到双层皮幕墙中来,加强了双层皮幕墙的应用性能,使双层皮外墙技术想着更加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

3、门窗结构设计

房屋门窗结构的设计决定了房屋的舒适度,影响着室内的气密性和保温效果的好坏。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设计师大多选择内衬钢材来作为窗框的材料,这种材料的特点是气密性和保温性较好,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保暖隔热效果,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建筑设计师要对门窗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达到节约能源的作用。通过不断的降低门窗结构的导热性,增加玻璃的层数或厚度,并且采用新型的材料来增加房屋整体的保温性能。由于当前我国房屋设计采用密封中空玻璃或者平板片玻璃的情况较多,在设计的时候一般用隔框将其分开,并进行密封,在玻璃层内形成干燥的空间,实现玻璃内外的温度平衡,保持建筑物窗户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洁净度,并且密闭的空气是静止的,能够有效的隔绝温度。窗户的大小设计也影响着室内的采暖保温,在设计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窗户比例,以实现节能降耗、提高人体舒适度、实现绿色设计。

4、屋顶隔热设计

目前,我国的节能设计和绿色设计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其中最突出的一项问题就是如何增加屋顶的保温功能。由于屋顶占据的面积较大,因此对其进行合理和科学的设计,对建筑物降低能源消耗、保温隔热、绿色环保都有一定的意义。

设计人员要在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加入保温材料和隔热技术,将其融入到建筑的整体设计中,并注重对先进技术和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屋顶的节能设计所占比重较低,但是在楼顶房间的设计中非常重要。在选择屋顶材料的时候尽量选择密度较小、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防止屋顶过重和过厚;在选择保温材料的时候尽量采用吸水率较小的材料,防止因吸水而减弱了其节能效果。在进行屋顶隔热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与整体设计的协调性,如果建筑物对外观的要求过高,就要在设计平衡到两者的不同需求,既满足建筑物的美观,也要满足建筑物的节能要求和绿色设计要求。

三、结语

随着世界能源消耗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筑节能技术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很多国家在研究新型绿色节能技术方面为我国建筑行业内人员做出了表率,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的实践才刚起步,但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绿色节能环保精神就已扩散到全国各地。相信随着我国业内人士对新型绿色节能技术的学习、引进、研发与应用,必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与完善,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向着更加节能、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实现对社会资源的高效整合与节约,同时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楼晓雯. 浅谈我国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12.

【2】赖骅. 我国绿色节能建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改革探索[J]. 东方企业文化,2011,18:279+261.

【3】徐永模. 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与示范――英、法、瑞的节能建材与应用(一)[J]. 混凝土世界,2010,03:70-74.

新的节能技术范文5

关键词:变频;软启动;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 TM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143-01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煤国。煤炭企业是我国的产能大户,也是耗能大户。

煤矿节能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有节电、节水、节煤、节油、节气等多个方面。节能依靠合理的规划设计、有效的生产管理体制、产业结构的调整、改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新技术融合于新工艺和新设备之中。本文以软启动、变频器和热电冷联供新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应用带来的节能效果进行介绍。

1 国内煤矿企业节能的现状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工作,“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节能目标,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单位GDP能耗降低16%左右的节能目标,容易实现的节能项目已经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下一步的难度将更大,这依赖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据测算,技术进步对节能的贡献率达到40-60%。

“十一五”期间,《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的通知》相继出台,煤炭企业为节能做了大量工作。然而从全国各大煤炭集团来看,各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进展呈不整齐的趋势,横向相比,有的企业充分认识到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行动,部分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工作进展缓慢。纵向相比,井上部分基本等同于其它行业,节能工作比较好推进,井下部分仍不容乐观。

目前,煤炭企业在节能方面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随着煤炭企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带来的能耗偏高,总体技术水平较低、技术装备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节能管理落后。

2新技术的应用

2.1 软启动和变频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应用

软启动器是一种集电机软起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电机控制装置。软启动控制回路中不带旁路接触器可引入电流闭环控制,在负载较轻或空载时自动降低电动机的励磁电流,降低电动机端电压,提高功率因数,实现节能。空载时可节能近40%,可以有效解决“大马拉小车”状态下电动机的电能浪费问题[1]。所以软启动器以其节能,可靠,减少系统冲击等特点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变频器的设计是为了调整控制变频器的输出功率来控制电机的输出功率,使其与负荷要求相匹配,达到合理控制电机功率输出,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变频调速系统以其较高的功率因数,启动效果好,调速平滑稳定,特别是因为节能,而被应用在各调速设备的控制上。

变频调速技术是在电机供电电源与电机定子间加入一个可改变电机供电电源频率的变流装置,将5OHz工频交流电源变为频率、电压可调的交流电源,通过变频器改变输出的交流电的频率的改变实现对电机旋转磁场的频率进行调整,实现调整电机的转数和转矩。克服了以往各种固定电压供电的调速方法是将机械能变为热能而耗掉。如:绕线转子电动机调速、液压联轴器调速,在可调速度范围内,转速越低其机械能变为热能损耗就越大,由于变频调速的损耗主要来于可控硅的压降和电抗器的损耗,比起直接从电网固定电压供电的调速系统损耗要小得多。各种调速从电源-轴效率比较[2],可以看出变频调速在低转速时其效率要比其它调速高得多,一般调速系统在转速下降到额定转速的50% 时,其电源-轴效率只有40%左右,而变频调速则接近80%。

电力是煤矿的主要能源,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开采不断延伸扩大,电的消耗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节约用电是煤矿降低总能耗的重要环节和主攻方向,煤矿节电的主要范围是供电系统和用电设备[3]。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电力主要用于煤炭采掘过程中驱动相关的机械装备完成作业动作,基本集中在提升、通风、排水、运输、空压、锅炉、采掘、洗选等作业工序中。从煤矿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中的装备总装机容量大小来看,以空压机、采掘装备、排水大泵、提升装备等耗电较多。因此,煤矿中的空压机、提升装备、锅炉和排水大泵等装备是煤矿中耗电较大、节电潜力亦大的高耗能装备。为了达到既不影响正常生产又能节约电能的宗旨,煤矿企业应加强空压机、提升装备、锅炉和排水大泵等高耗能用电设备的节电改造,达到节电、高效、安全的综合要求。加强机电设备技术改造,推广应用节电产品。

很多情况下,电动机在轻载或变动载荷下运行,平均负荷率在30-50%之间,造成电力资源严重浪费。针对电动机的工作特点,对煤矿主要设备的电动机采用软启动装置和变频器技术,根据负荷情况,自动调节电机两端电压和频率,使电动机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可节约大量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实现电机节能的效果。

2.2 利用热电冷联供新技术节能

在高温矿井中,当采用隔绝热源、加强通风等非制冷措施都无法使矿内气温达到安全规程规定的标准时,就必须采取人工制冷降温,也就是采用制冷设备对矿内空气进行冷却。按制冷机的容量和设置位置可大致分为:(1)独立移动式制冷机,即在各工作面实施局部制冷的方式;(2)大型制冷机安装在地表或井下的集中固定式制冷方式,即制冷机在竖井井口或井底冷却全部进风的直接制冷方式和制冷机的冷水用送水管送往工作面附近与移动式热交换器配套,组成局部冷却的分散制冷方式。目前采用的制冷设备多为电制冷机组,功率及能耗大,运行成本较高。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层气也随之释放,形成煤矿瓦斯。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需要安装大功率风机将煤矿巷道内的瓦斯排出,据中国工程院“发展燃气机充分利用我国燃气能源的研究”项目报告,我国每年采煤排放的煤矿瓦斯在130亿m3以上,占全球的35%以上。瓦斯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具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气体,其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1倍,据测算,所有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中,20%是由甲烷引起的;同时,瓦斯也是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对空直接排放是一种巨大的能源浪费。我国煤层气资源居世界第三,可采的资源量有10万亿m3,但是目前每年的利用量不足20亿m3,仅仅是资源量的万分之一,因此必须对煤矿瓦斯进行科学有效的综合利用。

目前,我国瓦斯利用的最主要途径为民用和发电,其它利用途径例如工业燃料、化工、汽车燃料仅占其中很少的比例。但在瓦斯内燃发电机组的发电过程中,燃料的能量只有约35%被自身转化为电能,其它约有30%随尾气排出,25%被发动机冷却水带走,通过机身散发等其它约占10%左右,这其中约一半的能量被再次排入到空气中,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热污染,也极大地浪费了能源。

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证明瓦斯作为燃料燃烧,其热利用效率低,是瓦斯利用的初级阶段。利用瓦斯进行发电,并利用发电余热制冷并进行矿井降温,瓦斯的热利用效率较高,是瓦斯综合利用较理想的途径[4]。由此可见,利用瓦斯进行发电,并利用发电余热制冷对深部开采矿井工作面进行降温的这一热电冷联供系统既符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要求,又可为煤炭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今天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随着我国煤矿开采规模和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热电冷联供系统将会在实现煤炭行业节能减排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3 结束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大批高新技术的出现使得煤矿机械开始向节能、高效、可靠、环保型的新产品发展。一些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正在被推广应用。煤炭企业应抓住“十二五”期间国家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方针政策,加大科技投入,使新技术在煤炭企业节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聂闯.软启动技术原理及应用.红水河,2007,26(2):83~86

[2]仇慧林.谈变频调速与煤矿节能. 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2, 22(3): 25~27

新的节能技术范文6

商丘市金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创建于1982年。该公司立足其现有基础设施,依靠专家技术人才和高新技术,以研发生产工艺现代化和设备自动化、大型化为手段,促进设备生产工艺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合理与优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研发生产科技含量高、操作方便的新产品,并提升了公司的整体形象,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加强技术合作,节能技术升级

该公司运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在脱硫除尘的环保措施上每年投入的资金不低于20万元,能源消耗量每年呈递减趋势,节约了大量能源。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通过循环再利用,达到了最大化利用。在加强废气循环系统的技术改造的同时,又节约了生产成本。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1990年商丘金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与“郑州粮油食品工程建筑设计院”联合设计,采用国内独创的热催化裂解新工艺,其产品得到升级换代;1998年又与美国亚特兰大韩丽博士合作,其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张世民博士合作,产品技术、环保要求达到国际领先水准并通过国际环保质量体系CE和SGS认证;该公司现拥有国家专利12项。

各项控制指标全面达标,能源消耗总量2012年度为30万度电,2013年度为25万度电,同期节省17%,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节能量2012年度为50000度电,2013年度为35 000度电,同期节省42%,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废料(钢材)排放量2012年度为10吨,2013年度为3吨,同期节省233%,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废旧物资处理量2012年度为8吨,2013年度为lO吨,同期节省25%,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轮胎出油率2012年度为40%,2013年度为45%,同期节省12.5%,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2012年度和2013年度均为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合理利用资源,改进工艺与管理

充分合理利用资源、能源,提高使用能效。金源公司聘用优秀设备制图设计师,在生产制图设计上,本着“资源最优利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节省设备制作原料。焊机方面,将普通焊机换成二保焊机,最大限度地节省焊接原料;将普通焊机电源换成逆变式焊机电源,可省电30%;设备下料时采用等离子数控切割,提前排版,可节省钢材20%;生产现场采用“6s”现场管理,原料堆放整齐,减少了重复工作,节省人力资源;公司冷凝设备所用实验水,全部循环使用,节省水资源;生产设备采用技术领先的高效节能设备。

他们积极制定治理方案。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废钢材的循环回收再利用,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钢材;对于使用不完全的焊条,回收再利用;对车间噪声大的设备加装减震设备,车间外墙采取隔音措施,安装吸音板,设备加消声罩式消声器,车间内设隔音值班室。

加强厂区绿化。绿化重点放在易产生粉尘的车间周围及厂区主干道两侧,种植多种洗尘、吸音树种和花草,使道路不露土,形成优美的工作环境,减少风沙、粉尘。

节约非生产性开支。建立规范办公用品的采购、配备、领用制度,严格办公用品配备标准,合理控制办公用品发放数量,努力减少办公用品的用量。大力提倡废物利用,延长办公用品使用寿命,开展废旧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池、灯管等办公用品的回收利用。节约电器用电,使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时,要尽量减少待机消耗,不用时及时关闭。加快淘汰高能耗、低效能的办公设备,优先使用环保、节能型电器。

加大科研投入,研制设备与技术

该公司为保证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设备不断采用节能新工艺、新技术,他们组织该厂技术人员集思广益,并在外地专家的指导下,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对设备制图、生产工艺流程及部分生产技术设备设施等进行更新和改造。钢材钢板利用率提高20%以上,全生产过程关键技术设备得到调换和更新,部分关键技术的创新,降低了损耗,节约了能源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益。

2012年金源公司投入资金38万元;进行电焊机的改良,共节约焊条5000余条,节电40000度。2012年度,投入资金约46万对冷凝设备实验用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300吨;投入资金约96余万对由煤加热而改进采用微波电磁加热技术每年可节约煤200吨以上。

他们试制研发了微波、电磁加热处理容器并对高耐磨压轮的材质进行锻造,热处理渗碳,高频处理;模组模盘开机后温度升高的曲线变化对固体可回收废弃物分解过程影响的实验。着重设计了固体可回收废弃物在主炉里初次升温到温度升高后最大化对电磁热利用和二次辅热原料热解的利用;设计了多回程燃烧热利用技术,提高原料油气产生的利用率,确保热转换率不低于40%,完成了常压锅炉设计工作压力0.09MPA,试验水压0.3MPA,试验时间30MIN。对电磁微波热炉进行试验,循环水压不低于0.2MPA,火力强度不低于2KW,额定的热量不低于12KW;在二次辅热燃烧室的设计创新上取得了突破,提高了油气利用率,确保了无烟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