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认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认同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1

关键词:青少年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表征 民族认同

1 研究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淀,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彩,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每个民族成员在这种特定文化背景中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构建了价值观念。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国,文化认同始终是中国政治家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战略主题,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并融一体的民族文化,不同边缘民族在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透过文化记忆的重组与建构,最后都被同化为中国人。社会表征理论是近20年欧洲社会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化理论,该理论界定了群体认同的符号边界,个体内化了本群体的某些社会表征就必然形成群体的社会认同。同一社群共享一种认知结构后会促进一种亲密情感及群体的一致性。由此可见,文化的认同功能在多民族国家显得更加重要,且文化认同是可以跨越民族的。这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反映了对其认同状态,它也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不可分割的。

2 研究方法

自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表》,秦向荣编制《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本研究发放问卷300份,实际收回问卷292份,回收率为97.33%。同一被试同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表征问卷与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为了平衡顺序效应,有一半被试先做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问卷,然后再做民族认同感问卷;而另一半则相反。根据测谎题筛查被试有效数据,将《中华民族认同问卷(EIS)》中测谎题重新赋值,求出测谎项总分范围在0-5之间,根据这个分数来确定剔除被试数据的标准,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74份。主要统计工具为spss11.5和lisrel 8.3,对研究做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3 结果分析

3.1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量表各个项目分析

研究分析出各项目具有良好区分度;切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α=0.8272,一致性良好。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文史文化”是0.7420;“民族文化”为0.7264;“思想文化”是0.6893,分量表有一个维度是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他维度的信度较好。

3.2中华民族认同量表项目分析

分析得知中华民族认同量表的信度量表总体的α系数为0.715,该问卷具有可接受的信度。按照秦向荣所做因素分析,量表分为四个“认知维”、“情感维”、“评价维”和“行为维”。

3.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总体状况

采用单样T检验方法,将平均分与得分中点94.5进行比较,青少年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平均分118.41,标准差为10.355。得分显著高于中点,总体看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都比较强。

3.4社会表征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对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作总体积差相关分析,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存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 =0.467*(*表示 p <0.05)。文史文化”和“思想文化”分别与“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维度具显著正相关。“情感”维与“民族文化”没有相关性。

回归分析:一元回归方程分析显著,中国传统文化可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异。

随后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文化”没有进入回归方程,“文史文化”与“思想文化”可联合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52.8%变异量(表6)。“思想文化”层面的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61.5%,“文史文化”的解释量为22.5%。中华民族认同感= 0.615*思想文化+0.225*文史文化

4 分析讨论

研究针对社会表征应用功能即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研究首先证实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状况呈积极正向认同,结果证实社会认同理论,通常个体会以偏好的态度看待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非常有必要,但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非常匮乏,将传统文化认知置放于民族认同中作以观照,除了“民族文化”与“情感维”无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各维度与中华民族认同感其他维度两两呈正相关。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表征中的“文史文化”、“思想文化”和“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正面因子,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较高,中华民族认同感程度也就越强烈。一直以来关于文化的定义颇有争议,但是不可以忽视概念本身的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相关已被证实,但不排除其他因素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可以预测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中,“思想文化”和“文史文化”进入回归方程进行解释。其中“思想文化”的系数达到0.615。文学著作、思想智慧、道德风尚等项目属于“思想文化”维度,一直以来,中国节气和爱国主义精神被提倡,这些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精华的内容。“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昭示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有径可循,传统文化的教育应立足于核心部分,即“思想文化”的教育力度加大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性,其项目更多是与我们生活内容息息相关,如民族衣饰、传统佳节、特色食品、典型物品以及风俗习惯等等,青少年对于已经融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可能产生笼统无分化的情感。“民族文化”与“情感维”不具有相关性,而“情感维”又恰恰是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核心部分。对于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风俗民情的晕染,当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其中民族情感凸显性的内涵就会减少。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需要通过必要手段,从文化的特性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结构也许会更精确。

参考文献:

[1]方文.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心理学报[J].2002,34(6).

[2]Durkheim 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In R.A.Jones(eds), Emile Durkheim: An introduction to four major works[M].Beverly Hills,CA: SAGE Publications Inc,1986.24-59.

[3]Moscovici,S.Attitude and opinion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63,(14):231-260.

[4]管健和乐国安.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92-98.

[5]朱小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与民族认同感的关系[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

[6]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5.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2

“人物形象设计通过艺术设计包装促使人物呈现不同的形象特质,隶属于艺术设计范畴。在人物形象设计中加入传统文化因素,促使人物形象具有独特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社会上开始出现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人物形象。”目前,中国的艺术设计作品存在着严重的抄袭现象,没有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充分地展现出来。

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在中国漫长悠久的历史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一切文化遗产的统称。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具体指的是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提取出来并被大多数中国人承认、接受和认同的一种意象符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既是我国历史文化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精髓,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也是象征着中国国家尊严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文化符号,具有神圣而庄重的严肃意义。”

自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中国文化全面而系统地呈现在世界面前之后,世界范围内的设计行业都在频繁地学习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的书法、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性的文化元素被大量运用于世界级的设计作品中。古老的中国文化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站在了全球文化的历史舞台上,成为各国设计大师争相采用的设计元素。但是,就目前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外观设计、房屋室内设计、商品包装设计和服装造型设计等方面的应用较多,但仍然很少有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方面的应用。

2 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概述

我国形象设计在充分吸收了国外精华的基础上,增加了本土文化元素,使得设计技巧及其熟练程度不断提升。然而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活动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人物形象设计起步晚,基础薄弱;第二,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难以形成本民族的风格特征。当前全球开始广泛推广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念相结合,可以在人物形象设计获得中,闪烁出民族风格特征。”

3 魍澄幕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并具有深刻的内涵。中国文化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内容丰富,有绘画、书画、工艺以及陶瓷等文化。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因此我国文化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这些多种多样的文化现象,为人物形象设计提供了艺术灵感。中国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丰富的内涵以及底蕴要求设计师,要汲取收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设计出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并且将作品推向全世界。”

3.1 传统文化元素在化妆造型设计上的应用

“在化妆造型上主要是以女装为主,中国女子一直以来都比较注重妆容。在我国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具有江南特色的眉妆、三白妆。在脸部涂抹的时候会使用打粉方式,这些面部修饰吸取了民族传统色彩图案,并且将中国古典美体现出来了。在眉笔的勾画下,完美地展示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灵动以及意境,最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当前女子的化妆造型设计往往出现在舞台上,尤其是传统音乐的伴舞上这些舞蹈者为了将唐代的繁华表现出来,会将舞台色彩布置成以红色为主的场景,借用中国红使得整个舞台上呈现出热闹繁华的景象,并且也增添了中华传统色彩在人物形象设计上的具体表现。

3.2 传统文化在发型设计上的具体应用

自古以来,中国人非常重视头发造型。从古代到现代,女子的发型变化多样,表现出来的形式也是不同的,在发型点缀上还有多种多样的发饰品。这些出现在古代演绎活动中的传统发型,影响着现代人的审美观。大部分中国艺人在国际舞台上会展示以传统文化元素为主的头型,将中国文化推广到全世界。在中国,朝代不同女子的发饰是不一样的,并且不同身份的女子她们的发饰也不尽相同,从这些女子的发饰我们可以判断其身处哪一朝代,也可以判断出其身份地位的高低。现代设计师开始从传统的发饰中寻找创作灵感,从而创造出融合传统元素又具有中国当代特色的发饰。

3.3 传统文化在服装方面的应用

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气韵的培养,大多数的服饰设计和纹案设计都有着吉祥如意和平安祥和的美满寓意。其中,红色飞龙、金色凤凰和紫色祥云等都是最为常见的服饰图案。“飞龙”是中华民族最高阶级的图腾代表,象征着天命的尊贵权威。“凤凰”是与龙相对的一种威严代表,凤为黄天,凰为厚土,象征着成双成对的贵族强权。“祥云”代表的是安康和祥瑞,是中国古人对和谐平安的祈愿和祝福。

4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从中华民族悠久漫长的历史中积累沉淀下来的文化财富,和世界范围内的人物形象设计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被任何一位设计师应用到任何一种形象设计中去,进而创造出兼具前卫时尚风格和民族传统特色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 李涛.时尚智慧恭迎奥运DD2008中华国际服装设计大赛专题报道[J].北京服装纺织(时尚北京);2008(06).

[2] 李平,祝重禧.当今西方时尚中的“中国风”现象分析[A].当代亚洲色彩应用:第四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C].2007.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3

1、精神文化的滋养

学校的治理,关键是教育思想和理念。在6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学校围绕育人工作,创建文化环境,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1)校徽:主图案由打开的书本元素构成,呈现“人”字造形,寓意教书育人,学校教育立足人本、人文、人道、人性,为民族的未来培育有德、有用、有才之人。(2)校训:德以立身,学以立业,行以立世(3)办学思路:文化育人,教学强人,品格造人,素质成人(4)办学宗旨:为了学生未来(5)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6)教师誓言:忠诚教育,敬畏教育,无愧教师,无愧我心。(节选)(7)校风:崇师厚德守道怀仁致远践行(8)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建设“有文化、有质量、有规模”的农村中心校。(9)学校“五年规划”:一年完善配套,两年提升质量,三年创造文化,四年打造特色,五年争创一流。(10)主编《传承经典,历练人生》校本课程

2、制度文化的凝聚

(1)教职工文化学习制度(2.)优秀班主任培养制度——构筑学校育人队伍基础(3)“校园之星”评比制度——德育之星(4)家校共建制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德育网(5)学生评教制度——将教师德行列入考核标准3、行为文化的践行(1)国学诵读、京剧国粹成为特色德育活动为了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提高道德修养,我们学校成立了少年宫,开设了象棋书画、国学诵读等活动课程,其中国学诵读深受学生喜爱,我们安排在国学上有较好基础的语文老师担任辅导教师,精心选择国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组织诵读活动,提高活动效果,将国学内容纳入语文课堂教学,京剧常识与欣赏引进学生音乐课堂,并将逐步实现常态化。(2)墙壁文化纳入语文教学内容学校设置了长约60米的传统文化墙,将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作为文化墙的主要内容。要求每个语文教师利用语文课堂带领学生现场感受文化墙的文化氛围,要求教师对文化墙内容进行认真详尽的解读,要求学生写心得、谈感受。(3)三爱、三节、三尊、三扶为强化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学校组织开展“三爱、三节、三尊、三扶”(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尊老、尊师、尊父母、扶弱、扶贫、扶困)活动,利用学校电子显示屏、板报、校网广泛宣传,通过活动开展,让传统美德回归学生大脑,常驻学生心间,成为自觉行动。(4)雷锋月、感恩周、孝敬日学校将每年3月份定为雷锋月,组织开展板报评比、主题班会、义务清扫街道和校园、去敬老院为老人洗洗衣服晒晒被等一系列活动。将5月份的第一周定为感恩周,要求每一位同学给自己尊敬爱戴的人写一封感恩信,表达自己的报答之心感恩之情。将父母生日定为孝敬日,要求每一位学生在父母生日那天,为父母做一次饭,洗一次衣服,送一份自制的小礼物,只有亲其亲、爱其爱,才能爱祖国、爱人民。(5)每日一播——文明礼仪规范教育学校印发了《干汊河中心校学生文明礼仪系列教育讲话》,每天大课间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宣传教育,由学生自己组织安排,自己担任播音员,既得到了教育,又培养了能力。

二、效果与期待:构建你我共同的文化家园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4

【论文摘要】道德文化影响着道德人格的塑造。本文从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解读中,探求了道德人格构筑的动力源,阐释了和谐诉求在道德人格构筑中所起的根本性作用。

“文化塑造个体的人格,这种塑造作用在个体人格形成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其实质是个体接受文化影响的过程。”[1]道德文化同样对道德人格的塑造发挥着作用,在道德人格的构筑过程中,个体对道德文化的接受是能动地接受,道德文化以和谐为底蕴,个体的道德人格构筑是建立在自身和谐追求的基础上的。

一、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诉求顺应了道德人格的社会化文化特征,凸现出道德人格的核心价值

人格,是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价值观、人生态度和气质等的总和,道德人格体现的是人格中的道德内涵,表现了行为主体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道德人格与道德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承继关系,道德人格根植于道德文化的深厚基础上,这使得道德文化造就了道德人格的主体核心内容,道德人格的价值取向中处处显示出道德文化的价值标向。从中华文化的传承性上去透视,道德文化传统与中华文化传统一脉相承,“从本质的角度来看,所谓中华文化传统,就是指中国文化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或基本指导思想,也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价值观和终极关怀。”[2]这种基本价值观就是道德文化传统的价值内核,即以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为核心。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道德人格的内容核心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来强调集体意识,对个体意识基本持忽略的态度,社会性要远远地重于个体性,反映在道德文化中,我国的道德文化始终以国家大于家族,家族大于个人为价值导向,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要看他是否与国家、与社会相融。这使得在传统道德文化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道德人格,其价值取向鲜明地凝聚着社会趋向的特点,社会责任感成为道德人格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道德人格的成长和塑造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和谐诉求成为人格构成方向的主导,个体对国家、对社会及对他人的和谐认同大于对自身个体性的强化。在这样的道德人格价值导向中,社会性淹没了个体性试图突出的主体倾向,或者个体性的一部分自觉自愿地被社会性所融没,由此决定了道德人格的社会评价性标杆。

道德人格所蕴含的这种文化价值,直接体现为群体意识对个体意识的覆盖和占据,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成为道德人格的内容核心,“公”大于“私”永远都是道德人格是否高尚的主要评价标准。

(二)个人对社会的趋同性反映道德人格的价值核心

我国传统道德文化对个体的社会化要求体现在立人之本的规定性上。仁、义、礼、智、信作为基本的立人之本,完成了对道德价值核心的体认。道德人格的构筑要从基本的立人之本做起,道德人格的塑造所必需的个体的独立人格意识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可见,道德人格的价值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所聚焦的忠信,忠信体现出两个层面的和谐诉求。一是对国君对国家,一是对朋友对大众。

这一道德人格的价值核心直接表露出对道德文化的传承和体认。人们交往中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传统文化得以显现的平台,在人际关系中所发展起来的道德人格,则是传统道德文化展现的平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人格,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道德人格,都体现着“忠信”这一价值核心,对国家对大众的关怀,使他们“心怀天下”、“先人后己”的道德人格,成为践行我国传统文化中“舍己利人”、“天下平和”的价值理念的代表者,这种道德人格中个人对社会的趋同性取向,以“天下平和”为落脚点,在最高的价值层面上直接表现出与道德文化内涵的不谋而合。

(三)个人对社会的附着心理蕴含着道德人格的文化核心

道德人格的产生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带有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烙印。我国的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统一性和集体性。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道德人格中,含有浓重的个人对社会的附着心理,这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想的道德人格。

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人格,不主张个体的主体性倾向,但允许个体性的存在,其主要体现,在于它为了维护统一性和集体性所付出的坚持性上。因此,为了道德理想而牺牲和奉献,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人格个性化特色认同的基本前提。在这一前提下,牺牲和奉献的程度越高,其道德人格的个性化特色也就越强,道德人格也就越受推崇。因此,带有强烈的奉献意识,甘愿为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成为道德人格价值核心辐射下倍受推崇的价值观念。

这个意义上的道德人格的个性化特色,其实还是个人对社会的附着心理在起作用,被“天下平和”的道德文化所包容,在社会性框架下完成个体个性化的驰骋。

二、个人与他人的和谐诉求体现出泛人性化道德文化趋向,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实现了道德人格的建构模式

“和”作为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讲求的是对他人的关心和态度,追求与他人关系的和谐是构建道德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伦理道德的主体框架下,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也是以“和”为重要内容,鼓励人们去追求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因此,在“人和”的传统道德文化基础之上的道德人格的构筑,必然要依赖于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表现出浓重的人文色彩。

(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关注是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关系走向,渗透着道德人格中以观照他人为视角的道德文化生命意识

道德人格的发展和塑造,是在保持个人真实性的基础上,对人的理想状态进行不懈追求中完成的。我国道德文化中具有“人文关怀”的道德情怀,重视人的生存和发展、抵制物欲转而关注人性的需求和满足,一直是道德文化产生的牢固基础。

孟子的“民生思想”宏伟博大,印刻着对生命意识的关注和推崇,其道德人格的塑成中始终注入着关心他人的人文情怀。孔子的“仁爱思想”则明确了“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要求个人如何利他、爱人[3]的个体伦理,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要求直接指向个体与他人和谐关系的核心,作出了对生命意识道德伦理层面上的阐述,强调了道德人格的塑造必须以关注他人的情感感受和生命形态为切入点,建构起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关系走向。

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以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为伦理根基,赋予了道德人格人性化的生命意识色彩。从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入手,以生命观照为视角考察道德人格的建构,其泛生命化的道德文化特征强大而突出。

(二)个人通过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建立起“镜像自我”的途径,显现出道德人格中以尽善尽美为境界追求的道德文化目标底蕴

“一切人格的终极目的皆是要达到一种自我的圆满之境和自我实现的境界。”[4]道德人格的追求目标也是如此。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着道德人格的完善和丰满,为了努力向道德人格的完美化方向发展,不仅要在内心反复审视着与自身理想的道德人格相契合的言行,而且还要通过他人的反应和评价来对照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恰当,以便及时加以更正,这都是道德人格中追求完美的表现方式。

而在通过“镜像自我”实现道德人格完善化的途径上,需要个人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使“镜像自我”的途径起到真实有效的作用。曾子说过:“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仁”是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人格的核心,朋友在辅“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友”来“辅仁”,就带有了通过“镜像自我”实现道德人格完善化的意味。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力求完美的追求意识,传统道德文化中也注入了尽善尽美的目标底蕴,建立起“镜像自我”的途径,与他人的和谐相处,都是与这一目标底蕴紧密相连的。

(三)追求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彰明了道德人格中以“忠义”为核心内容的道德文化人伦情结

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以伦理道德为主体,人伦情结在文化主体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字经》中提到的“兄则友、弟则恭、君则敬、臣则忠”,指的是以“忠义”为核心内容的传统道德视野中的人伦关系。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把“仁”视为道德人格的核心,当作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原则。何谓“仁”?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就是“克己复礼”。可见,“礼”是构成“仁”的基础,而礼法的尺度最主要的是对君臣、父子、兄长、夫妇、朋友之间人伦关系的界定,而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法约束指向的则是“和”的境界。可以说,对人伦关系的理顺以“和”为标准,理顺的程度代表着道德人格的高下有别。“和”在人伦关系上体现的程度越高,道德人格也就越高尚。从这个角度去审视,道德人格以个体的对外行为作为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个体注重的是对伦理道德的信奉和遵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对个人与他人和谐度的追求和提高。 转贴于

三、个人自身的和谐诉求折射出道德人格的“和而不同”的道德文化特征,驱动道德人格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道德文化重的是质感,是厚重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的和谐统一。道德人格呈现的是“和而不同”的文化形态,承袭了“和谐统一”为特征的道德文化。道德人格的塑造与提高直接取决于个体对自身和谐追求的强度和层次。注重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是个体自身和谐的解决途径。

(一)纳于“和而不同”道德文化特征之中的道德人格构建以个人自身的和谐诉求为动力源

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见利思义”和“以理制欲”表明了在精神与物质的取舍上,精神永远要高于物质,对精神世界的坚守和信崇,使注重道德人格的培塑和提升成为个体重要的精神需求。与此相应,如何达到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与社会的和谐一致,成为个体自身强烈的和谐诉求,从初始的和谐诉求到诉求的阶段性满足,再从更高阶段的和谐诉求到更深层次的满足,如此阶梯式的更进,推动着道德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在和谐诉求的不断满足中所完成的道德人格构建渗透着“和而不同”的道德文化特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默认的是社会性为主导,个性化与社会性兼具的道德人格形态世界。君子的道德人格因为各自的个性化色彩而“不同”,而这样的“不同”又在“和”的基础上得到统一,这使得道德人格的个性化色彩,完全可以在大众道德人格共同具有的社会化特征所搭建的框架下得以展现。

(二)道德人格的提高和升华主要以道德修养为路径依赖

“以德性主义人性论为主流,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明显特点”[5],“人性论的这一特点,成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关于人可以为善、可以教而为善的心理根据,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论的发达。”[5]这为通过道德修养达到道德人格的提高与完善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是“温、良、恭、俭、让”,在道德人格的形成上重要的是做到不“欲”,也就是不要心存贪欲。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如何才能克制和杜绝贪欲,那就需要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通过“俭”即节制来进行。“节制”务必要达到这样的层次,人在必然会存在的欲望面前,“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克服了人所面临的“欲”的问题,就扫除了提高道德人格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正是因为认识到通过道德修养可以提升道德人格,儒家表现出对道德修养的充分肯定和重视,赋予了道德修养艰苦的过程论内涵,认为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它需要不断地磨练和坚持,经历的磨练越多,坚持得越久,就越接近道德人格的完善。我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和合”,而道德修养的目标则是“修己安人”,其中谙含着“和合”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道德修养的途径得以提高的道德人格,也表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特征和本质。

(三)“和而不同”透视出“和”为基础的道德人格发展的审美理念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以美与善的结合为特征,而“善”是道德人格的主要构成元素。从审美的角度看,道德人格折射出道德文化“和”与“善”为特质的美学理念。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善”的触接点很多。拼搏奋进、不畏艰苦、追求完美以及仁爱、宽容等等,都可以称得上“善”。“善”中蕴含着“和”,体现了个体自身的和谐,个体与他人的和谐,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尽显美的内涵和意蕴。传统道德文化中“天人合一”、“个人相融于社会”的整体美,以及坚韧磨砺、百折不挠的个性美,融合了道德人格发展中的不同形态。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楚国屈原的“愤而投江”,无不显示出积极励进、以国为先的高尚道德人格。他们的道德人格之所以呈现出美的形态,主要是由于其道德人格中充满着以“善”为主导,以“和”为基础的道德因子。正因为如此,尽管道德人格中所体现出来的“和”形态各异,但都充溢着美的道德文化特质。

参考文献

[1]马前锋,孔克勤.文化与人格:心理人类学的解释[J].心理科学, 2006(6): 1519.

[2]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6: (219).

[3]吴国盛编著.社会转型中的应用伦理[M].华夏出版社, 2004: 202.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5

汉族古老的节日多是按照天地时令交会的节律确定的,像春节、立春、清明、中秋等,人们把自己的行为和感情注入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逐渐形成了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节日。中国少数民族综合性的传统节日也多是农事节日,如壮族为求作物繁殖、丰收,而举行的蛙婆节,也叫“蚂拐节”。

传统节日形成阶段所遵循的自然节律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由它的文化意义占据主导,经过千百年民众生活实践,传统节日的人文内涵被提炼和固定下来,它们已经从外在的时间点进入我们民族的“内在的时间意识”,成为人们生活得以依托的“社会的和精神的日历”。

发现传统节日习俗解决社会不和谐问题的能力

一般说来,理想状况中的民族传统节日是对一个民族传统生活集中而充分的展现。在节日民俗中,节日活动或仪式中的各种行为建立并展示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整体系统,因此节日习俗本身就成为民族的文化载体,民俗节日于是成了某种文化的代表。可以说,节日是“镜子”中的某些传统文化现实,从中可以发现如价值、行动方式、社会关系结构、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文化原型。

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大型的民俗节日,这种节日是整个民族文化的全景展示和独特表演,它们成为国家和民族的一种文化象征,受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中华民族节日丰富多彩、文化传统深厚,有着多元一体的文化基础和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传统节日的这个性质决定我们要高度尊重自己的节日传统,继承和发展这个传统,坚持自己的拥有连续文化基础的民族身份,全面进入当今全球化时代的各种现实关系,实现自身价值,达到民族的振兴与进步。

传统节日对应着一种持续的传统社会基础,它是维持社会结构的和谐、推动传统社会前行的动力。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处境艰难,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和发展矛盾。

事实上,没有通过对哪一种文化事项的强调就能够解决国家、民族、人类内部的社会不和谐问题。经济全球化与民族社会的变迁,个人或某个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全球和谐发展,市场经济的效率和竞争与人类精神需求的稳定与规范,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与人类的自由需求、欲望等等矛盾,仅靠民俗节日全部去面对并成功地解决,是不可能的。但我们需要从这个视角考虑问题,以便发现传统节日习俗在这些方面的种种能力。

需要从多元文化视角来关注民族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无论作为文化载体还是作为民族精神需求的表达,都构建了一个人文群体的观念和民族政治的观念,明确表达出一个民族对它的文化集体的自我认定。这个认同既包括文化认同,也包括精神认同。所以说,一个理想状态的传统民族节日可以作为民族文化身份的展示形式之一。

这需要从多元文化视角来关注民族传统节日,但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各个国家与民族文化接触和交流的大环境是否和谐、公正,因为这是民族传统节日及其代表的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遗憾的是,这是一个理想的环境目标,达到这个目标,人们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努力。

具有强烈人道主义和民主色彩的多元文化意识对应的是现代国际社会文化交流机会不平等的事实。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间的互动、交流、影响在不同发展状况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并非是对等的,在全球和地区之间都存在着文化权利上的差别。有的文化群体享有主动权甚至霸权,占据战略性的优势,有的群体则处于劣势。

然而,尽管文化相互渗透的过程经常是不对等的,文化的相互交流也发生一些积极的创造性反应。我们看到不同文化以其不同的思路来处理全球化方面带来的外界威胁和机遇,不同国家和地区以日益增加的多样性方式适应、抵抗或转变全球化影响。单向性的全球化导致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同质性增加,但也刺激了文化的多样选择增加。

在这种全球化的潮流中,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采取了自己的形式予以应对,进而导致千差万别的全球化解释和文化发展。各个民族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创造性地展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提升能力,代表了不同文化面对全球化同一化趋势和压力而展现的进步。不同文化以其正当性和历史进步冲击了全球化的统一模式,增强了以民族文化方式回答现实困难和危机的对应形式。

目前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文化多元化正在活跃地运作,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互动的世界之中。所有的社会都在经历多元化,文化多元化日益成为无所不在的特征。各国政府必须找到新的社会方式和管理方式,在坚持一个共同的目的和决心的前提下,为文化的多元性表达创建机制,使得人们和谐共处,交流合作,共同进步。

多元文化互动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带来机遇

从多元文化视角,来看待传统民族节日的生存和发展,便会发现其中具有十分活跃的生存空间和现实功能。

首先,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全球性的多元文化互动使得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机会在增加,它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面对这种世界性文化的大交流舞台,如果你消极,你的文化就会遭受损失、变得贫困,你的文化适应和反应能力就会迟钝,你的文化创造性锋芒就会锈滞。如果你积极,一切都会不一样了,你对民族文化就会有信心,你的下一代就不会与社会传统隔离,你的参与全球文化进步的权利就不会被剥夺。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民俗节日应该保持和弘扬,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它是让自己精神振奋的力量,也是让世界了解你、尊重你的必要渠道。

其次,从文化民主建设方面来看,文化多样性强调,全球化的文化多样性进程需要民主机制,需要更民主地、更开放地倾听文化的各种声音和利益诉求,以便把许多群体的要求带入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一个群体精神和价值表达的代表,具有文化和政治建设的参与作用。民族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理解的过程,在人们欣赏节日文化的同时,自然也会带来对民族文化权利、民族生存利益的更多思考。一个有现实参与价值的民族节日建设可以作为民主机制建设的一个有益的成分。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6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愈演愈烈,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双刃效应,益处则是在于,西方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更新鲜的元素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范围,同时加强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转型和有效地提升。但相反,西方文化的融入,造成了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过度倾向,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不利因素,这同样对于世界文化的传播融合造成了更加复杂的难题和现象。文章主要是通过分析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做分析,同时针对我国人们对于中西方节日的一种文化进行了调研,从定量的角度来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对调研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西方文化流行性和渗透性相关分析以及中西方文化的成对t检验分析,更充分地分析了利弊,让大家意识到需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断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双刃效应;全球化;定量分析;统计分析

文化不仅是国家的核心的,更是人类灵魂的一个重要载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快速发展,使得西方文化不断地进入中国,并且也逐步地融入到我国的文化传播之中。本文仅就文化的一个方面节日进行分析,根据当前的调查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更多地接受西方的节日,并且作为重要的节日等进行庆祝,而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传播则意识不够强。这明显表示,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如何才能让大家保持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的对待西方文化的学习机借鉴作用,更好地利用西方文化的优势来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目的,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针对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双刃效应进行分析,为实现趋利避害提供了一些意见。

一、双刃效应

(一)积极效应

首先,对于西方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增强与西方友人的关系,能够促进和谐共处,并且能够更好地实现合作发展。其实,就是在庆祝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丰富了自我的文化内容,加强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同时也不断地通过西方的文化借鉴来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文化学习和发展,就比如西方文化中的一个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都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因此可以借此契机,将中西文化有效融合,增进感情的同时,丰富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体现出文化中的优良品德,丰富人民的精神文明生活。

(二)消极效应

根据调研的数据也显示,有86.88%的人认为现在西方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了,这说明了在目前这个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巨大的冲击,西方文化的各种信息和形式、价值观等都会不断地涌入到我们得生活和工作中。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会带来不利,会淡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减少,不利于我国人民自身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过分地关注西方文化,会丧失自身的优良文化,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西方文化,始终保持一种正确的态度进行对待,取长补短,充分利用西方文化的优势来完善和丰富我国的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深入了解西方文化,为我们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和庆祝西方文化的时候,要加强对我国自身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有效促进,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掘,去传承,因为我们需要在保持自身传统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再来结合西方文化,不能够出现舍本逐末的这种现象,丢失了自身国家的优良传统文化,将会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同时我们需要自己主动地去维护和发扬传统文化。

二、研究方法及定量分析

本文主要采取的是针对学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选取了150个样本。主要是设计调查问卷,然后进行调查填写,有效问卷为150份。本文首先是针对调研的数据对西方节日的庆祝情况,对西方节日的庆祝频率等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再采用对比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分析,采用SPSS的统计软件进行了定量的统计分析,进行西方文化的流行性与渗透性相关性分析、中西方文化的成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

图1样本群体对西方节日的庆祝情况 图2样本群体对西方节日的庆祝频率

根据图1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大家对于西方节日的关注度很高,而且参与到节日的也比较多,除了万圣节仅占11.88%之外,愚人节和感恩节是在40%左右,而圣诞节、父亲节和母亲节则均在60%以上,情人节也占据了50%的比例。

根据图2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样本群体对于西方节日的庆祝程度很高,基本不过的占比为8.13%,虽然每年都过的占比最少,仅为4.38%,但是一般来说都过和偶尔过的分别占比为31.25%,56.25%,所以仅这两项占比就达到87.5%的比例。

从表2成对t检验和表3方差分析的检验可以得出,中西方文化的在调查的样本人群中,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能够得到流行和传播还是因为对于西方文化的好奇和新鲜感所导致的。因此也就出现了大家对于西方文化的崇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就淡化了。

三、结论

在面对国际全球化的形式下,我们要充分地把握、加强和促进我国自身的优良传统文化发展,同时要有效地掌握好西方文化的双刃效应,做到趋利避害,不断地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丰富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跨越式发展,才能让我们有机会更好地了解西方,更多地学习、借鉴并加以利用,最终实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目标。总之,有效地把握机会,将西方文化的双刃效应充分地发挥和把握好,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才能将我国传统文化更多的传承、传播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张朝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自我超越之比较[J].广西社会科学,2008,11.

[2]林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现状、定位与发展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9.5.

[3]刘艳坤.西方文化影响中国文学现代化起步的原因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