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心得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基础心得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基础心得总结

中医基础心得总结范文1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 中医诊断学 教学心得

《中医诊断学》是继《中医基础理论》之后的一门课程,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诊和辨证两个部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因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中医基础理论》,因此,在《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强调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更强调对中医理论的运用,如四诊方法的掌握,对临床资料的分析,临床辨证思维的培养等。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灌,学生收”为主,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也难以得到训练和培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情境教学法能很好地体现这一思想。情境教学法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其关键在于情景的创设。

笔者在近年的《中医诊断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是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实现目标的关键,巧妙的情境诱导能够轻松而又富有启发性地敲开新课的大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教师的进一步讲授创造气氛,打好基础。现将本人运用情境教学法中有关情境创设的体会总结如下。

1 生活展现情境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中医学的思维特点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从五行属性的认识到具体的症状和药物功效等,取类比象的方法在中医学中应用很多。因此,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在讲解症候病机及辨证思维训练时,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展现,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解面色白主病时,教师可假设楼上自来水停水或水量很少的情境,让学生考虑可能的原因,根据生活常识,一般学生能够分析出答案:水源不足、压力太小、管道堵塞或管径太小。那么在人体病理过程中相对应的可能就是血液、阳气不足、瘀血或寒凝。又如在解释泛酸的机理时,教师可引入食物酸馊的情境,调动学生考虑食物变馊的原因,学生一般能回答出温度高,或不通风,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温度高、不通风相对应人体的病理又是什么呢,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回答出热和郁,所以热郁是泛酸的常见病因。这种通过生活情境来阐释医理的方法,看起来并不十分严谨,但是符合中医的思维规律,并且通俗而生动。

2 实物演示情境

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中医四诊的学习和训练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实物演示情境,通过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中医四诊的训练,可以通过图象提供望诊的资料,通过录音提供闻诊和问诊的资料,构设一个临床就诊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更贴近临床的场景,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又如脉诊的教学,在讲述诊脉方法时,教师可以带上脉枕,以课桌为诊桌,以学生为就诊对象,现场演示诊脉的方法和过程。而在描述脉的大小时,可以借助不同粗细的绳索和橡皮管,并让学生反复体会。实物演示情境可以让学生较直观地接触临床资料,加深对抽象的课堂内容的理解。

3 表演体会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例如,中医问诊的教学,由于中医的

许多术语受到古汉语及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许多术语病人并不理解,如畏寒、心悸、嗳气、里急后重

等,而由于个体的敏感性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病人的症状描述与中医术语存在一定差异。如有患者把小便次数增多理解为“多尿”。因此,作为医生一是要理解“畏寒”是什么意思,患者可能有什么感觉,有几种表达方式,要如何询问;二是当患者描述了一系列症状之后,应当能够判断是否属于“畏寒”。故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标准化病人、老师或学生扮演病人或医生,模拟临床进行表演。让学生分别从病人和医生的角度思考病人可能出现的各种表述,医生该如何询问,该如何运用课本的知识对病人的表述进行判断,其内容和结果肯定是丰富多样的。通过这样的表演,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当然,以上三种创设情境的途径,在教学中经常是互相配合的。例如,辨证思维的训练,可以根据情况,在学生中寻找一位患者,其他同学扮演医生,进行现场就诊,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与点评。或者,教师事先准备一些较为典型的临床病案,最好是能收集到病人真实的四诊资料,如对病人的舌象、面色进行拍摄;对病人的语声进行录音等,然后在课堂上,可以由教师扮演病人,辅以图象、录音以及其他资料的病例记载,组织学生扮演医生进行四诊资料的采集和辨证。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对临床诊病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学效果十分良好。学生课后反映学习《中医诊断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课本知识也掌握得较好,不象以前那样只是死记硬背。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是反应者、支持者,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推动者。其组织引导作用要贯穿于情境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教师在课前的准备一定要充分,从选题、准备材料到课堂引导、归纳总结,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事先给予充分的考虑,在以后的教学中,本人还需要不断的实践探索和学结。

总之,情境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是一种具有重要运用价值的教学方法。它培养了学生模拟临床实践的能力,可以弥补和克服传统讲授法存在的不足。以上是本人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一些体会,希望能与同行共勉。

4 参考文献

中医基础心得总结范文2

同学们,大家都学过中基和中诊吧?你把那些零碎杂乱的知识点记牢了吗?给大家看一份东西(ppt)这是我蹲了两个星期图书馆,面包当晚餐,浩浩荡荡做出来的一份三十二页的《中基知识扫描》——一个字一个字敲上去的哦!那时考前做完这份扫描,还是有点成就感的。理清线索,筛出重点,挖掘内涵,把中医学大厦的骨架粗略地搭建起来。凭着一腔热血和一身干劲,考完中基,开始上中诊,我就想着要着手整理《中诊知识扫描》,那样,到了期末,自然也得心应手胸有成竹。然而,一翻中诊书,我就觉得似乎每句话都是重点,每个点都应该牢记,而且诊断要点不像阴阳五行脏腑经络那样逻辑严谨,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可知一而推十。光是“望色”一节,足以让我跋前疐后踟蹰不前。我瞎折腾了好几天,不但没理出头绪,反而把信心弄没了,还把身体累病了。

那个周末我就回家了。有个晚上,我和老爸促膝长谈到凌晨四点,我老爸是咱们大师兄,广中医78级学生。谈话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他将当年学习中医的经验方法传授给我,将他行医二十余年的心得体会与我分享。最让我赞叹不已的正是他巧妙地运用中医四诊诠释学习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的要领。<莲 山课件>大家都知道四诊吧?对,望闻问切!

首先,接触一门崭新的学科,踏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宏观地俯瞰——对学科特点,内容,性质有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就好比来了一位病人,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望诊”,了解病人的精神面貌,整体情况。看似简单的一步,却是接下来整个诊断过程的一个基础。“望而知之谓之神”,如果我们能通过对目录的浏览,对绪论的通读,便明白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范围、重点,因其特质制定学习方法,往后学习便如驾驭轻舟,如鱼得水。落实到中诊的学习,通过“望”课本,知道中医诊断学由三部分组成——四诊、八纲、辨证:四诊为辨证获取全面而详细的信息,八纲是辨证的纲领性指导,而辨证是四诊的目的,也是处方用药的依据。把握了这个主线,心中已了然,大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自信。

接下来是按部就班,一字不漏地系统接受知识,包括听课和看书,这就相当于四诊中的“听”。面对虽然只有一百来页,但却几乎字字讥珠,句句精华的中诊书,如果囫囵吞枣,便要深得书中精华,并将其化为自有,那绝对是异想天开。好比病人刚坐下,连主诉都没有,直接就问“医生,你说我怎么啦?”我之前因为尝到做《中基扫描》的甜头,便想着照搬到中诊学习中,跨越了系统学习的阶段就想做总结,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在点滴积累的过程,无论心中多少困惑,路上多少困难,都要坚信“守得云开见月明”,先把所见所闻都统统丢进背篓里。这就像一个耐心而又细心地医生,默默地听着病人诉说,从他发病初始,经过演变,到现在的状况,期间经历多少起伏跌宕,还要掺杂一些看似混淆视听的次要信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倾听过程中,医生的脑袋需要高速地旋转,筛选能反映问题实质的关键点,去伪存真,去繁索简,随着信息掌握量的增大,清晰的头绪迟早会露出水面。这个过程医生最忌心浮气躁,随意地打断病人,无意中引导了病人的意向,甚至误导病人为自己主观臆断的诊断结果“作假证”。所以,切不可妄自对知识做取舍,特别是依据所谓的考试题库,只记忆题中有的,不顾知识系统的整体性,忽略了细节上的关键点,不但做不到目牛无全,更是管中窥豹。

“闻诊”完毕,接下来才是问诊——有重点有目的地搭建自己的思维体系,临床上便是开始按照辨诊的雏形进一步获取信息。这好比考前的冲刺复习,课本已经学完,背篓里塞满了凌乱的要点——课文斑斑驳驳的划线,书里密密麻麻的笔记,学过了又忘记的,新学的还没记下的——有些慌乱,有些迷茫,还有些彷徨。不用担心,“知识扫描”该上场了!可能负责周到的老师已经为你悉心准备好一份复习重点,或者师兄师姐有遗留下以前的应试指南。但那些终究是别人的东西,还不能成为你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把全书再从头到尾过一遍,把握了线索,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现隐藏的规律,理清逻辑层次,筛选重点,做出一份完整的知识扫描,这才真正你自己的东西,是你对这门科目掌握程度的真实反映。也许不久的将来,你不可避免地淡忘了某个知识点,但你心中有数地翻阅“扫描”,当年深刻的印象又历历在目——人不是储存信息的机器,人是懂得思维的高级动物。大学毕业出去后,关键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百度一下便随手可得的信息,而是你敏捷的思维能力,准确的定位能力,全面的统筹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在第一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最后便是“切诊”。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载的老爸透露,其实到了问完诊,大概是什么证心里已经有数,切脉更多是进一步验证结论,还有发现疏漏或错误而已。这又对应练习和考试——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查漏补缺,完善改进。

中医基础心得总结范文3

1研究对象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院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医院,承担大学针推学院五年制本科生临床课理论授课与临床见习带教任务。本研究以2011—2012学年在医院上临床课的针推专业2008级五年制100名学生做为实验组,以2012—2013学年在医院上临床课的针推专业2009级五年制9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入学成绩、性别、年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教材均选用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内科学》,带教老师为同一组临床教师,且接受过统一的规范培训。

2研究方法

两组理论授课教学内容相同。本研究在2个班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中实施。对实验组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首先,按照中医内科学见习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常见病、多发病的患者为主,带教老师带领学生接触病人,一般以新入院的患者为好。第一次接触病人时,通常以一个学生为主向病人及其亲属询问有关病史,然后由小组其他成员补充询问;接着由同一个学生或另一个学生进行望闻问切四诊查体,并将检查结果向全组汇报;如果学生问诊或查体有遗漏或错误时,可以相互纠正,老师进行点评。其次,接触病人后带教老师应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第一次小组讨论,让主询问病史的见习生进行汇报,归纳和分析病人的病史与临床特点,提出初步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依据,拟定进一步的诊疗方案,然后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质疑并提供新的意见。如果学生在讨论中发现自己在问诊和查体方面的某些遗漏和错误,可由学生自行提出解决的办法;若确实存在某些遗漏和错误而学生没有及时发现时,带教老师应适当提示学生并提供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想办法补充遗漏,纠正查体错误。在此过程中,带教老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异议以及其他各种相关的问题;老师可暂时不直接解答这些问题,可将这些问题归纳、总结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按学生兴趣分配给每个学生,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要求他们应用各种资源(包括教科书、杂志、网络、图谱等资料)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必要时带教老师可为学生指出需查阅的相关资料以及查询工具书、查询网站等。再次,在全班讨论前,小组中指定一名学生对病例进行追踪,这名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向患者的主管医师询问病人的病情发展变化、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必要时在主管医师带领下察看病人。每次获得新的病例资料后,这名学生都要及时地向全体组员汇报。在全班讨论前小组长组织全小组的同学对病例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和诊疗过程制作成PPT形式,待全班大讨论时用。最后,在全班大讨论时,带教老师做主持。各小组先由一名学生用PPT形式向全班同学将本组病例的病史、查体、辅助检查结果、实际诊治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讲述,还可以讲述自己的学习心得,本组其他同学可对该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和更正,并阐述自己的意见及自学心得(每组10min以内),然后由带教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围绕病例提问题,该小组的学生进行解答,最后带教老师对该病例所涉及的临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补充、讲解,并对该小组的学习过程进行点评。逐个小组依次进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医内科学以带教老师为主导的见习带教方法。

3效果评价

学期末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结合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中医内科学综合笔试考试成绩得出结论。

3.1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运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3.2结果

(1)对两种教学方法的主观评价分析。2011—2012学年、2012—2013学年共发放调查问卷196份,收回有效问卷194份,分别从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开阔思路,能否培养自觉学习能力,能否提高互助沟通能力,能否对基础知识起到复习作用、能否锻炼对疾病判断力和对资料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能否享受学习乐趣等8个方面进行调查。两组调查问卷A+B选项(A选项为有明显作用,B选项为有作用)结果比较。

(2)两种教学方法在临床技能考核效果比较。中医内科学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总分30分,“优”为27分及以上,“良”为22分及以上。两组中医内科学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考核成绩优良所占比例比较。

(3)两种教学方法在综合考试笔试成绩中的效果比较。中医内科学卷面成绩满分70分,“优”为63分及以上,“良”为52分及以上。两组综合笔试考试成绩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笔试成绩优良所占比例比较。

4讨论

中医基础心得总结范文4

针灸治疗学是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1],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从理论向临床过渡的重要科目,在培养学生针灸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如何使学生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技术、经络腧穴理论、针灸操作技能等一系列中医知识运用于临床针灸疾病诊疗是目前针灸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临床诊疗思维,塑造合格的针灸人才非常重要。

临床案例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的真实记录。早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就有医案记载,战国时期扁鹊治疗虢太子尸厥。汉代名医淳于意记载了自己治疗的二十五例医案,当时称为《诊籍》,为后世针灸学子留下宝贵的学习资料。1990年后我国开始广泛探究临床案例在教学中的运用,并得到迅速的发展。要使学生系统掌握针灸治疗的理、法、方、术,就必须重视针灸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近10年来,临床案例解析在针灸教学中开始得到运用,左政[2]浅谈《针灸治疗学》的教学体会,他强调教学中应注重相关理论知识的重现及掌握,在涉及临床各科必须突出针灸特色并兼顾其它,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以临床实例带动学习兴趣。

1 临床案例是针灸治疗学在临床的运用体现和经验总结

针灸临床案例是针灸治疗学在临床经验总结,具有说服力强的特点,可为临床教学提供有依据的、实践有效的诊疗方案,为针灸学生临床诊疗奠定良好基础。历代医家对临床案例非常重视,余震曾云:“成案甚多,医之法在是,法之巧亦在是,尽可揣摩。”(《古今医案按・序》)王燕昌亦云:“盖临证多则阅理精,练事深则处方稳,此前贤医案所以可贵也。”章太炎先生[3]曾说:“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张山雷在《古今医案评议》中说:“医书论证,但纪其常,而兼证之纷淆,病源之递嬗,则万不能条分缕析,反致杂乱无章。惟医案则恒随见症为迁移,活泼无方,具有万变无穷之妙,俨如病人在侧,馨咳亲闻。所以多读医案,绝胜于随侍名医,直不啻聚古今之良医,而相与唔对一堂,从上下其议论,何快如之?”其言发自肺腑,颇为真切。针灸治疗学是建立在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上,学习具体疾病的辨病、辩证与治疗。临床案例是临床医家在系统学习针灸知识后,临床运用的经验结晶,也是祖国医学伟大瑰宝,目前针灸本科教育主要通过老师在课堂上以全国统一书本为模板,规范化、标准化的形式教学,学生从未接触过病患,在短时间内学习复杂、深奥的中医针灸知识,掌握疾病的诊断、辩证、针灸处方及施术,具有一定得困难,通过临床案例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使学生更好的吸收与理解理论知识。如有一“小儿泄泻”医案:李某,男,6岁,家长代诉:反复泄泻6个月,加重3天。伴腹部冷痛,舌淡,苔白腻,脉细弦等等(具体略)。讲解时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病因、不同的兼证以及不同的大便性状来辨证;根据大便次数及精神状态等来辨轻重;根据病程长短及其他兼证来辨虚实。后确定辩证分型,并依此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选用正确的刺灸方法及处方。通过此医案,使学生对疾病的诊治有较为系统的认识。

2 临床医案有利于在规范化教学基础上与临床实际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

针灸治疗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强的课程,掌握知识必须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在传统的规范化、标准化教育模式,疾病的诊断,处方、施术都是固定模式,而中医精髓在于辩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抽象、空洞、西医模式化的教学方式不符合中医学特点,使临床证治粗糙和呆板,也无法学习到中医精髓,更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针灸医生,在教学中结合临床案例进行详细的解析,可以使所学内容印象深刻,易于理解,引导学生把理论用于临床,培养学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当代针灸流派众多,呈现百家争鸣的景象,临床许多名家特色有效的方法并未纳入规范化教学中,通过临床案例的教学可从疾病的诊疗上系统学习针灸的临床运用,并可丰富临床知识。例如在讲述“蛇串疮”的针灸治疗时,除了教科书中的刺灸法外,再举以下3个医案,医案一:以电针结合火针治疗;医案二:以围刺结合铺棉灸治疗;医案三:以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结合药线灸治疗,并讲述以上疗法的具体操作。通过以上的医案,大大开扩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3 临床案例有利于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趣味性

针灸起源于原始时代的氏族公社时期,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中融合了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针灸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经络、腧穴理论和刺灸方法以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针灸理论知识深奥、难懂,学生在学习中会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更无法掌握好针灸临床常见疾病的理、法、方、术。老师在讲解理论知识后,挑选名家名案及自己在临床上的诊治案例,向学生进行案例解析,或者采用师生互动方式,老师提供病例后由学生进行分析,并确定诊疗方案,即可调动课堂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可使学生学习到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提高辨证论治技能,开拓临证思路。

4 小 结

针灸治疗学是一门将理论知识运用至临床的过渡学科[4],中医针灸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至关重要,在几十年教学中观察,老师在课堂上通过临床案例解析,培养了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趣味性,在临床实习中发现,与既往接受刻板教学方式学生相比,经过临床案例教学学习的学生更快适应临床疾病诊治,综合能力更强。这表明临床案例解析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成果显著,达到了其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2] 左政.浅谈《针灸治疗学》的教学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19(23):42.

中医基础心得总结范文5

论文摘要:阐述了现代医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通过对其病因病机的讨论,总结各医家对该病的辨证分型,提炼单方验方,并结合西医学,探讨发展中医学对该病的治疗,提出可行建议。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一半。本病的特点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胀痛、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但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感觉过敏有关。在治疗上,西医一般采用促进胃肠动力、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抗抑郁药及心理护理等措施进行对症治疗,效果尚不够理想,且存在成本较高,副作用明显等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临床实践,辨证施治,已显现出对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现将主要研究现状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对于FD的病因病机认识,陈氏[1]认为其病机多由于情志不舒、肝木克土、脾虚木乘导致的脾胃升降失司。梁氏[2]认为FD乃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因病机为脾气胃阴不足、纳化失常、易感湿热,或肝气疏泄失常、肝胃不和,致胃中气机壅滞,不通则痛,不降则痞。严氏[3]强调胃气不和、胃络瘀滞也是FD的重要病理机制,在辨治时注重血瘀兼证。刘氏[4]认为肝郁在FD的发病机制中占居主导地位,并可导致寒热错杂、气滞血瘀、脾胃不和、胃阴亏虚等兼证。陈氏[5]认为情志不遂,或邪犯脾胃,或饮食劳倦等导致脾胃气机失常是FD发病的中心环节。通过理论学习的实践经验,我认为中医脾主运化而升清,脾气升,胃气降,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脾胃气机失常从整体上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胃酸分泌异常及胃运动和排空功能异常。

2 分型论治

在FD的辨证分型方面,诸多文献在认识上有异同。赵凤莲[6]将FD分为肝郁脾虚、脾虚胃热、湿阻脾虚、胃阴不足、脾胃虚寒、饮食积滞和淤血阻络7型,用健脾调气、化湿降浊法,以自拟方(党参、白术、茯苓、枳壳、升麻、炙甘草、焦三仙、陈皮、木香)为基础方治疗83例,有效11例,好转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6%。张淑英[7]提出,肝郁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饮食停滞用保和丸;寒中胃脘用良附丸;阴虚胃热用益胃汤;脾胃虚寒用黄芪建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湿热中阻用三仁汤合甘露消毒饮。李淑贞[8]认为,肝失疏泄为FD的病理基础,将该病分为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肝郁湿阻、肝郁脾虚、肝胃阴虚、肝胃瘀血型,在治疗上,予疏肝和胃汤随证加减。刘氏[9]以“肝胃不和、脾虚肝郁、肝胃郁热、胃阴不足”4型,自拟“疏肝和胃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进行论治。古氏[10]则分为“肝胃不和、寒热错杂、脾胃虚弱”3型,分别采用“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开结除痞、和胃降逆”,“健脾清肝、养胃降逆”三法论治。林氏[11]等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胃阴不足”4型,并研究发现肝胃不和型发病年龄较轻,女性较多;胃阴不足型年龄较大,脾胃湿热型男性较多;分别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香砂六君子汤合良附丸和益胃汤加减治疗。钱氏[12]将本病分为“肝胃郁热、寒热中阻、胃虚痰阻、肝胃虚寒”4个证型,并应用大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吴茱萸汤等方辨证施治,取得良效。综合上述观点,可以看出,“肝郁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弱”是FD的三大主要证型。

3 验方治疗

在治疗FD实践中,除对传统名方的应用外,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入手,创制许多有效的经验方剂。如王氏等[13]自拟“疏肝悦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FD患者,治疗组有效率94.26%,对照组有效率91.66%(P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胡大勇[18]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并用吗丁啉、多酶片治疗本病48例,对照1、2组分别用上述中西药。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5%、76.09%,本组疗效均优于两对照组(P

5 治疗心得与展望

在工作与学习中,特别是在近一年的临床实践中,经过对上百例FD患者的治疗,笔者对该病的治疗有了一些体会:首先,调和气机是用药关键,该病在胃,涉及肝脾,总以气滞不畅为主,故本病当以调畅气机为主要治法,临床中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每多有效。其次,要重视辛开苦降法的重要作用,中焦气机郁滞,升降失司是形成痞满证的重要病机,可通过苦辛合用调整气机升降,临床上常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寒热并重,辛开苦降,常有疗效。其三,重视兼症,FD发病因素多样,影响因素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在重点治疗主症同时,也要注意兼症合治。其四,灵活辨证,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据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等不同,分析其发病原因,发病特征,灵活辨证,筛选恰当的药物予以治疗,这也是提高临床疗效不可缺少的环节。最后,要善于与患者交流,重视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讲明病情,消除疑虑,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治疗信心,在此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常可达事半功倍的疗效。 转贴于

总之,FD的发病率相当高,但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要发挥中医药在治疗FD时的优势,应着重整体研究,既要补益脾胃,行气除满,又要辛开苦降,寒温并用,阴阳互调,安神定志,多方位多靶位着眼,以提高临床疗效,并运用现代研究深入系统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因此,今后应尽快制定出统一的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价标准,深入开展FD中西医病因病机、流行病学、实验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并从HP、胃肠激素、胃肠动力学等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FD的机理,同时建立FD的动物模型,加强远期疗效及复发率的动态观察研究,从而开发研制简便、高效的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为广大FD患者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永堂.五花芍草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2003,10(9):35-36.

[2] 粱乃津,黄穗平.健中调肝方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新中医,1996,5(9):8.

[3] 严光俊,桂壮.活疵化瘀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2002,24(11):20.

[4] 刘善京.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机制浅析[J].甘肃中医,2004,17(6):11-12.

[5] 陈多,王长洪,吴春福.消化道动力药物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1996.4(2):120.

[6] 赵风莲.中医治疗FD83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1.9(1):55.

[7] 张淑英.FD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机理探讨[J].吉林中医药,2001.21(1):11.

[8] 李淑贞.浅论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J].河北中医,2001.23(3):196.

[9] 刘静.辨证分型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J].实用中医内科,2004,18(4):812-813.

[10] 古学文,李文唏.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1):22-24.

[11] 林连,史宗强.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J].福建中医药,1996,27(4):3-4.

[12] 钱祥夕.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体会[J].实用中医药,2002,18(12):34-35.

[13] 王立春.程军.陈孔斌等.疏肝悦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3,11(1):45-46.

[14] 白长川,马超,李吉彦.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索和胃泌素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3,11(6):373-374.

[15] 严光俊,桂壮,李存沂.通降胃灵I号片治疗运动障碍样消亿不良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3.

[16] 董明国,何世东,叶小汉,等.康尔胃2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4,12(3):146-147.

[17] 何英,曹文富,荣晓凤.理气复胃1∶1服液治疗气滞食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4,12(3):137-139.

[18] 胡大勇.中西药联合用药冶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3):16-17.

[19] 石成生.中西医结合治疗HP感染非溃疡性消化不良64例小结[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1):33.

中医基础心得总结范文6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2012年2月~2013年4月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82例,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均排除全身性疾病。治疗组中,男性17例,女性25例;年龄8~78岁,平均年龄49±14.56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20年,平均39±64.31月。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9~75岁,平均年龄48±14.40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22年,平均40±67.7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基本方采用复方连术汤。处方:苍术15~30g,人中白、人中黄各6~10g,胡黄连10g,黄连、清甘草各5g。随症加味:舌尖红甚者,加生地20g,淡竹叶10g,木通3g;舌质瘀斑者,加乳香、没药各3g;舌苔光剥者,加沙参、麦冬各15g;舌苔白腻者,加藿香、半夏各10g;舌苔黄腻者,加黄柏6g,薏苡仁30g;舌淡齿印者,加当归15g,黄芪30g;大便不通者,加石膏20g,厚朴10g;疮面红肿者,加银花、蒲公英各20g;疮面较大者,加赤石脂10g,木蝴蝶5g;疼痛明显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各15g。每日1剂,分早晚2次水煎温服,服药观察2周后统计疗效。2.2对照组: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2片1次,每日3次;葡萄糖酸锌口服液10ml,每日3次;锡类散外用,每日3次。疗程同上。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根据《口腔内科学》第3版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标准判定疗效。痊愈:口腔黏膜溃疡愈合,局部疼痛消失,停药后1年未复发;显效:口腔黏膜溃疡愈合,局部疼痛基本消失,停药后3个月未复发;有效:溃疡复发间隔时间延长,愈合期缩短,疼痛减轻,总溃疡数减少;无效:溃疡复发间隔时间无改变,愈合期无缩短,疼痛减轻不明显,总溃疡数未见减少。3.2结果:见表1。

4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