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经营战略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跨国经营战略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跨国经营战略案例

跨国经营战略案例范文1

关键词:国际商务 人才需求 培养模式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国际商务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新时期国际商务人才的大量需求,全国已有不少院校开设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迅速扩大,而在规模的扩大中,该专业的培养模式并不成熟,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尤其是应该研究如何更能满足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中的人才需求。本文对培养模式的探讨主要针对本科专业。 一、国内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概况

我国已有70多所开设了国际商务专业,综合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来看,基本上涵盖了所培养的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国际商务和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应具备的能力(跨国经营、管理、策划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有的高校还强调了外语应用能力)和就业方向(主要是跨国公司或各类企业的国际商务工作,也可以从事政府部门的相关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该专业的开设,符合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层次发展的大环境,切合“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中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需求,可以认为是我国高校在培养对外经贸人才方面的适应社会需求方面的一种升级。 二、中国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

根据有关调查,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中,跨国经营人才的缺乏排列第二。可见,由于国际商务人才的缺乏造成的管理瓶颈是制约中国企业“走出去”成败的关键。

而对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人才需求的分析,除了了解规模方面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外,必须还要认识到:我国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1.在人才需求规模方面

如前所述,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成功的“走出去”或者正在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这些都构成了对国际商务人才的现实需求。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5年1-8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0个国家/地区的486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对外投资4734.3亿元人民币(折合770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对从事跨国经营的国际商务人才是有着迫切需求的。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跨国经营以获得竞争优势,参与全球价值链,谋求长足发展,这就蕴含着对国际商务人才的潜在需求。

2.我国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人才需求方面也有相应的特点

中国的跨国企业目前国际化水平低。2014全球排名前100位的非金融类跨国公司平均国际化指数64.6%,而入围该名单的 3 家中国内地企业的平均国际化指数仅为28.2%,没有一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指数达到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中国大量的跨国企业才刚刚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需要在夯实基础之后提高国际化程度以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从人才需求的角度来讲,更需要有大量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知识结构,具有跨文化的洞察力,能站在全球角度考虑问题的国际商务人才。

从跨国经营的产业分布来看, 我国企业目前进行的跨国经营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海外投资明显低于全球水平。2013年,第一产业境外并购金额为 348.2 亿美元,占比为66% ,而全球水平为19.5%;中国制造业境外并购金额为73.2 亿美元,占比为14% ,服务业境外并购107.6 亿美元,占比为20%,同全球制造业36.1%和服务业44.4%的份额相比,明显偏低。这说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在产业结构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国内产业的升级,未来几年,高附加值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都会大力开拓海外业务;企业利用全球资源促进自主创新已成趋势,各种通过自建、并购、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一批大型流通企业、生产企业并购全球性或区域性流通企业,还将持续在重点区域打造和整合中国流通产业链。在跨国经营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将更需要开拓型的、能够整合全球资源、制定和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国际商务专门人才。

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经营的比重非常高。2013年,中国流向发展中经济体的直接投资917.3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85.1%。一般来说,发展中或转型国家市场体系构建相对不够成熟,法律体系相对不够健全,政治和文化因素对企业商务活动的影响程度比发达国家更大,这就使得商务环境更加复杂,风险也可能更大。这就要求国际商务人员应该更全面谨慎地评价商务环境,更慎重地对待文化差异、进行跨文化管理。

所以,我国大多数企业国际商务专门人才的需求应该更注重国际化视野、经营战略制定和实施能力以及跨文化管理能力等,同时,由于多数企业还处在跨国经营的初始阶段,仍然需要相当数量的能够进行具体业务操作环节(外贸业务、外汇风险规避等)的国际商务人才。

今后,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将会成为企业国际商务人才的重要来源,高校应该从企业的实际需求特征出发,能够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创新改革培养模式,培养综合型和开放型人才。

三、目前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模式中的主要问题

从企业需求的角度来看,目前从大多数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模式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有一定差距。

1.课程体系不合理

(1)通识教育课程不够,尤其缺乏人文素质教育。从本文前述企业的人才需求分析可以得知,相当多的企业需求的国际商务人才不只是会操作个别商务环节,而要求的是能谋划企业国际商务战略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要求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这就需要大力发展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的通识教育。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普遍不足,对人文素质教育也缺乏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就业和将来的职业发展。

(2)专业课设置不够合理。一是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课体系同国际经济与贸易或国际金融这样的专业混同。国际商务专业与这些专业虽然都是涉外经济类的专业,但培养目标不同,专业课的设置虽然应该有相通之处,也不应该混同起来。二是照搬国外的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虽然英美等国家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模式比较成熟,值得我们借鉴,但如前分析,我国的企业有其特殊的人才需求,国外专业的课程设置未必能完全适应我国企业的人才需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有选择的借鉴而不是整体照搬。

(3)小语种外语课程设置不足。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很多都是面向小语种国家,尤其是目前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情况更是如此。虽然英语是国际上通用的商务语言,但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使用当地语言交流始终被认为是解决跨文化障碍的有力武器。我国高校普遍重视的是英语的学习,小语种教学一般只针对外语专业,而国际商务专业也应适当地开设小语种外语课程。

2.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

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实践能力不可或缺,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所学理论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但是目前就各高校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实验室建设不足,或者虽已建起实验室,但并没有真正充分利用起来;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学生们很难有机会在校期间进行实际的实习锻炼。所以目前高校内虽然有模拟与实训,但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呈现严重脱节现象。

3.缺乏系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跨文化能力是保证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群体、组织与部门、组织与政府之间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认同的一种文化素质和交往能力。国际商务活动中普遍存在着跨文化现象,为避免文化冲突,降低国际商务成本,必须要提高国际商务人才的跨文化能力,以应对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冲突,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就十分重要。虽然目前大多数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课中会包括跨文化管理方面的课程,但系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不应该仅限于一两门专业课,而应该作为一种素质培养,贯穿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使学生了解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习惯成自然的跨文化思维,实现从无到有的跨文化能力的增长。

4.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力量是影响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高校中,师资问题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教师本身无实践经验,对授课内容只有理论上的理解,致使授课内容与实践脱节,枯燥而缺乏生动性,也影响对学生的所学课程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学团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师有专长的领域趋同,影响到整体教学任务完成的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5.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国际商务专业培养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课程教学中主要是课堂讲授,也有案例教学的采用,但一般仅局限于让学生回答案例的特定问题,而不是采用发散性思维思考和讨论;案例数量不足;同时所选案例的真实性也可能不是十分真实和准确。这种简单粗放的培养方法不利于我国国际商务人才质量的提高。 改革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模式的途径

1.改革课程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小语种外语的应用能力,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和小语种外语的选修课;调整专业课的课程和学时,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比如:对于某些内容重复交叉的专业课,可以适当去除或减少课时;在总学时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增加的跨文化培养课程或技能类课程可以通过设置不同方向的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2.加强和重视实践教学

落实实验与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提高国际商务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建立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可以由以下几种形式组成:第一、建立国际商务综合模拟实验室。使学生在高仿真的训练系统中,能够很快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系统规范的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打下基础。而对于暂时没有条件建立模拟实验室的高校,也可以采用网络模拟实验。第二,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根据商务专业特性,学校应与商贸部门,行业组织,在华跨国公司、涉外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3.加强跨文化能力培养

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国际商务文化、跨文化管理、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来加强商务环境教育,帮助学生熟悉不同国家的文化环境、商业运作规律、经济环境和法律制度。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织学生走出国门交流访问,实地体验不同的文化环境和跨文化冲突。另外,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余组织相关活动来提升跨文化能力,比如模拟跨文化冲突及解决的游戏或表演活动,邀请跨国企业的管理人员做跨文化管理的报告等。 4.制定和实施系统的提升师资力量计划

对于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应该组织和鼓励教师到企业或行业协会中进行交流和实践,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参加实践技能方面的短期进修、参加相关行业协会的活动或主持横向课题、开展产学研践习等。关于优化知识结构,一方面通过现有教师的进修来解决,另一方面可以引进人才,尤其是可以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以及引进国内外优秀师资,甚至可以与企业或国外高校实行联合办学。

5.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有助于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能胜任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中应该将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实地参观考察、实验训练、问题调研、文献查阅、撰写课程论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或方法相结合,着力训练学生在商务环境中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能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阎海燕,徐波.“走出去”战略中的国际商务人才需求与培养[J].科技管理研究,2007(3)

[2]商务部.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2014[R].北京,2014

[3]肖芬,唐聘莉.新常态下国际商务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路径[J].学习与实践,2015(6)

[4]陈春,肖光恩.英国知名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跨国经营战略案例范文2

[关键词] 国际化运作 国际化阶段 国际化路径

一、引言

国际化运营是企业在国与国之间从事生产运营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生产资料的配置,以及其他超出国境的各种运营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开始了国际化运营。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中国经济需要继续繁荣,中国企业就必须走向国际化。而最终能真正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

二、国际化内涵

国际化是指国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期达到长期的总体效益最优化,即在变动的国际经营环境中,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做出总体的长远的策略。企业国际化进程主要是指一个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竞争,并且由国内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过程。

三、国际化阶段理论

美国学者Richard Robinson, H. Perlmuter, H. Igor Ansoff等学者对企业国际化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例如Roberson在他的1976年和1989年所做的论述中,将企业国际化进程分为六个阶段。

1.国内阶段。在国内阶段,企业的经营重点完全放在国内市场,但当国内原材料市场供货紧张、价格昂贵,而国外原材料充分且价廉时,企业就会采取以部分产品换取国外原材料的方式,解决企业的生产问题。

2.出口阶段。当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并有饱和迹象时,企业开始逐步开发国际市场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出口阶段,企业会设立专门开发国际市场的部门,统一管理产品的出口事宜。

3.国际经营阶段。随着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纯出口且利润较低的局面,而开始转向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创建子公司。

4.多国阶段。多国阶段是指企业在多个国家建立子公司和分公司,经营规模日益扩大,而国内市场的地位逐步下降,只占其世界市场的较小份额。

5.跨国经营阶段。在跨国经营阶段,企业开始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对整个经营过程进行调整,通过加强统一管理,使母子公司关系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过度,从而真正进入到国际化经营阶段。

6.超国家阶段。在超国家阶段,企业的经营范围遍及全球,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某些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企业可能会出现无国别的约束,在国际机构注册登记,在法律上并无国籍的存在,也就是达到企业国际化的最高形态。

四、国际化路径模式

根据外部竞争环境和自身的资源能力,制造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主要有渐进模式和跳跃模式两种:

1.渐进模式

Johanson等人认为,企业的海外经营应该遵循上述渐进过程。这种渐进的连续形式主要包括国际化的地理顺序和经营方式的演变次序。渐进模式遵循规模经济理论和需求偏好理论。

2.跳跃模式

瑟威尔和巴克莱(1978)通过对英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发现,英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中有采取“跳跃式”路径的案例,即由国内经营直接到设立海外子公司,进行海外生产和经营。

五、中国企业国际化运作的对策

1.实行多方位的市场开拓战略

国际市场既是一体化的, 又是多元化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也应当是多层次的、多方位的。因此, 在生产技术方面, 企业应对不同的市场分别采取不同的技术以取得比较优势;在经营内容方面, 企业不仅要扩大产品出口, 而且还要积极开展技术输出,劳务输出,工程承包,有步骤地进行海外直接投资。

2.制定地区投资战略, 促进发展跨国企业

根据对方国别不同, 结合不同的比较优势, 制定相应的跨国经营战略, 来发展海外企业。对于输出导向型投资, 以保持和扩大市场、增加出口、多创汇为目标, 一般可流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对于输入导向型投资, 海外企业最终产品返回国内, 获取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技术及人才, 资金流向以资源丰富的欧美国家为主。

3.开发国际型人才, 保证企业经营国际化

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 企业国际化经营离不开国际型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企业不仅依靠高等学校培养和在职培训人才, 还要大力招聘国外经贸人才, 聘用各类技术与管理专家为本企业服务。

4.采取“鼓励”和“限制”政策, 引导并管理境外投资

对于外资, 除了给予某些特殊的优惠政策, 鼓励其进入投资的优先领域外, 还要对其进行“限制”, 以维护本国和正当权益。既要提供必要的财政和税收政策,给予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还要限制外资进入的部门及参股比例, 加强对外资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Antweiler, Werner, and Daniel Trefler.“ Increasing Returns and all that:A View from Trad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and University of Toronto,1997

[2]Chandler, A.D. Scale and Scop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跨国经营战略案例范文3

关键词 跨国经营 外贸 就业

一、跨国经营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无论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接受,无论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回避,不同国家和地区都逐步被卷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洪流之中。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乃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载体、以各种各样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方式为媒介的全球性经济结构动态整合的过程。随着国家和地区间经济融合度进一步提高,各自在国际分工链条中的角色将重新定位,众多经济主体竞相争夺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竭力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这个相对漫长的裂变和选择过程充满了非确定性。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将更为激烈。

自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日渐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外贸依存度逐年攀升。尽管大家对2008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具体数据的解读不尽相同,但在总体上已达到60%这一点上基本没有异议。显然,我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十分明显。鉴于此,我国经济的发展思路不能再沿袭传统的封闭型内循环式发展模式,而应从全球的开放视角出发,有机整合国内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尽早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控制价值链的关键环节,逐步培植和夯实核心竞争力。

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国家拥有跨国公司数量的多寡与规模的大小,已经成为衡量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7万多家跨国公司,其中发达国家占有90%左右。世界排名前500强的企业中,美、日、德、法、英五国就占80%。跨国公司以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强大实力在世界市场攻城掠地,其触角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断:倘若说20世纪中期以来是跨国公司主导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跨国公司主宰的世纪。为了应对国际经济新形势,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逐步摒弃内向型发展模式,积极推动跨国经营。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广东省就曾有个别企业率先“走出去”,试图在国外市场上一试身手,结果事与愿违,铩羽而归。尽管对其失败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但事实上其败局也隐含着一定的必然性,即缺乏较长时期市场经济的磨练,一两家企业贸然“走出去”,无异于孤军深入,陌生的环境、孱弱的实力和匮乏的经验使其感到处处掣肘,疲于应付,很容易陷入重围,成功的概率自然不高。

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和跨国经营经验的积累,尤其是在政策倾斜、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海外关系的共同作用下,广东省在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方面占得先机。截至2006年底,广东省在境外创办企业2072家,协议投资累计达67.25亿美元,年均增长约77.6%。广东跨国企业涉足的领域非常广泛。涵盖的行业主要包括:餐饮、旅游、建筑、化工、纺织、水利、水电、农业、加工业、运输业、房地产开发、通讯设备、工程承包、咨询服务、医疗卫生、进出口贸易等。这些“走出去”的优秀企业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当地很受欢迎的外国企业,树立了“优质广东”形象。

二、广东省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渐进深化,我国的改革重点在时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性,在空间上则表现出从沿海到内地的梯级扩展和延伸。广东省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和海外社会资本,在与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省市的激烈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如何在兼顾国内竞争优势的同时成功实现跨国经营,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便是一项十分艰巨和重要的任务。

(一)跨国经营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确保竞争优势

众所周知,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全国的1/6,量上的优势十分明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但倘若从经济结构上考察,所得结论可能就不那么乐观了,因为广东省同样存在结构雷同、层次低级等顽疾。在人工成本不断提高、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高企不下以及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企业处罚力度逐步加大的情况下,广东省经济的未来发展之路注定不会平坦。尤其是其他省市同类企业不仅具备低廉的人工和土地成本,而且拥有政策和技术上的后发优势。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国内市场竞争必然更为激烈,广东企业的竞争优势将逐渐被蚕食。

广东省既有的经济结构曾为本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面临外部环境的变迁,必须调整发展思路。与其在有限的国内市场自相残杀,倒不如掌握主动,早日推行跨国经营,寻找一片更为广阔的新市场。利用跨国经营的契机,将一些在国内产能相对过剩但在国外市场仍有发展前景与那些劳动密集度高、原材料消耗大与土地占用量多的企业合理有序地转移出去,将自身的技术与管理优势与转入国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空间有机结合,实现成本最小化,最终确保竞争优势。同时,一些企业因跨国经营之举转移阵地也为留下企业营造了更为宽松的发展氛围,它们可以充分利用全球性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适时适度地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积极稳妥地培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跨国经营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毫无疑问,原材料、能源以及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是制约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瓶颈,但前者供给的有限性和后者上涨的刚性均决定了这个瓶颈很难突破,这就意味着传统的“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低效益”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事实上,内地一些曾经盛极一时的资源型城市无可奈何地衰落已经提供了鲜活的样本。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环境承载的脆弱性决定了广东省经济发展必须更新思路。不然很难再有所作为。因此,在日益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引导企业积极主动“走出去”不失为一种良策。首先。广东省资源匮乏,市场相对狭小,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强。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在资源供给相对宽松和市场竞争不甚激烈的条件下,可能具有一定的市场实力,但当以上两个条件均发生质变时,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空间逐渐被挤压和分割。其次,尽管广东省部分企业开始涉足电子、生物制药、高新技术研发等高端产品,但从总体上看,其竞争优势仍然集中在加工领域,该行业进入门槛低,复制性强,附加值低,竞争压力大。最后,国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一般首先选择在沿海地区试水,广东省自然成为它们理想的试验场,它们与广东企业在能源、材料、人才、市场等方面展开争夺,本地企业的生存状况日渐恶化。

同时,其他省市的经济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广东经济腾飞的经验,同时兼有后发优势,产业布局上的同构性与消费结构上的同质性必然加剧省际间企业的竞争。可见,广东省企业将面临“腹背受敌”的窘境。审时度势,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的种种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走出国门,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中配置资源,贯彻盈利最大化的目的,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跨国经营有利于降低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在金融危机全球肆虐的环境下,如何尽量降低金融震荡对外向型经济的冲击,是广东省经济发展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终结,对某些幼稚行业的保护已经解除,我国经济更大程度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如何消弭汇率波动对广东经济的负面影响?如何尽量减少愈演愈烈的外贸摩擦?如何在恶劣环境下确保经济的平稳发展?在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的情况下,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再拘泥于国内市场,而应从国际视野来通盘考虑。要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拓展业务,通过进出口贸易、FDI、工程承包、产权运营等方式开展跨国经营,努力拓宽国际市场。唯有如此,方能继续确保广东省企业的活力与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在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导致出口萎缩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巨大就业压力的双重挤压下,我国企业如何度过这个漫长的冬季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虽然仅选择广东省跨国企业作为分析对象,探讨其对外贸和就业的影响,但目的则在于以此作为典型案例,通过系统考察跨国经营战略对二者影响的内在机理,说明广东省及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广东省企业跨国经营对外贸发展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始,广东省凭借优惠政策和优势区位,经济得以迅速腾飞。广东省之所以会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创造经济奇迹,在很大程度上应归结于外贸的快速发展。从时间序列上考察,广东外贸的发展在早期主要靠“三来一补”等“引进来”模式,为了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迁,在未来则可能更多地依托商品和资本输出等“走出去”方式,伴随着广东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向型”思维向“外向型”思维的转变,跨国经营势必对广东省外贸发展产生多重影响。

(一)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繁荣

虽然囿于资料的局限无法通过具体数据来量化广东省企业跨国经营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本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但广东省跨国企业对进出口贸易发挥着积极作用倒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以透过2006年广东省外贸的发展态势,初步估量出广东省跨国企业对外贸的影响。首先,从总量上考察,据海关统计,2006年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达到了5272.1亿美元,比2005年高出992.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2%,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9.9%,对全国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29.3%,其中出口3019.5亿美元,增长26.8%,占全国出口总值的31.2%,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0.8%;进口2252.6亿美元,增长18.7%,占全国进口总值的28.5%。显然,就全国而言,广东省在外贸领域具备了量上的绝对优势。其次,从结构上考察,机电产品占出口近七成,高新技术产品、传统大宗商品出口持续增长。2006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20453亿美元,增长24.4%,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962.6亿美元,增长30.3%,机械及设备出口636.1亿美元,增长16.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44.4亿美元,增长25%。其他传统大宗商品如鞋类、家具及其零件、塑料制品、灯具、照明装置等出口均实现较快增长。可见,广东外贸出口已经日渐摆脱了过分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限制,转向依托跨国经营模式更多地涉足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二)降低了原材料和人工成本过快上涨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能源供给普遍吃紧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加之公众对工人福利和工作环境问题的关注,再加上愈演愈烈的“民工荒”、“技工荒”的困扰,广东等沿海省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日益严峻,生产和运营成本骤然增加,其结果必然影响到以“低成本、低价格”为竞争优势的外向型企业的发展。相比之下,如果转换一下思路,提倡和引导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从事跨国经营,采取各种积极举措主动“走出去”。从初期简单从事进出口贸易、餐饮、物流等少数领域,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方面,这条“渐进式”跨国经营之路必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广东省跨国企业的区位选择目前主要集中在东盟、非洲和美洲等地区,这些地区原材料丰富,能源供给充裕,价格相对较低,市场竞争状态较弱,劳动力成本低廉,生产和经营成本较之于国内更有优势。同时,依托跨国经营,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在时空上相对统一,不但缩短了适应新市场的时间,而且也大大节省了企业物流成本,这些有利条件将使广东企业拓展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规避了低价“倾销”的嫌疑

自“人世”以来,虽然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渐减少,但层出不穷的所谓“绿色壁垒”已让我国企业应接不暇。时至今日,一些国家依然固守贸易保护主义的信条,动辄挥动反倾销的大棒,严重干扰了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广东省深受其害。2004年以来,广东省的玩具、皮具、纺织品以及鞋类等小商品行业接连遭遇反倾销调查,其频率一年高过一年。据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人世”至2006年7月,广东省企业共发生90余起对外贸易摩擦案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广东省外贸规模逐年扩大,发生外贸摩擦的概率也自然增加;(2)由于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观念的差异所导致各自对产品质量标准的界定不同;(3)外国繁琐的司法程序、漫长的应诉周期以及高昂的应诉成本使得相关企业退避三舍;(4)个别企业仅仅出于贪图一己之私利而展开的恶性价格竞争难免授人以柄;(5)普遍存在的“搭便车”心理使得应诉企业间协调成本居高不下,很难在短期内采取一致行动,即使拖到事态过于严重有关部门不得不介入时,也已经丧失了最佳的应诉时机,一切已经无可挽回。因此,倡导企业走出国门从事跨国经营,这种“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新型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运作成本,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倾销”嫌疑。

(四)满足了发展中国家“招商引资”的需求

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拉丁美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拉美国家由于长期受债务危机影响,国内投资不足,为了摆脱困境,刺激经济发展,近年来纷纷放松了对外来直接投资的限制,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同时,拉美市场容量相对较大,消费结构与我国相似,自然资源极为丰

富,人工成本较低,非常有利于广东省企业开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跨国经营。我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经济互补性强,非洲国家拥有我国相对稀缺的矿石、木材等自然资源,我国一些发展后劲不足的夕阳产业在非洲仍属于朝阳产业。其中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把广东省作为考察的重点地区,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非常看重广东省在轻工、电子行业的技术优势和海外承包工程方面的经验。广东省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努力拓展和延伸海外业务。

当然,广东省企业在积极推进跨国经营的过程中,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因为要在国外陌生的市场环境下立足乃至逐步拓宽业务范围,必然会挤占企业的部分优质资源,甚至会降低企业的外贸业绩,短期内势必增加企业的运作成本,侵蚀企业利润,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独具慧眼的前瞻举措必然为企业的未来竞争夯实更坚固的平台。

四、广东省企业跨国经营对就业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依托数量庞大的外向型企业,不仅解决了省内绝大部分劳动力的就业,而且吸纳了数以千万的外省劳动力。但是,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使许多企业陷入困境,融资不畅、成本高昂和订单减少等因素使得其中一些企业倍感压力,要么苟延残喘,要么破产倒闭,广东省政府所推行的“双转移”战略又进一步模糊了传统企业的发展前景。面临这种内外交困的情景,广东省的就业形势不再乐观。审时度势,如果引导一些企业逐步从事跨国经营,不仅有利于拓展国外就业空间,而且也为国内劳动力腾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一)带动了海外劳务输出

广东省企业从事跨国经营从早期较单一的出口贸易、餐饮、对外工程承包,逐步扩展到目前的投资办实业、营销服务、生产制造、资源开发、远洋捕捞、农牧养殖业等诸多业务。尽管投资的地域不断扩大,投资的领域也得到不断延伸,但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情形一面说明了广东省企业的跨国经营之行步履艰辛,迄今仍停留在较低层次,然而另一方面,这种弱质性的“走出去”模式却起到了带动本省乃至全国国际劳务输出的作用。广东省海外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既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有利于其生活状况的改善,同时,长期历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实践,又有利于提高其业务素质,积累经验,开阔视野,最终推动企业海外竞争能力的提升。

(二)为国再就业人员留出更多的工作职位

广东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6年广东省从业人员人数分别为4058.63万人、4134.27万人、4395.93万人、4681.89万人、5022.97万人和5220.00万人。尽管从业人员总数稳步增加,但增速明显放缓。其根本原因在于伴随广东省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许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遭受冷遇,被迫选择向周边省份搬迁,而现代新型的服务型企业展滞后,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职位断档,从而限制了就业总容量。较之于其他省市,广东省就业形势比较特殊,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五个方面:一是粤西、粤东、粤北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向城镇转移;二是本省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安置;三是外省低端劳动力(其主体为农民工)的涌入;四是高校毕业生大批南下求职;五是本省产业结构调整中所排斥的大量结构性下岗人员。这五股就业洪流一旦汇集在一起,必然对广东省就业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出严峻考验。

在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受到重视,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日益被冷落乃至排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然坚持依靠省内企业来消化日益庞大的求职队伍恐怕很难奏效。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众多企业业务务萎缩、效益锐减、纷纷选择通过裁员来降低运营成本的条件下,已不可能在就业方面对它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了。此时不妨转换一下视角,适当考虑依托企业的跨国经营来拓展海外就业渠道。广东省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承包国家的对外援助项目,由于经济比较发达,气候条件与非洲、拉丁美洲及南亚、东南亚和大洋洲比较相似,所以一直是承担援外项目比较多的省。从2001年至今,广东省承担的援外项目以大、中型为主,以这些项目为依托,广东省的对外劳务输出规模逐年扩大02006年广东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1%;派出劳务人员17626人次,年末在外人数27827人。截至2006年底,广东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项目72588个,合同金额109.1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0.61亿美元。可见,随着广东省跨国企业在国外生产经营规模的稳步扩大,从事跨国经营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容量不断拓展,这也为缓解本省就业压力探索出了一条较理想的出路。

(三)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广东省企业跨国经营在早期主要以海外承包工程为主,并以此带动了机电产品、建筑材料的出口,进而带动对外劳务输出。随着跨国经营的纵深发展,目前投资领域已经延伸到餐饮、旅游、加工、物流、建筑、纺织、咨询业、房地产开发、资源开发、水利电力建设等行业。显而易见,这些行业从总体上看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范畴,与此相配套的海外劳务输出规模肯定会逐年扩大。其实,这些企业从事跨国经营会带来多种好处:其一是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找寻到更广阔的市场,拓展了新的利润来源;其二是为省内留下的企业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避免了恶性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其三是这两类企业的良性发展均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了利润增加和就业增长的双重目的。

不言而喻,广东省企业涉足跨国经营自然会导致一部分优秀企业管理人员暂时流失海外,这无疑是国内人力资本的损失。但若从长期的、辨正的角度来看,不妨称之为一种战略性投资。因为这部分人才凭借自身相对厚实的知识积淀、丰富的管理经验、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以及敏捷的领悟能力,通过“干中学”的方式,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熟悉国外的市场规则,学习和掌握其他国家先进的管理理念,最终有利于提升跨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五、简短的结论

跨国经营战略案例范文4

内容摘要:“区位锁定”的特征使得旅游业跨国经营需要更慎重地对待区位选择的问题。在区位选择过程中应该结合该区位在整个跨国公司架构中所承载的角色和公司的整体战略设计,需要关注区位市场的成长性和资产价格周期波动。从我国现状来看,进行区位选择需要关注其“旗舰价值”、“领先价值”和“商务价值”。

关键词:旅游业 跨国经营 区位选择

全球化视角与全球利润源

(一)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区位锁定”特征在饭店行业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对饭店区位选择的关注程度往往比较高。Sumit K. Kundu和Farok J. Contractor(1999)指出,人口规模并不总是与购买力相关,尤其是在更贫穷的国家,可能只有一小部分高收入阶层能够消费得起研究所涉及的服务和产品。因此,在目标区位选择过程中,要慎重对待潜在东道国人口对全球利润贡献度的问题。Ana Ramon Rodriguez(2002)则认为,文化亲缘在国际化扩张中比地理位置更为重要。

C.Johnson和M.Vanetti(2008)认为城市的规模、基础设施水平及是否属于具有吸引力的商业区位是饭店经营最重要的区位因素,并认为对大型旅游企业与中小型企业而言,这些区位因素对其最终选择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这与Nachum and Wymbs(2002)的研究有承继性。Nachum and Wymbs提出,跨国公司区位的选择受公司内部一系列特性所影响,区位对于每个公司的影响并不相同,对规模较大、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企业具有价值的区位,未必适合于那些组织规模分散、无法实现大工厂生产的服务业跨国公司(郑琴琴,2004)。由此也可以引申地认为,小型旅游业跨国公司同样有存在的空间,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合适的客户需求,能否选择适合自己的区位。

UN(1982)的研究指出,旅游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往往与商务活动空间结构密切相关,Sumit K. Kundu和Farok J.Contractor(1999)的计量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与此相似,我国的多数学者都认为,旅游业跨国经营的区位选择应该与出境旅游流向流量吻合(杜江,2001;2006),这种普遍性的观点一方面与我们对日本旅游业跨国经营的考察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优势观有关。

(二)区位价值与全球利润

上述部分研究已经关注到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在区位选择时的影响因素存有差异,但并未关注到跨国经营旅游企业在不同区位中的角色分工问题,因此就不可能根据角色分工内生的角色要求研究区位选择以及相应的策略问题,更不涉及跨国经营初期旅游企业能力较弱情况下如何有效起步问题的研究。

Bartlett & Ghoshal较早地关注了海外分支机构的角色问题,并根据“当地环境的战略重要性”和“当地能力和资源的水平”这两个维度,划分出了“战略领导者”、“贡献者”、“执行者”和“黑洞”等四个角色(刘婷,2006)。显然,旅游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过程中也需要根据自身企业战略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区位设立海外分支机构,这样各不同区位的分支机构才能为母公司及整个跨国公司贡献各自的角色价值。如果不能合理设计各个区位的角色,则有可能导致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海外分支机构被母公司用盈亏标准而“扼杀”,而以单体的盈亏论英雄不应该是跨国经营发展的正确思维,以短时间盈亏的“速战速决”思维来决定海外分支机构的取舍也无益于跨国经营的长远发展,一味秉持纯粹的“跨国经营―获取利润―回流国内”的战略取向则将造成海外分支机构因“失血”而“凋零”。

因此,区位的价值取决于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所承载的角色,而这些角色的规定取决于跨国公司对全球化发展的战略设计,全球化发展战略则取决于跨国公司对其全球利润的整体认识和科学把握。理想的状态是,每个区位上的海外分支机构都能为跨国公司整体贡献相应的利润。但这并不能说明,给跨国公司造成亏损的区位就是毫无价值的区位,亏损区位同样可以成为目标区位(王军等,2003)。同样地,与本国存有位势差的区位未必就是合理的区位,比如在制药业这样一个更有可能发现母公司发挥较强影响力的特例中,王铁民、周捷(2005)却发现,辉瑞公司在华产品范围的演化分布在更大程度上是受我国当地市场条件的影响。正如Seoki Lee(2008)研究所揭示的那样,在达到某个国际化水平前,向国外扩张并不能显著增加公司价值,跨国效应的发挥存在延时效应和综合规模效应的现象。跨国经营的积极效果往往要得到跨国网络达到一定程度和规模之后才能明显地显现出来。

(三)市场成长性与资产价格波动

对“初出茅庐”的中国旅游企业跨国经营而言,必然需要考虑拟进入的东道国市场的竞争环境。一般来说,竞争环境主要取决于市场容量的扩张能否支撑企业数量的扩张。如果企业数量的扩张速度快于市场容量的扩张,则竞争强度将增加;若市场容量扩张速度明显加速,则留给企业成长的空间相对就更大。因此,区位价值必须考虑区位市场的成长性。根据雅高集团的判断:在2010年前,非洲和中东地区对经济型酒店需求的增长率为117%,拉丁美洲增长率为79%,受金融风暴影响较直接的欧洲为15%,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增长率则为194%。从这个角度看,亚太市场和非洲市场是可行的选择区位。

通过收购兼并方式进行跨国经营,则必须考虑拟进行投资的东道国经济环境变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经济环境的变化一方面可能促进转让价格的下行,另一方面也会凸显出对外来资本的需求,尤其是饭店这样的固定成本比较高的旅游行业而言,更是如此。Chuck Y.Gee在总结美国饭店集团发展历史时就曾指出,坚挺的美元(如希尔顿)和收购贱卖的资产(如喜来登)推动了这些集团的扩张步伐(谷慧敏,2002)。2008年的金融风暴显然已经影响到旅游行业,尤其是影响到了一些旅游企业的资金链,造成了经营发展上的困难(当然也包括在跨国旅游集团在华机构的运营)。

这些变化都为国内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购并方式进行国外扩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此应该从战略上给以重视。从战略的角度看,我国的旅游相关企业还应该学会如何利用这次金融风暴从资本市场上对相关的目标旅游企业发起有效的“收编”攻势。在这方面,浙江万向集团的海外扩张案例值得旅游业界好好学习。其实,无论是旅游业跨国经营还是旅游企业在国内的发展,很多旅游之外的业态的创新手段和商业案例是非常值得认真加以研究的,而不能把眼光总是盯在旅游业界之内。国家旅游局不妨将更多精力放在对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及消费行为模式特征、海外相关旅游资产股价变化(包括上市公司及跨国集团)与中国旅游跨国经营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如果能够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比如设立相应的跨国购并发展基金或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种子基金等),则同样可以有助于将“流失的内需”通过跨国公司机制进行“境外内化”,支持我国社会经济度过艰难时期。当然,在实际的扩张中,一定要避免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买下美国”豪气带来的“困境”。

突出旅游业跨国经营区位的“旗舰”价值

杜江等(2006)着重从我国出境旅游区位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分析,指出我国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的区位首选东盟国家和其他周边国家,其次是独联体国家和波罗的海国家,中东欧、拉美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作为我国旅游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市场。如果从更现实的角度来看,则可以形成一个新的视野,突破我国出境游空间结构的区位选择思路,而更加关注区位自身在企业可持续跨国经营发展中的角色和价值,更加关注拟选区位在初期立足上的切实可行性。

从出境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图1),可以发现亚洲在大洲比例中占据了绝对领先优势,而其中又以港澳我国地区所占的比重最大。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2006年和2007年的出境人次分别为3452万人次和4095万人次,其中前往香港的分别为1433万人次和1614万人次,前往澳门的分别为990万人次和1277万人次。显然,不能把我国的旅游业跨国投资的3/4都放在港澳,因为这与分散风险的投资原则不符,而且港澳与内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样的跨境投资显然更不利于充分利用商业周期的涨落差异来分散风险。

为此,更需要我国的投资者从全球战略的角度筛选区位,需要考虑到各拟投资区位在全球中的作用,也需要考虑到各拟投资区位在后续的跨国经营区域扩张中的角色定位。为了让有限的投资能够发挥最大的示范推动效果,则区位的选择必须考虑到“旗舰”的价值,必须要考虑到该区位的“领先”程度。所谓“旗舰店”是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设在某地最高级别的品牌形象展示店,一般来讲就是所处地段极佳、客流极强、销售极好的样板店,是代表某品牌或某大类商品的专卖店和专业店。“旗舰店”形式的出现其实是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产物,是树立品牌形象、推进连锁经营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许多世界著名的跨国饭店集团都有自己的旗舰店或市场认知形成的旗舰店。比如在我国管理饭店数量最多的洲际酒店集团(覆盖了25个省区市),其全球旗舰店位于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在我国大陆的旗舰店则为北京金融街洲际酒店,据称三亚鹿回头区域的洲际酒店将成为洲际在亚洲的旗舰店,而其早先于2006年11月开业的美国波士顿洲际酒店及英国伦敦柏丽大道洲际酒店则是洲际酒店集团新一代洲际品牌旗舰店。

在整体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对区位的选择更要坚持“旗舰店”的思想,在这方面其它商业业态的发展有很多值得旅游业学习的地方。它们往往在标志性城市的标志性区位建设标志性商业存在,形成“门户城市―黄金地段―旗舰店”这样三位一体的跨国经营拓展模式,国外著名饭店跨国集团进入我国市场大致也是遵循这样的模式,首先选择向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门户城市布点,随着近些年二线城市的商业机会的不断出现,这些跨国企业已开始逐步向二线商业城市拓展。其实,如果把跨国旅游集团看成一张网的话,分布在各个区位上的子公司就是网上的“结点”,而旗舰店就是这些“结点”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结点”。这个关键结点需要能够与公司的其它结点之间建立起便利的联系,同时又能充分利用本结点所在区位的外部基础设施和服务系统,从而既为自身高效运转提供条件,也为发挥外部信息集成中心和内部学习机制发生器的作用奠定基础。因此,之所以首先考虑在门户城市设立旗舰店,乃是因为其有助于及时把握东道国市场变化趋势,同时也能有助于协调海外子公司与东道国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比如市场融资、人力资源、信息渠道、政府沟通等。从地区经验和世界经验的划分角度看,比较积极的扩张方式应该是优先选择“标志性的国家区位”,然后围绕这个“标志性国家区位”开始向其周边国家渐进发展。

突出旅游业跨国经营区位的“领先”价值

标志性的国家区位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除了其对周边国家的地理和文化上的辐射能力外,还要考虑这个区位是否具有“领先”价值,具有“领先”价值的区位才能发挥更广泛的全球性辐射作用。Yip(1992)在研究影响市场全球化的因素时就曾指出,美国是在线旅游分销系统和饭店方面的领先国家,而德国则是休闲旅游企业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方面的领先国家。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海外子公司的“战略贡献者”角色,则类似这样的领先国家或具体的领先区位应该是优先考虑的跨国经营选择区域。

从现有可得的资料看,我国在美洲投资的旅游类企业数量还比较少,这当然与美洲尤其是美国市场的成熟度有关,也多少与美国一直到2007年才开放成为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有关。从世界饭店行业看,最大的6家饭店集团控制了大约38%的品牌饭店客房数(占全部客房数的15%左右)。从这些房间数的地理分布情况看,前20个国家占了总数的80%左右,其中排在前列的国家包括美国(占全球饭店数的25%以上)、中国、日本和意大利。在各个国别/区域市场,2006年美国的品牌饭店客房约占其总数的67%、欧洲/中东/非洲则占35%、亚太地区则为28%。

一般来说,越是成熟的市场,则市场竞争的程度越高,新生的外来企业切入进去的难度越大,因此一般情况下倾向于采取存量重组的方式进入,而这又恰恰是我国企业所欠缺的,再加上在2008年金融风暴之前,美国的资产价格并不便宜(比如房地产泡沫被吹得越来越大),客观上也增加了我国企业以存量重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的难度。

正因为美国是饭店品牌化、连锁化、国际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市场,进入这个区位对我国饭店企业走向全球化跨国经营将是最好的“知识前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在全球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商务旅行市场不断发展的国家来说,如何通过不断创新来分得更多的商务旅行市场蛋糕是当下旅行服务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有志于跨国经营的旅行服务企业而言则更是如此,这方面美国也是最重要的领先国家。美国的旅行服务运营商的发展走的是与欧洲旅行服务运营商一体化发展明显不同的道路,或许更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美国还是在线旅行服务方面的领先国家,对于新技术环境下的旅行服务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知识积累和学习价值。

突出旅游业跨国经营区位的“商务”价值

在美国习得的商务旅行服务和创新经验对于我国企业进入香港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美国这些主要出境商务旅行目的地开展跨国商务旅行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相关区位也是我国旅游业跨国经营跳出传统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区位锁定的重要选择。

从商务部最新的《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披露的数据来看,亚洲和非洲的地区投资覆盖率最高,分别达到90%和81%。从国家(地区)分布情况看,中国香港、美国、俄罗斯、越南、日本、德国、阿联酋、澳大利亚、新加坡的聚集程度最高,集中了境外企业的50.2%;其中在香港的境外企业占16.7%,美国占9.6%,俄罗斯占5.3%,越南占3.9%,日本占3.4%,阿联酋和德国各占3.1%,澳大利亚占2.8%,新加坡占2.1%。

相对于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别分布的区位选择,笔者更看好基于国别投资和双边贸易而形成的区位选择(图2)。从商务部公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非金融部分)看,亚洲的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巴基斯坦、中国澳门、印尼、越南、哈萨克斯坦、蒙古、沙特、泰国等,非洲的南非、尼日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赞比亚等,欧洲的英国、德国、瑞典、西班牙、俄罗斯联邦、荷兰、法国等,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和秘鲁等,这些都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比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尽管这些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分布存在重合状况,但是选择区位的基准是不一样的。另外,从国家发改委的数据表明,2008年1月~11月,中欧双边贸易总额3929.4亿美元,增长22%;中美双边贸易总额3078.2亿美元,增长11.6%;中日双边贸易总额2462.3亿美元,增长15.2%。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额增长70%,与印度双边贸易额增长41.6%,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额增长41.3%,与东盟、韩国、南非、俄罗斯的双边贸易额增长15%以上。双边贸易总额的高低可以作为双方商务往来的一个重要替代指标,也可以构成国别区位选择的参考。

参考文献:

1.Sumit K.Kundu,Farok J.Contractor. Country location choices of service multinationals: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 hotel sector[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1999(5)

2.Ana Ramon Rodriguez.Determining Factors in Entry Choice for International Expansion:the Case of the Spanish Hotel Industry[J].Tourism Management,2002

3.C.Johnson and M.Vanetti.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he hotel industry.in:A.Woodside and D.Martin,eds.Tourism Management: Analysisi,Behaviour and Strategy[M].London:CAB International,2008

4.郑琴琴.服务业跨国公司扩张理论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

5.UN(Dunning).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UN Publication[R],1982

6杜江.旅游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研究[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7杜江.中国旅游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国际化:理论、现实与模式选择[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8刘婷.服务业跨国公司网络研究―基于海外机构的网络潜入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

跨国经营战略案例范文5

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与特点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起步较晚。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企业尚处于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经营方式包括了商品出口、劳务出口(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直接投资等方式。据统计,到1998年底,中方海外投资存量63.3亿美元,在全球的比重微不足道。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呈现出以下特点:

1、行业与区域分布

目前,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涉足16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涉及的行业从初期集中在贸易方式发展到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餐饮旅游以及咨询服务等领域。从行业分布看,中国在海外投资的行业依次为贸易、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等。

从地区分布来看,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大量涉外企业集中在港澳、东南亚、独联体等相邻国家和地区。原因是地理位置和人文的相近,相对而言风险较小,开拓市场比较容易。其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低级阶段,比较优势尚不突出,投资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邻近国家和地区往往更容易使比较优势得到发挥。二是欧美发达国家所占比重近年明显增长,且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也反映出发达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东道国地位重要性日益增强。(见下表)

1998年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区域分布(含港澳地区)

地区投资额(亿美元)比例(%)

我国港澳地区35.959

北美洲8.914

大洋洲4.57

亚洲3.76

欧洲3.25

非洲3.15

拉丁美洲2.54

2、跨国投资的主体结构

目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主体有四类。

(1)外贸专业公司和大型贸易集团。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直属的外贸专业公司和大型贸易集团,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等。这些贸易大公司的优势是长期从事进出口贸易,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海外市场网络,掌握熟练的营销技巧,有灵通的信息系统,稳定的业务渠道,融资便利。这类贸易性大公司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主力

(2)生产性企业或企业集团。如首钢集团、海尔集团公司、格兰仕集团等著名企业。此类大型生产性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优势是,有外贸经营权,有相对成熟的生产技术和一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在国内有庞大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这些大企业跨国投资一般都是避开国际大跨国公司的锋芒,在国际市场的不同部分,技术的不同层次,生产的不同工序,产品的不同类型上向国际市场渗透。这些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大多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提出,并逐步实施的。由于他们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而这类生产性企业集团的海外经营起步虽晚,但正以较快的发展速度向海外扩张。

(3)大型金融保险多功能服务公司包括中国银行等五大专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等。这些公司资金雄厚,提供专业化服务,有良好的信誉,经营规模较大。

(4)中小型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数量多,投资规模小,经营品种单一,但在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而且近年来发展迅速。

二、中国公司国际化的路径和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上有实力的跨国公司林立,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道路并不平坦,以什么方式发展壮大自己?与国外跨国公司在国际舞台上共舞,出发前,该如何寻找好切入点?出征后,应怎样不断调整,在竞争中保持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是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上需要不断思索的问题。

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经营扩展的区域也是从一个国家到几个国家再到全球的过程,在跨国经营的发展历史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虽然跨国经营是自觉或者不自觉的选择,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进行有效的、长远的战略规划是在国际市场的长期竞争中获胜的重要基础。战略主要涉及组织的远期发展方向和范围,追求在理想状况下,是资源与变化的环境,尤其是市场与消费者或者客户相匹配,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即使规模达不到,但先有目标与战略规划,仍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失误不仅会导致国际成长目标难于实现,而且还可能导致企业经营陷入重围。

企业国际化经营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初始位置,基本决定了该企业跨国发展与全球战略形成的路线、策略和行为。也就是说,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初始位置不同,基本决定了跨国发展与全球战略在路线、策略、行为等方面的不同。企业国际化经营与跨国发展的位置是由企业所处行业国际竞争状况和企业自身技术自主程度所决定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比较晚,我国的跨国公司开始国际化时,其行业的国际市场中已充满了跨国公司,并且这些企业的核心技术主要是从外国引进的,基本属于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因此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动机方面,普遍重视技术和信息的获取;在组织形式方面,较多的采用部分股权;在跨国经营的区域选择方面,往往优先选择与本国的“相近性”较大的国家和地区,这种“相近性”包括地理上的和经济文化等方面。

1、进入国际市场的地区选择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目前已经有两种模式凸现出来:一种是以海尔为代表的“先难后易”式;另一种则是以TCL为代表的“先易后难”式。

海尔是国内最早开始国际化的企业之一,也是在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中国家电企业。海尔一开始即把目标对准了美国、意大利等欧美发达国家,试图以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来锻炼自己并得到成长,并希冀这些高难度市场的成功能够带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的成功。海尔的国际化策略对它的品牌形象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海尔模式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创新力,因为只有品牌和产品才是支撑市场的最锐利武器。另外,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往往是品牌意识非常强的群体,新品牌进入之初很难被消费者认可与接受,这就决定了发达国家市场开发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要能承受得起暂时的挫折乃至一定时间内的亏损。

日前有证券分析人士对海尔国际市场的资本研究后发现,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现金流可能是负数,这也就更加确认了对于一个采用“先难后易”模式进入国际化的企业来说,它必须承受得起“阵痛”。美国的《商业周刊》曾刊文《海尔的艰难国际化之旅》,对海尔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市场上的艰难探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两个结论:海尔,较索尼、松下、惠而浦、GE等国际品牌形象来说,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仅仅是占据了发达国家的低端市场的一部分份额;另一点是,海尔的研发还有一定距离,这些国家的市场是一种成熟的市场,对于市场的细分需求是很关键的,这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个性化的市场群体。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来说,采用海尔模式的投入巨大风险也相对较大。因为美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技术力与产品力都远远超过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最发达国家输出技术与产品,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事实也是这样,中国企业真正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的还不多。当然,换个角度来说,像海尔这样的中国企业进入美国这样的市场也有其便利的一面:这些国家的市场秩序非常成熟,非市场因素对企业的干扰很少,只要企业具备真正的实力,这样的市场开发起来反而相对容易一些。

TCL模式与海尔模式恰恰相反,是典型的“先易后难”模式。TCL先从与中国文化背景比较相近的东南亚国家着手,比如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一步一步向发达国家扩张和渗透。TCL彩电经过3年的拼搏,在越南市场已经做到第二位,仅次于索尼。在菲律宾市场,TCL彩电成长也很快。联系最近TCL收购德国彩电企业施耐德一事,表明TCL向更大范围扩张已经初显端倪。

像TCL这样模式的企业在国内家电业比较多,比如说海信、荣事达等。这种模式的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小,而益处显而易见:第一,释放了其强大的产能过剩的压力,更加突出规模经济,弥补国内市场的相对需求不足。第二,中国企业国际化最大的障碍,是缺乏国际化人才以及对国际贸易规则的了解。这种方式能够使中国企业积累国际化经验,储备在全球经营的国际化人才,熟知国际化规则等。第三,进退方便。避免其大规模的投资和企业资源的浪费。从目前TCL的情况来看,效果比较理想。2001年,TCL出口创汇达到7.16亿美元,2002年前7个月达到5.69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超过10亿美元,成为国内国际化效益最显著的企业。这种模式有点像爬楼梯,一步一步往上攀,越攀越高。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其一,对于这些第三世界国家和东南亚国家来说,日本产品占据着其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只能占据中、低端市场,而这些国家里中、低端市场的利润空间非常低,在一段时间里,甚至是赔本赚吆喝。其二,由于进入的是发展中国家,对这些有望进入国际品牌的企业的品牌形象来说,有一定弱化影响。不管是这些市场的不发达还是在这些市场所占据的位置来说,不利于其今后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

仔细研究这两种国际化之路,结合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战略特点可以看出:像索尼、松下、惠而浦等企业跟海尔的国际化模式很类似,都是先入主发达国家市场,而一些处于成长性的企业则跟TCL的模式很类似。也就是说,海尔模式更适合于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战略,而TCL模式则更适合于准备打持久战的企业。

2、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

低成本扩张,境外收购、合资、独资建厂,进行境外加工贸易是当今世界上跨国公司盛行的投资方式和跨国经营方式,也是发展最快、最有前途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变产地为销地,有利于突破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迅速形成规模,降低成本,扩大品牌影响力,直接开拓目标市场。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获取优势的最基本战略有两种:低成本和差异化。我国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一般都不掌握核心技术而难以搞产品差别化,因而大多数都会选择低成本战略以成长。当企业以规模经济行为基础实现低成本优势时,往往会选择海外发展,以进一步实现规模经济性,在我国的企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业如电子、食品、纺织服装等很大一部分都是以这种模式成长为跨国公司的。所以先以规模经济实现低成本优势,在跨国发展成为我国跨国公司的成长的主要模式。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应当是海尔集团,1984年组建时规模很小并亏损,90年代中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具备了低成本优势。1996年起在海外建厂,东南亚、美国、西亚、北非、欧洲都有海尔的足迹。规模和范围是相辅相成的,规模是产品的规模,范围是经营的范围,这两个在战略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双方都带来各自的积极性,也就是能带来规模经济,范围能带来范围经济。追求规模目的,主要是通过大的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更好的降低成本。海尔就因此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增强了低成本优势,也使原在国内的售后服务和品牌优势扩展到国际范围。但是低成本扩张的战略并不一定是和所有的中国企业,这个模式的特征是必须在全球获得规模上的优势,要远远大于竞争对手,才有可能整合全球市场。但是不同的行业,其成本结构是不一样的。对于电器行业60%是制造成本,还有品牌、渠道等方面的成本,所以只有像海尔这样得大公司才比较容易利用这种方式取得成功。而对于产品差别性比较小,品牌要求比较低的行业就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作为集装箱行业的中集集团通过整合国内市场,在采购、生产、运输上获取巨大的成本优势,然后再整合这个行业,进军国际市场。现在已经占有全球集装箱市场的46%。另外东道国的地理位置和国内环境也会对跨国公司的成本造成影响。所以中国企业在利用低成本优势进入国际市场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以更大的把握实现扩张。

在当今的国际市场,收购与兼并已成为跨国资本流动的最主要的方式。这也将是中国企业打通国际市场的主要手段。收购与兼并比新建自己的企业能更快地进入海外市场。收购现成的企业通常意味着收购合格的员工,当地的管理人员,得到当地市场知识和同当地顾客和政府的关系。在一些市场上,如果当地的工业已饱和,容不下更多的竞争对手,收购与兼并也许是唯一的进入方式。中国企业在利用收购与兼并的途径进军国际市场,在选择行业时,首先要看这个企业有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行业结构,还有就是进入壁垒比较高。不仅获得成本上的优势,而且也能获得进入的价值。中国企业通过收购进入一个行业,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行业的成本结构,就不能排除竞争对手用同样的方式跑到中国来,对中国企业进行收购,改变它的成本结构、获取新的竞争优势,最终被人家以牙还牙。同低成本战略一样,收购和兼并也要根据行业的不同做出适当的选择对于品牌、技术、进入壁垒比较高,同时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高,不仅仅在组装上的成本优势,而且在整个价值链上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都很高的行业就具有比较好的并购基础。比如那些有品牌或专利上进入壁垒的制造行业,虽然现在行业利润可能很低,但如果放到中国可能还有30%-40%的成本下降空间,可以通过降低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这样的企业,在美国或欧洲,可能是相对比较小的、本地化的企业,因为很大的企业,可能早就跑到中国来了。由于长期的竞争已经提高了进入门槛,通过收购和兼并来进入这些企业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中国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案例已经有很多。今年11月4号TCL和汤姆逊正式签订协议,双方合并DVD和彩电的资产及业务,成立TCL汤姆逊电子公司,其中TCL国际控股成为合资公司的主要股东,占67%的股份,汤姆逊则占33%的股份,TCL汤姆逊因此将一举成为全球彩电行业最大的制造商。TCL认为欧美市场更为成熟并且已经被其它品牌所垄断。在这些地方发展自己的品牌意味着更高的投入和更多的风险。采取兼并当地企业的方式降低了自己的成本和风险。

跨国经营战略案例范文6

关键词:中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互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8-0083-04

一、引言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和科技全球化极其重要的驱动力量。目前,世界新技术开发投资的80%、进出口总额的1/3被各国跨国公司所垄断。全世界总投资额中,跨国公司就占了70%以上;全世界货物和劳务总出口额中有1/3是由母公司和国外子公司间的内部交易完成的。[1]面对以跨国公司内部分工为特征的国际分工新格局,参与国际分工、推进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紧迫性日渐突出。

二、互动机制研究理论回顾

国外学者对企业与投资地互动的研究是基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而展开的。美国学者刘易斯・威尔斯首先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认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在投资动机方面除了共同的为了规避进口国市场进入壁垒、保护出口市场和降低生产成本外,其独特之处就是利用东道国的种族纽带和人文共性以分散母国由于政治经济不稳定可能带来的风险等。他还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具有小规模生产的技术优势,适宜对收入水平较低、市场容量不大的东道国进行投资。英国学者坎特维尔和托兰惕诺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加速增长现象,于90年代提出了技术创新升级理论,即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发达国家的FDI是为了接近发达国家的技术研发市场,反向利用技术溢出效应和组织管理经验。[2]

由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不长,所以这方面研究成果不是太多,而有关对外投资企业与投资地互动的文献就更少。楚天骄(2005)把互动界定为组织之间为获得知识流动而发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布局其研发机构,构建其全球研发网络。这些跨国公司离岸研发机构逐渐成为其全球研发网络与东道国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结合点,既是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体系的组成部分,又越来越紧密地楔入区域创新体系,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资源。[3]谢泗薪(2005)认为,中国跨国企业与投资地的合作,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这主要源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中方自身的劣势。中国跨国企业与投资地相比,往往不在同一个级别上,且大多各自为政,缺乏协调,更无强大的行业协会的约束,结果是,跨国公司很难建立起自己的市场销售网络,其了解国外市场情况的速度远远慢于中国企业学习跨国公司先进技术的速度;另一方面是中国跨国公司缺乏具有长期的战略目标,不具有最后买断合作企业的强烈偏好,且没有在为此创造条件。[4]

三、中国跨国公司与投资地互动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技术学习和竞争能力

中国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互动,有助于提高中国高技术企业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中国多年来的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传统的技术贸易和外资的技术扩散,从技术的生命周期来看,引进的一般是成熟期或者开始进入衰退期的技术,而且发达国家对先进的技术的出口实行严格控制,很难引进真正的先进技术,有时引进的技术也不完全适合国内市场和产业需要。若中国企业有步骤、有重点地发展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小规模投资,便可更直接、更快速地掌握发达国家拥有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且跨国公司在投资地进行系统化、全方位投资,加大研究与开发的力度,势必给双方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

(二)有利于更进一步适应投资地的市场与文化

中国的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更好地熟悉当地的市场环境、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往往在国内经营得很好,但由于缺乏对投资地具体市场和文化的分析,而惨遭失败。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只有把文化因素摆在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具备了多元文化管理技能,才能胜任企业的跨国经营。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跨文化的融合能力在今后将更进一步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发挥,而建立起与投资地良性互动机制的中国跨国公司的这种适应当地市场和文化的能力将会越强。

(三)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而创造有利的外部发展条件

跨国公司在生产、销售、研发等方面已经越来越多地与当地经济成为一个共同体,所以中国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建立良好互动机制将给自身带来的收益。因为对外投资涉及面较广,而且这种投资是在异国他乡进行,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地宏观经济的影响。而投资地的区域经济由于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带动,相关产业链条有机会构建得更加完整,投资地的区域经济由于这种产业优化的效益因而也将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得到提升的投资地的区域经济又必将对跨国公司在该地区进一步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外部发展条件,从而实现双赢。[5]

(四)有效地规避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风险

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时往往对投资地的政策、法制、行业规范缺乏了解,这导致在对外投资经营的过程中遭受的风险居高不下。如果我们及早地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便可以及时了解信息,采取防范措施,调动国内外一切有利于自身的因素,有效地规避对外投资中的风险。

四、中国跨国公司与对外投资地互动机制的构建

中国跨国公司构建与对外投资地良好的互动机制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依靠多种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此同时,良好的互动机制的维护也需要内外部因素长期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互动原理,可以根据图1说明。

其中国内(内部驱动力)包括:市场导向、管理导向、组织文化、组织能力、国际经验。笔者具体整理出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因素:(1)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十七大“走出去”战略;产业政策。(2)企业自身实力:技术;知识产权及品牌;科研创新能力。(3)企业经营管理:组织变革;经营及营销模式的转变;组织及管理能力;产权结构调整。(4)资源全球寻求意愿:能源及矿产资源;动植物及生态能源;人力资源寻求的夙愿。(5)金融及资本市场:国内金融;期货;人民币汇率;股票及债券市场;银行经营。(6)中华文化及其他:中国传统的“和”文化;儒商重信用;“惠及四海”的思想。

国外(外部驱动力)包括:市场因素、成本因素、竞争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笔者具体整理出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因素:(1)全球及投资地的经济:全球经济形势;投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经济、投资政策。(2)投资地企业技术:当地已有产业集群的知识技术溢出效应;获取技术的能力。(3)现代企业制度:国际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4)资源及环境因素:资源丰富;开采成本的相对优势;生态环保;人力资源储备优良。(5)国际资本市场:金融工具、资本形式丰富;资金储备充裕;规避投资地风险。(6)投资地文化及其他:更好地融入投资地本土文化、风俗人情;开拓当地市场。

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互动机制的构建是由于国内、国外共同推动而形成的。例如作为国内驱动力的中国企业本身实力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有足够的条件去推动与投资地互动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国外投资地本土的企业也需要拥有一定的相对技术优势,这样才有可能促使中国跨国公司向其学习,当然也不排除其技术不如我们的情况,但通过这种良好的互动机制依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新知。与此同时,作为外部驱动力的国际资本市场由于其自身的复杂多变,也要求跨国公司建立这种良好的互动机制。这种既有利中国企业规避对外投融资的风险,也有利于国际市场更好地调动发掘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有利因素。因此,这种良性的互动机制的建立是极其必要且紧迫的。具体如何构建良性互动机制,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充分调动国内构建互动机制的积极性。各级政府要为跨国经营企业提供税收、贸易保护、外汇结算等诸多方面相应的保护和鼓励政策,充分调动国内企业在自主研发、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自身实力方面的积极性。这些举措会使内部推动力加大,有利于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与此同时,在国内经济健康发展及对外投资政策激励的前提下,国内企业更要有意识地去培养跨国经营时与投资地建立良性互动的意识。在企业运营平稳的状态时,要有危机处理预备方案、建立全球战略发展的眼光,提早准备、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为提升企业的持续生命力提供保障。企业构建互动意识的存在,会更进一步促使其想方设法去营造这种双赢的互动机制。

2. 深化与投资地各领域的交流及文化的融合。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与中国有着很大的不同,且不断变化,在未熟知的情况下,贸然投资,经营风险势必很大。深化与投资地的交流与合作,不仅限于经济领域,更要渗透到一些非经济领域。通过这种深层次意义上的交流与合作,会从另一方面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使得投资地的政府和人民相信中国跨国公司是在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不仅仅是为了谋得企业利益。文化的融合,往往比资金的进入更难实现。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经验来看,谁更好地融入了当地的文化,谁就真正进入了当地市场。中国跨国公司在面对国外市场时由于缺乏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已经遭受了很多挫折。这些都表现在我们与投资地的文化融合能力欠缺。中国企业在今后的对外投资发展中应该有意地去强化这种文化适应与融合能力,只有这样,即使对外投资地区与中国距离较远,中国企业也能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经营战略。具体方法上可以与投资地进行多渠道非经济领域的合作,使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更好地相互交流与接纳。这种良性的互动机制一旦建立,它会使外部驱动力异常强大且持续时间长久。

3. 加强国内企业对外获取能力。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而国外有很多我们缺少的,甚至是没有的资源,所以如何有效地获取各种资源也就成为了中国跨国公司必须面临的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当前知识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全球学习路径急需创新,获取各种资源的能力亟待加强。投资发达国家就要获取他们先进的技术和完备的管理经验,投资发展中国家就必须更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其矿产等自然资源。中国跨国公司在学习先进国家技术方面已获得了一定经验,今后如何深入和强化,是当前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在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中,中国企业虽然在采矿等领域有了长足进展,但对资源的开采大多集中在初级产品阶段,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当地深加工力度还有待加强。

4. 做到国内外资源的最优配置。国外有着丰富的资源,中国跨国公司到投资地去投资肯定是为了寻求某种有相对比较价值的优势资源(资源的种类包括:人力、矿产、生态、资本、能源、市场、物流等)。而中国也是一个世界上资源丰富的大国,笔者认为跨国公司在这两种资源间做到合理、有序的利用,对资源的最优配置起着关键性的桥梁和协调作用。中国跨国公司在外经营时就应该明确这一点。不仅要利用国外的优势资源,也要为中国资源同国外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自身的作用,这样互动机制才会受到内外部两股驱动力的共同推动。

5. 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发达国家科技发达、工业市场体系完善、物流营销渠道健全、全球化经营历史久,有很多值得中国跨国公司学习借鉴的经验教训。学习借鉴的渠道有很多,一般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可以入股国外公司或出让自身股份、招聘当地员工等方法切身参与学习。间接的可以通过参加国外大学有关著名跨国公司的案例教学或实地参观其公司运作。

6. 建立与当地政府的互动交流与合作。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来说也应该及早地建立与当地政府的互动交流与合作。一方面,中国政府要积极参与帮助对外投资企业与当地政府建立联系。如驻外机构的商务参赞应积极主动地帮助企业调查当地市场情况,联系合作项目。另一方面,中国跨国公司也应该从自身角度考虑,积极主动地寻求投资地与中国国内企业的合作项目。[5]这样就可以促进国内优势企业与国外企业有更多互利合作的机会,同时也会使得投资地的企业能更好配合中国跨国公司在当地的生产经营。

五、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是个必然的趋势,也是中国企业分享世界市场,利用世界资源的必然选择。尽管大多数中国跨国公司在全球跨国公司大家庭中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其特征是数量少,平均投资额规模小,国际经营人才较少、跨国投资融资能力不强、获取技术以及适应投资地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但是只要我们通过构建与投资地的良性的互动机制,增强中国企业的获取能力,深化与投资地的各领域的交流,做到国内外资源的最优配置,学习借鉴国外企业的经验教训,建立与投资地政府的合作,便可以创新经营模式,拓展对外投资产业的种类,利用与投资地的相互交流打破文化差异和技术壁垒,不断获取竞争优势,不间断地创新核心能力。只有这样,中国跨国公司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经营国际化的将来成为具有全球战略控制力的跨国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吴玉督,周华.论跨国经营与全球资源控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张为付,武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5).

[3]楚天娇,杜德斌.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互动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2).

[4]谢泗薪.从跨国公司新理论界面研究中国企业全球学习的战略思维[J].科学管理研究,2006,(2).

[5]郭铁民,王永龙.中国企业跨国经营[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A Study of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Between China'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Foreign Investing Areas

Ma Ha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