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系营销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系营销方案范文1
关键词:可燃气体;易燃液体;油罐区;泄漏监测;消防监控
中图分类号:TE9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2-0043-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国内各地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石油库、液化气库等易燃易爆场所的数量和规模都相当可观。油品和化工成品储罐区。这些场所皆有爆炸危险,易导致大范围火灾而造成扑救困难和人身重大伤亡及财产的重大损失,同时也带来了广泛的油罐区消防安全问题。鉴于油罐区特殊的火灾危险性,在罐区内设计安装监测与消防安全监控系统具有实际意义,其目的在于将罐区内诸多的危险因素及环境和工艺参数给予实时监测、报警和监控,分析判断储罐区的安全状态,及时预测可能的事故后果和消除事故隐患,避免火灾事故发生[1]。
一、油罐区火灾特点及原因
石化储罐区储存的物质主要是油品及液化气等可燃、易燃液体,可燃液体常温下遇点火源易起火燃烧,且具有流淌性,装盛可燃、易燃液体的容器、管道一旦发生泄漏,会产生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蒸气,尤其是蒸气压较高的可燃液体,在流淌过程中液体蒸发速度加快,不断地从液面散发可燃蒸气,一旦接触火源,即使是极其微小的火花,都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石油产品的火灾有以下特点及原因:
1.着火速度快,火势凶猛。按一般规律,燃烧可分为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而石油产品着火,分三个阶段,亦不明显,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甚至在一瞬间,就形成了火海,其速度之快,火势之凶猛,是石化储罐火灾特点之一。由于石油产品易燃烧的特性,主要是以其闪点、燃点、自然点来衡量的。一般石油产品的闪点与燃点相差约1℃~5℃;即使闪点在100℃以上的石油产品,其燃点比闪点仅高30℃。例如:汽油的闪点是-50℃~30℃,爆炸极限上限6.48,下限1.58,自然点是415℃~530℃,一旦泄漏,迅速变为油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易燃、易爆气体。它被气流推动、扩散,其漂移距离一般在45.7左右,这时,哪怕是遇到闪电一样的火花,刹那间也会引起一场火灾,其火势就在整个油蒸汽范围内猛烈燃烧。所以,闪点越低的石油产品,其火灾危险性越大,燃烧速度越快,火势凶猛。
2.火焰高,辐射强。例如一个5000 M3油罐燃烧时,若直径为11.5 M3时,其辐射热度平均值为1400大卡/平方米・小时;若直径为23m时,则为3000~4000大卡/平方米・小时。
3.烟雾大,毒气重。石油产品一旦着火,其烟雾和有毒气体,比其他物质高出34倍,特别是部分原料其本身就有毒性,如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环氧乙烷等。如果火场中有这些有毒物料,其有毒气体会更浓。
4.爆炸危险性大,连锁反应快。石化储罐区一旦有易燃液体、气体泄漏,遇火星,即可闪燃或因超温超压引起爆炸,如果扑救措施不力,则易引起连锁反应,造成损失。
5.冲击波力大,破坏性强。石化储罐区生产装置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其冲击波在瞬间可摧毁设备和厂房。
6.受热膨胀快,流动范围广,扩散快。石油产品受热后体积膨胀快,同时蒸汽压力增强,若物料储存于密闭的容器中,就会造成容器的膨胀,甚至炸裂;一旦发生破裂,液体泄漏出,就会流动扩散;而液体流动扩散的强弱取决于油品本身的黏度,黏度低则流动扩散性强,会向四周流散,造成大面积燃烧。
7.容易蒸发,火灾难以控制。石油产品尤其是轻质油品具有易蒸发特性,比重越轻的油品其蒸发越快,闪点亦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石油产品的蒸发有两种状态:静止蒸发是指在比较严密的容器内的油在空气不太流通情况下,液面发生的蒸发现象;流动蒸发是指油品在进行泵送或灌装时,油品或周围的空气处于流动情况下,或二者都处在流动情况下所发生的蒸发现象。石油产品的蒸发速度与温度、蒸发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液面承受的压力、比重等因素有关;蒸发速度较快的油品,其蒸发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易超过爆炸下限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且其比重一般在1.59~4.00之间[2],往往在作业区空间、地面弥漫飘荡,在低洼处聚积不散,大大增加了火灾危险性。
8.容易沸腾突溢。储存重质油品的油罐着火后,由于辐射热作用、热波作用和水蒸气作用,有时会引起油品沸腾突溢,使燃烧的油品大量外溢,甚至从罐内猛烈喷出,扩大灾情。
9.容易产生静电。石油产品的电阻率一般在1012Ω・cm左右,当沿管道流动与管壁摩擦和在运输过程中因震荡与车、船管壁冲击,以及在装卸、灌装、泵送等作业过程中,都会产生静电且电位高达2~3万伏。静电的主要危害是静电放电;当静电放电产生的火花能量达到或大于油品蒸气的最小点火能量时,会立刻引起燃烧或爆炸。
二、油罐区火灾安全监测及消防监控需解决的问题
石化消防安全的核心问题是通过监控手段保障生产过程安全。在石化生产过程体系中某一环节的消防安全问题,应与石化生产体系及生产工艺紧密结合、与企业发展决策紧密结合。因此,石化储罐区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泄漏检测与消防监控与消防监控系统在设计中需解决下列问题:
充分考虑生产过程复杂的工艺安全因素、被保护对象火灾特殊性、或蔓延和连锁反应问题,实现消防安全与生产工艺相结合。
通过计算机通信、控制与信息的有机结合,实现不同消防安全单元或区域、不同消防安全监控设备的纤细交互。
进行消防安全信息化管理,实现数据库的图形化及可透视性、消防安全信息共享和消防安全事故分析诊断。
显然,实现石化储罐区的消防安全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应综合考虑石化生产体系安全要求和实际生产工艺状况,形成相关设计、施工指导原则和方法。
三、储罐区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消防监控系统设计
(一)系统设计原则
石化储罐区可燃气体泄漏监测及消防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是根据石化储罐区消防安全监测要求,采用系统集成方法设计构造系统,实现石化储罐区安全参数实时监测处理和安全状态分析,及时预测可能的灾害事故后果,并通过联动控制装置有效启动现场消防设备或灭火设施。
根据上述思路,系统设计遵循两项原则:一是管理软件与系统硬件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管理规则和事故处置预案,将安全管理要求和事故处置预案与硬件系统有机结合起来,确保设备监测可靠性和联动有效性;二是生产监测与安全监控相结合,通过连锁控制、自动停车及其他参数控制等措施,使罐区进出料生产过程控制与静态安全参数监测协调互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二)系统硬件结构
图1石化储罐区火灾监测与灭火联动控制系统结构图
根据石化储罐区的特点,考虑到工艺参数和火灾参数的监测要求,石化储罐区可燃气体泄漏监测及消防安全监控系统采用图1示结构形式,以兼顾工艺监测参数DC4~20mA传输和火灾参数频率量传输的不同要求,以及灭火设备联动控制所需的信号要求。
图1系统中,火灾参数探测一般采用防爆型火灾探测器,如选用防爆型火焰光探测器、防爆型电子感温探测器、线缆感温探测装置等;工艺参数监测则根据数据通信协议要求,设计构造防爆型DDZ转换器,接受处理仪表输出信号,如可燃气体浓度、气体成分、储罐温度、液位、压力等工艺参数探测器的输出信号[2];监控主机主要完成对工艺安全参数及火灾参数的连续采集处理和状态分析,及时预测事故并采取处理措施,有效启动现场消防设备,实施灭火操作。
(三)系统软件设计
按照系统集成方法,石化储罐区可燃气体泄漏监测及消防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软件采用模块化编程,主要包括系统主控模块、事故处理模块、信息通信模块、消防管理模块等,功能如下:
1.系统主控模块。主要完成数据采集处理、报警判断与联动控制输出、自动与手动控制方式切换、系统管理。
2.事故处置模块。根据监测数据完成对监测区域安全状态的事故状态分析预测,对工艺安全进行操作控制和处置紧急情况,实施救灾方案。
3.信息通信模块。主要完成通信协议管理、数据通信控制、异地远程联网
4.消防管理模块。主要完成系统操作管理、设备工况管理、防火管理与数据存储。
按上述模块划分,系统应用软件可采用Windows环境下编程语言,面向对象设计应用界面和数据库,全面支持可视化编程,提供集中数据管理功能。
(四)数据通信传输
在数据通信方面,石化储罐区可燃气体泄漏监测及消防安全监控系统主要依靠各类探测器采集现场数据并送入监控主机,通过对各类参数的数据分析处理和预测判断,产生报警与消防设备联动控制信号,同时将监测数据及各种信号存入系统数据库,并通过远程传输方式送入上级管理中心,实现数据分类地存储、数据共享、信息查询和业务管理等功能。石化储罐区可燃气体泄漏监测及消防安全监控系统的数据通信传输方式图2所示。
图2石化储罐区可燃气体泄漏安全监测及应急处置系统数据传输框图
四、结语
综上所述,石化储罐区可燃气体泄漏监测及消防安全监控系统是石化储罐区的消防安全基础设施之一,对安全参数监测的准确程度、固定灭火装置的联动及时性、应急处置措施的合理性、系统无故障工作时间、系统运行成本等各方面指标,需结合实际工程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陈南.石油化工储罐区火灾探测报警及远程灭火联动控制系统研究[J].公安部科研项目技术研究报告,2001.
关系营销方案范文2
[关键词]智慧校园;物联网;中间件:RFID;ZigBee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3-0095-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3.019
引言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关乎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秩序,也承载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稳定等社会责任。随着社会发展,校园突发事件明显增多,不明身份的人很容易出入校园;家长除了借助通信工具与老师进行沟通,很难及时了解孩子出入校园信息;校内重要场所、危险区域除了视频监控、文字警示外,没能借助现代新技术实现语音提示、安全联动报警等功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基础薄弱,迫切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实现全方位、多渠道方式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管理。
近年来,随着RFID技术提升、成本下降,使得其在物流管理、食品溯源、高速收费等领域成功应用,把RFID技术应用到校园安防系统,必将有力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工作。
一.物联网技术内涵与特征
1.RFID原理及技术特性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即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是一种无线自动识别技术,也称电子标签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创新,可通过无线电信号来识别特定目标并进行相关数据的读写,而无须在特定目标与识别系统之间建立光学或机械接触,它利用无须电波来传送识别的数据。透过对象上的微电子芯片“标签”。每个标签都会自动发射出特有的ID码,通过无线传输,不须实体接触即可完成数据交换,且数据交换时也无方向性要求,因此能够提供充足的对象信息。它将相关信息传送到计算机系统里,用以对对象进行追踪、识别、排序和确认。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基本组成单元包括RFID标签(Tag)、RFID读写器(Read)、数据传送与处理系统。RFID标签是内存带有天线的芯片,芯片中存储有能够识别目标的信息,它具有信息接收传播穿透性强、持久性、种类多、存储信息容量大等特点。读写器由接收仪、发送器、收发器和控制模块组成,控制模块和收发器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实现沟通功能。读写器通过接收标签发出的无线电波接收读取数据,由控制计算器处理接收到的数据从而进行管理控制。在主动射频系统中,标签中装有电池;被动射频系统中,标签必须在读写头的一定范围内活动,以便获得能量传输数据。
2.适用于校园安防管理的电子标签的识别方式
读写器识别电子标签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近距离人工刷卡、无源远距离识别和有源远距离识别。在系统集成中,识别方式的选择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读取率和便利性。
近距离人工刷卡方式:高频(HF)和低频(LF)IC型电子标签(比如公交卡,传统门禁卡等)与相应读写设备的应用,由于其识别范围在15cm之内(标签到读写器的直线距离),用户必须将电子标签取出并上前靠近读卡器才能被识别。这种方式尽管识别率高且成本低廉,但由于在使用中需要用户依次逐个识别。在进出校门的高峰期会形成拥挤现象,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目前这种工作方式几乎已经被淘汰。
无源远距离识别方式:超高频(UHF)频段以915M为主的读卡设备和无源ID型电子标签的应用,其识别范围达到10米左右,可解决近距离人工刷卡方式识别效率低的问题。个别较好的读卡设备能够支持多达50个射频卡的同时并发读卡,相交之前可大大改善用户的通行速度,无需逐次排队进出校门。但这种方式仍存有很多应用上的问题:(1)无源电子标签不能被金属物和人体遮挡,这就需要每个人在进出校时不能背对读卡器天线位置,同时电子标签也不能放置在衣服口袋或书包内,也不能紧贴人体;(2)无源电子标签不可以与任何金属物混放在一起,否则无法被识别到;(3)在识别范围内,大流量人员的出入也会造成较高的漏读或错读情况。这些缺陷的存在以至于这一技术基本无法应用于平安校园领域。
有源远距离识别方式:主要以2.4~2.48G频段为主,最有实用价值,同时也是最适合校园的一种识别方式。使用有源的读卡器设备和电子标签识别距离极远,可在50米半径范围内轻松读取,同时支持多达200个电子标签的同时并发读取,最关键的是有源电子标签能够克服人体、衣物以及非封闭金属环境等遮挡,大量学生一起进出依然能保证极高的读取准确率。
3.RFID中间件及其在物联网应用系统中的作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及系统应用的不断推广普及,许多的应用将涉及广泛的设备范畴,其间所涉及的采集设备(如各类传感器、RFID读写器)种类繁多,如何最大限度缩短应用软件的开发周期,统一管理各种硬件设备,与第三方软件的系统集成等许许多多实际应用问题催生出新的系统诞生一一中间件。物联网数据综合处理平台(简称中间件)在研究多种类型的读卡器接口方式、通讯协议等基础上研发出可以适用不同的硬件(读卡)设备,能提供多种策略的该平台数据被应用软件灵活调用。RFID中间件扮演应用程序与RFID标签之间的中介角色,中间件所提供的一组通用应用程序接口(API)供应用程序端使用,即能连到RFID读写器,读取标签数据。这样一来,即使读写RFID读写器种类增加、改由其他软件取代或应用程序增加等情况发生时,应用端不需修改也能处理,省去多对多连接的维护复杂性问题。该平台具有对不同类型的读卡器设备进行管理和参数设置、数据过滤(时间过滤、条件过滤等)、实时监控设备运行、建立数据表并与数据库连接等功能,为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共性平台、综合平台,更为将来更多的开环(大型)系统的应用奠定了扎实的开放的环境基础,极大的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开发效率及更好的整合兼容性。中间件系统应用见图1。
中间件是一种开放的、可扩展的物联网软件平台,支持“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数据格式、不同通信协议、不同通信方式”的物联网终端设备:利用“二次采集”技术,对终端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二次采集”,即对采集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并转换,输出标准格式的数据;当终端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提醒和处理,甚至自动修复,并且不影响其他相关终端设备的正常工作,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维护难度:能对不同类型物联网终端设各进行独立且便捷的配置、添加和管理,甚至可以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和采集速度:能独立分析不同厂家和型号终端设备的数据,支持数据包标识分析、长度分析和综合分析,把“专业的数据”变成“通用的数据”;能支持500个以上终端设备同时运行;能根据用户需要将数据转换成十六进制、十进制、字符串格式,具有“标准化数据输出”技术,便于数据的分析和统计。
4.ZigBee技术
ZigBee技术是一组基于IEEE802.15.4无线通信标准的、面向自动化和无线控制的无线网络方案,相对于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ZigBee是成本和功耗最低的技术。ZigBee的低数据率和通信范围较小的特点,决定了它适合承载数据流量较小的通信业务。其通信速率在2.4GHz时为250Kb/s,在915MHz时为40Kb/s,在868MHz时为20Kb/s,传输距离为10~75m。
ZigBee主要适合于传感、远程控制和工业控制领域。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通过ZigBee相互协调,实现通信。这些传感器只需要极小的能量,将通信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以接力的方式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不仅通信效率很高,网络容量也大,一个ZigBee网络可容纳多达1个主设备和254个从设备,一个区域内可同时容纳近百个ZigBee网络。这些特点使得其在传感器网络、工业监控、安全系统、家庭监控等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平安校园管理系统设计
当前,大多数学校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仅仅学校相关信息,校园主要场所或重要区域安装摄像监控,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只能以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取得联系。由于教师要面对许多学生,不可能有过多的精力每天逐一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因此三者之间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家长对孩子在校的情况也不能做到全面、及时地了解与掌握。传统的校园管理系统存在着管理效率低、成本高、功能有限等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校园安防系统带来技术性的飞跃,使学校、家长与学生三者之间信息及时互通成为可能。平安校园管理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物联网、RFID射频识别与无线通信技术,打造的具有安全、支付、家校沟通、信息采集等功能的综合应用系统,它可以实时的将学生考勤、学习、考试、作业、体检信息、消费情况等进行反馈,建立学校家长方便快捷、有效及时沟通的教育信息互动平台,对校园重要区域或危险场所进行电子监控报警,实现防患于未然。平安校园安防管理系统结构见图2。
三.平安校园管理系统的实现
1.门禁系统
门禁系统技术主要由三个层的设备构成,底层包括身份识别装置(密码、指纹(生物识别)、读卡(IC或ID等))、电子门锁、出门按钮、报警传感器和报警喇叭等;控制器用来接收底层设备采集来的人员信息,与服务器的数据库校验其授权情况后做出处理;庞大的门禁系统是将多个控制器、底层设备构筑的小系统通过通信总线与中央控制计算机相联所组成。门禁系统结构图见图3。
其功能可概括为权限管理——每个出入口可对进出的人进行授权,限制某一个或多个人员是否可以通过此出入口,常用的判断方式有密码、指纹(生物识别)、读卡(IC或ID)等,还可对该出入口指定时间段的进出情况给予设置:实时监控_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终端机实时查看每个出入口及区域的人员进出情况以及它们的状态(包括出入口当前开关状态和各种非授权状态的报警等);也可以在紧急状态关闭或打开所有或单个的出入口;记录查询——系统可储存所有的状态记录、进出记录,可按不同的查询条件查询,配备相应考勤软件可实现考勤、门禁一卡通:异常报警——在异常情况下可实现终端机报警或报警器报警,如:门超时未关、非法侵入等。
2.校园危险区域安防系统
校园危险区域安防系统是为加强对特定区域的安全防范,结合人机对话以及逻辑判断技术实现智能控制,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具有前瞻性。该系统可实现周界检测及防御一一对周界进行智能分析检测,可对徘徊人员进行语音警告,并对翻越人员进行有效防御,采取智能检测可有效避免误检和漏检,通过软件智能分析可有效区分人员或动物干扰;过渡区检测及防御——对位于核心区域与防御区之间的过渡区采取跟踪定位,当区域被侵入时快速定位侵入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防御,同时可结合视频监控设备对其进行抓拍:核心区域防御——此功能包括门窗的检测防御,以及重要区域的紧急防御,同时对该区域的重要出入口实施缓冲措施,即对出入口区域设定缓冲区,当该区域内出现多人的情况下系统需要所有人员验证身份后才许可进入,可有效避免内外结合以及跟随人员进入的可能性;紧急防御功能——此功能只在当核心区域被侵入时才启动,在正常情况下用户是安全的,能有效避免无侵入情况下的误触发;备用电源功能——确保供电失常情况下,系统仍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正常使用,使通讯畅通无阻,有效避免非法人员企图通过中断电源来入侵系统。
3.师生考勤集成系统
基于RFID技术的学生上课出勤和教师考勤系统是指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和无线射频管理学生和教师是否按时进入各自指定区域的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自动识别身份信息——在学生/教师进入教室的时候,阅读器读取当前进入教室的学生/教师ID卡电子标签号,并通过与后台服务器数据库的信息对比,从而自动识别该学生/教师进入教室时的身份并记录在服务器数据库中;课程排班对比:当学生/教师进入读写器识别范围时,系统会自动把其证件ID号与服务器数据库中的学生班级名册或课程排班表进行比对,核对目前所处教室的班级名单以及检查上课教室是否符合教师授课;生成出勤/考勤记录一一针对核对正确的学生/教师,自动记录出勤/考勤时间,并根据时间条件判断是否旷课或迟到,同时自动更新后台的考勤数据表,并由此实时计算出勤/考勤合格率。
为预防少数学生试图蒙骗考勤系统而可能同时携带别人的ID卡的情况,可由任课教师使用手持机等便携设备即时清点学生ID卡总数,如与系统统计出的人数不符,则说明有无效的学生ID信息。师生考勤集成系统结构见图4。
4.短信平台系统
学生是否按时到校、何时离开校园以及在校出勤等表现情况是家长极为关心的,短信平台是学校与家长之间最为有效的沟通平台。
短信平台系统具备自动发送即时信息一一学生到校(上学)、离校(放学)时,相关的安全信息会通过短信猫(猫池)自动发送到与该学生所佩戴电子标签ID号匹配的家长手机上,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子女上学及放学的安全情况,同时也可以用此功能发送例如:家长会、要求家长提供的教育协助信息、放假通知等信息;缺席自动警报一一如果某位学生的电子标签没有在规定时间段被识别到,则系统自动判断为缺席,则将自动发出警报提示,提示学校管理员注意,并自动将警报信息发送给其家长,从而方便采取下一步措施;集中式紧急通知——如果遇到紧急意外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将紧急意外情况通知到所有家长,准确、快捷、通知率高,保证所有学生的安全;查询便利——借助网络的拓展功能可以将客户端安装在学校任何一台电脑上,方便学校相关部门分级分权限地来查询和打印有关信息,短信平台结构见图5。
5.网络视频集成系统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指使用宽带网络提供声音、图像和各种报警信号,远距离采集、传输、储存与处理的全新的视频监控系统。网络视频集成系统不仅具有摄录像功能,还能根据编组的读卡器读到的相关信息进行相应处理:自动采集发送——当与摄像头编组的读卡器读取到电子标签ID时,该摄像头将会自动采集当前帧(画面),进行预处理后保存为图片,并通过网络发送到服务器;自动警报一一如某些特定区域读取到的电子标签ID号,且该人物不可进入此区域,系统将自动发送一条包含报警时间、报警地点的报警短信给该电子标签的持有人,并将画面信息和相关证据存入服务器;查询历史记录——根据特定条件,如:时间段、摄像头安装点、电子标签ID号、用户名等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查询,调出历史记录或拷贝至移动设备。网络视频集成结构见图6。
6.防火报警系统
基于无线物联网zigBee技术的防火预警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有线或人工预警监控系统效率高、施工复杂度低。这种防火报警系统由分布于校园多个局部监控系统和中央监控系统组成。局部监控系统包含协调器节点、传感器节点、计算机、报警设备和多层路由等。协调器节点与计算机相连,由路由节点对分布在校园有安全隐患场所配置传感器的子结点进行来回呼唤、检测数据,实现校园火灾隐患的早期报警。
传感器节点采用新型烟雾、温度或一氧化碳传感器,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实时监控,判断是否有火灾安全隐患,通过无线通信协议ZigBee把相关数据传给路由节点,由其汇总给协调器节点乃至计算机,从而实现无线网络化的校园防火报警系统。通过有线的方式将分散的局部防火报警系统连接起来,组建成整体的校园防火报警系统,并汇聚形成校园防火报警中央监控系统。一旦发生火灾,校园防火报警系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报警,准确地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可与消防部门联动,降低火灾损失。
7.图书借阅及餐饮消费等系统平台
在校园安全管理系统平台基础上,只要在例如图书馆、食堂等地安装读写器设备,并将学生,教师佩戴的RFID电子标签号与服务器数据库进行关联,同时配以所需的应用软件就可以实现所需的功能。
在餐饮方面,如果较早前的一卡通设备皆采用13.56MHz频段的HF设备,
只需要额外配备双频卡,900MHz+13.56MHz,或2.4GHz+13.56MHz即可联网。
四.模拟测试
依据本文的设计方案,在作者所在单位搭建3间教室、有70余名学生参与的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系统测试环境。在教室入口处模拟设置上学、下学门禁功能并兼作师生考勤;家长短信通知模拟发送给辅导员;一间教室模拟为危险区域自动报警;网络视频联网监控。通过收集半年的试运行数据,系统运行稳定,未出现意外故障,RFID检测正确率99%(由于个别学生持有的RFID卡失效造成漏读),短信通知发出率100%,能及时准确发出预警信息,参与模拟测试的师生对预设的功能实现非常满意,该系统提供的基础数据有利于安全和谐校园建设。后期将继续完善相关功能,逐步研究拓展智慧校园涵盖的范围和技术。
关系营销方案范文3
关键词:消防安全网格;无缝化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
1 基本情况
笔者选取了三亚市月川社区进行了“三亚市消防安全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技术验证试点、小规模应用试点等工作。项目投入使用后,消防督导员的日常的消防监督检查能力和频次明显提升。小商铺、小宾馆等“六小”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的数量从最初的50%下降到不足3%,有效提升了社区消防安全水平,现对该项目对于提高社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水平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2 无缝化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2.1 无缝化系统将管理指标量化;搭建实时数据采集平台,依托动态的、真实的、实时有效的数据,为实现无缝化管理提供基础;利用网络技术搭建移动监督执法平台,解决专职人员警力不足、督导执法滞后问题;利用网上办公系统,建立互动式管理模式,使管理效果一目了然,责任明确。
2.2 总的来说就是实现管理模式创新:“改变人盯人的粗放管理方式,从而打造牢固、可靠的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
2.2.1 采用网站工作模式搭建“三亚市消防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平台为消防、派出所、社区(村委会)等监管单位设置固定的账号,平台自动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网格划分建立档案,统计分类,方便管理者和消防督导员查找消防隐患、交换数据信息使用。
2.2.2 根据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要求,针对九小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为所有中小网格的检测点安装RFID电子标签,建立电子标签数据库,为每一个电子标签设置专门的检查项和检查周期,规范消防督导员的工作标准。通过安装电子标签可以摸清网格内消防设施和检查项的底数,为各网格量化消防督导员的工作提供方便。
2.2.3 为每个消防督导员配发消防督导巡检装置,该装置能自动与“三亚市消防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联网,实时将督导及检查结果发送至“三亚市消防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该装置中安装有针对九小场所的消防检查软件,制定有规范的检查流程,可以规范消防督导员的工作行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漏检、漏判。由于配发了巡检工具,可以方便的检查巡视工作的落实情况。
2.2.4 对消防督导员工作量化,建立考评机制。奖罚分明,有利于提高消防督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把消防安全网格挂管理落到实处。
2.2.5 所有检查结果采用GIS和图表两种方式显示,方便相关人员查看和检索。其中,正常标为绿色、漏检标为黄色、隐患标为红色,使查看者一目了然,提高工作效率。派出所通过定期查看辖区图表就可以直观的了解辖区消防隐患,方便及时督导和处理,可以解决监督执法滞后的问题。同时把消防督导员发现消防隐患的能力与派出所的执法能力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有限警力的作用,同时把社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落到了实处。
2.2.6 由于建立了网络办公环境,消防部门对于辖区消防隐患的种类可以做到一目了然,方便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整治。通过网络抽查、曝光台、文件传送系统等功能可以方便的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及时检查教育效果。消防主管部门还可以有针对性的把消防安全常识、法律法规等投放到平台相关栏目,方便基层使用学习。
3 该系统显著特点分析
3.1 系统配置的巡检终端设置检查软件,明确检查场所的
内容和部位,并需要拍照上传比对,方便消防督导员日常消防检查。
3.2 系统给每个场所单位检测点安装RFID电子标签,建立电子标签数据库,体现了网格化的底数。
3.3 系统通过标签扫描以及拍照上传,解决检查造假、走马观花的问题。
3.4 系统设置了隐患分析模块,便于直观了解辖区火灾隐患分布情况。
4 该系统有效解决当前消防网格化管理中存在问题
4.1 消防督导员的日常检查工作落不到实处。为了开展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各级网格均聘用了数量不一的消防安全督导员。由于社区工作任务繁杂,消防督导员工作又没有进行量化,也没有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致使督导员的工作结果无法核查,造成工作流于形式。消防督导的工作很多还停留在应付检查的纸面上。部分消防督导员责任心不强,实行走马观花式的排查,只做到统计登记,而不深入小场所开展彻底隐患排查; 有些消防督导员对偏远小乡村走一遍即止,不再进行“回头看”,人走后隐患依然存在; 有些消防督导员个人业务素质不强,检查发现隐患的能力水平不够,导致场所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火患仍然存在。
4.2 社区居委会与派出所、消防部门的工作不能有效对接和整合。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社区居委会担负着“九小场所”的排查,与派出所的消防监督管辖单位一致,但是由于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社区居委会与派出所的消防工作无法进行有效的对接和整合,导致消防督导员发现的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不能及时上报派出所,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不能及时消除。
4.3 消防网格化管理信息不通、管理不畅。由于没有实时数据的采集和统计,消防监督员、派出所民警等消防安全管理者陷入文山之中,要想从大量的报表中及时发现问题费时费力,容易发生“时过金欠”的现象。
4.4 消防督导员开展消防监督检查质量不高。尽管消防督导员一般具有相关知识,且有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受情绪、责任心、侥幸心理影响督导工作质量千差万别,存在面对同样的消防隐患督导的结论完全相反的现象。给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极大隐患,严重影响了消防安全网格化建设的工作质量。
4.5 社区消防监督检查基础工作不牢固。由于没有动态实时数据作支撑,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覆盖无死角,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网络系统,以现有的专业力量根本无法实现。
5 结语
目前,我省各地网格化工作均采取信息化系统用于辅助管理,如海口市采用“社区服务信息化系统”,儋州市采用了“社区消防监督管理”系统。在三亚各社区推广社区消防安全网格无缝化管理系统,能有效增强三亚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社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水平和火灾防控能力。
关系营销方案范文4
关键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F249.2;G2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档案管理主要是通过对文字、图表、声像等材料做对应的记录、保管等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资料的收集、征集、整理、保管、编目、检索、编辑、研究、统计汇总与使用等各方面功能的服务。档案管理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基本性工作内容,对于企事业单位与个人的相关工作开展与需求提供服务,维持了社会的基本运作。
一、传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的不足
(一)缺乏劳动保险档案的关注
实际档案管理中,劳动保障档案具有较大的数量积累,在操作上也较为繁杂,对应的档案管理硬件条件较为滞后,甚至部分基层区域无法及时有效的做到相关档案归档,保管工作没有落到实处,甚至会出现档案遗失,对个人构成较大的困难,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实际服务品质,甚至引发用户投诉等问题。
(二)社会保险档案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社会保险档案具体所关联的范围较广,社保档案因为不同类别被不同部门做对应接管,进而导致多方管理,缺乏统一性,部门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障碍,甚至单个人的档案由多个人分开管理,进而不能达到统一完整的档案信息归档,导致管理上存在更高的难度,给档案使用的企事业单位与个人构成一定困扰。
(三)档案收集不完整
在档案收集整理中会存在资料难以有效整理完全的情况,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中无法有效做到细致全面,进而导致部分资料被遗漏或者损毁,对档案的完整性构成损害,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实际价值,甚至因此引发一定服务纠纷。例如在灵活就业人员或者自由职业者,在参保后档案没有得到及时的建档或者不能及时有效的归档,进而导致跨年度移交与归档相关工作存在问题,具体资料查询存在困难。或者部分单位为了能够方便的做到治疗查询,相关经办人没有及时的移交相关材料,进而导致具有较高价值的原版材料分散在业务承办部门中,甚至在个人手中。这种做法只是在个人角度或者小范围角度考虑,缺乏全局考量,导致档案存在较多的空缺,影响了档案的全面性管理价值,对后续档案使用造成影响。
(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综合素养
档案管理更多情况下需要人力支持来完成具体的执行工作,如果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与技术缺乏,则会直接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无法达到规范合理性。在部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单位内,档案管理工作为了依照有关部门要求,成立了专业的部门,完善了相关机构建设,部分部门与人员配合相关工作形成了管理网络。但是这种网络化管理只是表面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功能发挥。产生相关情况有多重原因:首先,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稳定性,部分人员属于兼职或者临时性工作状态,不能长时间稳定性的保持专业对口工作,进而导致工作不积极,档案收集与管理较为散漫,缺乏责任心,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缺乏专业规范的指导,操作较为随意。其次,部分人员缺乏专业意识与技能,简单的认为档案管理只是将资料收集后装订整齐上交给对应档案室就可以,缺乏档案整理规范的了解,同时也不知道上交资料的具体内容与范围,操作较为盲目,缺乏规范的流程要求。同时对于档案的充分利用缺乏自主意识,档案管理流于形式,档案不完整、受损、错漏等情况无法有效避免,无法有效提升其利用价值。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的方法与应用
当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的各种问题主要是人们对档案管理价值、技术、制度规范较为缺乏所致,需要不断的加大人们对档案管理价值的认识,发挥先进科技技术的功效,规范管理制度与流程,培养优质人才,才能有效的做好档案管理与利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一)强化档案规范化意识
要提升领导到基层执行人员的档案管理规范化意识,做好管理工作日常规划与监督检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宣传,提升工作对其价值的认识。对日常所做的档案收集、整理、统计、使用等情况做对应的记录,完善相关管理流程,对于资料的状态与存在位置做有效的了解,做好档案的全程化监管,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由相关环节工作人员承担对应责任。要完善监督机制,对日常工作做频繁性的考核监督,提升工作人员的谨慎度。
(二)注重人才培养
要注重人才培养,准确的寻找对口人才,不仅在专业上对口,满足实际工作技能所需,同时也需要掌握工作人员心态,积极寻找具有稳定性与长久工作耐心的工作人员。日常做好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培训,同时要做好对应的思想教育,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积极的建立工作创新机制,让工作人员对日常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做有效的反馈,同时征集对应的工作提升改善建议,有效的促使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有更为深刻的体会,其所提出的管理意见具有较大的实际价值,避免档案管理工作闭门造车。要多派遣工作人员到档案管理优秀单位学习,学习其技术与整体团队建设的方法,有效的服务于本单位,促进本单位管理更加的科学规范化,同时符合工作人员实际所需,展开人性化管理,促进人才的稳定性,让工作人员对相关工作具有更高的忠诚度。
(三)加大信息化建设
要不断地优化信息化建设,促使各部门收集的资料统一上传专业网络系统,促使资料的共享与完善。要完善相关信息化系统与平台建设,提升档案管理的可靠性、安全性、多功能性,达到档案价值的充分挖掘。尤其要注重工作人员对网络化档案管理技术的培养,让工作人员能够有效的应对信息化管理下的多种问题与操作方法,提升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三、结束语
从国家层面来说,档案管理属于基本工作,可以有效的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对应的人力资源信息保障,同时也是保证社会民生稳定的基本保障内容。从个体角度出发,档案管理则影响着企事业单位个人就业、晋升等相关事宜。当下我国人事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中,相关档案管理的价值也日益凸显,相关档案管理工作也日益高科技化,对于工作人员与相关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从而有效的为民众提供便捷的档案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徐忠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有效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6):74.
关系营销方案范文5
【关键词】骨科康复疗法;常规方案;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治疗效果
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简称KOA)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活动不便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老年骨性膝关节炎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治疗预后欠佳。近年来,骨科康复疗法联合常规方案在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患者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为了探讨骨科康复疗法联合常规方案在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22~68)岁,平均年龄为(41.5±1.1)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为(1~15)年,平均时间为(6.1±1.8)年;对照组有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患者年龄为(21~66)岁,平均年龄为(39.7±1.3)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2~16.5)年,平均时间为(5.6±1.1)年。患者对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有知情权,患者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治疗,方法如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让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取患者两侧的夹脊穴、肾俞、关元俞,同时配合环跳、风布、委中等进行针灸,选用直径为0.3mm的针灸针,长度控制在40-75mm,得气后连接G6805-Ⅱ电针仪进行治疗,留针30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21天。
实验组联合骨科康复疗法治疗,方法如下:治疗前采用X线等对患者疼痛部位进行详细诊断,了解患者膝关节周围组织情况[1]。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缝制20cm×40cm大小布袋数个,装入中药消痛散(药物组成:制川乌、制草乌、川芎、鹿衔草、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细辛、延胡索、牛膝、木瓜、桂枝),扎紧袋口放入电锅中加水5L,加热煮沸30min捞出稍拧干,以不滴水为度,热敷于病变部位,并来回滚动,冷却后取下放回锅中继续煮沸,换取另一袋依法操作,如此反复,每次治疗30分钟,每日1次。同时,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健康锻炼,锻炼时根据患者临床病情等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案。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6处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并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等表示,并进行t检验,P< 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疼痛程度评分为(3.3±1.2)分、最大步行距离为(3.35±1.53)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4.78±2.41)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3.讨论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以由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的关节病变。患者发病时既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患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疼痛、关节肿胀、积液,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近年来,骨科康复疗法联合常规方案在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患者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疼痛程度评分为(3.3±1.2)分、最大步行距离为(3.35±1.53)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4.78±2.41)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3]。骨科康复疗法联合常规方案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它能够从整体出发将人体的不同神经、肌肉以及四肢远端作为起点,形成以十二经胫为主的理论体系,优势如下:(1)骨科康复疗法联合常规方案能够消除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的痉挛状态,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关节内、外静力,保持患者生理的平衡[4];(2)骨科康复疗法联合常规方案能够有利于膝骨关节炎局部动脉供血和静脉的回流,改善患者病灶部位局部营养状况,改善病灶部位凝滞、充血以及水肿等临床症状和体征;(3)骨科康复疗法联合常规方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退变关节软骨代谢,改善其营养状况,改善患者局部微环境[5]。
综上所述,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患者采用骨科康复疗法联合常规方案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徐昌斌.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65-66.
[2]李标,吴飞.中医手法加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5):411-412.
[3]胡哲.156例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0):104-104.
关系营销方案范文6
题目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关系营销研究
专业 电子商务 学号 200706065
主要内容:
根据所学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关系营销的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一些响应的解决方案,分析电子商务下的关系营销,以此作为论文的研究方向,撰写论文。
基本要求:论文格式正确,符合要求;6、及时上交论文及相关材料;
主要参考资料:
《市场营销管理》、《关系营销》、《市场营销》、《市场营销调研》、《管理营销》、
《客户关系管理的中国之路》、《电子商务概论》等
完 成 期 限: 2010年4月1日
指导教师签名:
评审小组负责人签名:
2009 年 11 月 10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关系营销研究
学生姓名 翟少雅 学 号 200706065 专 业 电子商务
一、课题来源:
根据指导老师给定范围自选题目。
二、设计目的:
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商务模式 ,目前 ,正对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关系营销带来革命性的冲击 ,我们迫切需要营造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大环境。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对关系营销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所遇见的问题,并指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得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关系营销今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对策。
三、设计思路:
首先分析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关系营销发展过程中的机遇、障碍;其次进一步对中小企业关系营销的发展过程分析,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机遇、障碍及其网站对其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相应的对策;最后针对中小企业关系营销在电子商务影响下的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二阶段:2009年11月21日----11月30日 撰写开题报告,提交并经指导老师审查。 第四阶段:2010年1月1日----1月20日 与指导老师沟通、修改论文。
第五阶段:2010年4月1日前 定稿并提交正式毕业设计成果。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检查表
时间
(周次) 内容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签名
2009-11-10 论文题目 在给定范围内自选,超出给定范围需要另行审核 孟刚
2009-11-14 任务书 按照任务书方向查阅相关资料 孟刚 2009-11-29 开题报告 按照格式 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