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决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产经营决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产经营决策

生产经营决策范文1

关键词:新医改政策 医院经济 解决对策

在新医改政策不断推行的情况下,医院受此影响产生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这给医院的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对此,医院应当详细分析新医改对医院经济的影响,进而清楚医院所面临的问题,如经营管理模式问题、医疗服务问题等,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创新、完善医院各个方面,促使医院在新医改要求下良好经营与发展。所以,新医改政策下优化调整医院是非常必要的。

一、新医改政策对医院经济产生的影响

新医改政策的推行与实施,使广大基层人民享受到了医疗保险的优惠,也使医院不得不做出一系列的改革,促使医院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新医改政策的推行对医院经济产生了一下影响。

(一)加剧了医院之间的竞争

新医改政策的推行,使患者享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也就是说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医疗手段等方面,选择适合的医院进行就诊。如此将是医院处于被动的状态,医院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良好发展,就需要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影响力,如构建专业的医疗团队、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降低治疗费用等,使医院得到病人的认可。所以,新医改政策的推行与实施,进一步加剧了医院之间的竞争。

(二)影响了医院盈利模式

新医改制定了更加符合民众利益的政策,杜绝了医院乱收费的现象,让医疗机构更好地服务与患者,救死扶伤。但是,从医院经营的角度来说,新医改政策的推行,规范了医疗计算费用的额定标准,致使医院各项医疗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必须按照标准,这将大大减少了医院获取经济效益的途径,致使医院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比以往少很多。由此看来,新医改政策的推行,挑战了以往医院盈利模式,致使医院在经济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增强了医院的社会监督力

医院的经营比较特殊,具有民众依赖性,但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也能通过某些渠道或手段从民众身上获得利益,致使广大人民群众不得不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但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则要求医院经营管必须公开透明,且患者享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如此不仅使医院从主动状态转变为被动状态,还使医院受到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等多方的监督,促使医院对医疗用药、药费收取、医疗检查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满足新医改要求。

二、新医改政策下提高医院经济的有效对策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新医改政策的推行,对医院经济的影响较大。但新医改政策的推行,有利于推动医院公益化、持续化、健康化的发展。所以,为了使医院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良好发展,应当按照新医改政策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与优化。笔者的建议是:

(一)增强成本意识,提高医院竞争力

面对新医改政策要求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医院要想在市场环境中屹立不倒,增强成本意识,提高医院竞争力非常重要。而增强成本意识,提高医院竞争力,需要医院领导及医护人员共同努力。首先,医院领导层应当深入分析医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进而增强成本意识,并注意增强医护人员的成本意识,使医院的全体人员在各自岗位工作中都有意识的控制成本。在此基础上,医院在执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注意强化成本管理,使成本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临时工聘用、后勤工作、就诊等方面的成本,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二)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社会效益观

医院的效益主要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在新医改政策推行下,医院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良好发展,还需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社会效益观。也就是按照新医改政策要求,摒弃传统观念,树立社会效益观,将创造射社会效益摆在首位,进而优化调整经营管理模式,如此不仅可以使医院回馈社会,还能使医院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良好形象,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医院应当努力挖掘内部潜力,力争减少投入创造较高的产出,创造经济效益;积极进行医疗研究,不断创新医疗技术,使之广泛推行,如此可以为医院创造技术效益。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为了使医院能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持续健康的发展,医院还要注意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为此,医院应当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使其能够规范自己言行举止,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医院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等多方面结合的方式,严厉查处以医谋私的不道德行为, 严厉查处收红包等不良行为。除此之外,医院还要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开放医院的医疗用药、药费收取、医疗检查等方面,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如此不仅能够规范医院,还能使医院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吸引患者到本院就医,这对于促进医院良好发展是非常有意义。

三、结束语

在新医改政策不断推行的情况下,医院经济方面受到了一些影响,如加剧了医院之间的竞争、影响了医院盈利模式、增强了医院的社会监督力等,致使医院的发展受到一些威胁。对此,应当以新医改政策要求为准,增强成本意识,提高医院竞争力、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社会效益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以此来优化调整医院,使医院在新医改政策下良好经营,促进医院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由此看来,医院在新医改政策推行下做出正确的调整,对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技术效益起到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聂艳玲.探讨新医改对医院经济产生的影响及解决对策[J].科学与财富,2016,8(2):351

[2]吴灵喜.新医改对医院经济产生的影响及解决对策[J].财经界,2015(32):107,128

生产经营决策范文2

【关键词】企业统计;经营决策;应用意义

1 引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全面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逐渐削弱和淡化,企业统计需要积极转变观念,重新找准企业统计在新形势下的应有位置。企业统计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对基层统计部门造成了严重困扰,亟待解决。在笔者看来,企业统计部门不但不应削弱,反而应该加强,因为在新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企业统计部门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2 统计与企业经营决策的含义

2.1 统计的含义

统计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血压表”。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企业要生存,经济要发展,管理要科学,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观点、认识统计的内涵,即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监督、统计宣传、统计服务、统计改革、统计文化。统计调查是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也是获得直接获取数据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有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等。统计分析是在科学、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的前提下,对企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科学评估与预测。统计监督一方面是对企业内部的数据质量控制进行统计,二是对违法乱纪行为按照《统计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严肃的查处。统计宣传是指宣传与统计相关的政策法规、公布统计数据等。 统计服务是在经过调查分析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前瞻性、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统计调查报告。 统计改革涵盖了统计指标体系、管理制度、管理机制、调查方法等。 统计文化指的是人们在统计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统计意识,即统计的应用过程、统计生产方式、统计思维。

2.2 企业经营决策的含义

企业经营决策是指在形势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对企业总体发展和各种重要经营活动目标、方针和策略,做出正确决定。

企业经营决策就是一个提出、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系统性分析的过程,要取得有效成果,必须遵循决策程序。一般情况下,决策程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的目标、收集与分析信息、摸索所有可行的方案、论证与评价方案的可行性、方案优选、决策方案实施与反馈。企业经营决策主要有以下代表性决策:经营与发展战略决策、产品决策、销售决策、财务与人事决策等,而每一项决策都离不开统计工作。

3 统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企业统计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并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部门和环节,也就是说,企业统计工作全方位参与企业决策。

3.1 统计在企业经营与发展战略决策中的作用

这一方面的决策包括经营目标的决策、经营方针的决策、经营策略的决策等。这方面决策是企业领导层负责的决策,关乎到企业发展方向的确定,重点是解决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企业必须以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为最基本的依据,而统计工作是唯一能够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将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真实的反应出来,对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有关的企业外部环境的信息进行搜集与整理,并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3.2 统计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这一方面的决策包括产品质量决策、生产组织决策、生产计划决策、生产控制决策、生产指挥调度决策等。企业需要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才可以实现销售,从而维持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尤其是要及时准确的了解国内外同行业市场的需求结构以及总需求量,从而产品档次和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满足市场的需求,保证企业稳定的发展,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因此,没有统计的参与,不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是无法进行的。

3.3 统计在企业产品研究发展决策中的作用

这一方面的决策包括技术更新改造的决策、产品发展的决策、研究与发展计划的决策、研究与发展组织的决策、研究与发展的执行决策等。这一方面决策要求企业必须运用统计方法对企业生产产品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预测,以便企业了解企业产品的寿命周期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及时淘汰旧产品,开发新产品,以保证产品适销对路,满足社会需要。可见,企业的产品决策离不开统计。

3.4 统计在企业销售决策中的作用

这一方面的决策包括产品定位决策、价格决策、推销与服务决策、销售计划决策、销售组织决策、销售业务决策等。企业只有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才能使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出去,才能掌握其内部动态指标(生产、经营、质量、技术、劳效等),以及同行业产品品质与价格、产量、商品货源变化、同商品供应的状况、竞争对手的实力对比与本企业市场占有率,从而制定出正确的销售目标,选择适当的促销策略,扩大原有市场并开发新的市场,提高占有率市场和市场份额。

3.5 统计在企业财务方面决策中的作用

统计在企业财务方面的决策包括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决策、财务收支平衡决策、资金筹措决策、采购与库存决策、财务计划决策、财务决算决策等。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正确行使财务管理职能,才能完成这些基本任务,这一过程与统计是离不开的。

3.6 统计在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以及规划决策中的作用

这一方面的决策包括职工的薪酬与福利的决策、劳动人事调配决策、劳动人事组织决策、劳动人事计划决策、职工培训决策、经理或厂长人选的决策等。当然,这些决策必须以统计工作为前提,通过统计工作来预测未来的经营目标变化和环境变化致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和新要求,从而为组织提供未来所需人员的配置方案及实施办法。

4 如何更好的将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应用企业统计

4.1 转变企业决策的观念

统计信息之所以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其本身就是经济信息的主体。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各级领导,尤其是统计管理人员,必须要对统计工作有充分的认识,积极转变企业决策的观念,树立在企业决策中应用统计的新观念,切实提高统计工作在经营决策中的地位,建立健全统计应用体系,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

4.2 建立健全企业统计指标体系

企业统计一方面应该为政府机构所服务,另一方面则更应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所服务,依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适合自身的生产经营、决策以及管理、发展战略的统计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反映同行业产品销售地区分布、管理水平指标、营销指标,而且包括市场状况的营销结构指标,同时也包括企业生产流程指标等相关信息,从而使企业统计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服务。

4.3 加强计算机与网络等高新科技的应用

在企业统计工作中,不仅需要根据企业的信息流转程序设立企业内部的统计信息系统,而且需要结合企业经营决策的需要,设立外部的信息系统。从而形成一种横向型网络,保证内外信息传达及时。企业要想精准的把握市场经济动向,及时迅速的发现并捕捉商机就必须要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等信息的传递、收集以及处理,采用计量经济类模型、统计分析类软件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处理,从而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对其进行各种定量分析。

4.4 致力于研发创新统计调查的方法

在如今这个社会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必须致力于研发创新统计调查的方法,千方百计丰富统计调查的方法,推广新的统计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统计调查活动,力求做到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全面统计综合运用,才能满足商品经济的需要。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不管是对企业的流通还是生产,也不管是对企业管理还是对宏观经济管理来说,统计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择正确的统计方法,落实好统计工作,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竞争中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不败之地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生产经营决策范文3

许多谈企业管理中的地位问题的文章,认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我认为这个问题还需要商榷。

一、当前认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这种观点认为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组织企业资金活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一方面表现为实物商品的运动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资金的运动过程,在对企业资金活动的管理中逐渐独立化,形成了企业财务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资金的营运、收入与利润分配等一系列行为。由此而形成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的各种方法。此外,还包括企业设立、合并、分立、改组、解散、破产的财务处理。所以它是一种价值管理,是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所进行的管理。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各项价值指标,可将企业生产情况与财务情况及时、客观地反映出来,从而可以对资金运动进行合理地组织,对企业各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取得更高的收益。所以说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盈利为目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面对着激烈的竞争,企业只有在发展中求生存,只有获得利润才能实现其存在的价值。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要求企业作出灵敏的反应并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以保证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这就迫使企业注重有效运用资金,合理控制成本和增加盈利,企业为实现其生存发展的目标而实施各项综合的管理如: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而这些管理工作的轴心是财务管理,他们的最终结果都会反映到企业的财务成果上来。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搞好财务管理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说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

3、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其实质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的管理。这就要求财务管理根据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综合性管理,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认真讲究经济效益,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不断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

同时财务管理在企业组织结构中属于较高层次,是对企业价值的综合管理。它首先接受各种市场信息,综合处理有价值的信息,并据此提出决策方案,参与经营决策。所以说财务管理在管理控制、资源分配、业绩评价中起核心主导作用,从而在经营决策中起核心作用。以上观点足以说明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

二、本人认为企业管理的中心是经营,经营的核心是决策。经营决策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主要观点如下:

1、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为了生存发展,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只能面对市场,对内外环境进行分析,确定企业的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多种方案,应用科学的方法选择实现目标的方案,然后制定计划,实施企业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决策是中心,决策正确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决策的失误必然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灾难。只有决策的正确,才能选择实现目标的正确方案。其他的活动都是围绕实现决策目标的方案而进行的。所以说经营决策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

2、企业为了实现其生存发展,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而实施各种各样的管理。如: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诸管理的目标都是经营目标的分解,都是以经营目标为中心而进行的各自职能管理目标的活动。经各项管理工作的协调配套,最终达到经营目标的实现。财务管理只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职能管理,其目标也是经营目标的分解,它的活动也是围绕着经营目标而进行的职能管理活动。因此经营决策必然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

3、企业的决策计划是由企业最高决策层确定的,它需要各个职能部门来实现,而各个职能部门在管理层次上属于中层执行层,财务部门是管理的执行部门,它主要是通过价值形态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管理。为决策提供信息,。而不是作出决策的最高决策部门。所以决策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

综上所述,我认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不处于中心地位,经营决策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

参考文献:

生产经营决策范文4

[关键词] 农户 经营决策 制度分析

我国正处于农业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型。通过研究我国农户的供给决策机制行为,研究农户在市场信号的引导下是怎样进行的农业生产调整的运作过程,找出影响农户进行结构调整的因素,对于揭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把握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和制定有关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农户作为是一个微观决策主体拥有自己决策的权力,任何人都无法控制形成个体偏好的农户主体,也就是说,试图去解释一个个体思想的过程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一个“黑匣子”。而外界因素和其他人所能做的就是对经济主体和决策主体行动自由度的限制。所以,本文作者试图以农村农户为代表通过观察市场结构的变化与农户选择结果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农户的经营决策选择机制。

一、农户经营决策选择机制的调研数据说明

这里的分析主要是依据笔者及学生2004年~2005年对河南驻马店平舆县高洋店乡李庄村和江西波阳响水滩乡田畈村,以及浙江东阳县南马镇长畈村三地近20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而进行的。调查共取得有效问卷189份,这里对农户决策行为的分析,是在对189户农户调查问卷经过计算机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115万亩耕地,辖18个乡镇,268个行政村(居委会),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万人。2OO3年底实现GDP29.3亿元,人均约32O0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为IO.1亿元、12.2亿 元、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949万元;城乡居民储蓄 存款余额21.3亿元,居驻马店市第三位;农民人均纯收入1675元。波阳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全县人口130余万,面积4215余平方公里。辖38个乡镇,乡镇人平收入达到了2880多元。东阳市位于浙江中部,地处金衢盆地东缘。土地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2002年末全市耕地面积24065公顷,其中水田19718公顷,旱地4347公顷。东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1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名列全国各县市第七十一位,2003年前移了22位,列第四十九位。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8亿元,同比增长12.2%;财政总收入13.79亿元,同比增长13.3%,地方财政收入7.29亿元,同比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03元,同比增长7.5%。平舆和波阳的调查点主要以务农为主,乡镇企业并不发达。而东阳则相对发达,产值以工业为主。已进入了高速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引起农户资源的重新配置。平舆属产粮大县,户均耕地10.35亩。波阳户均耕地16.37亩,但水洼地较多,且比较分散。东阳户均耕地4.3亩。这里我们问卷采用了农户上缴税费多少来表示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政策,2005年,平舆调查点户均上交各种杂费158.7元,波阳143.2元,东阳为32元。平舆调查点离中心城镇15公里,波阳的调查点离中心城镇20公里,东阳的调查点离中心城镇5公里,且有部分失地农户。平舆调查点农业互助组织较少,调查农户只有12%曾参与。波阳的调查点有32%曾参与,东阳的调查点有45%曾参与。

二、对农户经营决策选择机制的结论

农户作为一个经济行为主体,与其他经济行为主体的差别,首先是以其特殊的利益目标为标准的。因此,农户行为目标的确定是农户行为研究的首先而又重要的内容。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处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中国农户的行为目标具有如下几个重要特征:

1.现阶段的农户经营行为的目标分析。在全部189家农户中,有150家农户选择市场风险小、经营相对稳定,作为生产经营的首要目标,占农户总数的79.37%。从这一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农户作为一个经济行为主体,一是寻求收入增长,二是保持收入稳定,争取收入增长的努力只能在与收入稳定相适应的限度内进行。经过20多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户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中国农户的经济行为与改革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农户已成为农村中的基本生产单位,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利益,农户实际收入的绝大部分由农户经营取得,具有了明确的生产经营目标;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的市场体系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调控还不健全,生产经营的市场风险转由农户承担,农户收入增长的愿望不断被市场波动所打断。

2.农户在生产经营从业方式选择分析。在全部189家农户中,有145家农户选择兼业,占答卷农户总数的76.72%,仅有23.28%的农户选择纯务农和非农就业。这些统计结果给出的重要推断是,目前中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特点,使得农民农户无法在一个经营项目或一个职业选择上,同时满足农户收入增长和收入稳定的双重目标。面对这种双重目标,农户的基本经营方针只能是将稳定的低收入项目同不稳定的高收入项目结合,形成农户所谓的“稳一块”与“活一块”的双重决策。同时,我们还可看出,就三地比较而言,地区越发达,选择务农或务农为主的比例就越低。农户在决定非农就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便是预想收入。在全部189家农户中有181家以预想收入为依据,占农户总数的95.8%;在给出的6种考虑因素选择中,位居第一。这一统计事实再次证明了农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取向。这一统计分析数据表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使半数以上的农户的非农生产经营决策走上合理化。同时政府的指导和亲朋的推荐也是农户在决定非农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在189家农户中就有98家以政府的指导、89家以亲朋的推荐为依据,分别占农户总数的51.85%和47.09%,这表明了农户自主决策权力的不完全性。

3.农户生产经营决策依据分析。无论是非农就业还是农业投资决策,农户的决策方式选择中居前两位的都是父亲一人决定和全家商量决定,分别占答卷农户总数的48.1%和31.6%;听从乡村政府意见决定的方式则位居第三位,占答卷农户总数的6.4%。这一统计结果表明,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带来了农户经济行为目标的变化,也带来了农户行为决策方式的变化。与改革前的情况相比,农户这个经济主体的自主决策地位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自力还不完全,干部的意见等非农户的权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看市场价格已成为农户种植决策的主要依据。与此同时,也可看出农户种植决策是有限理性的,主观判断在其决策中也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居第三位的是简单的相应模仿。就三地比较而言,地区越发达,农户进行种植决策时市场导向就越强。

4.农户个体特征对农户决策的影响分析。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农户的农户特征包括农户组成情况(如劳动力人数)、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户主年龄与文化程度等都影响者农户的决策,农户劳动力越多农户越倾向于外出,户主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户越倾向于采纳新技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和农村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使农户经营行为决策的积累了较强的竞争力,由上述分析可看出,决定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经济活动的因素,主要还是农户主要劳动力的生产技能和生产经验,周围邻居的示范效应和市场供求信息;村干部的作用在逐步减弱;综合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农户经营决策是有限理性的,主观判断在其决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某些人做出新的行动时,其他人都会相应的模仿,最终形成群体性行动。由于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特点,农民一直以来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也因此导致他们在政治上的弱势地位,其合法利益无法得到公正的反映和维护。

参考文献:

[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188-191

[2]Lin ,Justin Yifu.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e growth in China.Americaneconomic Review[J].1992,82(1):1-15

生产经营决策范文5

1.为煤炭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随着煤炭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仅凭管理者的个人经验已经难以把控企业发展的大局,保证各项决策的正确性。而开展统计工作,能够通过统计信息揭示更加系统、集中、全面的企业发展状况,为企业管理者作出科学决策提供详实的参考依据。统计工作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于一体,能够如实反映出煤炭企业经济运行的数量和质量,帮助管理者从重视经济数量转向重视经济质量,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帮助煤炭企业认识生产经营规律

统计工作通过获取煤炭企业原始数据资料,对其进行汇总、编制报表,能够初步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而要想深入揭示煤炭企业本质特征,摸清楚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律,就必须通过统计分析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作出综合评价。同时,通过统计分析工作还可以深入分析企业经济活动结果的产生原因,帮助企业了解生产经营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此外,企业统计工作中所搜集的原始资料只是反映了某一项经济活动现象,而通过统计分析与预测,能够认识到经济活动现象的本质,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规律。

3.帮助煤炭企业明确经济运行方向

在统计工作中,主要包括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两种分析方式。通过对煤炭企业统计数据按照月、季、年进行定期分析预测,能够如实反映企业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况,为企业制定生产经营计划提供数据支持。同时,统计工作还能够根据企业既定的管理目标、生产计划以及营销绩效,对企业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预测,使企业避免出现盲目扩大经营规模、盲目投融资的错误决策,稳定企业发展大局,始终坚持正确的经济运行方向。

二、强化煤炭企业统计信息管理的建议

1.建立统计信息管理平台

煤炭企业要加快统计工作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提高统计信息管理效率,实现统计信息高度共享,消除信息孤岛问题,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更加直观、准?_、全面的依据。为此,煤炭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建立起统计信息管理平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拓展管理平台的功能。具体包括:在工作平台上实现煤矿生产统计、安全费用统计、设备购置统计、节能减排统计等各项统计工作的协同开展;对统计数据进行图形化展示,自动生成图表,增强数据的可视性;提供跨区域工作模式,统计人员可随时随地开展统计工作;提高统计信息共享水平,使企业管理层可及时掌握相关数据,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动态信息。

2.开发利用统计软件

煤矿企业在进行统计信息管理时,比较常用的软件包括以下几种:SPSS、SAS、MINITAB等。上述统计软件都具备资料处理功能,软件类型不同,画面的呈现方式有所差别,如有的是文字编辑、有的是试算表。借助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处理的优点体现在当资料文档建立完毕后,无需进行转入操作,可直接用资料进行分析或处理。但通过实际应用发现一些问题,即只用统计软件进行文档建立,而不使用软件的分析功能,会使软件的作用无法获得充分发挥,不符合经济性的要求。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加大对统计软件的开发利用,同时为确保软件开发工作的有序进行,煤矿企业应对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资金预算体系加以完善,由于统计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投资,它所带来的效益并不会在短时期内体现,所以企业应当本着增收节支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增加对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投入,可从技术改造项目中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系统建设,以此来提升企业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加强统计人员队伍建设

煤炭企业的统计人员是统计工作的主体,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工作成效,为此,企业应加强统计人员队伍建设,借此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首先,应对统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严格认定,确保所有统计人员均持证上岗。其次,企业应定期对统计人员进行专业系统地培训,使其在培训中了解并掌握更多与统计工作有关的业务知识,并对相关技能加以熟悉,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再次,统计人员应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经济理论,熟悉统计数据的网络传输,实现信息共享。

生产经营决策范文6

关键词:财务管理;资金管理;现代企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财务管理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财政部部长在全国财政企业工作会议讲话中,把财务管理比作是一个“纲”,抓好了财务管理,就是抓住了“纲”,——“纲举”就会“目张”,就是牵住了企业管理的“牛鼻子”,抓管理也就抓到了实处。因此,财务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推行现行企业制度改革的今天,它的位置应该放在一切管理工作的首位。这是因为:

首先,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的供、产、销等各个环节:

其次,它还可以为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物资管理等一切管理活动,提供准确完整的基础资料:

最后,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最终都要反映到财务成果上来,通过核算、分析、对比,可以检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执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为企业领导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以《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以现代化管理为手段,在制度和管理方法上要有所创新,不能再按以前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来抓财务管理,这样才能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要求。因此,企业必须坚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来全而推动企业管理上水平、上台阶。

二、以资金管理为重点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

(一)加强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运营效率

加强内部资金控制制度就是要变事后结算为事前和事中控制。对资金事前控制,主要是进行预测、规划,要编制出比较科学的资金需求量,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现有资金存量,来合理的筹集和使用生产经营资金,事中加强资金控制,主要是对资金在使用环节上进行有效的事中监督、防制,防止盲目和无效的使用资金,以致造成资金的浪费。如何优化企业内部流动资金结构,这是市场经济赋予我们的一个新课题。企业流动资金包括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存货等多种形态的资金,企业应针对自己生产经营的现状,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以销定产”来合理的组织安排生产,特别是对存货中的储备资金、在产品资金和产成品资产,要求安排在一个什么“量”上比较合理,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技术,也就是优化资金结构,以较小的资金在各个环节中能始终保持正常的运转,从而提高资金运营效率,是企业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建立健全企业各项定额指标体系,严格控制资金占用

企业内部要形成一套科学的定额管理体系,定期修订各种消耗定额指标,特别是流动资金定额。首先,对企业存货中的储备资金要核定最高和最低储备粮量,以防止盲目采购造成物资积压而过多占用资金,同时还要加强物资的购入、验收、调拨以及发出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防止浪费,以尽可能减少库存量,降低存货成本,缩短存货周期。其次,时时要对在产品资金的投入按一定产出比进行控制,以避免在产品资金周期过长而增长资金的投入量,造成资金占用过多。因此,企业在控制资金投入量时,必须坚持“以销定产、以产定料、以料定资、产销平衡”的原则,尽量避免流动资金积压,以加速资金周转,相应提高资金利用效果。

三、在财务工作中充分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理论

(一)扩大现代企业会计服务对象的范围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现代企业会计的服务对象,已不是过去那种计划经济时期的状况了,企业会计只要为会计主体服务,在国家的财政经济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企业的会计在投资、筹资决策方面都会从会计主体的利益出发,进行周密而稳健的决策。但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经营方式多样化,投资者又遍及全社会各阶层,除国家授权投资的国有资产经营代表,还有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投资人(资产所有者)以及国家政府部门投资者、证券交易机构及新闻媒体等,都要及时、规范地提供财务信息,为之服务。所以,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我们企业会计的服务对象(中心)也应该相应的调整了,也就是扩大了企业会计的服务范围。

(二)发挥管理会计职能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服务

运用管理会计职能进行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成本控制和经营成果考核分析等,为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服务。因此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必须以盈利为目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以增加经济效益为宗旨,所以我们必须要懂管理,善决策,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理论、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如企业在对某种产品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经营决策中,我们就可以利用管理集中的变动成本法进行预测,即:一看差别成本,二看机会成本,三看新增固定成本,最终以成本低、效益高为宜:如果企业要分析研究对亏损产品是否停产、转产的决策时,我们可以通过“边际贡献”分析来确定是否停产、转产;在投资决策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投资报酬率、回收期等决策信息进行决策;成本控制方面着重于生产过程的控制,一是对变动成本的控制方法,侧重于材料消耗定额的先进合理;二是固定成本和可控费用的控制或以提高产量来相应降低产品单位成本;三是加速生产资金运营,提高周转效率,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所以,我们企业会计在新时期肩负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任,切实做好企业为社会利益服务。

总之,财务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推行现行企业制度改革的今天,它的位置应该放在一切管理工作的首位。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需要财务人员从多方面努力,更好地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余兴无.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任务和方法.中国乡镇企业,2005(6):23-24.

[2]宋巧玲.浅议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现代会计,2006(6).

[3]王泽.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会计之友,2007(8).

[4]丁昕.浅谈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现代商业,2006(8):13-15.

[5]荆乃斌,肖春芬.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国.

[6]姜明伦.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现状分析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6(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