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传统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学的传统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学的传统文化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融合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形成高尚品格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学量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帮助学生提升自身信心,产生民族文化自豪感。让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一、在写字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小学生正处于积累字词的开始阶段,需要学量的字词。因此教师需要开展必要的识字和写字教学,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认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传统的好的认读资源,如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教材。教师也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以视屏动画的形式来展示字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对生字的巩固和掌握,同时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的理解字词的意义。同时在写字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教师必须监督学生将字写好。并且学生在写字时常以教师为榜样,因此教师在板书时必须注意自己的书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在进行写字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书法教学,让学生学习毛笔字,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开设书法欣赏课和临摹课,培养学生对毛笔字的兴趣,感受书法艺术。教师在让学生练习毛笔字时,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并主动去欣赏书法作品,学会去发现书法中的书写规律,明白书法中的蕴含的文化因素,如字的结构就能反应出字的美的体现。同时学生通过不断接触书法,能够感受到书法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品格,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结合教学内容拓展传统文化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适当扩展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知识。如在进行《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网络收集一些和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等资源更多的了解关于傣族的相关知识。并且教师可以通过这一课来感受少数民族的特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尤其是一些传统文化的阅读资源,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能不断积累传统知识。小学生年龄较小,还不具备自己合理选择读物的能力,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推荐一些合适的传统文化知识的书籍,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让学生从书本中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古诗词教学展示传统文化

古诗词教学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并且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学好古诗词对学生审美能力、精神品质等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的特点来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古诗词的教学。如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来讲述,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中描述了作者自己年迈独留孤村,但仍想着戍守边关,报效国家,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热切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自己融入陆游的情感,来充满感情地讲述这首诗,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儒学的传统文化范文2

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这“八荣八耻”荣辱观,言简意赅,概括精辟,论述深刻,寓意丰富,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科学结合,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八荣八耻”是非标准鲜明,价值导向明确,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提供丰富而优秀的精神内容

以仁为核心的人文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它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范畴就是“仁”。所谓“仁”,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说:“仁者,爱人”,对人要有仁爱之心,又说:“仁者,义之本也。”这种以人为本的文化道德修养,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仁”、“义”思想本身就体现了人、我、群之间的和谐发展观念。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些话适于建立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中,强调“天人合一”,与当今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中国集体主义的思想渊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的“仁”、“礼”,墨家的“兼爱”、“尚同”及阴阳学说,道家之道等。

为人正直、修身养性的自省精神。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重染,中华民族具有“正道直行,崇尚气节”的精神。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成为坚持真理、追求正义的民族。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要提高人的基本素养,必须以修身养性开始。《中庸》中:“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说的就是修身养性的准则。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重集体,爱国主义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华民族千年的文明史,宋代陆游“位卑不敢忘国忧”,范仲淹更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慨然而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仁人志士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他们心中的信念及名句构成了一股流淌不息的爱国热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呼吁奔走,直至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由爱国主义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使中华民族形成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使祖国统一始终成为各民族、各时代的最强音。

团结友爱,宽容大度的“厚德载物”的包容胸怀。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仁者爱人”。注意尊重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至今对人们的交往实践仍有启示意义。

用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注重基础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仁爱意识。大学生开始走向自立,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由于他们对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体验不深,在基础文化修养方面,常常出现困惑,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对此,我们应当吸收“爱人”“和合”之道,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吸收尚公精神,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重视主体的责任意识,重群体是我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主张“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当代大学生理应承继传统,学会关心社会,热爱祖国,把自己的命运同社会、民族、国家结合起来,树立对自己负责,报答父母、人民养育之恩,为集体、为事业奋斗献身的责任意识,进而确立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和义务感。

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中国古人特别重视知与行的统一。一个人仅懂得应当怎样做人还远远不够。更要身体力行,才算有了道德。三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家刘备临终托孤时的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诫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对自己成长乃至命运至关重要。

培养学生诚信意识。诚信在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人的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标准尺度。诚信就是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其本质是一个人对事业、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用这些基本的道理,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落实、内化、贯穿到每天的生活、学习和衣食住行之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融会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成长发展史中,也曾使中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在加强民族凝聚力和提高国家战斗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理应吸收精华,抛弃糟粕,并将其应用到思想道德教育中,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明是非知荣辱的当代大学生。

儒学的传统文化范文3

1、培养学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始于何时,尚无确切考证,但成熟于秦朝至明代的封建社会。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国人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民族品质,这就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周易》有言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健”就是刚健,含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刚强不怕曲折;“自强不息”就是人要时刻保持一颗进取之心,去创造,去完善自我改变环境。这种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我们的爱国精神融为一体,表现在中华民族不折不挠的开拓精神,表现在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努力争上的顽强生命力,更表现在民族生死关头,国家存亡之际,无数的中国人前赴后继的反抗压迫战斗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一个演员和魔术师,不仅仅满足于把课文讲清楚了,把知识点讲清楚了,更应该运用语言的多种表现形式。深挖课文中能让人心潮澎湃的东西,比如民族精神,比如爱国热情,让他们在学习崇仰古哲先贤志士仁人的传奇人生后,也有一颗民族心、爱国心,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理应具备“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在这种精神指引下,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成长为国家的栋梁,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明白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就可以在学习、生活中,把困难视为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就树立了自信心,就敢于面对困难,也培养了他们积极思考动手实践的好品质。

2、加强礼仪教育,提高个人素质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我们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本文侧重于礼仪教育。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然而时至今日,就是重要节日礼节仪式也不如以前丰富多彩了。礼仪之风更不及日本和韩国。笔者认为讲究礼仪,不是要繁文缛节,而是一种对人尊重和珍惜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就要懂得尊重别人,知荣辱,而礼仪就是尊不尊重别人、自己知不知荣辱的具体表现。一个人无论才学多高,其不知礼、不懂礼、不行礼,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是很难的。在经济发展,全球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的学生日后走向世界,就会遇到这个问题。教师教给学生的应是应对未来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陈旧的东西。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知礼、懂礼、行礼。现在有的学校因种种原因,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个人素质都亟待提高,所以“教之以礼”势在必行了。那么如何教学生礼仪呢?首先就是要知道什么是“礼节”。老师在课堂上尽可能把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礼节”给学生多介绍,古今中外均可提及。但强调的是生活中常用的礼节,如初次见面要“握手”,别人帮忙要“及时”道谢,不能因其常见就不加以强调。再就是要懂礼,就是别人向你施礼,你要知道。最后就是行礼了,别人施礼于你,你要以礼相待。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当然特殊情况就另当别论了。一个人懂礼了,其个人修养就有可喜进步了。因此,对于正在良好人格塑造时期的学生们来说,加强礼节教育无疑对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帮助。

3、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

重视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准确地说是对先秦诸子等著作的研读。为什么这样说呢?笔者赞同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中的观点:一是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二是关于先秦诸子的著作所讨论的问题都是永恒的话题,比如人生、比如幸福。这些是每个地球人都必须思考的,都在不断追寻的。因此读先秦诸子就是寻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源。读这种经典,目的是什么呢?前文我已经说过,学生正处于知识渴求的黄金时期和生理的发展高峰,身心双方促使他们对人、对人生、对社会要有所了解,而这些文化经典正是教给他们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社会,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引下,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其外圆内方的品质,让学生真正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对此,笔者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仅以《老子》一书为例。《老子》一书,玄妙情深,在传统哲学范畴中最先提出“道”的概念,并以此作为其最高哲学范畴。他认为“道”是万物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认为“道”是永恒的,并称其“道”为“无”,认为“无”比“有”更根本,并由此演出一系列丰富的辩证思想。这是学生以前所不明白的,学生接触“老子”之“道”,若教师教之有“道”,定能启迪学生智慧。因此,揭示老子的辩证思想,是教学生学会变通的关键。老子认为事物之间不是孤立而存在的,而是在相互依存之中,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又告知我们事物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的,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其目的就是告诉人们要以辩证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生活,遵循事物的规律办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应当取舍得当。然而这种精神或思想的传播,就要教师能适度掌握并引而申之,启迪其智慧,使其得到真正的领悟,这样学生才能学到东西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指导学生进行保质保量的诵读。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大量的诵读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便于日后的吸收消化;二是在大量的诵读中让学生自然感到中国古典文化的“温柔敦厚”特色,潜移默化其气质。

二、结束语

儒学的传统文化范文4

关键词:培养;传统节日文化;兴趣;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11-02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俗和道德风尚,寄托着整个民族的美好憧憬。近年来由于受到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我们的传统节日备受冷落,一些传统节日的内涵正在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在年轻人看来,过节就是休息,就是吃喝玩乐;在孩子们看来,过就是收压岁钱,过端午节就是吃粽子,过中秋节就是吃月饼……他们不知道,传统节日文化不仅是风俗民情,更彰显了我国灿烂文化中所蕴含的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等传统美德。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节日所受到的冷落,其实也就是传统文化中美德的逐渐流失。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让下一代重新认识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2011年笔者申报并承担了本校校课程《中国节》的教学任务,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索、感悟传统节日文化,感受颇多。在不断地“教与学”的互动中,针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传统节日文化,调动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传统节日文化,逐步探索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调动学生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的积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之前一定要先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在最初开展传统节日教学活动时,缺乏适合教学对象的专业教材,为了上好这门课,我决定立足实际,没有条件也要为教学创造条件。首先制定教材内容,根据时令顺序,捋顺出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龙头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其次确定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如:传统节日的起源或传说、民俗及民俗的地方特色、饮食文化、文学作品、民谣谚语等;最后利用网络、图书、影像等资料,多方面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春节后的第一堂课,笔者充分利用学生们依然沉浸在春节氛围的机会,以学生熟悉的春节为例,把表现春节热闹场景的影像、音乐、图片、文字等资料做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而后把动画片“年的传说故事”播放给学生们观看,面对熟悉的场景和充满趣味性的传说故事,学生们的反应很强烈,生动的图片、影像信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接着笔者因势利导,号召学生们积极参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并教给学生怎样利用网络、影视、书籍、访问等多种途径搜集资料。第二节课的学习内容安排的是“元宵节”,笔者布置了搜集“元宵节”有关资料的作业,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很多学生也通过这种学习和参与的方式开始喜爱上这门课。随后,我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根据学生居住区域、家庭状况、学习能力等情况合理搭配,学生选定组长并完成下面四个题目:(1)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2)元宵节习俗;(3)元宵节诗词文化;(4)元宵节的地方特色。然后分发表格,让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完成。由于准备比较充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特别积极,一堂课下来,学生们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次教学活动让我深切认识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多种途径搜集传统节日的资料,做好计划、准备何等重要。

二、优美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探究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活动更是如此。小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怀有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但也很浮躁,做事情缺乏耐心。怎样培养学生学习传统节日的兴趣呢?怎样让学生乐意并主动地去了解传统节日呢?我发现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都蕴藏着生动、美丽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大人喜欢,孩子们更喜欢。所以每一个传统节日来临之前,笔者首先启发学生搜集关于该节日的相关故事。例如:端午节来临时,我让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故事,其实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有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还有源于纪念屈原的。很多学生告诉我,没想到过端午节也有那么多的由来和传说故事。拓展学习“聊聊曲阜的端午节风俗”,学生通过口头访问、阅读书报、上网查询等方式,更深层次地了解有关端午节的知识。了解到曲阜人过端午节有凌晨门口插艾、挂香荷包和用艾叶煮鸡蛋的风俗,还有吃粽子、饮雄黄酒的习惯。同时学生通过学习还了解到曲阜旧民俗与新民俗的不同,以及旧时的孔府里过端午节的习俗。这些活动让学生们对端午节的理解更深刻了,也更喜欢了。

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的热情

为提高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及学习热情,笔者力求做到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授课方式既要符合实际,又要带有新鲜感,还能开阔孩子的眼界。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形式如下。

1.多媒体教学。观看各种有关传统文化的图像、视频等,这种展示方式能更直观、生动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

2.双向互动。如学习重阳节,带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与老人共度重阳节,使学生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游戏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如正月十五猜灯谜,清明节放风筝、荡秋千、踢毽子、踏青等。这些教学活动更具趣味性,更能抓住孩子的心,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4.亲子互动。邀请学生家长加入活动,协助学生在家完成学习任务。如:端午节包粽子,腊八节熬制腊八粥,春节包饺子等,这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既培养了学生爱劳动的美德,同时又增加了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了解。

5.知识竞赛。节日来临之际,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资料,并且通过必答、抢答等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6.远足活动。如清明节来临之际,带学生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让学生通过扫墓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

7.诗词朗诵。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许多优美的诗词美文,让学生积累与节日有关的趣联妙对、古诗词名句、谚语、歇后语等,开展一个节日诗词朗诵会,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儒学的传统文化范文5

【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大学生;人文素质;季羡林国学院

1996年德洛尔代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明确了大学的本质在于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旨在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大学必将承载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任务,其中育人是关键。据此,本文通过探究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弥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整体性缺失的意义,介绍了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依托季羡林国学院这一宝贵丰富的国学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全方位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的具体做法,成效显著。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其中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然而,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水平状况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不仅与社会风气和高等教育体制有关,也与大学生自身对于主流价值观的甄别有关。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水平上,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习态度方面,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博闻强识,善于接受新生事物,适应性较强,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但不足之处却体现为在待人接物方面担当意识不强和解决处理问题批判精神和独创能力相对缺乏。

在“三观”方面,虽然高校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积极营造丰富多彩有内涵且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校园文化,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总体来讲,当前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信仰缺失、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淡化,未能树立牢固的是非观和道德观。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1)思政课的开设重理论轻实践,加之绝大多数学校采取的考试形式仍然是传统的笔试,使学生对思政课避而远之,产生不重视的态度。(2)一些高校寄希望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无奈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化选择使得大多数活动的举办都流于形式,最终未达到预期目的。

在心理素质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同学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自负、抑郁症、恐惧症、恐怖症等心理疾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处于特定时期,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心理面临从校园生活向社会过渡的转变,认知各方面都不成熟却急于证明自己。最近几年校园频频发生的大学生故意杀人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下滑的事实。

另外,当前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合理也是造成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一些理工科大学针对具体理工科专业设置的课程中往往缺乏人文类的课程,致使理工科学生对最基本的文史常识都不懂,在研究学问过程中只注重发扬“求真”的科学精神,而没有注重“求善”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在高校范围内开展国学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改革探索已经展开,一些高校通过设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引进西方“通识教育”的理念,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试点改革。在推进素质教育比较成功的做法中,北京大学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科学通史》成为北大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历程经过高校自身及社会各界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文章的创新之处就在于通过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大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将继承国学传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做当前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树立新时期道德规范,在传统文化熏陶中汲取有益的思想养分,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指导当代大学生如何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以德育人,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是高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教材。

三、季羡林国学院对于推动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开展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

坐落在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的季羡林国学院以“季羡林纪念馆”为核心,是目前国内保存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生前遗物和作品最多、最完整的纪念馆。该馆的设立以整理、研究和弘扬季羡林国学思想为重点,是学院师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是提升师生文化素养,培养新一代品德高尚,内涵丰富的人才教育基地。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国学教育将把民族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并在下一代的心里生根发芽。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体现了国学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思想的重要作用。季先生还说过“对于学习国学,我看大学生,不论工科、理科还是文科,大学一年级开始要把国学作为一门必修课,要开始就要学习国学。”体现季先生对大学生学习国学的殷切希望。

基于此,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通过开设《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这一必修课和以季羡林国学院为平台构建校园文化新特色,对全校所有师生进行素质拓展教育。

(一)围绕《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的开设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的开设涉及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首先需要确立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为体现陕服鲜明的育人特色故开设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由学院相关教学部门承担起《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的教学、管理、科研工作。围绕《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先后成立国学传统文化教研室,制订教学大纲,聘请专任教师、尝试编写系列讲义,完成校级重点课程的立项、校级教改项目的立项,以及目前正在进行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该课程已经在11级本科生范围进行,期末考核分两部分进行:开卷考试和撰写心得报告,从课程期末考核结果来看,学生从这门课中收获确实不少,获得预期效果。

(二)以季羡林国学院为平台构建校园文化新特色

学院围绕课程进行一系列相关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季羡林纪念馆,聆听名家讲座,用传统国学文化浸润心灵,举办季羡林国学思想高端研讨会,把季羡林国学思想融入学生骨干的教育培训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举办“国学传承思想,激发理想信念”演讲比赛,配合“世界读书日”举办国学主题活动,校园网开办“季羡林国学院”专栏等方式营造具有丰富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使得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迈出新的一步,更让师生受益匪浅。

(三)依托季羡林国学院开展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自开设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季羡林国学思想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切实受益的课程。通过演讲比赛、读书活动、聆听报告、参观纪念馆等实践活动,在师生群体中引起广泛赞同,对广大学生起到良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激励作用,推动了季羡林国学思想的普及和传播,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在全校掀起了学传统,讲爱国,促学习的良好风气。与此同时,也提升广大教师的素质。教师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深受启发,明白为人师表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如完美的人格品质,崇高的敬业精神,师德远比能力更重要。

四、结语

十以来,先后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多次论述,充分表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的主题。高校必将承担起对师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使命,国学传统文化也将会弥补高校素质教育中的短板,其中,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起到关键作用。2014年12月5日,季羡林国学院被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授予第二批“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下一步,学院还将充分发挥季羡林国学院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教育功能作用,广泛开展国学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水平,加强内涵建设,创办一流大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成.国学启蒙[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儒学的传统文化范文6

一、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

1、主张“仁爱”,有助于人际和谐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孔子时期,他就提出了诸多的令后世难以超越的优秀文化主张,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仁爱”思想,“仁爱”是指宽人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也就是对谁也不要生坏心,对所有的人都要仁爱。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或者两个,从小他们就是大人世界的中心,进入学校这个集体之后,难免会产生落差心理。加之在与同学的相处过程中,不懂得谦让不仅会伤害同学,最终也会伤害自己。所以,在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教学中教会学生“仁爱”精神十分重要。只有拥有了“仁爱”,学会爱他人,才能够获得能够长足发展的友谊,才能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收获更多。

2、明辨“义理”,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义理”是指普遍皆宜的道理或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本文中的“义理”是指普遍皆宜的道理。普遍皆宜的道理是一个学生应该了解和学会的最基本的法则,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普遍皆宜的道理是个体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评判标准,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那么他的人生也只会是糟糕的一生,而这与他的思政教学课学习息息相关。第二,普遍皆宜的道理是个体在生活、工作过程中最基本的遵循,是进行其他活动的基础。第三,普遍皆宜的道理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了解并学会在恰当的时候发挥“义理”的作用,不仅对自己,而且对他人也是一种良好的价值取向的提升。

3、追求“内圣外王”,有助于塑造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放置在今天的思政教学课上,是指思政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对内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努力使自己朝圣人的方向发展,对外(即对待他人)采取平等、宽容、诚心的原则,与他人好好相处。这一优秀文化追求,有利于学生个体自身塑造理想人格,建设强大的内心世界,以一种平稳的姿态面对各种挑战、困难和挫折。

二、思政教学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1、奖掖崇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

一位优秀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此话在突出父母对孩子的重要影响的前提下,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老师的重要作用。在思政教学中,一位崇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老师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只有思政老师自身真正的认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高妙与价值,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深受其影响,从而从内心深处涌出一种学习的自觉,从而真正自觉主动的了解思政,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思政教学中注重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教学过程是直接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思政教学过程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主要包括思政教学教案的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的使用(例如可以选用一些带有优秀传统文化气息的语言来进行思政教学)、教学重难点的设置是否与传统优秀文化有关、教学作业的布置可以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教室布置的名人名言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偏重等等,这个过程是最直观融合思政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也是所有融合的最直接表现。所以,思政老师要充分把握这一时间段尽最大的努力使学生感受到二者融合的重要性、必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

3、营造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环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政教学已经远远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中的教学,学校整个环境的营造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在这方面,学校可以在整体布局上花一些心思,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造,例如在一些学生必经的路上或显眼的位置粘贴一些融合思政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名言、图片等等。还可以在日常的广播中加强对融合思政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使校园中的学生,不管是在走路,还是在食堂,都可以听见,次数多了,无形之中就会加强学生的意识世界。

三、思政教学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在今天的时代大展潮流中,不仅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需要融入思政教学,通过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精神,促进中国优秀文化功能在当代的进一步发挥,而且思政教学也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思政教学最重要的是树立学生的思想整理立场、角度,更加全面的认识国家的政策、发展任务等等,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本,其中很多因素已经化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存在中华民族儿女心中,故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思政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思政教学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思政课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完善心灵品格,增进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