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1
〔论文摘要〕本文从德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方式角度,概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现有模式.并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组织转换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继承下来的,是整个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植根于各民族特定历史之中的特质文化,其特殊性和丰富性已成为民族地区乃至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这种资源不断受到弱化,不能发挥其资源优势,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富饶的贫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和濒临灭绝性,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能够有效进行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有不同的转换模式,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为知识资本,为少数民族成员知识共享、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服务。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类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是指记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并通过组织可资利用的资源。这种信息资源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物质载体信息资源;一类是非物质载体信息资源。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物质载体信息资源,又可分为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物信息资源。前者包括用用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而后者主要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物(如考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源,又称之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i>智力型信息资源:这类信息主要表现为储存在一些少数民族特殊人才的头脑里,他们掌握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技能。对这类信息,需要借助特殊管理模式,进行开发和利用。例如没有一纸一画的存于侗族匠人头脑的鼓楼设计。(2)口语信息资源:这一类信息是指无文字的民族,甚至是有文字民族的口耳相传,并不被现代技术设备所记录的信息。在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中有大量的口授秘方,这类信息资源有很大的随机性,需要在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上采取特殊的方法搜集、记录、整理和存储。这类信息资源的转换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3)体语信息资源:少数民族大量的文化的传承,是靠宗教仪式、舞蹈等这些特殊的体语表现进行的,这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本民族成员认同的一种价值体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中含有大量的知识,其中既有显性知识,又有隐性知识。通过文献和实物载体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我们称其为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指如少数民族成员中的个人经验、特殊人才的技能或蕴涵在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现有转换模式
“转换”的含义较为广泛,包括交换、重新整合、功能改变等。厉以宁在《资源转化和西部开发》一文中,指出“资源转换就是资源资本化……要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把潜在的资源变成现实的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是指利用现代技术设备或管理方法,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提升为知识资源,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知识资本。
纵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其实质是系统内知识的转换。根据系统内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不同转换形式,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分成下列几种转换模式:
2.1实体展示模式
实体展示模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一种常见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现实展示、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化。实体展示模式又可分为活动展示模式和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2.1.1活动展示模式
从文化产生的形式来看,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人类活动,就没有人类的文化。少数民族中的游牧文化、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和风俗文化等活动形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综合体现,属于一种活动文化的形式,这种文化需要在活动中继承和发展,其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是一种活动方式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转换方式有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和政府组织2种方式。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的展示模式,如侗族鼓楼修建中,徒弟向师傅学习鼓楼建筑知识的习得过程;苗族13年1次的枯藏节,通过一种悲壮的杀牛祭祖仪式来祭祀祖先的活动;每年农历的正月、二月黔东南南部侗族的萨玛节,通过祭萨活动,来增强村寨的团结、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这些都是属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展示方式。政府组织方式主要是以政府组织的各种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庆典,例如一年一度的“中国雷山苗年文化周”、表现云南民族歌舞和民俗的《云南印象》等等。这种信息的转换方式,是民族群体成员之间获得和建立本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的过程,成员获得这种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作为活动文化的展示方式其优点就是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这种信息转换方式取决于受众群的多少和民族文化的自觉。而在现实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缺少传承人,它的受众群正在不断消失,这种转换模式的发展面临挑战。要使这种模式得以继续发展,一是需政府通过一定的经费资助,鼓励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展示保存这种文化现象;二是把活动文化资源扩展成文化旅游、文化产品资源,扩大其受众群,让更多的受众感知和理解这种文化,使这些隐性知识在更广泛的空间传递,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社会化创造条件;三是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2.1.2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离开物质载体是不可能产生的,不可能存在的,负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称之为传承物,它包括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等,对于传承物我们统称为实物信息资源。这种信息资源的转换,一是采用文物古迹实物展示;二是采用博物馆信息软件,把文物、古迹和遗址数字化形成数字产品,通过多媒体形式或基于网络平台向大众传递数字化博物馆知识资源模式。
文物古迹展示是通过在有特殊民族文化现象的地区和具有古遗迹的地方,兴建博物馆、陈列馆、古遗址展区或建立网络平台,让这些文化现象成为历史文化记忆。例如雷山朗德苗寨、黎平地坪风雨桥、台江苗族刺绣馆等。文物古迹展示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受到推崇,这种信息转换模式是一种通过收集少数民族民俗文物,对其进行解读提供信息资源的一种转换。文物展示模式是把文物及古迹中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是将隐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转化的方式主要是实物和模型。这种模式是通过大量文物搜集,解读文物产生的年代、背景和文化现象,用显性化概念和语言将文物隐含的知识明确表达出来。这种转换方式其优点保存和保护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物,但这种转换方式取决于文物收集的多少、鉴别以及对文物的解读提供的信息资源。
2.2数据库模式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发展迅速的模式是数据库转换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知识的融合,用各种显性化语言或符号将各种相关显性化概念进行组合、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它是把记录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据、文字、图片、音像资料,通过筛选、归类并数字化而建成可供查询的数字文档。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已经建设了民族文化和研究数据库50多个,涵盖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因特网上还有大量的介绍一个或多个民族文化和民族研究信息的网站。一些商用数据库中也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信息资料。但由于这些数据库、网站是使用不同的硬件系统、平台与软件建设的各自独立的数据源,没有形成一个知识仓储,所以其知识转换形式是一种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实体展示模式、数据库模式都是一种外部形态的整合,还不能形成一种内容形式的整合,在知识转化过程中分别属于群化、外化、融合方式。知识转换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知识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将显性知识抽象化的过程,通过归纳和提炼使显性知识被民族成员所掌握、吸收和消化,并升华成为民族成员自身的隐性知识。这个过程需建立一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知识组织,将少数民族特殊技能人才的经验、少数民族研究专家技能或蕴涵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通过数据挖掘、知识挖掘等技术将之发掘出来,从而提升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量和质量,并为广大的民族成员所共享。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包括以文字形式或非文字形式保持的民俗、习惯、信仰和思维方式。在这个知识体系中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易于表达和传递,而隐性知识通常难以表达和记录。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的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需要寻找有效的方式,将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记录者必须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持有者的眼光来记录传统文化知识,而不仅是从研究者的视觉来对传统文化现象做出记录和解释。该方式主要是语言和符号的比喻,可以将人的直觉或心灵顿悟表达出来,因此往往通过隐喻、类推、丰富的语言想象、故事等支持转换。传统的方法是民族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和田园调查,形成研究性的论文和论著。这种知识转换是一种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的转换,但这些知识由于受众群少,难于在民族成员间共享,还不能形成大多数民族成员个体的知识。为此需要创建一种新的模式,使民族成员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通过建立的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换的机制,使创新的知识被民族成员所共享,从而实现由个人隐性知识推动本民族的传统知识的发展,即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所谓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是在组织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概念关联,形成共享知识库。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需要一般信息资源转换的基本条件,如组织机构、软件工具和系统平台、标准和关键技术等,还要满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转换的特殊条件。
3.1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组织模式需要有组织机构组织实施,通过建立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完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式的构建。知识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把具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落作为研究的中心,由此推广到整个民族社区。具体作法是通过民族研究人员长期蹲点记录或本村寨民族成员自己记录这个村落的所有生活现象,由民族研究者分析记录这些生活现象,并整理、存储、加工、研究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库。文化信息源库建立的目的有三:一是通过信息源的数据加工,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总库,只有一定量的资源库,才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进行隐含信息的关联和知识挖掘;二是形成系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知识基地是效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组织的机构,它的任务,就是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显性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直接体现;三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概念化,人的知识获取过程,首要是对知识概念的了解和理解,然后接受知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多的受众,成为有效的资源,需要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概念化,比如说,“中国最后一个部落”,人们就会与从江的芭莎联系在一起;鼓楼、风雨桥自然与侗族联系在一起。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是其他民族无法复制的资源,这些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能,有着显性和隐性的经济价值。但由于这些资源长期隐藏于乡间僻野,不为外人所知,需要有意识的对这些资源概念化,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对这些资源在概念化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加速其知识的显性化,使之带来“取之不尽”的收益。
3.2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共享机制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隐性知识,主要是指深藏在少数民族成员中的知识、智慧和技能。这些隐性知识难于共享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具有这些知识、技能的民族成员生活在乡间,外界了解甚少,隐性知识传播空间狭窄;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本民族的年轻成员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和理解本民族成员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三是受本民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影响,他们有很多智慧和技能是不愿意让外人所知晓的,甚至在本族人中都是有限制的传播。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的共享,有效的进行信息资源的转换,必须创造一种机制,使民族成员能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一是应该有一个看得见的知识平台,使每一个民族成员和团体都能清楚地看到本民族和团体有哪些资源,哪些民族成员贡献了哪些知识资源,同时知识基地向国家和地方政府申请部分资金用于对这些民族成员提供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奖励;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要帮助持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民族成员、团体申请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3.3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
要建立有效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体系,必须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是利用网络及相关技术,依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而建立的数字化数据库,它通过数据化知识基地所搜集和整理信息资源,以及保存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和民族研究人员所产生科研成果,并将这些资源进行规范、分类、标引后,按照开放标准与相应的互操作协议,允许机构及其民族成员通过互联网来免费地获取和使用。
在知识库的建立中,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库的建立应给与高度关注。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些特殊文化现象和文化技能是掌握在个别少数民族成员中,他们被民族文化研究者称之为这些文化的“活化石”,他们一旦离世,将会出现人亡艺绝的惨况。对这些特殊人才,要实行特殊的管理方式,由政府和相应的科研机构出资,由知识基地采用现代技术设备抢救性的记录这些智力型资源,使这些濒临灭绝的智力型信息转换成可保存的信息资源,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组织,动态地调整民族特殊技能人才数据库,依据知识挖掘技术自动处理数据库中大量的原始数据,从中挖掘、抽取出必然、有价值的知识元,即对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的个性化知识挖掘,然后系统对这些知识元进行关联、对比、评价,形成知识库,使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中的隐性知识显化,并为广大民族成员所共享。
3.4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
本体具有描述特殊领域知识概念和关系的能力,能够对领域概念的层次、属性和实例进行描述,提供表示和交流领域知识的词汇,在概念层次上提供词汇术语的关系集合,并对语义描述结果作进一步的约束。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可以形成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相关组织结构的共同理解,开展该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使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数据源上的异构信息资源通过一套共享的术语进行重新编码、转换,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语义检索、知识表示、自动标引、知识导航、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的构建,可以通过知识本领域内的专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概念及概念词之间关系的确定,信息管理人员利用本体构建工具对知识概念的组织,而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知识本体。
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德育教学;应用探索
当前,德育已经成为高职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对人们的道德教育,从人们的内心出发,注重培养人们的心理和身心健康,这一德育优势并逐步应用于高职德育教学中,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教学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意义有哪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应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如何才能提高高职德育教学水平?
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拥有睿智的思想火花和深厚的文化沉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教学中,能够逐步普及中国优秀文化思想理念,培养高职学生的心理和身心素质健康,并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质,并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时代所趋,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应用的积极作用
1.提高了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精神气质等全部释放,影响高职学生的性格和思想品质,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理想、大抱负,并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素质修养和道德品质,满足高职德育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2.提高了高职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胸怀大志、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让学生感受到先人的自强不息,并在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勇于钻研、敢于探索,形成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树立坚强的奋斗理念。
3.提高了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的能力
传统文化的渗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先古的思想精华,在文化感染中学会做人、学会处事,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逐步增长智慧和综合素质,并在今后的职业规划中,以更为自信的姿态开启自己的职业奋斗。
三、提高高职德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措施
1.重视传统文化的渗入和传播
在高职德育教学课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德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手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文化的融入,要以师生互动为基本,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宗旨,以减少学生内心的排斥,并能够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找到现实的影子和影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此外,传统文化的融入,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学生在夯实专业课程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达到品质塑造和修养培养的目的。老师在进行高职德育教学的时候,要以传统文化为土壤,开发出极富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以普及传统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营造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校园氛围
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需要营造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的校园氛围。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学习需求,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举办一些极富传统文化特色的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以活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并在娱乐中了解到传统文化理念,培养学生的品质素养。此外,校园可以开设极富传统文化意义的德育类网站,建设传统文化专栏,将传统文化类文献资料放在专栏内供学生学习、下载、交流等,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一片沃土,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品质道德和文化素质。
3.在实践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最终要以实践的形式表现出来。高职院校要完善实践活动体系,以社会实践的形式组织学习、服务、志愿者等,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文化理念,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自立自强的性格和精神,让学生在这样的课程实践和志愿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品质素养,并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真正践行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随着现代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步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渗入高职德育教学中已然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在德育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使教学方式更为灵活,将宝贵的文化积累应用到高职德育教学中,开拓了高职德育教学的新时代,对于我国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春丽.中国传统文化对高职德育工作的影响[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3(01)
[2]周科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作用[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2(07)
[3]梁启勤,王青珍.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
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 包装设计;“RCPD”;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2
在《包装设计》课程里,要把传统文化设计思想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本文试图通过“RCPD”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搜集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图案元素,并把在平时生活中发现的设计素材进行整理与归纳,将对传统文化的自我消化与理解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同时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从刚开始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至理性认识的层次,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使传统文化与现代视觉语言表达相互沟通和互补,从而实现传承历史、服务于现代社会的设计目的。
一、《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随着各行各业对广告宣传的重视,平面设计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各高校的视觉传达专业成了热门专业,包装设计成为一门集艺术性、实践性于一体的专业设计课程,肩负着重要的教学任务。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状况。
(一)理论脱离实践,项目引领教学意识薄弱
目前高校中,包装设计课程过于注重理论的教学,导致了学生完成的设计方案与规划脱离实际市场的需求,而一些关键的环节如:调研工作、品牌与市场的定位、设计思路的沟通与交流等却被忽视。因此,包装设计教学要模拟项目引入课堂,以完整的设计课题方案为基准,注重包装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现代包装设计行业所需求的专业人才。
(二)缺乏培养学生设计思维创作的过程
传统《包装设计》课程教学长期以来采用的教学方法过多注重于设计的技术与结果。忽略了整个设计教学中思维引导与启发过程。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所看到的只是设计好的成品,完全看不到其设计本身的内涵,及设计思维的演变过程。因此学生学会的只是临摹,用别人的设计素材与形式来套用自己的设计课题,更多依赖于各种设计资料的抄袭与拼凑,并不是从设计本体出发进行研究。
(三)课题实践过程中欠缺合理的设计定位
《包装设计》作为高校视觉传达专业里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一般前后分两个阶段。如表1所示。
表1 传统《包装设计》教学两个阶段
教学安排看似非常合理,结果却问题重重。如在课题实践中的设计定位,往往一开始就脱离市场、偏离产品自身定位。大部分学生在做包装设计时不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解、提炼和运用,喜欢盲目追随市场潮流,追求形式化表现,往往错误地诠释包装设计的本质理念,不挖掘商品本身的文化价值与民族底蕴。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学生最后的设计思路紊乱,设计构想无法实现,或者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
(四)误解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包装设计中并不是找几个传统书法字或几个传统纹样作为元素集中展示就可称之为传统设计,设计最终还是要用艺术化的视觉语言进行综合表达,一味地注重形式,不深刻了解元素中独特的文化内涵及意义,就会陷入单纯的“拿来主义”的死板硬套的误区。
因此设计中所涉及的内容决不可以生搬硬套,它需要经过不断提炼与语言转换的过程,最终呈现完善、和谐的表达。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更注重于技能性教授、不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缺乏对人文元素的融合和创新。概括起来说就是“重技术、轻思维、缺人文”,这些将直接影响到包装设计教学今后的发展与质量。
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引导学生了解包装设计与文化符号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某一个种族或民族在悠久历史及传统生活中所延续而成的。换言之,文化是由于人类长久的生活习俗中所培养出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要让学生了解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特色。这种浓郁的传统或民族的文化资产具有相当高度的吸引力。
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要体现包装整体的“意境”,追求的是像外之像,需要发掘真正的具有中国精神的内涵。最后通过学生设计能力的展现,将传统文化与包装设计,以统合的方式呈现。
设计专业在传统文化中,传达人与传统文化所相关的认知,追求传统文化的凝聚与特色的表现形式。现代包装设计应该在传统文化与时代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寻找自身的突破口,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形式。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并以包装作为最终呈现的载体,融入传统文化,在满足消费者的审美心理诉求的同时,取得他们对商品的价值文化认同感。
(二)启发学生在包装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底蕴
设计作品的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要让学生们了解到设计的不只是某一包装,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学生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包装视觉设计里的色彩、造型、文字、线条、插画及装饰等因素及组合。更应透过精心设计的外观包装,以揉合文化传承,地方特色,塑造出既带有传统文化色彩,又能迅速抓住消费者眼球的时尚作品。
包装设计除了担任商品视觉传达任务外,更是兼具有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从古迹、古物、自然景观、民族艺术、图腾纹样、民俗民风等多个角度启发学生,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与生活轨迹,也是在创造及设计上取之不尽的文化资产。然而,作为最具现代性的产品及其包装,却往往与文化的本质特征相悖,所以我们在承载和体现文化的发展链中,要找到一个适合的度和表现点,使包装的现代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得到充分的体现。[1]
(三)积极触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包装设计是一个特殊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它是一个将抽象概念视觉具体化、符号化的过程,学生在整个课题设计中的思维应该根据包装形式的法则,对包装形态、平面排版、基本色调、纸盒结构等视觉要素进行挑选、变换、组合、将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关联、整合,形成可感可触的东西。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可以不受限制地大胆思考,把自己的设计构思通过各种图示手段加以记录、表现出来。此时,虽然设计是围绕较具体的包装设计定位风格展开的,但创意的思维一开始也可以不必拘泥于具体的限制,哪怕是不切实际的思绪,只要在课题设计的中后期进行评估挑选,选择与前面定义的概念方向符合的方案,就可以继续深入发展下去进行优化。总之,包装设计的过程总是理性和感错,无所谓何者为主、何者为辅,要鼓励广开思路,激发创造的热情。
三、《包装设计》课程“RCPD”方法应用
(一)“RCPD”教学原则与流程
进行传统包装设计时,学生应对相应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与认知,亦需对设计课题背景有所认识,使学生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断去发现传统文化元素与包装设计间最为契合的点,同时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发展、延伸的形式把元素进行概括和提炼,把握物象的本质特征,创作出既有现代感,又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包装设计。为此,笔者提出应用“RCPD”法的教学改革方案。
表2 “RCPD”课程实践教学原则
R C
D P
“RCPD”课程教学是将设计的流程分为调查研究(R)、概念提炼(C)、计划方案(P)、设计执行(D)的四个阶段,并在各个阶段中,一边意识到传统文化表现到某一点上,一边着手前进中的课题设计。其流程如表3所示。
表3 运用传统文化特色融入包装教学设计流程图
(二)“RCPD”教学过程的三大核心板块
1、调研报告板块
“RCPD”教学方法的第一个板块是“调研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包装设计的调研专题策划文案。应该说来自传统元素、商品、社会、文化各方面的调研资料纷繁复杂,并非每条都对设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面对这些资料,如果不注重收集和整理并最后以文案形式呈现的话,学生往往会陷于资料而找不到设计的方向。
调研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包装设计准确定位,提炼传统文化元素,同时结合设计营销知识进行合理分析。教师在此过程中既要鼓励学生有突破性创意,又要把握课程作品符合市场的可行性,不可过于理想化而影响课题作业的实现。为了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设计项目流程,最终应以调研汇报形式模拟设计公司竞标现场进行提案汇报。并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评审小组进行审核。
2、设计思维风暴板块
面对一个具体课题,在这一板块中,要让学生对“传统”相关的关键词在短时间内展开头脑风暴,而不拘泥于现实所谓一些常态的规律。课程的活跃部分是要求每个学生将传统图形草图和创意设计导图贴在墙上,大家就方案进行讨论和分析、归纳、类比、筛选出独特的创意想法,在渐渐清晰的思路下再进行构思的延展和推理,进一步深化创意的推演。这一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相互促进,又使学生彼此间开拓了设计思路,在设计元素概念提炼的过程中学到更多传统授课模式下学不到的东西。
这个过程不必着急定稿,也不需要在电脑上展示效果。学生尽量多的以图形草图去表现基本的构思,大胆地进行创意主题的推理和分析,挖掘生活现象当中的相关传统元素和细节,寻找多可能的旧元素新组合的契机,草图的表现可大胆,也可细致表达。[2]同时,也可以从概念上用文字去释义和联想其本质的内涵和外延。把关键的要素和核心概念确定下来后,学生可以将同类传统包装设计作品进行对比和分析,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3、课题设计手册板块
这一板块培养学生理性思考设计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和设计创造积极性。通过具体课题把学生的设计思路引向市场,放眼于赋有时代感的设计大平台,从而促进学生设计思维的升华与表现手段的提高。
在这一阶段最终要求学生完成整套包装设计之后,提交一份有关自己课题的设计手册。其中包含课题的来源、课题的意义、设计的过程及实物展示。设计手册其实就是一份全程记录学生在全部包装设计形态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思维的产生与演变的文本。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创造力思维的经验积累,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四、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作为一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应该将传承文化视为己任,在“RCPD”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如何重树传统文化的新生命,如何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包装设计的新形态,去赋予包装设计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内涵。通过课程中每一个阶段,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与老师交换意见和想法产生思维的导视概念,这才是真正学习进程的体现。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将激发学生对传统,对专业,对创意,对执行的热切关注和理解。这是开放式教学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有形化展现。这必将把《包装设计》课程置于多样性、综合性、高社会价值和谐互动的良性循环之中。
参考文献:
[1]朱和平,颜艳. 试论包装设计的文化性及价值取向[J].民间文学(文化理论版),2006
[2]黄军. 激发与推演:广告图形创意课题训练[M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3]郭彦延. 商品包装设计教科书[M].博硕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3.
[4]陆蕾.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传承与发展研究[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
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4
关键字:传统文化;社区;大学生
一、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有各种表现形态,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已经构成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文化是一个 同意连续的整体,它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延续性。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是民族的希望。现代化建设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点,否则就失去了发展创造的根基和依据。违背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现代文化是从传统文化中孕育出的,并且结合时代的发展所延伸出来的产物。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中,特别是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迫切的任务,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知识结构,丰富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而且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传统文化教育不但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会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每天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并没有很多时间去集合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所以如何聚集学生是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问题。所以,学生每天住的社区楼宇则变成了既方便又有效率的学习之地。在社区楼宇中开展传统文化思想教育能更好的让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并且学习到其中的真谛。
二、传统文化推广中面临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课业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并且,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在课下去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很多时间去了解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宝贵财富。
并且,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信息获取途径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危害性,大量不良信息充斥网络,给大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所以,如何正确利用网络的优势,帮助我们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急需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在大学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一)在社区中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室
在社区中成立工作室,由专业的指导老师带领。为了让大学生能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必须形成全社区乃至全校都尊重传统文化的氛围,而社区工作室则为宣传的基地。让在学生课下,吸取传统文化精髓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帮助。定期拍摄宣传视频和录制音频在学校的电视台和广播站进行播放。并且,定期开展社区工作室研讨,不断创新好的想法,为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奋斗。
(二)注意“家”的概念,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
在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家”的概念是非常突出的。家人是自己最为亲近的人群。所以,在社区中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将大大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激情。使大学生在大学的四年中始终保持处于一个健康的宿舍环境和浓厚传统文化氛围的社区,这样会大大的提升大学生的民族信念和凝聚力。这样,在毕业后将会更好的为社会和国家献出自己所有力量,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三)网络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优化网络环境和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学校、社区要担当起网络文化建设的职能,以社会主义为指导,把中华传统文化,带到网络阵地,同时,加强对网络的监管;网络媒体要加强自律,在抓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社区在建设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同时,要把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唤醒大学生主动参与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使大学生逐步形成网络参与的道德自律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不文明行为作斗争;社区环境教育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一方面建设和优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环境,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主体学习的意识,并重并举。
四、总结
中华五千年的年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如何去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本文中提出了以社区为载体,工作室为基础的社区传统文化建设。利用学生课下时间,更好的、更有效率的吸引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工作中。并且,注重将社区设计成温馨、和谐之“家”的概念。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传统文化中孕育的美和高尚的情怀。并且,利用网络传播快,受利面广的特点。正确的使用网络来传播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5
进行舞蹈文化教育,舞蹈教材的基础性和重要性首当其冲。在舞蹈的教材与舞蹈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对待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既是一个无法回避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之“传统”释义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
“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内容,取决于我们对“文化”一词如何定义。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
通常我们把文化概括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简言之,物质文化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而精神文化则是人类生存的样式和自我完善的方式在人们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传统文化”这个概念的含义不仅包括某一民族在社会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而且为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时期社会成员所共有,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社会实践的一切文明成果。在我国,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对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们意识、道德等精神方面的密切关联度,它不仅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进程关系、与社会整体的关系,而且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
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舞蹈艺术是传达或表现文化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如今文化形态的日趋多元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在西方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观如潮水般涌进的情况下,舞蹈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增入的舞蹈文化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处于边缘的游弋状态,而且会遭致固守既存传统人士的反对。
如何使舞蹈文化教育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呢?从文化欣赏的角度来说,传统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从文化特性与保护的层面上看,传统的只能是民族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当然只能由中国自己来保护。舞蹈在传承传统文化时要创作和发展,就离不开孕育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习惯。只有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一光荣的使命。
二、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之“传统”定位
文化传统的更新与重建,是民族文化血脉的沟通,那是要慎之又慎的。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是只把传统视作时髦的“怀旧情绪”,而是当作“生存的必要”。
传统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传衍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典范,而且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传统文化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综合。对不同质的文化传统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传统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发生机,并变得更健康、更有免疫力。如唐代的乐舞文化,气象博大、心胸开阔、仪态轻松,就和大胆吸收西域乐舞文化、旧传统中融入了异质的新成分有直接关系。其实这一过程就是传统更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缓慢的、渐进的、不知不觉的,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濡化过程。这种濡化过程一般不会引发剧烈的冲突,也不破坏既存的文化秩序。但这需要充当异质吸收的文化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只有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 舞蹈院校的舞蹈教育在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也就是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优秀的舞蹈人才和舞蹈作品不断涌现。一部好的舞蹈作品的创作,一定是从内心到动作的浑然天成、和谐统一。它是既立足本族传统,继承了传统文化,又富有现代人的情感,将外在的舞蹈技法与内在的情感表达巧妙融合,而展现的超然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朝鲜族舞蹈作品《扇骨》以它特色的朝鲜族舞蹈语汇和深刻的民族底蕴赢得了众多专家和观众的喜爱与肯定。《扇骨》作品本身便体现了一种随着时代审美变迁而有的新体会,在提炼出朝鲜民族具有典型特征的舞蹈语汇的同时融入了编导个人的性格与情感,这样一部作品满足了观众的一份期待——通过舞者身体中流露的沧桑与坚韧,透出朝鲜民族特有的骨气与尊严,表现艺人不随遇而安、不急功近利的人生况味。朝鲜族女子舞蹈一般传统展现的风格优雅而深沉,韵律细腻而含蓄。而《扇骨》的编导张晓梅带给我们的却是一位一身傲骨,透着坚韧、刚烈,一位痴迷执着于舞蹈的朝鲜族女子。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让观众来解读一位朝鲜女子的人生与情感,给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舞蹈艺术是一个情感、观念、信仰、文化交织的精神集合体,多种形态但又具有整合而一的民族性和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即是这种民族性以及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在舞蹈艺术中以今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传统的新生是一个民族层面上的典型精神产物。这不只是单一舞种的文化传承,而是通过舞蹈这种客观的文化现象沿袭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稳固民族之本,扎深中华民族文化之根!
三、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之“传统”继承
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武术发展;文化本质;武术本体
中图分类号:G8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8-0142-03
A Cultural Theoretical Review on the Essence of Wushu
ZHANG Fe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 an 250014,Shandong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cultural essentialism in the framework of dialectical materia 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from an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and the the ory of subject and object,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essence of Wushu, gives a phi losophical insight into the essence of Wushu, and explores the self-discipline t heory related to Wushu. The study represents a new perspective for examining th edevelopment of Wushu, thus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 d dissemination of Wushu. The thesis concludes: 1. Wushu is a kind of “cultur alcarrier”, which is in nature a kind of human activity that involves defendingand attacking consciousness with distinc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 Wushu cu lt ure is the “personalization” of defending and attacking consciousness, and a f orm of existence of those who perform Wushu. 3. The objective of Wushu study i sto explore the “self-discipline theory”; the study of Wushu culture should see k the “original point” of Wushu, turning Wushu into a tool with physical reali ty, so that Wushu can be promoted on a material foundation rather than just by w ord.
Key words: development of Wushu;cultural essence;noumenon of Wushu
从传统中走出的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诞生并茁壮成长,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甘露和营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武术又在新的文化气象中沐浴和洗礼。在全球化成 为当今时代最为显著特征的时刻,武术已经站在了“古今中外”的峰巅浪尖之上。 所谓的“古今”就需要解决“继承和创新”,所谓的“中外”就要思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随着国家对文化研究与文化产业的重视,从“文化”视野研究武术的浪潮愈演愈烈。本 课题从文化学视角对武术是怎样的文化、承载着怎样的文化?怎样建设“武术文化”? 为武术继承与传播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探PWV 武术运动的发展之路,弘扬民族文化。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本研究以文化本质、符号学、语义学、民族学、主体性需要、本体论、价值论等为关键 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查阅收录相关文献。
1.2 专家咨询法本研究通过电话、书信、面谈、(或E-mail)等方式咨询有关文化学、符号学、语义学 、哲学等方面的专家,对本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等进行咨询及访谈。
1.3 逻辑分析法和系统辩证的思维方法
2 武术的文化学思考
文化是“什么”?什么是“文化”?什么是 “传统文化”?武术是怎样的文化、承载着怎样的文化?武术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建 设怎样的“武术文化”?怎样建设“武术文化”?这是本研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1 文化概念的界定概念是任何理论大厦的第一块基石。文化的概念是任何探讨文化问题的研究者所必须面 对的首要问题。关于文化概念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择 或者提出”也必须“选择或提出”对文化的不同概念。本文所选择的文化概念是以各种民族 的、区域的、世界的文化形态出现的,它的本质含义是自然的人化[1]。“百花齐 放,百家 争鸣”是中国的一贯文化政策。在“文化花园”中赞同或提出文化本质是“自然的人化”观 点的文化学者也是为数不少的,庞朴说:“文化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展现和成因。李权时主张 :“文化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类活动方式的总和。”武术作为 体育项目,在人体运动中是人们认识自身、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实践活动结果,从文化的 本质内涵来看,勿庸置疑,武术是“文化”。
2.2 传统文化视野中的武术《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从语义学及其民族学、文化学的角度来诠释传统,指出:“从 语义学的角度讲,传,是指前人‘以传示后人’;‘统,继也’,是指后人承续前人;因而 所谓传统无非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前后相承、世代相继的东西。从民族学、文化学等学科的角 度讲,这种传统乃是某一地区或民族由其历史延续积淀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观念、思 维方式、伦理道德、情感方式、心理特征、语言文字以及风俗习惯等等的总和[1] 。”
武术代表着一种文化现象、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征(或称基本精神),但是, 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重性”又给武术文化研究以警示。武术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 ,从中国传统中诞生,无疑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世界,武术所 承载、体现的传统文化又该从何处着手进行描绘?武术讲求形神兼备,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 对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认识,而且,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塑造着人[3] 。因此, 就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三者而论,武术、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共同的结合点。本 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形神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天人关系”、“义利观”与 “人与人的和谐”等方面的认识出发,一边探寻“民族自信心”,一边“深入剖析本民族文 化的不足[4]”,为武术文化寻找“继承与创新”之路。
2.2.1 “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天人合一”“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是中国古代哲人们的最高追求。但是,需要时刻注意的是 ,“天人合一”毕竟从传统中走来,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重性理论是不能忘记的;“天人合一 ”是个历史、具体的词汇,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的涵义是不同的。正如编著中国哲 学发展史的任继愈先生所说的那样:“不要给古人穿上时装,把今天理解的东西强加到古人 的头上”。本文首先对“天人合一”的内涵进行阐释,再把其中所蕴涵的在今天仍然还有着 价值、意义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行解释,最后阐释武术所蕴涵的在“人与自然的和谐” 基础上的已经赋予新的解释的“天人合一”理论。
本文认为理解和辨析“天人合一”时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对人的认识 ,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在现实关系上,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二, “人类社会与自然不是同类的(冯友兰语)”,承认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把人类社会等同于 自然,用自然界的规律、现象来解释社会现象,这是标准的“旧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 义理论失误在于简单的还原论。他们把社会、人简单地还原为自然、动物、机械性试图用原 于论、机械论来说明社会,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性,因而没有说服力和理论力。换言之,旧唯 物主义用自然实体、自然因素、自然规律来解释人类社会。[5]”
本文认为,武术需要继承的是“物质的自然”之“天人合一”。武术中许多拳种如少林 拳、形意拳、象形拳中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情趣和理念。这就告诉武术练习者,人是 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这就使“天人合一 ”这一观念在“武术”文化载体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2.2.2 “人与人的和谐”与“义利观”“人与人关系”分为“人与他人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与人的关系 ”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义、利”等范畴来表述的。“义、利在传统的社会中含义很 多,大体说来,义是指主体在行为活动中确立的神圣不易的最高原则、追求善这种最高的道 德价值,代表着社会人生中那祟高庄严的价值与境界;利是指主体在行为活动中达到的预期 目的、获得的实际效果,代表着社会人生中切近而现实的价值与境界[6]。”儒家 的“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中国传统中对“人 际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的最为典范的观点。从社会的角度讲,“义”是指国家利益为重, 个人利益为轻;从人际关系来讲,“义”是以他人利益为重,所谓“舍己为人”为“义”; 从个人角度来讲,“义”指重视精神利益、以物质利益为轻。这是中国传统儒家的“义利观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重利”的言论。武术的健身理论也同样能够为“人与人的 和谐”服务的。武术所追求的“系统健康”与“人与人的和谐”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 系。
以上阐述了武术作为文化载体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几个方面,并以对传统文化的双重作 用的认识为基础,对武术承载的传统文化时所应该注意的事项与问题进行了简要说明,目的 是阐述武术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定位”。
2.3 传承武术文化的思考“文化的存在下去――发展”是文化研究的最终目的,武术文化研究也不例外。找到了 武术本体所在――“人体运动”,不把武术的“人体运动”运动下去,肯定不会有武术健身 文化的传承,但是,仅仅是把这种“人体运动”运动下去就是能够传承武术健身文化了吗? 现代语言符号学,把人体动作作为一种符号进行研究。从符号学的角度,武术的人体运动作 为一种符号的确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但是,符号学认为“符号是构成意义世界的东西,而 不是世界本身。”同样的一个人体动作也可以解释成不同的意义世界。
那么,如何传承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体运动”。武术是文化的载体,这个载体是以“人体运动” 为基点的,离开“人体运动”就找不到文化的踪影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如果把武术的“人体运动”看作是“器”,把武术蕴涵的健身文化看作是“道”,那么这 “道”需要“学习和体悟”。对具体的练习者而言,“学习和体悟”是传承武术文化的基本 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所有学科的共同要求,传承武术文化需要进行“人体运动” 来“体悟”它的文化内涵。
3 武术本质理论研究
作为一种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诞生可谓源远流长,在武术传遍全球的今天,武术 学得到日渐成熟和完善,但是把武术纳入现代武术科学的视野,却仅仅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武术概念问题,即,回答“武术是什么?什么是武术?”的问题,这就是武术的本质理论, 因为,只有弄清“武术是什么”的问题,才能够知道“如何传承,传承什么”的问题,才能 够懂得“如何以武术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使这一优秀传统精神得到继承”。
3.1 “武术本质理论”释义在武术学中,“武术是什么”的问题,是整个武术学科的“原点”。明确了“武术是什 么”,就能明确武术学研究什么,就能懂得怎样研究。
简而言之,武术学是以武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的应该是武术自身的规律,寻求的 是武术的“自律理论”。[7]
武术本质理论研究的终极目的是,“通过对武术本质的哲学思考”,奠定武术学科大厦 的第一块基石。所谓“武术本质理论”研究,就是对探寻一切作为“武术者”的终极存在, 是对“武术是什么”的终极追问[8]。
3.2 武术本质理论的探析既然确认了以“武术本质”为寻觅目标,那么就要拿起开辟探寻道路的方法与手段,踏 上寻觅的征程。武术本质理论探寻,是以寻觅“武术自律理论”为目的,以通过“习武者” 的理性思维方法认识“武术是什么”的过程。
3.2.1 武术本质――人体运动本文从三个不同视角探寻武术本质。一是来自舞蹈学的启示;二是从武术自身的理论研 究中;三是武术概念的所归“属”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吕艺生在《舞蹈学导论》中,以寻找舞蹈的“自律理论”为 目的,通过列举以鲁道尔夫・拉班和吴晓邦为代表的舞蹈家们的“自律理论”,最终把“舞 蹈本体”集注于“‘人体运动’这一根本运动形态上”。 武术史研究中,在论述其起源时 ,认为“武舞同源”。
把“武术”作为研究对象,并成为一门学问后,它的理论研究范围是围绕着武术本质在 展开着。提到“武术”,懂得一点武术知识的人,脑海中肯定会浮现几个“踢打摔拿击刺” 的影子。纵观博大精深的武术,无论是徒手还是器械,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这个“武术自 然”都落在了“人体运动”上面。
形式逻辑学下定义方法是“属+种差”,定义所表述对象的上一层“所属”,通常认为 ,武术被“归属”于“体育项目”。因此,我们可以从对“体育”和“文化”本体的论述中 寻觅武术本质。
宋震昊在《“体育”本体论(三)体育的本体和哲学矛盾》[9]一文中用“更加 简约、更 加自由”的“本体”来表达体育的本质――“身体运动(physical activity)”。把武术归 属于“体育项目”,就是标明“人体运动”同样是武术本质最终落脚的“物理实在”。
3.2.2 武术本质――“攻防技击意识”“技击”,更为准确地说,应该是“攻防技击意识”,是众多武术研究者承认的武术本 质特征。同样是一个双手舞花棍的动作,三岁孩子手拿小木棍也有可能做出舞花棍的动作来 ,他可能只想模仿直升机螺旋桨的转动,而没有任何“攻或防”的意识,那么这个动作就不 是武术动作。武术概念一般表述为“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套路和格斗的运动形式的民族传 统体育项目”。无论哪种运动形式,套路、格斗还是基本功,其共同点就是必须寓有“攻防 技击意识”。就像无论多么精美的书法艺术,必须把墨汁书写在纸上,必须把书法寄托的豪 情壮志落在“一笔一划”上那样,武术所特有的攻防技击意识,只有同“一招一式”、“一 拳一脚”的人体运动相结合,才称其为“武术”。搞书法的人空谈书法文化与理论而不能见 之于笔端,搞武术的人空谈武术文化与理论而不能见之于拳脚,这都不算真正的“××家” 。[10]
3.3.3 武术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武术在中华的大地上诞生、成长,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带有攻防技击意识的人 体运动文化,是中华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她沉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数千年,打上了鲜明 的中华民族的印记。这种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使得武术的传承与推广拥有了“弘扬民族文 化,传承民族精神”的价值与作用。[11]
4 “将武术运动下去”
文化本质理论认为,“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包括改造 人自身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示的,体现的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和成果”。 “文化 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东西,一切文化都是属人的。”“文化是自然的人化。”在这 个意义上,可以说,“武术文化是‘武术自然’的‘武术人’的人化”。人的对象性活动就 是一种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武术发展就是“武术人”进 行的一种“可持续的实践活动”。
5 结 语
综上所述,武术是“文化载体”的外在表现形式,实质上是带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攻 防技击意识的人体运动;武术文化是“习武人”对武术中攻防技击意识的人体动作进行的“ 人化”,是“习武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武术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自律理论”,武术文 化的研究应以寻找武术自身的“原点”为出发点,使武术成为“物理实在”意义上的工具, 使得民族文化的弘扬有了“物”的依托,不再是一种口号般的宣扬。
参考文献:
[1] 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1995:407-408.
[2] 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65-466.
[3] 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61.
[4] 张岱年.正确对待民族文化遗产[A].见: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 版社,2004:93-102.
[5] 李淮春,李冠英,周蔚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辅导[M].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23.
[6] 李瑞兰,季乃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新论:中国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理性 与现代价值[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206-207.
[7] 颜骁.武术传承的文化学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2):23-25.
[8] 张峰,王言群.武术本体论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7):21-23 .
[9] 宋震昊.“体育”本体论(三)――体育的本体和哲学矛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6,20(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