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活动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活动的含义范文1
翟翌辉:中原工学院在读研究生。
摘 要:设计与技术有着本质的联系,设计是一种理性的感知活动,而技术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运动,两者皆属于一种理性的范畴。技术所包含的方法、定理和公式等等属于微观的理性思维,而艺术中的设计在这种思维中属于宏观的理性思维。哲学中的设计思维活动,使技术与所有思想体系串联起来,并加以研究。
关键词:技术美 设计美
1、设计和技术的含义
1.1、设计的含义
我们从辞源学角度考察“设计”的本意,“设计”是指把一种方案、构思、意图、计划,通过某种方式,用视觉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的一种活动过程。《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解释是:布置、图样、方案、模型、构思、意图和计划。《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其定义为“在正式的某件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目的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在古中国文章中队设计一词是分开使用的。《三国演义》中有“某为汝设一计谋”的语句。其中“设”指预想、策划,“计”指方法、策略。《管子。权修》中记载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这里都融入了丰富的语言词汇和深刻的思想。
设计就是把一种方案通过视觉语言的形式表达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过程。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1、创造性。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拿出使大众满意的作品。设计的最高准则是使“人”满意。也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创造新的有用的事物。
通过对设计含义的理解,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设计的本质,人是设计的主体,物是设计的对象,因而设计是人类综合有机统一的创造性活动。
1.2、技术的含义
技术一词出自希腊文techno与logos的组合,基本解释为,在劳动生产方面的经验、知识和技巧,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在《史记。货值列传》中:“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精也”。《考工记》中“材其质,工其巧”。这个词被吸收入英语后,它的词义有所裱花,造型艺术方面的含义没有了,它仅指各种应用技艺。英国工业革命后,“技术”一词的含义有所扩大,它不仅指各种手工技术,而且也指运用机器生产的机械技术。
机械技术诚然比手工技术优越的多,由手工技术到机械技术被视为一场革命,但是,机械技术严格来讲还不能说是现代技术。现代技术产生于19世纪末叶。具体来说,它与电的发现、使用密切相关1897年10月21日,英国发明家爱迪生在他的实验室中成功的地进行了电照明实验。后来,《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就将这天定为现代技术的诞生日。
2、设计美与技术美
2.1、设计美
设计美从构成上来说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不是指它的要素多元,而是指它的多种美的形态综合的产物。设计是诸多美的整合体。设计美的构成元素非常丰富,有艺术美、社会美、科学美、技术美,设置有一部分自然美。
从审美主体而言,不管是哪一种美,它的审美主体都是人。但是传统的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主要集中在人类心理构成中“知、情、意”的某一部分上。设计美的审美主体则是物质主体与精神主体的统一。
从设计美的范围而言,设计美是大众、公共的产物,这是设计美的第二特性。它与“艺术设计是一项社会工程”的特点直接联系在一起。设计美的社会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设计美感具有普遍性。设计美的社会性还表现在设计美感具有规律性和一定的可预测性。
2.2、技术美
技术美是工业生产的产物,它是人类的技术活动的精神结晶技术美与艺术美都是人工创造的,其美都凝聚在人工制作的物品上。由于技术制品与艺术制品具有不同的价值,它们制作的过程、手段也有所不同,因而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性。
技术美的创造理念是消费者的共同期望与共同情感。比起艺术美来说,技术美是更大众化的美,更贴近生活的美。
技术美的审美方式是静穆的观照与操作性体验的结合,而以操作性的体验为主。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康德认为美有两种,即自由美和依存美,后者含有对象的合乎目的性。对康德而言,合乎目的是一个更有优先权的美学原则,它与功能相近。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这种实用化求美不是“化妆”,而是以专用的设计和语言进行创造。如工业设计常称为工业艺术(Industrial Art),广告设计被称为广告艺术(Advertising Art),等等。设计被视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决定了设计中必然的艺术含量。设计的草图或模型,本身就可能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不可否认,很多工业设计作品的形式表现出与现代雕塑与绘画的密切联系。包豪斯时期,结构主义的抽象形式与新造型主义绘画和雕塑就存在着惊人的共同之处。康定斯基的抽象构成主义绘画与名信片的设计也就是构成主义的风格。荷兰画家蒙特里安《红黄蓝构图》就直接影响了里特维尔德的家具《红黄蓝》椅的设计,这表明艺术对设计有相当的影响,反之亦然。如果我们接受这一事实,艺术与设计截然区别便不复存在了。现代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工业制成品也是艺术,至少部分是艺术。在近现代,设计与艺术之间的距离日趋缩小,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极易诱发新的设计观念,而新的设计观念也极易成为新艺术形式产生的契机。
从古至今,设计的艺术追求都在设计品中体现出来,半坡彩陶文化的人面鱼纹湓,彩陶中的小口尖底彩陶瓶,所以为尖底,是为了便于在土坑中固定使用,瓶的两耳位置适当,可用绳系住,口部也结一根绳,以利于提起时掌握重心,便于汲水和倒水,瓶上是红底黑色的螺旋纹,瓶底上绘以各种图案,使使用与美观统一于一体。1968年艾伦·琼斯设计了一张茶几,波普风格,在下面起支撑作用的是一个极为逼真的跪着的半裸女雕像,用她的脊椎托着玻璃台面,这样的造型与设计观念令正统设计师们非常吃惊,裸女是雕像,彩塑的极为逼真,极富调侃和戏谑的趣味。各种造型,既有各自的功能,又有各自的美感。
不同的设计门类体现着各自的不同的艺术特点,不同的美感。1950年代,丹麦的建筑及设计师雅各布森设计的“蚁”椅、“天鹅”椅和“蛋”椅这三大名椅,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由刻板的功能主义转变成细节的精练和经推敲的整体性和雕塑感。这种设计就孕育着现代有机雕塑艺术。
考察现代设计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艺术的变革以一种激进的方式影响了许多设计领域,艺术的发展与设计的发展并行不悖,二者都在追求一种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本世纪初,艺术的抽象形式,尤其是几何形式直接影响了设计的现代化,而设计的探索又同时影响了艺术形式,二者的合力诞生了机器美学,包豪斯典型地代表了艺术推动设计,艺术与设计结合的成就。
艺术家参与设计研究,投入设计实践,可以推动设计进步。“现代主义之父”威廉·莫里斯是个典型例子。设计师关注艺术,投入艺术研究,也推动设计进步。以包豪斯的学生和老师的布鲁尔为例,1920年他进入魏玛包豪斯学习,师从艺术家伊顿和康定斯基,学习色彩和形体理论,接受了相关的训练,为他后来的家具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合作则更有可能推动设计进步。艺术家包括导演、演员、编剧、音乐家、舞蹈家、制片和舞台美术家通力合作,能够制作出许多优秀的电影、电视剧和广告等,这是艺术与设计合作的结果。
总之设计与技术要处理的都是三大主体之间的关系:人、自然和社会。(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艺术设计美学》 陈望衡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艺术活动的含义范文2
美和艺术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五年前,法国当代最知名的哲学家Michel Serres在欧莱雅主持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美有没有价值”。随后对“美的含义”的思考就开始了,至今对于美的社会价值和含义的研究仍在持续开展。从2006年开始,欧莱雅就开展并支持了一项长期的社会科学研究计划,从历史和社会学的观点探求美的含义和真谛。欧莱雅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普及美的产业的知识;为关于美的社会科学研究做贡献;与尽可能多的人分享美的知识和问题;强调美的产业的价值。
作为这一研究的成果,丛书《十万年的美》(100000 Yearsof Beauty,Gallimand,2009)由此诞生。2010年4月9日,欧莱雅(中国)主办了《十万年的美》读书沙龙活动。这套丛书是一部立意颇为独特、结构甚为宏大的著作。全书以人类对美的认识的发展和响应时代在艺术品中的呈现作为“美”的主线,仔细研读下来,更像一本讲述人类视觉艺术的研究书籍,由法国学者ElisabethAzoulay任主编、著名的法国科学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米歇尔,塞尔(MichelSerres)任学术总监,参与工作的有来自于三十五个国家,包括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史、哲学、历史学、博物馆学和心理学等二十个学科领域的三百位专家。全书读来专业但不艰深,在传达“美”的概念上融合了来自各个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的论点,是一部跨领域著作,讲述人类在各个时期和各个文明中对美的追求,是第一部以时间与空间方法来研究该主题的书。中心主题是:通过人体这一完美的媒介,人类对美的追求在所有文明中从未间断。而这正是欧莱雅这个化妆品企业一贯的宗旨。
作为从事美的产业100年的企业,欧莱雅对美的文化有相当的沉淀和力度,同时,欧莱雅企业一直将美的探索作为企业责任和义务。在其商业过程中,根深蒂固的研究美的价值存在于何方,美的未来又在哪里。目前欧莱雅总部的基金会要求企业在全球贯彻三条公益活动的主线:女性、科学教育和弱势群体,在三个方向的研发和实施上,每五年有四千万欧元的投入。对于各地的分公司,在具体项目投资和项目数量上,没有固定的要求。而在文化艺术方面,对“北京到凡尔赛”中法美术交流博览会和赵无极六十年回顾展的赞助,使得欧莱雅中国分部走在全球的前列。
品牌与艺术相结合的公益事业在近年可谓多如牛毛,而《十万年的美》的推出堪称其中将品牌理念形象与艺术文化活动融合紧密而恰当的范例,这套丛书暂时还没有中文版本,不过欧莱雅已将书籍赠与多个国内美术专业学院和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科图书馆。
艺术活动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设计;艺术;审美意识;联系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艺术和设计在其各自的领域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与此同时,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也相当的微妙;设计从最早对时期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工,慢慢演变为当今包含人类审美需要和功能需要的创造性活动。笔者认为就此演变而来的人类对美的需求,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艺术了。
设计与艺术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想要很好地理解“设计与艺术”的概念,对于首要了解设计这一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即使设计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含义,但设计终究会升华成为艺术。
1 设计的解释
“设计”这个词起源于古罗马,并可以追溯到拉丁语的“designare”,它的含义有很多,比如说追溯、标记、描绘、计划、和做事;1548年,对于“设计”的解释首次出现在《牛津英语词典》中,这时的设计还是动词,与“指出、制定”的含义等同;1588年,它又身兼了名词的意思,意思是指“目的、目标和意图”;几年以后,对于它的名词的解释变得更加精确即“做一件事之前的计划,行动之前的打算”。这些比较原始的关于设计的含义一直沿用至今,随后新的含义也在不断地出现,有些解释则比较笼统,有些解释则比较精确。
笔者认为,设计可以简而言之的这样去定义,设计就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设计就是符合自然的客观规律,一切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进行创作的,同时设计出来的东西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和谐,更加的丰富多彩;更进一步来说,设计就是将平凡变得不平凡。
假如你从来没有见过智能手机,当你第一次接触到它的时候,先不看它的外形,怎样才能猜出它的用途呢?如果光是盯着它看,当然无济于事。你完全无法从这个玻璃、塑料、金属材料的组合中得到丁点的暗示:它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它该怎样使用?使用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你无法想象到这样如此小的玩意居然比一辆推土机还要厉害,这样一个小型的数码装备居然容纳了相当大的内存容量,单从它的外形来看,你怎会发现它既可以当电话、相机、浏览器、家庭数码管理系统、播放器、游戏机、音响、电视机、闹钟、日记本、笔记本、地址簿、计算器、气压计、导航仪、指南针等等这些设备。这如此厉害的数码设备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具备足够勇气、想象力、知识和技术的科学家对晶体管进行发明,使得数据的传输成为可能,将其进一步的压缩使它越来越小,当百万个晶体管同时存在于一部手机里的时候,就形成了我们所惊叹的这一部数码设备。假想,如果没有设计,科学家的劳动成果将永远停留在实验的范畴之内,则更不可能改变人类的生活,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当人们谈论到手机以及其他物品的设计时,往往只停留在设计物品的外表上,但是物品的外形设计只是设计的一个部分,实际上,设计指的是分析事物、视觉化实现、计划以及执行的过程。设计创造了许许多多人类意想不到的不平凡的东西,这些设计使得科技不断地发展,使得科学技术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使得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的方便,更加的丰富多彩。
2 艺术的解释
曾经在课堂上就听老师说过“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不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是不存在的。”所谓的艺术就是指人类根据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遵循审美和反审美规律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物质文化手段,创造出富有极大的美学特征的精神文化的创造。以往以来,人们对于“艺术”并没有固定的解释,在西方,“艺术”一词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文学、戏剧等。从广义的范围上来说,“艺术”还包括医学、科学等方面的技艺,其概念与技术大致相同。官方则从它的社会学、认识论和审美三个层次来进行定义:第一,从社会学方面来说,艺术是注重意识形态和精神的生产,它的目的是生产艺术品;第二,从认识论方面来说,它着重寻求真理、靠近真理以及获得真理;第三,从审美方面来说,艺术着重其审美性,它的目的是生产出具有审美性的艺术作品。艺术不仅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同时也包括精神与物质结合的产品。
3 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对于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解释,笔者最喜欢的是美国杰出的家具与室内设计大师查尔斯・伊姆斯的做法,当有人问到他,设计是否是“一种艺术性的表达”时,他是这样回答的:“我更愿意说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表达,它可能(如果它足够好的话)在之后会被当成艺术。”
艺术与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许多相似之处,同时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区别。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的审美性在以前的原始社会内原始人类打制石器的行为中就得以体现,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的提高以及造物范围的不断扩展,促使了艺术与设计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设计是一种把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活动过程,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而艺术是一种人类创造的一种具有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设计也在不断地发展,自然而然地生产出“好的设计”,与此同时“好的设计”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因此,设计与艺术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4 结语
以上的内容是笔者关于设计、艺术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一个理解,本文着重对设计进行分析来深入探讨艺术与设计的内容。关于设计笔者还需强调几点:
第一,设计的开放性是其中之一。在这个资源开放的时代,就保密来说,它变得不再诱人,因此设计应该放下偏见,敞开胸怀,寻求与其他科学的合作。第二,设计要更具有人性化。设计需要更善解人意,更好地注意到我们生活中的经常出现的小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不能用理性进行解决,但是它却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第三,设计需要大胆和谦逊的态度。设计师如果想要在工作上有所进步,这两种特质是他们必须具备的。他们必须要勇敢地接受设计的局限性。第四,设计应更有策略。设计师是设计的沟通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认真地完成设计,还需要练就一些传播的技巧,以便进行有必要的宣传。
参考文献:
[1] 江黎.椅子的变异[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 杨硕.人类理性与设计科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艺术活动的含义范文4
关键词:音乐材料;非对应性;模仿性;象征性;暗示性
当我们在说一种艺术美或一部艺术作品美的时候,常常首先是针对这种艺术或这部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而言的。当我们听到贝多芬的交响乐时所感受到的一切,也正是由于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等一系列声音的要素刺激我们听觉的结果。要研究了解音乐的特征,有关这门艺术的美学问题,首先应该搞清构成音乐的材料有哪些特点,所以,音乐的物质材料是体现音乐特征的基础,也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要素。
一、音乐材料的特性
音是音乐艺术的物质材料,音乐艺术总是以音响标志着它的存在。音乐音响作为物质材料是无疑的,音乐材料有着自己特殊的特性,非自然性、非语义性、非对应性,其中非对应性在音乐特性中尤为重要。
1、音乐材料的非自然性
每一部音乐作品中的声音都是经过作曲家精心思考创作出来的,这些声音在自然界是不存在。所以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性的,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来的音响,是一种创造性的声音。没有创造性的劳动就没有音乐作品。如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黄河船夫曲》的主题,贝多芬歌剧《费德里奥》中的一首合唱曲的主题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 这都说明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作创造性的选择。
2、音乐材料的非语义性
众所周知语言表达是依靠声音,音乐同样也是用声音来表达思想内容的,但音乐的声音与语言的声音所表达的意义却完全不同,语言具有一种约定性的语义。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字都具有特定的含义,它是人们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工具。音乐的声音却完全不同,它仅仅限定在艺术的范围内,只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音乐中的任何一个声音都不会有确定的含义,它是非语义性的。
音乐往往通过音调的高低、大小、粗细、刚柔等表现因素体现出语言的总体含义,音乐也同样通过音调的变化表现出音乐的基本含义。作曲家正是利用这一点相同之处,用音乐表现语言内容,比如,非常熟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其中在楼台会中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表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楼台相会时依依不舍的场景。音乐虽然无法表达出这对恋人在互诉衷情时的语言内容,但人们可以从音乐的音调中真切地感受到这对恋人离别时发自内心的表达。尽管这种表达不是语言,它没有语义因素,但它却表达了一种与语言相似的表情效果,实现了音乐与人的共鸣。
3、音乐材料的非对应性
自然界的声音往往都有一定的含义,潺潺的水声表示溪水在流动;[7]呼呼的风声表示空气在流动,人们在无意中发出来的自然性的声音也有一定的含义,比如,哭声意味着悲痛,笑声意味着愉快。音乐的声音也同样具有含义,自然界的许多声音现象以及语言中的某些语义性的表达都能通过音乐表现出来,比如,雷声、雨声、风声、鸟叫声等自然界的声音现象,悲痛的心情和爱情的表达,事态的发展和战争的场面等等,需要看到的是,所有自然性的声音在这些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有着明显的对应性关系,它们之间不需要依靠中间环节去加以构通,不存在中介因素。而音乐却不同,音乐的音响中所体现出来的自然现象和语言含义,与这些现象和含义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对应关系,悦耳的笛声并不是鸟叫,震耳欲聋的定音鼓轰鸣也不是雷声,小提琴柔美的音调并不能代表爱情的表白,沙哑的铜管乐声也不是痛苦的叫喊。[5]人们也许能在音乐声中听到鸟声和流水声,但是这些声音与自然界的实际音响是完全不同的,人们对这两种声音的感受也完全不同。
二、音乐材料非对应性特征
对于自然界真是的声音,人们无须曲思考和想象就能感知到它的对象是什么;音乐中的声音,必须依靠人们的想象和联想活动才能理解它们的含义。在听众和音乐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中介结构,这就是想象和联想;通过它们去沟通艺术和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
1、音乐材料的模仿性
音乐中的模仿性一般指用音乐中的声音模仿现实或自然界中的其他声音,即通过声音模仿声音,也就是说,音乐声音的模仿只是针对同类的物质而言的,或者说,是针对那些用同一种感觉------耳朵去接受的物质现象而言的。对于同类的物质或用不同的感官去接受的物质对象,比如,颜色、气味等则无法用音乐去模仿。
模仿在音乐作品中很常见,尤其是对鸟叫的模仿,古今中外都有许多优秀的例子[9]。比如,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中用唢呐特有的音色结合音乐模仿鸟叫。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田园交响曲》中,分别用长笛、双簧管和单簧管模仿夜莺、鹌鹑和布谷鸟的叫声。音乐中的模仿有时往往超出形态特征的范围,而带有某种概括性的含义。作曲家往往对现实对象中的某些外在的形态进行概括性的含义,作曲家往往对现实对象中的某些外在形态进行概括和提炼,[6]把它提到概念的高度,再对它进行模仿,比如,对雷雨声的模仿,并不是直接取打雷的声音和下雨的声音作为模仿的对象,而是把雷雨发作时可能产生的声音作以概括,诸如沉重、暗淡、刺耳等,然后再用音乐去模仿这种类型的声音,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暴风雨》中曾用过这种模仿的手法;作曲家通过两个音调,一个是急促下行的音阶进行,另一个是震音背景下沉重的音响,概括地模仿了雷雨交加时的自然现象。 2、音乐材料的象征性
象征性也是音乐的声音所具有的表现特性。音乐的声音可以通过象征性的手段去表现某种客观现象和物质对象。音乐声音的象征性主要体现再用声音象征声音以外的其他事物,比如,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月光》第一乐章,作曲家用三连音在低音部的弱奏象征湖面的平静。湖面、月光的平静是一种状态;主要依靠人的视觉去感受,作曲家在这里用声音象征视觉形象的依据是,人们既然能听到如此弱小的声音,周围一定非常平静。如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在《培尔.金特》第一组曲第一分曲《朝景》中,采用三连音的连续上行,运用三度转调来象征太阳升起的情景。音乐声音的象征性,除了针对某种状态以外,还能针对某些概念,比如,用小号的音色象征光明,用铜管乐象征英雄凯旋。
3、音乐材料的暗示性
除了模仿性和象征性以外,音乐中的声音还具有暗示性的功能,暗示和模仿,象征不同,模仿是指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或现象学着做,它直接指明了要模仿的对象;象征即指用一种现象去表现另一种和它在形式上完全不同的现象;它间接地给人指定了想象的方向;暗示则在任何情况下都部会指明,它需要接受者自己去领会。对于非自然性和非语义性的音乐的声音来说,暗示具有特殊的意义。[9]
音乐声音的暗示性主要是寓意性的,它往往从对现实对象的概括中而来的,它与寓意性模仿不同,并不是从模仿对象的声音对象出发,而是通过声音造成的特殊气氛去暗示某些事物和现象。比如,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第六交响乐》的引子中,用大管沉闷的音色,微弱的力度,迟缓的节奏和盘旋在不稳定音上的旋律进行所造成的惨淡气氛,暗示了乐曲悲剧性的内容。
音乐的暗示性,往往与象征性和模仿性联系在一起。作曲家在音乐作品中运用模仿的手段,其意图往往部在与表现这些声音对象的本身,而是为了通过对这些声音现象的模仿去暗示周围的环境。作曲家常常通过对鸟叫的模仿暗示美丽或幽静的自然环境。比如;贝多芬在《第六交响乐》第二乐章中,用不同的木管乐器对各类鸟叫的模仿,其中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暗示一幅鸟语花香的春天画面。
4、音乐材料的表情性及其主导作用
在音乐声音的表现因素中,占主导作用的应该是表情性,无论是模仿,象征还是暗示它们都渗透着表情的因素。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在交响诗《我的祖国》第二乐章的引子中,运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用木管乐器走出微微起伏的旋律,以此象征潺潺溪水由小到大的流动。同时,这种象征性的手段又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的,它不但体现出一种象征性的状态,而且也体现出人们感觉到这种状态后产生的内心体验。所以,音乐的声音总是以表情作为主要的表现内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往往把音乐称作表情艺术。
音乐的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它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它建立在创造的基础上,而这种创造性的因素又蕴涵在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等表现手段之中。
参考文献
[1]李岚清.《李岚清音乐笔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黄本国.《音乐的理论基本教程》.2002-01-01.
[3]纳德·杰·格劳特著.《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4]拉尔德·亚伯拉罕著,顾犇译,钱仁康、杨燕迪校订.《简明牛津音乐史》.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5]罗·亨利·朗著,张洪岛、杨燕迪等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6]沈旋 陶辛等编.《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艺术活动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中职卫校;青年教师;教学艺术;技巧
近年来,中职卫生学校生源稳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教师队伍也逐渐庞大,中青年教师成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其中大多数专任青年教师是来自医学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到学校,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培训,教学能力比较低,教学实践经验比较薄弱,因此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成为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的主要内容。教学艺术是每个教师必备的素质,只有努力学习和掌握教学艺术技巧,才能提高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探析教学艺术的科学含义,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组织管理三方面探索青年教师应用教学艺术的技巧。
一、教学艺术的科学含义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同一般文化艺术相比,教学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教学目标的从属性;教学艺术表现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活动带有特定的艺术性。笔者认为教学艺术是一种从属于教育目标和教育规律的艺术,亦即教学的技能、技巧及艺术感受。教学艺术的含义有狭窄的不同,平时我们说的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主要指教学的艺术感受,是狭义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在广义上说,包括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形成的技能技巧。笔者认为取其中义为好,以区别于一般的教育学理论,突出技能、技巧的艺术感受的特征,即从技能、技巧、艺术感受角度形成教学艺术概念。对理解教学艺术的深刻含义很重要,概括地说教学艺术从属于教育目标和教育规律,又有自己的艺术特性。教育既然作为一门艺术,就应该有它自己的系统。由于教学艺术包含广博的内容,可以对它进行多角度的分门别类;又因为教学艺术从属于教学目标的需要,这就提示我们,应该从与教育活动、教育学相关的艺术角度探讨教学艺术的系统。教学艺术包含一般的艺术,如语言表达艺术、书写艺术等,具有综合艺术特点,然而这些艺术又融汇于教育学、心理学与组织管理学艺术技巧中。所以,青年教师仅有专业知识还不行,还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教学艺术,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教育学技巧的应用
教育学技巧就是“怎么教”的教学艺术问题。教学活动受教育规律的指导,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方法可以套用,因此,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做知识的搬运工、教科书的传声筒。每上一堂课,就是一次创造性劳动,一次艺术的加工。青年教师必须熟练教学理论,系统了解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专业的特点,熟悉教材,进行最佳教学方案设计与研究,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育规律和教育学技巧的灵活运用就是最基本的教学艺术成分,掌握教育理论是形成和发挥教学艺术的前提条件。当前教育学理论发生了深刻变革,产生新的教学论与教学法,如“角色扮演法”,“微观互动教学法”,“PBL教学法”,等等,探讨如何把教学从传授知识为主转移到重在开发学生的智能为主,或者说既传授知识,又发展学生智力,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与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的作用贵在一个“导”字,正是有了教师的讲授和指导,才使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如果只是让他们自己阅读教材,则多数人难于理解和接受知识,必须提纲挈领地讲授教材,并注意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介绍学习方法,突出重要概念,重要的代谢过程,加深理解,学会归纳,全面理解,重点记忆,并通过复习题启发学习,巩固所学内容,对“差生”加强辅导,这样不仅能提高讲课效率,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即“授渔”,而且学生的反映也会比较良好。教学艺术就是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是教育内容的艺术升华。
三、心理学技巧的应用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教学过程有丰富的心理活动内容,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心理接触和作用。教师必须掌握心理学技巧,有效影响、组织管理学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师通过心理技巧的应用能处理好师生间的相互作用,使自己的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感人,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样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心理艺术的内容很丰富,如教师如何吸引和感染学生,如何进行师生间心理交流和对话,如何在教学第一次活动中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何建立教师的教学威信,等等。学生的心理受年龄、时代、民族和社会的影响,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有广博的知识面。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态,有针对性地应用心理学技巧,才能获得预期效果。智力性的心理因素和非智力性的心理因素相互联系,同属于教育主体———学生的基本心理范畴。以往教学着重于思维、记忆等智力性心理因素的培养,对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心理因素重视不够,如对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他们的智力、知识水平都比较低,若由此推论他们学习一定很困难,难得成才,这样估计就是忽略对他们学习心态、学习努力程度作用的考虑。中职学生虽然智力基础相对差,但学习成才、为社会服务的愿望强烈;同时由于基础较差,学习感到困难,往往有些自卑感。因此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及时鼓励,使他们形成自信、自尊的心理,消除自卑感,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勇敢追赶现代科学知识的潮流,努力学习,以勤补拙,促进智力因素的转化和发展。学生的进步也体现了教学心理艺术的奥妙,应用心理学技巧往往事半功倍。
四、教学组织管理技巧的应用
教师讲授及指导学生学习是教学管理的过程。教学组织管理是教育、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相互渗透,要上好一堂课并非易事,教师要有驾驭、调节课堂学习气氛的本领,把握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并根据学生的表情反馈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环节,掌握教学的主动权。这种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的技巧也是一种艺术。对学生的教学管理、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现代管理知识的应用。现代管理科学知识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和渗透,这类知识对教师上好课大有裨益。发扬教学民主,是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应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开班干会了解学生的意见,尤其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多做工作,多了解,多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促进他们进步。学生对教学反映的意见,能够启发教师思考和发现,集中大家的智慧改进教学,也就是提高了教学艺术。教育学技巧、心理学技巧、教学组织管理技巧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是相互交叉、互相渗透的。如以提问这种教学的手段为例,其目的有的是造成悬念,激发兴趣,有的是启发思考,加深理解,有的是出于维护教学秩序的需要。“留心处处皆学问”,三尺讲台是教学的艺术舞台,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传授的信息量大增,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资料可以省去一些教师的讲授,但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知识与信息,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指导,课堂讲授仍然是最重要的基本功。要上好一堂课,青年教师应修好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理论,这些知识是形成教学技巧即教学艺术的基础,但学习这些知识并非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或一次学习就能学好的,教学艺术的提高有赖于教学实践的锻炼。
总之,教学艺术可以被认识与学习,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作者:刘庆苗 单位: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
艺术活动的含义范文6
一、朗诵的基本要求
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1.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
这种再创作,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的字句,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
2.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
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要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理解作品内容
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除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其次,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扫除文字障碍后,就要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这篇作品以象征手法,通过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和即将来临三个画面的描绘,塑造了一只不怕电闪雷鸣,敢于搏风击浪,勇于呼风唤雨的海燕这一“胜利的预言家”的形象。这部作品诞生之后立即不胫而走,被广大工人和革命群众在革命小组活动时朗诵,被视作传播革命信息、坚定革命理想的战歌。综合分析之后,朗诵时就不难把握其主题是:满怀激情地呼唤革命的到来。进而,我们不难把握这部作品的基调应是对革命的向往、企盼。
(2)丰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像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
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也使人动性。
二、朗诵的表达手段
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1.停顿
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一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二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三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四是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
(1)生理停顿和语法停顿
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
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2)强调停顿
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安排的。例如:贺敬之《雷锋之歌》中的一句:“来呵!让我们紧紧挽住雷锋的这三条刀伤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条”之后略作停顿,就会给听众造成“三条手臂”的错觉,影响理解的正确性。
2.重音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通过增加声音的强度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1)语法重音
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
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
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
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
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
如果一句话里成分较多,重读不止一处,则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如:
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2)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往往不同,例如:
我去过南靖土楼。(回答“谁去南靖土楼”)
我去过南靖土楼。(回答“你去没去过南靖土楼”)
我去过南靖土楼。(回答“南靖土楼、永定土楼等地,你去过哪儿?”)
因而,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
3.语速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4.句调
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句调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于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末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1)升调和降调
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达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2)平调和曲调
平调,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三、朗诵有助于朗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