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范文1
关键词:思政教育;劳动教育;服装设计专业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劳动教育中,能够将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开展劳动。
1劳动教育的意义
(1)加强合作交流。在集体劳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集体的劳动目标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因此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作交流意识,并且严格按照课堂秩序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展开导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学生具备的特征进行合理分组,并且确定每一组的组长,学生在接受课堂反馈的过程中,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提出疑问。学生在这种小组学习合作中更积极投入,更乐意地参与其中,更珍惜这样的小组学习合作方式,通过小组协作进行小组学习,并彻底检查问题,以解决现有的教学问题。学生在反复的问题讨论和实验过程中,充分利用科学知识和材料,建立有序的合作分工,在相互激励中不断完善相应的知识体系结构,最终追求骄傲和荣誉,克服问题解决中的困难,以促进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1]。(2)促进动手实践。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缺失了劳动教育,也就失去了实践的重要含义,一些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知识形成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开展动手实践。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需要推进高阶思维的形成,而不是一味地将实践作为劳动教育的唯一途径,否则会失去实践学习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劳动实践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折射到学习中。例如,在进行教学分类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划分不同的知识点,也不知道分类背后的依据是什么。因此,教师在合理分类时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的模拟情境,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科学分类的意识[2]。(3)累计问题经验。劳动教育涵盖了很多方面,在进行高校劳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动手实践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而是希望学生通过实践产生价值。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劳动经验更好地学习,充分发挥教育的真正价值,使得学生意识到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解决问题及经验累积的过程。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通过经历和学习形成经验、技巧、方法等,最终能够解决各类问题,确保学习的多样性,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意义认知建构能力[3]。
2思政教育元素在劳动教育中的融入与创新应用
(1)创设劳动情景。作为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应当注重教材的重要作用,而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及重要资源,在文化传承及知识传递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教材,并且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有关劳动教育及思政的相关资源,充分发挥当下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存在的价值。通过围绕教材例题创设相应的情境,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落实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功能。同时,教师应从劳动教育这一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探索,并且创造性地对教学资源展开利用和挖掘,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确保课堂教学质量[4]。在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专业特征,将军队文化及企业文化贯穿于专业教学中,以校企合作项目、毕业设计项目的各项措施作为重要的载体,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深度融合,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宇航服、战训服等类型的服装进行项目探究,最终融入爱国教育及劳动教育。(2)打造师资队伍。想要推动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更加专业化,应当建立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背景下开展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应当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在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当加强理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责任感及使命感。同时,服装设计专业可以在校内选择一些具有相关教学背景的教师担任课程讲师,也可以对外聘请一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及实践经验的劳动教育传递者,如劳动模范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构建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根据教学规律设计多媒体课程,收集数据,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维、练习等教学联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正逐渐从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校企合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元素,围绕品牌文化及毕业生案例等多项内容出发,使得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文化教育,强化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3)开展教学评价。首先,素质教育要求服装设计专业劳动评价机制更加关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的最终目的。故而,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目标构建不能过分依赖传统评价体系,而是应敢于挑战,突破原有评价体系的桎梏,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与创造、合作与共享等目标设定其中,立足“教”和“学”两个基本点制定综合性评价目标体系。其次,教师主导下的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不能只拘泥于劳动知识的建构,应充分了解学生劳动学情,预设教学目标,并预测教学目标达成度[5]。教育事业是人的事业,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底蕴。因此,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建立也应是动态发展、有机生成的。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应从对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文关怀和美育情感培育出发,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出发,把美育能力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设计到教学评价中,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的因子设计必须体现学生持续发展的特征,如合作、自我管理、美育创造力等内容;其次,评价措词要彰显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持续提高的特点,如“不断改进”“学会使用”“持续提升”;最后,评价的标准要符合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美育培养规律,不能出现“揠苗助长”式标准[6]。(4)开展提问教学。高校劳动学科内容具备较强的综合性,蕴含丰富的知识量,其教学的有效性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思政课堂上实现有效提问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教师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合理设置相应的问题,使课堂提问环节得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后续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有效推动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并围绕重难知识点作相应的知识延伸,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及知识理解能力,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的问题,促进师生共同思考、共同进步。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需要注重连贯性,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前后的密切联系,实现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渐理解问题背后所揭示的课程内容。此外,教师需要关注思政学科所具备的较强抽象性而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带来较大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教师设置问题内容时可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结合现实生活展开深入思考,加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感知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服装设计专业劳动项目,并且自觉维护劳动的成果,在专业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使专业教育能够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坚定学生的专业志向及劳动信念,努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特教中专学校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6):138-139.
[2]葛彦,傅海洪,吕冬云,等.“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纺织科技进展,2021(6):63-64.
[3]李仙娥,刘跃强.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66-68.
[4]王新刚,郭宏洋.中高校思政课中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提升问题研究:以统编人教版教材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21(6):102-107.
[5]梁杰,肖扬伟.新时代红色家书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逻辑与路径[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1,12(3):1-6.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范文2
【关键词】劳动教育 思想教育 创造因素 积极主动性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校3—6年级安排了劳动课程,每周各年级一节,并根据大纲对各年级的不同要求,按年级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下面谈谈我在劳动课的教学中,所做的一些有益探索。
一、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中
在劳动课教学中,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课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
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仅向学生传授工艺技术,而且积极捕捉上述内容因素,尤其思想教育方面的因素,并将其有机地渗透到劳动课的教学中。例如,在教“剪喜字”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剪字?你见到最多的剪字是什么字?“喜”多用于什么场合?因为有了上述讨论,所以学生们在剪字时极为认真、小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劳动课要选择一些尽可能做到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能亲手操作的知识进行教学。例如:五年级学到《种蕃茄》一课时,老师感到城市学生没见过怎样种蕃茄,并且老师也不熟识这方面的知识,讲起来抽象,有难度。于是老师们经过讨,这节课选择种大蒜的教学内容。老师们找来几个花盆,装上土,提来一桶水,准备一把蒜瓣放在讲坛上。课堂上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在松软的土壤里动手种蒜瓣,并告诉学生怎样施肥,怎样浇水,保持怎样的密度。接着让学生口述种大蒜的要领,最后让学生分组轮流动手种大蒜,又布置作业,回家在阳台上的花盆里,门前的花园中,菜哇上种大蒜。这样动手动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到简单的劳动知识,也没有照搬课本的内容,而是结合本地实际,使学生真正掌握了一种劳动技能,完成了劳动课的教学任务。
三、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主动性
对学生来讲,新技能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技能训练课中,工具、材料、任务和要求都摆在学生面前,如何多快好省地进行加工,这里面蕴含着大量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若能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要比由教师直接教给学生怎么做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创新的答案,决不是唯一的,而是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灵活性。比如,加固扫帚,圆形扫帚和扁形扫帚的捆绑,不能采用同一方法。
上这节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进行发散性思维,尽量多地提出扫帚的捆绑方法。学生们积极思索,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种方法,有的方法虽然很幼稚,但毕竟是他们自己思维的成果,他们很兴奋。然后,我再引导学生筛选经济、简单、可操作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捆绑,用实践来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最后,验收和评比,哪个捆得结实?方法是什么?此时学生发言踊跃。这节课,就加固方法而言,已大大超过教材规定的内容。
四、重视学生劳动成果,提高学生劳动兴趣和认真态度
以往,学生们认为劳动课是副课,应付一下,教师给个成绩就行了。因此,部分学生上劳动课很不认真,劳动成果也很不像样,更谈不上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因为学生们把劳动课当作一种练习课,其劳动成果也自然是练习品,没什么价值。改变这种现状,关键要让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发挥作用。我在课后,总想法把学生的劳动成果利用起来。比如,用学生做的纸花纸链布置教室,用学生加固的扫帚打扫教室等等。学生看到自己劳动成果有了正式的作用,其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也注意了劳动成果的质量。
五、课内外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课堂教学有其时空上的局限性,对有些内容,课上只能进行理论讲授,不能当堂实践,而家庭教育环境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它能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综合的自然的灵活的实际活动。充分利用家庭环境进行实践训练,可以弥补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和纯技术技能传授的不足,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例如,拣菜、淘米等教学内容,老师在课堂上只能进行操作过程的讲解、传授方法,具体的实践可以在家里进行。我和学生家长建立了联系,通过家长指导、督促学生进行操作、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有的学生竟从此养成了好习惯,成了家长的好帮手。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范文3
关键词: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160-02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提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劳动的意义提高到前人所没有认识的高度,这也是我们深刻认识劳动素质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地位的根本出发点。20世纪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了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生活和文化幸福的基础,劳动教育具有普遍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对学生的劳动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劳动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地位和意义
1.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把“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列为“五育”,并作为教育方针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予以落实。高职学生要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离不开较高的劳动素质,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校内校外的实习实训来培养,例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通过劳动生产实践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真正将劳动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部分。
2.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高职学生要成长成才,自然包含了提升其劳动素质。高职学生需要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下,克服自身惰性,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提升劳动就业和创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3.加强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高职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在办学理念、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调整,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加强劳动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就业为导向,加快形成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
尽管劳动素质教育意义重大,但是各高职院校在执行的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劳动素质低下,亟待查找原因,采取科学的对策。
二、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低下的原因
我们通过对日常生活观察、问卷调查、带队实习收集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目前部分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一般,甚至个别同学劳动素质较差。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教育的缺失是导致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低下的重要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现在高职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很高,他们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过分溺爱与纵容导致他们劳动观念淡薄、不尊重劳动成果、不懂得感恩,甚至好逸恶劳,对体力劳动怀有偏见,没有良好的劳动意识与习惯。一些学生眼高手低,出现了学机械的不愿意下车间,学建筑的不愿意跑工地,学管理的不愿意跑市场之类的现象,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部分家长对学校组织的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不支持、不配合,少数学生不愿意参加,家长也纵容学生的做法。
其次是学校教育的缺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没有将劳动教育落实到位,劳动考核的机制没有形成。比如,实习实训的考核上没有更多地考量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学生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拿实习实训报告作为评分的依据,无形中抹杀了劳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另外,顶岗实习的重要作用没有真正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局面没有形成。
2.高职学生劳动理念上存在偏差。一些学生在劳动认知、劳动价值观上存在偏差,不懂得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甚至连自我服务劳动的意识都没有,更谈不上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些学生片面地认为劳动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缺乏社会公益劳动的理念,对要求全员参与的志愿者活动不闻不问,功利意识很强。由此可见,他们对劳动及劳动素质的认知还比较肤浅,没有真正将具备良好劳动素质作为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缺乏通过各种措施来进一步提高自身劳动素质的意识,加上没有一定的劳动实践活动作为保障,良好劳动习惯的形成和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3.高职院校对学生考核评价不够科学合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推优入党、评优评先、评定奖学金等方面更多地注重的是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课业成绩,并未对学生的劳动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并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如果学校从人才培养目标上设计出劳动素质教育系统方案,并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能引导学生对自身劳动素质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三、高职学生劳动素质培养策略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范文4
1 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显示: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它标志着一个人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浓厚的兴趣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最优化的教学,通过适时的启发诱导,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刺激他们心灵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与意愿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将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基础目标之一。
如在教学“泥团捏塑造型”时,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的导入情境是向学生展示一组由往届学生捏塑的各类小动物造型,作品生动、形象、活泼可爱。学生瞪大了眼睛,感到万分惊讶,议论纷纷:“真像!”“真好看!”“谁做的?”“怎么做出来的?”一连串的赞叹和问题冒了出来。笔者立即抓住学生的兴奋点,适时进行激发:“只要注意捏塑的步骤和技巧,我相信你们的作品会更好。”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以后,学生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在接下来的捏塑过程中,笔者边指导边鼓励,学生则认真仔细,捏塑的作品非常成功。
2 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造性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和智力特点,挖掘教材本身的创造性因素。笔者在平常的教学中非常注意挖掘教材中的这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如“有趣的线体造型”实践课,教材的要求是提供相同的材料,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作品。但是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只是模仿老师,完成的作品往往雷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一次,笔者依据五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的特点,尝试改变教学实践,事先准备多种造型,从视觉上让学生感受到各种造型的愉悦,引导学生产生遐想,同时又激励每个学生尽情发挥,自己进行造型设计,在造型结构、作品意境等方面进行自主创造。结果学生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形式各异、造型独特的作品。
3 教师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性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习和创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交互式”教学模式,通过激励、探索、创新来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平等、自主、和谐的氛围中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同时掌握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强化协作精神,增强主体意识,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例如在“柳条编织”的教学中,按照“授受式”教学模式,教师先讲解制作步骤及要求,然后学生按要求操作。笔者改变这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设计造型,再动手付诸实践。如此一来,创新意愿异常强烈,不同的制作方案异彩纷呈,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极大的释放。
4 在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劳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美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科学地与其他学科进行横向联系或跨学科的体系渗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把各学科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通过多学科的知识渗透引导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5 走出课堂,发挥学生的技术实用性
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很有限的,而组织劳动技术兴趣小组,让学生走出校门,观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获取信息,是激发学生技术实用性的有效途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笔者以学生的兴趣与意愿为依据组建劳技兴趣小组。有的小组成员发现马路上、校园里到处都是废弃的塑料饮料瓶,于是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废物利用,制作了各种插花容器,有花盆、花瓶、花篮、笔筒和各种装饰物;有的小组成员利用瓜子壳、花生壳等制作了许多壁画,装饰教室、寝室和走廊,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更是发挥了创造能力。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范文5
在平时和幼儿一起游戏,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中,我发现大多数幼儿起床后不会穿衣,看了书后不知道把书放进书柜,觉得劳动脏,更有吃惊的是孩子说:“老师你家的鸡蛋太硬,我咬不动。”原来孩子们都不会剥鸡蛋壳。在家庭的调查中发现:幼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种不良现象告诉我们,幼儿缺乏的不是劳动时间和学习的能力,而是缺乏参与劳动实践的意识、兴趣和技能。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理论,结合幼儿的现实生活,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劳动实践机会,培养幼儿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及绿色环保的意识;培养幼儿从小仔细观察、分析判断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幼儿充分体会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幼儿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和朴素的生活情操,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作为肩负教育重任的幼儿教师,有责任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幼儿通过游戏、生活与学习,把劳动这一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幼儿的意识兴趣,培养劳动的技能,并形成习惯。从转变教师观念和改革教学方法着手,探索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锻炼幼儿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幼儿热爱劳动者的优良品质、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等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如下:
一、结合生活,创设环境,把劳动教育渗透其中
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1、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来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戏了,游戏是孩子幸福的源泉,是接触新事物的一种手段。陈鹤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小班幼儿特别喜欢边说边玩,抓住这一特征,我们就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在自己动手操作中进行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2、参观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大课堂,我们充分挖掘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经常组织幼儿参观访问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通过观察、交谈、讨论、亲自体验等活动,让幼儿懂得自己的生活成长是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的。如参观邮局、银行、超市、医院、农贸市场、蔬菜大棚、花木场、养殖场、春耕秋收等,让幼儿了解其中的工作人员是如何工作的,观察他们使用的劳动工具,并亲自认一认、用一用,进行简单的体验,感受他们劳动的艰辛和给大家带来的方便,懂得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一切,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懂得珍惜劳动果实,不浪费,激发幼儿尊敬、热爱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情感。
3、结合生活活动,积极开展各类区域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劳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首要因素。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师生共同收集废旧材料,在操作区创设“娃娃家”,让幼儿帮娃娃梳头发、编辫子、穿脱衣服、折叠衣服、收拾玩具、整理床铺等,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4、指导家长参与课题研究,营造良好的家庭劳动教育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幼儿园的重要的教育资源,要培养好幼儿的劳动素养,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因此,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园地”等形式使家长由初始的了解内容到肯定幼儿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再到按每月的劳动素养培养目标,指导家长积极创设良好的家庭劳动教育的环境,充分为幼儿创造自己动手做事的机会,让幼儿参与劳动,体验劳动。
二、在大自然中,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激发幼儿道德情感
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教学做融合在一起,才能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真人。”
三、幼儿朴素的生活情操和积极健康的人格得以养成,其身心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1、幼儿由依赖性――自主性。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通过教学做合一,融知识、行动与一体,双管齐下,参加各种劳动实践活动,训练自己的道德行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的依赖性逐步弱化,自主独立性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提高了,他们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穿衣、用餐、就寝、收拾玩具、整理房间……。幼儿的责任意识已经萌发,责任感也逐步加强,他们能主动为他人、为家庭、为集体、为社会服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小小值日生、环保小卫士……。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范文6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高职师资;双师素质;入职资格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140-03
以“双元制”为标志的职业教育是德国应用性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对保证德国劳动者的高素质,产品的高质量,以及德国经济在国际上的持久竞争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成效显者、举世闻名,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拥有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
1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师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各类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另一类是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和跨企业职业培训中心)中的实训指导教师。尽管专职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不同,但他们都经过严格而规范培养而成。
1.1 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
德国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有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之分。理论课教师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年大学学习阶段,学习内容包括教育科学、职业技术专业、普通教育副专业三部分,同时参加规定时间的实习和社会实践。第二阶段为两年见习期,职业学校进行实习教学,担任少量的教学任务,并参加各种研讨会,接受更高层次的师范教育,掌握教育理论。两年见习期满,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获得正式岗位资格证书,应聘到职业学校独立任教。职业学校实践课教师所占的比例较小,他们在接受普通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还必须参加1~2年的师傅或技术员培训和有关的职业教育学培训。
根据德国各联邦州的法律规定,职业学校教师要不断接受新技术知识、新规范的继续教育,以更新知识、提升管理能力。教师进修深造和继续教育包括知识更新培训和管理能力类培训。
1.2 企业或企业培训中心实训教师的培养
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和《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实训教师必须年满24岁,接受过相关职业教育,通过国家承认的相应专业的考试,具有该职业一定的实践经验;具备必需的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通过主管部门(如工商业联合会)组织的考试。实训教师的培养包括业务资格培训与职业教育学、劳动教育学进修。业务资格培训是在国家认可的各种培训机构进行,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培训由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根组织,内容包括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职业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法律基础知识等。
2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特点
德国以“双元制”为标志的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教育培训场所进行职业教育,这也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结构的双元性。在师资培养上,德国职业教育主要有以下特点:
2.1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职教师资高质量的前提条件
从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过程看,政府立法是德国建立高素质职教师资队伍的前提条件。德国关于职业教育以及师资培养方面的法律法规非常健全,包括《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以及各种继续教育法规等。通过立法手段,明确规定和严格执行师资任职资格的具体素质要求以及进修培训内容,从而保证了职教师资队伍的高质量。
2.2 “双师”素质是职教师资培养的核心
在德国虽然没有明确的“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但是从教师的任职资格可以看出,双师素质是核心。不管是企业或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实训教师,还是职业学校的实践课教师甚至理论教师,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教育学、劳动教育学的学习与进修。实训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不仅要接受严格的职业技能训练,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同样要掌握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
2.3 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形成合力,共同参与职教师资培养
德国的职业学校属各州所有,联邦政府负责校外及企业内的职业培训及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与培训企业各司其职,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参与职教师资的培养。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是政府一级的职教师资基本立法与协调主管部门;州职业教育委员会由雇主、工会及州文化部等主管部门的代表组成,就职教师资培养方面的问题向州政府提供咨询;综合性大学负责培养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工商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都有自己的办学机构,负责本地区或企业内职教师资培养以及检查、审核(包括考试)等事务。培训企业的雇主代表对实训教师的聘用享有参与表决权。大型企业独立培训自己的实训教师。
教师在企业实习进修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教师也利用其长期工作和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理论上的指导。
3 我国高职教育师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但相比国外特别是德国的职业教育,我国高职师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师资数量与素质不能满足高职教学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师总规模增长很快,高职教师数量显得不足;在教师结构上,“双师型”教师不到30%,不能满足高职教学的要求;企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0.2%,也达不到教育部“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的要求。由于判定标准上的差异,其中真正符合双师能力要求的比例更低,许多“双师型”教师只有“证书”但缺乏实际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能力。
3.2 职称评审标准与教师素质能力要求不相匹配
目前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的设定上与普通高校区别不明显,仍强调学历、科研论文数量和进入核心刊物的级别,而对教师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师的实践能力等缺少考评指标体系,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凭、轻技能的倾向还十分明显。这势必造成高职教师素质能力低下,教学活动大多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实践指导变成纸上谈兵。
3.3 缺乏入职标准,技能型教师引进渠道不畅
目前我国缺乏专门针对高职教育教师的入职标准,致使在教师的入口上,很难按照职业教育“双师”素质的要求把关;新进教师基本没有受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培训,缺乏职业技能指导的能力。由于目前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方面的原因,学校从企业引进的人才在取得教师身份和职称评审方面困难重重,使得已经引进的人才不能安心工作,继续引进人才困难。此外由于学校待遇相对不高,也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由此导致高职教育发展越快,“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任务越沉重,总体上影响到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
4 对进一步加强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优秀成果和经验,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
4.1 完善高职教育法律法规,严格高职教师入职资格
在国家宏观层面上,要加强有关职业教育与师资队伍的法律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建立科学有效的高职教师培养模式,逐步建立高职教师教育标准体系;要研究制定和完善教师资格标准,从教育理论、高职教育教学能力、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设定高职教师入职资格条件,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
4.2 提高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稳定高职教师队伍
在逐步完善高职教师资格制度、培养模式的同时,要稳定师资队伍、吸引优秀人才投身高职教育,社会地位、福利待遇是关键。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规范高职教师培养模式、严格高职教师任职资格的前提下,赋予高职教师国家公职人员(或类似)的身份和待遇,使高职教师安心从教,潜心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4.3 重视教师深造和继续教育,以“双师”素质为核心建设师资队伍
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高职教入职和继续教育的培训体系和培训内容,通过合格的专门培训机构实施,使高职教师的深造和继续教育常态化、专业化、终身化。高职院校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制订科学又切实可行的师资培养计划,落实教师外出进修培训所需资金,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接受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的熏陶,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执教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职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师资团队,通过深造、继续教育等形式进一步强化教师所任教的职业(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积极寻求与相关大企业合作,建立专项经费建设教师挂职锻炼基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专任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使教师在实践中积累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切切实实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
4.4 广开渠道大力引进行业专家成为专任教师
企业一线的行家能手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熟悉企业发展现状,了解企业组织管理机构、生产经营方式,熟练掌握相应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打破教师必须是高学历的观念,从企业引进能工巧匠,并辅以教育理论的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专任实训教师。
4.5 建立相对稳定的企业兼职师资队伍
随着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进一步扩大,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时间相对延长,许多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移到企业来完成,其中实训教学部分基本由企业兼职师资担任。加强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其执教能力是关键。
4.6 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
生产结构和服务结构发生变化,技术与企业组织、企业管理理念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为了达到高绩效目的,要求从业人员很好地掌握技能并能及时更新、补充和扩展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并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等。在职业教育中要大力推进“行为导向”教学法,通过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教学等具体形式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胜任职业岗位工作要求。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更新观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建设一支职教理念先进、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职教师资队伍,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明昆.英、法、德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的社会文化背景比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