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个人理财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个人理财方案范文1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工程管理;电力建设企业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0―0101―02
电力建设企业是电力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指发电、输配电、供用电设备设施的建设及安装企业。电力建设企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生产经营程序化程度高、操作规范严密、安全第一和牵涉国计民生等诸多特点。因此,必然要求电力建设企业的施工管理人员具有专业基础知识深厚、懂技术、善于管理等素质。显然,建设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协调性高的高质量的电力发供电企业,没有大批既懂建设安装知识,又懂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和电力生产建设知识的人才,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艰巨的任务的。这就给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课题。本文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电力建设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分析
1.1电力建设企业需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电力建设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专业性强,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目前很多新建电厂或企业的自备电厂,聘用人才时最看重的是实际工作经验与面对实际工作的应用能力。而目前多数院校毕业的学生难以达到要求,多数学生仍然是理论知识胜于实际能力。从工程院校的角度看,缺乏与企业的内在联系,缺乏开放的办学机制,校企合作面临诸多困难,学生很难得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因此,学生从步入工作岗位到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管理者,需要很长的适应期,而发展成为优秀的企业核心管理骨干,难度就更大。因此,工程教育需要改革,需要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实训环境,政府、社会要给予政策机制的支持与鼓励。
1.2电力建设企业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的“拓展性”人才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电力建设企业管理人才质量的提高滞后于电力企业的实践要求,因为对一些新环境下产生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学习和运用,电力企业往往快于高校。因此毕业生的管理创新能力往往不足,需要投资,进行必要的培训。而规模较小资金缺乏的中小企业一般无力做到。因此面向电力建设企业的工程管理专业应以面向电力建设市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
2依托电力建设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沈阳工程学院是一所新升本科院校,经过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基本上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学院秉承“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办学理念,初步形成了具有行业优势的学科体系,围绕能源和电力产业链,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以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
我院工程管理专业充分依托电力学科的优势,遵循“依托行业、面向市场、工程教育、职业取向、打造品牌、人民满意”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工程背景的现代管理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管理人才的人才”目标定位,构建了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具体说,以面向电力建设工程领域为主,涵盖工程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监理咨询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培养具备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一是按照“深广适度的公共基础,较宽厚的专业技术基础,扎实有效的实践训练体系,适用对口、技术含量高的方向”的基本思路,确定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结构框架。
二是贯彻差异化教育理念。以为指导,在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实施“差异化战略”,培养目标与国家注册师接轨,积极寻求并培养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增强方案的实用性。
三是突出我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与国家注册师的考试要求接轨,开设其它监理、咨询等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和从业喜好选择考取监理工程师、建造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执业资格。
四是设置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方向。由于我院电力行业的背景,与电力行业密切相关的电力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必将成为学生就业的新领域。工程管理专业应充分依托电力行业的优势,构建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培养符合电力建设行业需求的电力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因此,考虑市场需求和行业特色优势,设置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方向。
五是重视实践环节教学基地建立,对实践教学的基本建设进行重新规划。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校内就能接触和了解实际用人单位的职业环境。根据实际情况,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加强与电力建设企业、其他单位的合作,积极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3构建依托电力建设行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
在修订人才培养方式过程中,贯彻“以工程科学为基础,以实践性、综合性教学内容为主干,以电力建设行业需求为依据”的原则,实现“培养工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据此,我们对工程管理专业过去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并相应制订了新的培养方案的原则。
一是拓宽专业口径,建立“按学科大类统一基础、按专业模块分流”的教学体系。
二是围绕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轻素质培养的状况,对课程设置进行精简、整合和优化,建立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的培养方案。
三是改革教学管理体制,所有课程按照学分制培养,构建多个专业方向模块,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
四是健全教学评估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实施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提供保证。
在此基础上,学院在构建依托电力建设企业管理类人才培养方案时,采取了以下有针对性的措施。
3.1全面修订完善依托电力建设企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专业口径要宽、工程科学基础知识要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强、综合素质要高的要求,采用上下结合、校内外结合的方式全面修订了培养计划,统一规划、统一要求,实施不同专业模块的教学。
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和“加强基础、强化实践、面向行业”的思路,本着“削枝强干,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合理衔接,精讲多练,培养能力”的原则,突出了重点骨干课程,增添了综合训练实践环节和人文社科知识等课程。经过调整,专业理论教学时数控制在2100学时、180学分以内。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也由原来的不超过30周提高到40多周,增加了综合训练实践环节。
全面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取消升留级制度,实行重修重考、滚动淘汰、弹性学制、主辅修制等多种适合学生特点的较为灵活的管理体制。学院还建立了完善的教学工作评估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及教学督导、教学检查、领导听课、学生评教、事故档案等制度,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
采取学校与地方政府共建、开展校际联合与合作等方式,积极与企业和科研单位联系,推动教学工作开展。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导师制”,组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高年级学生中因材施教,参与老师的科研、教研等工作,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修订后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体现在:
一是课程体系。从决策、可行性研究、施工到项目竣工后评价整个工程管理阶段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新的课程体系中都有所体现,课程体系侧重于管理和技术平台。
二是实践环节。专业方向模块课,按照对应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能力培养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实验室里,利用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等软件对工程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模拟。二是学生到施工一线直接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并结合具体工作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任务。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安排到建筑工地实习,以熟悉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
三是模块课程。专业课程分模块教学,开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专业课程,如: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电力设备概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电力设备实训等课程。依托我院的电力行业优势,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使课程具有针对性。按照职业能力要求,从职业资格认证角度,安排建筑工程招投标理论与实务、工程造价审计、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实训等课程,以增加岗位就业竞争力。
四是能力培养。以能力训练为轴心,采用“大平台+小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构建专业培养方案。大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增加专业课门数,文理渗透,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2进一步推进适应电力建设行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取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知识信息的分析及综合运用能力。
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班导师。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课,辅修等事宜;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参与老师的教研、科研。
对于电力行业管理类专业课程,通过案例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化,通过案例讨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一两名或更多教师共同参与同一课程的教学,这些教师本身都具有相关专业的工作经验并各有所长,因而能给学生更实际、更丰富的知识。
此外,针对某些课程,我们还取消了传统的考试、考查考核方式,建立了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结业测试等若干种新的工学结合的考核方法。
3.3加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以电力企业为重点建设实践创新基地
(1)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联系,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筑平台。
学校注重把自身融入电力建设行业和企业之中,把电力建设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校,共同进行人才培养。为此,我们大力提倡开门办学,培育开放意识、市场意识,积极主动地与电力企业联系,建设了辽宁省电力公司第一电建公司等十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增加更多的生产实践的岗位。
(2)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尽可能做到结合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模拟仿真训练,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设计足够的时间来保证学生进行1年左右的生产性实训。邀请电力建设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企业共同“定岗位、定能力、定课程、定模块、定体系”,体现工学
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
(3)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着力点。我们适度调整课堂教学的学分学时,增加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活动时间,并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协调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的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把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构建了包括专业实习、实验教学、社会实践、论文(设计)、创新活动、创业实践等方面的实践教学体系,四年贯通不断线。同时,积极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减少验证性实践,提高创新性、综合性实验比例,注重实习前的教育和实习后的总结,突出职业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
4结语
总结几年来我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我们认为,面向电力建设领域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从遵从以下三个要求:
打牢“基础”。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有牢固的工程技术基础,能胜任一般技术性工作。尤其是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工程管理及相关的学科知识,使学生在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经济与管理方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这样才能有较大的专业发展空间。
强调“实务”。工程管理是应用型的交叉工程学科,既强调理论研究,更重视工程建设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工程建设实施的科学组织与管理工作。因此,工程管理专业以综合素质见长,同时又要有自己独有的看家本领,否则,专业没有生命力。
重视“拓展”。现代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要求我们设置的课程体系和内容,除立足于电力工程建设服务领域外,还要兼顾相邻领域业务工作的内容。
参考文献
个人理财方案范文2
关键词: 机械设计制造 自动化 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当下,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与此同时社会对各种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看重理论基础知识素养的同时,更加重视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对于高校的独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来说,越来越看重特色办学。
一、独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当下,一些高校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教学当中,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缺乏实践和创新。
在我国独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当中,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体制的长期影响,缺少工程训练,实践力度严重不足,使工程实践与相关教育严重脱节[1]。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很差,缺乏工程意识,无法将学习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因此,这些学生毕业后开始工作时,由于创新和实践能力不足,很难立即胜任其工作,需要很长的适应周期。在机电一体化的知识已经被运用到了行业各方面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工程技术都需要机电知识合一,传统的教学体系和内容无法达到机和电的相关知识的结合。另外,由于缺少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很薄弱,创新能力不足,不能发挥教学应有的实效,无法达到“转型”发展的要求[2]。
(二)职业能力水平不达标。
当下我国机械设计制作及自动化在本专业教育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美中不足的是,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仅仅处于试验性阶段,以往的相关专业知识体系和传统的能力要求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需求。要想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就应当让学生尽快接受相关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使其尽早进入到就业岗位当中,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多多实践。因此,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渗入学校的培养方案当中,是机械设计制作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独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独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面向工程的实际需要。作为一门传统性专业,机械工程的人才培养必须建立自己的特色,发挥自身优点,在目前竞争非常激烈的就业环境下,保证人才的就业率。对于改革的进行,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制订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学校应当积极开展对机械专业的相关社会、行业、产业和职业岗位背景的调查,了解当前机械专业的具体市场需求情况。在掌握相关信息和资料后,可通过召开研讨会等方式,对当前机械专业的就业岗位进行分析,从而立足于市场需求培养本专业人才的能力、知识和综合素养。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要及时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进行相应调整。其次,要敢于打破传统的过时的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科之间所存在的界限,重新进行整合,结合本专业的具体情况,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3]。再次,要对教学大纲进行适当的修改,对相关课程在专业的培养计划当中的作用作分析,结合专业对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制定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的教学大纲。最后,学校要引进新兴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教学方法的先进化和多元化。
(二)加强师资力量。
师资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学习的质量,要想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不容忽视的。学校应当以培养本校师资为主,引进为辅助,多引进一些专业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了解市场当下需求的专职专任教师,不断完善壮大师资队伍,并提高整个师资的质量。一方面,要鼓励本校教师以身作则,到企业的生产现场进行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师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相关合作;鼓励教师积极地参与到科研项目之中,为合作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项目开发等给予技术,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从企业当中引进高级工程师等来校进行指导,或作为专任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聘请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及一些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来学校讲学,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并得到更专业化的训练。
(三)完善专业课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改革教学方法。
学校应当以教学研究作为基础,并将课程内容的改革作为核心部分,制定具体方针,分阶段地有计划地加快本专业的特色和精品课程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同时要加强学校的基础实训基地的建设,将专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面向学生二十四小时进行开放,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更方便的环境;不断完善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内部的相关基础设施,在器材设备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创新思想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4]。在教学方法上,要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引用研究性、探究式等新的教学手段,并积极推进启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面临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人才的不断增多,独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必须重视目前人才培养方案当中的问题,从培养方案、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做出改革,只有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应社会要求,形成独特的办学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才能为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赖惠芬.独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与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0,11:119-121+146.
[2]彭三河,眭满仓,耿家源,刘怀海.独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建设探讨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35:92-94.
个人理财方案范文3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问题和工作差距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同国外银行相比较,差距主要表现如下:一是金融政策方面的差距。由于国内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管理体制,同时利率尚未完成市场化,国内商业银行受到法律、政策的限制,个人理财业务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咨询、建议或投赘方案设计等层面上,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二是运行机制的差距。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设置中,个人理财业务通常都归口在个人银行业务部,而具体理财业务通常由多个部门管理,部门之间缺乏联动性,造成前台业务条块分割,无法实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业务支持系统的差距。国内银行的数据系统是建立在账户基础上的,客户信息极为有限,导致理财业务的发展犹如“盲人摸象”,难以确定目标群体。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之间的有关客户信息资料库相互间不能共享,不利于个人理财业务向纵深发展。四是理财人员素质的差距。国内商业银行推出个人理财业务后大都没有相应的专职的客户经理,高素质理财人员的稀缺已成为制约国内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深入发展的瓶颈。五是市场定位的差距。个人理财业务同质化趋向严重,提供的个人理财规划缺乏说服力,个人理财门槛偏高,大众化的个人理财业务菜单相对不足。六是理财思维的差距。理财的核心是在合理、安全的资产管理基础上,科学分配资产和收入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目标,但相当多的国内民众简单地将个人理财等同于个人投资,从而出现了过于保守、急功近利和面面俱到等片面理财思维现象,居民理财思维和意识的不成熟影响到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对国内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差距的分析,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提出如下几点有关国内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策略建议:
1.利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细分目标客户群体,提供差别化服务。通过cRM系统的数据可知,温州农行14%的个人客户创造了91%以上的储蓄存款量,根据目标客户群体的细分,提供差别化服务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的个人客户群体庞大,而银行内部服务资源却是有限的,为高端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理财服务,为中端客户提供标准化优质服务,把低端散户分流到到电子自助设备,是我们的必由之路。通过目标客户细分,筛选出不同类型的高端客户,我们可以在提供标准化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综合产品营销,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商业银行应努力实现从出售金融产品向出售服务方案转变,客户不再是银行单一产品和服务的接受者,而是银行综合理财方案的需求者,银行也不仅是提供客户单项产品服务,而应成为客户的长期支持者和合作伙伴。在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市场定位,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适合他们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方案。
2.银行加强与保险、证券、基金合作,开展业务。当前,银行不能直接涉足证券、保险业务,但《商业银行法》规定,允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和业务,因此,银行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的业务合作,为深化理财业务而努力扩大客户群体、巩固客户基础。近年来,随着中信、光大、招商等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壮大,国家有可能会逐步放开金融混业的严格限制而作出一些尝试,并且随着工行、建行、交行等基金管理公司的相继设立,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格局将会逐步改变,各个金融业务产品的交叉渗透逐步深入。
3.坚持以创新求发展的经营理念,提升理财业务品牌内涵。创新是进步的源泉,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要想有所突破,抢占更大市场份额,就不得不在产品、服务、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创新。产品创新是根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在研究分析客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产品,实现个人金融资产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的最佳组合。整合个人理财产品线,加强供应链管理。根据目前银行销售的开放式基金、各类保险产品、包汇结构性产品、黄金、信托、券商资产管理计划、委托贷款,以及各种融资类、结算类产品,针对客户需求分析结果,开发多系列的理财产品组合套餐,并借鉴国外金融市场的新产品优点,进行开发创新。
个人理财方案范文4
个人理财服务在国外已开展了一百多年,国外金融理财机构都将个人服务作为发展重点,并且呈现服务内容多样化、理财方案个性化、服务手段科技化、服务人员专业化、营销主动化和服务范围全球化等特点。
“全面”与“片面”的差异
服务品种多样化
在国外混业经营的市场环境下,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品种丰富多样,包括银行、投资管理、保险、个人信托等;客户只要拨打电话,不仅可以获得各种投资咨询,而且可以让银行充当操盘手,并享受有关居家生活、旅行、退休、保健等方面的便利服务。
在国内,银行、保险、证券三个市场处于割裂状态,客户资金只能在各自独立的体系内循环,无法充分利用其他两个市场。
理财方案个性化
国外银行都是以客户为中心,产品设计中着重看市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为目标,品种结构以投资为核心,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还根据客户的年龄、职业、收入、家庭等实际情况开展综合理财咨询,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理财方案,协助客户实现财务目标――这是国外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通用模式。
而现阶段,国内银行个人理财金融服务创新受到分业经营法规的制约,品种设计开发尚停留在以银行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层面。银行先划好个人服务范围,再为客户在范围内设计产品、提供服务,而非根据客户需要,更谈不到以投资为核心了。而且,国内银行个人理财服务未能形成相对独立的业务系统,使商业银行无法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服务平台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的有机整合,是国外个人理财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形成了综合化、立体化的销售和服务网络。
促使与客户沟通和达成交易的手段呈现多样化、综合化、立体化的特点。除了传统的营业网点、ATM等自助设备以外,客户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电子邮件、电话、无线接入设备等多种途径办理账户查询、转账、投资等理财服务。
基于信息技术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金融机构能够借助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和深度分析,从而提供个性化、定制的理财服务。
我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还在以宣传图表、资料、计算器等简单工具为主,缺少专门为客户设计的软件,以提供必要的查询和市场资讯服务,更谈不上为客户做理财分析、调查、量身定做理财目标和计划等。而且,国内多家银行都未引进个性化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面对如此庞大的零售客户群体,很难做到及时、细致和面面俱到的综合服务;只能做一些表面数据的整理,而不能对客户的成本、利润和潜力加以分析,无法使客户的意见和需求及时传输到银行相关部门并使之快速解决和有效反馈。
从业人员专业化
国外个人理财服务成功模式的关键,是在银行与客户之间发展互相信任的超常规关系,即“专家顾问型”关系。这种新型的关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银行员工特别是与客户直接接触的一线员工,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销售人员,而是经过专门培训,精通各种投资理财工具,具有丰富理财操作经验的个人理财专家。
个人理财专家为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某一种甚至某几种金融产品,而是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包括年龄、职业、收入、生命周期的阶段、理财目标等,提供旨在实现财务目标的综合性的理财解决方案。
客户与银行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一次性的交易关系,而是一种长期的、有的甚至是从出生直至去世以后的稳定关系。在这种模式下,从业人员的素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通过专业认证考试,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已经成为国外个人理财服务从业人员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我国,长期的分业经营使银行普遍缺乏优秀的理财。一个优秀理财除了要熟悉银行服务,还必须精通证券交易、保险等金融服务。但由于分业经营,银行专才易寻,通才难觅。国内银行为高端客户提供个人理财的专家都是非“标准专业”出身的银行职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财师。
理财服务全球化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强的今天,许多跨国金融机构推行个人理财服务,已经不再局限在一国或者一个地区,而是将其扩展到全球范围。
个人理财方案范文5
一、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形势
据统计,2006年1月末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4.8万亿元,同比增长21.1%。个人金融资产快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个人理财市场空间。而“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扩大中间收入阶层”的举措,更将进一步推动中产阶层的崛起和壮大,为个人金融理财服务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使个人金融理财服务日益成为财产持有者和金融服务机构关注的焦点。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如:2002年7月开始登场的信托理财,2003年底诞生的货币市场基金,以及2004年9月才面世的人民币理财,都受到了投资者的欢迎。“个人理财”虽热,尚须理性看待。
二、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的问题
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步步入侵,个人理财业务作为高利润、高增长的业务,渐已成为中外资金融机构抢夺客户的利器。据专家判断,未来的5~10年将是我国理财市场高速发展的阶段。一场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变革正在向纵深推进。当前各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但在产品、宣传、营销、人员、激励、政策等方面仍受到制约。
(一)认识不到位。帕累托的80/20法则深入人心,大部分人认为个人理财业务的营销就是对20%的客户营销。的确,从客户贡献度来确定战略重点和分配银行资源,这无疑是银行集约化、精细化经营的明智选择。但银行要由经营产品向经营服务、品牌、文化方面发展,就不能对低端客户“一放了之”、“一弃了之”。谁又能保证得了今天那80%的客户不会是明天那20%的客户。从挖掘潜在客户出发,以招商银行为例,他们每年都会在各大高校巡回营销,推介他们的金融产品,因为他们相信今日的穷学生必有人会成为明日的社会精英,及早灌输企业的经营理念就会抢得营销的先机。过去,国内金融机构相当普遍地认为开展个人金融服务的投入大、成本高、业务规模小,总体来看得不偿失。根据国外的经验,发展个人金融服务业务并获得盈利也绝非易事。开展个人金融服务业务,从一开始就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人员的业务培训、市场拓展、品牌推广以及信息服务等。此外,为了满足投资者的实际需求,还必须对投资者行为有明确的认识,并对投资者信息进行周密的分析,同时还需掌握投资者的收益情况。在这些事情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最基本的判断,并为不同投资者提供更具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业务。
(二)服务不到位。理财品种多,但业务范围窄,导致理财产品缺乏新意;尽管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品牌,也纷纷建立理财中心,但它们的业务范围更多的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没有个性化服务。这是导致服务不能到位的直接原因。同时,宣传也不到位。每有理财产品新推出,经常会忽略了对内部人员的宣传,造成只有具体负责销售的几个部门了解该理财产品的情况,其他部门则知之甚少。且宣传的方式还停留在红布条、橱窗广告、告示牌、印刷材料等传统介质上。
(三)人员不到位。个人投资者的理财理念由自主理财转变为委托理财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个过程少不了专业人士的参与。参照国外先进经验,只有同时具备金融、地产等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拥有较为丰富的从业经验,并且能够借助专业理财工具、大型数据库和强大专家网络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投资建议,从而为客户合理理财的复合型人才,才算得上合格的理财专业人士。比较而言,国内的现状要落后许多,以银行业为例,很多人认为我国银行业服务和外国有相当差距,金融产品太少,尤其是创新的品种太少,是造成理财需求与理财服务产生断裂的原因。事实上,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往往都是被动的,你不推介,他就感觉不到。有专家认为,造成需求与服务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具备证券、保险、投资等知识的全能型人才极度缺乏,从业人员对现有金融产品认识不足,往往只熟悉自己的领域,不知道怎么把跨越各领域的不同金融产品组合到一起。基层一线人员普遍缺少理财专业知识,在销售新理财产品时又缺乏对这些人员的宣传培训,造成一线人员在宣传营销时只能简单根据宣传材料照本宣科,根本谈不上销售理财产品所需要的为客户测算具体收益水平及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等。
(四)政策扶持不到位。从政策层面来看,制约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还是分业经营。2005年8月长江证券与中信实业银行首推银证合作理财计划,随后这项创新业务为多家券商所仿效,被管理层界定为集合性受托投资管理业务而紧急喊停。这项业务能在短期内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显然有其必然性,但其潜在风险却不容忽视。例如,银证合作推出的“招商受托理财计划”,其微妙之处在于没有明确其中的“招商”是指招商银行还是招商证券。推广中暗示的1.98%的最低收益保证,以及“受托资金混户”等,在当时都属于经不起追根究底的问题。据悉,目前中国证监会正会同有关方面,加紧制定“规范证券公司集合性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试图从券商内控、合作机构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等环节入手进行规范。
从效果上说,监管不足跟监管过度同样都会成为市场发展的障碍。以信托业为例,在近期推出的信托产品中,为了达到吸引投资者和募资总额最大化的目的,个别信托公司存在夸大项目收益能力、不明确资金运用投向和方式、将信托计划分期销售,显然这些都有违信托原则,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另外,有多个信托产品有着财政支持。有学者认为,这种政策扶持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它强化了投资者对政府信用的信赖,弱化了投资者对信托投资的风险认识,不利于信托业的长远、健康发展。监管不足与滞后对业务发展造成的阻力,在金融机构内部会体现得更为明显,我们在强调职业操守的时候,首先应当完善各项内部风险管理制度,防患于未然。
三、现阶段拓展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一)细分市场,确定目标客户,设计不同理财产品。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必须对客户群体进行有效细分,在此基础上确定银行的目标客户群体,并采取差异化分层服务方式。对收入稳定、风险承受能力低的客户,可设计固定收益或保本型的理财产品;对收入较高、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客户,可设计高收益理财产品。
(二)成立专业理财室,设计一揽子理财方案。在理财业务服务模式方面可借鉴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突破传统业务的柜台服务模式,成立专业理财室。根据不同需求为客户设计综合理财方案,提供特色理财产品,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理财计划的个性化是根据客户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风险偏好,设计出“量身定做”的理财方案。
(三)制作统一宣传方案。销售新产品之前,应做好前期的筹备工作,指定专业人士就具体理财产品设计宣传营销方案,方案中应针对不同客户提出不同营销策略,力求在实际工作中能切实可行。
个人理财方案范文6
关键词:个人理财;生命周期理论;投资规划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263-01
一、个人理财的定义及主要内容
个人理财,是在对个人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结合预定目标运用诸如储蓄、保险、证券、外汇、收藏、住房投资等多种手段管理资产和负债,合理安排资金,从而在各人风险可以接受范围内实现资产增值的最大化的过程。
消费理财的目的是合理安排生活花销,其实质就是使钱花得好、花得值和花得省。好钢用在刀刃上,花钱花在关键处。有人挥金如土,生活依然不入流;有人花钱节俭,却能彰显生活质量,可见消费理财学问大,窍门多多,智慧多多。
投资理财的目的是实现个人、家庭财产的保值增值,其实质就是要解决钱“生”钱的问题。为了处理投资风险、绕过投资陷阱、识破投资骗术和增加投资收益,人们需要不断充实理财知识,丰富理财信息,拓宽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技能。
二、个人理财的平衡观
个人理财主要目的不是“掘金”而是“平衡”,即实现财务的平衡。保持“财务平衡”是理财的首要目标,也是迈向财务独立的第一步。一般来说,“财务平衡”要保证四个方面的平衡。
1 内容上的平衡。个人理财在内容上包括住房计划、汽车计划、子女教育计划、资产分配计划、保险计划、养老计划、退休保障计划、遗产计划等。理财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这些理财内容达到一个平衡,不能顾此失彼。
2 结构上的平衡。理财涉及投资,但不等同于投资,资产增值是理财的重要目的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对风险的控制和规避以及对财产或债务的梳理。所以一个稳健平衡的财务结构才是合理的,不过这个结构还是因人而异的:根据风险偏好、资产多少的不同,这个合理的结构也会不同。
3 时间上的平衡。制订理财计划时,按时间长短分为短期目标(1年左右)、中期目标(3m5年)、长期目标(5年以上)。如何要实现这些目标,这就需要达到时间上的平衡。时间上的平衡主要是指平衡现在和未来的消费,从而决定人的一生各个阶段的生活方式,它是理财的基础部分,也是最容易忽视的部分。
4 动态上的平衡。在人的一生当中,物资的多少、财富的多少等都是动态的、变化的,不可能是恒定的。如果只出不进,千万家财也会毫厘不剩;如果只进不出,这样的财富犹如粪土;只有合理平衡物资与财富的进出,贫穷也会快乐,富有会更加幸福。
三、个人理财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应用
生命周期理论是指导个人理财的核心理论之一,它从生命周期整体出发考虑理财,掌握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让人们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理财方案,选择适当的理财产品,在整个人生过程中合理分配财富,实现人生效用的最大化。该理论建立在跨期最优化理论的基础之上,核心内容是在个人或家庭一生当中有限的经济资源约束下,求解基于终生消费(包括闲暇和遗赠)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可把生命周期分成不同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理财目标。弗兰科·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把消费者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少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在少年期和老年期,消费大于收入,在壮年期则收入大于消费。而Halifax把人生分为青年时期、成家立业时期、中年时期和退休时期四个阶段,订制出国金融和生活方式需要相匹配的信用卡。
根据我国的理财实践,也有理论将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如下表)。通过对个人理财生命周期的分析,更能在提供个人理财服务中确切了解客户所需,提供为客户量身定做的理财产品和服务。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和理财实践,消费者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其理财目标也往往不同,理财的倾向也不同。一个人处于某一生命周期阶段可能有很多理财需求,但在特定的阶段有最重要的、迫切的理财需求,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理财工具,对理财工具进行组合。
四、结论
理财是一个贯穿人生各个阶段的长期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应持之以恒。在未来的家庭理财安排上,所需注意的地方有:
1 关注国家通货膨胀情况和利率变动情况,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考虑收益率及时调整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