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范文1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情况等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很好的保留,至今依然可以看到许多少数民族沿袭已久的生活习惯和艺术活动,而这些艺术活动,又几乎是这些少数民族与生俱来的必然行为,是源于他们本性的自然活动。所以,这种“原生态”的艺术活动,往往具有超现实与超自然的创造性思维,是渗透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并和他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中处处是极具符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一些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图腾崇拜、自然风景、民族信仰等,都会通过各种艺术符号呈现出来,其中就包括日常服饰。这些超越语言的表达,一直使我国各民族之间得以互相了解和互相沟通。

服饰,常被称为人类的“第二肌肤”,当然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显著象征。服饰中的“文化”,既表现在服装的基本款式上,又体现在服装的装饰上。其绚烂的色彩搭配、别致的款型以及多样的图案,特别是那些象征诗情画意的民族故事、民族传统习俗的符号点缀,都充分体现出少数民族的艺术创意天分。如苗族服饰中富有强烈代表性的银冠上就有很多用来象征大自然各类事物的符号,表达出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风调雨顺的向往。而苗家刺绣,更是拥有悠久的历史,它除了具有美化装饰的意义之外,还兼具其替代文字表达的作用――以叙述性的艺术符号进行组合,将苗家的历史自然融入各类服装与饰物的设计中,尤其是其丰富的颜色,饱满的图案,几乎可以形成一部用图形表达的叙事诗。由于这种传统制衣法代代流传,苗家的历史故事、传统习俗也就以如此特殊的形式传至如今。

苏联美学家卡刚在他的《艺术形态学》一书中指出,艺术是原始人生命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他们的劳动创造与艺术创造是并行的。因为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就是通过服饰的艺术符号产生象征意义来构建社会文化的,他们将诗一般的文化叙述穿戴在自己的身上去劳动、去对歌、去舞蹈,这些服饰就如同一部色彩鲜艳、图案别致的民族历史叙述诗浪漫而美丽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不禁感叹他们的艺术创造力是如此丰富、如此鲜活自然。同时,这些美丽、自然而又神秘的、充满了强烈生命意识的、源于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原生态艺术符号,也即成了现代服饰设计的新启示,且越来越成为世界服装设计热捧的时尚设计元素。

作为综合艺术、整体艺术的戏剧,服饰一直是戏剧表演艺术中极具象征性的艺术符号,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具有帮助演员塑造形象、烘托舞台整体氛围、帮助观众理解人物及其相互关系的作用。近几年来,舞台服装设计受到更多重视,已逐浙成为舞台演出的看点和评判全剧是否成功的依据之一。

在舞台上,观众需要通过人物的服饰来感知人物身份、性格特征、命运演变等。所以,一个图案、一个造型、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颜色,甚至是一个发饰的变化,都能作为表达人物性格变化、剧情发展和艺术情感的符号。例如京剧中生旦净丑的化妆造型与服装配饰、颜色,都有固定的样式,但京剧戏服的款式,则是主要来源于明代生活服饰,不过经艺术化处理之后,早已脱离了当时生活的自然形态而带上了强烈的虚拟感,所以可以表现任何古代人物,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以“靠”为例,“靠”即戎服,为武职将官所用,但每一种“靠”都代表一种身份。黑靠表示性格粗犷,气质彪悍,多用于勾黑脸谱的莽将,如张飞,焦赞,而红靠则表示身份地位高或性格正直,如廉颇等。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范文2

【关键词】舞台服饰;舞台少数民族服饰

中图分类号:J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54-02

服装是穿于人体上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也称衣服,饰品是装饰人体的物品总称(包括首饰、服装、鞋帽、袜子、手套、围巾、领带、手袋等),服装与饰品统称服饰。舞台上的服饰是剧场、广场及影视等演出中,演员在演出时所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饰品。它们根据演出需要帮助演员塑造角色。舞台服饰的整体形象要与整个演出风格相统一,要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要求。舞台服装(含佩戴饰品)是属于舞台美术多门类艺术之一,是剧场、广场及影视等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上的少数民族服饰(服装与饰品的总称)作为舞台演出的重要部分,在色彩上、样式上都需要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的艺术魅力。

舞台上的少数民族服饰首先要有少数民族特点,同样还要服务于舞台演出的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还要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吸收少数民族的民族元素,既需要民族特色,还需要现代的流行气息。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除了分布祖国各地的汉族以外,还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土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塔塔尔族,苗族、彝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仡佬族、拉祜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珞巴族、门巴族,壮族、土家族、瑶族、黎族、畲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台湾的高山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与分布祖国各地的汉族组成了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其中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在各自民族文化中较为突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也是中国服饰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服饰文化中最为丰富而多样、也是最为生动活泼的一个重要部分。

服饰文化本身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实用的,又是审美的。随着我们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各种文化活动越来越多,人们对于文化艺术活动中演出部分的视觉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舞台上的演出服饰的整体视觉效果要求也更高。随着视觉传媒业的迅速发展,人们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方便,现代的文化信息得到了广泛传播,各种现代文化潮流也使少数民族服饰在色彩、面料、款式等方面,有了更现代、更轻松、更活泼的现代气息。人们对于现代化的物质与文化的不断追求,使对服装的样式、色彩的追求更加趋于简约和舒适。有些传统服装因其有着不利于人体行动的特点,则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生活的穿着要求,必然会被更适于现代穿着要求的服装所取代。少数民族服装的穿着和制作也不断受现代文化影响,从繁琐的样式向着西式服装简单款式的转变。中国民族服饰在现代化发展中必定要注入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这就要使服装款式做到既有民族情愫又有现代的国际流行潮流,持续不断地保持并发展中国服饰文化中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也使少数民族服饰在整体上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服饰是人们生活中的特殊劳动成果,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义。舞台上用于演出的少数民族服饰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少数民族服饰的发展是与少数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类创造出的任何物质文明,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发展的。追求美是人的天性,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依托生活、劳作、宗教的需求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服饰,并在长期的演化中,民族服装越来越具有美化的功能,它是中华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服装设计师所要探索和追求的就是让民族精神融于世界精神,让古代精神融于未来精神,把东西方不同的哲学与美学观念下所表现的不同的神气与韵味互补和强化。现代社会对于服饰文化的追求发生了变化,不断追求流行、现代、时髦,民族服饰文化也受到了影响,服饰上的现代化改变是必然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保护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就显得格外重要。民族元素不是简单地对民族传统服饰造型、色彩、式样等进行表面形式上的学习,是需要真心地体会中国文化精神、艺术精神,让人们真正从我们的服饰上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感受到中华民族明快、鲜活的现代气息。

中国各个少数民族服饰的色彩绚丽多彩,款式多种多样,制作精美绝伦,它是各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在服饰的制作上,从原料选材到面料制作、服装款式、装饰等方面都就地取材。以捕鱼为主的少数民族以鱼皮为衣并加以不断革新发展;从事狩猎的少数民族用兽皮、兽筋缝制衣服;以畜牧业为主的的少数民族用牲畜皮毛制作服装;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少数民族则以当地出产的棉麻丝为原料缝制衣服。经济生活、文化素养和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的差异,导致各地区不同民族的服饰在款式和色彩上多种多样。北方民族以坎肩式长袍、短衣和长裙为主。这些少数民族服装除了适于气候及生活需要外,更注重服装的装饰美,在头巾、腰带、围裙以及衣襟、环肩、下摆、袖口、裤脚、裙边等易损部位,绣出动物、植物等吉祥图案和几何纹样,这也增加了少数民族服装的装饰性。同时,在辅料的选择、色调的搭配、款式的构思和风格的体现等方面,各个少数民族的理念也不同。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在服饰的考虑上更突出实用性,在款式上追求简洁、朴素、耐用,色彩多选择冷色基调,服装体现出地域性的厚重感。南方的少数民族由于居于热带区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面料轻薄,色彩多明快而对比强烈。

服装设计师要掌握和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制作技巧、穿着理念,还要考虑舞台上独有的特殊环境。首先是距离;二是舞台灯光环境。距离是指相对于生活服装而言的距离疏远,它要求服装做工较细腻,在款式、色彩、图案上更注重细节。而舞台上的服装则因观众距离较远,因此服装在款式、色彩、图案、装饰等设计上,就应采用夸张手法。尤其是少数民族服装更要突出款式、色彩、图案、装饰。为烘托舞台气氛,舞台灯光常常需要变化不同的色彩,各种光色都会反射到舞台的服装上。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服饰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款式向着短装化、机能化、舒适化、个性化等特点发展。舞台上的少数民族服饰要保留民族文化的元素,还需要在款式、颜色、面料上进行现代化搭配,在款式、颜色、面料搭配上突出现代化的造型美感。舞台上的少数民族服饰要符合现代化民族服饰的实用性和时代感,即要保留民族服饰的各民族元素所要表达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内涵,还要加强现代服饰文化发展的手段。中国的民族服饰文化要想居于国际的服饰文化舞台之上,就要把带有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元素,巧妙融入现代服饰文化创作中,这也是民族服饰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柄崭新利器。

传统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历史的积淀,它为人类历史前进积蓄着力量,提供着营养。中国现代民族服饰文化应该继承有生命力的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符号,同时让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以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而不只是把“传统符号”作为装饰语言,简单地对传统民族服饰进行复制。两者的有机结合要恰到好处,既要继承民族古老博大的文化,又要与时俱进掌握时尚前沿的脉搏,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设计工作者面前的崭新课题。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演艺市场在突飞猛进,舞台上作为演出的少数民族服饰也同样进入了艺术发展的新阶段,舞台上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同样随着中国现代文化的总体发展而发展,这也意味着传统的少数民族服饰艺术要以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新的舞台演出当中。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范文3

    其构成可做如下粗略地分析:首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表现为物质形态的资源,是其衣食住行活动及其活动的过程与成果。从存在的样态来看是居于文化艺术表层的、可见的物质形态的资源。从各民族衣食住行生活中的取材、结构、造型、款式、空间利用、功能分区、装饰工艺等方面,均能体现少数民族感知、认识、想象、征服改造宇宙自然中的智慧和能力,表现出少数民族敏锐细腻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审美创造能力。如秦淮以南农耕民族的服饰,燕山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的服饰,从材质、款式、制作、挑花刺绣工艺、装饰等既彰显地域特性、生产生活方式的特性,也标示着不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特性。再从各民族的建筑而言,藏族、哈萨克族的帐房,蒙古族的蒙古包,傣族的竹楼,土家族、苗族的吊脚楼,羌族的碉楼,黎族的船型屋等民族建筑,无不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杰作。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其文化艺术资源的物态化载体。在物质层面从其性质来说,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一种不同于煤炭、矿石、石油、天然气等形态的物质资源。从其功能来说是以满足少数民族基本生存、娱乐和审美需求为目的的物质文化。其次,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存在于其深层的,满足其娱乐、归属、信仰、心理、认知、审美的精神文化,以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等文学形式、音乐、舞蹈、美术、宗教、哲学等精神文化形式存在,积淀着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对自然山川、花草虫鱼、天文宇宙、人际社会和人自身的感知、想象、理解、认识及所形成的生命观、幸福观、爱情观、宇宙观等观念。如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就是维吾尔族与戈壁、沙漠、绿洲对话时灵魂深处的哭泣、对抗与和解、喜悦与欢乐,是肉体在时空中湮灭后精神的遗留,是集中反映维吾尔族人喜怒哀乐之情感、善与恶之认识、美与丑的观念的艺术。以其演奏的乐器而言,就有热瓦普、手鼓、萨塔尔、艾捷克、胡西塔尔、笛子、维吾尔族扬琴等丰富的乐器种类。从木卡姆中的几句歌词足以看出其功能与价值:“我的萨塔尔琴以生命的纽带为弦,它能慰藉不幸者,予其悲怆与凄婉。我深深投入于木卡姆使之萦回于心,若耽于爱的憧憬即弹奏于伊人尊前……”[2](P10)。“心灵的秘密用文字永远书写不尽,爱情的神话用书卷永远解释不清。世上花儿有刺,珍珠与贝壳紧紧相连,哪有不受苦的手艺,不受折磨的爱情。”[2](P28)歌唱生命、爱情的魅力,解说生活的道理与人生的哲理。许多民族至今仍通过故事、民歌、谚语、神话、传说等文学形式表达其鲜活的感知与丰富的情感。每个少数民族的表层物质文化和深层精神文化构成民族文化整体,并在不同层面表现各民族的精神及其民族个性。其丰富的存在不仅是维护民族精神文化生态平衡的基础,也是社会转型时期促进和丰富人的感性、心灵、情感,促进人格完善、人性升华的重要途径,表现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少数民族审美教育资源,正是当下我们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审美教育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特征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资源库,从开展审美教育的要求来说,这些资源具有以下特征:(一)原生性千百年来,由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制约,我国少数民族的审美实践没有走上职业化、专门化、学院化、理论化、系统化的道路,具有显着的原生性,这充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审美教育资源就是其日常生产生活本身。我国少数民族的审美活动丰富多彩,但无论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戏剧,还是建筑、工艺、服饰等都不是专业化的,而是与其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可以说少数民族的审美活动就是其生活本身。在少数民族中,几乎没有专门从事艺术活动的职业划分,在田间地头,在中堂聚首,在节日礼仪,在篝火晚会,舞蹈和音乐交相辉映,人人都是歌手,人人都是舞者。在建筑群落、生产工具、日常器具、穿戴服饰上,美术、工艺无所不在,无一不彰显少数民族对自然的感知、对世界的认识、对美的追求。因此,许多民族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感叹,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以质朴纯真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出他们“艺术化生存”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他们没有专门的剧院,也没有专门的舞台,但是,他们生活的整个地域既是剧院又是舞台。他们没有专业的艺术家,也没有专业的艺术院校,但是,他们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民族艺术审美的传承者。因此,要想了解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唯一的途径就是深入他们的生产生活。反过来,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及其文化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二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传承的习得性。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传承十分独特,既没有专业的学校,也没有专门的职业教师,家庭和社会的代际传承是主要方式。以学习刺绣为例,刺绣是既实用又有观赏性的十分精巧的工艺美术,对刺绣技能、技巧的传授和学习实际上就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教育。我国苗、瑶、土家、布依、哈萨克、黎族等民族在教与学两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他们一般往往是自幼学艺,个别教授的,担任教员的一般是祖母、母亲、姐姐等亲属,而且学无定规,不用教本,完全是经验传授,学用结合,经年不辍。再例如少数民族的建筑,建筑的过程既是工程的建造过程,也是年轻一代向长辈学习的过程。长辈既是施工者,又是教师,年轻人既是工程参与者,也是学生。年轻人在参与实际的房屋建造过程中,自然习得老一辈的建筑技术、建筑工艺和审美观念。三是少数民族审美资源存在形态的混合性。少数民族的艺术形式虽然丰富多彩,但大多数都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既包含着民族审美的精神追求,也满足了生产生活的各种功能需要。从实践来看,我们很难在少数民族审美资源宝库中找出比较专门化的、纯粹的艺术作品,它们大多既有其实用的价值,又有宗教的、象征的、审美的等多重精神的价值。从理论上说,审美是人类超功利的精神追求,但从少数民族审美实践来看,这一点需要具体分析。从人类审美历史来看,审美实践的突破性发展在于它的独立化,需要有职业化,使审美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有一个独立发展的空间。由此看来,我国少数民族审美实践是处在非职业化的阶段,他们的审美文化产品具有功利的深刻烙印。对此,我们不能用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去衡量少数民族审美艺术资源。但在理论上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少数民族审美资源的原生性正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人类审美实践的活化石,需要大力研究、开发和利用。(二)地域性我国少数民族从地理分布上来看,呈现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且大多居住在中国版图的边陲地带。由于其分布的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各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文化艺术审美资源的占有上和审美实践上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反映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色。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条件差异较大,有高山,也有平原;有草原,也有丘陵和水域。蒙古族的长调、苗族的山歌等等都深刻地反映了广漠草原和崎岖丘陵等不同的自然环境。二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反映了独特的生产方式。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是其审美活动的核心内容,土家族的农耕生产方式只能孕育出摆手舞,而不可能产生反映海洋文明的渔猎工艺。三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反映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一定的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只能产生相应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侗族大歌和维吾尔族的木卡姆等等,它们反映了侗族和维吾尔族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打上地域文化的深刻烙印。(三)民族性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不是个别人的创造,而是全体民族成员世世代代审美实践的结晶,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充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作为对这种历程的反映,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是重要的载体。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学、歌赋、音乐、舞蹈都对本民族的发展历史有充分的表现。二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民族文化包括许多方面,在狭义上主要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以及风俗习惯、礼仪制度等等。少数民族的审美资源是和这些民族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共生共存的。我们不可能想象壮族的山歌用的是维吾尔语,也不可能想象朝鲜族的舞蹈表现的是对基督的虔诚。三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各民族审美文化的主题。我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实际上就是展现各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宝库。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范文4

关键词:少数民族 服饰纹样 色彩

中国民族服饰纹样具有直率反映生活特征的突出物质。虽然其题材、纹样组织形式千差万别,但是绝大多数纹样均取自于客观原型,往往是从一种基础纹样经过演变、推移、扩展而成为多种纹样的。中国民族服饰纹样极善变形,在不胜枚举的服饰纹样中几乎难以觅到不经过变形处理的。无论是人物、动物、植物、建筑,也无论是刺绣拼贴,还是扎缬编缠,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源于实物而非写实自然的变形纹样。

中国民族服饰纹样中的变形,变得异想天开,有的几近荒诞离奇。其中,不依常规地将各类美好之物结集一堂,是贯用之法。如此组织变形,看似无理,却是有情。有的是将互不相关的各种物体部分组合,衍生出一种并不存在的新物体,例如苗族刺绣常用的鸡龙纹样和鱼龙纹样;有的则是各自以独立的形组合于非现实的空间;例如彝族腰带纹样中的花、果、蝶、鱼、鸟、兽等均随意组合,极异时空。

中国民族服饰纹样的形成,极其敏锐地以其美学意蕴映现出民族文化的特征。我们想要在有限的篇幅尽展纹样的翰文化是不切实际的。而对少数民族服饰纹样直冲观直的美不胜收的形,我们暂且只能先就形而受美。

服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我国有56个民族,也就是说有56种民族服饰。各民族的服饰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文化。

我来成都已经5年了,只知道这边的少数民族很多,但是具体有什么民族还是很模糊的,更不用说民族的传统、习俗、服饰之类的了。自从上了袁老师的课,我开始关注起民族服饰来。真的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以前只是知道民族的服饰纹样很好看,不管是色彩、样式纹样都深深的吸引了我。

其实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都会对同一自然题材进行创作,同样是龙、凤、麒麟、海水,甚至是花草,都会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和形式。图案纹样是少数民族服饰的一个重要装饰手段,它象一位高明的化妆师,为本来平淡无奇的服饰绘上彩虹,铺开云锦,栽出花草,泛起涟漪,把眼饰装饰得富贵华丽,让眼饰美的神韵充分地显示出来。所以,少数民族人民在制作服饰时,都要匠心设计图案纹样,以美化服饰和人以及人的生活,让人们在美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陶冶自己的性情,净化自己的心灵。人们创造了图案纹样,但图案纹样也美化了人。

少数民族服饰多以单色布料为底布进行裁缝,再以染料或彩色丝线及不同的色布在底布上染、绣、镶、织各种图案纹样为装饰。这些图案纹样大多织绣或镶,染于服饰上最引人注目的部位和最易磨损的部位,既增强了服饰的耐磨性,起到保护的作用;又增强了服饰的美观性,起到装饰的作用,从而达到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

来成都后我去过九寨沟、北川、汶川、阿坝还有许多很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这些地方聚集着藏族、彝族和羌族。其实开始的时候我根本分不清楚这些个民族服饰的区别,直到上了这门课就有了一些了解。比如羌族服饰还保留着许多古俗。最具特色的地方是男女都喜欢在头上缠青色或白色瓦状头帕。羌族男子多穿自织麻布长衫,长过膝盖,多为白色或蓝色,外套羊皮褂子、腰系吊刀和皮制钱兜。穿布鞋或满耳草鞋,靠近藏区的地方,穿藏装藏革化的较多,但刺绣的图案仍自有特点,羌族男子一般裹羊毛制的绑腿,束腰带。羌族妇女爱穿自织的麻布长衫、形似旗袍,长及脚背,袍外多套上一件羊皮背心。领口、袖口、腰带上都绣有各种几何花纹图案,衣领镶有小粒银饰,头缠青色、或白色瓦状头帕,用绣花腰带束腰,脚打绑带,穿尖钓鞋,戴特大银耳环和项圈。

我很喜欢民族服饰上的纹样和色彩,我在想这些服饰上的纹样要是运用到其他地方其实还是蛮有韵味的,比如说在窗帘的边上用上民族服饰的纹样就会显得窗帘活灵活现的。比如说包包、床品饰品等等。我觉得在未来的软装市场上这种题材内容十分丰富的图案纹样会很流行的也会深得消费者的喜爱。

中华的文化博大精深,少数民族的文化更独树一帜。曾经看过一条报道:“在国外一个大型的艺术展上,一件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竞标出高达千万的价值。这件映着凤凰图案纹样的服饰,展示在偌大的展厅中,西方的钻石珠宝、皇室服饰丝毫争夺不走她的半分秋色。这就是中国民族服饰纹样的华彩之处。

由于地域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不同民族之间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存在着些许差异。然而在服饰图案上,他们却存在着一种趋向相同的倾向。不管任何一个民族,他们的服饰纹样都取材于大自然。他们将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鸟走兽、奇花异草等等通过临摹、容纳等形式展现在本民族的服饰纹样之中。民族服饰纹样主要涵盖动物、植物、人物等内容的纹样样式像满族服饰上的刺绣图案。他们的纹样内容主要有龙、凤、鹤、鹿等寓意吉祥的动物,还有花卉、芳草、等寓意美好的植物以及各种日常生活场景。我们的服饰纹样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飘摇、发展,以至于今天创造出了形形的纹样。它们有的古朴庄重、有的繁缛绮丽、有的精致典雅、有的艳丽灼灼……

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深具文化内涵的图案纹样通过各种规律表现在服饰上,带给我们民族风服饰独特的审美意境。我们的历史文化、民俗魅力以及幽怨的神秘感等等,这些都在繁华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纹样中有着形象。

以前我从来都是追求时尚,什么流行推崇什么,也没想过自己会喜欢上民族的东西,有时候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回归自然了。后来想想不对,民族的东西才是最原始的最悠久的,最兴久不衰的,永远都不会淘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它的发展会越来越光辉越来越灿烂。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范文5

【关键词】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传播

少数民族的服饰是作为一种生活模式和文化传统而存在的,它是少数民族根据生活的需要,情感的需要来创造的。少数民族特殊的生活方式使其服饰中积淀着历史的、社会的、习俗的、文化的、宗教的诸多内涵。作为少数民族文化显著表征的服饰,可以说是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反映了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丰富,表现了不同民族在过去时代中的生活影像,是民族性格和心理的折射。

当代人类已进入21世纪现代化的文明时代。在高度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的思维理念不断更新,现代与传统、民族精神与经济全球化等各种新老理念,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地产生碰撞和摩擦。而人类社会就是在各种新老理念不断碰撞和交替中发展、前进的。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源泉,现念是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民族元素的应用和创新发展是整个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形象展示。这种赋予文化内涵的服饰,展现了民族的鲜活个性,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面貌。它不仅有实用性的特点,方便着装,便于劳作,而且更有观赏性的特点,节日盛装,美化生活,有的还具有收藏性的特点。这些服饰,大都由劳动人民自己动手,从纺线到织布,到刺绣到成衣。?而且这种手工制作技艺大都是祖传的,不带有任何伪造、模仿的痕迹。有的民族的服饰已形成系列,多款式、多层次、多体型,适合多种类型的人穿戴。?对于服饰文化的成因,日本著名服装教育家、民族服饰研究家田中千代女士曾在世界各地对民俗服装进行考察后认为:“一个民族本来的特征是保存着某一特定地区自古以来的某种习惯”,后随着迁徙和战争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使民族丧失了纯粹性,混血化了,服饰文化也随之混合,由于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触、碰撞及新文化的入侵,纯粹的民族服装也就不存在了。”民族服装与整个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民族审美、民族风格、生?活习俗甚至民族的经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民族服装的这些品格,均可通过一定的服装造型设计及服装图案设计呈现出来,通过特定的民族服装形体语言和形式特征,使人们体味出它的舒适、美观和其中所隐喻的民族传统文化意蕴和民族审美。

少数民族服饰以人们惯常的穿着方式、饰品等物质性的因素为前提,反映特定民族的观念、制度形态等精神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服饰的深层次内容是精神的、观念的、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其文化不仅是有关服装的知识和制作技巧,而且还渗透于特定族群人们的心理情感、主观意识、社会习俗、审美情趣之中,并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反映族群普遍心理和精神实质的文化形态。

(一)

宗教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有了宗教,就有了信仰,也就有了心理的归属感。宗教往往是信仰者全部的精神寄托,在一个封闭落后的现实社会中,宗教成为他们生存的依靠和对未知世界的幻想。不少信仰相同的民族,他们的服饰或多或少会有相似,如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他们都相信真主的存在,而帽子、盖头和面纱就是他们诚服于真主的物态符号标志。

宗教不仅影响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构造,更重要的是,少数民族服饰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它又是世俗化的宗教礼仪,是连结鬼神与人间的媒介。有了宗教,少数民族服饰才如此绚丽、神秘。

1、图腾

图腾是早期宗教的一种符号,图腾具有避邪、崇拜的功能,因为原始氏族认为自己的产生与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有亲缘关系,于是他们把某种动、植物或其它的物体视为自己的祖先、保护神,所以,在少数民族的纹身、服装上,往往会看到各种的图腾。

2、一些超自然的宗教符号,如鬼神、灵魂等相关的符号

在人类社会早期,科学知识贫乏,许多自然现象都无法解释,认为存在不可捉摸的神灵主宰世界。这样的思想对服饰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人们通过此类的服饰、文身来避免妖魔鬼怪的危害,祈求神灵的保佑。基诺族认为青年男女若不文身,死后就不能进鬼寨与祖先团聚,只能当野鬼。这些宗教符号,被赋予了某种神秘力量,并且运用到少数民族服饰中,使人们试图借助这种神秘的力量来达到对未知世界的控制。

3、宗教礼仪活动,特别是祭祀活动,为少数民

族服饰提供了丰富的创造性因素苗族把有龙、鸟、牛图纹的服饰称为“龙衣”,即祖衣,通体焕发出光彩夺目的宗教精神,专门用来祭祀,作迎龙拜祖仪式的盛装,旨在得到祖灵的认同。

可以说渗透到了各民族传统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生活、生产都同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民族文化同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也同一同传承。在民族服饰中的宗教观念意识颇为复杂,地域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同时也展示了多样的民族服饰文化。这些宗教精神被广泛地传承着,通过不同的象征符号,已经与信奉它们的民族群体的真实生活融为一体,并成为这些少数民族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历史传说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的服饰多以鸟兽鱼虫、花草树木为题材,有的还用饰物或线条语言描述了开天辟地、洪水滔天等各种人类起源神话传说。每种款式、图案都包含动人的历史传统,是一幅幅意蕴丰富的风情画。

云南丽江纳西族妇女服饰的蛙形羊皮披肩上刺绣的七个星状圆盘,被叫做“披星戴月”。这源于一个动人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天上八个太阳同出,晒得人死草枯,有一个勇敢的纳西族少女,身披用水鸟彩羽制成的“顶阳衣”战胜了天上的七个多余的毒日,最后牺牲了自己。获得新生的人们把那七个太阳的图像用彩线绣在披肩上,以示对少女的纪念。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些启示:首先,“少数民族元素”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还是中国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这些少数民族元素和中国人的情感是一脉相承的,在平面设计中运用这些元素可以使平面设计作品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广告宣传。其次,我们在提倡中国民族元素的同时,不能只是将其进行简单的罗列,而应该采取兼容并举的方法,吸收西方设计的优点和长处,洞察世界多元化的设计风格,将中国审美造型元素与时代风格相结合,使之赋予时代性和现代感,真正使中国的视觉传达设计成为与世界沟通的纽带。

【参考文献】

[1]胡梅芳.民族服饰与创意[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02.

[2]安毓英,杨林.中国民间服饰艺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彭梅.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语言在设计中的装饰手法[J].大众科技,2005(8).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范文6

1旅游业与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

云南旅游业已从简单的观光旅游转变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模式。云南省世居着25个少数民族,而每个少数民族又因地域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分支,每个分支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每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都不同程度的展示着他们的、风俗习惯、历史传说、民族史诗、审美情趣、工艺文化、思维习惯、语言模式等。它们是当地少数民族身份的标志,是他们文化的基因,风雨无阻世代的延续着这些文化符号,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文化盛宴。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方针中可以看出,目前云南旅游业已经从普通的行业向支柱产业转变;从吃住行游购乐到现如今的文化精品旅游发展转变。如去石林风景区便会欣赏和体验到淳朴、纯真的撒尼彝族风情,当地阿诗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以及中国石林国际火把节和中国“牛王”争霸赛,使得当地彝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再如,风花雪月的大理更是把旅游与当地白族文化演绎的出神入化,去欣赏当地白族特色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品尝白族人家特有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歌舞表演;到热闹非凡的物资交流会三月街赶集市和品尝浓郁的白族小吃;感受白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工艺文化扎染艺术;体验白族的,去佛香妙国接受佛教的洗礼——独具地域特色的本主崇拜、崇圣寺三塔、观音阁;到蝴蝶泉去感受金花和阿鹏的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等等。从目前云南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云南每个地州都根据本地核心少数民族的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了到楚雄彝族自治州体验彝族文化;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感受白族文化;到丽江市体验人类文字活化石的纳西族东巴文化、感受母系氏族的摩梭族文化;到迪庆藏族自治州感受那具有浓郁藏传佛教的藏族文化;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感受傣族文化。它们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大观园,在每个地州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些少数民族文化已经与云南旅游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欣赏云南各地不同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游客也感受到了浓郁的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从建筑艺术、服饰艺术、歌舞表演,到饮食文化等等,它们与汉族文化有着天壤之别。游客在第一次接触到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时都会情不自禁的为之感动,游客在心灵深处与当地异彩缤纷的少数民族文化产生碰撞。因此,可以说没有这些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云南旅游产业的结构不会有现如今的多样性,更不会有那么多的游客蜂拥而来。云南旅游产业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就像火与柴的关系,有火没柴,柴自然就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反之既然。

2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猛进,一方面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为少数民族的人们创造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造成了负面影响。为发展旅游业接待大批游客,不得不改变传统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使得钢筋水泥取代了传统少数民族土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外来游客数量的增加,使得当地年轻一代逐渐被游客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所改变和同化,他们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呈现一种不认同感。这种现象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构成一种矛盾关系,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急功近利引起的文化变异与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的矛盾由此而生[1]。旅游业快速的发展,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由原来的村寨文化逐渐的转变为城镇文化现象。外部属于显性旅游城镇化;内部是当地村民发展旅游过程中的观念意识和生活习惯的旅游城镇化,属于隐性旅游城镇化,就文化的流变、保护和继承而言,后者的影响更为深刻[1]。这种现象在旅游业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这种隐性的文化变迁意识在逐年增加,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由此,当地少数民族无意识间,加快了传统文化变迁的进程,使得当地居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迁,甚至导致某些文化特色被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所同化或消失[2]。例如,近年来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地的旅游业发展势不可挡,居住在这四地的少数民族中,有近一半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儿童基本不会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民族语言是他们继承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不久的将来,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将会丧失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机会,这种现象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同时对于本民族服饰艺术的传承来说更是一种尴尬的局面,服饰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媒介和载体,其中浓浓地渗透着一个民族历史变迁、、风俗习惯、审美心理、地理环境及生产劳动等[3]。但目前多数少数民族的居民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更别提是掌握本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和高超的刺绣技艺,多数当地人也只是象征性的穿着一次本民族的服饰为的就是迎合一下相关旅游项目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这种现象在旅游业高度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不仅不利于当地少数民族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更是加快了本民族文化变迁和消亡的进程。以周城扎染为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周城村的决策者们大胆提出靠扎染业来启动旅游业,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推动扎染业的战略思想。近20年来,周城村的扎染业与旅游业相互依托、相得益彰、并驾齐驱。1992年,周城被云南省旅游局命名为“白族民俗旅游村”和旅游涉外定点单位。1996年,周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白族扎染艺术之乡”[4]。目前前往大理旅游的游客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前往周城,去原产地去购买扎染工艺品的同时,感受周城白族的本主文化、服饰文化、婚丧嫁娶、宗教礼俗等等。一方面他们推动了周城白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文化虽然是流动的、发展的,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代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盲目的为迎合旅游市场的需求,不断的加入现代审美元素,大量开发游客可能喜欢的图案和产品。从产品来看,工艺是白族的,但视觉为现代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固然是件好事,但试问是不是所有的游客都认为这是他们所需要的。游客前往某地旅游,在旅游目的地购买当地的纪念品,其本质就是想购买到当地原汁原味的东西,而不是一味的为迎合游客而进行改造。适当的进行变化,是时代的需求,但所有的产品都呈现同一面貌,进而逐渐失去了本属于这个民族的文化特性。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当地的文化创业者,应坚守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缤纷杂乱中应固守本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保留其特色,让文化的烙印更加的清晰。近年来,周城白族扎染工艺与当地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相当紧密,算是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较为成功的实例。从周城白族扎染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制作者太依赖于旅游业,他们太在意游客的想法,想尽一切办法在创新扎染图案。其实游客想要的还是那些当地白族扎染中传统的图案,图案的含义游客不需了解,游客们要的就是那神秘而又古奥的白族扎染图案的产品,而不是现在市场上所见到的这些现代扎染产品,其图案的民族属性不清晰,工艺简单。由此看来,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在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中迷失了自我,丢失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失去了本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者的身份。因此,他们应该紧紧跟随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前景,认真、扎实的做好自己本民族的东西。一味的为迎合游客而进行改变的话,还不如用心去研制如何加强和提高传统植物染色的固色工艺,把传统做精致,彰显其特色,便是对传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3如何保护与传承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是世居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的发展推动民族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推动民族的繁荣[5]。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长期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对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本民族传统文化面前自觉不自觉的退缩,让外来的文化有了入侵的空间。文化入侵和文化同化是一种文化现象走向衰退和消亡的象征,在当今旅游产业高度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是阻止和降低文化同化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一种文化中的认同往往具有较大的保守性,它导致了人们以自己的文化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6]。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并不能取决于外界,而只能从本民族民众出发,在内心深处、潜意识中加强对本民族文化高于外来文化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化和异化现象。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对旅游商品的需求供不应求,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品成为游客竞相购买的对象。这些工艺品本是当地少数民族日常所用之器物,其生产只是为满足当地人的生活所需。但旅游产业的介入,需求之大,传统的手工文化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些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工艺文化的工艺品逐渐被工业化大生产所代替。在工业化及市场化的浪潮下,少数民族地区手工制作的部分民间工艺在竞争中丧失了优势,民间工艺传承失去了动力,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出现失传甚至消亡的现象[5]。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已是当务之急,在工业化大生产旅游商品的前提下,应加大扶持传统手工制作,鼓励一些民间艺人继续从事手工制作少数民族工艺品,同类商品因制作工艺不同、手法不同,价钱应该有大的区别。以少数民族的纺织品为例,同色、同花型的商品,如果机器大生产的价格为100元,那么手工制作的就应该在500元以上,由游客来做选择,而不是由旅游市场的决策者来决定商品的命运。传统手工艺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时,其愿意从事制作的人群就多起来,这样游客对市场上商品的选择余地就大,于此同时,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就能得以健康有序的保护与传承。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云南省,一方面旅游业为当地少数民族带来了经济上的获益,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又受到旅游业带来的冲击,在不同程度上遭到破坏。如何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又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又如何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该如何跨越时空,使得传统与现代并存。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专家和学者也提出了相应的举措,部分理论也应用于实践之中。例如云南多地也相应的建立了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和生态博物馆等,成为目前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主要方式[7]。不可否认,上述保护方式在不同时期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致使许多濒临消亡的重要民族文化和民族民俗文物,被及时抢救和收集[7]。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方式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在操作和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停留在口头层面;同时文化是以人为载体,当地少数民族的思想和观念与他们的文化息息相关,是他们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这些已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文化和他们的身上。例如这些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以及生态博物馆,也只是对这些文化的一种静态的保护,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在笔者看来,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面提到的三种保护方式也只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保护还应该是从加强当地少数民族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做起。从文化保护的内隐和外显模式做起,文化的根基在于传承它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而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则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因此,强化和加强载体的认识观念,提高民族认同感,提高民族、族群凝聚力,才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最为本质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