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审美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审美的意义

艺术审美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 审美 艺术 杜威 经验 完整性 圆融性

《艺术即经验》这本著作是美国的约翰·杜威教授将他在哈佛大学的一系列艺术哲学讲座集结起来,最终以书本的形式发表的,国内的中文版是由商务印书馆于2010年翻译出版的。杜威教授(John Dewey)是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杜威教授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理念对整个二十世纪的教育理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需要提到的是,杜威的思想理念曾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发生过重大影响,民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如、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均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曾是杜威的学生。下文将重点探讨《艺术即经验》这本著作中的核心内容,以此来引发我们对于审美和艺术的深层次思考。

在《艺术即经验》这一著作中,杜威教授从哲学的广度抓住问题的实质;他从审美经验的性质出发,并且我们从中窥探出,这些经验的性质中的一部分以形式和表达的方式发挥作用。杜威继续在大众艺术和个体艺术中去讨论优良的艺术,阐明品味的标准问题,并且探讨艺术与文化、经济生产、科学、道德之间的基本关系。

回顾整个思想史,我们知道当时的哲学方法要么是逻辑学的、社会学的,要么是客观的,杜威教授所从事的这项工作的独创性在于——它的视角是完全生物学的;由于审美经验被认为:对其环境来说是人类有机体的特殊反应,这种反应具备和谐的适应而不是冲突或者分裂的特征,而且在某种细微的程度上,任何时候在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建立起平衡。但是,来自于自我与自我周围环境之间的一般的相互作用区分开美的经验,这种经验是前一种情况下的目的既不是缺失的也不是主要实际性的和智力性的,这与一种有组织的和完全统一的整体的创造力和感知力有关。这样的一种意向也在一定的艺术范围之内,将“表现力”从常规性的情感表现中区别开来,这种常规性的情感表现是一种“释放”,而不是呈现在艺术媒体上的一种自愿的行为。只能在理论上脱离内容的“形式”,表现为节奏、对称和比例等;“变化中的一致”的神圣准则,表明在单调的统一和纯粹的混乱中存在一条折中的道路,它涵盖了所有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对美的艺术来说,共同的属性是他们得以运转的物质媒介,并且那些共同的属性是由在“时-空连续统一体”中的沉浸所导致的;根据他们通过人的身-心或者外部的和异于人的材料而运作,他们彼此是有差异的。杜威教授谴责印象主义,但是他拒绝接受严格的标准或规范,并且他指出下述高深的陈述:如果对于批判而言不存在标准,尽管如此,在评价中还是存在批判的标准,因此,这样的批判就不会落入到纯粹印象的领域。“人们几乎普遍地把艺术的和美感的东西混淆不清,而这种混乱的状况一部分是这种情况的原因,而一部分也是它的结果。”“我们从其含蓄的意义方面来讲,把经验当做是艺术,而把艺术当做是不断地导向所完成和所享受的意义的自然的过程和自然的材料,在这个论点中就把以前所考虑过的一切论点都总结在内了。”

尽管这是一种有趣的且明显原始的生物学的方法,但是杜威教授强调正是这种协调遍及了艺术的经验。“因为每一个经验都是由‘主体’与‘客体’之间以及自我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交流而被建构起来的,经验本身不仅仅是物理性的或者是智力性的,不管到底有一个或者更多的因素起着支配作用。”与此同时,我们都有一个共识:“艺术将人与自然融合起来……在血缘和命运中使人们意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关联。”读完杜威教授的书,笔者仍然认为这本书在整体上有一些问题,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失望和落寞的情绪,下文我将谈到这点。首先,我们看到这本书有其非常好的或者我们所说的可取的方面,但是它不是美国最大程度上所能给予的;因为人们自然地会联想到桑塔亚尼(Santayana)和G.L.雷蒙德(G.L.Raymond)。让笔者感到遗憾的是:杜威教授没有逃脱这个圈套,当然很多审美学家们也陷入了这个圈套,那就是过渡地集中于一种单一的艺术,或许这恰恰是笔者对于杜威教授的期望过高所导致的一种心理落差。一般说来,这个圈套要么是诗歌,要么是音乐,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绘画却使得诗歌和音乐失色;随意地选择一个常规的章节命名为“表现性的对象”,把十三个画家的名字就算作一首诗。然而,另一个缺陷要严重得多。尽管这两个国家为现代美学的进步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但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杜威教授是熟悉本世纪的任何一位法国人或者具有权威性的德国人。当然,没有英国的或者美国的原子物理学家们能够幻想发表一本专著,除非他们已经阅读过海森堡(Heisenberg)和普朗克(Planck)的著作。当哲学家们长久地沉湎于被科学家们所抛弃的狭隘的无知之中,哲学会如何取得进展呢?杜威从“经验”概念去剖析,从而审美具有完整性和圆融性两个维度。杜威所做的努力是尤其独特性的,成为20世纪美学经典著作,至今对整个美学理论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对于我们从事于一线教育工作者而言,具有原则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美]杜威著,傅统先译.经验与自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27-228.

[2]John Dewey. Art As Experience [M]. New York: G.P.Putnam’s Sons, 1980: 246.

[3]John Dewey. Art As Experience [M]. New York: G.P.Putnam’s Sons, 1980: 271.

艺术审美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技术美 旗袍文化 审美意象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3.036

1、引言

中国向来作为“衣冠王国”和“礼仪之邦”而独领世界。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创造了无数精美绝伦、千姿百态的服饰。旗袍是中国服饰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呈现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样态。服饰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地理气候还有民族起源等等密切相关,在众多的文化因素中,审美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服饰的产生和流变。

2、服饰文化与审美意向

服饰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审美意识创造了一个民族的服饰文化。在人类的审美意识中,审美意向是重要部分,是审美意识的主流。服饰的审美意向表达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人类最古老的服装,据说是树叶和兽皮。原始人服饰表达的不是一种审美意向而是一种智力。服饰首先是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产生的,《礼记•王制》称: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南方曰“蛮”,雕题交趾,西方曰“戎”,被发衣皮;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但是,渐渐地,人类智力的提高导致了审美意识和审美意向的形成。在远古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对于服饰的追求变得丰富多彩了。青铜时代的人类已经开始普遍佩戴胸针和耳环,这一点我们在美国纽约的都市博物馆的展品中会看得很清楚。近代以来的服饰文明跨越了国界,但是,民族服饰仍然熠熠生辉,并没有因国际经济和政治的冲击而失去独特的魅力。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旗袍,并非已经湮灭失传的历史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现在。

3、不同历史时期技术美的审美意象

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民族服饰的样态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表现出某些不同的审美意识的流变。清朝以前的旗袍服饰更多地体现出实用审美意识。在清代中国有两种基本服装,一种是上下连属的袍,另一种是上下分裁的衫袄,满族人穿的便是上下连属的袍,因为满族分为八色军旗,分管着八部军民,通称“八旗”,也被称为“旗下人”,简称为“旗人”,于是他们穿着的衣服也就被人们顺带着叫做“旗袍”,即旗人所着之袍的意思。

满族人在1644年入关之前,长期居住在东北长白山一带,以游牧渔猎为生,是一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在半耕半牧和频繁征战中,为了遮挡风沙烈日而逐渐形成了穿着宽腰直筒式的服装,长及脚面,四面开叉,侧面开襟。穿这种长袍,当需要骑射或做比较激烈的活动时可以随便将袍的前襟撩起来系在腰间,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色,与耕种文明的汉族人所穿的长袍大不相同。当时旗人无论男女都穿这种服装,男的穿着叫长袍,女的穿着叫大衫。满族人入关以后,生活逐渐汉化,旗袍也按性别逐渐分化,男人的主要服装变为长袍、马褂和长裤,女人的主要服装仍是宽腰身直筒子式的长袍,而此时女子服装的款式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旗袍的真正老祖宗。

入关之前,满族妇女生活十分简朴,所穿的旗袍非常朴素简洁,色调也比较素雅,不重装饰。入关后满族妇女所穿旗袍的装饰逐渐变得繁复起来,原本用来保护领口、袖口及下摆免受破损的素色衣缘逐渐被绣上纹饰,变成了道道镶嵌,并逐渐以多镶为美,从开始的三镶三滚、五镶五滚发展到“十八镶滚”,极尽奢华。从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慈禧太后和皇后婉容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饰,连衣服面料的本色几乎都被掩盖了,绣、盘、镶、嵌、滚、荡、钉,各种如意纹样等样样俱全,早期旗袍的简练自由的风格被繁冗的装饰所替代,但旗袍宽腰直身式的造型却没有变,直到清晚期,旗袍还是属于直筒式平面化的样子。这种旗袍从外形上看大多采用平直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衩,腋部略有收缩但不明显,胸腰围度与衣裾的尺寸的比例较为趋近。在最能突出女性美的特征――曲线美上,旗袍始终以沉默相对。这样一袭直筒形的旗袍,从清初的庄妃一直穿到了末代皇后婉容,在三百年间基本上没什么变化。

当今人们的审美意识仍然在流变之中。满族人创造的“旗袍”,今天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旗袍服饰文化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审美意识的流变,有没有共同的审美意向在起着恒久的作呢?通过对于满族旗袍服饰文化的研究我们发现,对于物品的实用价值与功能审美的意向对服饰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表现为“技术美”的审美意向,这种审美意向是构建旗袍服饰体系重要的精神力量。

4、旗袍的技术审美意向

“技术美”(technical beauty)这个词语主要出现于技术美学的研究中。所谓“技术美学”,是指人们研究工业品的设计、生产、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管理营销、商品消费等过程中出现的美学问题的学科。技术美学研究注重产品美的造型与其经济、适用、效率、安全、舒适等性能的结合等问题。技术美学研究强调审美时尚与风俗,强调审美观念的流变,强调人们的审美意识在产品中的表达。技术美的产生一般是在生产和生活中,要依托一定的物质载体。上述对于技术美的简单说明使我们体会到,技术美学研究的对象必然涉及到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

恩格斯指出:“劳动本身一代一代地变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除打猎和畜牧外,又有了农业,农业以后又有了纺纱、织布、冶金、制陶器和航行。同商业和手工业一起,最后出现了艺术和科学;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根据恩格斯的论断,我们也可以通过研究满族的劳动史和生活史来发现其艺术与审美的历史,并可能解读其审美意向的流变,这种研究也体现了技术美学的研究特点。有学者指出:“技术美学作为研究人类物质文化审美创造实践规律的科学,它不仅应包括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产品美学研究,也应该包括对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审美问题的研究。”

尽管在满族旗袍的形成和发展的时代并没有所谓“技术美”这样的名词出现,但实际上技术美的审美形态已经存在。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战国至汉代曾为时人所重,后世的袍服或与深衣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事实上,深衣与袍服颇有差异,前者上下分裁,效果相当于把上衣下裳连成一体;袍服则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义,后来袍服逐渐被接纳为一种稳定的服饰式样,与上衣下裳的服制并行不悖。袍服自汉代被用于朝服,起始多为交领、直据,衣身宽博、衣长至附、袖较肥阔,在袖口处收缩紧小,臂肘处形成圆弧状,称为“袂”,或称“牛胡”,古有“张袂成荫”之说。袍服式样历代有变制,汉代深衣制袍,唐代圆领裥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宽身长袍,穿着者多为知识分子及统治阶层,久而久之蔚成风尚。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种不事生产的上层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闲生活,服饰上的宽衫大袍,褒衣博带,逐渐成为中原地区衣饰文明的一种象征。

5、结语

旗袍的服饰审美意向并不完全是指向技术美的,在许多场合,人们表现出对于艺术审美、社会审美以及自然审美的综合审美能力。因此,技术美的审美意向与其他审美意向一起,指引着当时中国的主流文化发展的方向,并形成独具魅力的旗袍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①《中国历代服饰》 北京学林出版社,198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③《中国技术美学之诞生》 张博颖,徐恒醇著.

④《符号中国》系列图书之“旗袍”,2003

⑤《旗袍里的思想史》王宇清,2001

作者简介

艺术审美的意义范文3

一、正确的情感审美价值标准是歌唱艺术的基础。

歌唱情感审美是一种心理反映,它包括了声音技巧和情感表现两个方面。当人们用声音技巧表现以人为主体的艺术形象时,无论这个声乐作品是反映什么主题和什么内容,实际上都是在表现人和人的思想感情。

德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汉姆波尔说过:“如果有人问我歌唱艺术的含义是什么,我不会从声音技巧的角度去说明。我要说的乃是感动听众的才能。如果歌唱者仅仅是把音给唱出了,那么充其量不过是一位技工匠人而已。”清代声乐理论家徐大椿《乐府传声,曲情》认为“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宜重。”“唱曲不得其情,则正邪不分,悲喜无别,即声音绝妙。而词曲相背,不但不能动人,翻令听者索然无味矣。”他们都从歌唱情感审美的角度揭示了“情”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了歌唱情感审美的声音技巧和情感表现不但要追求声音的美感,更要注意声音的情感表现,只有将演唱的技巧和情感的表达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做到声情并茂,才能达到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

然而,有不少嗓音条件优良,发声技巧娴熟的歌者,由于一味的追求声音和技巧的表现,或以炫耀自己的声音技巧为歌唱的目的,他们的歌唱通常或有声无情,声情脱节,声音苍白,没有生命,给人以僵硬,呆板之感,或虚情假意,用情过度,给人以娇柔做作,厌恶之感:当然也就不可能打动人心,引发听众情感的共鸣了。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没能把握住歌唱艺术的核心,忽略了“声”与“情”的关系。

歌唱需要技术的支撑,技巧乃歌唱审美活动的基础,但如果仅运用技巧,不注意情感,歌唱将失去它应有的艺术美感。情感和技巧应始终保持着互为基础、互为支持,相互依托,相辅相成但又不能相互取代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也就是说,演唱者不仅要注意对声音技术技巧的运用,还要讲究音乐语言及情感表达,在其歌声里将“声”与“情”这

两个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艺术性的歌唱。

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不论哪一种情感都要受到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的规范和制约,都要受到理智的支配。情感审美标准实际上就是对是非利害的评价如大家都喜欢美好的情感,讨厌丑恶的情感。当人们听到优美的歌声,动人的旋律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由歌唱所产生的精神愉悦。同样,当听到痛苦的歌声,悲哀的曲调时,伤感的情绪也会充斥着人们的内心世界。只有歌声让听众的精神活动拥有了审美愉快时,他们所获得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感受,成功的歌唱在体现社会意义,时代精神 听众的愿望和理想时,都表达着歌唱者美的心灵感受,倾注着歌唱者的爱憎情感,这是感染听众,引起共鸣的原因所在。

二、丰富的情感实践经验是歌唱艺术的条件

对于歌者而言,歌唱时所倾注的情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就的,而是在长期的音乐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养成的,是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积累,艺术经验积累三者在内心融合后自然产生的一种情感。

审视古今中外的声乐作品,无论是它的国家,时代,民族,流派,声乐体裁如何千差万别,每部作品无一例外的都是以诗与音乐的结合,文学与音乐互动的形式呈现,充分体现歌词与音乐,人声与伴奏的理想统一。声乐作品的内容极为广泛,风格不同,情调各异。有表达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有赞美艺术和爱情的,有描述个人生活感受和内心体验的,有颂扬英雄歌唱祖国的……不同的旋律风格,表达方式,器乐伴奏等都是塑造音乐形象,揭示情感内涵的重要的艺术表现因素。歌者必须在特定的词,曲意境与构架下,从历史,文学艺术等角度、把握、体验、展现歌曲的内涵。在歌唱创作的整个流程中,应当借助对人和事物的感知觉,突破心理定势,自觉遵循声乐表演艺术的真实性与创造性相统一,历史与时代审美意识相统一的原则,在声乐作品情感的激发下,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使自己的歌唱独放异彩。

歌唱艺术不是简单的现实生活的再现,而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以现实生活为情感基础,刻画和塑造出感人的形象的艺术创造过程,如歌曲《我象雪花天上来》,作者以雪花自喻,由孤独徘徊――渴望追求――坚定乐观,表达出对阳光,对爱的执着追求,这首不带再现的三段体歌曲,第一段旋律优美抒情,有种向前向上的涌动感,第二段与第一段的节奏,音型基本一样,随着音调的提高和六度,七度音程的大跳,这种向前向上的涌动感更加增强和突出;第三段虽然用的是同样的音型和节奏,但运用了衬宇“啦”进行演唱,使音乐更加连贯,流畅。歌曲作品中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构成了一个音乐的情意场,场内的世界是那么自然,婉转含蓄,音有尽而意无穷。只有歌者热爱生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不断积累艺术经验,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融入歌曲的意境之中,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演唱,才能更好更准确地向人们传达出歌唱艺术的魅力,唤起听众的情感共鸣。

三、较高的领悟意味能力是歌唱艺术的关键

歌唱情感审美的关键在于领悟作品的意味。歌曲艺术所表现的是人类深层情感与外界物象结构的有机统一体,它反映在作品中就凝成了作品的意味。这种意味是通过作曲家理性思考获得并以理性形式表现出来的。将内容沉淀在形式上,运用歌唱艺术的基本要素――文学作品的语言美,音乐作品的旋律美,歌唱的声腔美、表演动作的形态美和乐器的伴奏美――将情感运动和声响变化相统一,通过情深意远的美妙音响展现独特的魅力。歌者在音乐作品传达系统中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创造者,是链接作者和听众,创设审美意象,实现音乐作品价值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角色。

作品的意味涵盖音乐性和非音乐性两方面的内容。音乐性的内容包括基本情绪、风格体系和精神特征。而非音乐性的内容主要指音乐的音响本身不能包含的但又能通过音乐提供给听众的内容成份。如:通过具有特定含义的音调象征特定的事物,通过情绪气氛的渲染暗示和象征某个概括性的主题等等。作曲家所提供的歌谱表面上看是无声的,却记录着丰富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思想感情,因为曲作家已将他们的情感变成了音乐的情调,融化在了歌曲的音乐形态之中了。

所以,歌者在表现音乐作品时,首先必须研究歌曲的词曲,分析作品的基本内容,研究作品的内在含义、领悟作品的深远意蕴,弄清歌词所创造的感情气氛和意境,语言的节奏,韵味,语调,语势,语言色彩因素的特点,弄清音乐中各种表情记号的意义,分析理解歌曲的基本风格,情调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掌握歌曲的风格基调,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挖掘情感因素,激发演唱情感,在自己的头脑中把乐音符号转化为声音表象。通过精心的设计构思从整体到局部将单个的声音表象变成想象中的音乐形象,用演唱的手段将审美情感正确地表达出来,将歌曲化为歌者心灵的歌唱。这个过程就称之为“二度创作”。而这种再创造的依据就是作曲家写在谱纸上的歌词音乐符号和表情记号。

艺术审美的意义范文4

1、艺术来自现实,高于现实

艺术形象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出来的,但是它融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态度,以艺术的构思和手法加工,其审美程度高于生活形象。在现实世界里,只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能感受美的心灵,便到处都可发现美。舞蹈作品里的走多姿多彩,比现实中的走路优美丰富,这就是艺术加工的结果。

现实美已经十分丰富和生动,但它往往是分散的、不充分的,而且常常被不美的、偶然的、虚假的、多余的东西所湮没。所以,创造出艺术美,更能充分地满足人们不断发展提高的审美需要。比如评剧代表作《花为媒》,在这部评剧电影中,集中描写青年男女追求美好爱情的故事。作品中以喜剧的手法表现了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发生幽默风趣的故事,讽刺了“媒婆”的旧俗,讽刺了年轻人的父母们头脑僵化,思想守旧,顽固不化的形象。然而,年轻人勇敢追求,最终获得美好爱情。所以说,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而艺术创作却能够补充这种不完美。

2、艺术要求形式美和内容美统一和谐

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从艺术创作过程来看,艺术家总是先有一定的内容,然后才选取适当的形式,总是先考虑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揭示什么主题,然后再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

徐悲鸿画马很重视立意。侧如在期间他画了一幅《奔马》,并不是简单地画一匹马在飞奔,而是有深刻的寓意,是借奔马来抒发他胸中“忧心如焚”的爱国激情,因为当时正是后日寇的侵略气焰很嚣张,所以这幅画虽然画的是马,立意却不全在“马”上。

画家在考虑艺术形式时,都是为了表达这种特定的内容。马的躯体远小近大,既符合透视,又给人一种欲放先收,出远及近的感受,表现出奔腾的气势,而马尾,马鬃用笔组犷、激荡、有力,焦墨图与湿墨并用,这种笔墨既表现奔马的特点,也表现了画家忧心如焚的情感。飞动的马尾、马鬃象征着画家胸中燃烧的怒火。这说明艺术美虽然注重形式但不能脱离内容。

艺术内容和形式既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在相互的联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既是辩证的统一,那么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创造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的艺术作品,就是要寻找那最完美、有效、切实地表现内容的艺术手段,使形式完全适合内容,并体现内容。艺术作品的美好是以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为前提

3、艺术寄托着艺术创造者的审美理想。

美只是一种现实的客观存在,而成功的艺术作品不仅集中地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审美属性,而且还寄托着艺术创造者的审美理想,从而让感受者更能纵情地驰骋自己的审美想象。

如山人的水墨画中的鸟单腿独立于荷梗上,上面的荷叶似乌黑的盖子遮住这只鸟(如图2-13所示),这画作里喻含了无限情感和思想;他画中的石头让人感到总是头重脚轻,顷刻就会翻倒,给人以?流逝?之感;他笔下的兰花与荷茎,大都在飘忽中形影绰约,那黑白墨趣与线的动荡,透露出作者内心的不宁与哀思。

4、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完成思想情感与外界交流的。艺术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与此同时,艺术形象又必须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这是由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共性存在于千差万别的个性之中,个性总是共性的不同方式的表现。正因为集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于一身,才使得这些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艺术审美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受到了愈来愈多的高校教师的关注,对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地被提及。审美教育是教育者借助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形成的良好的审美素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品格的提升,而且有利于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性格的健全。本文主要立足于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概念界定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作品和相关的艺术理论知识,运用艺术鉴赏和创造的规律,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受教育者的感知能力、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渗透性和典型性的特点。[1]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专业艺术院校培养的是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方面的人才。从广义上说,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上的职业和分工不同,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的人,都会涉及到艺术,他要么阅读小说,要么聆听音乐或者观赏舞蹈活动等等。因此,无论是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的艺术教育,都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原理知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鉴赏和批评,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鉴赏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目的,以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2]

二、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1、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但审美教育不只是艺术教育。首先,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核心,这是由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只有突出了其审美的本质,艺术教育才能够塑造出美的灵魂,才能培养出受教育者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滕守尧认为,艺术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能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置身于审美活动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体验到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

2、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主要途径

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有许多种,其中艺术教育是其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修养、人格品质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正如前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所说的:“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可以这么说,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艺术教育,就没有审美教育,更说不上审美修养的培养。

3、美育是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

虽然艺术教育与美育在根本目标、具体任务、实现途径等方面不同,但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这和美育的目标非常符合。素质教育是现代普通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审美修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人类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

首先,美育以塑造鲜明而感人的形象为物化手段。在美的实践环节中,美的欣赏、美的创造都不能离开形象,因为美的事物具备动人可感的个别形象。离开了艺术形象,美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所。著名的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描写了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作品中保尔的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而且顽强的革命意志塑造了主人公崇高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深深地受到教育和感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苏联青年和中国青年。

其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由于艺术教育培养着受教育者的感知、洞察与想象能力,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了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美的形态有很多种,其中艺术美是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在创造和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艺术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审美教育的最终功效是陶冶人的情操,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能够对他们健康的心理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审美教育中,大学生可以根据美的形象的塑造,增强情感的交流和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审美修养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艺术审美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钢琴艺术 欣赏 审美意识

音乐审美意识的产生

人类已经步入了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文化、艺术都已经以各种形式熏陶着人们,在这个文化艺术、音乐艺术盛行的时代,要想拥有独特的音乐审美意识,是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和学习接触以及反复体会才能够拥有的。马克思曾这样描述过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那么音乐审美意识的产生基础必须是具象的,有了实质的音乐艺术,才谈得上审美意识。作为一门情感艺术,音乐非常善于表达人的内心情感,在音乐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之以情地对音乐进行联想,才能够使自己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才能够真正寓美于心。要想拥有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审美意识,就必须通过欣赏者对具象的音乐艺术进行感受,通过对音乐具体美感的赏析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去拥有音乐审美意识。

钢琴艺术

钢琴艺术所体现的美主要源自钢琴演奏者的演绎,完美的钢琴艺术必须通过钢琴演奏者与钢琴合一的结合,使音律的魅力散发出来从而产生效果。钢琴演绎者是钢琴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创作者与音乐欣赏者重要的连接纽带,钢琴艺术演绎者好比园艺师,花草再美,没有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也会璀璨芬芳。在整个音乐演绎中,音乐演奏者一直被定义为“二度创作”,他能够深层次地给予欣赏者美的享受。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人们思想意识在不同年代、不同阶段、不同民族中审美意识所表现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同时不同的演绎者所独有的气质、风格以及个人在音乐美学上的造诣不同,会对音乐主题的创作以及延续造成影响。作为音乐创作者与音乐欣赏者重要的连接纽带,音乐演奏者又被誉为“二度创作”。演奏者不仅能够对音乐创作者的音乐作品进行再现,以实际的效果进行表达,还可以对音乐创作者的作品进行校验,在得到观众对作品进行的社会效果反馈后,对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改进,以促进其创作的更好发展。更深层次地分析,音乐演奏者在直面观众时,把音乐美的盛宴尽情地展现给了观众,以此来促进欣赏者对于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音乐情趣的培养。伟大的表演创作,是在整个过程中洞察到音乐的魅力,同时积极地对其内在含义进行探索,以此,在音乐创作者积极因素的影响下,对音乐作品精华进行更为鲜明,更为突出的表现,甚至会出现超乎创作者预想的效果。

通常人们所体会的钢琴艺术只是片面地来自于听觉,但是钢琴演奏者也是钢琴艺术体现的重要部分。你看那演奏者在钢琴台前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幽怨婉转、时而欢快愉悦,这些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甚至呼吸节奏都源自钢琴艺术魅力的渲染,作为欣赏者,人们通过人耳听觉的感知,刺激大脑对不同音色变化作出反应,以达到滋润身心的目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振动在空气中传播的,其不同的振动、介质所产生的音效也不一样。钢琴音律的变化则是通过演奏控制泛音来完成的,泛音控制比例的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通过不同形式对各音场的控制,就产生了钢琴演奏中的独奏、伴奏、重奏、协奏等形式。钢琴艺术通过这些形式不同的组合,准确完整地演奏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以此把钢琴艺术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一种拥有独特气质的艺术,要想完美地体现钢琴艺术所蕴含的内容,就必须根据不同的演奏场合、选择不同的演绎技巧、不同的乐器,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钢琴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意识

作为一种情感传达、美感展现的艺术方式,通过对钢琴艺术的欣赏,人们可以充分地对艺术形态美进行感知、解读、享受,以此来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美妙的钢琴音乐取材源于自然,通过旋律的演奏描述、传达,抒发动人的情绪,其演奏所产生的独特意境,是钢琴艺术欣赏中审美意识的重要体现。通过钢琴的演奏,河流的声音、人们的心情、植物的悲欢离合等一系列大自然直接或者间接情感都能够被直接地表达出来。正是因为钢琴艺术欣赏的存在,欣赏者才能从内心深处通过联想去感知钢琴艺术带来的生活体味,从而增加欣赏者的创造能力,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以此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在这种审美意识的影响下,获得审美情趣,增强自身的品味艺术。下面就具体地分享一下钢琴艺术欣赏中审美意识的感知、想象、创造、鉴赏能力。

1.感知能力

钢琴音乐欣赏是一门听觉艺术,听觉是欣赏者感知钢琴艺术的主要形式,良好的审美意识肯定是通过听觉感知实现的,作为一项抒发人类情感和意愿的完美艺术,钢琴音乐欣赏离不开听觉感知能力,所以在具体的钢琴艺术欣赏中欣赏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听觉能力,通过良好的音乐欣赏基础与听觉能力的结合,欣赏者可以去辨识钢琴音乐中的节奏、音调、和声等形式,从而感知曲目所抒发的情感,通过声音、情感的结合从而产生共鸣,然后细细地体会其中的韵味。

2.联想与想象力

钢琴音乐是具象存在的,而钢琴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意识则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能力。钢琴音乐有别于文学、歌曲等艺术。它所表达的心事、情绪、心理变化等都是抽象的,正是由于没有明确形式的具体表达,所以在钢琴艺术欣赏审美意识中,就必须结合一定的联想以及想象力。由此,欣赏者就能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通过联想置身于钢琴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之中。这种审美意识中的联想与想象力,是需要欣赏者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通过想象和联想,欣赏者能够更加深入地去体味、感知钢琴艺术的美。

3.创造能力

创造力是艺术行为存在的主体,缺乏了创造力的艺术是存活不了的,那么在钢琴艺术欣赏审美意识中,作为欣赏的主宰者,欣赏者拥有一定的创造力,能够丰满自身发现美、感知美、体会美的过程,同时能够更好地创造美。在音乐欣赏中,欣赏者的创造能力是基于自我感知与想象的基础上的。通过结合自身内心的情感以及对音乐表达的理解,欣赏者通过联想,可以把自己的创造能力挖掘出来,这就加强了自己的思维创造能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这是钢琴艺术存在的重要作用。

4.鉴赏能力

钢琴音乐艺术取材于自然,它所抒发的是大自然的善恶美丑,演奏者通过演绎音律释放了钢琴音乐的内涵。那么在钢琴艺术欣赏中欣赏者能够通过音律的辨识体会出其表达的内涵就是其鉴赏能力的具体体现,鉴赏能力是审美意识中的重要部分。能够准确地理解和判断音乐的内涵,鉴别其表达的美丑善恶。而在具体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大多歌颂的都是美好的事物,那么在面对众多的音乐素材、内容、风格时,欣赏者能够准确地进行辨识,再通过辨别去具体挖掘其表达的具体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才是欣赏者在钢琴音乐欣赏审美意识中最根本的体现。良好的鉴赏能力有利于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的正常发展,这也促成了个人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

结语

在文章中,笔者围绕主题对钢琴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意识作出了具体分析,其中总结了审美意识的几个关键部分:感知、想象、创造、鉴赏。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作为欣赏者,应该通过不断培养自身的感知、想象、创造、鉴赏能力才能够促成钢琴艺术欣赏审美意识的形成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沈滨凯.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视野[J].音乐探索,2009,(1).

[2]杨忠林,陈彦如.中外钢琴作品审美意境初探[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12).

[3]孙娟.音乐课堂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