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成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教育的成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的成效范文1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在学生快乐成长过程中获得技能

特殊教育学校是学生获得劳动技能的场所,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的的学习,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的布局、规划和建设,针對不同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整体营造文化环境,努力把学校建成师生向往的优美人文的花园、成功愉悦的乐园、阳光智慧的家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学校卫生的清洁,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分工:有的专门清理教室的垃圾,有的负责校园环境卫生的保洁,有的负责学校整理宿舍里的内务,干净整洁的环境可以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快乐,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家的氛围。学生们在快乐中成长,老师们在快乐中工作,为学生们能顺利步入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奠定基础。

二、研究学生,弄懂需求,注重个别化教育和差异性教学

特殊教育学校在把握教育普遍性规律的同时,更要注重个别化教育和差异性教学,充分采用符合残障学生身心特点的特殊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原有读书活动、教师技能比赛、观摩课、优质课、集体评课等活动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自发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共同探讨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问题,坚持“学习——改变——成长”的学习理念。同时,要把握教育的差异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做到教学目标分层提出、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教学知识分层实施、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分层布置、学生评价多元进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信心。如在为中度智障学生选择职业技能训练内容时,首先要考虑需要加工的产品工艺的简单化、单一性及康复功能等因素。例如,可以将成品包装“装袋”的加工任务,主要分为“挂板——装袋——撕胶——封口”四道工序,工序清晰,简单易学,又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康复训练,非常适合。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可以增强残疾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沟通能力、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劳动技能。特殊教育学校中汇集了各类残疾学生,因此,学校应该经常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像美工专业师生作品展,串珠手工作品、水果拼盘、手抄报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开拓了视野,培养了情操,增强了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摒弃了自卑感和孤独感,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信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了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

四、加强沟通,用心呵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特殊学生普遍存在着情感脆弱和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与老师沟通与交流障碍等问题。然而,学生要获得技能,首先得有良好的心态和自信心,为了驱散残疾孩子的心理阴影,教师应与学生朝夕相处,尽量摸清每个人的脾气和秉性,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特长,进行鼓励和引导。要更加关心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决不能歧视他们,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们将来的就业对接起来,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学会一门技能,教师应该坚信这些特别的孩子个个都是天使,只要用心执着地去爱,每个孩子都会有一片成长的沃土,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另外,让家长陪同学习的方法很好,特教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温暖。家长参与对他们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发育很有好处。通过不断与孩子进行互动游戏、培养感情,和家长进行交流探讨,与家长一同努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劳动教育的成效范文2

据报道,南京理工大学教育实验学院今年面向2014 级本科生推出名为“益心益意”的劳作教育课,且在课程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该课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分为校园服务的基本劳作课和社会实践的拓展性劳作课两大部分, 每学期修满20 课时,就可得到这门课的1 个学分,表现优秀的学生在各项评优中会享受一定的“福利”,但考核未通过必须重修。

众所周知,类似“劳作教育课”这样的课程在我国中小学里长期存在,诸如“劳动与技术课”、“通用技术课”等,有条件的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实践基地劳作,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劳动品质和创新能力。但是到了大学之后,这门课程基本就舍弃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学毕业前的社会实践或实习课程。那么,现在大学设置“劳作教育课”是否有此必要呢?

之所以强调“劳作教育课”要落到实处,是因为在一些中小学甚至大学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课大多名存实亡。对劳动教育的忽视,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是直接反映在大学生个人、教室、宿舍的清洁卫生上,不少学生无法维持整洁的生活环境,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也影响学习环境。二是间接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造成了长远影响。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敢于创新的品质,在未来的工作上也难以有更好的发展。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劳动教育不可谓不重要。

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我们提倡“五育并举”,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很少被提及,在高校人才培养上,取而代之的是培养实践性、创新型人才。而劳动技术教育恰恰是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之一。

劳动教育的成效范文3

【关键词】小学劳动课 反思 超越

在小学开设《劳动》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十几年中,小学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成效是任何人不能随意否定的。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面对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站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人才的高度来审视小学劳动教育,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的《劳动》课却在课程的定位、课程的开发、课程的实施等诸多方面。暴露出许多先天的不足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与研究。

一、劳动课的课程定位:是学科课程,还是经验课程?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

现代课程理论告诉人们,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类型是多样的,不同类型的课程有着不同的课程价值和特点,不同类型的课程应该形成一个均衡的课程结构,这样才能共同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这就要求在开设一门课程时。首先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类型以及它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进行合理定位。这一点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它直接影响这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搞好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前提。但是,由于我国的劳动课出现在80年代中后期,当时国内的课程理论研究非常落后,甚至说课程理论研究处于空白阶段,造成了人们的课程意识淡薄,课程观念落后,把课程等同于学科、等同于教材的认识相当普遍。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普遍建立起课程类型和课程结构的观念,把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当作是学校天经地义的课程形态,在这种情况下,当人们认识到需要开设劳动课,以加强劳动教育,落实“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要求时,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按照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的设计思路和要求来设计和要求劳动课,使劳动课成了我国课程体系中典型的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尽管也强调“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时应以实践为主”。因为它只强调了劳动课的实践性特点,而没有、也不可能把劳动课明确定位在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经验课程上。

随着现代课程理念在国内的广泛传播,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小学劳动课的课程定位问题便凸现出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劳动课不应该是学科课程,而应该定位于经验课程,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实际和需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劳动课不应该是分科课程,而应该定位于综合课程,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小学劳动课程本身的特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课程门类过多、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弊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

二、劳动课的课程开发:谁来开发?

受我国长期形成的中央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自小学劳动课开设以来,小学劳动课的开发权一直集中在省一级教育业务部门,由省教育业务部门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组织编写全省统一使用的《劳动》课教材,学校劳动课教师则负责小学劳动课的教学,以全面落实《劳动》教材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是,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方面,省编《劳动》课教材内容的统一性很难切合各地、各校的实际,许多教学内容脱离当地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或者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对学生的发展价值不大,或者要求过高,缺乏落实的必要条件和可能。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作为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其课程内容应该及时更新。以反映当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反映当前学生生活的实际,反映未来生活对学生素质的新要求。但是,某省编《劳动》课教材却多年一贯制,有的竟是“第七次印刷”(1994年5月的第1版,2000年3月第七次印刷)。试想:如此一劳永逸的课程开发、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如何能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的兴趣?如何能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

深入反思《劳动》课建设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过高是其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适当下放劳动课的课程开发权,唤醒一线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明确一线教师的课程开发责任,改变他们仅仅是课程实施者的单一角色,建立教师既是课程实施者,也是课程开发者的观念,使他们能够紧密联系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联系当地小学生生活的实际,自主的、创造性地进行劳动课的课程开发和实施。

三、劳动课的课程实施:是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实践为中心?

劳动教育的成效范文4

一、走进传统文化,开展文化教育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与品格,文化的力量是国家和民族励精图治的精神脊梁。我校开展了“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诵读饱含古代圣贤先哲光辉思想的经典文本,使学生从中得到熏陶和感染。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还有《菜根谭》《小窗幽记》《三字经》和《增广贤文》等名典格言,这些对学生而言,或激励,或警策,或启迪,通过学习,引导他们在言行中展现优雅的文化品味,在血液里充满诚信礼让、勤学善思的文化内涵。

二、编纂校史,传承历史文化

安新小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中,学校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为更好地传承历史,让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服务今天的教育,我校决定编纂安新小学校史。为了充分挖掘地区独特的文化遗存,我们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校史的编撰工作,预计将于2015年出版。校史将作为学校传统教育和家乡文化教育的双重载体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工作。另外,在校史编撰过程中搜集的大量实物和文字资料将保存在校史展馆中,供师生参观学习。这些传承着历史的文化将深入学生的内心,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建设家乡。

三、开发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热爱家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我校开发了校本课程。去年,我校完成了第三本校本教材《可爱的家乡――安新》的编写,并作为高年级的校本课程之一。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涵盖了安新的地理、历史、风物、名人、文学、传说、艺术、特产等,是一部家乡知识百科全书。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增强了家乡自豪感,激发了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豪情壮志。另外,写作教学也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学校成立了晓荷文学社,出版校刊《晓荷》,刊载优秀学生习作。其中,抒写对家乡的热爱是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开展校本教育的重要部分。

四、培养感恩意识,树立感恩情怀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白洋淀地区从古至今一直重视感恩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学校举办了主题为“学会感恩,让心灵充满爱”的演讲报告会,特邀感恩教育演讲团讲师王玉教师到校演讲。演讲分为“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三个环节,真实生动的故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学生。孝心不能等待,感恩不能等待,在感恩教育的鼓励下,学生与教师、家长进行互动,向家长和教师表达了他们的感恩之情,家长和教师给予他们亲切的鼓励,这将成为他们成长的巨大动力。会后,学校向师生提出了希望:希望每位教师满怀感恩的心,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热爱神圣的三尺讲台,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希望所有的学生用端正的学习态度回报祖国,用认真负责的行为回报教师,用多干家务的双手、温暖贴心的话语回报父母。就这样,通过一环扣一环的感恩教育,逐渐增强了学生的感恩意识。

五、上好劳动课,培养勤俭节约美德

民以食为天,节约粮食是每个人的义务,更是对生产者的尊重。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很多浪费粮食的现象,例如食堂每日可见吃剩的饭菜,虽然学校一直倡导节约粮食,但真正做到的学生却少之又少。为了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我校向农民租用了白洋淀附近的部分田地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真正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实践证明,通过劳动教育,学生们逐渐树立了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意识,学会了珍惜他人的劳动果实。

劳动教育的成效范文5

特色学校的创建和发展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发展和生存的需要,是优秀校长必须研究的课题。校长对于特色学校的创建与发展的作用则表现在重设、深化、推动、生发、维持等几个方面。不同学校关于特色学校建设的基础和现实情况都不尽相同,有的须要重设,有的须要在已有的基础上深化、推动、生发,也有的是“萧规曹随”,只须要维持。究竟从何入手,校长应在调研的基础上作出判断。这一点对特色学校建设来说十分重要。校长视野的高度则制约着也促进着校长对于特色学校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和把握。

一、校长视野的开阔性――以着眼于现实的人才观确定特色学校的育人目标

特色学校建设育人目标的确立对学校发展始终起着风向标的作用,而育人目标的确立,校长应有开阔的眼界,即放眼全球,了解和把握当下世界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潮流,又要兼顾国情,校情。

立足世界――学校要培养世界需要的人才。从美国劳工部21世纪就业技能调查委员会的一份调查显示来看,美国对人才的要求是比较全面的,既有对听、说、算、写这些基础能力的要求,也有对动手操作能力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更有对人格品质及良好人际关系的要求;从德国对公务员的选拔标准来看,提出了8个方面的选拔要素,其中书写、表达等方面要求100%的正确,否则有损政府机构形象;一个NBA巨星球员所具备的条件也超出我们的想象,不仅要有细腻的技术, 顶级的身体 ,良好的球感,还要有不俗的视野,高球商,坚韧不拔的求胜心。

从中,我们看到了先进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他们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再学习型人才。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要目中有人,要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不是把自己的责任窄化成传授知识。

立足中国――育人目标的确立要符合国情。作为校长,要具备准确把握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能力。“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教育方针沿用至今,明确回答了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 等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与结果都存在着突出问题,教育发展的结果是――人的数量和质量发生矛盾,总量大,但结构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学校的育人目标与教育方针之间存在偏差,定位不合理。很多学校的育人目标不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而是将目光盯在了“专门人才”,甚至“拔尖人才”上。结果是眼高手低,出不来杰出人才,也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劳动者。

立足学校――育人目标的确定要适应校情。育人目标要落地,才能生根。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学校也有不同的实际。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的劳动教育开始于1958年,坚持了半个多世纪。但如果只停留在早期养鸡喂兔,种地摘果上,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所以历届学校领导班子都无一例外地自觉担负起传承与发展学校特色的使命。现阶段确定了“立学焕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人生底色”这一育人目标。“立学”指立足于学习,以学而立,“焕新”即出新、立新。“立学焕新”就是要培养会学习,能创造的人。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这里的“底色”是全面发展的底色,而不是单一的底色。为了落实好这一育人目标,学校将其分解为“五好”标准,并且制订了与之相适应的以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及关注学生特长和潜能的《“立学焕新 百花竞春”学生评价体系》。

二、校长视野的前瞻性――以指向未来的办学观把握特色学校建设的思路

教育的后效特点,要求校长办学的思考要有前瞻性。华人首富李嘉诚超人成功的秘诀在哪里?为何在太多企业家轻易断送前程的同时,李嘉诚却几乎碰不到“天花板”? 当《环球时报》记者访问他时,他轻描淡写地回答:“其实很简单,我每天90%以上的时间不是用来想今天的事情,而是想明年、5年、10年后的事情。”他给我们的启示是,成就任何一项事业,都必须超前思考。如果你不站在今天思考明天,那么,你的明天就会停止在今天。校长的办学观的提出要站在未来的高度上,一经提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不会被淘汰,不会落后。不是现在时,而是未来时。校长的办学观是围绕着如何办好一所学校的一系列核心问题的理性思考,主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办学校?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这些问题就是指导办学实践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

学校在形成办学理念的时候,要尊重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以超前的眼光审视学校的现实和社会要求以及未来的发展,并将其与特色学校建设融合起来,以免造成办学理念与学校特色各不相干的结果,最后将特色学校建设变成了开展特色活动。

在学校未来的办学观的指引下,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的特色学校建设思考并回答了这些问题:

办学理念:立学焕新,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回答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一致。)

办学思路:劳动育人,文化立校。(回答了怎样办学校。)

校训: 日学,日省,日新。(回答了师生怎样做。)

以指向未来的办学理念把握特色学校建设思路,可以让特色学校建设过程少走弯路,防止迷失方向。

三、校长视野的深刻性――以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实施教育行为

校长视野的高度不仅体现在开阔的眼界,超前的眼光,还在于对当下教育问题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尤其是对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问题的把握。办学为学生而办,那么,办学的核心问题即促进学生发展的问题,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所以,特色学校建设的每一项策略,每开展一项活动都要坚定不移地落实我们的育人观,都落实在育人目标上,育人理念上,这就体现了校长视野的深刻性。

从学生角度考虑,基础教育要为学生奠定怎样的基础?一方面要为学生能满足个人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一方面要为学生能满足未来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奠定基础。前者是人性内在的自我需求,后者是社会客观发展对人的外在要求。两者均要考虑。协同发展是人的真正发展需求。因为现在的学生处于信息化,多元化时代,他们是“文化中的人”,是“关系中的人”,是“世界中的人”,也是“成长中的人”。

基于以上的认识,在特色办学中应注重以下问题。

首先,要创设以生为本的成长环境。教育,是一种影响,是环境的影响。环境是育人的重要资源。在学校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更多的表现为宽松、和谐、民主的育人环境。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围绕着“劳动育人”特色办学,创设了两种育人环境:生态环境和常态环境。在立新校园里,有两个微型的植物园,那里有生长了半个多世纪的老杏树,和各种蔬菜、农作物、花卉;除此之外,还有插花室,无土栽培室,陶艺室,木工室,烹饪室,废旧电器拆装室等6个活动室供同学们观察和开展实践活动。这六园六室即是劳动育人的生态环境。学校一年四季,将劳动教育内容纳入校本课程,常年坚持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劳动育人的常态环境。

劳动教育的成效范文6

社会的迅猛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充满机遇的各种挑战;传统与现代的撞击,大量从未出现的新事物,使得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存在着巨大的裂变:强调自我价值,崇尚独立自主,张扬个性,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享受生活。唯我独尊、封闭孤独或害人伤己等各种偏激行为的频频出现,让我们觉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开展常态化的"洒扫应对"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洒扫应对"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教育。我们的研究将通过组织中学生广泛开展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爱绿护绿、文明礼仪、讲究卫生、文明用餐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洒扫应对"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中学生等未成年人懂礼知节、自理自立、感恩向善的良好行为道德习惯。

怎样才能进行常态化的"洒扫应对"教育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育目标常态化

要立身应先明德。教育本身应该先注重德育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劳动者是培养未成年人的目标。而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由于受到追求短期效果的影响,农村学校中重视文化教育,轻视德育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学校的教学都是围绕着分数转,因为分数决定着一切,决定着一个农村的寒门弟子能否鱼跃龙门,从此脱离农门,走出农村,踏进城市,从而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在升学率仍然是衡量学校声望与地位,甚至是学校是否列入名校的标志下,智育被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德育则退居其次,只能对高高在上的智育俯首称臣。这样做的后果的是,学生学习的时间长了,学习成绩提高了,道德却滑坡了!我们应该使德育教育回归到正轨上,确确实实地开展"洒扫应对"教育,明确"洒扫应对"教育的目标,分阶段分年级分目标实施,从身边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入手,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和待人接物的礼节教育,培养他们爱劳动,谦恭有礼、自理自立、尊敬师长、孝老敬亲、爱国守法、感恩助人的道德习惯,让学生渐渐懂得怎样做人,怎样感恩父母和社会,怎样更好地去热爱生命,关爱他人,争做一个懂礼知节、文明大气、感恩向上的道德高尚的人。

只有教育的目标回归到常态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才能得以顺利推行。

2.课程教育常态化

学校的课程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渠道,也是未成年人获得思想道德知识的主要途径。我们在实施"洒扫应对"德育教育的过程,应该整合现有的教材与课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规划和编排教育内容,力争把"洒扫应对"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门学科当中,而不应把德育教育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孤立地进行教学,这样得到的效果才会更为理想。比如,语文老师教授了战争主题的课文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和战争有关的信息,使他们明白战争的残忍与残酷,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而英语老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入中西方礼仪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从而利用学到的知识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懂礼知节的人。其他科目的老师只要有心都能找到实施"洒扫应对"教育的切入点,将德育教育与课程教育结合起来。各类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此类案例更是多得不可胜数,可谓信手拈来,随地取材。只要每一门课程的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德育的教育中来,把"洒扫应对"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我们的教育成效会更显著。

3.活动实践常态化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只有把学到的知识与自身的亲身实践结合起来,才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我们实施"洒扫应对"教育应该重视实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引导他们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发展,使学生在活动实践中身体力行,不断地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规范自身的日常行为,成为我们期待的栋梁之才。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节日,我们可以把"洒扫应对"教育与参加这些节日活动结合起来。比如:利用春节及其他节日期间与父母走亲戚或邻里之间往来的习俗,学习礼尚往来的礼节及待人接物的礼仪;利用清明节祭祀先烈和先祖的机会了解前辈们用自己的血汗和辛勤劳动打下的和平江山,从而在这些活动中懂得感恩向善,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利用学校平常的清洁卫生工作,学习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利用重阳节组织学生慰问老人,关爱老人,做一个活雷锋。

不论是学生的学校生活,还是学生的社会生活,都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活动实践,我们应该通过常态化的活动实践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活动和邻里守望、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等志愿服务活动,促使他们成为美德少年。

4.督促检查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