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1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传统文化 理性认识

生态文明理论作为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兴理论或学说,自大工业之后,逐渐被人们提出和关注,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在中国,这一理论或学说,引起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是在20世纪末,当初所争论的焦点是:解决温饱与环境关系的问题,争论结果大体上取得一致性观点,就是不走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接受可持续发展道路理念。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党的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其实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自此生态文明已由一种理论观点上升为国家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我国在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时期,处理好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问题尤为重要,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但是,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论,一种制度,至今仍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众多学者在不断探寻中,其中不乏中国学者,也在孜孜不倦探寻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试图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和答案,其现实性和紧迫性就不言而喻。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解读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学者在探寻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时,理所应当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的环境伦理思想为解决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思想依据。众多学者试图通过阐述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的内容,以说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为现代社会政策提供了行动准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论观点:

1.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主题――尊重生命,兼爱万物。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伦理原则,在尊重自然的一般前提下,尤其强调爱护生物,尊重一切生命的价值,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的行为善恶准绳。《周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儒家以“仁”作为其伦理思想的核心,道家主张生命的平等,佛教主张“不杀生”。

2.寡欲节用,珍惜自然资源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珍惜自然资源的伦理准则。孔子提倡:“节约而爱人。”(《论语・学而》)意思是:节约费用,爱护人民。荀子主张:“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道家提倡“少私寡欲”。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名与生孰亲?生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耻不殆,可以长久”。

3.天人合一,以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既贵为万物之灵,就要遵循自然规律,同时在天地万物生生不已的运化过程中附有特殊的使命。儒家学者在《中庸》一书中指出:“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二、传统文化的中生态伦理思想探究对现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价值

随着现代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需求急剧增加,致使人类不断地大规模地向大自然索取,导致当前社会出现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危机,如何克服这种危机,是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们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界的一切创造、一切存在和一切生命。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这些措施是对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经济建设指导方针,是国策,也是一项影响是深远的伟大实践活动。所以,对现代生态文明伦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没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就没有科学的实践活动。生态文明建设同样如此。

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存着内在而为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中,探寻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对理解现代生态文明理论的是有益的。从十提出的现代生态文明理论看,就其实质,提倡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重生命,兼爱万物;寡欲节用,珍惜自然资源;天人合一,以和为贵思想是相通的,或者是近似相同的,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了许多生态伦理思想,对构建现代生态文明理论是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础。

三、理性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

党的十八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观点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研究生态文明已成为热门话题,大多数学者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解决当今的生态问题,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有些学者提出疑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生态文明理论的影响究竟有大?甚至有的学者直接提出:中国古人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生态平衡问题,有些思想能沾点边,有些观点就是以中国人自吹自擂的心理可以牵强附会。但这些观点的出现,并不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的影响,也不是要否定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问题出在中国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上。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多个问题:

1.从传统文化的产生的基础看,中国传统文化,说到底,主要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古代社会创造的传统文化,尽管辉煌灿烂,但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弱点和不足一样,其中就包含生态伦思想,古代的人们产生对自然的关注,是在在生产力相对低下时,是人类曾崇拜自然、畏惧自然的表现,其目的是期盼风调雨顺,取得农业的好的收成,过上富足的好日子的朴素的、善良的愿景,因此这一因素在今天探究传统文化时,看来是被忽视,当时的人们还不可能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起码在认识的程度上没有今人认识得那么清楚。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2

毋庸置疑,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辉煌的成就,东方文化所蕴含的包容、浑厚、意境幽远的韵味千百年来长盛不衰,并曾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成为世界文明源流中最富生命力和延续性的一脉。中国的有识之士,在通过各种努力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当很多企业说到文化还停留在开晚会、请明星唱歌、请名人画画这一层面时,国内已经出现一批企业,它们通过自主创新,利用自身的核心技术让中国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企业发展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共同语言在汉王科技就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汉王手写笔----寻回“陌生”的汉字

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国人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电脑键盘广泛使用的今天,在人们的意识里,汉字的形象正变得越来越模糊,提笔忘字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恢复和延续传统文化的活力与价值,汉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利用自身核心技术,生产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产品,同时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技术支撑,这是汉王恪守的企业理念。

汉王手写笔系列的推出,以及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打破了电脑键盘“垄断”文字输入的现状。当代人已经习惯甚至是局限在键盘输入方式的格局中,当电脑发生故障,必须靠手写完成一个文案时,很多人都会觉得困难重重,错别字层出不穷,这就是现代高科技带给我们整个社会的危机:传统文化与时展出现了裂痕。

而汉王的手写笔产品改变了人们对书写的传统观念,开阔了一个新的视野,让陌生的汉字以鲜活的姿态重新步入我们的生活。汉王手写笔的推广,不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搭建了平台,为书法艺术的延续提供了可能,还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再尘封,而是以新的光芒展现着非凡的魅力。

汉王科技作为中国IT界的佼佼者,以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依托,用著名的“汉王”品牌向人们证实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价值。同时汉王科技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出世界领先的高科技产品,为传统文化与时代融合奠定了基础。汉王科技作为汉字手写输入的开创者,技术上始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正因为这汉王手写笔一系列产品在市场的推广,为我们的汉字找到新的生命力。

汉王绘画板―民族文化的腾飞之翼

“汉王专注着自己的核心技术,从手写识别、OCR、车牌识别,到以脸谱识别为代表的生物特征识别,不断地创新。”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一直在反复强调,人少的地方风景好。“我们喜欢做一些别人不做的,所以我把汉王引到比较边缘的地方。但是汉王总是要长大的。我们要想办法在主流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于是,今年汉王又接二连三的推出新产品,以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脑绘画板对中国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对国家的软实力输出事业鼎力支撑。

早在60多年前日本就出现了动漫产业的原型,由于当时技术上的落后,动画只能靠手工绘制,尽管如此,日本的动画也已广为世界熟悉,成为日本文化输出的优势产品,在CG出现后,动漫产业出现了新的飞跃,成为日本经济的“先进生产力”。如今动漫产业的年收益额已经占日本GDP的十几个百分点,漫画、动画、图书、音像制品和特许经营周边产品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推动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眼睁睁看着日本的“肆无忌惮”,心有余而力不足。作为CG的核心产品,负责数码图像创作和输入的硬件设施――电脑绘画板,一直被国外公司所垄断。对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国外垄断的电脑绘画板无疑还是一件高价的奢侈品,而电脑绘画板对中国的文化产业工作者又是一件“必需品”,高昂的定价、产品的垄断销售使他们倍感无奈和困扰,成为束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大掣肘。

刘迎建曾说过:“通过团队的努力,从而能够带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链的腾飞,带动一个国家在一个领域里的地位的提高,这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敢于面对创新、责任的挑战,正是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我们个人生活和工作进步的动力和根源。” 刘迎建带着汉王这支精英队伍,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打破了国外多年的技术垄断,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制造的电脑绘画板,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峰。

汉王绘画板的高质低价,让以前用不起国外产品的动漫专业人士可以用上价格更加便宜、品质更加高端的国产产品,这为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拓展了新的竞争力,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借助汉王绘画板迎来腾飞的历史机遇。

汉王用铁的事实证明了“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3

所谓的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美感和艺术的形式结合文化、经济、社会、市场、科技等多方面因素,重现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中,达到审美和实用功能完美结合,所以艺术反过来又作用于文化。此外,艺术设计很大程度上受民族、宗教、文化等不可量化因素的影响,其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所以,一件设计作品的好坏要看其是否体现出设计者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其中,文化内涵是检验设计作品是否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根本,传统文化是艺术设计的保障。

二、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更新

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并不是守旧复古,而是站在历史的巨人肩膀上创造出符合当今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要吸收优秀的文化内涵,强调传统与现代的整合,指导现代设计。当今,在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教育,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多都被忽略了,普遍引用来自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三大构成”教学体系,过于强调理性、规则、程式等因素,而忽略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化内涵,导致学生作品呆板、僵硬,没有生命力,抑制了学生个性的表现和发展。因此,在课程安排里,要合理、适当地加入能体现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要使学生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区别,把理解、吸收、融合后的文化应用到艺术设计中。在课程设计中加入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结合各个设计专业的特点设置一些传统文化美学的课程,为了避免内容枯燥、乏味,应该结合实例来进行,多举办相关的讲座、论坛来丰富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互动,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力求使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领悟且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方法适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总之,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更新教育模式,使“传统文化”这个民族之根深深扎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当中,尽快完善教育体系,明确设计师的民族观和地域意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设计领域中留下自己的脚印并产生深远影响,这是传统文化对艺术教育的最大意义。创新是一种能力,现代艺术教育要在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两种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有所取舍,探索出符合当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这种以本民族文化为根基谋求发展的更新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我国一些著名设计师的作品就体现了这种“根与更”的继承与创新。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让苏州的传统建筑风格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摆脱了中国传统风景园林设计的思路,传承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种对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精髓的不断挖掘和提炼,给中国园林建筑的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

三、结语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4

当霍姆斯说法律的生命从来不是逻辑,而是经验时宣告了法律实用主义的开始。他说,逻辑不重要,重要的是经验。但这只是在讲实用主义引入法学研究的时代,只是在强调在普通法语境下,能够具体判案是经验在起作用,而不是逻辑。是为了对比和突出。任何人都不能否定法律里面的逻辑。然而,法律总是生长在不同的国家,其所受到的本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就凸显了法律的生命是经验。不仅仅是在中国,乃至全球,传统文化对法律的影响不仅仅是体现在具体判案中起作用的那一部分,而更对于整个司法制度的影响。

在当代,我们总是思考如何建立起良好的司法制度,如何用中国特色的法律去在更大范围内赢取普世价值的胜利。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笔者不禁回忆盛唐文明在亚洲乃至世界的辉煌历史。那个时期的法律为什么会具有那么强烈的可传播性?作为极具民族特色的盛唐文化的可以称霸一方呢?曾有学者分析到,一个国家一种法律的影响力之所以巨大,主要是因为国力,它之所以能够推广出了自身的诸多优点之外,还因为他背后的强势文化与国力。文化,它既是国力的一个突出表现,同时与法律相融,就如萨维尼强调,法律应该是一个民族文化积淀和民族传统习惯的反映,不应该把它完全法典化,或者从某一个地方抄一个法律条款过来。法律并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体系,法律是开放的,跟当地的历史传统、人文气质、地理环境都有关系,法律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这些东西。具有生命力的法律,才能在本土上良好的适用,在本土外,广泛地推广①。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不断变化发展的历程中,沉淀和积累极其丰富,我们应当采取客观区分的态度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本文将简单叙述下传统文化对司法制度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一下传统文化对现今司法制度的借鉴价值。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于司法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司法缺乏独立性和平等性。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君主或者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这种专制的政治文化巩固了皇帝对司法权的绝对控制,而君主自身享有最高的司法权基本不受制约可以伸向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因而司法权并不独立。除却最高司法权属于皇帝这个行政者,地方的法机构也附属于行政机构,独立审判并不存在,司法必须顺从皇命。这种情况下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即是贤明的君主的皇命恰好符合某些法治原则法治精神,那也只是偶然,真正的法治并未实现。而一旦出现暴君,司法制度就更是名存实亡了。

同时,宗法等级政治文化巩固了官僚贵族的司法特权。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宗法等级政治文化与政治关系,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巩固了贵族的特权地位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封建特权制度。在立法上,立法机关是隶属于行政机关的,除了听命于皇权之外,它本身的构成也大部分都来源于贵族阶级。这样的立法排斥以人为本而突显等级制度,不具有独立和公平。从奴隶社会的同罪异罚到封建社会的八议制度以及按照贵族官僚的身份高低规定了请、减、免、赎、官当等各种法定特权,各种特权制度都以法定形式被保护。

三、中国传统经济文化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中国传统经济文化铭刻着农耕文明的印记,有着十分显著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因此,这种自然经济会影响司法制度在程序设计和内容上更符合自然经济的特殊需求。

这简要举例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用司法手段惩治危害农业生产与管理的犯罪行为,反映了自然经济文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古代注重运用司法手段惩治危害农业生产与管理的犯罪行为 , 从中反映了自然经济文化的要求②。如夏朝会处罚违反规定立法耕种者,西周时有误农时罪等。二是秋冬行刑制度,这是自然经济观在狱政制度上的突出体现。三是务限法,这是自然经济观在诉讼时间规定上的集中体现。按照宋朝务限法的规定,每年农闲之际,州县官府方可受理民事诉讼,为了不影响农业生产,农业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四、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是以伦理内容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伦理与法律长期杂糅并未明确区分,都具有维持社会阶级稳定的作用,但因儒家思想统治地位,法律是屈居伦理之下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对司法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司法制度伦理化。

以唐朝为例,在此时期礼刑结合的治国方法更加完善,按当时律法规定,凡尊长亲属殴打伤害直系卑幼亲属可以做出较轻的判决,而卑幼亲属殴打直系尊亲属却一律归于十恶的不孝罪,做出严厉的判决。这是唐朝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指导思想的产物,不平等的司法制度必然依靠伦理来解释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然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对于司法制度的影响,更表现在法律伦理化对于人性的碾压,除却应由的尊老爱幼的基本道德精神,在宋朝兴起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出现了诸如严重地侵夺了妇女的合法权益的现象,如寡妇改嫁不仅失去道德支持更无合法依据。

五、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今司法制度

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现今司法制度的仍有启示。

鉴于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文化对于司法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司法缺乏独立性和平等性,我们更应当在权力集中的同时保持司法的独立性,保证司法是公平公正的,脱离行政附属属性的真实独立。同时,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于司法制度的影响虽然减弱,但在当今社会下却有了新的命题,那就是在司法便民的原则下,司法制度改革如何才能便到中国最广大农民的身上。

中国传统的价值文化对于司法制度的影响更为具有现实意义,在以和合思维为例,如在司法理念上借鉴中国古代传统刑罚中的观念和执两用中的方法,力求使审判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符合客观真实的要求, 使判决不轻不重、不枉不纵,达到中这一刑罚最合适的度,以期获得社会最大程度的认可。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5

当传统文化遇上新媒体

近年来,从朝珠耳机到建筑彩绘“秘密皇宫”,故宫一系列紧跟时尚的“萌系”文创产品迅速蹿红。故宫“萌物”已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潮物”。据统计,仅2015年上半年,故宫文创产品的销售额就突破7亿元。同时,故宫还利用手机平台使这座古老的宫殿焕发出年轻的生机。为了更好地传播故宫文化,故宫推出了《皇帝的一天》《韩熙载夜宴图》《清代皇帝服饰》等题材丰富、风格各异的一系列手机软件。

【素材点拨】传统文化并不是僵化的,它们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所以,要使传统文化保持生命力,拉近与当代人的感情距离,就要深入当代社会的生活,和时代、时尚形式结合起来。

【立意维度】流行与传统/文化保护方式/僵化与灵活

【反思行动】

拥有22款手机软件的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不仅在软件数量上拥有绝对优势,在展示主题上也更为丰富。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已经意识到,它们不仅是实体的公共文化空间,承担着文物保护和科研上的责任,而且要利用各种形式为大众提供文化普及。在移动应用大行其道的今天,博物馆主动出击,让传统保持时代生命力,无疑是文化保护的另一种方式。

文化日历“高颜值”逆袭

谁能想到2016版《故宫日历》在京东艺术类书籍销售排行中排名第一,达到日销5万册水平。以普及传统文化为目标的《汉字之美日历》,从汉字的起源、书体的演变以及书法的形式等方面,提炼了12个主题。读者读完这本日历便可了解汉字的演变史。2016版《红楼梦日历》更是精选了《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楹联等百余篇,并配以百余幅精美的古代书画作品。这些文化日历包罗万象,大大引起消费者的青睐和热捧。

【素材点拨】日历的复兴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兴衰的问题,这其实表明文化生产正在复兴。有文化品位的日历畅销是耐人寻味的,只有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才能重新获得生存的空间。

【立意维度】文化品位/积淀与创新/借鉴的力量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园林;造景设计

园林是集历史文化、审美于一体的产物,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园林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现代园林造景设计工作受到西方园林文化的影响,另外还承载着我国传统的园林文化。

当代园林设计不仅需要秉承传统文化,还要结合现代园林造景设计特点,迎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现代园林造景设计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倡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上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神,现代园林造景设计理应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髓,用以打造现在园林中的文化内涵,突出中国特色,独树一帜,展现不一样的现代园林造景设计。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的传统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演变,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底蕴,也就是我国历史上不同思想、文化、审美、观念的合体,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沧桑发展,慢慢积淀形成了文化内涵丰富的图形、纹饰和图腾等传统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都渗透出浓厚的历史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艺术欣赏价值,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文化符号是传统文化的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今天的园林造景设计应该传承和更好地诠释这种完美。除了图形符号等表现形式以外,园林艺术从古至今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形式、质感、文化特征无不在空间与人之间传递着某种氛围、某种情感。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于园林设计同样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底蕴,另外风水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一种反映,它将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景观的视觉环境等做了统一的考量。因此风水是中国古代一种景观设计理论和东方的环境科学。

2传统文化对现代园林造景设计的影响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一定要秉承传统的园林文化,然后融入建筑、植物、审美、文化等元素进行自然环境的改造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在一定环境范围下,通过园林艺术和相关的建筑技术,运用改造原有的地形、植物群落、建造园林等方式打造出贴近自然的园林。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园林造景设计具体的影响有以下四点:第一,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园林造景善于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打造天人合一的空间形态。现代园林造景设计注重运用花卉、盆栽、草坪等,构造亲近自然,与自然共生的和谐空间。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学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风水学统一考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园林的视觉环境。这是一种崇尚自然,倡导和谐共处的理念。其最终目的是希望形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平安吉祥。第三,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宁静致远的意境。这对现代园林造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现代园林设计不仅是一种视觉的感受,更是一种触及人类心灵的外在表现形式。现代造景技术要将本身的自然环境结合人类自身的价值观以及审美观与园林造景设计之中,从而丰富园林造景的内涵。现代园林造景不仅是制造一种美的自然人文环境,更是借环境以明志,表现和流露人的精神境界。流露出人的品位以及节操。第四,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不是拘泥于形式的表达,而是对于文化内核的深层次挖掘。现代园林设计,园林的景观布局不仅是形式上的设计与布局,更要反应出设计者的内心境界和精神意图。园林的造景设计是对文化的传承和表达。人们对于园林造景的审美,不仅是审其视觉上的美景,更是一种心灵的感受,灵魂的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