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银行行业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银行行业发展趋势范文1
【关键词】金融 银行 经济 转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猛,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因此,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银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银行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12.72万亿元,负债总额196.40万亿元。从机构类型看,资产规模较大的依次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分别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36.6%、18.8%、13.5%和11.9%。其中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2016年各月总资产以及总负债增速与上年同期增速率均在16%。然而近年来,不同于以往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在新常态的背景环境下,我国银行业整体规模稳中有升,但规模增速也有所放缓。
(一)利差空间逐步压缩,积极转变盈利模式
从银行收入结构而言,存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2015年我国银行业利息净收入占整体收入的57.7%。其中企业贷款一直在商业银行贷款中占据着主要部分。然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持续推进,在流动性改善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利差空间被逐步压缩,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平均水平持续下降。面对经济新常态,存贷利差收窄的趋势,我国银行业积极进行调整,积极转变盈利模式,正在经历着一系列变化,如依托电子科技技术,由传统物理网点向智能化、轻型化网点方向转型。2015年,银行业离柜交易达1085.74亿笔,离柜交易额1762.02万亿元,同比增长31.52%,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交易额分别同比增长了122.75%、171.64%、195.67%、28.18%。
另一方面,在传统贷款业务方面,公司贷款持续增长,贷款投向不断优化,“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持续提高。小微企业新增贷款2.11万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新增贷款的38.1%;同时,随着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也随之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我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为104,357亿元,2014年为189,520亿元,2012-201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01%,增长显著。此外,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以16家上市银行为例,2015年共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461亿元,同比增长15%,新型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度显著上升。
(二)市场结构日益丰富,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从各类银行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日益丰富,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小银行市场份额迅速提升。2016年第一季度末,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类金融机构总资产占比同比分别提高0.35、0.9和1.68个百分点,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占比下降2.9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进程加快,进一步实现了业务结构综合化、客户结构均衡化和收入结构多元化发展。另外,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末,总计22家中资银行开设了1298家海外分支机构,覆盖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
从银行资产情况来看,收到近年整体经济下行的影响,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普遍出现“双升”的情况。
二、我国银行业发展趋势
从国际上来看,全球经济尚未脱离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和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结构性问题将继续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从国内经济状况来看,经济总体仍将处在去产能、去库存的过程中,从投资和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向消费和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变。随着经济金融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形势也日趋复杂,一方面是供给侧改革将促进部分行业、企业产能出清、提质增效,但也会对银行资产端产生一定冲击,银行业需要不断提升防风险能力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银行业高利润增长的时期接近尾声,在改革、创新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银行业自身发展转型的任务更为艰巨。
(一)调整收入结构,探索新盈利模式
在银行的利息收入增长普遍乏力,净利润的稳定主要依赖非利息收入的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银行业将呈现净利息收入占比持续下降、非利息收入占比持续上升的趋势。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下,各银行通过业务联动、产品创新、渠道创新、协同发展等途径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另外,随着商业银行向轻资本模式的转型及不断深化集团内协同效应,以、私人银行及资产托管为代表的及管理类业务将呈现较为突出的发展势头。
(二)结合信息技术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效率
信息科技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为传统银行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互联网金融注重客户体验、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重视客户全方位数据特别是非结构化数据的收集,并据此分析和挖掘客户习惯,预测客户行为,有效进行客户细分,提高业务营销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用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增强用户黏性。客户需求已部仅限于快捷的贷款,更包括结算、理财、咨询等在内的金融服务,未来银行业应满足这些金融需求,同时打造线上线下服务的一体化。
(三)继续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小微和“三农”发展
目前我国服务大型机构的体系比较完备,但在服务小微和“三农”领域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农村金融政策频出的支持下,银行在“三农”领域的布局也正加速推进。预计未来银行业将跟随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精品化的发展趋势,以规模种养农户、农机大户及国家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重点,积极增加信贷投入,提供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投资理财、外汇结算、农户便捷交易等综合服务,以此为新增长点。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阶段的同时,传统的银行盈利模式已不可持续,银行业也被推到了转型的风口浪尖上。在政策的推动下,不少银行在积极挖掘已有市场与客户的同时,也在开拓新的市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兴起,信息技术和其他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极大的解放传统银行服务过程中的低价值、重复性操作工作,各种散落的数据也将重新被识别、收集、整合和挖掘分析,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提供了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陆岷峰,汪祖刚.“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新战略的研究[J].西部金融,2014(10):10-14.
[2]张晨武.新常态下银行业发展之思考[J].品牌,2015(1):84-84.
[3]巴曙松.客观看待中国银行业发展前景[J].中国银行业,2016(4).
银行行业发展趋势范文2
1.“净值型”产品
目前大部分理财产品都为“预期收益型”,产品说明书中即列明了预期收益率。尽管说明书中必须载明“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的警示标语,但从实践来看,较少有银行的理财产品不能按预期最高收益率兑付收益,而本金损失的案例更是凤毛麟角、一旦出现就可能演化成银行巨大的声誉危机。
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将与存款同质化,市场吸引力将会下降。而“净值型”产品更符合资产管理的本质要求和监管部门的对于理财业务“单独核算、风险隔离、行为规范、归口管理”的四项基本要求。“净值型”产品能够强化银行和投资人双方“买者自负、卖者有责”的认识,能够通过投资于标准化资产实现公允估值,并能够以银行的资产管理行为而非利差作为收费的基础,因而“净值型”产品虽然目前在市场上占比较低,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标准化融资渠道
非标资产的全名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标准化的融资渠道,如银行贷款、债券融资等,均是在一种相对明确、规范与公平的机制保护下进行的投融资过程,非标产品则是绕过银行或债券审批管理部门,通过某个非标准化的载体(如信托计划等),从而将投融资双方衔接起来。目前标准化融资渠道已经成为当前理财产品的必然发展趋势。
3.“资产池”运作
资金池模式的运作方式是银行建立一个“资产池”,银行采购股票、货币市场工具、债券、信贷资产等,将其虚拟地置入一个池子内。同时银行对应地建立一个“资金池”,把客户募集的资金放入该池中对接采购来的资产。“资金池”的运作模式就是银行将多款理财产品所募集到的资金归集到同一个“资金池”中集合运作,并将“资金池”中的资金投入到多个投资对象所组成的“资产包”中。因此,在这种运作模式之下,投资者根本无法了解到自己所投入的资金究竟对应了哪一项投资资产。而目前绝大多数银行都不对资产池中各品种投资比例进行披露,资金池理财产品信息不透明已经成为这一模式的最大隐患。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改善对策
1.细分目标群体,通过差异化服务模式,尽量满足顾客多层次需求
基于现代金融背景,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将细分客户理念引入银行内部,对客户管理系统予以健全与完善,充分利用银行本身所具有的客户资源,细分客户,以此将贴切、合理的理财服务提供给各文化背景、消费心理及社会阶层的客户。比如,具有较强风险承受能力、较高收入的客户,应该在客户风险承受范围前提下,将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提供给客户,对于具有较低风险承受能力、收入相对比较稳定的客户,应该为其介绍保本型或者收益固定的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相对较低,也有可能亏损本金,因此投资者在购买时,最好是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利用部分投资资金进行投资,分散风险。
2.加强创建与整合营销渠道,创先与变革银行营销方式
不断强化我国银行直接营销(比如:物理网点)与间接营销(比如: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及手机银行等)的整理与构建,对向顾客转移金融产品极为有利,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理财产品并不仅仅是单纯、简单推销,是努力创建可以与竞争对手抗衡与竞争的自主品牌,营销观念的转变,必须转变银行产品推销至将银行有效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的层面,应该将优势顾客当作无形资产与核心竞争力。投资者在购买挂钩类理财产品前,应该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标的市场挂钩的产品。
3.制定有效产品创新策略,提高品牌效应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对服务予以不断改进,对产品予以不断创新,以此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以创新的方式引导市场需求,而且还要保证银行内部观念更新速度快于市场,商业银行所设计的产品或服务应该多于顾客需求。银行应该对市场形成敏锐洞察力,而且还要对国内、国际金融发展形成精准的预测能力,对市场变化趋势与客户潜在需求进行分析,将适销对路服务或者产品创造出来。加理财产品销售可以扩大我分行销售费收入和管理费收入,随着房地产市场变化、第三方合作终止、服务收费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全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面临严峻的挑战,有必要找寻中收业务转型的替代性产品。理财产品要作为重点产品,成为拉动中收增长的火车头,打造成为中收新的增长点。
银行行业发展趋势范文3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跨区域发展 江苏银行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务院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在大中城市组建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商业银行。十多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2年一季度末,全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137家,从业人员11 万,资产总额为10.33万亿元,同比增长28.3%,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为8.7%,总资产增长率比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分别高出13.5%和6.2%。城市商业银行的崛起,对于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建设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始于2006年。当时,为解决城商行经营区域限制产生的问题,破解其发展瓶颈,银监会颁布了《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明确鼓励有实力的城商行通过收购、重组或直接设立分支机构等模式,在所在城市以外的经济区域布局,实现跨区域经营。2006年4月,上海银行在宁波设立分行,成为我国第一家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城商行。多年来,城商行跨区域发展速度加快,业务范围更加广阔,金融服务网络得到拓展,逐步打破了长期以来经营所受的地域限制。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已有78家城商行实现了跨区域发展,占全部137家城商行的57%。然而,伴随着我国城商行跨区域高速扩张,一系列问题开始显现,城商行跨区域扩张开始遭遇政策调控。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规范我国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既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更是题中应有之义和现实之基。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动因分析
(一)跨区域发展有利于扩大资产规模,提升城商行竞争力
首先从规模效应角度来看,由于银行业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其经营的金融资产相对于实物资产而言,其专用性相对较弱,同质性较强。而这种同质性使得银行业相对于一般工商企业更适应于规模经济效应。然而,受区域限制的影响,我国城商行总体资产规模偏小,致使不规模、不经济较为普遍。而城商行通过跨区域发展扩大规模,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其次,由于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与财务协同效应的存在,跨区域并购重组不仅有利于降低筹资成本和债务风险,实现合理避税。同时,通过对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有利于增强其竞争能力。
(二)跨区域发展有利于降低客户集中度,增强其抗风险能力
作为城市信用社的延续,城商行的地域性、单一化特征过于明显,致使其发展与当地经济的关联度过高。就单个城市而言,往往只有有限的几个产业或行业发展较好,可供开发且前景较好的项目有限。如果一家银行被限定在这个特定城市开展业务,其资金势必集中到这些行业、产业和项目上,造成银行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客户集中度过高。一般来说,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两项指标是衡量客户集中度和银行信贷风险的关键指标。而就目前所得数据来看,仅有少数城商行达到了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低于10%,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低于50%的监管标准。一旦这些大客户经营上发生风险,必将对高度依赖这些大客户的城商行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而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有利于扩大贷款项目的覆盖面,降低客户集中度,从而降低经营风险。
(三)跨区域发展有利于扩大业务功能,提升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信息一体化的发展,大型企业的跨地域经营使得资金的跨区域流动日益频繁,客户对银行服务和产品多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城商行按照企业的地理布局为其提供存贷款和资金清算等服务方面要求更高。而这恰恰是城商行的软肋,也大大超出了城商行自身的能力,客观上造成了大量优质客户流失。此外,由于城商行经营区域小,网点少,导致其开发新产品的分摊成本远远高于经营网点数百倍乃至数千倍于自己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客观上造成了城商行创新动力不足,拓展基金、银证、银信、外汇等中间业务的能力不强,实现的利润主要方式仍停滞在依靠传统的息差。然而,通过城商行并购重组式的跨区域发展,并购各方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利于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同时,通过削减冗余设置,人才及资源优化配置,专业化服务的细分,有利于降低研发的分摊成本,从而提升银行的创新能力。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模式分析
(一)并购重组模式
并购重组是两个以上公司合并、组建新公司或相互参股。并购重组主要包括控制权转让(收购)、资产重组(购买、重组或置换等)、股权回购、合并、分立等对公司控制权结构、资产负债结构、主营业务及利润构成产生较大影响的活动。通过并购重组,城商行可以迅速提高资本水平,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实现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提高资产利用率和盈利水平,提升城商行整体竞争力。中国城商行跨区域并购重组大致可以分为吸引合并、新设合并和收购。其中,徽商银行并购重组采用了吸引合并的方式,而江苏银行则采取的是新设合并的方式。
(二)新设分支机构模式
采取新设分支机构的模式有利于强化打造企业的品牌形象,企业文化贯彻顺畅,促进新设地人员就业和经济发展。但这种区域化模式对人力物力投入较多,环节较长,要求城商行具备较强的资产规模和资本实力,同时应具备跨区域开设分支机构划拨营运资金能力、稳定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控制能力。最为典型的案例是,2006年4月,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正式开业,成为我国城商行首家跨省设立的异地分支机构,上海银行也成为国内首家获准开展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
(三)合作联盟模式
合作联盟是各城商行在保持现有法人地位不变的前提下,共同入股组成一家股份制金融服务公司,该公司负责向区域内城商行提供银行产品开发、数据运营维护、支付结算及业务运营平台服务、金融产品研发、信息咨询等后台支持服务。同时,作为入股银行的代言人,负责统一协调对外关系,维护成员单位的合法权益。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单体规模比较均衡,发展状况普遍较好、关注于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城商行。其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各城商行保持独立法人地位和业务的独立性,只搭建统一的后方服务支持平台。有利于保护各城商行的积极性,也更符合市场化原则。2008年9月,山东城商行合作联盟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走出了城商行改革的另外一条道路。
区域发展模式合理化选择分析:以江苏银行为例
(一)江苏银行跨区域发展模式分析
江苏银行于2007年1月24日正式挂牌开业,由江苏省内无锡、苏州、南通、常州、淮安、徐州、扬州、盐城、镇江、连云港等10家城商行根据“新设合并统一法人,综合处置不良资产,募集新股充实资本,构建现代银行体制”的总体思路,新设合并而成。
江苏银行之所以采取并购重组模式中的新设合并的方式来实现跨区域发展,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新设分支机构的模式对银行的资产规模、资本实力及人员配备要求过高,而合并前这10家城商行没有任何一家能达到通过采取新设分支机构的模式实现跨区域发展的能力。其次,就参加合并的10家城商行的资产质量和规模而言,苏北的城商行与苏南城商行之间单体规模发展不均衡,其中苏州、无锡城商行的资产质量相对较好,但却远未能达到统筹领导其他城商行的能力。在这种的情况下,无论采取合作联盟模式还是采取吸收合并的方式均不可取。然而,通过新设合并,成立新的壳公司来吸收各个城商行,以此协调各个城商行间关系不仅使银行的地位由市级变成了省级,以前的各家城商行成为了分行,商标价值变大,商誉更得到了增加,同时更能得到当地民众的认可。
此外,在省政府的引导支持下,新设合并的江苏银行通过将不良贷款证券化来剥离坏账,降低不良贷款比率。与此同时,为了扩大资本规模,并满足3年内达到资本充足率8%以上的监管要求,江苏银行以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来增资扩股,募股的结果是,江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持有9.1亿股,占比11.6%,为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为华泰证券,持有6.37%。此外,受国内股市对金融概念股热捧,并考虑到上市的资本溢价预期,城商行原地区的中型企业与事业单位参股热情比较高,最终民营资本持股比例超30%。
(二)江苏银行跨区域发展成长分析
开业多年来,新设合并成的江苏银行快速成长为一家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区域性银行。截至目前,江苏银行共有营业机构460多家,覆盖江苏省内所有地级市。其中,省内下辖12家分行,在南京地区拥有17家直属支行,在省外先后开设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4家分行。此外,江苏银行还进一步将业务覆盖面拓展至乡镇,发起设立了镇江丹阳保得村镇银行。
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年末,江苏银行资产总额达5137亿元,是成立之初的3.39 倍;存款总额达4342.78 亿元,是成立之初的3.25倍;贷款总额达2908.25亿元,是成立之初的3.37 倍;实现税后净利润58.4亿元,是成立之初的13倍,呈现爆发式增长,增幅居江苏省内银行同业第一。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资产利润率等主要监管指标达到良好银行标准。2011年,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出的全球前500 家银行中,江苏银行排第226位,在国内商业银行中居第17 位。
结论
通过分析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实践,笔者认为没有一种模式能推广到任何一个城商行都能适应。各个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时,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适应当地的经济和金融环境,适应中国银行业竞争和改革现状,选择符合自己的模式,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总的来说,以上海银行,北京银行为代表的资产质量优良、规模大、业务拓展良好的银行,可以选择新设分支机构的模式实现跨区域发展,并可以作为战略投资,参股其他有发展前景的城商行;对于规模较小,但是发展势头良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受自身规模,地域等因素制约,在竞争中并不具有优势,可以按照市场自愿原则或者由政府引导,建立合作联盟,实现联合发展。而对于总体资产质量较差,规模较小的城商行,通过积极配合周边较好的城商行,实现合并重组,或者寻求急于扩张的其他资质好跨区域发展扩张的银行并购,以充分发挥管理、财务、经营上的协同效应。江苏银行、徽商银行的合并重组就是典型代表。
参考文献:
1.甄鹏举.城市商业银行与民营企业联合发展的途径[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2(5)
2.肖建军.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并购业务的可行性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6(2)
3.李姗.我国银行业并购初探[J].现代管理科学,2005(3)
4.贾丽博.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并购模式及实施路径[J].南方金融,2006(11)
5.代玉簪.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重组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1)
6.胡锦娟,张良桥.城商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作者简介:
银行行业发展趋势范文4
业绩令人大跌眼镜的康师傅、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的一拥而上的鸡尾酒大逃亡;真真假假、令人眼花缭乱的能量饮料;生死未卜、厮杀惨烈的轻口味近水饮料;快消品行业从来不缺乏故事,至少缺乏新意。
对于企业而言,除了紧缩银根,就是赶紧推新品;对于经销商而言,那就是找到一款有成长潜力的好产品。好产品,无论是企业还是经销商,都是决定生死成败的根本大事。 “危机就是转机,除了搭飞机”,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行业普遍遇冷之时,其实正是后起之秀“弯道超车”的绝好良机。把握未来趋势,做好准备,以逸待劳,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趋势的本质,就是洞穿未来。在能洞穿未来的人面前,你根本就没办法反击他;同样,当你知道未来在哪时,未来就会“为你而来”。在此记者为您梳理三个趋势,并推荐三款2016优秀的好产品。
趋势一:健康饮品再掀新
销量的根本驱动力,你以为是企业打广告,其实是消费者需求的升级。是消费者的需求推动着行业往前发展。
其实从饮料行业的发展历史看,也是如此。先是碳酸饮料兴起、后来是果汁饮料、再后来是茶饮料、最后是矿泉水饮料。接下来,应该是谷物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消费者对饮料的要求,就是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原生态,口味越来越清淡。
现在喝饮料的主体是85后、90后、00后。相对于他们的父母哥哥姐姐而言,他们是活在互联网、活在全球化的一代。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注意,并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这个新新人类,更加注重健康和天然。对于伤害身体的“汤汤水水”,他们不是憎恨,而是嫌弃。这两年谷物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的兴起,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连续3年,28%以上的增长率,甩行业平均增长4%多少个大跟头?
口感很重要,但是天然、营养、健康更重要。椰汁的兴起、NFC果汁的兴起、以燕小唛为代表的纯燕麦饮料的兴起。就是最明显不过的例子。
现代饮食结构中,吃得越来越精细是个严重的问题。中国人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严重不足,同时国人普遍没有运动的习惯,直接导致“肥胖”、“三高”、“便秘”、“心血管疾病”等疾病肆虐横行。
膳食纤维不增加能量,但对于人体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被学者称为“血管清道夫”、“脂肪燃烧机”、“清肠舒胃”。其保护心血管和调理肠胃的功能已经在学术界得到普遍认可。绿色健康谷物饮料飞速发展,尤其膳食纤维饮料备受消费者关注。膳食纤维饮料市场处于快速成长期。以燕麦为代表的健康谷物饮料,正以“第五代饮料”的标志迅速崛起。
燕麦一直被人们誉为“粗粮之王”,是世界卫生组织评选的十大健康食品中,唯一上榜的谷物。1997年美国FDA认定燕麦为功能性食物,具有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调养肠胃的功效。燕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在国内,燕麦饮品已成为饮料行业新的蓝海。
记者在此处隆重推荐燕小唛清润燕麦露。“润心舒畅好状态,喝燕麦,燕小唛”。这款产品每天只需两罐,就能满足一天所需的膳食能量。是燕小唛团队联合德国研发团队,对澳洲阳光燕麦,进行整颗酶解,口味清爽细腻,用料扎实厚道,最关键的是其润心舒畅好状态的功效,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健康饮料”。
这款产品上市仅三个月,没打过一分钱的广告。仅靠口碑传播,就已经获得千万级别的订单。燕小唛征服了越来越谨慎的经销商,更受到消费者的热捧。目前不断提高商门槛,处速发展期。
趋势二:小品类特色饮料发展空间巨大
饮料行业跟风非常严重。过去几年曾大为流行的核桃饮品、椰汁饮品、凉茶等,各中小企业一窝蜂跟进,恶意抄袭和同质化现象简直成为行业肿瘤。令创新者抓狂。最终呢?好想法平庸化,特色产品遍地可见。市场越做越杂,竞争更加残酷。
刚刚兴起的乳酸菌、黑水,创意独特,但一出头就被恶意抄袭,今年也是一片红海。一些有经营意识的企业和经销商,纷纷表态要去寻找真正小而美、有特色的饮品,希望借此从竞争的红海中杀出来。
以“小茗同学”为代表,包装、理念、传播方式都以年轻人为主,迎合了90、00、10后的喜好,个性、有趣,牢牢抓住年轻人这一饮料消费主力军,开启了饮料市场又一格局。
相对于焦头烂额的康师傅,统一集团2015年推出的“小茗同学”和“海之言”两款产品,一年卖了25亿,占饮品总销量的20%。这两款尤其是小茗同学的特色十分鲜明。果味冷泡茶首先就是一个特殊小品类,口味接受度高,清淡不腻;同时采用盖上盖的方式,在货架上一下跳出来了;全包的外膜,使其识别度极高。
企业要善于挖坑,也就是说,要为自己的创意,为自己的拳头产品建立一个堡垒。包括品牌定位要清晰、衍生产品要加速开发、动销服务要跟上等。品牌年轻化、时尚化、特色化已成为发展趋势。饮料的消费人群本身就是年轻人,只有把握了年轻人的喜好,才能把握社会及消费的主流。企业需从气质、概念、宣传以及诉求方面都要力求年轻化。主打新生代人群、致力于“做小池塘里的大鱼”,关注新生代的健康饮品需求,才能有望在2016年带给市场真正的惊喜。
小品类特色饮料,帮助统一财报耀眼,记者再次向大家推荐小茗同学,相信其凭借强大的广告攻势和品牌效应,在动销方面,经销商承受的压力会小一些。毕竟对于统一而言,是典型的土豪,砸广告、砸货架,气魄和实力不是一般企业所能比的。
但针对经销商而言,统一的门槛较高,要求的打款金额和销售任务也不是一般经销商所能冒险承受的,当然利润率要比其他饮料要少很多。
趋势三:高端高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2016年到2020年是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重构年,是中国食品饮料产业从老主流向新主流过渡时期,主流消费者从过去的70、80后换挡到90、00、10后。面对变化了的消费人群,要求厂家和商家需要不断更新营销思路。
当其他饮料都是大着胆子尝试4-5元区间的新品时,vita coco(唯他可可)一出手,就是330ml的12瓶,整箱定价145元,合下来每瓶超过了12元,技惊四座。但老百姓到底接不接招,认不认账。对于这个刚刚进入中国市场、2004年诞生于美国的品牌,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银行行业发展趋势范文5
[关键词]包头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 问题 策略
一、中西部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自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经历了十四载的春秋,而中西部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城市信用合作社自成立伊始就存在着资本金不充足、资产质量低、不良资产比率高等问题,为克服城市信用社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经营素质参差不齐的弱点,城市信用合作社开始合并为地方商业银行。而在中西部地区成立较早的城市商业银行当属包头市商业银行。包头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8年12月,是首家,也是包头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从1995年到2002年间,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从粗放型开始向集约型转变。包头商业银行截止2007年6月末,共有77个营业网点,拥有员工1314人;总资产408亿元;各项存款267亿元,各项贷款175亿元,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14774万元,不良率为0.85%;资本充足率为10.05%;拨备覆盖率86.73%,监管风险评级为二级,各项经营指标居全国城市商业银行领先水平。
第三阶段:加速阶段――尝试跨地区经营。从2003年到2008年,城市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指导下,探索出以“扶优限劣”原则为指导的跨区域经营的策略。2007年,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包头市商业银行吸收合并赤峰市城市信用社成立了包头市商业银行赤峰分行,截止2007年底,包商银行已在包头、赤峰、巴彦淖尔、通辽四盟市中心城市拥有分支机构78家。2008年4月25日成立了宁波分行,10月成立了鄂尔多斯支行。此外,包商银行全资拥有达茂旗包商惠农贷款公司,控股发起固阳包商惠农村镇银行、广元市包商贵民村镇银行,顺利实现了跨区域发展的重大突破。
二、中西部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竞争能力弱
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同时,由于中西部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较低,导致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小、市场份额低的问题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东部地区低,城市规模相对较小,企业实力相对较弱,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资本金得不到应有的补充,这些不利因素会使得中西部城市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降低,使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 同业竞争激烈
首先,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资金雄厚,加强服务深度,提升服务水平,其经营更注重特色;其次,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等纷纷举起深化改革的旗帜,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加快创新步伐,提升经营理念,努力探寻具有其起身特点的发展之路;再次,外资银行凭借其充足的资本势力、完善的管理体系、先进的营销策略、高端的业务优势,对中西部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
3. 创新能力差
由于中西部城市商业银行规模小、投入少和成本大等原因,其业务创新步伐要么是雷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品种,其他行有什么业务自己也跟着上什么业务;要么是小打小闹,对原先业务稍加改造,换汤不换药,即使有所创新,也只是对原有产品和服务的变形,很难有根本性的突破。
4. 人员素质相对落后
中西部城市商业银行的员工绝大部分来自于原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极少数来自央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受教育程度也相对较低,部分人员金融业务知识匮乏,导致业务发展延缓。随着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一步加深和金融业务创新加速,人员素质相对落后、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三、中西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策略
1. 中西部城市商业银行竞争优势分析
(1)地域优势。中西部地区有较为丰富的矿产及旅游资源,而城市商业银行属于地方性金融机构,对本地区的市场较为了解,与当地企业和政府关系密切,能够结合本地区特点和优势,充分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服务,形成区域集中优势。内蒙古包头市2009年1月到11月,旗县区属工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872.5亿元,同比增长34%,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总量的43.4%,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包头市商业银行正是看到这些小企业的发展前景,明确提出了“不与大银行抢市场、争客户,将全行的业务发展重点转移到服务小企业上来”的市场定位。
(2)客户优势。地处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多以中小型为主,而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中最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组成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与中小企业密切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必要前提。于是,2005年8月,包头商业银行制定了“以市场原则和商业化运作为前提,以广大市民和小企业为核心客户,学习借鉴国际理念和先进技术,全力打造服务小企业的品牌银行,全面实现包头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3个月后,包头商业银行成为国家开发银行微小企业贷款项目合作的首家试点银行,全面启动微小企业贷款项目。
(3)速度优势。中西部城市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高度扁平化,决策层和经营一线高度贴近,决策链短,信息传导半径小,对市场变化具有反应灵敏、决策高效、执行快捷的特点,对于资金需求频繁的中小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2. 重视服务市民
城市居民的生活体现于细小的日常各种费用的支付,要求比较基础,这与资本有限的城市商业银行所能提够的服务正好对应。根据中西部地区居民的生活以及消费习惯、理财习惯,为本城镇居民量身定制理财产品,在便利了城镇居民的同时,提升城市商业银行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在当地的金融市场中获取客观的利润。为此,包商银行推出如下贴近市民的特色服务:
(1)消费增值――不断推出各个主题的促销活动,奖品丰厚、礼品多多,在您轻松消费的同时还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您。
(2)灵活分期、超前享受――客户单笔刷卡达1000元以上的消费,可以在消费记账日后,到最近一期记账日前,致电包商银行24小时客服热线96016,或到包商银行银行卡中心申请办理分期业务。更长的申请时限、更低的手续费,同时具备长达56天的免息还款期,使您的消费、理财更加随意、便利。
(3)挂失零风险――如客户的“60周年主题信用卡”不慎丢失,请立即拨打包商银行24小时客服热线96016或在包商银行任何一家营业网点进行挂失操作。在客户申请挂失后产生的任何非恶意欺诈性损失均由包商银行承担。
(4)终身无偿短信提示,账户变动实时掌控――客户的每笔消费、还款、挂失以及账单等均有免费短信及时提示。用卡尽在掌握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卡片丢失的风险。
(5)申办链条短,办卡快速便捷――包商银行以高效快速的工作态度、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想客户之所想、及客户之所及,为客户快速高效办卡,并且为已经持有包商银行雄鹰贷记卡,使用三个月以上且还款良好的客户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保证以最快的速度出卡。
3. 关注小企业
目前80%以上小企业贷款都被银行拒之门外。有人称小企业GDP贡献已达到60%,但仅约10%小企业能够从商业银行贷款。显然,银行热衷于“傍大款”,贷款向大客户、部分行业集中;另一方面,对资金非常渴求的小企业却得不到贷款。为此,2005年中国银监会下发《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后,包头商业银行把发展目标盯在了小企业身上,大型企业不再是他们唯一的追求与选择,选择小企业发展信贷业务,扶持小企业集群成为了他们新的情感寄托和期冀。而今天他们选择小企业扩大信贷业务已然取得了新的成就:“截至2006年6月末,小企业客户达1526户,较去年同期新增571户,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6.7亿元,较去年新增19.7亿元,占全行贷款余额的30.6%,其贷款支持的小企业累计创造利润6.85亿元,近1000户家庭走出了失业窘境。”
包商银行率先打出微贷“算盘”,按照市场化、商业化的原则确定小企业贷款价格。经过财务分析计算出小企业贷款筹资成本、人工费用大约为6%,考虑到商业风险,必须要有3%左右的风险加价,同时加上合理利润,并考虑包头市小企业贷款中可能生成的管理成本、当地银行市场竞争状况和民间借贷利率水平等因素,包头商业银行最终将小企业贷款利率区间确定在月息12-15‰。大企业一般只能获得行业的平均利润,难以接受高利率,而对于小企业来说,他们正处于成长期,获得的边际收益较高,对于大企业不能接受的高利率,多数小企业却能够接受。
4. 积极铸造“防火墙”
中西部城市商业银行要树立“抓源头、筑防线”的思想,把风险危机的苗头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建立起一道道“防火墙”,使它们成为防范金融操作风险的铜墙铁壁。具体措施为:
(1)加强内控组织体系建设和建立内控风险评价体系;(2)检查落实结算制度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并对重要部门(岗位)的稽核以制度化形式固定下来;(3)由一般性规范类差错监督逐渐向风险类差错监督转移,把防范风险作为内部稽核的主要目标,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改变监督方式,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到2009年末,据包商银行统计,全行总资产812.19亿元,是成立初的114倍;各项存款余额669.70亿元,是成立初的152倍;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1.44亿元,不良率为0.52%;实现利润总额10.68亿元,资产利润率1.25%,资本利润率27.25%,拨备覆盖率达到226.4%,资本充足率12.22%。监管风险评级为二级,各项经营指标跨入全国大型城商行先进行列。
5. 重视管理类与技术创新类人才
“人才是知识经济之本”,人才的竞争将成为未来竞争的焦点,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将显得迫切和重要。包商银行核心领导层尤其重视管理类与技术创新类人才。包商银行已经开始建设网上企业银行、个人网上银行、网上商城、网上房城、网上证券、网上外汇、网上支付等网上金融服务体系,并且正在组建包商银行技术创新研发团队。现阶段,在以李镇西董事长为首的核心领导层的领导下,包商银行站在了新起点新高度,正在为把包商银行打造成 “现代化、国际化好银行”,正在为实现“包商银行全球30强”的宏伟目标而努力!
四、结论
包商银行的发展与壮大充分表明,中西部城市商业银行虽然地处经济落后地区,但是可以根据自身城市特点,充分利用其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客户优势,关注市民与小企业的金融需求,避免战略同质,铸造防范金融风险的铜墙铁壁,实行以人管理,注重创新意识,走出一条适合具有当地经济特色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之路,为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提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为中国银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艾仁智.中国地方性银行产权制度变革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陆磊.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J].金融研究,2007(1).
[4]高长法等.新编国际金融[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1)
[5]李路炜.差异化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N].金融时报,2006.9.
[6]张智勇.不同经济增长圈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7]何世红、金岩.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12.
银行行业发展趋势范文6
关键词:商业 趋势 银企关系
近年来,现代商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占主导地位的零售商业为例,企业销售额已超过制造、金融服务、信息等类型企业成为世界第一。21 世纪世界商业的发展方向将注重发展跨国连锁经营,营销方式、商店功能将呈现多样化趋势,百货商店走细分化、个性化道路,各种商业业态互相补充;传统的百货商店占的市场份额将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连锁超市、大卖场等新兴业态。
我国商业发展也很快,各种商业业态也正日趋成熟,从混乱的过度竞争转向理性调整和规范管理,从目标市场和经营类别的定位选择雷同转向差别化。但是由于我国商业发展较晚,目前从业者众多但规模过小,最大50家的售货额还不到全国5%。没有任何一家的规模可以对国外零售业造成竞争压力。同时,我国商业偿债能力过低、债务成本过高,不得不依赖卖方信贷如短期交易融资等。中国销售前10名超市和中国连锁百强的毛利润率,分别是12.8%及11.95%,而国外平均是20.56%。净利润也明显低于国外平均水平,中国销售前10名的超市和中国连锁百强的净利润率,分别是1.77%及1.32%,而国外平均是2.22%。由于零售企业利润率过低,管理者无法通过企业运营归还本息,而且过高的负债也使取得融资实现管理人收购的可能性变小。因此,这种高负债低利润率的经营方式,对商业企业未来扩张造成了巨大阻碍。随着2004年12月11日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抢占商业网点已成为很多外资连锁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本土商业企业将面临巨大的资本与经营竞争压力。
因此,在培植本土商业、加快其经营模式转变、逐步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创造一个公平良性的竞争和融资环境,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审视并重新构建商业企业的银企关系,即银行与企业间的关系,以适应未来商业的发展,并促进我国商业,特别是零售商业的真正繁荣。
新型银企关系范畴的拓展
在经济转轨时期的经济体制和产权制度下,受传统资金调拨供给制的影响,现行的非信用契约银企关系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银行与企业的发展需要。此外,国有企业的巨额不良债务和国有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所形成的银企债务危机也阻碍着银企关系的健康发展。因此,在银企关系的重新构建上,需首先对银企关系的范畴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拓展。
银企关系的横向拓展
就目前商业运营模式的发展趋势看,资本经营将成为今后商业业态演变与发展的最活跃因素。目前,强强联合、强弱兼并及大范围连锁的商业业态重组趋势的迅速加强,对我国商业运行质量的改善、商业经营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将起极为重要的决定作用。2002年和2003年中国的大型连锁超市企业就发生多起企业购并和整合。2004年企业之间的购并、参资入股等一系列整合逐步向中小企业延伸。同时,国有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观念发生变化,冲击了原有银企关系。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国有企业融资渠道增多,也打破了企业只由银行融资的格局,减弱了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促使企业融资观念发生了变化。因此,未来的新型银企关系已不仅仅是传统的银行信贷支持,多样化的投融资渠道的建立与企业资本的运营要求,银企关系需要横向拓展到企业与投资银行、企业与创新形式的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与银行本身发展的混业经营的各项业务等直接的金融关系中。银企关系所涵盖的业务范围也将超出传统的信贷、结算业务,涉及企业上市、企业并购、企业发债、产业投资基金的建立等企业投融资的发展需求。这些需求将会拉动金融企业的技术与工具的创新和各种金融工具的广泛使用,并进一步推动新型银企关系的发展,这也对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与商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银企关系的纵向拓展
从长远看,商业多元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连锁经营的发展趋势,需要银企关系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纵向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是极为普遍和重要的经济现象。发达国家由此而形成大的资本集团,已成为当今全球经济与本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虽然,有20世纪90年代日本、韩国的金融危机的教训,以及我国企业近期类似的失败尝试,但都不能否定产融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只是在向产融结合的方向发展时,我们须清醒地认识其实现的条件,以及正确地把握其范围和尺度,也即银行和企业间关系的“度”。只有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下,完善的银行、金融体系和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保证产融结合的健康发展。
构筑新型银企关系对银行、企业和政府的要求
对银行经营管理机制的要求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银行管理机制。加快国有银行的商业化与公司化进程,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按照“三会分开、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银企关系构建的重要方面。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推进业务流程重构。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尤其需要加强银企合作,发掘、培育自己的优质客户,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通过银行理念、产品与服务等方面的完善,提升银企关系。
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与决策体系。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债权软约束,银行要认真做好贷款的五级分类工作,切实加强对不良资产、表外业务风险以及重点客户的监测和考核;注重控制集团客户授信业务中的贷款的集中度风险和关联交易;建立科学、系统的客户信用信息系统,降低信用风险。
加快和完善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的发展,满足企业投融资需要。通过同业合作,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可以合力开发出业务交叉、捆绑销售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提高资金监管和为企业服务的技术和能力,满足未来企业的发展需求。
对企业的要求
企业自身须确立企业市场主体意识,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改革,提高经营业绩,增强核心竞争力,以良性循环的新形象赢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同。其次,提高企业的守信程度,改善社会的诚信基础。通过国家的有关立法及制度,促使企业遵守信用,不逃债、赖债、废债以及悬空银行债务。
对政府职责转变的要求
在银企关系的转变中,也需要政府树立服务意识,政府职能转变为服务职能,协调、服务、优化市场环境,即在整顿和规范经济和金融秩序中,教育、引导企业增强信用观念,支持银行保全信贷资产,维护良好的金融环境。此外,从法制上规范政府行为,减少行政配置资源的份额,扩大市场的配置比例,也将对新型银企关系的健康发展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