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险防控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险防控策略范文1
投标报价价格风险。价格风险包括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物价和劳动力费用上涨所带来的风险,以及报价计算错误风险。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应当进行科学严密的风险分析,对建筑材料市场价格进行认真调查研究,了解供销渠道,收集价格信息,对建材市场价格要有比较准确的预测、判断。简言之,价格风险包括:一是因设计不完整、说明不详、节点不清楚给施工及投标报价带来风险。二是工程承包范围不清,承包内容意思表达模糊,不够明白无误,增加了项目风险。特别是某些材料供应要约定明确,暂定价的计取方法应当表述清楚。三是对固定总价包干的合同,由于承包商对环境因素的忽略,施工方案中存在漏洞,诸如对水文、地质等工程条件的论证不充分,对施工图以外可能发生的费用考虑不周全,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投标报价工程量风险。业主发出的招标文件中一般附有工程量清单,而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是招投标工作发展的方向,因此工程量计算准确与否至关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招标人通过招标公告,潜在投标人发出投标意思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因承包商对工程量清单未作复核或计算有误而产生的风险只能由承包商承担,招标人对工程量清单中的数量并不承担责任。实施办法中也标明“承包商在规定时间内未对工程量清单提出异议的,中标后招标人不再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和数量进行校对调整。投标人必须按其报价完成招标文件规定范围的施工设计图纸规定的所有工程项目。”承包商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尽可能减少因工程量不清带来的风险。
合同条款风险。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其中一些风险条款和一些具有明显的或隐含的对承包商不利的条款,承包商在审阅合同文件时应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承包合同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同中应明确规定承包商应承担的风险。如合同中规定,工程变更在5%的合同金额内,承包商得不到任何补偿,则在这个范围内工程量的增加是承包商的风险。二是合同条文不全面、不完整,合同双方责权利关系不清楚,承包合同在执行过程中会导致双方发生分歧,最终导致承包商的损失。三是业主为转移风险单方面提出过于苛刻、责权利不平衡的合同条款。如合同中规定“业主对由于第三方干扰造成的工程拖延不负责任”,这实际上把第三方干扰造成的工程拖延的风险转嫁给了承包商。四是合同计价类型与工程项目内容不一致,以及合同潜在的变化等增加了项目风险。
目前,国内承包商在合同管理中最大的差距在于:一是没有做或不会做合同履行分析,出现问题才去查找原始合同文件;二是没有做或没有能力做合同交底,没有形成以合同为中心的技术交底,合同的责任无法在工程施工活动中体现出来;三是合同履行认识不清,认为履行合同是经营部门的事。
建筑工程投标风险的防范承包商应该增强法律意识,进行风险分析,约定风险范围,加强风险管理。对招标文件中发现的可能导致的风险问题,如外部条件不足而产生的风险,应明确具体责任人。风险的防范应该从递交投标文件、合同谈判阶段开始,直到工程施工完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招标文件,了解对手情况,规避风险。在进行工程投标工作的前期,首先要详细了解招标单位的情况、有无出资方、合作方等等,摸查其资金到位情况、资金投入计划和管理层状况等,进行可行性分析,以保证项目的投资渠道畅通。
同时,研究招标文件是否过于苛刻,并向业主提出疑问。为夺取标底,在投标工作中,应按时收集投标对手的报价情况,分析掌握投标竞争单位历次的报价幅度,合理调整定价,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通过认真研究可以规避的风险,争取在合同谈判阶段,经修改、补充相关合同条款来解决。风险回避的策略主要有:一是以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来分析、评估、控制、评价风险。加强风险意识,有效地防范投标过程中各种风险的出现,积极地应对风险损失,树立全民风险意识。
二是建立风险预控机制。从项目信息收集风险预控机制到项目跟踪风险预控机制、资格预审风险预控机制、编制投标文件风险预控机制、递送标书风险预控机制,以及贯穿始终的公共关系风险预控机制,每一个环节的事故易发点都要做到事前控制。
三是做到分工协作,上下贯通,全面布控,更有效地控制风险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从项目的跟踪到定位,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经营责任机制,树立现场市场观念。做好在建工程,生产出成批量精品,才有广阔的市场,才能在投标过程中依靠信誉战胜对手夺标。
四是坚定市场信念,以变应变,变中求发展。市场的变化,需要业主敏锐洞察,适时做出改变,使标书与时俱进,符合市场、业主、招标文件的要求。
注重投标报价技巧,合理确定企业定额标准。在实践中常用的集中报价方法包括:一是不平衡报价。这种报价要注意的要点是:对早期收回工程款的项目的单价可报得高一些,以利于资金周转;估计将来工程量有可能增大的项目,单价要高些,估计将来工程量可能会比现在小的项目,单价要低些;图纸内容不明确或有错误,估计修改后工程量要增加的,单价可提高,反之,单价可降低;没有工程量只填报单价的项目,单价宜高;对于暂定项目,其实施的可能性较大,价格可定高些,估计该工程不一定实施的可定低价。
二是多方案报价。这是目前承包商在投标过程中使用的最普遍的办法,多方案报价法是指在标书出案过程相应以高中低不同报价方案出案,投标前期针对该项目的具体情况、投标对手的情况及多方面信息综合分析,最终提交合适的报价方案,以期有一个好的结果。
三是替代方案报价。有时招标文件中规定,可以提一个建议方案调整相应的投标报价,对于一些招标项目,工程范围不是很明确,条款不清楚时,在充分估计风险的基础上,可按多方案报价法处理。
四是合理确定企业定额标准。投标价格不是中标的唯一因素,但却是中标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做《单价分析表》时,均依据有关定额和费率标准进行计算,而后再确定降价项目,变成自己的企业定额标准。降价可从三个方面考虑,即降低投标利润、经营管理费或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
风险的转移、分散。风险的转移主要指向保险公司投保,以转移大部分风险。付出少量的保险费,避免大的风险。一般业主在招标文件中都规定了保险的要求和范围,如整个工程保险、第三方责任险、设备险等。此外,承包商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的其它方面的保险,如人身意外险、货物运输险等。
风险的分散主要指把风险转移和分散给其他单位,如联营体的合伙人、工程分包商、设备供应商等。例如分包工程时,可以将风险比较大的部分分包出去,将业主规定的各项赔偿如数订入分包合同,将这项风险转移给分包商。通常也要求联营体的合伙人、工程分包商、设备材料供应商等接受业主合同文件中的各项合同条款,使他们分担一部分风险。这是国际承包商常用的转移风险的方法。一般国际通用的分包合同范本中有明确规定,熟悉国际惯例的分包商都能接受的条件。
风险损失的控制。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损失。如,在对郑州裕达国贸酒店第一期工程的投标中,清单工程量大大超过了实际工程量,中标后迟迟不能提供详细准确的施工图纸,延误了工程施工,但根据合同条款,工程延期承包商要支付延期误工费,且在此期间材料大幅度涨价,存在巨大的造成亏损的风险隐患,公司为控制因此带来的风险损失,最终放弃中标。
投标决策的做出和优化
投标决策内容有三:针对项目决定是否参与投标;根据行业自身特点,确定投标项目;研究投标报价技巧,确定一个好的投标报价。投标决策有两个关键目标:关于参加哪个招标项目的决策;投标的项目确定后,如何争取目标,以取得合理的效益。总体来看,投标决策贯穿在整个投标过程中。投标必须按照当地规定的程序和做法,满足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条件,遵守规定的招标时间,进行公平、公正的竞争。决策绝不同于投机取巧,搞不正当的竞争。
施工企业为了做出正确的投标决策,提高中标率,一般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制定方案,增强服务品质。依靠技术进步和本单位的技术储备优化施工技术方案,从中要充分体现出技术先进性、施工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利用诚信为本、以质取胜的企业文化,良好的服务质量、管理能力、社会形象和口碑赢得评标人的信赖。
做好公关,紧密合作关系。公关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艺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的经营和运作之中。在当前开放型、网络型和竞争型的社会活动中处理好公共关系,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交往环境,无疑会让企业在投标工作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把握细节,提升整体形象。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一个侧面都能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投标工作中再细微的环节都能够以小见大。如在标书的制作上,就需详尽检查标书内容,重视文件的印制装帧质量,包括各种签名印章,都要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杜绝颠倒次序和缺项漏项现象,在标书的外观上要给工程业主留下投标企业工作严谨的良好印象。
投标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中标和中标后的效益,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职工的经济利益,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一步优化投标决策:报价决策。投标时,根据承包人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既要考虑承包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要考虑竞争的激烈程度,还要分析投标项目的整体特点,按照工程类别、施工条件等做出报价决策。
生存型决策。投标报价以克服生存危机为目标而争取中标,可以不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但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投标人自身经营管理不善,都可能造成投标人的生存危机。这种危机首先表现在企业经济状况,投标项目的减少。
风险防控策略范文2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
企业在其实际的营运过程中,因为一些不可预知因素而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使企业发生实际的财务状况与企业的预算出现偏离的问题和现象就叫做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不可预知的因素通常包括企业领导层出现决策失误问题、企业原材料损失或不足导致供应紧张问题、企业的资金链出现断裂或短缺的问题。在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各类企业都不得不面临着更大的企业竞争以及更加严峻的经济局势,与此同时,更严重的是要面对悄然出现在企业内部的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特别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如今的财务风险更加危险而复杂。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
1.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因为企业自身运营情况而产生的问题,它的来源主要是企业相关环境或是经营策略的变更和调整,或是由于竞争对手针对企业的政策战略发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都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风险,并且财务风险只能控制而不能避免。
2.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因为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遇见一些不确定因素而引起的,而这些不确定的原因人们并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发生、发生或是不发生,当然也有可能随时发生,就连风险发生以后产生的后果人们也无法确定。
3.企业财务风险具有损益性。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关系的,也就是说,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越大,它所能够得到的收益也就会更大,反之亦然。
4.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复杂性。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可能来自企业内部当然也可能来自企业的竞争者或是外部市场环境;产生风险的原因可能能够预测也有可能无法预测;企业因为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确定的。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
(一)筹资中的财务风险
筹资活动是企业因为扩大企业规模或是兴建其他项目而向其他单位或个人筹集资金的一种活动。筹资风险主要发生在企业筹资过程中因为诸如宏观经济环境改变或是资金来源、结构变动等不确定因素发生改变和调整而给企业的财务状况带来一定冲击的时候。利率风险、融资风险和购买力风险等都是筹资活动中的财务风险。
(二)投资中的财务风险
企业常常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一些自己感兴趣或是认为有利可图项目或工程进行投资,但是企业在投资之前和投资之后所能掌握的情况是不同的,投资之前企业可以认真选择自己认为有前途的项目或工程,但是,投资以后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动,投资者将不能准确的预计项目工程的现金流量情况,因此就有可能导致决策发生偏差或错误,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最终收益。
(三)资金回收中的财务风险
资金回收是指企业能否及时足额的收回企业已经售出的产品及其相关的款项,它发生于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中但它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企业的存货项目以及应收的账款中。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都存在这样一种销售模式,就是喜欢赊销挂账,总是企图通过高额销售的应收账款来提高企业所得利润,但是忽略了应收账款的回收问题,导致企业时常陷入资金链断裂或紧张的局面,财务风险一触即发。
(四)收益分配中的财务风险
收益分配中的财务风险一般发生在领导层,是由于领导当局没有制定适合企业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分配政策,所制定的政策可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主要是经济活动上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其次也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企业再生产的能力和规模,长此下去,还会影响企业的股价和信誉。
三、防控企业财务风险的策略
(一)保证企业稳定的资产流动
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具体用资产总额中流动资产的比重以及流动资产中速动资产的比重来表示。稳定的流动资产绝对是企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前提,同时,也是企业偿债能力大小的一种体现,一般情况下,企业能够作为偿债资本的只能是银行的货币资金或是企业手中能够变现以及相关的流动资产,企业不会为了偿债而去刻意的扩大企业筹资的规模,同时,我们往往将企业的固定资产以及长期投资等方面的资产只是作为一种企业的实力保证。考虑到稳定的资产流动性,企业应该提高相关账款的回收率以及周转率,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益,同时,建立企业合理的信用制度,切实增强企业的资金流动性以及实际偿债的能力。
(二)保证企业负债与还款能力协调
企业在努力保证其稳定的资产流动性时,也应该尽力的保证企业负债与还款能力的相协调,也就是合理的控制企业的债务范围,虽然说业界对于企业应该把债务范围控制在多大以内并无定论,但是,企业必须保证企业能够协调好其负债与还款的能力。确定企业负债范围和规模的条件一般来说包括企业所有者权益和盈利能力,即企业的负债范围不能够超过企业净资产的范围;企业如果盈利能力强那么必定效益也好,那么适当的扩大负债也就会为企业带来更好效益的同时更有效的保证其还款的能力。
(三)建立企业的风险基金
企业要想有效的防控财务风险肯定离不开财务人员的安排和调控,也就是需要他们对货币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财务人员可以根据企业本身的生产特点、经营特点以及资金的运动方式来合理地分配货币资金,使它能够既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能够在特殊时期及时的调控资金,从而避免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提倡企业建立风险基金,是当企业遇到损失有限但是出现概率很大的风险时,能够帮助企业有计划的从资产中抽取一部分处于企业运营之外的款项来作为弥补损失的补偿资金,建立风险基金一定程度上绝对可以防止一部分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影响,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营运活动。
(四)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和控制系统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很大部分依靠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而这个系统又离不开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和企业经营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因此,要加强企业财务系统的优化也就是要加强对于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整理工作的重视。企业能够通过会计信息的管理得出企业真实完整且具有可比性的相关财务信息;企业通过对经营信息的整理分析能够找出同行业甚至全国具有参考价值的外部市场信息。所以说,要想强化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就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管理的功能以及经营部门信息整理分析的功能,使其更好地为财务预警而服务,更好地为防控财务风险而服务。
同时,加强对于财务风险在事前的预测工作,事中的控制工作以及事后的调整补充工作。事前预测,可以使企业客观预测出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以及成因推测,从而帮助企业做出应急管理。事中控制,即企业运用相关的定性分析和计量监督来及时的调整财务活动的偏差,制定更合理的财务方案。事后调整和补充,即对于已经发生了的财务风险情况及时的建立相关的风险档案,方便今后取长补短,制定更完善的财务管理方案,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风险防控策略范文3
关键词:内部控制;分析;策略
在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重经营、轻管理一直是其长期发展中的短板。我国不少房地产企业没有充分的风险意识,在内部缺少风险管理文化,没有充分地认识到风险因素对于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难以满足房地产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在新时期下,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越来越严格,加强内部控制,做好风险管理,有利于房地产企业的稳健运行,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最终实现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资金、技术实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进步的同时,还存在着管理方面的隐忧,例如部分房地产企业重视开发而忽略了内部控制管理,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难以令人满意。部分房地产企业在内部控制意识方面比较薄弱,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过分地追求企业的规模和短期的利益,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房地产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一些房地产企业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导致风险问题频发,严重地干扰了企业的正常运行。此外,内部控制风险意识的薄弱,导致企业难以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从而不能对风险进行充分地管控,最终造成了企业经济上的损失。特别是在一些民营房地产企业中,由于过分地追求业绩,而忽略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没有充分地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在管理理念等方面比较落后,没有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最终影响了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内部控制执行力度薄弱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房地产价格不断地走高,房地产行业的繁荣也隐藏了不少严重的问题,例如部分房地产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没有良好的执行环境,导致内部控制难以真正地落实。近年来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政策,例如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但是由于其内容比较宽泛,缺少可以执行的细节,导致难以操作。在执行的过程中,一些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符合企业的实际,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相脱节,都影响了内控制度的执行。此外目前我国在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人才方面也比较缺乏,很多房地产企业缺少专门的人才来实施内部控制,再加上内部控制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比较高,例如需要懂得金融、工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我国在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氛围还不够成熟,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
(三)缺少完善的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不少房地产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缺少严格的监督,导致内部控制的效果大打折扣。部分房地产企业重视内控制度的建立过程,而忽略了其效果的评估,导致内部控制缺少有效的约束。在部分房地产企业中,由于业务繁忙,所以对于内部控制缺少科学的评价,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大的自由度,最终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效果。对于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缺少完善的问责和惩罚机制,使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违规甚至舞弊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将内部控制与员工的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最终促进内部控制的实施。
二、房地产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房地产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积极地参与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工作中,促进内部控制的实施,提高广大职工的风险意识。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其施工周期长,资本消耗比较大,通过不断地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将风险管理和控制贯穿到企业发展的各个过程和各个阶段中,只有通过这样不断地推进,才能真正地发挥内部控制的功效。房地产企业面临着不少经营中的风险,风险的存在和发生对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因此充分地认识到风险的危害,才能提高内部控制的意识,才能加深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在房地产企业管理活动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管理风险。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组织
一些房地产企业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组织,导致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得到真正地落实,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组织,对于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内部控制组织应当平衡好企业发展与风险评估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最终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内部控制部门应当做好风险的分析和识别工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模型,在日常的工作中以模型为指导,建立严格的风险指导线,确保风险能够真正的可控,例如合理地配置企业的贷款、债务比例等,做好资金的短期和长期的有效配置,分散风险,控制风险。内部控制部门应当做好风险的预测工作,准确地判断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对于风险影响的大小等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其波动性比较大,在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综合性地采取有效的方法,判断风险的来源和类别,从而准确地评估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建立内部控制组织部门的过程中,要提高其独立性,能够摆脱其它部门的掣肘,独自行使其监督管理权力,切实地防止风险的发生。此外,还应当加强内部控制人才建设,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财务人员能够熟悉房地产行业的各个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到内部控制的有的放矢,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对于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内部管理,明确相关的责任人,对员工的职权进行严格的限定,将风险管理责任落实下去,从而实现对内部控制流程的监督。在企业内部应当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检查测试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这样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要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项业务的风险进行追踪,及时地发现其中的风险漏洞,从而进行相应的优化,减少风险的发生。为了明确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可以由企业内部组织审计或者由第三方审计部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不断地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在监督的过程中,要围绕风险关键点作为审计的重要对象,对于一些财务支出大、而且频繁的项目应当做好其后期追踪,从而达到风险检查和预警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应当对内部控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这样能够突出监督机制的重点,使监督机制能够随着风险的变化而变化,及时地发现内部控制活动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切实地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
三、结束语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具有重要的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要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将内部控制真正地落实到企业管理活动中,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中,贯穿到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促进企业的风险管理,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最终能够使企业获得长期的发展,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完善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制度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朱成俊 单位:河南金岱中岳置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秦文曙.房地产内部控制实施现状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5,24:72-73.
[2]金晓丹.房地产企业基于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11:110.
风险防控策略范文4
关键词:学校;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
21世纪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经济一体化和教育社会化,为适应这一潮流,我国的高等院校正在深化改革,实现“四化”,即办学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经济行为市场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我校作为国家重点中职院校、兵团职业院校的龙头,正参照高校管理模式,完善财务制度,减少财务风险。
学校财务风险指学校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而带来的风险,集中采现在预算收支不平衡、资本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同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我校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我校基建资金的主要来源有:国家拨款、事业结余等。合理、高效地使用这些资金,避免损失和浪费是目前我校发展的主要问题。
学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殊的经济主体,随着其发展与建设,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学校财务风险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现金收付实现制、教育事业经费和教育基建投资分离核算制度缺陷,诱因是学校事业收入的季节性与支出刚性的矛盾,应严格执行预算审批制度,加强成本核算意识,完善项目核算辅助帐,监控账外债务的变动情况,建立财务风险责任制,引进社会力量改革校办企业。
1本校财务风险的来源
1.1成本意识淡薄可能引起的支付风险
虽然近年来,我校加强了部门成本核算力度,但仍有部分部门、专业系对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安排和教师聘用,从不进行成本核算,致使部分专业或培训不但不能赚取收益,还会造成支付教师各项费用的困难。
1.2大额采购活动、维修工程形成的欠款可能引起的支付风险
大额采购是指学校成批量采购教学仪器设备、家具、用具等,这类采购一般合同约定货到验收合格后付款,并且供货方亦习惯按付款进度开具销货发票,因而所签购货款一般都没有进入学校的负债账簿中,财务部门难以监控,一旦大批欠款到期,往往会造成支付困难。
1.3后勤的粗放式管理可能引起的支付风险
到目前为止,我校后勤工作中仍存在部分因粗放管理造成的管理漏洞,如:大宗采买较随意,不办理统一采购报批手续、不经正常手续订立采买合同等,这种随意性的管理方式,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预算开支,容易造成支付困难。
1.4基建工程欠款可能引起的支付风险
近年来,我校明显加大了基建投资规模,办学条件“瓶颈”迅速转变为资金“瓶颈”,基建的投资规模及工程款的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项目的完成进度。
2本校采取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
2.1尽快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对学校确定长期发展思路意义重大,它是对学校各项经济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贯穿于学校经济活动全过程,通过对管理对象分别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指标,以财务报袭、预算指标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数学模型、比例分析等一般方法,达到整体控制风险的目的。
2.2加强预算管理
学校预算是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一方面要求提高预算与事业发展计划的关联性,确保预算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求提高预算的前瞻性,从而发挥预算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此外还要通过行政手段保证预算的严肃性,通过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计划性。
2.3健全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保障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手段。健全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将有助于营造安全、高效的资金运行环境,有效实施资金安全防范,确保资金效益的发挥。
(1)营造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学校管理层应充分重视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积极支持和参与财务内部控制,将资金的安全作为控制的主要目标,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构建安全高效的会计系统。从会计业务流程中涉及资金业务的重点环节着手,通过建立会计责任制和操作规程,加强资金内部控制。
(3)着力构建规范的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是为合理地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实施管理指令、化解财务风险而采取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应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基本原则,明确涉及资金支付和流动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制定财务收支审批管理办法和重大费用支出审批与授权制度;建立严格的资金收付授权批准制度;建立财务重大事项(包括大额资金收支)报告制度等等。
风险防控策略范文5
1.1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
工程企业中的每一个工程项目在正式开工之前,相关的企业人员会依据经济条件、技术参数等一些因素对工程项目所持续的时间来判断并预测工期,然后再以此为依据和施工方来订立相关的合同条款。然而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延误工期的风险。其次,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如果内容不完善、不明确、模棱两可,用非法的方式来获取合同等,这些都会给合同双方在未来签订合同时带来隐患。最后,在施工物资的采购上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有些合同规定,假如施工材料的价格上涨幅度波动不超过百分之十时,其价格可以不进行调整,而产生的风险将会由承包人来承担。除此之外,现如今的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在一些商务谈判以及投标的过程中常常会有意的压低价格,这种做法将会致使工程材料的质量大幅的下降。
1.2工程的成本风险
成本风险是指施工的成本远远地超出了预算的范围,也可以称其为施工行业里的投资无底洞。成本风险对于工程效益来而言,其影响力很大。工程质量的低下以及工期延误常常会导致成本的增加,由此看来成本风险与工程质量以及工程的工期有极大的关系。与此同时,控制项目成本需要具备一套比较规范严格的控制流程和财务管理作为其前提保障,而目前为止大多数的施工企业都不能做到这一点。
1.3质量风险在工程经济的风险管理中很关键
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个人、社会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假如工程施工的质量达不到相关指标的要求,会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给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重大的损害。工程中质量风险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以及没能掌握熟练的技术水平。施工人员在施工时为了只顾眼前的利益从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没有严格的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施工,比如:走捷径或是偷工减料等,以求用更加快的速度完成施工工程的进度,而忽视了质量的问题。
1.4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中劳务分包的风险
工程的施工展开的基础是施工人员,但是现今为止大多数的工程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不高。虽然会给他们进行工程施工培训,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仍然会有很多的隐患。尤为突出的是施工人员缺乏对环境的正确认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十分薄弱,再加上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较低,在施工时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从而造成工伤或是埋下隐患,有时还会导致一些纠纷的发生,进而给施工企业带来法律问题。
2.面对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的风险需要采取有效地措施
第一,利用专业知识,先对工程经济管理中产生影响的种种风险作出准确的判断,然后再根据施工工程的决策、立项和施工、竣工等每个过程慎重的考虑,并对上述的过程中会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比如:工期风险、合同风险、劳务关系风险、材料采购风险、质量风险以及成本风险等,并判断出这些风险的分类和级别以及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接着对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排序,然后再根据具有专业性的风险管理知识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
第二,对合同加强管理。其一,在合同形成的时候,一定要对施工物资过程中的一些事项进行较为全面的审计和监督,比如:对其询报价和招评标的审计和监督。其目的是防止合同在形成的过程中存在漏洞,以免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其二,签订合同时应在平等的基础之上,保证合同双方对合同的条款认识统一的情况下签订,避免后续的纠纷及索赔的发生。其三,如果已经签订好合同,又发现合同中签订的条款和实际的施工情况不相符,要依据合同强化工程施工企业索赔的意识,从而确保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不会被损害。假如合同发生变更或者是解除,应该对相关的问题划分责任。假如是企业自身导致的损失,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行之有效地措施使其得到控制,进而把损失降到最低并保证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不会再发生类似的问题。
第三,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施工人员的个人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施工人员是工程施工企业能够更好发展的基础,他们在企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施工人员对技术和安全的培训,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使工程经济管理规范极为重要的因素。
第四,加强对施工材料的价格的控制和管理。要根据国内外的市场状况,科学合理的对施工材料的价格趋势做出预测,及时的消除涨价的风险。假如企业面临涨价的风险,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对风险进行规避,比如:实施期货交易或者是开口价等方式。在可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延长工作的时间并增加人手来增快施工进度的完成,从而有效的降到涨价给工程经济带来的损失。
第五,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使工程招投标制度建设的更加完善。工程企业要建立相关的监管制度,使工程项目的投招标制度更加完善,从根本上确保过程投招标的公开、公正和公平。与此同时,还应该创建科学合理的评标方法,使评标人员的专业性得以提升。最好是让国家注册的咨询、造价工程师来担任其评委。要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创建工程企业的数据库,使工程经济管理得到优化,从而使经济管理得到更好的控制。
3.总结
风险防控策略范文6
关键词:铁路企业;财务风险;风险防控
铁路企业最突出的风险是财务风险,在资本结构方面,属于高度杠杆性,负债对权益比率为54%,经营现金流对负债比率为6%,两者在过去三年都遭到削弱。铁道部此前通过较高水平的发债对资本项目提供资金,这表明杠杆性出现实质性改善的可能性较低。
新时期国家改制,政企分开,由于铁路多种经营导致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力量簿弱,内部财务会计管理机制欠缺,外部又监督不力,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违法违规现象严重。
一、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类型
1.因资产不实引发资产盈利能力下降风险
因国内现行铁路企业尚未形成健全的体制、模式,以至于铁路企业存货可利用率和变现率不高。同时,铁路企业重复投资和形象工程投资不仅难以发挥资金的使用价值,而且还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失、浪费,使得铁路企业资产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同时,笔者就“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调研过程中发现,铁路部分企业存在资金闲置现象,而铁路有的企业因资金紧缺导致多项经营业务无法顺利开展,这种资金配置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加剧了铁路企业财务经营风险,严重制约了铁路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因盲目投资多种经营项目和第三产业引发财务风险
铁路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开始涉足多种经营项目和第三产业。由于铁路企业在对多种经营项目和第三产业投资前未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再加上缺乏健全的监督控制机制,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投资目标,而且还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失、亏损,从而给予铁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因对外投资证券引发财务风险
与其他企业相比,铁路企业遍布地区较广,涉及资产大,在其经营过程中势必存在一些闲散资金。对于这部分资金,企业领导者并未按照相关规定将其投入铁路主营业务中,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将其投入股市,因证券市场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若铁路企业领导者所购买的股票市值大幅度缩水,将导致铁路企业资金流失,给予铁路企业造成一定的财务风险。
二、造成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
1.缺乏完善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管理机制。新时期铁路企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科学决策制度及监察制度不完善且未能够落实到位。同时,新时期铁路企业未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违纪行为处置力度不足,使其呈现恶性循环局面,从而给予财务风险形成埋下祸根。
2.财务风险意识不足。新时期铁路企业一味重视财务活动是否得以正常有序开展,忽视了隐藏在财务活动中各种财务风险的危害性。同时,现行铁路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员工风险意识薄弱,未能准确认识到财务风险在铁路企业中所起的负面影响。
3.铁路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不清。财务关系混乱不清是新时期铁路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及各员工之间职责权限不明确、管理混乱,以至于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其完整性、安全性大大降低。
三、新时期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策略
1.增强铁路企业财务风险意识
企业任何一个项目都会存在风险,但企业获取利益的多少并非衡量企业强弱的唯一标准。任何一个组织只有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发展,而风险正是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这就需要铁路企业不断增强自身财务风险意识,时刻做好抵御财务风险的准备,当财务风险出现时,铁路企业应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
2.构建健全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构建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实现对铁路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跟踪监督控制,及时发现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最后,构建和执行责任追究机制。铁路企业以“谁审批、谁负责”原则为指导,明确各级员工的责任和义务,一经发现问题需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后果,以此既能够降低铁路企业风险损失,又能够增强铁路企业各级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危机感。
3.加大财务风险控制力度
铁路企业应着眼于财务目标的确定、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价、财务方案的审核与实施等环节控制财务风险。同时,在执行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时应坚持下述四大原则:一是应结合铁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设置财务目标,切勿财务目标脱离铁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而独立存在;二是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识别和评价财务风险,在整个过程中尤为注意资金收付风险防范问题,始终以提高资金利用率为基本目标;三是审核和实施财务方案,财务方案的审核和实施直接关系到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因此需要铁路企业以科学合理性原则为指导,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和需求,认真详细审核财务方案,待确保财务方案高效无误后,需严格按照其予以实施,进而从根本上遏制财务风险的发生。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还应包括重视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加强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预算管理、坚持积极稳健的财务会计政策,从而有效地化解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经营的良性化运作,提高其抗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4.加强对企业领导者及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
防范和控制铁路企业的财务风险,领导及财务管理人员是关键。为此,铁路企业应该十分注重学习和培训工作。企业要通过各种形式组织企业领导者和财务管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财务会计管理知识等。企业领导者及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法律、道德、业务及财务管理素质提高了,也就为防范与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5.在运行机制上规避风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防范各种风险产生的制度保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同时还要有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现代企业制度既有良好的产权关系,又具有完善的运作机制,规范了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的职责和行为,对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企业各种风险的发生有明显的作用。
6.在管理上约束风险产生
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内部不可控因素条件下,应当尽可能预先察觉经营中的危机,并及时采取应变措施,化解风险、消除危机。企业风险控制系统一般包括3部分内容:一是企业风险分析系统;二是企业风险处理机制;三是企业风险责任机制。各部分内容围绕“风险”进行监控,从而使企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四、结论
我国铁路企业发展至今,已经达到经济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复杂化的阶段,同时,财务风险有扩大化趋势。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我国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可谓机遇与挑战同在。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轨道,构建有利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系统,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艳丹:当前铁路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时代金融.2012(36).
[2]龚海英:试论如何在铁路工程施工企业实行财务标准化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10(23).
[3]刘 强:浅析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J].价值工程. 2010(30).
[4]陈金延:铁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10).
[5]周 瑞:浅析铁路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 2009(01).
[6]陈金延:铁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10).
[7]吴立香:铁路基建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企业.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