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教育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教育策略范文1
【摘要】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健康教育的场所、内容及形式,为结核病宣传教育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健康教育宣传策略。
【关键词】结核病 健康教育 策略
结核病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我国每年患病率达150万人,每年死于结核病的患者高达25万人,目前主要是以化疗控制传染源,,对于普通群众,主要是通过健康教育获得结核病相关知识,加强自我保护,减少发病率,社区内普通人群的健康教育。
1 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各地的结核病宣传活动主要还局限在 “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突击宣传, 看似轰轰烈烈, 实际效果却并不一定很好, 有调查结果分析[1], 一般居民、结核病人还是结核病可疑症状者, 其获得结核病防治的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主要是“聊天”和“听医生说”所获得的,由于生活水平、经济水平及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部分居民家有结核病人不知如何隔离与消毒等,造成结核病传播;一部分病人不能及时就诊给治疗带来困难,还有部分患者治疗中不能够坚持疗程,造成耐药性结核病,故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2 社区健康教育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 结核病健康教育形式大多分为三大类型:语言宣传、文字画报及视听材料.具体适用时要根据不同人群选用。[2]
2.1 语言宣传类
2.1.1 专题讲座: 以某一个主题为中心,由专家或专业人员对目标人群进行讲解。
2..1.2 培训班:在社区或单位内开设培训班,请专人以授课形式组织大家进行系统学习, 是一种群体性的健康教育方法。
2.2 文字画报类
2.2.1 标语: 形式简单, 制作方便, 内容明确, 号召力、鼓动性强, 适用于造舆论, 创造氛围。
2.2.2 小册子: 内容系统, 知识性强, 易保存, 可长期使用。
2.2.3 传单: 内容比小册子简单, 可大量印刷, 广泛散发, 且成本低廉。
2.2 4 板报类: 包括黑板报, 卫生墙报和墙报专栏。这种类型的方法适用于在目标人群居住或活动较集中的区域设立。它既可定期更新内容, 又可随时编排内容, 方法简便易行。
2.2.5 宣传画: 以绘画形式和艺术感染力向目标人群宣传有关结核病防治知识, 信息简单, 较受目标人群喜爱。
2.2 6 科普报刊: 定期出版发行, 信息量大, 综合性强, 可以反复使用。是目标人群学习保健知识, 积累信息的好帮手, 但不适于文化水平较低的目标人群。
2.3 视听材料类:可在公交车上播放光碟,宣传国家免费治疗肺结核的政策 让人们在乘车的时候便能了解国家免费治疗肺结核病的惠民政策以及国家控制结核病的信心和决心 为有效控制结核病的疫情维护和谐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存空间发挥了积极作用。
3 门诊及住院患者健康教育
3.1 语言宣传类
3.1.1 口头交流: 定期召开家属会议,召集家属和患者结核病相关知识,同时告知已经知情理解的患者及家属告知未知患者。
3.1.2 健康咨询: 通过医务人员日常诊疗活动中对患者进行问答来监测患者对结核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较差的患者及家属应及时给于讲解告知,并督促其掌握。
3.2 文字画报类
3.2.1 墙壁设置专栏: 在病房走廊墙壁及门诊墙布醒目部位设置专栏,介绍结核病预防/治疗及预后等知识。定期更新内容, 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教育性, 而且位置固定, 可让较多的患病人群接受信息。
3.2.2 小册子: 内配备插图,易理解、易保存,对就诊病人及住院患者散发结核病防治手册, 可指导其用药及相关人群的预防使用。
3.2.3 视听材料类(适用于文化水平较低患者)可将结核病相关知识制成光碟在医院大厅及住院病人活动室进行定期播放。组织患者观看、学习。
同时应对非专科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可采用集体培训形式,使得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活动中能够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同时能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4 健康教育内容:[3]
4.1 结核病基础知识:肺结核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染给他人。但是 ,只有痰中能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肺结核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局部症状 ,以及低热、全身疲乏、食欲减退、夜间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连续咳嗽、咳痰两个星期以上 ,或者痰中带血丝 ,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或当地医疗机构就诊。就诊的肺结核病人应进行隔离治疗,入院后护士应向患者介绍病室环境,入院须知,结核病感染途径及临床表现,消毒隔离方法,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能够正确了解,同时告知家属探视时需注意的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等。
4.2 心理教育: 患者患有结核病后相当一部分心情低落,同时由于被隔离产生孤独感,加之此病治疗周期长,费用大,可见疗效慢,故对是否能够痊愈产生怀疑,特别是有咳血的患者,总担心自己会因为咳血窒息导致死亡,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医务人员应及时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讲述结核病有关知识及传播途径,隔离的必要性等者积。合理,规范,坚持疗程用药,积极配合治疗,说明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稳定患者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3 隔离知识教育:指导患者戒烟戒酒,注意个人卫生,禁止随地吐痰,开放性肺结核病人痰及分泌物应进行焚烧销毁,严格消毒,单独使用餐具及用具,并进行定期消毒,出入公共场所应戴口罩,严禁面对面咳嗽,打喷嚏等,避免亲吻小孩等.
4.4 饮食及休息指导: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适当运动,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特别是在结核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天气变化注意个人防护,预防感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5 用药指导:告知坚持疗程,规则,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每种药物副作用,防止产生耐药性,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的重要性等.
4.6 院前教育:出院前向患者详细进行出院指导,如定期复查,按时服药,注意休息和饮食,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和患者建立电话联系,及时定期随访,向患者咨询进行解答.
小结
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居民对其认识不足,造成近几年患病率明显升高,对普通民众和结核病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同时因为地域因素等,造成健康教育知识传播覆盖范围小,民众了解程度浅,保护性隔离等措施缺乏等,因此,应专人负责进行定期大众教育,医疗机构内进行定期讲解,使得全民掌握结核病防治知识,从根源上切断传播,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 林对结核病相关信息获得途径的调查分析 结核病健康教育 2006年第1 期44-46
[2] 钟 球结核病健康教育结核病健康教育 2006年第 1期28-34
健康教育策略范文2
(1)医院护理部在全院范围内制订并实施统一规范的实习护士健康教育模式及评价方法,对健康教育进行具体指导及质量控制。在护理实习管理中,注重实习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全面培养,根据实习护士进入临床实习的时间和接受能力,逐步增加健康教育知识难度,并制订出能体现实习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计划,有计划地对实习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培训。
(2)各科室应用统一的患者健康教育记录单,制订各类患者健康教育标准资料及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知识小册子、各种疾病和操作技术的健康教育标准计划,严格按照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健康教育程序,由带教教师带领实习护士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实习护士参照健康教育记录单,明确健康教育过程,逐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避免发生个别健康教育项目遗漏的现象,保证在实习护士轮转科室时健康教育培训的统一性与连续性。
(3)通过岗前培训及各种类型的讲座,内容包括临床护理、心理学、社会学、人际交往、护理礼仪等知识,使实习护士了解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要求实习护士掌握必要的护理礼仪知识、适当的健康教育方式及护患交流技巧,以期树立自己的职业形象,提高患者对实习护士的信任度与依从性。在培训中给予实习护士明确的要求,如规范职业用语、行为举止等,同时根据实习护士特点,采用文字材料配以实物、图画、照片等,以加深护士的理解与记忆。
(4)选择具有多年工作经验、丰富健康教育知识和一定沟通技巧的主管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担任带教教师,结合专科特点,由带教教师向实习护士示范各类健康教育的交流沟通技巧,如接待新入院患者、护理评估、健康指导等,并指导实习护士与患者进行以上各项交流。带教教师及时指出实习护士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实习护士因经验不足造成的低效性宣教,使患者产生不信任感。
(5)加强健康教育质量控制,及时对实习护士实施的健康教育做出评价。每月定期对实习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进行考评。通过定时检查和抽查,不断发现实习护士在健康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反馈给每位带教教师,使实习护士逐步提高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并引导其在护理实践中逐步开展健康教育。
(6)采用多种临床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实践技能培训。①利用护理查房、护理操作、治疗间隙对实习护士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知识提问,对回答错误及不完善的地方,由带教教师纠正补充,加深实习护士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②各科还可根据专科特点制作健康教育资料,让实习护士参与到这些资料的制作当中,如更换科室健康教育栏宣传内容,制作健康教育知识展板、图片、宣传小册子及幻灯片等。③开展健康教育实践技能演练,如模拟讲课、模拟情景对话,让实习护士通过角色扮演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及卫生知识宣教,提高实习护士的沟通表达能力。由带教教师现场指导、现场点评,对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实习护士予以肯定和表扬。④各科室在实习护士轮转出科前,组织开展实习护士小组讨论,就实习期间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实习护士及时总结在健康教育实施方面的心得体会,并与大家分享、交流。
2讨论
2014年2月,我院护理部在实习期末对在我院实习的80名护士进行了健康教育知识及相关技能考核,合格率97%,优秀率89%。随机抽取100名住院患者,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结果显示,患者对实习护士服务的满意率为95%,健康教育满意度达95%,健康教育效果良好。
3结语
健康教育策略范文3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教育;高中生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关键。心理健康教育和基础教育有相通之处,在班级工作开展过程中,如何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当前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上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一特殊时期,有些学生会出现自卑、抑郁或者是易怒等不良心理,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会形成极大的阻碍。为了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其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学校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认真分析当前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从而让学生走上快乐、健康的人生大道。
二、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高中生的自尊心比较强,加上对心理学知识认识不足,使得其在对待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上都存在一定的偏见,对心理健康教育比较排斥。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加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首先,教师自身要加强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调整好自身的心态,不断巩固自己的心理素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的情绪也受到积极的影响。其次,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知识,对心理健康教育抱有正确的态度。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者是社会实践活动和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实践当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提升自己的心理品质。
(二)整合教学资源
现代教育当中心理健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是对现代高中教育思想的一种体现,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例如,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实际出发,对多媒体、教师以及课堂教学时间等资源进行有序安排,借助这种方式,在进行课堂教育过程中以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各项图片、影像以及音频资料的播放,让高中生在各项各类资源的合理使用下实现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满足高中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
学生心理发生了变化,就会引发很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心理咨询为主,结合个别辅导,实现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教育,通过对心理咨询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不断加强心理咨询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得高中生能够有合理的途径将自身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及时地反应,用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来指导心理咨询活动。例如,针对高中生中的一部分群体,采取相似的心理咨询模式,帮助其开展更好的学习活动,减少心理障碍,推动道德教育的进行。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与道德建设需求,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其更好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如一些高中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在进行个别辅导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其行为特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降低高中生对教师的逆反程度,使得高中生更加明确自身学习的目标,推动课程学习的有序进行。
(四)开展灵活的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有计划地将实践活动安排到学生的心理教育当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特长,不断提升自我教育的能力和心理健康的程度,培养高尚的品质,开阔眼界,增强对是非明辨的能力。
(五)家庭教育的培养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心理成长和品德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学校应该加强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通过各种途径来帮助家长开展健康的家庭教育,例如采用电话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对学生的家庭教育进行指导,让家长能够为孩子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并树立良好榜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素质。教师要多与家长进行交流,从而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便更好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结语
高中是学生一生当中的重要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推动学生人生走上正确道路的关键,因而,教师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发展路线,用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树立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心,推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林兴安 单位: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师保国,杨佳慧,李俊.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5):59-62.
健康教育策略范文4
关键词:幼儿;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幼儿教育作为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保育和教育的双重特点,将幼儿教育融入到实际生活之中,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今的幼儿教育里已经比较常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存在无疑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幼儿心理教育是幼儿园规范幼儿的相关行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和方式,同时也是幼儿园培养儿童规则、制度观念的萌芽方式。
一、幼儿教师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人格的发展对于幼儿来说,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会成为影响儿童人格教育的重要因素。有的幼儿因为遭到教师训斥、讥讽、惩罚等而不愿意上幼儿园,幼儿的社交能力退缩,有的也是由于教师不当的言行所造成的。
2.教师要善于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幼儿的人际关系,虽然简单,但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重大。在幼儿园里,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与同伴的交往有益于形成和发展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养成合作性行为,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媒体就是信使,它通过儿童读物、广播、电视、电影、游戏机来渗透幼儿的好奇心灵,不少幼儿可从以上媒体中模仿自己所喜欢的鲜艳色彩、新奇、变化、形象丰富、活动有趣的事物,从而促进想象、理解、记忆、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兴趣爱好、能力、性格,促使心理健康发展。
二、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环境。幼儿离开家来到幼儿园,难免会想念亲人,会出现害怕、孤僻、厌食、哭泣等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及时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尽快适应。如,及时在教室里张贴幼儿的家庭照片,让幼儿有亲切感,从而渐渐消除内心的恐惧感和孤独感;还可以抓拍一些家长接送孩子,幼儿学习、玩耍、哭泣的视频和照片播放给幼儿看,让幼儿了解自己、学习并模仿他人,慢慢融入身边的集体环境;或者在教室里创设幼儿喜欢的“娃娃家”、“图书角”等活动区,指导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玩游戏、一起看书。在这样良好的氛围里,幼儿会逐渐活泼开朗起来,做事的自信心也就提高了,自然会越来越喜欢集体生活,从而在快乐中愉悦自己的情绪和心理。
三、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幼儿的比例较小,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在于幼儿的行为情绪、习惯、二个方面,主要的行为表现有如下。
1.情绪问题
①情绪不稳定:整天闷闷不乐、心情时好时坏、心烦、学习情绪忽高忽低。②入园焦虑:说到上学就肚子痛、头痛、尿频、学习力不从心,产生厌学情绪。④发脾气:性格偏执,用发脾气来表达不满情绪,会出现大哭大叫、扔东西、打人等不良行为。④分离焦虑:与家长分开造成的心理不适应情绪体验。
2行为习惯问题
①多动行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能集中,上课时手脚不停,缺乏自制力等。②咬指甲:是指经常控制不住地表现出用牙齿咬去指甲的行为。③厌食:对食物缺乏兴趣,没有食欲,进食量减少,强迫进食则易引起呕吐。④说谎:说的话与现实不符,编造各种谎言骗人的行为。⑤吸吮手指:还可表现为吸吮被角、衣物。
四、注重一日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对幼儿实施保育、教育的立足点是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一日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幼儿在园时间约九小时,上课时间仅占在园时间的六分之一,其余时间是游戏,日常生活活动,体育活动、自由活动等。在这些一系列的活动中加入心理教育,会使得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能力得到更进一步和发展。
五、幼儿游戏促进幼儿良好性格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在幼儿园幼儿游戏丰富多彩,游戏除了满足幼儿个人的心理需求外,还能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良好的性格
例如,角色游戏“理发店”:教师和幼儿一起布置理发店的环境,有镜子、转椅、剪刀、梳子、吹风机、收银台,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理发师、顾客等等。那么,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理发师,他就会学习到怎样与顾客交流。又如,运动性游戏:这类游戏活动量较大,像老鹰捉小鸡、老狼老狼几点了、切西瓜等等,充分满足了幼儿好动的特点,发展了幼儿活泼的个性。这样,幼儿通过在游戏中相互商量、分工、合作,锻炼了交往能力,同时形成了良好的性格。
由于幼儿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自控力差,不善于遵守游戏规则,针对幼儿这一特点,教师应选择一些规则性较强的游戏,将游戏与规则融为一体,使幼儿在游戏中将被动遵守规则变为主动执行游戏规则者,目标在趣味性游戏中完成。例如,在游戏“冰棍兒化了”的游戏中,当老师说:“冰棍儿”,孩子们马上静止,原地不动,当老师说:“化了”,孩子们马上快活地东跑西跳。在游戏中,幼儿努力控制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在愉悦的氛围中遵守游戏规则,培养意志品质。
健康教育策略范文5
青春期心理辅导
高中生处于青春后期。“长大未成人”是对他们心理发展特点的总体评价。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笔者从如下几个方面指导:
树立良好的心理指导观 首先要正确看待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树立良好的心理指导观。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向家长宣传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家长也能够正确地看待这些特点,树立正确的青春期中学生家庭教育观。班主任要多方位宣传青春期学生特点,树立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教育管理观,作为生物学科的教师,结合青春期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心理指导,通过多种形式,采取多种途径向学生宣传青春期心理特点,生理卫生知识,使中学生正确看待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学会自我疏导、自我调控、自我教育。
与学生交知心朋友 高中班主任不仅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还应该成为益友。在更多的场合,尤其在对青春期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过程中,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愿意接触、愿意沟通。他们的宣泄、倾诉得到解答、理解。不知不觉中会起到很好的疏通,引导作用。
理解与宽容 造成学生情感波动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即生理状态,社会影响,认识过程。由于性成熟过程的急剧进行,受性腺激素的影响,大脑皮层对下丘脑的控制暂时失去了平衡,这种平衡的破坏直接影响青春期中学生的情感过程。从社会方面,少年不断增长的自我欲求与社会现实互相矛盾,致使他们的自我欲求难以实现,这种矛盾造成情感发展的困难。从认识方面,中学生知识经验不足,缺乏辩证的思维方法,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偏激,走极端;对自我需求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也认识不清,以致造成情感出轨问题。理解和宽容会让他们感受温暖,体会感谢。
形成正确的交友之道 通常情况下,人们希望交往,需要朋友在自己忧虑及痛苦的情况下倾听自己的诉说。学生害怕孤单,愿意和大家一起学习、游戏。班主任此时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自控能力,指导学生在交异性朋友时注意分寸,防止产生不健康的朋友关系。
正确对待与处理学生早恋 生理和心理上均日益成熟的少男少女,由于性意识的萌发而对异性产生有意识的爱慕之情称为早恋。早恋带有盲目性、短期性、幻想性、隐蔽性。由于学生经济上尚未独立、事业尚无定向、思想尚未定型、心理尚未成熟,因此早恋大多只有一个结果――失败。对此,班主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指导学生学会正常的异往。正常的异往对社会进步、学生自身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交往中,强调学生的集体交往,反对个别交往、个别约会,同时指导学生在交往中注意掌握分寸,做到真诚坦率、落落大方。②帮助家长、早恋的学生正确看待早恋。班主任和家长不能视早恋如洪水猛兽,粗涉,应充分认识到这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以正面教育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广博和深沉的爱对早恋者进行疏导。
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
初中生进入高中阶段,课程门类增多,内容加深,学业负担加重,要保持过去的好成绩不容易,再加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社会舆论形成的强大压力,使整个学校形成压抑的心理氛围。针对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孩子寄托的希望越来越大,望子成龙会变成逼子成龙,这势必给孩子心理上造成巨大压力和痛苦。
在面对学生的压力时,主要的方法就是变压力为动力。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让学生相信自己 古往今来,每一位伟大人物在其生活和事业旅途中,无不以坚强的自信为先导。教师一定要想出办法让学生相信,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起进取的勇气,才能感受生活的欢乐,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相信自己,坚定信心,勇往直前。
采取适合的解决方法 遇到压力,应教会学生冷静分析,想想自己的压力是什么?什么原因导致压力产生?一定要抓住关键,把问题逐一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方法。
抛弃消极思想 一般说来,学生的压力、消极思想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周围消极思想的影响。因此,班主任会分辨消极与积极思想,尽量让学生避免接触消极思想。教师本人在工作和学习中要成为积极阳光的表率,多与已经毕业并走向高校的优秀学子交流,感受生活的美好。
找到学习的方向 帮助学生树立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找到自己的方向,学习有奔头,有收获,学习的心情好了,做事情的热情高了,自然会快乐生活,积极向上。而且会带给身边的同学、朋友许多积极的感受和帮助。
健康教育策略范文6
1.1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偏向。
当前,许多的高职院校都已开展了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并将这种教育融入到了学校的正规课程中,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就像讲授数学、语文课那样,热衷于讲解心理学的有关概念以及理念,方式过于单一,而且也非常传统,只是在课本上进行简单的笔记记录、做作业而已,却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实际上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困难,帮学生可以正确面对自己的心理状态。
1.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偏向。
在现实的理念中,许多人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咨询及治疗工作,特别是强调其中的治疗意识,但是心理障碍较多,对问题的发展的理解也就没有分析,就把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医学化,这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规律有所相背,更有的学校是来让校医来充当心理的辅导人员,让他们像医院一样,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记录,许多学生也错误的认为,只有当心理有毛病时才会去咨询室,而这也将心理健康教育转变成了医学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心理教育的顺利进行。
1.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偏向。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体现就是一些学校在名义上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并开设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的教育课程并配备了一定的教师。介理,因为教育者本身的教育观影响,这将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及品德的课工作方法来进行所谓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同时对相关的宣传力不够,再加上心理咨询室以及有关课程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导致心理教育过于形式,未能发挥真正作用。
2.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策略
2.1创设有利于高职院校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在学校我们要让学生感到学校就是家一样,营造优美文明的校舍环境学校,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主要是从外界的环境改善学生们心理障碍。当前素质教育主要是强调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能力、素质,并且良好的、舒服的校园环境可以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
2.2开展阳光体育锻炼解决心理问题。
学校应该提倡阳光体育,让学生参与社交和自我锻炼的平台,促使学生的心理向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对高职学生来说,体育锻炼,特别是阳光式的体育教育可提升学生身体方面的素质,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把这些优点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增加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让学生在没有内部、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开展沟通、合作,一起进行并更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学的效果。
2.3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增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
构建一支高质量、高水平、高质量师资队伍,这也是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基础条件。因此,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相应教育的质量。当前,江苏省高职院校已成功构建了一支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但是,在专业、规范化的程度上来仍然要加大优化。要对学生加强心理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在现在生活日益繁忙的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心理变化,同时对老师的影响也是十分大的,加强老师教育这是必不可少,只有老师的心理良好才能很好的教育学生。如果教师本身的心理就不健康,那么则教育行为也会不当,甚至还会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教师也要非常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教师一定要有比较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同时要用科学的知识来优化自己的状态,这可让自己拥有比较强的自我调节情绪能力,同时还要用科学的知识,对自己的状态进行调整,让自己一直处在积极、乐观的、平衡的心理状态,同时充分保持积极性把心思全部投入到教育中来。
2.4在高职院校校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
2.4.1引导学生合理发泄不良情绪。
因为高职学院的学生,本身发育未完全成熟,所以情绪与有一些不稳定,如果在遇到问题后无法及时得到宣泄有可能会导致不好的后果发生。所以根据这个特点应该创设合理的发泄途径,以防止他们有过激的行为。
2.4.2淡化被动受教,培养自主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是比其他高校要复杂得多,多数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自主能力方面比较差。所以要特别注意帮助他们,可以形成自己的自主能力。一般来说要采取引导、鼓励等方式,多发生他们身上的优点,并且可以帮助他们在分析问题基础上找到解决自己的问题对策。
2.4.3注意养成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的自制性以及处理性都不是非常成熟,很多心理障碍表现是和不良行为习惯有关的。所以对其进行调节时,一定特别注意相关的行为习惯训练,以严格的纪律制度来规范其中的行为,帮助学生一步、一步进行不良行为的改正,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