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诊断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基础诊断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基础诊断学

中医基础诊断学范文1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自我学习为主,教师引导的新型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该文结合PBL应用于《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的体会,阐述了教师在PBL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及作用变化,并进一步对PBL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是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医学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现在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在中医高等院校教育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均较少。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和问题是PBL教学的三个重要要素,而教师又是PBL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中医诊断学》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其范围广,内容多。初学者学习的难度较大。为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本教研室以学分制1大班为试点,开展了PBL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其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辅导老师,我们参加了PBL在《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教学的全过程,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PBL教师有一定的体会。

1 转变旧观念,接受新角色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完全不同。PBL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角色必须进行根本性转变,即从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注意的中心和知识的源头,转变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教练或指导者。面对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更加完善,思维要求更敏捷,担负的责任更重[1]。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一位教师承担一门课程,或者几位教师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其中每位教师主讲一段(几部分或几章内容)的授课方法。这样可以使教师对教学内容更熟悉,更能讲深讲透。然而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教师的知识面,只有深度而缺乏广度。中医诊断学一般开设在大一下学期,学生们刚刚结束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对中医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如果内容讲得太深可能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作为PBL指导教师,我们除了需要讲授学科前沿的研究进展,扩展学生的科研与学习兴趣,更需要具有扎实基础带领学生讨论,予以直接指导。

《中医诊断学》的知识点繁多、零碎,概念较抽象,“填鸭式”“灌注式”教学方法给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PBL教学围绕问题而展开,从教学开始提出问题到问题的最终解决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自我学习完成的。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始终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有着较大区别。BPL教学不但能培育学生自己探求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中医诊断学本身临床技能应用强的学科特点,亦可强化和弥补操作技能应用的局限,提高学生收集临床资料及对已获得的临床资料进行动态分析和概括的能力[2]。

2 组织讨论,注重引导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角色就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PBL教学模式则不同,教师从主导地位转变为催化者,其主要作用表现为:在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提出非指导性、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促进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协助学生联系过去相关的知识、经验;协助学生讨论、理清及认识其学习议题;协助学生搜寻及运用学习资源;扮演学生学习的咨询者[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PBL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在学习过程中,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不管不问,对于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教师的“引导”作用应当贯穿始终,特别要扮演好在课堂中的角色。

鼓励和促进学习是PBL的主要教学方法。指导教师在努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还需要设法促使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并能够主动投入到课堂讨论中。这就要求设置的问题不能太复杂,应该采用提出一些调动求知欲、发人深省、自由回答式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出现“冷场”时,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能直接指出答案,而是应该注意引导的方式,提供有关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最主要的是,帮助学生激活已学的知识,使学生通过自我管理式的学习掌握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等。

作为辅导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知道如何恰当地干预讨论,而不是强行打断,对学生的问题提出实际的反馈意见,在帮助他们建立信心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此外,必须注意改变传统的知识权威形象,善用“低姿态”及平等“口吻”,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赢得学生的尊重,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信心。同时,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将整个教学讨论融会于教师与学生的最大快乐之中。

3 加深交流,培养感情

通过本次教学,我们发现,每组学生都非常愿意与辅导老师交流,他们讨论的内容已经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本身,还包括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怎样参与科研活动等诸多问题。事实上,这种交流让老师们清楚同学的兴趣及爱好、了解同学希望学习到哪方面的知识颇有益处,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从而大大地提高学习兴趣。

实际上,在课堂PBL教学之前,师生已经建立了某种关系。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问题进行预读和查找资料,一方面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使其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获取各种信息资源的途径,启发学生怎样对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和取舍,并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此时与学生沟通不够,关系不融洽,势必会影响PBL的教学效果。

PBL教学效果评价非常重要,采用传统考试方法只能占其一部分,另一部分应由教师根据学生在平时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动态评估。标准由教师和各小组负责学生掌握,师生互评便是其中一种。每次PBL课程讨论结束后,在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互相评论的基础上,辅导老师从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学生的自我学习情况、小组学习及相互间的合作等方面对该次讨论课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肯定优点并指出问题,以促进学生在下次讨论时更好地表现自己。同时指导老师也要听取学生对该阶段学习情况及老师的评价,以便不断改进方法,保证PBL教学的顺利进行。

所有这些沟通交流在增进师生感情的同时,更能反应学生本身真实的需要,让教师真正理解PBL教学的目的与目标,使自身知识水平与业务素质达到PBL的教学需要,亦对PBL教学模式的推广运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从表面上看,运用PBL教学时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似乎教学的重心转到了学生身上,教师可以轻松些了,其实恰恰相反,PBL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组织驾驭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师专业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仅有某一学科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PBL对教师的要求。目前国内具有PBL执行能力的教师还为数不多,这对教师培训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4]。

【参考文献】

[1] 黄 翠,王 革,宋光泰,等.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J].口腔医学教育,2006,22(5):568.

[2] 王军瑞,王 仁,嫒杨艳.中医诊断学实施PBL教学模式的构想[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2):32.

中医基础诊断学范文2

【关键词】本科生;中医;诊断学;教学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1]。它是继《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后,紧接着开设的一门课程,它不仅是中医学的基础课,也是从基础理论过渡到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可见其重要地位不可忽视。理论实践相结合地教学模式不仅是本书特性的体现,也是最合适于本科生的中医诊断学教学模式。

1中医诊断学的教案编写

现在很多中医药高校的教师不注重教案地编写,甚至不写教案,随意制作一个PPT就对学生进行讲学,这是对教学不负责任,也是非常错误的方式。教学活动开始前首先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教案编写,它对教学活动能否顺利有序地进行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诊断学教案地编写必须依照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大纲和课标规定,深入了解教学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编写。教案的内容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授课题目、教学目的、教学时数、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等[2]。教案的编写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安排课时以及教学时间。可以先写出课程总的教学安排,再写出每一节课具体的教学安排。教学活动地设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是教案中必须详细写明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教师教学特色的重要体现。书写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知识的储备和理解能力,尽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创新性,要擅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案地编写要充分地了解教材,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切合教学实际。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如果原有的教学计划被打破,不要着急,要找出原因,对原有教案中的教学计划进行一定的调整。每节课后,注意写好课堂教学的思考和总结,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要认真听取优秀教师和教学专家对自己教学上提出的宝贵建议,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对自己所写的教案进行不断地修改与完善,抱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对所编写教案进行细细的打磨,为更好的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切实的努力。

2教学方法的运用

2.1中医诊断学常规的教学模式

中医诊断学常规的教学模式是对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即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以教学班为单位授课等诸多原因的影响,这种授课模式还是现代中医院校主体的授课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对中医诊断学教材要非常熟悉和了解,整合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详略得当的对教材的知识点内容进行讲解,例如知道中医诊法和辨证是中医诊断学的两部分主要内容[3]中医诊法部分,望诊与问诊的内容为重点,就要在这两部分相应的多花些时间进行讲解,辨证部分为难点,由于辨证方法较多,较易混淆,教师讲授内容较多,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理解,必须多举临床实际案例,用图示或表格法罗列异同知识点进行对比,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的理解。有时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打乱教材的编排顺序,但前提是必须严格按照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并按时完成本学期规定的教学任务。例如,根据诊疗经验,问诊是中医科医生诊病时贯穿始终的诊疗形式,而望、闻、切诊都是在医生问诊的过程中进行,可以打乱教材的教学顺序,根据临床的实际需要,把问诊提到最前面的章节进行讲解,在依次进行望、闻、切诊内容的讲解。教材知识的讲授一定要符合临床实际诊疗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医学生走向临床岗位助力。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不能脱离现在的科学前沿,先进的中医诊断学发展研究成果应该有意识地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们开阔眼界,拓宽学习兴趣,而不是一味地认为中医就是古人的那一套,与现在的社会科学脱轨。

2.2情境演绎式的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它突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而不只是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4]。传统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法是给出一个较为死板的案例,案例后面附几个问题,看过案例后,教师点名,学生起来对案例的问题做出回答。由于都是抽课堂教学上的零散时间,对案例的选择较为草率,教师对案例本身又缺乏深入地了解,除了学生被动地起来回答问题,都是教师一人在完成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也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实际意义。首先教师应该肯定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价值,安排相应的课时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注重案例的选择,可以选取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医案,也可以选择现代名医案例,但案例的选取必须符合中医诊断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点,案例的选择要典型[5],契合临床实际。案例确定好后,安排学生对案例进行情境演绎,情境布置和演员穿戴的服装都要与案例内容有较高的契合度,扮演的学生在熟悉了解案例内容后,进行策划和试演,老师从旁协助指导,提出看法和建议,学生再进行不断地调整和修改,直到真正的演绎开始,案例演绎要接近真实,不可夸大和做作。在学生演绎之前,教师要给观看的学生提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演绎,演绎完后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也可以带着自己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写出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向教师做出汇报,教师在对此做出相应的评价。此教学法更注重案例的分析过程,所谓案例的分析就是归纳案例的临床特点和辨证依据,再做出辨证和诊断的过程,教师可以从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和讨论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教师在评价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只给出她认为比较合理的答案,并不给出标准答案,保留学生思考的空间。情境演绎式的案例教学法,使得死板的案例得以生动的呈现,学生对案例的印象更为深刻,无论是从问题的设置,案例的演绎,小组讨论与教师评价部分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与设计,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其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使得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衔接更加紧密,强化了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2.3问题式的PPT汇报教学法

PBL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围绕着问题解决[6]。而教师采用问题式的教学结合PPT的汇报方式,不仅给予学生锻炼与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在汇报和制作PPT的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更好的巩固了已学习到的中医诊断学知识。在PBL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显得十分重要,可以成立专门的问题设计小组,由有经验的中医诊断学教研室的老师,临床1线的医生和研究生等组成,问题的设计可以是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重难点,易错和易混淆的地方,也可以是临床真实的患者病例,或是中医诊断学前言学生所感兴趣的问题等等,问题的设计最好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贴近临床实际,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科研热情,那将会更有意义。问题确定好后,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问题准备PPT汇报,现在的课堂教学都采用小班制,可以每节课抽出部分时间让1~2名同学进行问题式的PPT汇报,最好1学期内每个学生都能有汇报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学生根据所选的诊断学问题,开始PPT的制作,制作的过程也是PPT设计的过程,设计的思路,框架的构建,PPT的美化都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这期间需要学生检索大量文献,搜集大量的资料,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制作PPT的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主观能动性也大大提高。PPT的汇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对学生自信心的锻炼,要明白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勇敢的展示自己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必需具备的品质。学生汇报完后,下面的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问题,让汇报的学生做出回答,也可以对汇报学生的情况做出自己的评价和提出更好的建议,在这种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中医诊断学的学习就会有更深的体会。最后,老师对本次的PPT汇报做出总结性的评价,要对学生所付出的努力给予积极的肯定,也对PPT如何更好的制作与完善提出自己的想法。相比之前的问题式教学法,结合PPT汇报的模式,更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从幕后的听众成为主角的演员,学会去积极的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强化了对知识的学习,自主性和自信心都有了更大的增强。

3实训教学

现在中医诊断学的课程设置还是以理论知识的教学为主,虽然各大中医院校也设置了相应的实训教学的课程,但是所占的课时比例还是非常少,可见大家对实训教学的重视度不够。中医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再加上现在的实习带教资源非常有限,那实训教学课的开展就非常的重要。上海中医药大学已开设近10年的《中医诊法技能训练》课程,并进行望诊、脉诊、按诊、腹诊等单项诊断技能的训练,可见对中医诊断学的实训教学非常重视。他们认真编写《中医诊法基本技能实训》等实训方面的教材,规范了实训教学及技能操作的流程,并在编写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尝试与创新,为更好的开展实训教学服务。大量数字化诊断仪器(中医面诊数字化检测仪、脉诊模型手、TP-Ⅰ型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的)不断研发与改进,也为实训教学课程的更好的开设提供了相应的设备支持,他们还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开发出了相应的中医四诊技能训练与考核系统,此系统不仅培养了训练相关专业学生中医临床四诊基本技能,提高医学生中医四诊信息采集的能力,也成为中医学生岗前培训的有效途径。学校为了开展好中医诊断学的实训教学给予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要真正开展好中医诊断学的实训教学,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各大中医院校不仅要重视实训方面的教学,加大实训教学的课时量,还要结合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特色的实训教学。重视与其兄弟中医院校的学术交流,开展实训教学方面的合作,互相学习所长,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

中医基础诊断学范文3

【关键词】 脉率; 疾脉; 数脉; 结脉; 规范

脉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它对识别疾病的病位和病性、推测疾病的病因和病证、判断疾病的进退和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医脉象其概念本身较笼统,具体的判别标准较模糊,对一些脉的脉象表现又存在争议,缺乏客观判定标准,影响了临床诊脉的准确性,诊脉时分歧较多,常因医生诊断不同,同一病人的脉象诊断也有不同。这不但成为某些人指责中医脉诊不科学的口实,而且使一部分中医认为脉诊无用,对脉诊失去信心。因此,脉象规范化、标准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众多医家对于某些脉的脉率说法不一,脉率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值得注意。

28 脉中,脉率出现异常的有迟脉、缓脉、数脉、疾脉等。对数脉脉象的描述,最早见于《脉经》,曰:“去来促急”,又有夹行小注曰“一曰一息六七至,一曰数者进之名。”这个六七至道出了数脉的特点,尔后历代脉学书多是以一息六至作为规范的,如《濒湖脉学》曰:“数脉息间常六至。”但数脉的脉率在一息六至的基础上亦应有一定的变动范围,有不少医家注意到了这一点。如《难经集注》曰:“去来急促,一息过五至,名数也。”《脉如》曰:“数者脉息辐辏,六至以上。”后来疾脉从数脉中分出,一息七八至为疾脉,数脉的脉象应该很清楚了,古人的这些认识已经为数脉脉率的规范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可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对此仍是说法不一。如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认为一息五至以上不满七至为数脉,脉搏 90 ~ 130 次/min[1],而国家统编五版教材《中医诊断学》和 21 世纪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则言一息五至以上为数脉,脉搏90次/min以上[2,3],此外,还有人认为数脉的脉率在96 ~ 120次/min之间[4],这就让人感到莫衷一是了。仔细分析,一息五至以上为数脉的说法不确切,因为一息七八至为疾脉这已得到公认,就连这两本教材本身也是这样写的[2,3],而一息七八至也属于一息五至以上,那么它到底该算是哪个脉呢?这就把数脉与疾脉的脉象搞混了。因此,综合古今文献和临床实际情况,数脉为一息五至以上不满七至的说法应该是准确的。

对疾脉的脉率,古今看法较为一致,均认为是一息七八至。《诊家枢要》曰:“疾,盛也,快于数而疾。呼吸之间,脉七至八至”。《诊家正眼》曰:“疾为急疾,数之至极,七至八至,脉流搏疾”。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认为一息七八至为疾脉,脉搏140 ~ 160 次/min[1],而 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则言一息七八至为疾脉,脉搏 140 次/min以上[2]。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一息超过八至的脉尽管在临床上出现得很少,可并不是绝对没有,如《难经》云:“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察病指南》亦云:“一呼一吸脉六至者曰数,为始得病,七至者曰极,八至者曰脱,九至者曰死,十至者曰墓,沉细者困在夜,浮大者困在昼,十一十二至者曰死,沉细夜死,浮大昼死,此为阳病之至脉也,故曰阳病脉数。”而这样的脉并没有相应的脉名,由于其临床意义与疾脉一样,可以将其归入疾脉,因此我们认为,疾脉的脉率定为一息七至以上、脉搏140次/min以上可能更为合适。

结脉的脉率,也有须加以规范之处。记载结脉脉象最早的书籍是《难经》。《难经·八十一难》曰:“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也”,至于结脉的脉率,文中没有提到。直到东汉,张仲景认为结脉的歇止是缓中一止,《伤寒论·辨脉法》云:“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脉经》亦云:“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三指禅》云:“结脉迟中止,阳微一片寒。”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和21 世纪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皆认为结脉的脉象是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1,2]。可见结脉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的脉象得到公认。但结脉脉来缓慢到底是指一息四至的“缓”还是指一息不足四至的“迟”,它的脉率到底是 60 ~ 70 次/min,还是70次/min以下或者是60次/min以下,却说法不一。《活人书》《濒湖脉学》《诊家正眼》《医学心悟》《医宗金鉴》《脉法统宗》等都说结脉是缓而时一止,《诊宗三昧》《脉理求真》《诊脉三十二辨》《脉如》等书则认为结脉是迟缓而时一止,《脉语》《通雅·脉考》《三指禅》《医学实在易》《中国医学大辞典》等书则认为是迟而时一止。这些不同的表述容易让人困惑,因此也有必要对此作出规范。笔者认为,结脉的缓慢应理解成慢于正常脉象,脉来一息四至或一息不足四至,即70次/min以下,时有中止,止无定数,即为结脉。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在一般认为,正常脉象一息四到五至,脉搏72~80次/min ;一息超过五至以上为数脉或急脉,脉搏90次/min以上。那么,如果脉搏为81~90次/min,脉率是否正常,这算是什么脉象呢?对此未有明确说法。因此也有必要由专家研讨对此作出规范。

某些常见脉脉率不规范的问题,不仅不利于脉诊的教学和临床应用,它还影响到脉诊的科学研究。因此,应尽快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在对古代医学文献全面整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脉诊研究成果,提出各脉规范的脉率标准,以促进脉诊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文锋,庄泽澄,吴承玉,等.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5.

[2] 季绍良,成肇智,陈 群,等.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4.

中医基础诊断学范文4

关键词:中医 证型 标准化

中医要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则必须借助具有强大的贮存、快速查阅、挖掘等功能的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强大的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库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仅就中医证型标准化建设提出如下之我见,敬请同道斧正。

中医的精髓是辨证。由于客观条件造成中医对病的认识不足,所订病名难以确切反映疾病的本质,相反中医的证则是反映疾病某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等,病对证而言,证更加重要。

中医四诊合参之目的就是为了辨证,准确的辨证是中医疗效的保证。中医辨证是中医面临的最大障碍,制约着中医药应用与推广。要解决辨证问题,建立四诊内容包括病名术语标准化信息库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诊内容采集后进行包括中医病名、舌象、脉象等信息数字标准化处理有助于中医辨证,尤其能为中医智能化辨证奠定坚实基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已有了规范性病名标准,建立标准舌诊图信息库也是可行的,同时也是中医信息库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临床时将现场采集的舌象与建立的标准舌诊图信息库通过比较得到最接近的舌诊描述,可减少因人而异对舌诊的误判,更利于得出正确的证型。而建立标准脉象信息库似乎就变得十分困难,获得脉诊客观信息,又直接关系到临床辨证的准确性。尽管目前市面上有多种脉诊仪,但没有一种能普遍应用,可能研究时都没有考虑以中医的证为指导。笔者以为可进行回顾性证与脉对应研究,建立因证赅脉的标准脉谱图或许能解决“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中医辨脉瓶颈。

观当时是世界医学水平最高,今天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杂病论》是按病脉证治列题,先病后证。再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2】、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五版《中医内科学》【3】均是以病列证,体现了同病异治编排体系。中医历来虽有异病同治之实,但还没有以证列病的范本专著。疾病的未知性,证的可辨性,决定了不能建立以证列病的编排体系,只能是以病列证,用病统证。

中医辨证方法很多,如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体质辨识、杂病辨证等,但证型构成不外乎阴阳气血风寒暑湿燥火痰瘀等单独或多因素组合加病位而成,即便是因素组合,也不是无限组合,以一种或两种因素最多,三种很少见。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第五版教材,下同)所列疾病还没有四种致病因素合力作用的证型,可能系致病因子发生转化,而不是堆积的缘故。这也说明现有疾病的证型不是无限和不确定的。

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中医内科学》列同疾病证型数不同,如痢疾:《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列5证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列9证型,《中医内科学》列6型。如此差异,让人难以适从,不方便学术交流与推广应用。完善以病列证,病证固定是中医标准化建设重要内容。结合病位,采用同一辨证方法获得反映该病发生、演变过程突出病理变化的证型,既是对该病的本质反映,也能标准化该病证型。

又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等有关病证,发现不同疾病相同病机,而证型表述却不一致,并且这种证型还看不出病位所在。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痢疾的湿热蕰结证型与急性血吸虫病的湿热内蕰证型、慢性血吸虫病的气滞血瘀证型与狂病的气血瘀滞证型等等,这种情况还不止于此,这也不利于证型标准化推广。建立各脏腑筋脉等器官组织生理功能与病理特征的信息库,也有助于对受损病位的判定。

再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霍乱4证的中焦湿热证型就采用了三焦辨证,其他3证采用了八纲与脏腑辨证,为同一疾病采用不同的辨证方法的事例,这种辨证思维不利于证型标准化建立与推广。

笔者无意于评判《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中医内科学》所载证型对与错,而仅从证型标准化建设角度谈出自己的看法。

笔者以为:同一疾病采用相同辨证方法,采取病变部位加病因或/和病性模式制定中医证型,将有利于中医证型标准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

2、朱文锋,等.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

3、张伯臾,等.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中医基础诊断学范文5

1.1授课对象知识储备少

中医诊断学面对的是大一学生,学生只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一门专业课程,中医学知识储备很少。如中医诊断学中的名词(病、证、症等)单纯的理论讲解,学生理解不透彻,似懂非懂,极易混淆,很难真正掌握。

1.2教学涉及面广且分散

中医诊断学中诊法部分,需要讲解的临床症状、体征多且分散,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有的症状很相似,很难辨识,不易记忆,完全通过课堂讲解,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枯燥无趣,而失去学习中医的兴趣。

1.3病情资料收集不全

中医诊断学十分注重技能的训练,主要是四诊技能和辨证思维的训练,让学生收集模拟病人的症状、体征并加以分析、判断,给出辨证结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于病情资料的收集,学生常收集不全或对收集的临床资料不会加以综合分析。如观察舌象,学生只考虑舌色、苔色,对于舌形和苔质在望舌时容易忽略,此外,对于舌象的结果不会综合分析,无法给出辨证结论。

2实践

2.1自拟案例在中医名词

概念中的应用病(病名)、证(证名、证候、证型、证素)、症(症状、体征)是中医诊断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单纯的理论讲解,学生很难理解,通过案例讲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能随堂掌握,但所选用的案例不易太难,最好学生对案例中涉及的病能有所了解,既要体现中医特色,又要包括所讲解的知识点。根据教学需要自拟案例,如:李某,男,25岁。2天前因着凉后出现恶寒,发热(T:37.5℃),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脉浮紧,患者自服感冒药未见好转,遂来就诊。现症见:发热(T38.2℃),微恶寒,有汗,鼻塞、流浊涕,咽喉疼痛,口渴欲饮,舌红苔薄黄,脉浮数。问题:①先让学生找出就诊前后的症状、体征,考察学生对症状、体征这2个名词的理解及辨识能力。②由于该患者就诊前后的主症相同,符合病的定义(代表性症状),故辨病为感冒,由此,让学生对病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③因患者就诊前后症状、体征(舌、脉)明显不同,所以辨证结论不同。由此得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病体现的是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通过案例的讲解,病、证、症状、体征的概念就在案例中立体了,直观了,有生命力了,学生在案例的讲解中将知识消化吸收了。

2.2信息缺失案例在问诊教学中的应用

问诊是医患之间直接进行语言交流的信息采集方法,既能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又能及时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尤其对初学者,望诊、闻诊、切诊运用不熟练时,问诊便显得尤为重要。问诊涉及的临床症状多,同时每一个症状又可由多种病因所致,给学习增加了难度,枯燥的理论讲解,让学生没了兴趣。信息缺失案例在问诊教学中的应用,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求知的平台,同时又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张某,女,42岁。职员。3天前因劳累后出现心悸,经休息后未见好转,今晨心悸加重,胸闷不适,遂来我院就诊,现症见:心悸,胸闷不适,夜眠差。查体:舌淡苔白,脉缓弱。问题:①何谓心悸、胸闷,其病位涉及哪些脏腑,临床常见哪些致病因素?②该患者在问诊中还应补充询问哪些内容或做哪些相关检查?③临床中哪些原因可导致失眠,该患者属于哪种情况?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去探索、寻找答案,从而完成知识的构建,形成个人的理解,并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通过课堂讨论,合作学习,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自身通过思考重新构建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学生在体验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是自己理解了并且能够驾驭运用的知识,而不是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被动获得的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生硬知识[2]。

2.3临床真实案例与误诊案例在辨证教学中的应用

辨证既是对症状、体征的辨识,也是对证型、证名的判断。辨证就是辨证思维,是中医诊断学的特色。辨证是治疗的前提,辨证准确更是疗效的保证。因此,中医诊断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的过程。辨证教学的目的不仅让学生熟知常见证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辨证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大量的案例讨论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意识及辨证思维能力。

2.3.1临床真实案例

临床真实案例(成功案例)常作为辨证教学的首选,教师给学生提供病例,让学生5人一组,分小组讨论,先组内讨论,给出辨证结论,针对不同意见,组间讨论,给出最终的辨证结论,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在讨论中不仅把知识灵活运用,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辨证思维的能力,并使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2.3.2误诊案例

成功的案例固然可贵,误治之案及其救误回春之术尤堪深研。故笔者尝试将误诊案例运用到辨证教学中,旨在通过救误案例深究其失误之因、救误之理,积累宝贵经验,提高辨证水平。误诊案例的运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教学效果甚好。

3结语

中医基础诊断学范文6

关键词:中医;局部望诊;程序;规范

中图分类号:R2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3―0007―03

中医局部望诊程序规范化是中医证侯规范化、中医标准化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纵观历代医家对局部望诊程序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到系统、从经验积累到理论升华、从无序到有序的逐渐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问题,不得不引起医者的思考,现就首先分析其研究现状。

1 中医局部望诊程序规范化研究现状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教材至今已出版使用至第7版,其中的局部望诊内容从4版教材中的“望头颈五官九窍”、“望皮肤”、“望络脉”、“望排泄物与分泌物”、“望舌”,发展为新世纪(第2版)的望头面(头形、头发、囟门、面部)、望五官(目、耳、鼻、口唇、齿与龈、咽喉)、望躯体(颈项、胸胁、腹部、腰背)、望四肢(肩、臂、肘、腕、掌、指、股、膝、胫、、趾)、望二阴(前阴、后阴)及望皮肤等,经过多年与时俱进的补充更新,其内容不断细化,系统与规范,大多数局部望诊内容都具备诊察表现、临床意义、部分有概念描述。近年我国陆续出版的中医诊断学专著《实用中医诊断学》、《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等;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拟定的《中医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颁发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制定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等中医病证诊疗评定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对规范中医局部望诊内容、方法、中医名词术语、概念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局部望诊的程序与操作规范方面,《中医诊断学》教材的内容则明显不够完善,只有为数很少的部分内容,如望诊概述中的“望诊注意”,要求“光线充足,避免干扰;充分暴露,排除假象;熟悉生理,以常衡变;四诊合参,综合判断”。这也是局部望诊应遵循的原则。在望小儿指纹方法中提出了“向光、握指方法、推指法、诊察内容”等要求。在舌诊中提出“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大量的局部望诊程序与操作规范的缺失,显然导致教学内容不完整,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同时也将极大地影响培养学生规范的动手操作能力,乃至于影响临床资料的正确收集。部分学者在学术论文中阐述了局部望诊的操作程序。如季永荣等提出耳廓望诊的方法、内容。董连虹的望耳程序、内容、注意,更为细致。王拥泽等提出观察蟹纹、红痣及手掌赤痕等特殊体征的检测方法。王旭论述了望唇系带龈交穴的检查方法。刘海洋探讨了望人中方法等。而彭清华等编著的《中国民间局部诊法》是一部以望诊为主、系统总结中医41种局部诊法的著作,书中对于每种望诊内容均提出详细的“诊察方法”,是目前中医局部望诊中各诊查内容配有“诊察方法”最完整的书籍。可惜这些“诊察方法”及学者们提出的宝贵的局部望诊操作程序经验并未引起重视,未列入国家教材。

纵观古今主要涉及中医局部望诊的其他相关文献,关于局部望诊程序规范化研究的内容相对较少。

2 中医局部望诊程序规范化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从国内对中医局部望诊的研究范围来看,主要偏重于局部望诊内容、临床意义、临床应用及局部望诊内容的客观化研究,而对于局部望诊的方法、望诊程序、望诊内容的临床意义进行规范研究较少而零散,且存在主要问题如下。(1)局部望诊阐释术语不规范 主要表现为:①内涵不确切:如中医诊断学中黄疽的身目发黄如橘或黄色灰暗如烟熏;以不利、不通、频数、清长、短赤等来描述小便量的多少。因此多年来,虽然在诊法的规范化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与临床实际应用还有较大的差距,况且局部望诊时医者的主观因素占有一定的比例,影响了诊察辨证的准确性。②内涵不完整:如2002年版的新世纪中医诊断学本科规划教材的望头颅中,只有1~3岁正常头颅的大小,4岁到成人的头围大小一概没有涉及。虽明确提出“头大”、“头小”的病机症状,但是“大”、“小”的标准不确切。③内涵缺乏限定:如2002年版的新世纪中医诊断学本科规划教材,局部望诊部分望头发中的脱发,足以体现这一点。如:脱发、血瘀、湿热、气滞、脾虚、药物及正常情况等都可引起脱发,而教材中只提肾虚、血虚、血热3种病理,给人不全面、缺乏限定的感觉。④内涵缺乏统一。具体有:同一病证,病机论述不一,如:囟门迟闭、方颅、项软、鸡胸、肋如串珠,皆是佝偻病骨骼生长发育障碍的体征。但在《中医诊断学》5版、6版、新世纪版、新世纪(第2版)教材中对上述各种佝偻病体征的形成原因,论述不一。再如:囟门迟闭、鸡胸、肋如串珠解释为肾气不足,方颅、项软解释为肾精不足,这对认识佝偻病各体征的本质和学习带来不便;各症状、体征临床意义论述不一,有以病程表述者,如“牙齿枯黄脱落,见于久病者多为骨绝,属病重”;有以证性表述者,如“口张,属虚证”;有以病名表述者,如“苦笑貌,乃破伤风的特殊征象”者,其它有以病因解释者、有以病机解释者,即使是同一病机,也有不同说法,让学习者感觉概念混淆、零乱、模糊,甚至矛盾,无所适从,增加了教学及学习者理解、掌握的难度。(2)中医学局部望诊自身的多歧性、直观性,加之中医诊断长期以来靠经验积集进行的一些定性分析,缺乏精确的量化标准,难以量化与重复,均给程序规范化、客观化研究带来了问题。(3)局部望诊内容中望诊方法、操作规范缺失,中医诊断学的局部望诊研究缺少统筹规划,相关标准的形成过程整体规划和广泛协商不够,中医标准化认识分岐较大,已的中医药标准不尽完善。(4)从文献整理、方法学角度研究局部望诊程序规范标准的不多,对文献中所蕴含的规律挖掘不够等。

以上主要问题将严重影响到中医诊断学局部望诊内容的教学质量,不利于中医高级人材的培养,也极大地影响中医科研、临床诊治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不利于中医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3 研究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今后开展中医局部望诊程序规范化研究,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

3.1 研究历代医家局部望诊学术思想及其文化背景

系统地收集、挖掘、整理局部望诊规范化方面的文献和历代医家的经验,梳理中医局部望诊的发展脉络、文化背景,系统评估历代中医局部望诊程序规范化的内容,分析总结有代表性的中医大家局部望诊的学术特点,为局部望诊程序规范化的研究准备丰富的原始资料,提供可信依据。

3.2 研究中医局部望诊操作方法及程序的规范化主要对局部望诊的环境,光线要求,观察距离,医患准备,姿态,观察顺序,注意事项等进行规范研究。

3.3 研究中医局部望诊各种症状术语、概念的规范化 规范局部望诊的概念与理论,包括:所涉及症状的名称,内涵及外延的规范化研究、症状严重程度量化分级表述的规范研究、症状量化分级的方法学研究。

3.4 症状所提示的临床意义规范化研究 由于中医局部望诊涉及症状的层次范围及性质分类有别,以症状为依据,力图从不同层面和角度阐释症状的病因病机,并对症状所主病证进行全面梳理。旨在规范症状提示的临床意义,从而达到科学、准确地判断邪正盛衰,鉴别病邪性质,辨别病位浅深、推断病势进退,判断病情预后的目的。

3.5 中医局部望诊的现代客观化研究 应结合现代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体格检查、色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便中医利用和使用的检查,吸取其符合中医诊断思维模式和临床诊断的成果,充实完善中医局部望诊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