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

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范文1

关键词:留守儿童 法律权益 问题 解决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年轻人离开农村去大城市务工,而他们的孩子却不得不留在农村学习,得不到父母的照顾,相关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采取法律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对留守儿童的监护,教育,人身安全等方面提出相应法律保护对策,旨在逐步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使其学习和生活都能够更好地发展。

一、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受侵害的案件呈上升趋势。侵害留守儿童案件主要以人身损害赔偿居多,涉及留守儿童的人身伤害案、校园伤害案、在受雇期间人身被伤害案,特别是交通肇事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寻衅滋事、抢劫、、交通肇事等刑事犯罪,也呈多发上升趋势。

2、涉及留守儿童的刑事犯罪案件频频发生。留守儿童受教育权被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学校限制、剥夺留守儿童的平等受教育权而引发行政诉讼案件,父母不肯支付留守儿童的学费而引发民事诉讼案件等,也有所增加。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缺乏有效保障的原因

1.物质生活条件的缺失

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大多是家境贫寒,父母外出务工,从而寄养在爷奶家、外公外婆家、姑家、姨家或其他家,物质生活不会很随意充足,心理上也有隔膜。这部分学生很容易受外界的引诱而走进危险的陷阱。

2.受教育权的缺失

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的物质生活条件缺失还不是大问题,但留守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大多不到位,有的孩子辍学在家,无人问津;有的孩子学习习惯差,无人纠正。还有一些贫困山区教育资源严重缺乏,无力提供符合标准的办学设施和充足的师资力量。即便能够入学,老师通常也无法详细了解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在家的学习状况,无法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双向互动,挫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3.爱的缺失

由于父母奔波劳累无暇顾及或长期不在身边,遇到生活中、学习中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回答,在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疑问叠加会加剧孩子自卑、抑郁、脆弱的心理。与接受父母监护的同龄人相比,他们要么显得胆小孤僻、不爱交流,要么野性十足、没有规矩,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理,自闭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频发,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4.法律意识的缺失

留守儿童、贫困儿童身体心理情感处在动荡不定期,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弱、自控能力也较差,再加之监护人看管不严,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熏染引诱,染上打架、盗窃、赌博、吸毒等恶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不法之徒的蓄意伤害

有一些不法之徒,利欲熏心,道德沦丧,专打未成年人的注意。廉价雇佣童工、教唆儿童赌博吸毒偷盗抢劫、引诱胁迫少女从事、贩卖人体器官等。都对留守儿童、贫困儿童造成致命的伤害。

三、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法律对策

1.完善监护法律制度。

(1)强化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的法律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虽然规定了外出务工的父母可以委托他人代为监护其未成年子女,但应当明确父母必须是在万不得己的情况下方可委托他人监护子女,监护职责不仅包括支付足额抚养教育费用,还有定期探望、照顾孩子的生活、以良好品行对孩子进行管理和教育、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及合法权益等义务。

(2)完善委托监护制度的法律规定。现在社会流行的委托监护主要是感情委托(主要是亲属、亲戚关系),而不是法律委托。法律对委托监护制度的规定也不详细具体、缺乏操作性。例如委托监护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法定监护人和委托监护人的权利义务等需要进一步明确。

2.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制定《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权益保护法》。

留守儿童、贫困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时代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方式转变带来的新问题。涉及社会与制度、法律与道德、责任与义务,事关收入分配、用工、三农、教育、监护制度与户籍制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问题。建议加快对不适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修订、制定,如户籍法律制度、教育政策等。修订中,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教育、人身与财产权益,适时出台《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权益保护法》,以便更有针对性、时效性的加强保护。

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范文2

关键词: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策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又使得大多数农民工无力解决孩子进城读书的问题,只好将其留在农村,于是便产生了教育学领域的“留守儿童”。受农村整体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于是教育就面临一个新的问题——留守儿童教育。

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及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一、政策支持是前提

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政策层面上采取措施,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这是政府的使命所在。具体来说,其一,政府的底线是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全部免费,从受教育机会上确保留守儿童都要有学上。其二,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落实政府应担负的责任。其三,打破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壁垒,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我国要逐渐改变现有的户籍制度,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应制定优惠政策,采取配套措施,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融入城市,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接受留守儿童在父母务工所在地入学。其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为此,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尽最大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最后,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充分协作。横向上,各部门应协调一致以尽本部门应尽责任;纵向上,中央、省市和地方政府应协调政策和统整资源,有效解决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不能等问题非常严重时才采取补救性措施,而应提前做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范文3

【关键词】 留守儿童问题;现状;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问题的形成原因

“留守儿童”这个词,想必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有一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这一特殊群体。为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留守儿童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出现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由于家庭比较困难,父母必须外出打工,以维持生活所需;第二,我国城乡管理制度的苛刻,以及社会上所存在的某些不公平现象,使得绝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办法带孩子在城市上学,加之他们收入薄弱,也没有能力照顾孩子。

二、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1、监护不力,疏于照顾,健康及安全状况堪忧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大部分留守和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这就存在诸多隐患。由于祖父辈大多年事已高,自身健康状况堪忧,对于正处于精力旺盛期的儿童,往往难以应对,加之缺乏育儿新理念,出现一些突发、甚至悲剧性事件的几率会加大。例如,有时候孩子出现感冒发烧,在老一辈人的思想中,认为捂着被子出出汗就好了,没有将孩子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导致有的孩子因此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再例如,由于祖父母腿脚不利索,在看护特别小的孩子时,时常会由于追不上而致使孩子摔着、磕着以及烫伤等问题。

2、精神抚慰缺失,心理问题难以及时疏导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在成长期间会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由于长期处于他人监管及照顾之下,孩子极易对父母存有怨气。在我国偏远山区,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每年只能回来一次,有的甚至不回来,他们与孩子的沟通大多通过手机,而且通话次数较少,无法详细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更谈不上及时的心理疏导。长此以往,导致留守儿童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从而在性格方面越来越自卑,少语寡言,甚至个性扭曲,行为乖张。由于监护不周,父母与孩子距离遥远,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且缺乏保护能力,在发生危险的第一时间,父母无法及时给予孩子心灵的安慰,以及解决孩子所遇到的苦难,这就埋下了很多隐患。例如,近年来留守儿童遭遇害事件屡有发生,得到及时解决的却为数不多,这将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恶劣的影响。再如,大多数的孩子有攀比心理,对于父母在身边的孩子,他们会充满羡慕,进而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从而产生失落心理。同时,他们也会遭受很多异样的眼光以及流言蜚语的伤害,这使得他们变得自卑自闭。缺乏父母的保护,留守儿童往往会变得软弱,他们经常孤独一人,不愿意与大家一起玩耍,拒绝参加集体活动,甚至厌倦学习,自暴自弃,走上人生的不归之路。

3、营养不良,影响发育

迫于生计,很多父母不得已背井离乡,将年幼的子女留在家乡。由于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所从事的职业主要是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业、建筑业以及层次较低的服务业、家政服务等。收入微薄且没有保障,时常会遭遇“欠薪”的窘况,除过自身花销外,寄回家乡的钱已所剩无多。家中老人大多没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对外出务工子女的经济依赖程度较高,因此不得不节衣缩食,对于孩子也只能维持基本温饱,难以依据其成长阶段调配相应的营养补给,从而影响发育。

4、文化课辅导跟不上,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由于身处农村,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加之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与家庭条件相对好的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成绩方面会比较落后。父母不在身边,大多数爷爷奶奶的文化程度又较低,无法及时、正确地辅导孩子在文化课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长期累积,导致问题越积越多,产生厌学情绪。据统计,在厌学以及辍学的学生中,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较大。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几点设想

依据上文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方案。

1、在教育方面,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增强师资力量

设置心理教育课程,老师对于留守儿童应特别留意,多问候、多鼓励、多表扬,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避免自我封闭、自卑的状态。加强寄宿制管理,改善寄宿条件,让留守儿童尽可能住在学校,以减少由于家庭成员缺失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2、多策划、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

借助各种媒体进行宣传,让有能力的爱心人士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从而给予更多的关爱。通过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力量,使留守儿童的幸福感增强,孤独感减弱,对社会也会少一份抱怨,多一份热爱。

3、在城乡户口管理制度方面,尽量解决户籍差异问题

使留守儿童能够在父母工作的地方就近入学。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重要的社会焦点,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全社会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合理解决,逐渐减少这一群体的数量,直至完全改善。

【参考文献】

[1] 洪涛,睢艳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前沿,2014(Z1).

[2] 费文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0(02).

[3] 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03).

[4] 王海燕,宫健.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曲阜市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6(27).

[5] 陈田芳,邱会利,王婷婷.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对策[J].长沙医学院学报,2016(03).

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范文4

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扩大农村富裕劳动力就地转移

进城务工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庄浪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县,总人口43万,农村劳动力22.09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8.87万人。除了种地之外,他们往往利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政府在促进农民跨地区转移的同时,应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他们大部分都属于亦工亦农、兼业务农的劳动力,不完全脱离农业。为此,地方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多方面为农民就地转移创造就业机会。

二、发展当地农村寄宿制学校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六盘山西麓,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随着从村小学升入到乡镇中学,很多学生家离学校较远,只能租房子住宿,条件简陋。这些学生有的有父母一方陪读,有的是爷爷或奶奶照顾,还有的是自己一个人生活。可想而知,他们怎么可能有好的学习、生活状态?所以,发展当地农村寄宿制学校很有必要。

三、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

政府应努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增强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吸引力。另外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四、学校充分发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缺位,监护人只能照管孩子的生活起居,没有能力解决孩子的学习和心理问题。尤其是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发育阶段,心理和生理的变化较多,应该及时地给予引导和解决。这就使学校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职能,也就要求学校能提供相应的教育条件,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为此,建议学校和老师:1.对学生多进行为人处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乐观、向上的性格;3.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加强学校与监护人的联系;4.教师的爱是抚慰留守儿童的良药。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当从生活和情感上去关心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困惑与困难,使学生喜欢自己,做留守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应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变化情况。

五、要强化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责任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一生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力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应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留守儿童父母要从那种“读书无用”、“重智轻德”的片面观念中转变出来,着眼未来,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为他们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其次,要明确监护权中的教育职责,提高父母的监护意识和责任感。再次,父母应加强与子女的沟通。还有就是在外出前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

六、留守儿童本人要学会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态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加强留守儿童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其自立、自理、自控的能力,这是决定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因。作为留守子女,应该学会自己为自己的学习创造条件,端正学习的态度,勇于面对和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境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实际行动。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全新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不是某个力量就能担当起这一重任的,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协调功能,三者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不断鼓励和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定会逐步解决,这一弱势群体必将迎来更为灿烂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吴霓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 2004,(10),15-18。

[2]蒋平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理论观察,2005,4。

[3]马能福 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研究,2008,10。

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范文5

关键词:留守 儿童 教育 问题 分析

前言

在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起到的作用非常关键,家庭教育在能够促进儿童智力开发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儿童的情商能给其发展奠定稳固基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兴群体逐渐的凸显在社会的眼球中,对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留守儿童而言,父母不在身边,长期的缺少管教,这就导致儿童各方面发展受到影响,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政府与社会共同出力,通过关注未来帮助他们能健康的成长。

1、 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

1.1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导致教育功能弱化

在中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是新生群体,而缺少家庭关爱是该群体主要特点。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不能时刻的陪伴自己孩子,这就导致儿童不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找不到家庭气氛。而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父母之间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如果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儿童的心理变化与思想变化就得不到有效的呵护,那么想要得到良好的教育更加难以实现,这些问题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儿童的身心、教育受到影响,就会导致儿童发展容易误入歧途。

1.2缺失亲情导致儿童情感饥渴

在留守儿童问题中,家庭亲情缺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很多时候儿童都会处于渴望亲情的极限状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很多时间由于缺少父母的照料,他们感受不到家庭的氛围,在遇到问题或是困难时不能像自己的父母表述,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儿童的心理归属感就会变淡,就会导致隔阂问题产生,这就导致他们的性格、脾气、态度等收到影响,就会出现自暴自弃。不喜欢与人交流等现状出现,很容易走到极端。

1.3缺少父母照料导致儿童的智育发展受到影响

当前,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为了能够生存他们长期的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每天都想着如何赚钱养家,在儿童的成长、教育上很少有时间过问,并且,多数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比低,这就导致对儿童成长教育问题不够重视,因此,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很少得到父母的照料。而留守儿童的照料主要由监护人进行照料,但是,在监护人照料的过程中,往往不重视学生的学习问题,当学生犯错时采取的做法比较极端,因此,就导致留守儿童的智育发展受到影响。

2、促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2.1 引导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多方面途径,在实践过程中要让留守儿童的父母能够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让他们能够通过电话或是网络方式,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想法,同时也要做好与学校、家长沟通,要及时的了解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此外,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关注,尤其是一些处于叛逆期的孩子,要做好相互之间的交流。

2.2改善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而父母是他们的启蒙老师,所以父母需要做好与孩子的有效沟通,通过交流沟通,促进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但是,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是能够得到解决的,这些“隔代教育”模式严重的影响的孩子们的学习,在“隔代教育”模式中,孩子的学习成长都是老一辈的前辈带大,而老一辈的眼光比较短浅,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在教育模式上需要不断的改进,在实践过程中,农村基层部门可以通过采取积极的对策,让儿童的监护人改变教育理念,通过各方面的学习掌握更多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2.3通过鼓励家长就近务工,完善家庭教育功能

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在家乡寻找一份工作是不错的选择,在家乡打工不仅能增加家庭的收入,而且还能留在孩子身边。并且,在就近工作还能有时间去学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且能够及时的与学校进行沟通,从而能掌握孩子在效的学习情况,能够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这一问题,想要对其进行弥补少不了学校与老师的共同努力。而在该过程中,通过强化留守儿童教育以及管理是学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只有学校方面重视了该问题,才能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应对。例如,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针对性的对他们的心理进行教育,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的监护人见面会活动,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通过多方面努力,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现状。

2.5合理调整政策,帮助外来务工解决就学问题

当前,很多父母在务工的过程中,都将孩子带在身边。但是,由于我国城乡分级制度限制,导致很多外来务工孩子不能在城市读书。因此,相关的部门需要重视该问题,通过政策调整的方式,在满足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安排好外来务工孩子读书问题。通常,社会人士还需要呼吁相关部门能够修改户籍限制,帮助外来务工子女能够正常入学,减少异地教育问题。

2.6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留守问题

当前社会中,留守儿童问题属于一个社会性问题,仅仅依靠一方面的单纯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父母、家庭、学校努力基础上,还需要通过各个部门配合解决该问题。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与社会的各界人士做好“留守儿童”的家长,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好早期的教育问题,并且在关系关怀的过程中,做好孩子心理、生理上的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教育缺失出现的缺陷,从而通过各界努力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

3、 结语

总而言之, 孩子是祖国的后代,而如何处理好留守儿童成长教育问题是我国当前重要的一个问题,因此,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想要解决该问题就需要做好家庭方面的管控工作,并且在促进父母解决家庭成因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学校、政府、社会等方面的努力,唯有如此才能促进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贵. 协同育人视域下的留守儿童教育模式探析[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11)

[2] 张仁林. 情暖“留守” 追梦同行――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新教师. 2016(10)

[3] 胡晓刚. 试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存在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21)

[4] 张兆凯.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吉林教育. 2016(09)

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范文6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策;大方县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务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年龄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重点是义务教育阶段6~14 岁的学龄儿童。

据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 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通过对大方县双山镇留守学龄儿童的现状调查了解到——留守儿童所占比例约为19.12%,而在这部分留守儿童中,有大约3%是辍学的,没有完成小学学业。约有0.5%的留守儿童甚至是没进过学校。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这部分人将会对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概况

双山镇位于大方县西北部,距县城17千米,离地区所在地毕节市29千米,东面与大方镇、东关乡毗邻,北面与竹园乡、响水乡隔河相望,西面与文阁乡和毕节市梨树镇接壤,南面与高店乡相连。地处东径105°21′~105°36′,北纬27°11′~27°19′之间,全镇总面积为9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680亩,其中水田2460公顷,占耕地面积5%;旱地48220公顷,占耕地面积95%。

(二)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对照非留守手儿童的同龄人孩子进行观察,了解其平时的综合表现。

2. 抽样调查法

对双山镇具有代表性的小学(松树小学、平原小学、香田小学、法书小学等)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对象是6—14岁的学龄儿童。在问卷调查中,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600份,有效问卷为470份,有效率78.33%。及时了解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并作详细记载。

3. 家访法

对不同类别的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根据所研究的调查问卷进行,对家访作详细记录。

4. 谈话法

根据平时的表现,对抽样调查的留守儿童进行个人谈话,了解其对作业和家庭作业完成的看法,及对家长的想法。

二、双山镇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一)缺乏或缺失父母监护

留守儿童缺失或缺乏父母监护已成为必然趋势。双山镇是以农业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农村中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物价水平日益增涨的情况下,从事农业劳动难以维持整个家庭的生活。另外,即使他们把孩子带入城市,但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都是从事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他们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照顾孩子,因此仅从加强父母监护的办法去解决这一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

(二)委托监护的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有四种:一是隔代监护,既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照料的儿童,约占68.08%;二是单亲监护,既由父母在家的一方面照料的儿童,约占10.00%;三是由上代亲戚看管的儿童,约占7.02%;四是同辈监护,包括了留守儿童的自我监护,约占14.89%。

上表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约有68.08%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隔代监护。然而,隔代监护人与孩子缺乏沟通。而双山这个地方的大部分家庭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普遍文化水平偏低。据了解,这些监护人读过大学的约占5%,高中文化的约占15%,初中文化水平的约占30%,小学文化的约占40%,约有10%的监护人没文化。这样就缺乏了对留守儿童的课程辅导及知识传授的能力。一般说来,大部分临时监护人也有自己的事要做,在精力难以兼顾的情况下,对留守儿童往往是重养轻教。

三、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

(一)生活问题

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在外打工有290个,占61.70%;父母一方外打工的有60人,占12.77%;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父母一方去世的有90人,占19.15%;父母双方去世的有30人,占6.38%。

根据调查,父母都外出打工的约占61.70%,有68.08%是有祖父母照管,生活独立的站14.89%。父母、祖父母很多都是年老、体弱多病,本身都需要别人的照顾,而现在他们又要担任照顾孩子的重任,很难满足孩子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要,32.36%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吃不好。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充足丰富的营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然而在走访中发现了许多留守儿童是身材矮小、面黄肌瘦的,营养不良的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的外出务工父母都能够给家里寄生活费,但并不是数量、时间固定。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现象——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其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要强一些,但是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艰辛的,尤其是这些处于年幼的留守孩子。

(二)学习问题

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的过程,学习成绩是对这一过程结果效果的评价,表现在个体的试卷分数及对知识的现实运用能力等方面,对学习成绩进行考察是研究个体学习状况的根本途径。

在校的学龄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没有父母监督的情况下,自制能力低,不重视学习问题,从而出现了厌学、逃学等行为,这样将会对学习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

就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进行问卷统计,得知其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约有34.04%的同学觉得学习压力大,认为学习成绩一般,认为不好的约占44.68%。很多留守儿童对学习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约有8.51%的同学认为读书不如打工。通过访谈了解到只要少部分留守儿童看过课外书,喜欢读课外书的就更少了。

(三)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几个月或一周岁后,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通过对周围几个村的问卷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6%,有49.3%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15.4%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24%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甚至还有部分孩子受到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性格缺陷、心理障碍、人生观的转变及价值观的偏移等。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留守儿童与父母间聚少离多,缺乏良好的沟通和关爱,众多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障碍。

在对留守儿童进一步提问中问到了:父母没在家,你们有哪些困难?就这个问题,有80人说存在着经济问题,约占17.02%;有140人说家务事问题,约占了29.79%;190人存在心理问题,约占40.43%;60人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零花钱,约占12.77%。在这些问题中,心理问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此外,在走访的过程中,当留守儿童被问到理想时,部分孩子由于受到父母打工的影响,缺乏正确的教导,回答说理想是将来打工赚钱,这样的回答令人担忧!

(四)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家庭管护,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2012年5月14日,江西,宜春,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李细秀老人的五个孙子孙女,同时溺亡于村后的一口水塘。出事时,李细秀得到孙子报信,急忙向村里人求救,然而,却没有找到一个能下水救人的年轻人——这个季节,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由于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把“老弱病残”留下来,从而出现了上述的悲剧。

长期以来,与留守儿童有关的悲剧时有发生。处在最需要父母疼爱的年龄,这些孩子的父母却长年在外。缺少父母呵护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即使他们能够健康长大,也无法避免地会留下终身遗憾。挣钱很重要,孩子更重要。不过,造成此类悲剧并非全都是大人不负责任、一心想着挣钱而忽略了孩子和亲情的原因。在没有父母看管的情况下,其日常生活中发生意外事故的比例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的比例要高。甚至一些合法权益会受到同龄人的侵害,以及作为社会上其他不法分子的行凶拐卖对象。

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大力发展当地经济

留守儿童家庭绝大部分的经济收入来源是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村落后的经济。大力发展大方县县域经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当前尤其要加快发展双山镇二、三产业,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使更多的农民既能增加家庭收入,又能实现就地就业,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因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乡镇企业产业升级,使其真正市场需求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加强技术创新,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努力缩小城乡差距,降低进城成本,提高留守效益。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策略

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回答以下两个方面问题入手:一是如何让家庭教育不再缺失;二是如何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

1. 让家庭教育不再缺失

家庭的教育在儿童的良好社会化过程中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其他任何个人或组织都无法替代或弥补父母对儿童实施的家庭教育。正常接受父母的家庭教育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根本措施。

农民进城务工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由农民逐渐转化为市民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为了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跟随在打工父母身边、正常接受家庭教育,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解决城市学校目前还不能容纳的那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学问题;其次,政府应制定具体的鼓励和支持措施,大力倡导有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民回家乡创业,这样既能发展农村经济,又能让农村留守儿童告别“留守”。

2. 教育补偿,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目前,大部分进城务工农民还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只能让其留守在农村。为将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对儿童学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家中监护人、学校及社会应群策群力,探索建立有效机制,尽可能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首先,外出务工父母不仅要经常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与子女沟通,鼓励他们克服学习困难、不断进取,而且要主动与子女教师、家中监护人等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其次,农村留守儿童的家中监护人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更好地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再次,在父母外出务工、家中监护人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监督、辅导等影响力不够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显得至关重要。

(三)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作为父母,能够在当地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有合适的生意可做的话就尽量不要外出,以更好的照顾孩子,让他们感觉到父母的亲情、温暖和关爱。如果留守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人照看,父母要经常孩子打电话和留守孩子的进行情感沟通与引导。

作为留守孩子的父母,还要和孩子的监护人保持良好的亲情或者友情关系,经常与他们电话联络与沟通,以便及时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也要经常向留守孩子的父母以及学校反馈孩子的情况,在监护留守孩子的过程中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倾注更多的爱与关怀。

除此之外,父母也要主动和孩子的老师保持联系与沟通,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学习与健康方面的状况,发现心理问题可与老师商议及时疏导与解决的办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与鼓励。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策略

农村未成年人的父母因为现实条件的制约和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方面给予的关注非常不够,对自身负有的职责还很不明确。为了更好地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还必须通过立法和政策的规定等方式来对留守儿童的权利进行保护,界定和明确社会、政府学校和未成年人家长、未成年人委托监护人在监护和教育未成年人方面的职责,提高他们监护、管理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规范他们的管理和监护行为,以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权利。

五、结语

上述是对双山镇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些研究,从中可以看出,由于农村人地关系矛盾的日益严重,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随着社会化进程日益增多,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根据本次调查统计,双山镇留守儿童数量比例约为19.70%,平均每五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儿童问题本身是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更是弱势群体。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关系着我国人力资源的未来。因此,对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更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戴聚坤,朱延平,王苏琴.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调查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 2003.

[2] 姜强强,陈晨.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

[3] 江荣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