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木工程就业状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木工程就业状况范文1
(一)总体培养目标根据土木工程行业人才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为:面向土木工程行业新型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明确高职生、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就业界限与能力培养的差别,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渗透,改善传统人才培养工作、任务、教学等模式,加强新型专业知识与技术、现代管理、外语沟通、实践操作等方面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培育全面掌握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土木工程行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需要。(二)具体培养目标的确立应根据人才需求的具体指标体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特点[6-7],确立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要深入土木工程行业龙头单位,聘请第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专家,组成具有丰富实操和管理经验的专家顾问委员会;广泛咨询生产与管理第一线资深工程师,共同研究当前土木工程人才市场的需求、发展与趋势等特点,明确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工作、任务、教学、教改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高铁、高速公路、城际轨道、城市地铁与基础设施等工程技术领域第一线,以及开办土木工程专业的国内外高等院校开展详细调研,明确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具体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确定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目标和岗位职责[3-4]。(三)明确本科生的定位在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过程中,需明确区别本科生与高职生、研究生的定位,对应行业人才需求的不同区域,避免人才就业错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提升就业质量。根据初步调查,技术操作性工作对高职生的需求量最大,也符合高职生应用性强的特点;具有研发性质的企业对研究生的需求最大;而本科生因其可塑性大、就业期待不太高等特点,目前仍是绝大多数单位人才需求的主力,但是需增强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技能,才能真正满足行业需求。在此基础上,从综合素质、协同合作素质、学习素质、心理素质、技术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等方面对行业用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各层次的分析,获取人才需求的具体指标体系,以掌握教学与就业指导过程所需要的针对性信息,将本科生培养的就业目标细化到日常教学中,确保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针对性与充分性。
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任务群与途径
(一)人才培养任务群根据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其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性,提出人才培养任务群,具体有:(1)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着力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而非一般意义的人才教育;(2)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师队伍,形成土木工程专家集合体;(3)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教材,重点在于纵向整合工程经验的传授,横向整合工程案例解决方案;(4)多学科交叉渗透的13实验安排,强调原理的发现与运用,而非操作过程的绝对掌握;(5)新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训练与实习基地,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重大工程或现代化工程的实践基地;(6)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将专家顾问委员会的监督评价结果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效果的主要标准;(7)复合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以一线资深工程师与企业管理者的监督为关键控制环节;(8)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与就业平台建设,以对龙头企业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测评,并以此测评结果作为改进依据。(二)人才培养途径以巩固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与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强化多学科交叉的渗透性,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的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途径。重点研究“工程+信息+地质+力学”的交叉学科课程设置方案与教学计划,建立符合复合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要求的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的新课程体系。依靠专家顾问委员会和一线资深工程师,确定人才培养任务群以及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建立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考核标准。同时,打破目前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学科专业壁垒、行政管理体制制约、学科专业设置固化、教学评价机制局限等障碍[8-9],具体而言:(1)有意识地构建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管理与评价机制,在实施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共识。(2)按照学科大类别进行统一招生,突破传统专业设置的局限性,鼓励合理设置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3)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打破目前普遍实行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的状态;鼓励学生自选交叉学科课程,开展教师跨学科合作教学,由土木工程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同一课程的教学,强化多学科交叉的渗透性。
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较重视扎实的知识结构,但面对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专业口径虽宽,但缺少多学科交叉渗透;注重理论测试,忽视实践技能考核;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局限较大。这些均与复合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不相适应,也难以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要大力推进传统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1)学科交叉上,建立由教师主导的多学科交叉学习的理念,从低年级开始逐步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制度,将学科交叉渗透到课堂综合练习、讨论、试验、论文写作、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增加对同一问题从不同学科或交叉学科的角度来解答的案例教学内容;(2)考试上,增加案例分析、新技术认知、动手实操等考核内容,加强综合能力测试,突出现场实习考核比例与实际水平的评定;(3)教学方法上,加强微信、微博等新型通讯工具在即时教学中的使用,通过与一线工程企业合作,增强实践环节;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应主要采用询问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有指导的发现式学习等方法,专业课则主要采用基于项目、案例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二)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交叉模式、互补模式与交流平台等三方面。(1)交叉模式:利用综合性院校在工程、地质、力学、信息与材料等学科的资源优势,研究确立交叉性实验训练、专业课程开放、新技术渗透、新工艺指导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模式。(2)互补模式:探讨跨专业、跨院系教师常态教学交流及其评价机制,形成多学科交叉在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互补模式。例如:信息与工程、地质与力学、结构与材料、施工与机械等不同类别课程及其实践与理论的交叉互补,加大前沿讲座与工程案例剖析的比例,包括课时、进度、内容等方面的协调。(3)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已有教学开放平台、实验室等,建立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与教师交流平台。例如:笔者所在单位已建立的重大工程安全保障信息化管理开放平台,集合了物联网、快速计算、光纤传感、生态材料、无线通讯等新技术,可实现现代化勘察、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监控等的数字化模拟与案例分析。(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根据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模式调整—就业服务”为主线的实施方案框架,确定以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的跨专业、跨院系的人才培养途径与任务群实施方案,以提高培养模式的实施效率。上述四个阶段的核心分别是多学科课程内容的内在交叉联系、基于行业发展的综合评估与反馈机制、随行业需求变化而变化的专业建设理念、职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剖析前沿工程实践中具有代表性或挑战性的问题,并拿出最终解决办法,其形式可多种多样,这也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具有综合指标意义的关键环节。
四、结语
土木工程就业状况范文2
论文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师;校企共建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述
2010年6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订大会在天津市召开,国家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完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对加强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培养相关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各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1.培养工程师的特点
(1)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培养。
(2)工程师的培养必须按照相应的社会标准和行业标准。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
2.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
“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各类型工程师;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师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通过实施“卓越计划”,达到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能够促进工程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制订出具有较高水平、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保证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工程教育强国。
3.培养工程师的基本原则
遵循“行业引导、校企共建、分类实行”等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工程师的现状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各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的逐步改善、专业建设的大量投入和校企之间合作的频繁增加,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各专业毕业生,满足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各层次、各类型企业和项目的大量需求。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建设行业的工程师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招生扩大而相应配套措施、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以后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开展相应的技术工作,导致建设行业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整体偏低。[2]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科学,对工程技术则不够重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科院校都培养工程师,只有我们不重视培养工程师。因为在我国,人们普遍存在重科学、轻技术的观念,认为科学家很伟大,工程师是低一级的。很多科学家甚至认为,懂得科学就什么都能做,只要懂了科学,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慢慢地,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风气——重科学、轻技术。
2.培养模式上的缺陷
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类人才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重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我国现行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迄今仍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例如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等问题。总之,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传承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转贴于 3.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缺失
高等教育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工程师的关键因素。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发展至今,师资队伍始终是限制专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水平专业教师的缺失。目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大相径庭,一部分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工程等工程类专业背景,另一部分则是工程经济、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在知识结构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再教育;另外,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改变人才引进的标准,多引进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最好是有着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负责人。
三、“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以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为核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工程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的投资与决策和并能够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日常教学分为了四大系列的平台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法律类课程四大课程体系。[3]根据“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在这四大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必须是技术类课程,在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必须向技术类课程倾斜,比如对技术类课程的数量、课时等相关内容的设置进行完善。
2.加强“校企共建”模式
“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并随时与建筑行业的用人需求相挂钩,突显应用型的特点,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高校制订的培养方案中应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来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共建”模式要更多地让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去;在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保证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甚至毕业设计也可以在企业完成,最后也可以直接到相关企业就业。另外,还要逐步建立和利用各种平台(包括中外合作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等),使这些平台能够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一个操作性强和实际应用价值大的学习场所,让学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比较深入和具体的实践工作内容,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让学生、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工程技术难题的研究与创新中去,使学生最终获得系统的、专业的和实用的工程知识与能力。
“卓越计划”下除了工程师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与企业合作,另外,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例如,高校与建设企业可以共同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的机制,为高校教师在企业挂职创造条件和政策。当然,为了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高校也可以在日常岗位考核和职称评定过程中强调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晋升职称的规定中要求教师必需有在企业工程实践的经历,或者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优先考虑等鼓励政策,或者给以其他方面奖励。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际操作中,高等学校应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国内外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从事项目的决策、项目咨询和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备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和项目监理师基本素质的、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土木工程就业状况范文3
Abstract: The CB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s a kind of teaching system centered on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 it is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foothold of students′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nd engineering literacy cultiv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The referen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BE training mode in university teaching can update the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vocational ability module, promote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establish practice base and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change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tudents, carry on the in-depth reforms of double-qualified faculty team construction, which aim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ability.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CBE training mode can stimul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learning enthusiasm, better dock career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t results of students are better.
关键词:CBE;培养模式;职业能力
Key words: CBE;training mode;professional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3-0168-03
0 引言
高等教育改革,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应用型本科也不例外,由于我国标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院校过多地模仿普通大学的学科教育模式,与生产和实践缺乏紧密结合,很难适应企事业单位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改革。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用型大学是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是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必经之路、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引擎。
而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杨春春[1]等对中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陈盛[2]、程正富[3]、陈方红[4]等学者研究了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机制和实现途径等;匡瑛[5]、朱立锋[6]等学者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角度进行了研究;马海民[7]、王兰兰[8]等学者提出了将CBE模式运用到应用型本科院校。本论文主要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如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CBE人才培养体系。
1 CBE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1.1 CBE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CBE人才培养模式始创于美国,指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其核心是要使学生具备胜任未来从事工作所必需的实际能力。
1.2 CBE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CBE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教学,以岗位分析为基础,根据具体职业的能力要求确定教学目标,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共同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教学内容打破学科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根据岗位需要,将相关模块进行自由组合,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CBE模式打破了学科式课程体系的思维模式,建立和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结构及基于工作质量的课程学习要求”的“工作过程三维导向”课程体系。
2 应用型本科院校CBE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基于CBE的培养理念,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性本科院校应该基于“以能力为本位”思想构筑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注重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动态评价与调控机制,构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基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以职业要求与教学要求的统一与融合为指导思想
基于“CBE”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企业的生产与教学融合,鼓励以专业教师引领开展的技术服务项目为载体,实现服务项目与教学融合。通过生产与服务项目,将企业生产的岗位标准与教学标准衔接;将企业生产环境与教学环境相衔接;将生产产品与教学内容相衔接[9],见图1。
2.2 以岗位群要求为标准,以能力模块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
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把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要求进行。首先是进行职业岗位目标分析(包括工作分析、任务分析、能力分析),把岗位任务分解为具体的职责,再把每项职责细化为具体的专项能力,依据岗位的职业能力按照综合能力、专项能力的层次分界,根据岗位能力分析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据此确定若干课程模块,并对每项能力制定出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模块化课程是对传统课程的创生,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或一个操作单元,其主要特征是:与岗位能力相对接,将理论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有机结合;以课题或生产案例为单位编写教材;以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作为教学场所;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实施教学[10]。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思路如图2所示。
2.3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就目前看,课堂教学落实职业能力培养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选择沿用传统的“学科”思维逻辑痕迹明显,没有从应用型的角度审视课程及其课程的内容与结构;只教知识,忽略技能训练;课程中的技术因素没有被挖掘出来,本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却讲成了理论课程,与职业能力培养背道而驰,“理论基本不用、实践基本不会”成为课程教学效果的一大特色。课堂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学生的自我活动性没有被激发,“做中学”还没有落实,“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的格局没有得到改变。
通过改革,从注重“教”向注重教的“学习效果”的转变;课堂角色由“教师与学生”向职业场的“领导与职员”的转变;从“单一讲授”教学模式向多样化的“讲、练结合”和“实践操作”模式转变;从注重“一般性、课程性能力”向“职业场职业能力”的转变;从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先理论,后实践”逻辑线索向“职场实践”逻辑线索的转变;从注重课程构建的“学术的学科理念”向“实践的技术学科理念”的转变。
2.4 与实习基地深层次互动,有效利用仿真平台和实践基地,构建仿真教学与现场实习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现有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体系归纳起来分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四个教学环节,这四个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体系既互相独立又相互支撑,分不同学期阶段。而现有的实习方法过于简单、实习效率不高,往往成为一种流于形式的参观,无法真正使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实际工程。
通过仿真平台和实验室的建设,打破传统的单一基础分段外出参观学习,把学校实验室仿真平台与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围绕教学模块,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实现仿真教学与现场实践的结合,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2.5 改革学生评价体系
现代职业型人才的培养强调“两个强化”:即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因此,现代职业型人才的评价体系应面向社会、面向专业领域、面向工程实践、面向学生的全面及个性化发展,从所培养出的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创新精神、社会适应性和认知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要从传统的“学校主导型”转变为“市场需求导向型”,不能用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用更加接近工程实践的测试过程来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比如,引入案例分析、口试、论文、课堂讨论等,使评价结果更真实、更全面;减轻学生期末考试负担,加重平时作业、课堂讨论等平时成绩的比重,使学生将功夫用在平时,而非“临阵磨枪”式的突击记忆,这样才能持久地吸收和掌握知识。
2.6 培养双师型教师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专业教师不断进行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推出各种措施,如: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国家执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鼓励专业教师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产学结合等方式参与工作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通过招聘方式,从一线的工程师中挑选一部分理论及实践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学工作;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定岗,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形成双师型师资队伍。
3 应用型本科CBE人才培养模式效果
3.1 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学校组建各种学科竞赛团队,通过积极参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大学生创业训练竞赛等,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强化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我心目中的大学城――三校连接地段的城区建设构想》项目荣获2012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课题调研类三等奖;《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新模式体系研究》项目在首届“经济困难资助育人项目”大赛中获一等奖;第七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校内选拔赛二等奖。另外各类获奖项目20余种,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一、二、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竞赛、城建学院设计大赛个人二等奖、城建学院知识竞赛一等奖、第二十五期党校环保创意作品比赛获优秀奖、校第三届诚信征文比赛三等奖、校第三届诚信征文比赛优秀奖、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花样百科三等奖、城建手绘地图大赛等。
3.2 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培训课程和证书考试
学生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各类辅修计划、辅导培训课程和证书类考试,比如:CAD培训、BIM技术培训、英语类培训和计算机类培训等。据不完全统计,2013级土木专业学生参加CAD培训班的有58人,占本年级人数的46%;参加有BIM培训班的有24人,占本年级人数的20%。2012级学生中,参加CAD初、高级培训共计121人,占本专业比例高达71.6%,英语类培训班33人,计算机类培训班20人。2010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有59人参加了CAD培训班,占本年级人数的40%。
3.3 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优良
毕业设计的指导都是由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实际0工程项目、真题真做,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近三年毕业设计质量良好,毕业设计成绩分布比例如表1所示。
3.4 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
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9%,如表2所示。毕业生就业去向良好,主要集中在国有和私营建筑企业(含设计院和施工企业),2013年就业率达到100%。
学院建立了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有关制度,利用每年的暑假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发放问卷,电话访谈,走访等形式回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并将调查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毕业生社会反馈和社会需求趋向。近三年来,土木工程专业向社会共输送了约485名毕业生,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我院毕业生知识结构合理、适应能力较强、综合能力较强,普遍反映我院毕业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素质较高,技能较强,安心踏实能吃苦,深受欢迎。
4 结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准确把握企业对岗位能力的需求,在注重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将生产过程融入教学过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实现教育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方式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杨春春,刘俊萍.中外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
[2]陈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1.
[3]程正富,赵华君,石东平,杨守良,朱家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7(6).
[4]陈方红,汪小布,王锋.论构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路径[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9,28(2).
[5]匡瑛.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基于比较分析的角度[J].江苏高教,2010,1.
[6]朱立峰.浅述大学生应培养的基本职业能力[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
[7]马海民,王杨,马春兴.转变教育理念,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的培养模式――CBE培养模式在美术学专业中的应用[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
[8]王兰兰.应用型本科院校CBE人才培养控制体系的构建[J].高教研究,2006,5.
土木工程就业状况范文4
关键词:金融危 高校毕业生 就业前景
引言
2009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届时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其中一增一失是就业两大难题来源。一增指的是,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一失即800万下岗失业人员,这两大群体构成了2009年就业工作的主要部分。此外还有其他人员300多万人需要等待就业安置。据统计预测,明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0万,加上历年没有就业人员,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目前,用人单位招聘意愿明显下降,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尖锐,直接影响就业局势的稳定。
一、调整工作重心,应对严峻就业形势
从短期来看,在未来几年内,除了落实实施教育管理改革的重大方针政策,要将实际工作中的重心向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上来。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应抓紧思考如何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就业水平,提高毕业生适应社会、适应职场能力要求的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实践中,尽可能多的掌握新本领、新技能、新知识,为未来增强就业竞争力做好充分准备。在校务行政工作、日常教学工作、学生社团工作中,积极、及时地调整工作内容和关注点,将就业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导向和主要目标之一。一方面实时跟踪观察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的新变化,新动向,做好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和宣传工作;另一方面保持与学生的畅通的沟通机制与渠道,全面、及时、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态、职业理想、职业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情况。
二、对当前形势的深入分析
(一)金融危机为我市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将面临较大压力。首先,出口方面呈现出递减的趋势,鉴于港口在我市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天津港总吞吐量加速下降不仅会直接影响港口本身的繁荣程度和经济效益,而且将逐步影响来料加工制造、商贸物流及其他相关服务行业等,对这些行业的就业造成影响。其次,当前我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外资企业收缩形势严峻,将为我市利用外资的增长带来压力,外资企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必将下降。第三,我市支柱产业的制造业面临着产值增加减缓、清理库存压力加大、利润摊薄趋势明显的严峻局势,同时化工园、大火箭等先进制造业尚处于在建阶段,短期内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的能力有限。
(二)新形势下我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从支柱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预测来看,滨海新区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利用外资金额、外贸出口总额均低于以往,内外部经济形势或多或少地会影响滨海新区的建设。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有较为明显的减速,外贸出口加速的趋势也在减缓,前者主要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后者主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外部环境影响。另外,直接利用外资总额增幅偏低,也成为制约未来新区就业状况的一个潜在因素。
外贸对我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近年来我市的出口依存度一直保持在60%左右。但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外贸企业遇到发展“瓶颈”,我市外贸出口增幅明显趋缓,甚至出现出口负增长,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使企业利润率下降。据统计,绝大多数外贸企业利润同比下降,不少企业降幅达60%以上。
服装纺织品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对于本市的就业状况的影响远大于其经济占比。自2007年以来,纺织、服装类企业的出口变得“无利可图”,散失掉很大的市场份额,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下滑,商品需求下降,使得问题雪上加霜。如果外贸瓶颈得不到改善,将可能进一步影响我市其他制造业的发展和就业水平。
三、对当前教育管理工作的反思
对于当前的教育管理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第一,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专业性”与“多样性”的关系需要再权衡。毋容置疑,高校作为培养中高级知识分子的重要场所语阵地,专业性的学科设置时必须的,专业性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栋梁。然而,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可以考虑让学生在“专业”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和多样,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例如,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也要具备相关学科如工程管理等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具备工商管理等应用学科的知识等。
第二,当前就业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随着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影响的加深,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加深,提示我们拓宽就业渠道,从根本上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面。
第三,当前存在两个客观的现实:一则,由于经济周期、行业成长周期、市场波动的因素的影响,对一些学科专业的人才需求会出现短时期内的需求过旺或需求冷淡,与对应专业的人才供给水平不相适应;二则,当前高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环境适应能力并不理想。这两者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那么,就要思考,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学生对各种岗位、各种行业的适应能力,将就业风险降到最低。
四、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对策思考
当前,就业总体形势的严峻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势必对我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造成不小的冲击,另一方面,形势也远远没有坏到我们无计可施,提示我们思考新形势下教育管理改革的新空间和新方向,为我们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教育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方法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完善教学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帮助学生形成强劲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根本和基础。事实上,通过教育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改革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改进,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教学效率也在不断提高。然而,不断变化的高校外部环境告诉我们,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改进将是永无止境的,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应时应景。当前,面临严峻的就业环境,教学知识结构也要作出及时和充分的调整,体现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导向的思想。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现有的知识体系结构:一是改进现有课程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训练,提高原有课程的教学效果;二是增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观察实际现象、思考现实问题、解决现实困难的能力;三是考虑增加就业辅导相关的公共课程,直接就经济形势、就业市场、行业发展情况、职业能力培养等学生就业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灌输、常识宣传,与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解答他们在思考就业问题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和困惑。
(二)提供多样化的实习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进行知识结构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充足的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将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认识,学以致用,从而将专业知识迅速转变为实用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与所在实习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在认识实习单位的同时也会加深实习单位对学生自身能力特长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被实习单位留用的几率。
这就要求,高校作为学生的管理者,要加强同社会企事业机关单位的沟通、协调与合作。不断探索合作的新思维、新方式,将高年级在校生尽可能多地、将尽可能早地推荐到这些社会企事业单位中,提高实践能力,提高这些企事业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认可程度。同时,加强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督促其提高实践学习的效率,切实落实社会实践的效果。对于一些难以到校外实习的专业,可以考虑在校内创造条件,加大相关教学资源的投入,帮助其在校内进行“模拟实习”,从而实现各专业就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就业心理辅导和就业前职场辅导
当前,就业形势和经济环境的恶化不仅引起了高校领导、教师及工作人员的充分重视,同时也在学生中,尤其是高年级在校生中引起了相当的关注,这种关注既带来了激励和启发,同时也容易带来一些不良情绪,诸如紧张、抑郁、消极厌世等。根据以往的一些案例,学生的这些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消除,将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因此应予以重视,开展广泛、扎实、有效的就业心理辅导和就业前职场辅导工作。
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了解学生作为关注和忧虑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大人力及精力的投入,扩大心理辅导的范围,从学生总体角度,增加职业前心理辅导、挫折心理辅导等课程和讲座的数量和次数,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从个体的角度,注意观察发现急需个别心理辅导和心理救助的学生,及时进行转门的心理干预,帮助学生迅速走出心理困境。总之,心理辅导工作应覆盖全面、重点突出。
参考文献:
[1] 远宁.次贷危机历程简记.大经贸,2008年第3期.
[2] 李琦.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根源及启示.金融经济,2008年第3期.
[3]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4] 宋福进.我国高校不同层次毕业生供求的经济学分析.《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第3期.
土木工程就业状况范文5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职业能力;教育;实践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与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使学生愿意留在边远地区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使用人单位愿意接收我们的毕业生。近几年,我校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注重工科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结合广西‘十四+四’产业发展方向,坚持为区域性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工科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培养生产一线工程师为目标,构建了完善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为区域性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具有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发展潜质的各种人才。
一、以服务广西经济建设为己任,发扬工科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优良传统
我校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生源主要来自本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西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各类应用型人才缺口较大,工程技术人才学历普遍偏低,经济相对落后,生活条件较差。外地工科生不愿来,本地生源不愿回。因此特别需要像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这样的地方工科院校培养的工科生到基层一线,扎根广西,并且能够迅速适应广西经济建设的要求。
为了提高我校工科生适应广西经济建设的能力,建校初,我校就确立了“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办学思想,设计了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工科生职业能力系列训练项目,加强了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技能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初步形成了工科生公共技能和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奠定了以培养地方急需的合格经济建设人才为导向的办学思路,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的传统得到进一步发扬,不仅注重教学的实用性,而且以教学的学术性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继续加强工科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十一五”期间我校对“一专多能”的办学思想进一步完善发展,确立了“加厚基础,拓宽口径,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的教学工作指导思想,实行“平台+模块”的课程模式,使学生形成更宽厚、更扎实的专业基本素养,在工科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在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明确提出“立足广西,面向西南,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服务面向定位。
二、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取向,完善工科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校顺应时展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构建完善工科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切实提高了工科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围绕一根主线,发展三种能力,优化工科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我校充分认识到工科生能力的发展性,不断适应新情况,丰富职业能力的内涵。在总结以往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增加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班主任工作、职业技能等现代人才必备的专业能力,拓展了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范围。
工科类高等院校课程的设置,特别是职业能力课程的设置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我校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入手,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大力整合课程内容,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在专业基本能力、工程管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三个维度上展开,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
2.坚持“大纲”要求,推进“双轨”实施,构建工科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训练体系
在工科生职业能力训练中我们坚持“大纲”要求(专业教学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双轨”实施(课堂实验教学与课外能力训练),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各工程专业类课程大纲中明确技能要求,为各种职业技能项目设计了具体的训练大纲,并把工科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学习进程的始终,做到职业能力训练四年不断线,全程化培养职业能力。
学校根据区域性特点及我校学科专业特点,有所侧重并有针对性地安排了不同的训练项目。
在职业能力训练过程中,按照教学大纲与课程大纲的要求,坚持“四个对接”,拓展工科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双轨”渠道。一是坚持课内专业教学与课外技能活动对接。二是坚持模拟工程建设与实践课堂教学对接。三是坚持校内实践与校外见习、实习对接。四是坚持专业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对接。
3.落实四项措施,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工科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保障体系
(1)加强硬件建设。在传统的以手写、口说为主的教学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增建多媒体教室。通过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模拟工程的建设过程,形象地描述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逼真地反映解决问题后的结果,使学生在学校课堂内就可以接触到工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处理问题的思路。同时还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和相关网络技术,建设了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交互式技能训练环境。
(2)加强队伍建设。我校聘请了80多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兼职教师,以强化学校和地方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联系,并将各学科基础课教师、熟悉基础教育实践的专业课教师等校内教师,在不脱离各院系教学第一线的前提下,分批次到施工企业、设计院等单位挂职锻炼。通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一批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了解工程建设实际,相对稳定的双师型、专业化教师队伍。
(3)加强组织建设。2010年,学校成立了教学与工程实践实训研究中心,加强对教师教学改革和工程实践研究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建立了工科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校、系两级管理体制,由教学与工程实践实训研究中心负责全校工科生职业能力训练的计划管理、统筹协调和检查考核等工作。各系成立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系工科生职业能力训练计划的制订、实施和总结工作。
(4)加强制度建设。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训练过程中,我校坚持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关于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制度》、《工程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管理制度》等制度,各院系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制度上保证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加强工科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探索
为了强化工科生职业能力培养,我校进行了学生实习实训综合改革。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将学科实践技能进行有效分解,并借助实习实训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分段训练,逐步提高,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技能训练。 该项改革以培养工科学生动手能力作为构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体系的重要平台,配合公共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着力打破封闭式的课程结构,突出工程实践能力这个重点,建立了强化实践的评价机制,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在校工科生职业能力培养取得了成效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以建设广西、服务社会为理念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英语应用能力及四、六级通过率得到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专业发展潜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明显增强。
我校工科生的专业能力在实习实训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受到实习基地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的一致好评。毕业生在就业应聘中,过硬的专业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近3年工科类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
我校为国家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输送了数千名合格人才。毕业生在基层乐于奉献,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在毕业生跟踪调查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敬业精神、职业能力等诸方面综合满意率在95%以上,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毕业生“上手快、后劲足”。经过近十年的积淀和精心培育,工科类毕业生过硬的专业能力已经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孙孔懿.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谢湘,刘声.为什么GDP年年增长,大学生就业却越来越难[N].中国青年报,2006-03-13.
[4]陈啸.安徽高教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9下).
[5]阎立钦.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土木工程就业状况范文6
对于考生来说,各科目的备考工作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按步骤完成,而志愿填报工作则主要依靠自己和父母的力量。北京八一中学副校长王华蓓表示,考虑到考生间存在个体差异的现实问题,父母要采取个性化定制的方式,跟孩子一起完成志愿填报。不同于中考,高考填志愿除了要选择与自己成绩匹配的学校外,选择专业也至关重要。如果考生就读的专业并非自己的选择,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很难被充分调动起来。所以,只要考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父母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帮着搜集相关的报考信息、资料等,再结合孩子的学习成绩等个性化的因素,筛选出匹配度较高的目标院校和专业,为考生最终顺利填报志愿打下基础。
然而,很多考生和家长在选大学时往往会陷入一种理想主义的困惑中,总希望能够被更好的大学录取,而往往忽略了自己的高考分数、兴趣爱好、文科理科、身体素质等限制条件。在志愿填报时,考生面对的是几百所高校和近几千个专业,如果漫无目的和毫无标准地选,只会让自己眼花缭乱,最终一无所获。如果抬高标准或者一味地降低标准选择院校,结果亦是难遂人愿。填报志愿贵在一个“选”字,只有知已知彼,才能报得巧、报得好。
大学与专业,孰先孰后?
大学与专业,孰先孰后?这是每年志愿填报时令家长和考生非常纠结的问题,最理想的状态是好大学和好专业兼而有之。但想要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需要有个前提,那就是这所学校是你心仪的并且其开设的专业中有你喜欢的。好大学和好专业到底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因人而异。
高分考生,名校优先
这类考生是为数很少的“尖子生”,可以优先选择名校,但也不要一窝蜂地奔向北大、清华等名校以及其热门专业,应综合个人兴趣、志向和特长选择专业,慎重填报第一志愿。此外,还应适当考虑其他名校的特色专业。
次高分考生,特色专业优先
这类考生在全体考生中也是比较优秀的,但填报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把握不是很大,报考其他院校又心有不甘。稳妥起见,考生和家长应多考虑其他院校的特色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的首选,这些专业的综合实力和毕业生的就业也是相当不错的。
中等成绩考生,学校专业需统筹
这类考生分数在一本线以上,志愿范围是重点本科院校,此类学校数量多,招生量大,考生填报志愿的选择范围较广。由于考生数量多,志愿容易扎堆,因此要特别注意填好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每个志愿各专业之间要有合理的梯度,同时不能放弃第二、第三志愿,志愿之间层次要适当拉开,避免一旦落选直接掉入下一批次录取。
一般成绩考生,专业优先
此类考生的分数介于三本线和二本线之间。一般来说,普通本科院校之间,实力、声望并无太大差别,而专业的差别直接关系到考生今后的就业、考研等问题。所以,对此类考生而言,选择好专业比填报学校更重要。
较低分考生,保上学
此类考生的分数位于专科分数线和三本分数线之间,填报志愿时要注意确保有学可上。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尽可能考虑那些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以便日后就业。
选专业,各花入各眼,还是繁花扰人眼?
什么专业更热门?现在的热门专业到了毕业时能否依旧坚挺?热门的专业是否契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志愿如此重要,可能遇到的问题纷至沓来。选专业到底是各花入各眼,还是繁花扰人眼?
对此,专家告诫,选专业要兴趣与前景相结合,要综合考虑学校的学术背景、就业情况、市场发展和个人特长等多方面因素,不要盲目跟风,毕竟只有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好专业。
专业冷热交替,让人“累觉不爱”
在许多人看来,选专业,挑热门的总不会错。但令人苦恼的是,专业的热和冷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时代不断交替,一些当年看来毫无争议、毫无悬念的好专业,说不定到了毕业时就沦落为学生口中“坑爹”的代名词。不少“过来人”更是纷纷吐槽:“你将要受的苦、受的累,都是当年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生物科学与工程、法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动画、美术学、艺术设计和体育教育为今年的“红牌”专业。其中,法学、生物等均是前几年报考热门,现在却成了就业满意度较低的“红牌”专业。而就业情况最好的“绿牌”专业则包括建筑学、地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
就拿计算机专业来说,本世纪初前后,中国历经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的大潮,大学里的计算机专业招生时一度分数奇高。然而,随着这一专业的迅速普及和市场人才的逐步增多,目前计算机专业虽然总体需求量比较大,尤其是软件开发方面缺口很大,薪金也不菲,特别是新兴的软件工程专业。但是,硬件维护方面由于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就业时已比不上最鼎盛的时期,找工作时还有可能被用人单位挑挑拣拣。
另一方面,一些曾经的冷门专业,比如农、林、水、地、矿、油等成为升温的“新贵”,还有因为与工厂、车间关系密切而被冷落的机械专业也行情看涨,而国学、文物保护技术、中国画等专业也正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顺流而上……此外,在专业的冷热交替中,也有一些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比如建筑、医疗、金融等专业可算得上是“经久不衰”,热了十几二十年,如今依旧备受追捧。分析认为,专业冷热转化现象的背后是热门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时间差,专业的冷热会随着时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相互转化。
河南大学招生办副主任田歧立建议,考生应关注国家发展形势,结合当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度慎重选择专业,不要头脑发热盲目报考热门专业,一定要冷静分析5到10年后社会更需要哪方面的人才。
兴趣和“钱景”,两者都要兼顾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寒窗苦读后的高考生在选择专业上自然更加谨慎,不仅要看个人兴趣,也要考虑社会需求和就业“钱景”。
专业没有好与不好的区别,只有适合和不适合。我们不妨从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出发,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内容都会与某一个或者几个高中所学科目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机械类、土木工程、电子类专业都与物理联系密切;医学类专业要学习生物、化学知识;汉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类与语文相关性很大……此外,广大考生也可以从自身的性格特点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比如,如果你活泼开朗,喜欢与人打交道,可以考虑营销类、法学类、新闻传播类等专业;如果你沉稳严谨,做事一丝不苟,可以考虑会计、财务管理、工程类等相关专业。当然,考生也可以从自己的未来规划出发,如果打算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选择一些技能型比较强的专业;如果打算毕业后继续深造或者出国留学,可以选择一些基础学科专业和国外高校认可的专业。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所认为你感兴趣的并不一定就适合你,也不一定能学好。就像一个考生对艺术极其感兴趣,但是无论是从他的身体条件等先天因素还是后天的成长与发展来看,艺术这个领域并不是最适合他的。所以,在面对兴趣这件事,我们也要做到不盲从,理性分析和认识自己身体里的内在潜能。
总之,“打铁还需自身硬”,很多时候专业只是“敲门砖”,关键要在找工作前就确定目标,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相关能力的培养。无论你选择什么专业,就业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能力,一些公司要求比较高的专业素质就需要平时的积累。一些企业也表示,在招聘中,除了专业性特别高的岗位,一般不会严格限制专业方向。企业会更多考量应聘者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等,这才是考生在大学里最需要强化的综合能力。
专业=职业?好前程究竟谁说了算?
在每年的志愿填报过程中,很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往往会走入一个误区,即把现在的专业等同于未来的就业。因此,在专业选择时,很多人更加看重相关专业的就业率、工资水平、行业现状、行业发展趋势等等。当然了,这样的专业选择符合大多数人的逻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看似合情合理的专业选择方式一定能为考生带来大好前程吗?
或许每个人的回答不同,有的人说薪水高、工作环境好就行;有的人说薪水不重要,稳定、有发展空间就好。而就业率是很多人选择专业的一个很关键的参考因素,其实按就业率来选专业,风险很大。“就算某个领域再缺人,也是缺那些做得很好的人。”南京大学一位学院院长说。就业率只是一个平均数字,然而具体到你这个人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就要看你在这个领域是否做得出色。如果学生因为一个专业的就业率稍微高一点,而放弃了自己擅长的领域,那么他很可能会在那个“热门”领域里做得很一般,而错过了那个他本来可以做得很出色的领域。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人需要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选择在本质上适合自己的东西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好地发展和发挥他的才能,他就常常会隐隐地感到不安和失落。可见,真正的好工作是适合个人发展需要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你今天选择的专业一定是未来大学毕业后的就业相关领域吗?不一定。复旦大学曾经在2010年《复旦大学就业行业报告》,报告依据近几年各院系毕业生就业实际流向的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文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专业相关性越来越低,尤其在人文类基础学科如文史哲等专业上,毕业后从事于专业对口职业的学生甚至不到一半。
由此看来,如今选择的专业不一定就是你未来要从事的相关行业。例如,在很多考生和家长眼里,学新闻学未来就一定能成为记者、编辑,但殊不知很多编辑、记者都出身于经济学、金融学或其他外国语等专业。因此,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考生应该更多地对自己进行中长期的职业规划,根据职业规划的内容来确定自己的专业。
影响一个人未来从事的职业因素有很多,比如个人兴趣、社会发展需要、个人职业规划等因素,而专业选择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今天考生所选择的专业,是否能在大学毕业后一定从事相关职业,取决的因素很多,因此考生在选择相关专业时,绝不能与未来的职业简单地划上等号。
平行志愿有风险,专业调剂服从OR不服从?
目前,绝大部分省市在高考录取中都实行了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志愿填报的风险,减轻了考生和家长的心理压力,但它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平行志愿的风险在哪儿?
不少考生和家长对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了解得不透彻,误以为平行志愿就没有风险了。其实不然,平行志愿仍存在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退档后只能参加下一轮录取。考生档案投进院校后是否就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呢?不一定,这要看考生填报的志愿是否科学合理。如,当考生档案投到A院校后,如果填报的都是分数较高的热门专业,但该生成绩达不到所选报专业的要求,或由于单科成绩低、身体条件受限等不符合院校的录取要求,且不服从专业调剂,那么该考生将会被A院校退档。
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是实行一次性投档,因此,考生一旦因各种原因被高校退档,即使他的投档分数超出后续高校的调档线,也不能被投档,只能参加下一轮投档录取。造成退档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总分偏低等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服从专业调剂。2013年,在海南省一批次平行志愿投档中,有427名考生被退档。其中,大部分是因为“所报专业已满,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被退档的,仅有少数因专业受限或体检不合格而被退档。
服从专业调剂就要做好“全盘”接受的准备
有人说,服从专业调剂可以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降低退档风险,但万一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又该如何是好?所以,专业调剂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根据个人的情况理性考虑。
2012年,江西上饶一理科考生高考分数546分,离当年的一本线只差1分,他想读一所好一点的二本院校。经查阅近3年来的录取资料,老师建议他可以跨过天津理工大学的门槛,但专业不能保证。该考生认真看过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理科)在江西省的招生计划后,毫不犹豫地把天津理工大学作为首选志愿。录取结果是,天津理工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为546分,该考生踩线(没有浪费一分)被天津理工大学录取。
考生踩着提档线被录取,专业也是被调剂的。对于被调剂的化工与制药类专业,该考生很满意,因为他认真看了该校投放的所有专业后,没有一个专业是他不能接受的。
所以说,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一定要在认真研究该院校的所有专业后,想清楚自己能够接受哪些专业。如果选择服从专业调剂,那就要做好“全盘”接受的心理准备。
不浪费分数的志愿就一定是好志愿?
每年要求填报志愿不浪费分数的家长约占60%,这些家长只盯着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却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最低录取分其实就是最后一名考生的高考分,而最低录取分录取的专业肯定是被高分考生挑选后剩下的“冷门”专业。很多考生和家长很在乎大学的排名,而忽视专业的录取,填报志愿时总是用尽分数,不留余地,当调剂到不理想的专业时才开始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