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美学的本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美学的本质范文1
[关键词]美国 职业教育 改革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职业高中的教育目标十分明确: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职高学生毕业后无需额外培训即可胜任工作。职业高中主要开设农业、商务(主要是文书)、贸易、工业(包括汽车,建筑贸易,餐饮服务和美容)等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准备直接就业,不再上大学,因此学校对他们的学术能力要求不高,他们的算术、科学和英语课程相对简单。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原有的职业教育目标和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面对新形势,教育决策者、学校管理者,教育专家及雇主们积极应对挑战,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创新,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推出新的改革措施,希望能为那些有志于向技能方面发展的年轻人铺设成功之路,更好地满足社会的新需求。
一、帮助学生提高学术水平和技能水平
对高中生来说,不管毕业后的就业计划如何,要想获得经济上的成功就必须在高中阶段掌握高水平的学术知识和技能。雇主席飞对员工在阅读、写作、算术技能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在许多高中毕业生根本达不到要求。在当今动态多变的经济领域,一个刚步入社会的青年,在他将要从事工作的后半个世纪中,换工作的次数可能达15次之多,只有学术基础扎实的人才能灵活地适应如此多变的经济、生活需要,从而获得更多新的知识技能。
1.实业中学(High Schools That Work)。它是南方地区教育委员会在1987年推行的,旨在提高职高学生学术水平的综合学校改革战略。实业中学期望学生将他们的技术科目与大学预科学科结合,包括至少4个英语学分;3个数学学分,包括代数1、代数 2和三角学;3个科学学分,包括两个预科阶段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学分;3个社会研究学分;1.5个基础计算机学分。这个改革模式鼓励参与的高中在技术和非技术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如就业指导、对有需要的学生给予课外辅导等。在美国已经有27个州的1100所高中采纳实施了实业中学模式,成为最被广泛认可与接受的职业教育改革措施之一,学生的数学和阅读评估成绩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智力开发中学(Talent Development High Sch00l)。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需求尤为迫切,开发智力及职业技能中学正是由贫困地区学生教育研究中心创办的,旨在帮助有困难的城区高中提升学生才能,并提供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模式。九年级的学生参加由跨学科老师传授的自行设计的“成功学院”课程,由于这些学生的知识水平并没有达到九年级程度,因而在数学和英语课程的学习上需要花费双倍的时间。十年级(十二年制的)开始上专业课,这是职业技术教育和学术教育的核心。学校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和准备授课时重视同事间的交流和咨询,同时,从校外请来的各业界“教练”也不断地向老师提供该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以支持他们的教学工作。一些中学采用这个模式后,效果显著。
3.要事优先原则(First Things First)。该原则由教育研究及改革协会提出,是又一项很有前景的学校综合改革模式,它采用小班教学(如职业技能课)作为重点提高策略。1997年堪萨斯市的学校开始实施这一方案,现已初见成效。
二、简化学生深造学习的过渡衔接
目前,要谋求一份足以养家的工作,必须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培训,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为了青年人有一个更好的将来,最基本的途径就是使高中学习向大学学习的过渡变得更为循序渐进,切实可行。
1.技术准备(Tech-Prep)。技术准备课程是专
为学生设计、为他们的事业生涯做准备的课程,学生需经过四年相关学术和专业课的训练。技术准备课程在高中的最后两年和大学的头两年里完成。经过了十多年的施行,这项联合计划已经延伸到1000多所社区学院、地方教育机构及一些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需求旺盛的职业机构。许多出色的项目应运而生,但数量上有限,只有约10%的技术准备计划实施综合“2+2”课程,5%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得到了服务,也仅有1.5%参与技术准备项目的学生通过该课程并获得相关技术课程的学院资格认证书。以俄亥俄州迈阿密技术预备协会设立的二[程技术项目为例,看看怎样能使技术预备项目执行得更有效。这个由严谨的学术和技术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计划在一个高中学校开始实施,最后成为辛克莱社区学院的15个工程学副学士学位之一。在高中时,学生们可为他们的学位累积至15个学分。为对学院预科阶段学习进行评估,学生在高中时就需完成数学和阅读的测试,他们有1年多的时间去弥补技术上的不足之处,以免进学院后还要补习课程。完成了高中部分的课程并继续在辛克莱学习的学生可获得由非联邦基金提供的3000美元奖学金。2002年的一项实验评估表明,参与这项课程的学生在进入学院学习后不大需要补习,而且将来参加继续学习的可能性更大。
2.中级学院(Middle colleges)。越来越多的社区和技术学院在他们的校园里创办高中,这些高中往往把大学的课程汇编进来以加速向学院的转化。很多中级学院旨在帮助“后进生”更好地向高等教育过渡。Washtenaw技术中级学院是位于密歇根州安·阿伯市的一所特许高中,为Washtcnaw公共学院的学习困难生服务,他们或是读写能力差,或是有其他方面的学习障碍。为了帮助正要踏人大学的学生成功地向学院的学分制课程学习过渡,该学院设置了“核心过渡”课程、职业发展讲座及学习技能课程。学生在接受学术帮助指导的同时,开始学习学校提供的双学分学术技能课程。有偿实习也是课程的一部分,学生必须获得37个专业领域的中等后教育证书才能毕业。在2001—2002学年,73%的毕业生除他们的高中毕业证书外还获得了至少一张其他高等资格证书,超过一半的人得到了准学士学位。
3.远程教育(Distance learning)。社区技术学院还利用远程技术学习的优势为农村及偏僻地区的学生提供参加双学分技术课程的机会。比如,通过与花园城市社区学院的合作创新远程学习,在堪萨斯西南地区的小型高中可以为他们的学生在农业课程设置上的不足提供足够的补给,花园城市学院的老师以现场直播、互动电视、网络交流等方式向堪萨斯西南地区的学生传授一系列相关的双学分农业课程。学生获得学院的9个学分后就可以申请花园城市学
院或其他社区学院的学士学位,也可申请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学位。
4.学徒制(Apprenticeships)。学徒制是美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模式,它把学过的技能和工作结合起来。美国有超过500多个行业的雇主协会、工会都倡议先实习,再上岗。这一现象在建筑业和制造业中尤为普遍。学徒们必须在严格管理下进行至上>、2000小时的工作训练,而他们所得的工资接近于正式熟练员工的一半。他们还须完成由社区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设置的相关学术技能课程。实习注册的毕业生将会被颁发工作通行证(Joumey Worker Certifieates),该证书全国通用。有学徒经验的学生在许多高薪职位中很有竞争力,有较强的社交、文字、算术能力,并且精通基础技术技能的求职者在就业竞争中拥有明显的优势。为给更多的青年提供参与学徒锻炼的机会,很多高中、社区学院及学徒制倡议者提出了“预学徒”方案,该方案为高中生提供学术、技能教育及兼职或在职培训,从而使他们在高中毕业后可以顺利地成为正式学徒。
三、提高教学质量
现在,很多迅速发展和待遇优厚的职位对技术技能水平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例如,汽车制造业专家认为,今天的汽车零件比宇宙飞船的零件还复杂,这就要求售后服务人员比10年前具备更先进的技术水平。为帮助学生满足这些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正在跟产业界人士密切合作,制定一套更严谨、技术性更强的职业技术课程。
1.J叫标准及评估考核(State standards and assessments)。许多州贯彻职业技术课程标准并据此对学生的技术技能进行测试、评估。例如,通过职业成就跟踪体系,北卡罗来纳州为129个CTE(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制定了发展规划,规划包括课程目标、教学方针、测试系统和评估项目。CTE学生必须达到参考标准,通过期末课程评估,国家也以这些评估结果来评价地方教学政策。例如,宾夕法尼亚州通过国家职业能力测试机构和产业协会实行的一系列测试来评估的学生的技术技能,诸如空调和冷藏协会、计算机科技产业协会等组织的测试。犹他州实施技能证书计划,根据学生在行业证书考试、州执业资格考试及技能评估中的成绩给参与学校提供奖励基金,表现好的学生被授予技术证书。国家依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资料评价地方的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学生只要成绩达到或超出全国平均评估值,都将被授予州技能证书。
艺术美学的本质范文2
关键词:美学 军事电视教材编导
教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所有优秀军事电视教材的共性,是编导把握电视教材艺术结构能力的体现。[1]军事电视教材形式和内容的美都能带给人们某种程度的美感享受。
美学是研究美、审美、创造美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对艺术美的研究是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黑格尔就十分推崇美学对艺术一般规律的研究。美学理论关于艺术美的本质与特征、美的创造、美的欣赏的研究成果,对电影电视艺术以及由其衍生的军事电视教材编导理论探索具有宏观指导意义。[2]
一、美的本质、起源与特征
人类对美的考察由来已久。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中国的晏婴、伍举,德国的鲍姆嘉通、康德,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等人都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然而,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关于“对象世界”的理论,人们才对美及美的本质、美的起源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世界的感性显现。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只有当它和人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成为审美对象时,他们才有可能是美的。美起源于人类的劳动.人类劳动不仅创造了美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且直接创造和发现美本身。[3]
为了进一步认识美的本质,人们又考察了美的特征,提出社会性、形象性、感染性、功利性是美的基本特征。具体而言,美是与人的社会生活相伴而生的,它能以具体感性形象为人们所感知,能够感染人、愉悦人、令人喜爱,并对人具有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价值。
二、艺术美
艺术美同现实美、形式美一样,属于美的形态的范畴。艺术美主要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它包括艺术内容的美和艺术形式的美,是内容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是一个综合的领域,对艺术美的深层考察就不能一概而论。以艺术创作过程中审美意识的特点及其物化形态作为分类的依据,艺术可以分为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按照艺术形象存在方式,艺术可分为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在综合考察以后,还可以将艺术分为五类:表现性空间艺术(建筑)、再现性空间艺术(绘画、雕塑)、表现性时间艺术(音乐、舞蹈)、再现性时间艺术(戏剧、电影、电视)、综合性的语言艺术(文学)。
三、美的创造
美的创造是人类通过实践自觉地、有意识地创造审美价值的活动。我们所接触的美的事物中,大部分都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美的创造是一项艰苦的复杂性劳动,它表现为审美理想指导和规范下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艺术美的创造归属于美的创造,是人类主要的美的创造活动。艺术美的创造是一种自由的精神创造,它不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却能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艺术创作首先是由艺术家的创作冲动激发的,而创作冲动则根源于艺术家审美感受的产生和审美意识的形成。艺术构思完成之后,艺术形象已经活跃于艺术家的头脑中了,最后的工作就是将其外化,即赋予内容以形式。[2]
作为视听综合艺术的电影电视艺术体现着艺术美的一般特征,电影电视艺术作品的创作遵循艺术美创造的特殊规律。因此,在电影电视创作实践中,有必要自觉依照艺术美创造的规律和过程,善于观察生活,真诚体验生活,勤于思考问题,积极联想想象,勇于创新超越,争取创作出高质量的电影电视艺术作品
四、美的欣赏
美是人创造或发现的,美更是为人所欣赏的。美的欣赏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特殊精神活动,它是欣赏者(审美主体)对客观存在的美(审美对象)的关照和把握。前苏联电影理论家弗雷里赫所说:“现代电影艺术的本性归根结底决定于画面同有声语言综合的结果。”[4]电视教材毫无舍弃地继承了影视的这一基本特性, 并成为其具有审美属性的审美前提。
美的欣赏也存在着特定的规律。有效把握欣赏美的规律,有助于提高美的欣赏的层次。特别是电影电视艺术美,‘它的创造是直接指向人的欣赏实践的。因此,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是十分重要的。这需要我们深入探索美的欣赏的规律。
电视教材, 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 还应该以优美的画面形象带给人们精神世界的美感享受, 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这个标准应当是为社会所认同的普遍有效的尺度。它应当体现真实性、功利性以及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五、军事电视教材编导与美学
军事电视教材编导是学习电影电视艺术语言,按照军事电视教材创作规律开展工作的,可归属于艺术美的创造活动。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理所当然为军事电视教材编导提供指导规律。因此,军事电视教材编导实践要特别注意从美学理论中不断汲取营养,遵循美学规律,提高军事电视教材的美学水准,并支持开展美的教育。
军事电视教材要体现美的特征。这是军事电视教材编导首先要把握的标准。电视技术艺术手段的参与创作,决定了军事电视教材不仅是一种科学教育产品,更是一件艺术作品。它除了传授知识、技能以外,还应以优美的音视频形象,给人美的享受。因此,军事电视教材必须体现美的特征。首先,它应当是形象的、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科学美、教学方法的形式美,都要通过形象的美来实现。形象的构思、构图、色彩等构成形象美的基本内容。其次,它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军事电视教材不仅诉诸于人的理智,更诉诸于人的情感,以情感人,实现科学内容与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再次,它应具有社会性。军事电视教材的艺术美应当在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方面发挥作用。
军事电视教材创作要遵循美的规律。军事电视教材创作应当遵循艺术美创造的特殊规律。就美的形式而言,它由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以及他们的组合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共同决定。军事电视教材形式美的主要物质要素是色彩、形状和声音,这些要素必须按照匀称与比例、对称与均衡、反复与节奏、和谐与多样的统一等美学组合规律来组织,从而提高军事电视教材的审美特性。
美学修养是军事电视教材编导人员的重要素质。[2]作为军事电视教材审美价值的创造者,军事电视教材编导人员应懂得美的欣赏,并且应具备较高层次的欣赏能力;要熟悉和掌握美的创造规律,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以胜任具有科学教育和艺术感染双重性质的军事电视教材编导工作。另外,军事电视教材编导人员还担负着提高教育对象审美意识的教育任务。所有这些,都要求军事电视教材编导人员不断提高美学修养,从而创造性的完成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占洲,叶洪炳.对电视教材艺术结构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5(5)
[2]那良玉.军事电视教材编导[M].出版社,2007
艺术美学的本质范文3
摘要:研究艺术美学的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关于艺术美的本质。美是能引起非功利性的主体自我确认的形象。艺术是一个由人为的感性形象所引发的具有自我确证价值的虚拟世界。在了解了美的本质和艺术的本质之后,本文从四条探求美的途径出发,结合著名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分析探讨了艺术美的本质。
关键词:莫奈;日出?印象;艺术美;本质;自我确认
艺术美的本质问题是艺术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全面理解艺术美的基本规律是一个关键。美是能引起非功利性的主体自我确认的形象。艺术是一个由人为的感性形象所引发的具有自我确证价值的虚拟世界。分析艺术美的本质,应当从四条途径出发:一、基础本质,人为性的感性对象;二、中介本质,想象中的形象系统;三、核心本质,自我确证性的虚拟世界;四、超越本质,暗示终极性存在和价值的意义世界。下面对印象派代表人物法国画家克劳德?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进行赏析,研究艺术美的四层本质的具体表现。
《日出?印象》是作者在家乡阿弗尔港口的写生作品。描绘了日出时分海上迷雾朦胧,一轮鲜红的太阳跃出水面,阳光反射的色彩和岸边影影绰绰的景物尽数倒影在水中,交融渗透,天空是色块晕染的微红色,海水是线条交织的淡紫色,作家用独特的笔触将短暂的晨曦中这一美好的景象展现出来,充满生命力。这幅作品在1874年的印象派画展中引发了整个欧洲画坛的强烈震动。
解读莫奈的视觉之旅,首先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为性的感性对象——这是艺术美的基础本质。这种人为性集中体现在艺术品的感性物质载体上,没有人为的物质载体,就没有艺术,也就没有艺术美。作品使用的画布和油画颜料构成了它的物质媒介,而莫奈独特的印象派笔触,大胆而“凌乱”,信手几笔,看上去草率粗糙;以及色彩分割的画法,热烈奔放,近乱而远和,近粗而远匀,这些形式符号对于人们来说也是客观性的存在。
艺术美通过基础本质,要进入想象中的形象系统这第二层本质。主客观关系派美学强调美学既不是客观之物,也不是主观的精神,而是一种将这二者联系起来的想象形象。谁没见过日出?然而莫奈的《日出?印象》却是不同的,作家忠于自己眼睛所看到的真实,却用大胆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对自然的直观感受,他采用风景写生的直接画法,色彩热烈奔放,线条粗狂有力。这是艺术家在创造形象世界的过程中,对形象的加工改造,生活形象是客观的,但艺术形象并不是照搬生活形象,加入了艺术家的想象后,体现了艺术形象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莫奈的印象派向人们传达着绘画不是摄影,不是原封不动的反映外在世界,不是没一个细节都绝对真实都终于生活,绘画的艺术美要高于生活,更加栩栩如生。同时,主客观的统一也体现在欣赏者身上,画作展现给欣赏者的仅仅是一个二维空间的平面形象,我们却可以通过想象将其在脑海中还原成一个立体形象:拂晓时分,一轮红澄澄的太阳缓缓升起,挣扎着冲出平静的水面,划破浓浓的晨雾,跃然在我们眼前……这都是我们根据自己的记忆,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审美补充,从而完成了主客观的转化与统一,体现了艺术美的这一中介本质。
艺术美本质中还有更深层的内容,即作者与欣赏者的自我确证。自我确证在审美中是最关键的环节,是艺术美的核心本质。艺术以美为目的,艺术美作为一种人为之美,艺术的使命就是为大众提供一种自我确证的可能性,让欣赏者在艺术品虚拟世界的浮现中获得对自我的确证。艺术美所引起的自我确证中有三个层次——对生命的自我确证、对生活经验的自我确证、对自由的创造力的自我确证。莫奈的《日出?印象》体现了第三层次。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慢慢增强,画家也开始越来越尊重自己的主观感受,希望表现自己眼前真真切切的世界和内心真实的感情,在自然的色彩中,物体的色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一座教堂是灰色的,但是它在朝阳的照射下就变成了金色,当夜幕降临它又变成了黑色。环境和光的变化,物体的颜色是随之发生变化的,莫奈的《日出?印象》就是抓住这瞬息万变,转瞬即逝的光与色的印象,他不拘泥于严密的轮廓和细节的描摹,而是着眼于现场写生中迅速捕捉太阳、船只、建筑、大海等所有这些变化着的对象,努力追求的是红色的太阳在海面上跳动着的光,变换着的色,流动着的水波和大气……用自己的笔记录下眼前的景色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他在以自己的笔诉说自己对自然美的真实感受,一反当时以神话、英雄、贵族、骑士为题材的萎靡气息。这正是艺术家的创造力实现自我确证的过程,一方面是想象,在头脑中形成形象,另一方面是传达,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想象中的形象传达出来。对创造力的自我确证还表现在欣赏者方面,莫奈清醒的意识到,欣赏者有足够的创造力,因此他不是创作呆板再无创造可能性的形象,而是将色块在我们的眼前不停的跳跃,融合,使我们不知不觉中被带动被感染。我们在欣赏这样的作品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将作品中隐含的内容补充完整,超越艺术家所划定的边界而获得更自由的创造。
艺术美还具有超越本质——暗示终极性存在和价值的意义世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美本质层次。欣赏者在品味形象世界和意义内涵时,在审美愉悦的推动下,精神达到高度活跃状态,超越感性生命的有限性、孤立性,感悟人生的目的、历史的宿命、生存的价值等。莫奈对于传统视觉的叛逆是发自内心的,在这幅画里,所有的形象都是朦胧的,没有写实的细节,美丽的光线和色彩令人目眩神迷,即使在云层下,整个世界也都是明快亮丽的灿烂阳光,有着一种不可抗拒的直指人心的力量,勇敢探索,辛勤作画, 默默地接受失败和成功的考验,以变化的光线、颤动的空气、绚丽的色彩,谱出了一曲对大自然的新的赞歌,面对这样一幅美好的作品,我们很难不为作者诚挚的爱所感动,为大自然伟大的创造力喝彩。
艺术美具有人为性,它所依存的载体是人为的,艺术美的生成需要想象为中介,在想象世界的展开中,艺术欣赏者获得了自我确认,对于有的艺术品而言,欣赏者还可能由艺术美上升到终极性存在和价值的意义世界。感悟艺术美的本质,有助于我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将生活的形象变成我们笔下的艺术作品,实现对自由的创造力的自我确认,让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追求艺术作品的深层次意义。
参考文献:
艺术美学的本质范文4
【关键词】美学;声乐艺术;音乐;审美
一、引言
声乐艺术是集多个组成部分于一身的艺术,其包括作品创作,教学评论和表演等部分。大多研究者都从音乐这一基础方面来对声乐艺术做出深入研究,而忽略了声乐艺术在美学方面的高深造诣。声乐艺术不仅仅代表着表演者的表演内容,即歌曲的曲调和表演者的表演效果,以及乐器的选择和种类,其更多的是通过表演者极富有感情的表演来感染听众的情绪,由此使听者产生共鸣,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声乐艺术在美学视域中的地位。声乐艺术是具有一定的美学地位的,其研究不仅仅是停留在音乐的曲调和歌词上,更多的是通过对音乐的演出深入研究声乐的本质和通过人们的审美来探讨声乐艺术在美学视域中的地位。
二、美学视域的声乐艺术内涵
顾名思义,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既属于声乐学的一个研究分支,又属于美学的一个研究分支,是两个学科的交叉区域。声乐学是声乐艺术的基础性学科,只有了解声乐学的基本原理才能更加深入的创作表演并对其进行音乐评论。声乐艺术同时也在美学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声乐美学主要是研究声音艺术的本质原理和人们的审美价值。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主要是研究人类在音乐上的感性需求,以及通过哲学的视角来研究声乐欣赏与实践中所出现的哲学问题。通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声乐艺术的美学构成,探讨声乐艺术的美学本质和审美方法,由特殊到一般,形成对美学视域中对声乐艺术的普遍审美方向,从整体格局到细微部分的观察,形成对声乐艺术美学的系统性研究。
三、声乐艺术美学的具体内容
要想了解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就需要知道声乐艺术美学主要是研究由声乐表演而引起的听众情绪共鸣的艺术。在声乐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中,主要通过曲调、歌词等具体表现形式来表现出所需要传达的情感,从而加深对听众的情绪感染,引起人们的共鸣。而通过声乐的创作到表演者对其的表演,再到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个过程就可以体现出声乐艺术的美学。而声乐评论人通过对声乐美学的评论在哲学和美学上对声乐艺术加以分析。声乐艺术的美学价值主要包括声乐的歌词、旋律、演唱方式等方面的艺术价值。
(一)声乐艺术的歌词美学
声乐艺术的歌词同时也包括着语言文学,只有好的语言文学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从语言学方面来讲,感情洋溢的诗歌类更加能够使读者感同身受,更加地调动起读者的情绪。从声乐艺术方面来讲,优秀的声乐作品也同样具有优秀的歌词水平,好的歌词能够使听众感同身受,能够从歌词所讲述的小故事中回忆起自身的各种经历感受。对于中国的歌词艺术来讲,中国听众更加深有体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通过优美的汉语排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使听众情绪产生共鸣,这就是声乐艺术的歌词美学。
(二)声乐艺术的旋律美学。
声乐艺术的旋律美学是声乐艺术的基本内容,声乐艺术的基础就是建立在声乐的表演上。音乐本身就是最能调动人类感情的艺术之一。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旋律的美好是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一个好的旋律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歌词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只有拥有了优美的旋律才具有声乐艺术美学的最基本要素。
(三)声乐艺术的演唱美学。
声乐艺术的演唱美学是声乐艺术的关键性部分。一部作品的好坏不仅要通过其歌词和旋律的水平来表现出来,对其演唱方式也有同样高的要求。演唱美学不仅要求表演者的声腔要具有一定的美学性,能够利用声腔来给艺术添彩,同时对表演者的形体艺术也有一定的要求,表演者的形体艺术主要是通过表演者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来传达给观众,从而更易感染观众情绪。声乐艺术的演唱美学在声乐研究中也是重要部分。
四、结论
声乐艺术作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艺术创造者既来源于人,也服务于人。声乐艺术通过人的演唱来表现,所以对声乐艺术美学的探究就是对声乐作品、对人类感情的调动的研究。具有美学价值的声乐艺术更加能够感染人们的情绪,使人们有感同身受之情,同时具有美学价值的声乐艺术也能够提高观众的审美,使人们的文化水平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具有美学价值的声乐艺术更加能被大众所喜闻乐见,所以更容易被听众接受和认可。所以,声乐作品的创作要注意其美学的价值,只有具备了高水准、高美学价值的声乐艺术,才能够被具有高审美能力的大众所认可。声乐艺术的美学价值也同样要求在声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通过对美学的研究,创造出更有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殷琴.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声乐艺术探微[J].学术探索,2013(12).
艺术美学的本质范文5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甘肃兰州730124)
【摘要】文章从音乐的自然客体入手,探讨了音乐中自然客体的重要性,以及音乐与自然的协调产生的艺术美和自然美,指出作曲家和演奏家要重视自然实践,把演奏技巧和意象思维协调统一,在“存在一意识一存在一意识”的动态思维过程中实现音乐美。
【关键词】音乐;自然;动态美;艺术
音乐学是关于音乐的一切研究的总概念,音乐美学是阐明作为艺术作品的音乐特殊的本质学问。所有音乐学各科均包含作为对象的“音乐的本质”这一问题。
严格意义上,美学是论述美的原理的科学,是以讨论作为美文化艺术为中心课题的哲学分枝。美学的研究包括美的对象和美的作用,前者是不超越意识的对象,这种对象只有通过主体意识的能力才能成为美学的客体;而后者是美的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所产生的思维和意识的总和。美的对象只有通过意识才能成为客体,美的作用又是客体的意识反映:
音乐是乐音有规律的组合所产生的物质效应,当其和人思维、情感协同一致时而产生音乐美。在笔者探讨的音乐美学的众多客体中,其最原始最重要的客体应该是“自然”。这里所提及的自然,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宇宙及一切相关的自然现象。我们在以往的音乐作品中伶听过许多模仿风雨雷电、田园美景、严寒峻岭等的乐音组合。古筝乐曲《高山流水》就像一幅完美的山水画,伶听着古筝的旋律,仿佛身临自然、使人们熔融在自然美的和谐中。音乐美客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应该是人(即情感、生活和人类的生产劳动)和自然(即地球和构成它的物质成分、以及与其相关的物理化学现象等)。人是意识和存在的统一体,而自然仅仅是客观存在、是通过人的物心对映而成为音乐美学客体的。对音乐美来说,所谓的“美”即是好听、悦耳、完美和谐调,要达到这一目的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是依靠人通过“存在一意识一存在”的动态思维过程完成的。其中,“存在”即自然和人的一切实践,而“意识”仅是指人的精神活动过程。因此,音乐美是离不开人和自然的,也可说自然是音乐美学的最主要的客体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美和自然美是协同存在的,是和完美联系在一起的。如:欣赏一首动听的乐曲,或者是一幅作品画,人们都是在享受美的感受,仅是感受的感官不同而已,欣赏乐曲是通过“耳”与“心”对应的;而观赏“画”主要是通过“眼”与“心”对应。概括起来,“美”是“物心对应”的结果,人们的“感官”仅是这一“对应”的媒介和途径。
这样,我们就把“音乐美”和“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确认“自然”是音乐美的客体之一,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著名音乐家施特劳思的乐曲《波尔卡》中,生动地模仿了自然界的风、雨、雷、电、鸟鸣等;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是作曲家阿柄把二胡演奏的旋律和江南风光紧密结合的产物。这些绝妙的乐音符号的组合不是作曲家头脑中固有的,而是自然客体的形象反映在人们头脑中与意识情感结合的产物。因此,音乐作品中尚若缺少“自然”作为客体内容,就好像人类生活在真空中一样枯燥无味。音乐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宇宙及其生活、生产、环境等。笔者认为,音乐美可以概括为自然美、艺术美两类美。音乐的“自然美”是由音乐美学客体中的“自然”部分决定的,音乐美学客体中的“自然”即地球、宇宙、物质、环境及其相关的所有现象。因此,音乐、自然、美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科学整体。所谓的自然内容,就是一种生命精神的物质表现而已,自然始终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
音乐的艺术美是客体“自然”经“物心对应”、转变为动态意识的,人将这一客体的意识通过“意识一实践一意识一实践”的动态过程,即把“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转变为有规律组合的音乐符号,这样各种乐曲诞生了。这种规律组合不是机械的,而是自然客体的生动再现,它不是“照片”,而是一幅“画”。当“乐曲”被不同的演奏者演奏时,通过意识和技巧的谐和体现,音乐符号就产生了动听、乐耳、引人入神的“音乐”。因此,音乐的艺术之美是由音乐的“客体”和作曲家的思维灵感、演奏家的演奏技巧和意象思维协调统一而展现的。因此音乐是具“天、地、人”一体的艺术品,具有深厚自然内涵。当一件音乐作品与人的思维发生共鸣时、音乐美就产生了。
音乐的“自然客体”是音乐重要的物质基础。作曲家亲临自然“物心对应”而生灵感,乐曲诞生了;没有“自然”感受的演奏家只能是简单的“琴键敲击”,只有领略过自然风光的演奏家经“灵感”碰撞,才能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所以“自然客体”与“音乐美”的关系不述自明。
综上,音乐的审美意识研究应包括音乐的自然美、音乐的艺术美的研究。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艺术美是为特定生活而生产出的客观成果。因此,两个美都是客观与思维的心物统一体,只有二者协调统一,才成为音乐美学研究的真实客体。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艺术美学的本质范文6
关键词:大众健美操;教学艺术;美学
健美操课是一门以技艺性为主,科学性、人文性、情意性兼备的课程, 它的教学过程遵循教育学的一般原理, 而它又是一门技艺性为主的课程, 因此它的教学艺术又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将系统科学的美学原理与健美操教学艺术的具体表现互相渗透, 从健美操教学艺术的普遍意义上把握它的教学规律,不但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还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热爱健美操、热爱体育的兴趣。健美操教学艺术体现了在审美关系中实现教育目的的宗旨,能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健美操课堂的教学质量。
1健美操教学艺术的具体表现
大众健美操教学艺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一,健美操教学语言讲究的艺术。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语言的技术”和“艺术化的语言”是健美操教师在教学中的必备的两大法宝。二,健美操情境教学的艺术。创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气氛是提高健美操教学艺术的核心。学生们只有在良好的气氛中才能不断刺激他们的求学欲。三、健美操创编的教学艺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另外,健美操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艺术、健美操教师的仪态和教态艺术和健美操场地布置艺术这三点也是大众健美操教学艺术的具体表现内容。
2美学的概述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3 大众健美操教学艺术与美学
3.1 大众健美操语言艺术美
大众健美操语言艺术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有声语言艺术表达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是一种职业,它具有专业性。要求健美操老师语言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口令声调和谐融合。除此之外,健美操教学语言美还应该做到准确无误、生动形象,和蔼可亲言,以达到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二、体态语言艺术展现美。体态语言是指用整个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分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作及面目表情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和传递信息。根据健美操项目的特点,健美操教师应从表情语、目光语、手势动作语和身姿语4个方面进行艺术美的教学。
3.2 大众健美操情境教学艺术美
健美操情境教学艺术美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情境教学理论基础。场效应是有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教学气氛。这些因素中既有物理的,也有心理的。二是健美操教师想要建立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美,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伴随着人格、感情的交流,这样形成了一种情感的共振。在这样和谐的情境下,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相互激发碰撞,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都活跃起来。教师还应该多运用教学手段有意识的营造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情感浓厚的课堂上让教师感受到如“春风化雨”,使学生沉浸在“如沐春风”中。
3.3 大众健美操创编教学艺术美
培养学生创编力可以从将强基础知识、技能、技术和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和套路动作的学习方面入手,创编中所有动作美是健美操编排的最基础的美学元素。在健美操锻炼中,每一个身体动作、面目表情无时无刻地都在体现美的因素,要求全身协调,动作优美,力度适宜,矫健多姿,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是形体美与精神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3.4 大众健美操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美
随着人们对“快乐体育”的追求,增强体质已经不是健美操项目唯一的目标,而是把体育作为一种枯燥生活的调味剂。健美操运动时能产生机体的舒适感,欢快的音乐调动高涨的情绪,有利于美感的产生。健美操另一个特点是具有表演性,通过动作展示生动形象,给人以审美享受。健美操教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那些教学方式多样化、灵活化的教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并更愿意亲近。
3.5 大众健美操教师仪态和教态美
形体美的实质在于表现、象征真正生命的健康形式。因此,长期的坚持健美操练习可改善学生不良的身体形态,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一种优美的气质与良好的修养,给人以美的享受、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感觉。健美操教师在教学中衣着美观大气,教态和蔼可亲,热情洋溢,使学生获得最直接、最生动、最真切美的感受。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让学生在美的感染下学习健美操知识、动作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3.6 健美操场地布置美
健美操场地的要求很高,宽敞明亮的体育馆,健美操房的体操镜、音响系统、把杆、进口pvc地板、健美操垫等配套设施。另外,对场地的合理规划和器材有调序的摆放也很严格,学生物品的摆放也要以整齐整洁有序为主,这样才能形成美观轻松愉快的环境,其蕴含着美的教学气氛。学生们进入这样的课堂感觉焕然一新、满足视觉上的美感、心情愉悦明快、摆脱传统体育课的紧张、厌烦的心态。从而激发学生对健美操的热爱。
4小结
总之,健美操教学艺术在健美操学科中,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充分体现出了美学的意蕴,大众健美操教学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好的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作为健美操教育的执行者,应尽可能的将健美操运动中的各种美感挖掘出来,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有效地运用艺术表现形式,不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更有利于师生之情快乐情感的交流,以便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让喜欢健美操这项运动的学生们感受更多的美,在课堂上感受更多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玲玉.论大众健美操的教学艺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