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外投资审计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外投资审计方法范文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把筹集到的资金投放到收益高、回收快、风险小的项目上去,对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盈利水平和提高市场竞争力。2004年,国务院确立了新的投资体制。新投资体制对企业投资管理最主要的影响是企业获得了自由投资的权利,相应地企业也完全承担了与投资有关的风险。因此,为降低投资风险,企业必须加强投资管理过程中的投资分析,尤其是投资环境的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外投资日益频繁,数目日益巨大,对企业自身的影响更是愈显其重要地位。因此,对其进行内部控制就具有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形式
(一)投资决策风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所处环境不同,偏好不同,所掌握信息的量不同,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不同。形成投资决策以前,所收集的数据是否全面、准确,是形成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的基础。收集的数据越多,越全面,投资者获得的信息就越多,做出正确判断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反,如果其数据具有虚假性,或者具有片面性,必然导致瞎子摸象,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包括汇率、利率变化的影响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市场容量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新产品新技术的产生与对原产品市场的影响等。确定一项投资的预期收益水平,主要依据是决策阶段的国内外市场状况及基于当时背景所估测的市场变化趋势,同时兼顾诸如消费者心理、通货膨胀趋势等其他一些经济因素。一般来说,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的作用越突出,竞争越激烈或经济总体发展的稳定性越差,企业投资越要充分考虑市场风险要素。
(三)技术风险
由于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更新,使各种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因此,企业对外投资的技术风险主要是企业投资技术更新的风险。在当代,科技进步的速度日益加快,某种生产技术往往在投资决策阶段还是先进的,等到投资建设期结束时,就已相对落后了,从而导致投资的预期收益目标不能实现。另外,一项新技术成果由于尚未经过批量生产,特别是尚未经过市场检验,其成熟性、可靠性很难完全肯定,因而,围绕其运用而进行的投资同样可能失败。
(四)财务风险
企业的财务风险就是当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效益达不到预计要求、现金流动性差,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使企业面临财务上的风险。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资本结构,一方面,以高负债水平为突出特征;另一方面,又呈现出热衷于股权融资的倾向。对企业的“软预算约束”和证券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以及对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了企业资本结构存在许多问题。
(五)管理风险
随着企业的扩张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层次渐多也日趋复杂。由于现代企业大多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虽是股东的人,其经营目标往往是和股东不相一致的。管理人员的偷懒行为,只注重短期绩效而不放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的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内部控制系统设计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的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必须建立在职责分明的组织结构之上,组织设置要权责分明,相互制衡。一个结构良好的组织不仅可以促进组织中每一个人为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而尽职尽责,而且依赖组织内的严格分工,可以实现相互稽核、牵制,避免挪用资金和越权交易的发生,并可及时发现投资风险并采取相应对策。对外投资应实行权力集中原则,决策权应由企业的最高决策层掌握,总经理负责。投资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是企业战略的体现,是全局性的工作,因此,权力不宜分散。应通过公司治理不断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和不断完善,从而达到降低对外投资风险的目的。
(二)合理设置控制目标与控制事项
目标管理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由于目标管理具有两面性,过度追求控制目标会造成短期行为。因此,在设置控制目标时,应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目标控制的影响。要保证对外投资风险的有效控制,就必须避免目标确定脱离实际的现象。要在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基础上,根据系统控制的整体要求科学设置系统。现代管理注重管理行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对所控制的对象制定具体的控制标准,用于检查控制活动规范化的程度。
(三)建立对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对外投资风险,减少对外投资风险。因此,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对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即通过进行对外投资项目风险的科学预测分析,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并提醒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利用风险预警机制在企业内部设立风险预警治理机构,实现事前控制;其次,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使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再次,不断识别新风险,调险控制的内容。当企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法律及金融等外部环境和业务流程更新等内部因素不断变化时,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也会随之发生结构及功能的变化。企业的风
险管理机构和人员应密切注意与对外投资项目相关的各种内外因素的变化发展趋势,从其变化动态中分析和预测对外投资发生的风险,进行对外投资风险预警。
(四)有效设置各项控制活动
有效的控制活动包括针对决策控制和人员控制的控制活动。决策控制,即对选择投资对象和处置投资资产的控制,是对外投资内部控制最基本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投资业务的收益和损失。选择投资对象,首先是编制企业对外投资业务的预算,进行事前控制;其次是编制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分析、论证、评估投资项目和进行资信调查。坚持计划、财务等相关部门严格把关和领导集体决策的原则,防止盲目投资和决策失误。对外投资的收回、转让、核销等,应经集体审议批准。人员控制,即不相容职务分离。严格的授权和批准程序,可以减少对外投资过程中现象的发生。企业的对外投资业务,应在业务的决策、业务的执行、业务的会计记录及对外投资资产保管方面有明确的分工,不能f}1一人同时负责上述任何两项工作。授权和批准控制是对所有参与企业对外投资决策、执行、记录、保管等过程的人员的明确授权以及责任划分,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对外投资业务。
三、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内部控制运行要求
(一)规范对外投资风险控制行为
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包括:环境建设、目标设置、事件确定、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过程、信息与沟通、监督等八个基本要素。要发挥整体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规范控制行为和控制过程是关键。只有控制行为规范了,控制过程才能按照设定的轨迹运营,对外投资风险的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才能显现出来。对外投资风险控制活动的监督必须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监督过程中,通过综合运用以上的各种手段,确保对外投资风险动态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营。
(二)加强对外投资风险控制管理审计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内部审计已逐渐由“财务收支审计”阶段进入“管理审计”阶段,主要目的在于审查组织内部运营活动执行既定标准的情况。要促进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动态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营,就必须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积极开展管理审计工作,通过审阅企业有关文件资料,判断企业是否成立对外投资相关的风险管理机构,是否制订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审阅有关对外投资的会议记录和相关会计资料,判断风险管理机构运行效果和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制度落实执行情况。利用审计的手段对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实施规范性和有效性的审计,促进企业对外投资活动的规
范性,从而实现对外投资风险有效控制的目的。
(三)实施对外投资风险控制效果考核与综合评价
对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内部控制系统的考核常采用测试的方法,包括健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健全性测试是指采用详查或抽查的方式对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各项标准以及控制制度进行检查,确认其健全状况的方法。符合性测试主要检查控制行为是否与控制标准相吻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和效果。实质性测试是对各项控制标准、控制方法和控制活动进行重新设定的过程。常规的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并不需进行实质性测试,当企业的健全性测试或符合性测试不能通过时,才需要开展实质性测试。在测试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内部控制过程及其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可以采用指标评价法、综合分析法以及综合评价法等,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正确反映对外投资风险控制的实际效果。
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成功的重要标志是企业有效控制投资风险,具备较强的风险应变能力和有效的风险控制能力。企业内部控制应本着“谨慎决策、规范操作、规避风险、注重实效”的方针,对投资业务进行严格控制和规范管理,建立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对外投资业务授权、决策、执行、处置、资金管理、财务核算等环节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确保投资业务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投资风险控制在企业预期的范围之内,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向合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对外投资审计方法范文2
关键词:科研机构 经济责任 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170-02
科研机构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部门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所在科研机构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审计,来监督、评价和鉴证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行为,其结果是干部监督管理部门选拔、任用、奖惩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因为经济责任审计作用重大,审计结论直接影响到单位领导干部及其所在科研机构的发展前途问题,所以在对待经济责任审计的结论上,审计部门和被审单位双方通常存在很大的意见分歧。
一、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经济责任审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及专职人员接受委托,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根据一定的标准和依据,遵循既定的程序,运用相应方法进行审查分析的经济评价活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单位经济成果的真实性、财务核算的合规性以及重大投资决策和重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等。
(一)指导原则:“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工作原则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1、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监督与干部监督管理的结合。
2、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只有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才能查政领导干部有无违法违纪等问题。
3、审计评价和责任追究侧重于领导干部本人,而不是领导干部所在单位。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1、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
2、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一项重要措施。
3、经济责任审计是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依法治国的有效手段。
4、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领导干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有效保证。
二、科研机构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科研机构一般是指利用科技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科学研究活动的单位。科研机构通常具有合理的科技队伍,必要的科研经费,完善的科研技术装备及科技试验场所。科研机构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国家科技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过分墨守陈规将不利于科研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对科研机构的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科研课题经费管理方面
科研课题经费是科研机构持续发展的主要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科技项目经费,上级主管部门核拨的科技项目经费,其他科研机构、高校的科研协作费,企业委托的技术开发费等。审计过程中出现的科研机构课题经费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经费使用在课题之间相互调整,没有完全按照实际情况计入相关课题项目,一般是根据课题结题需要事后进行调整账务处理,财务核算不清晰。
2、人员经费开支范围及标准通常超过相关课题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单位通过各种形式实际列支人员费,以便缓解人员经费不足的问题。
3、管理费用的实际支出超过了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单位根据实际核算需要分摊公共费用计入课题项目经费。
4、除国家及相关部门要求第三方出具课题经费使用情况专项审计报告的课题外,课题经费决算数据通常是按科研任务书的预算数填制,实际财务发生的数据与科研项目决算报表数据基本不一致。
5、科研课题结题后不及时清理结余课题经费,截留或直接继续使用结余课题经费。
针对上述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被审计单位通常可能给出以下各种合隋合理但不合法合规的原因:
1、由于课题经费管理规定的种种支出限制,拥有多个科研课题的研究组为了完成好一些国家项目的经费决算,满足专项经费的审计要求,只能将部分开支在企业课题、国家或地方政府课题之间互相调整,而不是实事求是地反映有关项目的实际支出情况。
2、国家及相关部门的课题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的人员经费开支范围太小、标准太低。当前国家对科研机构基本科研经费拨款不足,科研机构可以宏观调控的资金比较有限,为了长远发展,科研机构被迫在科研项目经费中以各种形式超范围超标准列支人员经费。
3、课题经费中管理费支出比例的规定太低,不能满足科研项目本身的实际需求。管理费中包括了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使用本单位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日常水、电、气、暖消耗,以及其他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国家对科研机构基本运行费拨款原本就不足,如果按规定比例支出管理费无法满足科研课题核算的实际要求。
4、科研项目决算数据与财务数据不符,主要是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在下达科研项目申报指南时对科研经费总额、管理费、人员经费等进行了限制,如果项目申请不按申报指南编制预算将无法获得科研经费。所以最初的经费预算就没有按实际需求编制,而是按申报指南编制,决算数据也就只能“将错就错”了。
5、课题结题后结余经费不及时结账,或将已结题的剩余经费转入其他课题使用,是为了使科研人员在研究探索前期工作时有启动经费支撑。也便于能够顺利申请到新的研究项目,达到促进科研课题组及科研机构长期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对外投资管理方面
科研机构对外投资是单位依法用自身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向其他单位进行的投资。对外投资是科研机构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之一。实际审计过程中经常发现以下问题:
1、科研机构对外投资的货币资金来源不清晰。实物资产、无形资产评估价值过大。
2、“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严重失实。“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是否客观、真实、可靠,是决定对外投资成败的关键。
3、投资决策存在“拍脑袋”现象。缺少管理层共同决定的书面依据及相关部门审批的证明。
4、对外投资未列入单位的资产总额。审计中发现部分单位的对外投资记入“科研成本”、“其他应收款”、“合同预收款”中,未按规定记入“对外投资”会计科目中,不能反映单位真实的对外投资和资产组成情况。
5、项目投资后的管理不到位。能够给单位带来收益的投资项目较少,投资项目亏损较多,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普遍。
6、存在各种舞弊现象。审计中发现科研机构对外投资项目中存在隐匿投资收益、投资收益体外循环、小集体占有投资收益、设立小金库、改制时低估资产等种种舞弊现象。
科研机构对外投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主
要方面:
1、科研机构对外投资的决策和审批制度不完善,对外投资不谨慎,随意性较大。项目论证不充分,决策程序不规范,缺乏监督。存在感情投资、关系投资的现象。
2、单位对投资项目疏于管理,存在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对投资项目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经济效益等情况重视不够,未建立投资项目后期跟踪管理监督机制。
3、缺乏必要的管理人才。在单位全资或控股的投资项目中,由于单位派出的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经验,不懂市场行情及市场运作,导致经营决策失误、管理不善,投资项目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出现亏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4、经营者责任心不强。多数单位未对全资或控股的投资项且规定实现销售额、上缴利润等具体经营指标和严格的奖惩制度,单位选派的实际经营管理者工作无压力,经营责任心不强。
5、科研机构缺少必要的内部审计,或是有相关内部审计部门但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只是走形式。
(三)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方面
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及各级政府对科研机构基本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科研单位建设项目不断增多。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发现科研机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也较为广泛,主要表现为:一是自筹资金不到位或挤占其他资金;二是随意变更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三是基建投资效益不高或建设质量不理想;四是基建项目日常管理不规范。
被审计单位基本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上述审计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
1、科研机构本身宏观调控资金能力有限,而在基建项目立项时国家或有关部门要求单位自身有一定额度或比例的自筹资金,单位只能先按相关规定争取先立项,以便能够进行基本建设,改善科研条件,项目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再减少投资规模。
2、基建行业是众所周知的高风险行业,不合理现象防不胜防。如果中标单位将项目转包或分包,从中收取一定数额的费用,真正承接建设任务的施工单位利润就会受到影响,只能通过降低建设工程质量来获取更多的利润。这样必然会影响项目投资效益和建设质量。
3、科研机构自身很少拥有专业的基建管理人才,通常是边建设边提高,通过基建项目慢慢培养人才,提高基建管理水平。
三、科研机构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矛盾分析
(一)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双方存在的矛盾
审计部门通常为了规避审计风险要详细披露审计中发现的所有问题,而被审计单位则以客观情况、法规制度未能更新等原因对审计结论不服,并让审计组拿出行之有效的整改意见。双方由于立场的不同,必然存在矛盾。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产生上述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1、国家或主管理部门的法规或管理制度未及时更新,不能完全适应科研机构持续发展要求,而审计的依据又离不开这些尚未与时俱进的规章制度。
2、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定位不准确,将审计主要定位在监督管理、维护纪律等方面,而忽略了要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提高单位管理水平等方面。
3、被审计单位不能谦虚接受审计意见,本位主义思想作祟。
(二)如何缓解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的矛盾
通过审计,审计部门如何才能客观公正、有效地说服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如何才能正确对待审计结论所作的评价,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自身科技研发活动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解决了这些问题,双方的矛盾才能得到缓解。
1、高度重视,积极对待。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到单位领导是否继任及被审计单位的荣誉等问题,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或多或少存在对审计评价的立场矛盾。审计部门为了规避审计风险必须认真组织强有力的审计队伍,让具备较高专业水平、丰富管理经验和综合能力的工作人员从事审计工作;审计据必须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审计结论必须有足够的法律、法规依据;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经济行为和管理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分披露审计过程中所发现的各种问题。
同时,被审计单位则希望审计部门尽量少披露问题,避免抹杀单位员工辛苦创立的业绩,影响领导前途或单位声誉。被审计单位要摒弃本位主义思想,虚心接受审计意见,充分认识到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单位提高管理水平,保护单位自身利益;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认真研究审计报告,对报告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充分认识到现实工作中所存在问题的严重性;要统一思想,审计结论事关整个单位的发展,领导层要高度重视,正确宣传和积极引导。
2、举一反三,增强内控。单位缺乏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没有对制度执行情况建立监督机制等是造成审计所发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审计只是一种督促单位提高管理水平的手段,单位业务活动是否真正做到了遵纪守法、科学管理、高效运行还是取决于单位本身。因此,单位应该将审计评价作为一个案例,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3、充分沟通,换位思考。由于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立场不同,对审计的认识存在差异,对具体问题的看法和做法也存在不同观点,所以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所发现的问题和所作的评价要反复沟通,避免双方矛盾激化。一方面被审计单位要充分尊重审计组的意见和评价,对有疑问的方面可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同时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依据,同时还要站在审计方的立场进行思考,设想如果自己是审计组成员,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审计组也要对审计意见和评价反复推敲,对所提出的问题或作出的评价必须有充足的政策依据。要经得起质疑,同时针对被审计单位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也要换位思考,设想如果自己是被审计单位。能否接受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评价,如何让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评价能更公正和更具说服力。只要双方能相互理解,充分交流,就容易达到审计的职能和目的。
4、抓大放小,促进发展。科研机构在开展科研业务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是正常现象,如果单位领导层没有创新意识,过于谨小慎微,怕犯错误,对单位的持续发展肯定是不利的。针对科研机构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审计部门应从高起点来审视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应对单位遵守各项法律、单位内控制度的科学性、单位决策层、管理层的法律意识和服务能力、单位各个层面对法律法规及制度执行的力度及防腐拒变等主要方面进行监督,重点提出有可能存在重大风险的问题,这样也能够体现审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于审计中出现的单位自身实际情况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审计部门在提出这些问题的同时,应当能够同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以使被审计单位心悦诚服,达到真正帮助被审计单位解决问题并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5、提高认识,加强整改。单位领导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再次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对与单位业务关联性大的条款要特别重视,反复学习研究,找出导致审计发现问题的原因和防止再犯类似错误的有效措施,要反复思考和探索,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6、客观总结,群策群力。对于审计中发现的科研机构普遍存在的且由于客观原因难以整改的问题,如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不合理、管理费规定比例太低、用科研经费发放人员费用、自筹基建经费不到位等问题,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应客观地向国家及相关部门反映,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群策群力,共同推动科研机构持续健康发展,为“科技兴国”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巩固和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失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林仕玉.浅谈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2)
2.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2008
对外投资审计方法范文3
1对外投资的策略选择
1.1行业或项目策略
合理地选择对外投资的项目及所处行业,科学事业单位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考虑:
1.1.1投资项目所处行业及合作企业的发展态势
科学事业单位单位在选择投资项目或合作企业时,应考虑项目所处行业及企业的发展状况,比如:从事材料技术研究的科学事业单位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成果投资于新型材料生产行业;从事生物医药研究的科学事业单位则可利用科研成果寻求生物制药领域发展较好的企业,特别是注重节能和环保的企业。
1.1.2充分利用科学事业单位自身的优势
科学事业单位往往都拥有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层次的科研人才,这些都是单位对外投资的资本,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要素,才能获得最大效益或比较效益。
1.1.3科学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
对外投资应与本单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一致,如果偏离了发展方向,既不利于发挥单位自身科研含量的优越性,也容易使投资活动失去控制,造成资产流失。
1.2出资方式策略
科学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出资方式包括: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和认购债券等。作为以研究开发为主的科学事业单位,其对外投资应倾向于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这样既可发挥自身的优势,又保障了资金的安全性。
1.3所有权策略
科学事业单位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应视对外投资的无形资产的技术保密性程度,选择采取全资企业或合资企业的方式。如果科学事业单位防止技术扩散的动机很明显,最好是采取全资企业的方式,这样有利于保护自身的技术优势。如果科学事业单位投资企业采用的是标准技术,生产成熟产品,为了降低投资风险,采用合资企业的方式较好,因为,事业单位一般对外投资的经验较少,选择与企业合作,可以积累经验,不过要注意选好合资伙伴。此外,科学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还可以选择非股权投资的方式,通过与合作企业签订技术授权、委托开发合同等进行投资,这种方式不用出资且承担了较少的投资风险,同样也可取得满意的投资汇报。总之,科学事业单位在规划对外投资策略时要注重把握投资时机,选择合适的出资方式和合作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投资策略的规划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知识产权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2投资决策的方法程序
科学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活动和企业的投资活动一样,也需要依靠专业的投资决策方法和程序来进行。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各种投资方案的实际情况,以便领导层据此权衡利弊,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2.1决策前的财务数据分析
2.1.1总投资的估算
投资总额一般指投资人在一个投资项目上的全部支出,包括货币资金投资、实物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等。以货币资金对外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估算计价;以实物或无形资产等对外投资的,按照评估后双方确认的价值估算计价。科学事业单位单位在做投资估算时,还要充分考虑投资所用资金的性质和对外投资评估审批程序等。比如:有些部门鼓励所属事业单位主要以科技成果形成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并严格禁止使用财政资金、上级补助收入及科研用资产进行对外投资等。
2.1.2投资收益的估算
根据被投资企业的年收入预算和年成本预算的差额来估算。一般来说,除了考虑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数据外,还应考虑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以及科学事业单位作为投资方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程度。
2.1.3投资风险程度的估算
投资主体在进行投资决策活动时,可能存在着许多收益不同、风险各异的投资方案可供选择。一般来说,所选投资方案的收益率必然要求大于无风险收益率。而科学事业单位在进行对外投资时,更多考虑的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率,如果是以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与企业合作,应当充分评估合作企业的经营风险影响因素;如果是以货币资金等有形资产投资企业,应充分衡量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2.2投资决策分析的方法
2.2.1投资决策的一般标准
科学事业单位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选优标准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参照企业投资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收益最大;b、成本最小;c、收益与成本之比最大;d、承担可能损失的风险最小;e、资金周转速度最快;f、被投资企业发展速度最快;g、被投资企业市场占有率最大;h、被投资企业的信誉最好。
2.2.2非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
非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是在评价对外投资的经济效益时,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最常用的有两种:回收期法、会计收益率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投资规模较小,投资期较短的项目。对于科学事业单位如果是单纯的一项技术成果转化给企业,且签订合同约定的投资期限较短,可以适用此方法。
2.2.3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
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更能反映和把握客观实际状况,是现资决策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主要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这种分析方法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一般科学事业单位单位没有专业的投资分析人员,如果涉及投资规模较大且投资期较长的项目,可以聘请专业的投资机构运用该方法进行分析决策。总之,科学事业单位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根据投资项目所处的经济环境、行业发展状况、投资资金的规模和期限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投资决策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3对外投资的监督管理
对外投资是科学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多数的科学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中关于对外投资的监督管理不是很完善,对外投资往往成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高风险领域。
3.1对外投资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1.1对外投资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形成帐外资产
对外投资属于重大的资金运营活动,依据内部控制管理的有关原则,重大的资金运营活动必须实行集体决议或联签制,不能成为个人的决策行为。实际操作中有些科学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往往是领导一个人说了算,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决议和报批,利用捐赠款、测试收费款、横向经费、“小金库”资金等对外投资,形成帐外资产,单位对这部分投资失去控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1.2事先没有编制科学合理的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
科学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应事先编制“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报告是否客观、真实、可靠,决定对外投资的成败。实际操作中很多单位没有编制可行性论证报告或在编制可行性论证报告时缺乏必要的调研,也没有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参与,可行论证往往流于形式,造成了投资的失败。
3.1.3对外投资未按照会计制度正确核算
《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要求单位必须设置“对外投资”科目,对外投资记入此科目借方,作为单位的资产组成部分。有些单位有意或无意地将对外投资记入“科研成本”、“管理费用”、“合同预收款”、“应收款项”中,没有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资产负债表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单位对外投资的情况。
3.1.4对外投资长期无收益
科学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目的是在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前提下取得投资收益,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由于投资决策阶段缺乏科学客观的可行性论证,同时对投资项目的日常管理缺乏必要的监控,往往会出现对外投资项目长期没有收益的现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2加强对外投资监控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科学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外投资活动的监督管理,提高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投资单位的合法权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2.1建立完善的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
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科学事业单位往往重点放在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对于对外投资这种非经常性资金活动关注较少,缺乏合理完善的监控制度。科学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内控制度主要涉及投资的授权、批准、审验等方面。授权和批准环节是制定对外投资内控制度的关键,对外投资属于单位的重大事项,应实行集体决策或领导联签制度,确保对外投资决策的合法、科学、合理。审批环节还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管理权限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审批。通过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关系;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和项目后评价等制度,跟踪投资活动的实际执行情况。3.2.2确保“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不走过场,决策必须依赖可靠、真实、客观的可行性论证报告任何对外投资的项目在决策前都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科学事业单位对外投资项目也不例外。前期可行性论证是决定投资项目成败的关键,应根据投资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组织专业人员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对投资项目是否合理和可行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作多方案比较和评价。同时科学事业单位应避免投资决策领导拍脑袋的情况,投资的评估决策过程应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单位投资管理和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参与,建立健全投资项目评估制度,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专家,审核论证项目的可行性。
3.2.3加强对外投资活动中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
《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单位无形资产一次性摊销,这种核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单位对于无形资产的监督管理,加大了科学事业单位在无形资产的使用与保全环节的风险。因此,单位应建立完善无形资产使用和处置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在对外投资活动中不会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在无形资产的使用环节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和处置制度,明确无形资产处置的范围、标准、程序和审批权限等要求。利用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超过单位审批权限的还要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审批。
3.2.4加强投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对外投资审计方法范文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指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它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现阶段,我国已成立了四家国有独资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根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的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其收购的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范围内,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时,可以从事下列业务活动:
1、 追偿债务;
2、对所收购的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进行租赁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重组;
3、债权转股权,并对企业阶段性持股;
4、资产管理范围内公司的上市推荐及债券、股票承销;
5、发行金融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
6、财务及法律咨询,资产及项目评估;
7、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活动。
根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的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由财政部核拨。财政部制定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关财政财务政策的规定》,对此进行了原则规定。为了尽快落实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划转工作,确保资本尽快足额划转到位,财政部于2000年7月25日印发了《关于资产管理公司资本划转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金[200]44号)文件,就资本划转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规定: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实收资本100亿元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现有资本中划转解决,其中现金资本不得低于应划转资本的25%;
二、以固定资产形式划转的资本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固定资产价值不超过应划转资本的30%;
(二)固定资产价值按照银行划转当月的帐面净值计价。
银行在划转时,不得将原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而未作价入帐的土地,作价至固定资产中以增加固定资产净值;不得对固定资产进行重估或盘盈增值;不得调整原已入帐的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划转当月由银行计提折旧;划转下月由资产管理公司按原折旧率继续计提折旧。
四、以投资形式划转的资本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投资不超过应划转资本的45%;
(二)投资必须是银行自身的投资项目。股权关系须明确落实;出资证明书、投资协议或合同、公司章程、经年检的营业执照副本、1999年度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银行历次出资的划款凭证和历年送增股份的入帐凭证等法律文件和会计资料须齐全;
(三)投资项目必须是经资产管理公司确认有效的项目;
(四)投资按照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双方审计后的净值划转。
从上述财政部有关的文件规定可以看出,作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金的资产(以下简称资本金资产),包括现金、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其来源均从国有商业银行划转。固定资产价值按照国有商业银行划转当月的帐面净值计价;对外投资均按照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双方审计后的净值计价。
依据资产管理公司经营性质,可以对公司的资产分为两类。
一类是待处置资产,就是资产管理公司以买断方式或其他方式从商业银行取得的待处置的贷款及利息、待处置的流动资产、待处置的股权投资、待处置的固定资产、待处置房地产、其他待处置资产。这些资产是要由资产管理公司在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的前提下进行处置。财政部对资产管理公司业绩考核主要是针对这些资产的处置情况,考核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现金收入,考核指标为现金回收净额。
另一类资产是资本金性质的资产(资本金资产)。这些资产是由财政部核拨,从国有商业银行划转的现金、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资本金资产的性质同待处置资产完全不同,这些资产构成资产管理公司净资产的一部分,属国有资本,负有保值增值的任务。
二、资本金资产的价值计量
资产价值的计量是企业财务核算的的基础,正确确认资本金资产的价值是资产管理公司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基础。
根据《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制定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该《制度》对资产管理公司的待处置资产的价值计量作了详细的规定,但没有设置专门的章节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金资产价值的计量作出特别的规定。资本金资产价值计量只能通过该《制度》对投资人投入资产价值计量的规定作出判断。
(一)固定资产
根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规定,公司自用固定资产指使用期限在1年(不含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含20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其他建筑物、机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其中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除国家特别规定的外,按公允价值计价。该《制度》对公允价值作的定义为: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关于资产管理公司资本划转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金[2002]44号)规定的固定资产划转价值以银行划转当月的帐面净值计价,这个价值不属于公允价值,而应认为是“国家特别规定的”情况。
在实务中,银行划转当月的帐面净值同该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并不完全一致。根据《制度》规定,“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超出实收资本的差额,资产重估确认增值以及接受捐赠的财产等,计入资本公积”。 帐面净值同该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差部份应确认为资本公积。
(二)对外投资
资产管理公司的对外投资按照持有目的和时期长短,划分为短期投资、待处置股权投资和长期投资。资本金资产不包括待处置股权投资。《制度》规定,“公司的有价证券按其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按照《补充通知》的规定,资产管理公司取得的划转资本金短期投资是按照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双方审计后的净值计价,也就是说有价证券按其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就是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双方审计后的净值。
对外投资审计方法范文5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审计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066-02
事业单位一般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在县级以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进行事业单位登记,并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由于事业单位设立和管理的特殊性,其会计核算及审计也有别于企业单位,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1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
1.1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作了明确规定,其核算特点主要有:
第一,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第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和会计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比企业要低,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的一般设备和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的专用设备确认为固定资产。对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购置的固定资产按资金来源分别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支出”、“专款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因此,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第三,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管理和核算。事业单位对外投资,需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事业单位按实际支付的投资款,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
第四,事业单位收取各项资金的会计核算。事业单位收到的资金主要分4项内容,分别为:
(1)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代收的基金、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无主财物变价收入和其他按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以及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收到该类资金,不作为事业单位的收入,而应通过“应缴预算款”或“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核算收取的资金。
(2)事业单位收到的从财政部门取得的纳入预算管理的各类事业经费或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收到的该类资金作为事业单位的收入,应计入“财政补助收入”或“上级补助收入”科目。
(3)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不含应当上缴财政的资金和应当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以及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收到的该项资金作为事业单位的收入,应计入“事业收入”科目。
(4)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即经营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如取得的对外投资收益、固定资产出租和外单位捐赠收入。
收到的该项资金作为事业单位的收入,应计入“经营收入”或“其他收入”科目。
1.2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的会计核算规定
我国从2001年开始逐步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事业单位通过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这一资产类科目,核算财政授权支付情况下,所取得授权支付额度的增减变动。该科目借方,记录收到财政下达的授权支付额度,该科目贷方记录授权支付的支出数,余额为授权支付额度的余额数。
1.3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规定
2007年1月1日,我国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根据《财政部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通知》,事业单位应在“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明细科目,并在二级明细科目下按照《2007年政府收支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设置明细账,同时要求事业单位应在“事业支出”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明细科目,并在二级明细科目下按照《2007年政府收支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款”级科目设置明细账。
目前,每年的政府收支分类都有个别调整,事业单位应按当年的政府收支分类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2 对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时需关注事项
针对事业单位上述会计核算的特点,注册会计师在对事业单位进行收支审计时,除按照正常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进行审计外,对其核算的特殊性也应制定相应的审计策略和方法,以降低审计风险实行审计目标。笔者认为,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事业单位开立的银行账户是否符合规定。事业单位开立银行账户应经财政部门批准,并取得中国人民银行核发的开户许可证。关注事业单位开立的预算外资金收入汇缴专用存款账户是否只核算预算外资金收入上解款项,是否做到及时足额上缴同级财政专户不挪用资金;开立的预算外资金支出专用存款账户是否只办理、核算同级财政部门从财政专户核拨给单位使用的资金及该部分资金的支出,不应发生资金收入款项和其他业务。
第二,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管理是否规范。应关注资产是否如实入账、账实是否相符、是否定期盘点,是否存在固定资产不入账或擅自处置、变卖不上缴等资产流失现象。
第三,审查事业单位的纳入预算和财政专户管理的各项收费收入是否按国家规定的收费目录及标准执行;合规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库,是否存在滞留、截留现象,或收入不缴入国库指定的账户而存入其他账户等现象。具体为:审计时应先获取被审计单位的《收费许可证》,《收费许可证》是收费单位依法收费的凭证。审计人员应了解事业单位的收费项目、标准和收费范围、收费对象、计算单位等,同时了解在这些收费项目中是否存在降低或提高收费标准的项目,是否已到物价部门办理了变更手续。
对外投资审计方法范文6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3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1个层次,在企业的供、产、销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事前控制体系。工作人员从事相关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按有关制度、规定进行复核;重要业务或超常规业务要有明确的处理程序甚至实行双签制,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第2个层次,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企业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事中控制。这一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依赖于财务人员的强烈责任感和称职的工作能力,并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第3个层次,以已有的稽核、内部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直接归企业最高权力机构管理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企业会计报表等手段,对有关业务和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以查为主的事后控制。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以上3个层次构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进行“防、堵、查”的监督控制,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
一般来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货币资金控制制度、采购与付款控制制度、存货控制制度、对外投资控制制度、固定资产控制制度、筹资控制制度、销售与收款控制制度、成本与费用控制制度、预算控制制度、合同控制制度、担保控制制度、计算机信息控制制度、企业财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人力资源制度等。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措施
要建立起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当结合企业风险评估结果,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这些控制措施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一)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企业应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内部审计、业务经办和财产保管、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职务。
1.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
(1)货币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2)货币资金的保管与盘点清查;(3)货币资金的会计记录与审计监督。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不得从事银行对账单的获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工作。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不得由一个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2.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请购与审批;(2)询价与确定供应商;(3)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核;(4)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5)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
3.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存货的请购与审批,审批与执行;(2)存货的采购与验收、付款;(3)存货的保管与相关会计记录;(4)存货发出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5)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
4.对外投资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
(1)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2)对外投资的决策与执行;(3)对外投资处置的审批与执行;(4)对外投资绩效评估与执行。
5.固定资产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审批与执行;(2)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3)固定资产投保的申请与审批;(4)固定资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5)固定资产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6.筹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筹资方案的拟订与决策;(2)筹资合同或协议的审批与订立;(3)与筹资有关的各种款项偿付的审批与执行;(4)筹资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7.销售与收款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
(1)客户信用调查评估与销售合同的审批签订;(2)销售合同的审批、签订与办理发货;(3)销售货款的确认、回收与相关会计记录;(4)销售退回货品的验收、处置与相关会计记录;(5)销售业务经办与发票开具、管理;(6)坏账准备的计提与审批、坏账的核销与审批。
8.成本费用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成本费用定额、预算的编制与审批;(2)成本费用支出与审批;(3)成本费用支出与相关会计记录。
9.预算工作不相容岗位一般包括:
(1)预算编制(含预算调整)与预算审批;(2)预算审批与预算执行;(3)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
10.合同管理的不相容岗位应包括:
(1)合同的谈判与审批;(2)合同的审批与执行。
11.担保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担保业务的评估与审批;(2)担保业务的审批与执行;(3)担保业务的执行和核对;
(二)授权审批控制
企业应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常规授权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特别授权是指企业在特殊情况、特定条件下进行的授权。企业应当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规范特别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控制特别授权。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企业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1.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审批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
(1)支付申请。企业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提前向经授权的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限额、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有效经济合同、原始单据或相关证明。
(2)支付审批。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审批人应当拒绝批准,性质或金额重大的,还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3)支付复核。复核人应当对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复核,复核货币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企业是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交由出纳人员等相关负责人员办理支付手续。
(4)办理支付。出纳人员应当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必须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
2.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授权审批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企业有关部门或个人应当按照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规定的程序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并在采购与付款各环节设置相关的记录、填制相应的凭证,建立完整的采购登记制度,加强请购手续、采购订单(或采购合同)、验收证明、入库凭证、采购发票等文件和凭证的相互核对工作。企业应当建立预付账款和定金的授权审批制度,加强预付账款和定金的管理。
3.存货业务的授权审批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内部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存货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存货采购申请管理制度,明确请购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企业自行生产的产成品应当按照成本费用有关规定,合理计算产品成本。
4.对外投资业务的授权审批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对外投资业务。企业应对投资项目建议书的提出、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及具体实施的授权审批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应加强对外投资处置环节的控制,对投资的收回、转让、核销等的授权审批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5.固定资产业务的授权审批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固定资产的预算编制与审批、采购、验收、款项支付、日常管理及处置等。
6.筹资业务的授权审批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筹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有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建立筹资决策环节、决策执行环节和偿付环节的控制制度,对筹资方案的拟订设计、筹资决策、筹资合同的订立与审核、资产的收取、支付偿还本金和利息(或股利)等的授权审批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7.销售与收款业务的授权审批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应当建立销售定价控制制度,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价目表、折扣政策、收款政策和选择客户,应当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并按照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进行计提坏账准备,对确定发生的各项坏账,应当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并在履行规定的审批程序后做出会计处理。
8.成本与费用业务的授权审批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成本费用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内部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授权审批制度,按照授权审批制度所规定的权限,对成本费用支出申请进行审批,财会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成本费用开支项目和标准进行复核。
(三)会计系统控制
企业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订本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薄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1.原始凭证生成和传递制度
会计资料中的原始凭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是在办理财产收发、现金收付、款项结算、成本计算、费用文件、产品生产、商品销售、工程建设等过程中生成的,是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必须规范各业务岗位的原始凭证填制、取得和传递制度,这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环节。
2.凭证审查制度
凭证审查制度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审查。对原始凭证的审查主要是审查其各项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准确性与完整性;对记账凭证的审查主要是审查记账凭证反映的经济内容是否与原始凭证相符,使用的会计科目是否与会计制度规定相符,记载的金额是否与经济业务相符,记账凭证反映的账户对应关系是否清楚,编制的手续是否齐全完整。
3.账务处理程序与核对制度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生产特点和业务量大小,建立规范的账务处理程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还要定期进行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
(四)财产保护控制
企业应对本企业的各项财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投资等)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企业应当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处置财产。
(五)预算控制
企业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
1.预算编制环节的控制制度
企业应对预算的编制依据、编制程序、编制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预算编制依据合理、程序适当、方法科学。
2.预算执行环节的控制制度
企业应对预算指标的分解方式、预算执行责任制的建立、重大预算项目的特别关注、预算资金支出的审批要求、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与预警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预算严格执行。
(六)运营分析控制
企业应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筹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
(七)绩效考评控制
企业应建立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
三、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