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1
关键词:网络银行 风险 对策 发展趋势
一、网络银行的概念及运行特点
1.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帐、行内转帐、跨行转帐、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可以说,网上银行是在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2.网络银行的运行特点
(1)业务智能化、虚拟化。网络银行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只有网址,其分行是终端机和因特网带来的虚拟化的电子空间,主要借助智能资本,客户无须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可以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成账户查询、资金转账、现金存取等银行业务,即可自助式地获得网络银行高质、快速、准确、方便的服务。
(2)服务个性化。因特网向银行服务提供了交互式的沟通渠道,客户可以在访问网络银行站点时提出具体的服务要求,网络银行与客户之间采用一对一金融解决方案,使金融机构在于客户的互动中,实行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服务,通过主动服务赢得客户。
(3)金融业务创新的平台。网络银行侧重于利用其成本低廉的优势和因特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对金融信息提供企业资信评估,公司个人理财顾问、专家投资分析等业务进行创新和完善,提高信息的附加价值,强化银行信息中介职能。
二、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弊端
1.网络建设方面:就目前发展形式看,中国的网络建设还不够完善,尽管近年来中国的网络发展神速,但就宽带、上网费用、覆盖地域等都是网络发展的重头戏,我国网络与业务的实践需求、人们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偏差,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再者,上网速度和宽带也是阻碍中国网络发展的主要问题,随着上网人数的激增,上网速度慢、访问速度慢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从地域分布上看,地区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一些发达城市中,互联网设施水平国内领先,与国际间的差距相对较小,基本上实现了门到户的宽带连接,但一些偏远地区,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网络设施的不完善等等。
2.网络的支付问题:网络的支付问题是影响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的网络银行发展还不够成熟与完善,没办法保证在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其突出方面就是支付问题,网络支付结算方式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银行都还没办法提供完全全国连网的网络支付服务,在传统和网络支付的变更过程中,银行间未能很好的合作,而且它的网络支付的覆盖面相对教小,在数据和处理过程中也未能达到统一的标准,这严重制约了网络银行的发展与应用。诚信也是影响网络银行发展的原因之一,就中国现在的信用制度来看,社会的整体信用制度还不完善,无论是商家还是普通的消费者在很多时候都是不讲信用的,所以人们对这种借助INTERNET的网络支付结算服务都是半信半疑。
3.网络的安全问题:安全性问题是网络银行在建设网上支付系统时,最为重视,也是花时间最多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犯罪分子侵入系统,干扰、破坏系统或盗用资金,给银行带来重大损失,给用户造成资金损失。在网络上存在的威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泄露、非法使用、假冒、旁路控制和授权侵犯等等。某个实体假装成另外一个不同的实体,非法实体通过种种渠道便获取合法用户的权利和特权,在很多时候,黑客还会用木马控制用户的操作系统,其技术设计是先进的、超前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在网上交易可能会承担由于法律滞后而造成的风险。
综上所诉,网络银行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多弊端和问题的,想要更好的发展它,还需要在各方面不断的完善。
4.网络的法律问题:网络银行的技术设计是先进的、超前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在网上交易可能会承担由于法律滞后而造成的风险,在中国,网络的法律问题还不完善,还存在很多漏洞,使消费者还不能很放心的使用网上交易,从而影响了网络银行的发展。
综上所诉,网络银行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多弊端和问题的,想要更好的发展它,还需要在各方面不断的完善。
三、实现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对策分析
1.加强银行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
要想加强银行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是指对银行内部操作网上银行系统、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的机构和人员建立逐级管理和分级授权的制度。
2.加强银行对网上银行客户的管理
银行对网上银行客户的管理是指银行对哪些客户可以使用网上银行,客户可以使用哪些网上银行服务,以及客户操作网上银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
3.加强网上银行业务的宣传和营销
网上业务创新应该从方方面面体现,而体现的是否完美就只能从实践入手,使网络银行可以提供更具价格竞争力的金融产品。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广大商家和消费者希望金融界能提供更丰富、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更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使用新型的电子金融工具产生了强烈欲望和要求。
4.加快法律制度建设
我国需要加强网络银行的监管工作。根据网络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适用于网络银行操作运行的法律规范,严惩利用计算机在网络银行系统中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以完善对网络银行发展在法律制度上的安全保护。网络银行是无国界的,所以需要加强与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金融司法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合作,解决好对跨国、跨境金融数据流的监管问题,制定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和调控网络金融业风险责任承担的国际条约,来确保网络金融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仁真 ,余素梅.巴塞尔委员会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 2002,(03).
[2]王镇强.香港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 2000,(02).
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2
[关键词]网络银行 存在问题 监管 完善建议
一、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网络银行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制度尚不系统和全面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金融的专业分工,模糊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银行不仅提供储蓄、存款、贷款和结算等传统银行业务,而且提供投资、保险、咨询、金融衍生业务等综合性、全方位的金融业务。近年来,我国的网络银行业务监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总体上还没有形成适应网络银行特性和发展的监管体系。网络银行的监管基本上沿用的是机构监管和传统业务的管理模式,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受到影响。按机构和业务划分的传统监管模式,很难适应网络银行业务“无缝”运行的特点。不同部门在监管思路、重点和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可能会产生对同一网络银行业务流程的合规性与风险判断的不同。
2.网络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问题难以把握。现行银行业是一种实行许可证制度的特殊行业,尽管竞争十分激烈,但各种方式的管制无形中为银行业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垄断环境,然而到了以金融自由化、网络化、全球化为特征的网上金融时代,银行业生存的环境将大大改变。由于网络金融降低了市场进入成本,削弱了现有商业银行所享有的竞争优势,扩大了竞争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这种相对公平的竞争可能会吸引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高科技公司分享这片市场,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如何把握众多的网上银行机构的市场准入将是个两难的问题。
3.网络银行相关的监管信息收集困难,监管难度加大。银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现有的监管,主要针对传统银行,重点是通过对银行机构网点指标增减、业务凭证、报表的检查稽核等方式实施。而在网络银行时代,账务收支的无纸化、处理过程的抽象化、机构网点的虚拟化、业务内容的大幅度增加,均使现有的监管方式在效率、质量、辐射等方面大打折扣,监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难以得到保障。此外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监管当局对其技术和信息的掌握程度存在滞后性;同时作为监管对象的网络银行总是能够凭借网络的虚拟性、广泛性与多样性找到“监管真空”,从而规避应有的监管。
二、我国网络银行监管对策
1.完善与网络银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银行经营行为。由于我国现行监管规则不能完全涵盖网络业务方面,扩充和修改现有监管规则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不但要从刑法的角度对犯罪进行严惩,在民法方面,也要进行界定。还要对未来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先行立法保护。中央银行应积极参与制定“电子商务法”等法规,为网络银行的运营提供规范。同时,还应努力推动对《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合同法》等法规的完善工作,补充有关网络银行的条款。主要应在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网上知识产权保护、数据保护、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网络管理以及网上交易的税收问题、关税问题、网上金融活动、保险活动方面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定。对网络银行交易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整,充分保护银行、客户的合法权益,应以完善的法律条文对利用电脑在网上银行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进行严惩,使网络银行沿着法制轨道健康发展。还要重视与有关国际法规的协调,做好与有关国际惯例的衔接,并积极参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为网络银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2.建立专门网络银行监管机构,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在防止利用网络银行进行金融欺诈方面,我国一直把监控重点放在对个人服务的零售业务上,随着网络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应适时调整监管对象,对登录网络银行的企业加强监控,尤其应对巨额资金大进大出的贸易背景进行监控。按照巴塞尔协议监管核心原则和《关于洗钱、扣押、没收犯罪所得公约》等国际条约,网络银行应进行交易跟踪,通过数据挖掘软件,对可疑的资金交易进行分析,必要时介入调查,防范利用网络银行进行非法资金交易。而我国目前对网络银行的监管仍然有传统的监管部门负责,还没有非现场检查等监管措施。随着我国网络银行的不断发展,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立专门机构,专司网络银行监管职责。
3.强化网上银行业务审批制度。审批制度对提高银行业整体风险管理能力、防止盲目扩张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银行开办的网上银行业务,大部分是在网上提供传统银行业务,但因业务载体发生了变化,风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相应发生变化,似应视为新业务品种。因此,商业银行开办网上银行业务应获得人行的批准,在审批中应予以优先考虑:
(1)遵循审慎性原则。(2)要求网络银行具有较为完备的风险识别、鉴定、管理、处置方案和计划,应急处理措施及辅助替代手段等。(3)严格跨境业务管理。
4.增强银行监管部门的技术水平,加紧培养技术人才。网络银行业务是信息技术的产物,要求监管机构也应有相应的技术能力。而我国银行整体的电子信息技术落后,网络设施薄弱。所以我国银行业应加快引进和开发先进的网络技术,大力发展网上银行的三大核心技术:Web技术、建立服务平台技术、安全保密技术。在硬件方面,要大力研发功能强大的服务器、有指纹鉴定功能的自动柜员机、可擦写的智能钱夹等先进设备。在软件方面,要大力研发网络安全系统、语音鉴别系统、电子转账系统、智能卡识别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众多软件系统集成。一方面我国银行业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网络技术引进和研发的投资力度,尽快抢占新经济、新技术的制高点;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适应网络银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吕明瑜.网络银行的风险与法律对策.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2).
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网路银行;现状;发展战略;调整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银行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创建银行发展的新领域。但是由于我国网络银行起步较晚,相对于国外网络银行较为落后,形势过于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网络银行的发展没有正确的发展战略,我国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和错路,促进我国网络银行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银行开发网络银行的新领域,增加其竞争实力。我国是从90年后期各大银行逐渐推行网络银行的相关业务,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我国电子银行的功能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和保密功能不断增加,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可靠的优秀服务。网络银行由于大大消弱时间、空间的限制,成本低,效率高,深受客户的欢迎,为客户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捷。至今国内大部分英银行已经在网络中设立中资、外资银行,大部分客户已经享受到网络银行带来的便捷服务。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十分迅速,其领域仍存在很大的开发潜力。
二、网络银行发展中的问题
1.安全问题
网络银行是以网络为载体,虽然我们不断加强网络银行的防护功能,增加客户使用业务时的安全性能,但是仍然让一些高级犯罪分子发现其中的漏洞,利用这些漏洞使客户的财产、信息等权益造成损失,失去对某银行的信任,不利于网络银行长远的发展。安全问题一直是网络银行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在经后的发展中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2.网络的限制
网络银行离开网络相当于空中阁楼,毫无依据。我国网络的发展相较于国外的发展较为落后,在国外仅仅需要少量的资金就可享受到高速的网络服务,但是在中国则受到很大限制,从资金、覆盖面和网速等方面限制客户的使用状况,从而阻碍网络银行的发展。
3.法律问题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新的领域都需健全的法律去维护其发展。但是法律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网络银行的相关技术都处于世界前端,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法律,会增加网络银行业务承担的风险,网络银行与实体银行的运行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的法律法规也需要做一定的调整和改进,制定出更加适于网络银行发展的法律法规。
三、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
1.创建双赢的局面
网络银行的建立不仅仅需要银行的支持还需要网络等的支持,银行与网络的联手必然可以创建双赢的局面。网络为银行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打破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强强联手显然更容易在残酷的市场中占取优势。网络银行的发展更需要多方强手联合,银行与金融网络、网络安全维护、支付宝、法律法规的维护和社会群众基础等多方面的合作,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强强联手不仅仅增强彼此的实力,也具有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成本,分担风险的优点,为客户打造全方面的服务站点,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而达到双赢的目标。
2.人性化、个性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网络银行的服务提出人性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网络银行为了更加适应市场的变化需要创建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理念和营销渠道,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想要建立客户需要的产品,首先银行要时刻了解客户的需求和不满,为网络银行的改进提供依据。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客户资源,建立客户资料信息库,充分了解客户才能制定出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渠道,也有利于银行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扩充市场空间。其次是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将网上银行和客户(企业、家庭或个人)使用的财务软件相互合作,在增加客户便捷的同时也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最后是根据调查可知网上银行的客户最为关心的就是其快捷性和安全性两方面的功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将其作为核心内容建设。
3.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根据网络银行现状的分析可知,我国网络银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传统的监管制度并不是对网络银行量身定做的,其监管力度必然有所影响,达不到预期目标。网络银行具有经营结构简单、管理力度低、客户自主性高、运转高效等特点,导致其监管制度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既要辅助网络银行业务的创新,也要维护网络银行现有业务稳定发展;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要针对其业务的特点有效的约束,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双管齐下,促进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网络银行处于发展阶段,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漏洞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在安全问题、网络问题和法律问题方面进一步加强,强强联手,创建双赢的局面;建立人性化、个性化的网络银行,迎合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和喜好;完善法律法规,改进和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网络银行的监管力度,提升网络银行的综合实力,在国内的市场占取优势地位,同时开发国外市场,多方面促进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并走出国际,从而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向敏,冯明君.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网络银行经济资本配制方法及调整[J].改革与战略,2010(2)
[2]程勇,胡光炜,薛亚男等.网络银行现状和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0(9)
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教材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中《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课程一般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类课程,其开设目的是适应信息时代对电子商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方法一般采取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取理论实践结合教学模式,充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可以说该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诸多课程的一门综合反映学科,所有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均开设了该课程,影响非常广泛。
故而该类教材的编写必须紧密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其编写应当遵循“以能力为本位,以操作为基础,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思路,依据实际任务操作流程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的设计要求确定编写的知识、技能等内容,充分体现实践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以实践为驱动,探索教、学、做的互相结合。
现有的《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类的一个共同特点在于教材实践任务指导方面涉及的东西极其有限,内容大多以文字性理论陈述为主且部分讨论深度过高,这对于理论素养相对较差的高职类学生来说是不适宜的。高职类《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教材的编写内容应当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典型案例的选取科学,具有可操作性,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理论内容以必要、够用为度,突出实践实训。教材呈现方式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规范、正确、科学,教材理论与实践具有前瞻性与实用性,并确保与本科类教材有所区别。
《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教材编写内容结构体系上来说应当包括以下学习单元板块,包括: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概述、电子支付工具、第三方支付、网上银行、移动支付与微支付、网上证券保险、电子支付安全技术与认证、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的安全和法律保障,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概述。讨论内容包括:1、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1)了解电子商务;(2)电子商务与金融业的天然适应性;(3)网络经济与网络金融。2、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基础。(1)传统支付结算方式;(2)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3)现代化支付系统概述。3、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发展现状与趋势。(1)中国电子支付结算发展现状与趋势;(2)国外电子支付结算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二单元电子支付工具。讨论内容包括:1、支付工具的演变发展。(1)实物支付;(2)信用支付;(3)电子支付。2、电子货币。(1)电子货币的含义、属性和特点;(2)电子货币的种类、职能;(3)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3、信用卡。(1)信用卡的定义、分类、特点;(2)信用卡的功能和使用。4、电子钱包。(1)电子钱包基础;(2)电子钱包的使用。5、电子支票。(1)电子纸票的定义、特点;(2)电子纸票的优势和不足。
第三单元第三方支付。讨论内容包括: 1、第三方支付基础;(1)第三方支付的含义、产生和基本原理;(2)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2、支付宝。(1)支付宝的基本情况;(2)支付宝的功能和特点;(3)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
第四单元网上银行。讨论内容包括:1、电子银行基础。(1)电子银行的含义、特点和发展;(2)电子银行产生和发展。2、网上银行概述。(1)网上银行的概念、产生和特征;(2)网上银行的种类、功能和发展;(3)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关系。3、网上银行的申请和使用。(1)网上银行的申请流程;(2)网上银行的具体应用;(3)网上银行安全工具。4、网上银行的风险与管理。(1)网上银行的风险类及其识别;(2)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
第五单元移动支付与微支付。讨论内容包括:1、移动支付。(1)移动支付的含义、特点和基本要素;(2)移动支付的应用和发展趋势。2、微支付。(1)微支付的含义、特点;(2)微支付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第六单元网上证券保险。讨论内容包括: 1、网上证券。(1)网上证券含义、特点;(2)网上证券优势与存在问题;(3)网上证券的交易模式与发展趋势。2、网上理财。(1)个人理财基础;(2)网上理财的含义、特点和方式。3、网上保险。(1)网上保险含义、特点;(2)网上保险的优劣势;(3)网上保险的产品和流程。
第七单元电子支付安全技术与认证。讨论内容包括: 1、信息加密技术。(1)信息安全与加密技术概述;(2)主要加密技术;(3)网络通信安全措施。 2、网络安全协议。(1)SSL协议;(2)SET协议;(3)PKI协议。3、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1)数字签名的含义、原理和作用;(2)数字证书的含义、作用、存放和使用。 4、CA认证中心。(1)CA中心概述;(2)CA中心的功能和组成框架。
第八单元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的安全和法律保障。讨论内容包括: 1.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概述。(1)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当事人及其权利义务;(2)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相关法律问题。 2.电子商务法律环境建设。(1)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立法要解决的为题;(2)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的主要法律机制建设。 3.网上纠纷的处理。(1)网上纠纷的产生原因和特点;(2)网上纠纷的处理流程。
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5
中图分类号:DF438.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76-02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得到广泛普及,我国网上银行业务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子支付在银行网上交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我国的银行支付手段还是存在很多的技术缺陷,面临许多系统风险,基于Internet的银行安全支付系统安全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关注。本文试图分析我国目前银行支付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风险,提出一种合理有效的提高网上银行支付系统安全的方法,这对网上银行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Internet;银行;安全支付系统
当前,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网上银行作为银行间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网银的安全性一直是用户关注的焦点,如何认清网上银行存在的风险,降低消费者的使用风险,保障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对银行的发展和客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我国网上银行支付的发展现状
1.1 网上银行支付的概念和特点:
网上银行支付是指银行通过开放性的公用网络以及和特约客户建立起的的专用直连网络,运用特定自助服务设备或者面向与银行签约的客户提供离柜式金融服务,网上银行的出现是支付方式发展往高级阶段发展的标志。
网上银行支付特点表现在:第一,网上银行支付的基础是信息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其支撑的平台,是一种网上支付工具;第二,网上银行支付交易需要由客户进行自助的提交、主动的发起交易;第三,与银行签约的客户可享受网上银行支付提供的离柜式全方位的银行服务。网上银行可实时在线受理客服除现金存取以外的银行业务,而且其服务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
1.2 网上银行支付的发展现状:1990年后,我国的商业银行开始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即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特别是最主要的网上银行业务,引起了国内外银行的高度重视。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在我国50家大银行中,目前已有37家银行开通了网银业务,截至2010年末,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主要商业银行的企业网上银行客户市场份额达到了75.9%。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招商银行为主体的少数金融机构的网上银行的交易额占国内的网上银行市场比例的92%以上。
2 网上银行支付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成因
2.1 网上银行支付系统存在的一定的安全问题
2.1.1 与来往单位联网的安全。网上银行的支付系统在发展中不断增加了中间业务和某些单位联合的一站式服务的功能,包括代收保险费、代收电话费、证券转账等业务,由于经常要和保险公司、电信局、证券交易所等往来单位进行网络互联,所以理所当然会产生来自这些单位网络数据的威胁。
2.1.2 来自异地银行联网的威胁。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的银行系统都基本实现了全国联网,系统可以随着互联网分布到全国各地,而且目前各级银行是一个独立核算的单元,对不同区域的银行说来,异地银行都是不能完全信任的,若出现信息的不对称,则是存在互联网交易的安全隐患。
2.1.3 来自互联网黑客的威胁。网上银行的支付系统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相关的业务处理。银行系统的网络和公共的互联网是连在一起的,互联网自身具有自由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像银行这样的金融系统更容易会被恶意的入侵者或黑客的入侵,并破坏信息系统,窃取用户和资金的信息,盗用用户账户等。
2.2 网上银行支付系统存在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从银行自身来看风险成因主要有:各种体制不够健全,考核方式仍然没有完善。网上银行支付缺乏领导的统一管理导,技术人员在开发时忽视安全指标。急于将产品投放市场,虽然在短时间内虽赢得了效益,但是由于产品不够成熟,给将来的安全埋下隐患。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制度的不完善,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需要一个长期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急于将产品投放市场很可能被人攻击其存在的漏洞。
2.2.2 从客户角度来看风险成因主要有:随着电子的逐渐推广,各类活动都可以在网上申报,例如税收、考试报名缴费等都可以在网上操作,社会上还是存在一部分不熟悉电子银行操作方法的客户,他们不得不也使用网上银行来进行各种交易和支付。这类客户对网络银行的风险防范识别能力较弱,为电子银行风险埋下了风险。
3 完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对策
3.1 研发安全的个人身份认证体系:现阶段的网上银行个人身份认证工具主要是Ukey,但是使用Ukey的问题是其软件即使有加密功能但是很容易被利用和破解、在文件的传输过程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截获、加密软件容易损坏、导致文件无法恢复。鉴于Ukey存在被盗的问题,设计者可以考虑使用指纹等新型的确认方法,以提高身份认证工具的安全性能。
3.2 加强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银行要主动搜集、学习国内外的相关监管法规,常和政府监管部门沟通,了解新业务发展状况,要履行与监管部门的报批手续,学习我国有关部门颁布的最新的监管法规,及时更新、改造产品。同时还要明确好银行和客户以及第三方合作伙伴间的法律关系,起草的法律文本和业务制度要提请法律部门进行审定后才能实行。
3.3 加强银行监管部门技术水平:我国银行业要提高网络开发的相关技术,大力发展网上银行包括服务平台技术、Web技术、安全保密技术的三大核心技术。还要研发具有强大功能的服务器、利用指纹等进行鉴定的方法。要注重网络的安全系统、电子转账系统以及语音鉴别系统等。进一步加大对网络技术的引进和研究开发的投资力度;同时培养网络银行发展需要的专业素质人才。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的迅速发展,网银的安全性风险也不断增大。网上银行运行环境和的安全风险是复杂多变的,对于网上银行支付安全的研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所以银行及有关研究部门必须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不断深入研究,不断完善网上银行。
参考文献
[1] 朱风萍.建设银行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计算机应用,2010(3).
[2] 高廷民 基层央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支付业务的现状与改进建议[J]-中国金融电脑2010(5)
[3] 周润林.王志谦 固网支付系统中改进的CTSI_GW服务器及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9(9)
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6
[关键词]电子商务;手机银行;通信技术;金融系统。
1、手机银行概述。
手机银行是利用手机办理银行相关业务的简称,只要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客户手机连接至银行,利用手机界面直接完成各种银行金融业务的服务系统都可称之为手机银行。它是继网上银行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银行服务方式,在具备网络银行全网互联和高速数据交换等优势的同时,又突出了手机随时随地的移动性与便携性,因此迅速成为银行业一种更加便利、更具竞争性的服务方式。手机银行利用移动电话与计算机集成技术,为银行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性的服务,以减轻银行柜面压力、方便客户,达到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伴随着中国3G时代的来临以及手机终端技术的不断提高,未来商业银行必将围绕手机银行产生丰富的增值业务。
2、手机银行的发展现状。 1国内外发展现状。由于蕴含的巨大的商机,手机银行吸引了全球众多知名移动运营商和着名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从全球范围看,逐步形成了日韩领先、欧美跟进、中国追赶的局面。在日本,高度注重手机银行的安全管理,终端可以直接使用Java和SSL,交易的信号经过多重加密,安全保障技术近于完美,再加上与各银行间使用专线网,因此,银行业和消费者对这一业务的信赖程度非常高。同时,NTT DoCoMo等移动运营商把移动支付作为重点业务予以积极推进,目前手机银行在日本已经成为主流支付方式。在韩国消费者也已经把手机作为信用卡使用,目前几乎所有韩国的零售银行都能提供手机银行业务,每月有超过30万人在购买新手机时,会选择具备特殊记忆卡的插槽,用以储存银行交易资料,并进行交易时的信息加密。
在欧洲,研究移动银行业务的团体主要有GSM协会、WAP论坛、UMTS论坛、Mobey论坛、Radicchio、PKI论坛等。早在WAP技术出现的时候,欧洲的运营商就已经考虑如何把移动通信和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欧洲早期的移动银行业务主要采用的是WAP方式,因此也被称为“WAP Banking Service”,但是早期的WAP并没有达到技术要求的水平,虽然有了GPRS网络,但由于终端、业务互操作、运营模式和价格等问题,移动银行业务不仅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其他与WAP相关的业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国内手机银行业务虽然多家银行都已开展,但由于公众的认知度和市场的发展度不高、用户对移动网络操作不熟练,还被视作新生事物,乐于接受这种金融服务的公众尚未形成规模,实际的用户比例更是无法与手机用户数量匹配。而银行也一方面面对着如此庞大的市场蠢蠢欲动,另一方面承受着手机银行的种种障碍静观其变。但总的前景依然乐观,随着手机越来越普遍的使用、技术的不断完善,仍有充分理由相信,手机银行一定会普及开来。 2手机银行的技术实现形式。手机银行是由手机、GSM短信中心和银行系统构成。在手机银行的操作过程中,用户通过SIM卡上的菜单对银行发出指令后,SIM卡根据用户指令生成规定格式的短信并加密,然后指示手机向GSM网络发出短信,GSM短信系统收到短信后,按相应的应用或地址传给相应的银行系统,银行对短信进行预处理,再把指令转换成主机系统格式,银行主机处理用户的请求,并把结果返回给银行接口系统,接口系统将处理的结果转换成短信格式,短信中心将短信发给用户。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银行经历了STK、SMS、USSD、BREW/KJava、WAP等不同的技术实现形式: 2.1 STK手机银行。靠智能SIM卡提供的加密短信来实现银行业务,安全性较高,可以实现一些转账和缴费业务,其前提需要用户将SIM卡更换成STK卡,银行服务菜单写在卡中。但各银行发行的STK卡彼此互不兼容,通用性大打折扣,而且STK卡的换卡成本较高,始终没有成为主流。 2.2 SMS手机银行。普通短消息SMS方式,通过手机短信来实现银行业务,客户和银行通过手机短信交互信息。SMS是利用短消息方式办理银行业务,是扩展的短信服务业务,是目前实现手机银行的方式中手机终端适应性最强的一种,客户进人门槛低。 2.3 USSD手机银行。超级短消息USSD即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网络的新型交互式数据业务,它是在GSM的短消息系统技术基础上推出的新业务。USSD可以将现有的GSM网络作为一个透明的承载实体,运营商通过USSD自行制定符合本地用户需求的相应业务,提供接近GPRS的互动数据服务功能。这样,USSD业务便可方便地为移动用户提供数据服务,而增加新的业务对原有的系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保持了原有系统的稳定性。USSD方式的优势在于:(1)客户群体不需要换卡,适用大多数型号的GSM手机;(2)实时在线,交互式对话,一笔交易仅需一次接入;(3)费用较低,每次访问仅需约0.1元。
其局限则是:(1)对不同类型的手机,其界面显示有较大的差异;(2)从银行端到手机端的下行信息,无法实现端到端的加密;(3)目前该业务仅在部分地区试点,尚未普及。 2.4 WAP手机银行。WAP方式是一种无线应用协议,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协议。WAP定义可通用的平台,把目前Internet网上HTML语言的信息转换成用WML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或者其他手持设备的显示屏上。客户通过手机内嵌的WAP浏览器访问银行网站。相对于其他手机银行技术,WAP具有无需下载客户端、门槛较低、通用性好、实时交互强、安全性高等优势,目前已逐渐成为我国手机银行的业界技术主流。 2.5客户端手机银行。客户端手机银行是指在GSM和CDMA手机上下载客户端软件,通过Client方式访问实现手机银行功能。
客户端手机银行有KJAVA,BREW,IPHONE等不同平台的版本。
客户端软件需要针对指定的手机终端进行开发,对客户使用手机终端的要求较高,此外手机操作系统种类繁多,限于手机主频、内存、屏幕等硬件资源因素,不同手机操作系统的能力和特点存在差异,增加了手机技术开发的难度,开发维护成本也较高。
3、手机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手机银行具有传统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手其发展同样存在各种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 1推广成本高,用户资费较高。目前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虽然都推出了手机银行业务,但业务范围不同,具体的办理手续也不相同,且彼此互不兼容。一张SIM卡只能使用同一个银行的账号,用户办理其它银行业务时须购买相应银行的SIM卡,无法实现银行间的转账操作和资源共享,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且手机银行的收费标准是“信息服务费+流量费”,即用户每月必须支付信息服务费,这部分费用在手机账单中扣除,下载及操作过程中的流量费则由银行收取服务费。与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相比资费仍然较高。
3.2使用不够便捷,缺乏个性化。目前使用手机银行办理业务时操作相对复杂,相当一部分用户,特别是对手机和网络操作不熟练的客户感到困难。各家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业务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大多雷同,没有特色。而手机这一普遍的通讯工具,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那么针对手机银行的目标客户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也应根据手机使用人群的个性特点设计才能更有效果。 3手机支付功能不足。目前,在欧洲电信运营商与餐厅、电影院、航空公司等第三方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手机网上订餐、订票、订座等多种服务。在日本使用DoCoMo3G手机的用户用手机就可以轻松购买可口可乐,银行在其中提供无线互联网的在线支付。但在中国,手机银行业务由于受技术、流程、合作伙伴等方面的制约还缺乏类似的个性化业务。 4安全问题。与网上银行一样,安全问题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资金和货币的电子化,很容易使银行在转帐、交易、支付等服务过程中生成风险。无论是银行,还是客户如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是不会使用这一服务的。因此这就要求在实施手机银行解决方案时必须考虑交易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安全性,采用比一般的信息增值服务高得多的安全保障机制,包括信息收发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公平性等。手机银行安全性的顾虑是制约其发展的首要因素。要想快速、健康的发展手机银行服务,就必须解决好安全问题,建立并维持一种令人信任的环境和机制。
4、关于手机银行发展的建议。
随着《电子银行管理办法》和《电子支付指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手机银行市场将得到进一步规范,政策环境将更加有利于手机银行业务的开展。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IT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空间越来越宽广。在当前的有利形势下,手机银行要突破制约,提高自身质量,赢得客户口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1降低进入门槛、减少服务费用。银行方面进一步规范手机银行的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实现银行间的跨行操作和资源共享。
同时应与运营商联系洽谈,降低信息服务费,同时简化操作流程,达到减少下载及操作过程中的流量费用。 2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做好市场调研,挖掘不同用户群的特色需求,开发符合需求的手机银行业务。手机银行的功能要通过良好的用户体验体现出来,人机界面外观必须一目了然、赏心悦目,使用方式则要直观、简便、灵活,符合绝大部分客户的使用习惯。对客户操作的响应速度要足够迅速,对操作错误或返回错误信息应提供合适的后续操作,防止程序崩溃。 3大力推动手机支付研发。手机支付已成为当今手机应用的热点,银行、运营商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均想在这一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抢占市场份额,各种技术解决方案纷纷出炉,虽然业界尚未有统一标准,一场支付领域的革命却已蓄势待发。在手机支付应用方兴未艾的大环境下,银行应该主动出击,探索多种移动支付方式,如现场非接触式支付、远程支付等,努力寻求可行高效的解决方案,并加强与运营商、设备提供商、软件服务提供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移动支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将手机支付整合到手机银行的功能中,使客户真正做到随处支付,无卡消费。 4进一步提高手机银行的安全性。手机银行的安全性并不亚于网络银行。为了推广手机银行业务,促进手机市场的繁荣,服务商和各银行也在积极地谋求相应的安全措施。手机银行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软件、数据库、数据存储及网络等多项技术,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给这项业务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这些技术都不是停步不前,是在不断发展中的,旧有的方法不断被更新,过时的技术不断被淘汰。这就要求手机银行系统平台及网络架构也要不断的更新,以适应业务发展及平台安全运行的需要。在网络安全方面,可对网络进行仿黑客的模拟攻击以检验网络平台的健壮性,也可请专门性网络安全公司对网络平台进行安全评估。在日常维护操作方面,加强各种安全策略的制定,理顺维护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监督制衡体系,堵塞可能的安全漏洞。银行方面,也通过在内部网设定SSL(Secure Socket Layer)及安全插座层,将通信内容密码化以此保护网页安全。此外,银行还要求客户设定ID号码、密码和确认密码,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本人确认的安全性,加大安全系数。银行通过对客户遭遇密码被盗事件还提供补偿保险服务,从而有效地减低了客户利用手机银行的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吴金。手机银行技术发展浅析[J].聚焦专家视点,2010.3.
张应丰。手机银行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电脑,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