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银行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互联网银行发展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1

一、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情况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优势比较多,能够给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满足客户的需要。同时,其对网络金融产品的开发也比较重视,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的实际需要。

1.给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是金融普惠,其客户群体往往是小微客户,吸引那些以前银行不重视的小微企业,在个人客户方面的竞争力比较强。从2011年开始,商业银行慢慢的开展了电子银行业务,并且电子银行业务的客户也在不断的增加。现在对于银行而言,吸引更多的客户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商业银行为了满足需要必须从小微商户和商户两端根据其需要提供不同的中介服务,给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电子商务发展中获得主动权。

2.分析数据,细化客户的需要

互联网金融在推线金融产品的时候,通过互联网进行,拥有海量的数据来源,并且数据分析工具也比较的强大,和以往的商业银行相比,其无论是进行信息的收集还是处理优势都比?^的明显,这些数据能够给个性化的服务定制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商业银行的历史比较悠久,其客户资源也比较多,若是能够做好数据分析并开发利用数据,能够将数据转换成为信息资源,了解客户的实际需要,保证客户定位的准确。

3.重视网络金融产品以及支付工具的开发

传统商业银行的流程比较的复杂,互联网金融平台工序比较的简单快捷。就贷款发放业务而言,商业银行设置的流程比较多,从借款申请到贷款前的调查,然后需要进行风险的评估以及分级审核等等,相关的流程是比较复杂的,网络平台则比较的快,仅仅需要简单的进行电脑操作,借款人便可以借到贷款。此外,银行也进行了互联网客户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作为重要非物理渠道,进行新型业务平台的建立。

二、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的几种模式

随着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其也出现了较多的模式,主要是下面几种。

1. P2P模式

最近几年,我国P2P模式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其中介是网站,优势比较明显。和以往的融资模式相比,这种模式下资金借贷双方能够很好的了解到对方的相关资料以及信息,并了解借贷方的资金使用途径,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借款的往往是小微企业,可能存在贷款无法全额收回的情况。

2. 第三方支付模式

人们在日常消费的时候,使用电子支付手段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第三方支付模式也搭建了消费者和银行的电子支付平台。除了上面的方式,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系统还包含了移动电子工具支付方式,比如现在人们经常使用的支付宝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支付体系也呈现出了身份数字化、支付便捷化以及服务通用化的特点。

3.电商模式

在互联网金融中,最常见的模式便是电商模式。电商平台的基础则是互联网,电商的不断增加,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也愈加成熟。

4.网银模式

网银本身便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结合产生的一种模式。其合理的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金融渠道,在提供以往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更便捷和方便的金融服务,并且网银模式的出现,也帮助商业银行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2

近些年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正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这也给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及不小的挑战。所以,就城市商业银行而言,首先应该对其本身在互联网时代中进行精确的定位,从而通过转型以有效地应对互联网金融时代所带来的全新挑战。根据以上的分析,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定义,然后针对城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中的明确定位做出了相关的解析,并提出了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转型的三大有效对策。希望本文能为我国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实施转型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从而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并为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城市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策略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恰好处于信息时代,而其特点就是使得信息数据迅速更新并丰富了人们间的交流方式。在这一大背景下,就出现了许多像移动支付、网络社交、数据更新和处理等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这些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还对全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速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随着新型互联网银行利率的逐渐提高,在无形中就增加了传统银行存款所需的经营成本,这就表示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步入了高成本的经营新时代。因为互联网银行的飞速发展,所以我国传统银行的经营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目前,国内的城市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阶段,然而却因为受到社会经济下滑、国际投资减少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所以转型之路上存在重重困难。正是因为如此,城市商业银行更是应该通过经济创新、模式改革等方式来提升其竞争优势。

1.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定义

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其实指的就是以互联网精神为行动指标的各大新生行业,这一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行解释。从广义上说,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共享、平等、合作”,全部具有互联网精神的经济形态都可以被称为互联网金融。而从狭义上说,互联网是互联网金融进行经济、贸易活动的平台,也就是这一过程中的资金融通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存有许多的不同点,但其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资金通融是否遵循互联网精神,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还具有操作便捷、成本较低等特点。

2.互联网金融时代城市商业银行转型的三大定位解析

2.1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城市商业银行之所以选择转型无疑是为了自身可以更好地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如果在缺乏可靠依据的情况下进行过度转型的话,就很可能会造成传统经济模式的崩溃,更严重的话还可能会诱发金融危机。所以,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应当以实体经济的转型为相关的依据,只有这样,其转型才会切实符合实体经济转型的要求。

2.2更好服务于广大顾客的金融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原有的运行模式不再适用,因为其诸多业务的服务已经很难满足广大顾客的金融需求,而逐渐被淘汰。所以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城市商业银行想要进行转型的话,就必须对广大顾客的需求开展全方位的摸底调查。只有明确了顾客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金融服务进行调整和改革,从而使其真正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2.3努力争取金融市场的新格局

近些年来,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金融竞争变得紧张、激烈起来,所以渐渐形成了金融市场的全新格局。在我国处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这一大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若想获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这一全新格局中明确自身的定位。只有城市商业银行明确了自身定位,并积极完善自身不足,才能在金融市场新格局的竞争中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达到其自身和互联网金融共赢的最终目标。

3.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城市商业银行转型的三大策略

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城市商业银行一定要紧抓这一历史机遇,加快自身的转型,进而能够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生存下去。基于此,下面本文就对加快城市商业银行转型的有效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3.1建立、完善其特有的移动金融平台

在上文中我们有提到过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存有许多的不同点,但其中最为明显的不同就在于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缺乏一定的灵活性,而这一缺陷必然会造成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若想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城市商业银行就需要建立、完善其特有的移动金融平台,这样才能使其应对互联网金融时代所带来的众多挑战。这就要求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引进先进、科学的技术和设施或者对旧版本的移动终端软件系统进行升级、更新,这样才能顺应新时代的潮流。并且其移动金融平台的重心应该放在充分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也就是要完善软件里涉及到转账、支付等程序的操作。除了这些之外,城市商业银行还应该时刻关注金融市场的热点,以切实拓宽广大顾客对金融业务选择的渠道,这样一来,其移动金融平台不但满足了顾客的多样化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运营成本。

3.2加强智慧营销并不断提高智能服务水平

城市商业银行的智慧营销不但可以巩固银行和顾客间的关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智能服务水平。那么,什么是城市商业银行的智慧营销呢?它其实指的是互联网金融所开放的平台、多种营销渠道和特点鲜明的金融产品三者间的结合,其最为明显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将巩固客源、私合顾客和服务顾客这三者完美的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把各大新兴的互联网通信技术很好地运用到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中,这样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拓宽银行和客户的选择渠道,还可以完成高精度的网络营销。除了上述的这些,城市商业银行还应该有效提高其自身的智能服务水平,并将智能化服务做到标准化、集中化,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提高了其智能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最后,城市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强与各移动服务提供商的合作,以实现互惠、互利的最终目标。

3.3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

实际上,城市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间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因为这两者不但可以互补,而且又具有一定的良性竞争关系。众所周知,互联网金融企业依靠其自身的优势取得了不小的发展成就,而城市商业银行不能因此就一味地对其进行打压和抑制,因为这样一来,并不能为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任何的好处,只能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所以,城市商业银行应该树立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的正确观念,并积极寻求一种共赢的运作模式。例如,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满足众多中小型企业的借贷需求,并且还能获取大量的信息数据;而城市商业银行拥有巨大的资金支持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因此,如果把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可以发现,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为城市商业银行提供大量的资源数据,而城市商业银行可以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这种各取所长的合作模式不但可以满足广大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还可以让这两者在合作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身不足,从而实现提高自身竞争力水平的目标。

4.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近些年来互联网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已经步入了互联网金融时代,这不仅给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运营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同时也对其现有的管理方式、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就城市商业银行而言,若想要很好地顺应现代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潮流,就一定要加快其运营模式转型的脚步。只有城市商业银行不断对其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和运营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促使其顺利地进行转型。总而言之,只有成功应对了互联网时代对城市商业银行所提出的全新挑战,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和转型,从而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这不仅是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同时也对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侯文瑾.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中国农村金融,2014(02)

[2]喻石.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网点转型探析――以长沙市商业银行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5(04)

[3]陆岷峰.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中的运用[J].经济与管理,2015(03)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3

摘要:本文以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探讨。首先分析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根源,其次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研究面对互联网金融的侵蚀态势,商业银行应采取的应对策略,提出应与互联网金融取得双赢,共同发展,实现“普惠金融”,以期为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2014年4月3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建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国内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日趋成熟,中国互联网金融已经走上正规,作为一种新兴的概念融入我们的社会。同时这种创新对于中国传统的中国金融业来讲,正在以其方便快捷的在线服务模式及其低成本战略侵蚀和蚕食着中国金融业原有的市场份额,曾经以贵族特权自居的传统金融业已经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与焦虑。处于中国传统金融业核心的商业银行,需要以不断自省和发展的眼光来应对这种变化,实现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创新发展。

一、文献综述

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当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到充分有效的市场,市场的信息能够全面地透明化,资金供需双方可以直接交易,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达到等同的资源配置效率,互联网金融就可以完全替代商业银行,达到完美的无金融中介状态(谢平,2012)。但是,这种完美的状态需要的假设条件过于严格,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很难达到,商业银行一定会在未来金融发展中起到自己的职能作用。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到,随着科技的发展与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商业银行的职能会慢慢弱化,对经济的影响幅度会不断减小,这种情况是极有可能出现的(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2013)。也有些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长期和短期两种情况,一方面短期内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会对商业银行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必将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以期自身变革,从而获得新生才可以长远发展(宫晓林,2013)。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在资金的需求者和资金的供给者之间起着桥梁的中介作用,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步渗透人们的生活,商业银行的中介职能出现逐渐弱化的趋势。

1.互联网金融以信息技术优势削弱商业银行的中介作用

在传统的社会融资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难以及时有效地交换信息,难以形成资金供求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匹配,而商业银行的存在解决了资金双方寻找直接对手方的难题。而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Facebook、微信、阿里巴巴等社交网络信息和电子商务信息,增加了新的信息传递方式和路径,形成了金融交易赖以生存的信息基础。这种金融模式,绕过了商业银行较高的交易成本和繁琐的审批流程,为小额借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借贷双方在资金成本和收益上均有一定优势。

2.互联网金融以支付渠道优势削弱商业银行的中介地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电子商务由实体店向虚拟店、由银联或银行的POS终端向网络支付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商业银行支付方式劣势尽显,而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由于支付灵活、便捷,有着传统银行支付方式不可比拟的支付体验,逐渐引领了新的潮流。一方面,新的支付方式大大降低了支付者对银行物理网点的依赖,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支付,所需要的只是一台电脑或者手机终端;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方式大多能实现快捷支付,无需客户开通网银,甚至能够突破网银的交易额度限制。

3.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冲击商业银行客户群

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以前,传统金融的运行模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已经显示出了弊端,互联网金融出现后,它的便利性、广阔性以及模式多样性与传统金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满足了相当一部分客户的需求。其在支付便捷方面动摇了那些资金流动快、交易额少又喜欢方便快捷的客户,例如学生。虽然学生的整体资金不高,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特别是余额宝针对商业银行忽略营销的80%的中小储户的理财需求这个庞大的市场需求应运而生,它的创新在于既能满足客户高流动性的需要,又能兼顾到高收益率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商业银行的客户流失。

三、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研究

1.实现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面临新的竞争环境,传统商业银行应该重新衡量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要认清网络金融的竞争所带来的挑战和影响并应把握住机会,重新组织业务模式,重创行业新价值。国内大型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势在于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手中掌控着庞大的全国客户资料、客户金融往来交易情况以及客户的信用评级情况,并且许多客户都具有潜在的向电商转型的可能。

银行的改革方向应该以网络与核心的金融业务相互整合,以开放、开明的心态主动迎合网络金融公司的竞争与合作。通过对外公开的技术平台,以优势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利用供应链融资作为盈利增长点,注重客户体验,注重电子银行产业的发展。

2.加强对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商业银行应借鉴互联网金融经验,利用其建立的平台积累大量客户的交易和信用数据,通过大数据对客户进行有效分析和不断挖掘其个性化要求,并以此建立一种科学的可以量化的流动性评估模式,既掌握客户的金融需求,又降低交易可能带来的风险。如果缺少大数据这种信息技术,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内的创新很难有所突破,近几年银行在金融电子化方面做的创新也是在原有的金融框架内部所进行的。

3.借鉴互联网金融经验,研发更加贴近客户的产品

通过互联网平台,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挖掘大量数据,积累客户交易信息,从而进行客户的金融需求分析和风险评价。针对互联网企业获得信息的优势,商业银行应该大力发展互联网新业务,将线下业务转为线上业务,增强现有业务能力,改善业务结构加强与客户直接的交流,稳定现有客户群体。相较于刚刚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商业银行拥有其独特的优势,如金融知识全面、人员数量庞大、物理网点多、监管严格以及客户对其高度信任,这些优势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短期之内无法企及。利用这些优势,商业银行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更加贴近客户需求,增强与客户之间的粘稠度,全面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相竞争。

4.加强人才储备,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商业银行应该重视对互联网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培养和吸收既懂得金融又懂得互联网技术的人才。只有通过相关人才和技术的分析,为银行提供有效的决策数据,才能确保商业银行在大数据时代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被淘汰。

四、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虽然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但是还没有达到颠覆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从另一方面来看,对互联网金融倒逼商业银行改革的态势现状要认清,不断改革与创新,运用互联网金融的思想构建商业银行网络运营体系,适应客户需求的发展,联合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实现“普惠金融”,为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曾刚.积极关注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基于货币金融理论视角[J].银行家,2012(11):10-13.

[2]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14-16.

[3]皮天雷,赵铁.互联网金融:范畴、革新与展望.财经科学,2014(6):16-19.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发展;影响

互联网金融是将传统的金融行业向互联网里融入、渗透。近段时间,支付宝、快捷支付、财付通、红包等在线财产交易风生水起,互联网将其“开放、分享、平等、协作”的理念,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使得传统金融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互联网的引入下,传统金融具有更强的安全性,更便捷的操作,更低的成本等特征。同时,互联网金融也通过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等方面逐步地占领了金融行业的重心。这些不断的引入和占领对商业银行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使得越来越多的客户转移方向,削弱了商业银行的资金引入,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一、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与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含义及背景

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是指在金融业务中融入一系列的互联网工具,借用互联网这座桥梁来实现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和信息的传递。近些年,电子科技迅速发展,互联网逐步渗透于传统的金融行业中,接连不断的涌现出各种互联网金融,如阿里小贷、陆金所以及美国Lending Club等金融企业。当然,互联网金融不单单是纯粹的互联网与传统金融业的叠加。互联网金融对客户的吸引点在于它是基于客户们所熟悉、认同的基础上,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具有天壤之别,不仅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加入了互联网工具,更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熟悉的掌握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互联网金融注重开放、平等等精神,得到客户更多的信赖程度,使客户和互联网金融有着双赢的局面。

(二)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原因

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互联网金融创造了良好的产生条件。“手机控”、“低头族”等网络词也相继出现,充分体现了计算机及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有5亿多网民,高达44.1%的互联网普及率。金融业务广泛的影响面为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网上银行、ATM、POS机等也充分的体现了银行的科技化。需要绑定相应银行账户的网上交易,以使得商品到资本的转换,使得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成为可能。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捷与优惠使其有了产生通道,如互联网能够将普惠金融变成可能,为资金的融通提供低成本、高效能的渠道等。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主要有网上银行阶段、网上支付阶段和移动互联阶段三个发展过程。近21世纪,互联网以其广大的影响力逐步取代了报纸、收音机、电视等沟通交流渠道。网上银行的创设也给传统的商业银行增加了一条渠道,客户可以在网上进行开户、查询、转账等业务,方便了更多足不出户的群众,也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压力。2008年左右淘宝、京东商城、1号店等网上购物平台开始盛行,第三方支付的产生给不信任的网络支付提供了保障。第三方支付通过设立中间过渡账户,开发快捷支付、认证支付等支付方式,充当桥梁,给予网络交易顺利进行创造了安全的平台。2013年开始,云端传输等数据处理工具为阿里小贷,腾讯等企业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创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平台,使得互联网金融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播与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金融地位的影响

互联网与多家单位合作,优化了产业利率,充分的发挥了产业链的优势,而传统的商业银行却依旧在其原有的产业链上原地不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则越见明显,而传统的商业银行则逐步被互联网金融所取代。同样,互联网金融具有低成本,高效能等优点,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有效的进行匹配,实现交易。这种模式逐渐深受广大客户的喜爱,削弱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清算和信息功能,使其的金融地位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另一方面,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创立弱化了传统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的功能,打破了其对线下支付的垄断,为互联网金融在金融的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金产业链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金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于利差以及中间业务,而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使得利润逐渐市场化,从而减少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资金收入。由于信贷业务在商业银行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所以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影响下,信贷业务所受的冲击最为显著。互联网金融有着能够简化贷款流程,缩短贷款时间,丰富贷款种类等得天独厚的优势。阿里小贷、红顶创投、拍拍贷等信贷公司相继出现,使得客户逐渐朝向互联网金融,造成传统的商业银行客户流失,资金向互联网金融流转。2014年两会期间,五家民营银行的试点名单出台,互联网金融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却能减少交易成本,使得传统的商业银行资金产业进一步撼动。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主要特征是以规模经济、信息封闭和人海战术为主要的发展方式,只有在一定的经济规模下才能在存贷中介下发挥出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一定的数量,而互联网金融则须具备高匹配的资金需求和高信息化的技术系统。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在与互联网金融新型经营模式的对比下逐渐失去光环,使得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得到推动。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涉及的深度、广度不断扩大,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式的基础发生变化,传统的发展方式将逐步改变。

三、基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的应对措施

(一)转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笔墨当随时代”,经营模式也应顺应时代。在科技化的时代脚步下,商业银行应该改变其传统的经营理念。传统的商业银行固有其优势,比如:基础扎实,网点的覆盖面广等。商业银行应正视互联网金融对其的冲击,转变经营模式,结合其自身的条件,保持优势,融入新的科学技术从而提升竞争力。具体而言,首先,全行上下展开讨论,将互联网金融规划放入长期的战略部署中,明确目标,进一步细化行动路线图。其次,强力推动执行互联网金融规划,在经营哲学、管理理念各个层次上将互联网金融作为核心,逐步的实现传统商业银行向互联网银行的转变。

(二)提高商业银行的业务服务能力

互联网金融的一大优势为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方案,传统的商业银行则存在内部产品并行,业务职能分离等弱势。而良好的服务是传统商业银行的一大优势,参差不齐的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时间、心情等。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诚信对待客户,创造高附加值服务,以此以提高客户的心理积极性来代替商业银行存在的弱势。具体体现在: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服务客户,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不同客户的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在营销过程中避免一味强调自身产品功能以及风险的防范的言辞。同时,遵循“客户第一”的原则来设计产品,使得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功能化需求,提升服务效率,避免客户时间的浪费。

(三)增加金融产品

现今,在利润逐步市场化的时代下,传统的商业银行应该发展新的收入渠道,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向外借鉴,丰富金融产品的类型,实现一卡通,提高中间业务的规模。中间业务在众多的产品下崭露头角,主要由于中间业务的风险相对较小,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内部资产。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企业或个人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都在增加,商业银行也因此有了低收入的保证。

(四)加强人才的培养

互联网金融同时具备科技和金融的特质,作为新兴的金融模式,对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严格把握新人员进入这一关口,严格的进行筛选,对吸入的人员进行素质考验、技术和工作能力考察,纳入复合型人才,从而组成一支具有高素质且专业知识丰富,能够吸引客户队伍。在人才引进后集中进行培训,不断地扩充其科技知识和金融业务能力。同时加强监督队伍的建设,提高监督反馈力度和效率,避免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失误而产生的弊端。

(五)采取合作的发展模式

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的合作是大势所趋。就目前第三方支付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第三方支付最终要经过商业银行处理,加强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从而稳固商业银行在第三方支付后端的地位,能够促进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同时,与互联网建立业务,互联网金融虽客户量大,但内部控制机制较商业银行相对健全,商业银行可以从互联网金融内吸引客户,进而稳固自身的金融地位。

四、总结

本文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就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较大,具体的分析了当前主要存在的影响为三点,分别是商业银行的地位下滑;资金产业链的退化;经营模式的落后。这些影响对商业银行的发展都将带来重重的冲击,然而有冲击也就有机遇。商业银行应当正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影响,发扬自身的优势,改进自身的不足,转变经营模式,提高业务服务能力,提高中间业务的规模,加大人才的培养以及增强合作意识,将冲击转化为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胜.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金融纵横,2014(06)

[2]张旭.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财税金融,2014(11)

[3]周逸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07)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2

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冲击

在对商业银行客户的挑战方面,互联网企业将突破点放在了商业银行最薄弱也看不上的小客户和小微企业,以激活80%的长尾客户。而从资金安全角度考虑,资金量大的客户更偏重于银行提供的安全、专业的金融服务。

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因为信贷业务受众的不同,目前更多的体现为合作与互补。虽然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目前在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占比较小,但长期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中型企业由于议价能力较高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存贷利差会进一步缩小,小微企业信贷由于其收益较高的特点会促使商业银行将其作为业务发展方向,互联网金融企业率先先入为主的入场优势将成为商业银行拓展该领域业务的绊脚石。

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挑战,一方面体现在余额宝募集的资金以协议存款回流银行导致负债成本上升、利润空间降低,另一方面体现在买方付款和卖方收款时间差内的这部分资金就成为支付机构备付金存管银行的存款,即存款流向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备付金存款银行,对商业银行储蓄存款造成的分流现象。

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宣战,体现在业务和支付结算业务两大领域。第三方平台业务方面,快钱、支付宝、财付通等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取监管部门授权的基金销售许可证,即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直销基金公司产品。通过直销渠道手续费的大幅优化(直销渠道低至0.4%,银行渠道一般为1.5%),吸引部分对手续费较敏感客户转至线上平台进行购买,导致商业银行作为销售渠道收取的手续费收入大大缩减。支付结算业务方面,第三方支付价格更低部分业务甚至免费,操作更加便捷,更容易为消费者所接受,直接挤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

二、商业银行互联网竞争策略分析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步步紧逼,商业银行在保持资金、风控、线下布局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转变经营理念、创新研发模式、深入运用大数据、整合线上线下一体化渠道、创建数据新生态、打造平台生态圈等新武器,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1.围绕客户需求和体验转变经营理念

用户体验是在用户接触产品或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形成的综合体验。好的用户体验一定要注重细节,能够让用户感知到你的存在和价值,超出用户预期,甚至引发用户的持续尖叫。

经营理念的转变就是要从产品为中心到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搭建全方位的客户沟通平台:一是答疑互动平台,通过即时通信工具、论坛等渠道向客户提品的售前售后咨询服务,二是直接沟通平台,针对于个性化、高贡献度的专属服务客户,强化客户经理的金融顾问角色;三是需求征集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征集用户对于产品服务的需求优化建议,形成产品创新的源泉;四是体验评价平台,通过设立专业客户体验室、开辟网点客户体验区,让用户参与到金融产品研发中来。

2.建立迭代机制创新产品研发模式

迭代思维的本质是微创新、快响应。通过及时把握用户需求,尽早的将产品推到用户面前,接受市场检验,根据用户需求动态调整产品,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产品。只有如此,才能抢占市场先机,捷足先登的挖掘潜力客户群。不追求一次性满足客户需求,而是通过持续的改进和优化,最终实现颠覆性创新。

商业银行传统的产品研发模式是立项-需求-开发-测试-投产的流程,整个产品研发链条涉及到多个部门参与,存在因部门利益关系出现扯皮延误新产品及时上线的情况,以部门为核心的专业系统的建设更是给全行系统信息的整合带来了不小的隔阂和阻力。目前一些商业银行已逐步推行产品线的扁平化管理模式,通过将具有类似客户群的产品进行归类,形成一个个小的作战单元,便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尽快研发新的金融产品。

迭代研发要注重用户反馈,通过用户访谈、客户体验、定期搜集建议等多种渠道了解用户对于产品的整体感觉,明确用户需要和不需要哪些功能点,让用户参与到产品流程设计中来。同时在不影响风控的前提下,优化业务流程,剔除低效率环节,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3.建立健全大数据应用机制

推动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更加完整立体的客户全视图。按照信息共享整合的原则,加强外部信息整合应用探索,一方面引入来自电商、互联网等渠道用户购物习惯的社交行为、交易数据等非结构化数据,同时引进行工商、海关等外部数据,通过开户证件的关联实现与银行内部的财务数据、风险数据等现有的结构化数据相互补充,全面展示客户行内外综合信息。比如通过银行系统与国家工商总局数据库对接,将企业注册信息纳入银行数据库中,推送注册资本在一定金额以上的新注册和预注册企业信息,通过模型进行匹配筛选形成营销名单,由数据库系统发送至客户营销管理系统,利用企业注册后两周的黄金时间由客户经理团队展开精准营销,使之最终发展成为该行客户。

实现由传统的关系型营销向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的精准营销转变。通过各种大数据技术(主要包括系统日志采集工具网络数据采集工具等数据采集技术,云技术为代表的数据存储技术和包括数据可视化技术、文本挖掘等的数据挖掘技术)对结构化、非结构化、内外部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实现客户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为经营决策、客户营销、风险管理、运营管理等提供数据支撑。同时通过建立监测和效果反馈体系,保证每次精准营销活动的有效开展。

建立大数据风险模型,预测风险并进行主动管理和事前干预。比如通过对一家企业的纳税数据、社保缴纳数据、公积金缴存数据、销售业绩情况等大数据的跟踪,商业银行可以对该企业做出综合风险评估和风险定价。通过持续跟踪动态信息,便可及时发现异常数据,有效提升商业银行防控风险和应急处理能力。

为产品优化提供可靠素材。通过对客户购买产品行为的路径分析、网页浏览的相关性分析、网页浏览量的时序分析、网络流量的贡献度分析等分析技术,分析交易流程设计的合理性,为金融产品的流程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在信息安全方面,完善大数据安全保障机制。要通过设置白名单访问策略、加强对外提供客户信息的审批工作等措施,强化客户信息的保密工作。加强防火墙、数据加密等安全设置,提高银行对网络攻击的预警和抵御能力。

4.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渠道服务能力

商业银行拥有天然的物理网点资源,这是有别于纯“线上”互联网企业的最大优势,应充分发挥网点展示和推广作用,打通互联网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通道,构建线上线下OaO(Online and Offline)服务。

(1)大力发展移动终端电子银行业务,发挥低成本、无时空限制的特点,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3A(anytime、anywhere、anyhow)服务,进一步提高电子银行渠道对柜面业务的替代率,有效分流一部分客户群,减轻柜面业务办理压力。

(2)提升预约服务易用性。第一优化预约流程,客户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预约网点服务,然后到网点快捷办理业务,不仅可节省客户业务办理时间,也使银行的人力资源调配将更加有效、业务需求变得可以预期。第二拓展多种预约模式,如线上申请之后到柜面处理,还有线上申请之后银行后台处理客户再去柜面领取,再如客户线上申请后银行集中处理再由银行直接寄送给客户。第三丰富预约业务种类,如丰富实物贵金属、开户、挂失等预约服务种类,持续优化线上银行和线下网点联动的外币预约取钞服务,让线上和线下协同为客户提供服务。

(3)加强智能网点建设。整合LBS、NFC、二维码等新技术,探索远程客服等人机互动新模式,由客户经理通过移动终端调度网点服务资源,协同柜面、自助设备等多渠道共同服务客户;设置电子银行体验区域指导客户进行自助办理业务,推进金融服务的电子化、自助化。

(4)加快线下渠道整合。拓展低成本、为普通居民服务的社区银行模式,发挥其在提供咨询服务和终端自助服务方面的特色功能,进一步挖掘居民信贷需求;通过财富管理中心吸引高净值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专业化金融顾问服务。

5.自建电商平台创建数据新生态

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客户信息的掌握,银行要想不被电商企业隔离在核心信息层之外,打破信息垄断,就要形成对客户信息的深度把控,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隐藏在数字背后的客户潜在需求、业务关联关系等,预测业务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创新,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和解决方案。

早在2013年初,就有包括工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广大、民生、兴业等在内的18家商业银行进军网上经营领域。银行系电商的优势体现在:通过商业银行自身的品牌价值为其平台产品增信,很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凭借商业银行大量的物理网点,020业务易于拓展;同时商业银行拥有境外分支机构,就等于拥有了跨境电商资源。

银行系电商可为客户提供集商品销售、支付、融资于一体的线上综合金融服务。首先产品销售方面,将银行的线下金融服务渗透到电商平台的交易过程中,如上线贵金属等金融产品,同时可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古董拍卖等非金融产品和房产交易、汽车等大宗商品交易。融资方面体现在通过电子商务与金融服务的有机结合,实现电商平台交易与贷款业务的无缝链接。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6

当下金融生态,传统商业银行无法满足中小微企业和部分个人资金需求者的需要,使得部分资金需求者很难获得金融服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资金需求者能够突破地域以及融资门槛限制,在互联网上获得需要的金融服务,解决金融排斥问题,市场参与者更加普及,企业单位、普通公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金融资源分配,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资源更加普惠,同时也提升社会福利水

二、互联网金融给中小银行带来的影响

(一)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依托互联网,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中介,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设备在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间进行资金划转的服务。比如支付宝、财付通。据统计,在过去4年中,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呈稳步上升趋势,2013年已达5.4万亿元人民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移动支付,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势头迅猛其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手机银行支付、短信支付、NFC近场支付、语音支付、二维码扫描支付等等多种在移动设备上的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发展大大弱化中小银行作为传统支付结算中介的角色。

(二)网络融资

网络融资本质是将融资的某个环节互联网化。网络融资主要包括P2P信贷、众筹融资以及电商小贷等形式。以P2P为例2013年P2P公司有346家,网络借贷规模共计680.3亿元。不管是P2P信贷还是众筹融资都改变了传统中小银行贷款模式,使得整个融资流程互联网化。[3]这是对传统通过银行融资模式的颠覆,互联网化运行模式的交易成本也远远低于中小银行线下运作模式。

(三)渠道业务

在金融产品营销渠道方面,阿里与基金公司合作共推货币基金产品,凭借着巨大的用户数量基础,阿里与金融的结合显得信手拈来,并开始抢占移动客户端市场,让阿里巴巴也开始调整战略部署移动端。同时,百度理财平台在2013年10月份正式上线,目前为止已与华夏基金合作推出“百发”和“百赚”两期较高收益率产品。加上京东供应链金融、“京保贝”融资业务和苏宁云商的转型,互联网企业的这场金融战役刚刚开始但已经开始波及中小银行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他们很有可能凭借自身在用户体验和服务方面的优势打破传统中小银行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运作模式,为金融领域实现差异化服务和创新铺平道路。

(四)大数据技术

作为信息革命的第二个,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及运用,使金融行业的客户数据、交易数据、管理数据等均呈现爆炸式增长,海量数据席卷而来,海量机遇和挑战也随之而来,金融业服务及管理模式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且风险控制有效并向中小银行传统优势领域发起了冲击。例如阿里小贷就是运用大数据的典范,截止2013年4月30日,阿里小贷开业至今累计获贷客户数24.03万户,累计发放贷款803.08万笔,累放金额810.23亿元;余额客户数4.38万户,贷款余额11.48万笔,金额19.78亿元(不包括已转让贷款资产),整体不良率为1.23%[4]。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银行发展策略

(一)借鉴互联网思维,转变服务理念

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能够提供免费且快捷的服务,人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互联网能够有效利用数据资源,更加重视客户体验。中小银行必须学会互联网思维,转变服务理念。改变传统的设计产品的思维,改善金融服务方式以及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优化简化业务流程以便获得良好的客户体验以满足客户需求,留住现有客户拓展潜在客户。例如,一般业务互联网在线平台,客户从开户、支付结算等全部在线操作等。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

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相比具有资金少、规模小劣势并且市场空间小,中小银行基本上都是服务于所在区域经济的地方性银行,网点分布在全国少,一般局限于所服务区域。其客户一般都集中在所服务区域,客户资源少,导致风险集中且金融资源可获得性减弱,阻碍了中小银行的发展。中小银行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或者互联网金融事业部。互联网金融平台与传统中小银行相比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加强风险控制还能够突破地域限制扩大中小银行的服务范围增加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

(三)建设大数据运用平台,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

在大数据时代,中小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首先必须充分利用自身客户数据,增加数据积累,并积极与其他企业政府部门合作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建设完善中小银行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挖掘、处理和保护,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掘客户、更加深入了解客户,创造客户需求增加客户粘度和改进中小银行的风险控制技术。其次中小银行必须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加强技术合作,互联网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先于中小银行,中小银行应该加强合作完善自身技术缺陷;加强客户信息交流,互联网企业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中小银行同样具有优质客户资源,两者应该优势互补;两者还可以共建互联网金融平台。

(四)加强互联网金融人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