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1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4-0057-02
当今时代,在信息化、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全面认识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和文化元素,使之与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各种文明相协调,在实现文化创新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服务,是我们辽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工作者当下的重要职责。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首先从文化说起。“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文化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不顾圣经的训诫,延长了他的自然的肢体”[2],就是列宁所说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的活动”[3]。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广义的文化包括了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而狭义的文化,从其存在形态上说,主要是指人们创造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因而与人们创造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行为形态的东西相区别;从其活动领域或内容上说,主要是指人们从事科学理论研究、教育和文学艺术创作等的活动。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及其成果。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核心。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文化体系,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人的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塑造了中华民族淳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4]笔者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永远向上的规律,积极进取,奋斗不息。此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便一直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文化元素。
二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和”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质和核心价值,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取向。“和”的理念蕴涵于《诗》《书》《礼》《易》《春秋》之中。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济”思想。“和实生物”的含义是指“和”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春秋末期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和”是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理念或和谐哲学的实践意义,是在于能够化解人类面对的两大基本矛盾所引发的各种危机,使人类的生存发展真正能沿着体现“和而不同”理性前行。
三是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也是儒学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其强调“万物一体”的价值取向,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但不应破坏自然。如果破坏了自然,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二、弘扬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推动辽宁全面振兴
为尽快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发挥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弘扬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建设创新型辽宁。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关键因素。尽管各国刚刚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响,但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则不是很快能扭转过来的。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层次原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当下全国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其战略重点选择是通过增强创新能力,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为贯彻国家创新战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就必须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生态,同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创新是文化进步的灵魂,创新文化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只是强调科技自主创新,不在创新文化上下工夫,使之有一个突破性的转变,必然会给科技自主创新的绩效和发展进程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核心。文化根基和构建精神家园是以文化传承为前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为创新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文化传统。在全球化视域下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合理理念并进行综合创新,必然会为当下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用力的智力和精神支撑。创新是一种冒险,必然要经历失败的磨练。但是,只要不断进取,勇于实践,敢为人先,就能打破常规,有所创造。科技创新活动是科技创新主体通过构建创新对象而把人的本质力量展现出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有助于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创新离不开大胆怀疑、“异想天开”的创新灵感和想象力,而没有鼓励探索的有效机制,也难以催生出创新成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建设创新文化,也是要解决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影响创造力发挥的各种制度约束。培育创新精神需要创新观念的支撑,更需要制度的保障。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是一项包括观念、制度和行为建设等的系统工程。把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作为辽宁文化创新的重点,建设创新型辽宁,就要不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和机制,进而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第二,弘扬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建设和谐型辽宁。构建和谐型辽宁,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关系,实现和谐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基本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发扬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周易大传・坤・象传》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认为大地包容着万物,有道德的人应如大地一样,胸怀宽广,能包容各方面的人,能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儒家的上述和谐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思想方式,运用古代儒家的和谐思想,有助于协调各种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如“天”人、人人、身心等)[5]。例如,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矛盾时要宽容、和谐待人。依照“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准则,对各种意见就要做到“和而不同”,即在容纳不同意见的同时,和合其正确的部分,这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道德支撑。显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优化当代社会道德风尚,融洽人际关系;有助于领导重视民生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推动和谐辽宁构建。
第三,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建设生态型辽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人们刚刚走出金融危机的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都在试图将经济复苏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近期一些国家政府纷纷推出一系列经济发展计划,不断寻找经济复苏以后的新经济增长点,并把眼光聚焦到绿色的低碳经济上。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点,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更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哥本哈根会议表明,应对气候变化,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各个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辽宁老工业基地正处在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发展低碳经济也是辽宁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直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在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厚实的思想中,都蕴涵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见解。如汤一介先生所指出“‘天’与‘人’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在真善美问题上的价值是‘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命题。”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其核心在于人类应该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本质是“主客合一”。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彰显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辩证思考。人类对自然生命体应该借鉴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营造人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发表的《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失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作基础。《周易大传》曾指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这是一种更为全面的观点,即既要改革自然,发挥人的主动性,也要顺应自然,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同时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
(执笔:冉鸿燕)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上册)[M].上海:中华书局,2008:37.
[2]马克思:资本论(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3.
[3]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29.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2
一、充分认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历次讲话中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指明方向,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法
1、通过语文教学中经典文学作品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曲、散文、小说等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文学知识,也蕴涵着积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仔细研读、剖析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不仅能使中学生提升文学素养,更有助于积累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语言的教授者,也应该是文化的阐释者。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通过给学生推介和讲解经典文学作品,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文化内涵的理解。
2、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文化词语品味传统文化意蕴
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词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意义,这些文化意义包含社会赋予词语的引申义、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通过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笔者发现,对中学生的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词语的表层意义上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语文词语深层意蕴的渴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给学生讲授这些文化词语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涵义,帮助于学生拓宽传统文化知识,品味传统文化意蕴。
3、积极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完善知识结构
语文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全面系统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正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和价值精神。近年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进行了研究,其结论大体相同,但在表述上存在一些差异。为全面认识传统文化,教师应该从历史发展、不同流派等方面,结合经世致用的指导原则,将传统文化的源流、发展、冲突、融合等一一列出,努力做到少遗漏乃至不遗漏,打牢文化传承的历史基础。只有教师本人具备了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4、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构建以读为本、师生互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励学生大胆发言,使其平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让师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既学文化,又学做人。
5、重视课程文本阅读,扩大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量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3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美德教育
1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够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形成的精神支柱,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精神。得到普遍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
以下几方面。
1.1崇尚伦理道德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价值体系,作为个人必须要有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相适应的个人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说自己该说的话,做自己该做的事。
1.2注重人文理性
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实体存在,重视人的精神存在,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1.3强调和谐观念
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无不及的行事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方法论。例如《黄帝内经》论述问题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察。它无形中让人形成了从联系中和整体中看待问题、强调整体、强调和谐的思维方式。
1.4倡导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面对现实的状况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思考,是以沉毅的思想面对显示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理智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是充满了辨证思维和中和思维的理性精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是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分不开的。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新时代内容,容纳新的代精神,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需要用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鼓舞学生,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
义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当前社会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
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巩固德育成果,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同时,发动家长,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以人为本;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7-0067-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我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形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当代大学生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实现现代化、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它的基本特征、精神实质、优良传统和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1.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法、佛为主,其中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法、佛形成互补之势。实际上历代皇朝交替使用道家、儒家、法家、佛的治国思想。一个新的皇朝建立时,为了医治战乱的创伤,往往采用道家学说,“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当皇朝已经稳定,经济已经恢复,皇帝便转向儒家,兼用佛家、法家,以此来巩固政权、巩固已经形成的社会、政治制度。皇朝末期,矛盾重重,社会大乱,皇帝更多倚重法家,想用严刑峻法来挽回危局。这种互补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大一统国家长期稳定发展、富有极强生命力的基础。
2.道德至上的人本主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尤其以儒家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人与人(讲和为贵,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内圣外敛,以德治国)问题,是一种宗法集体主义人学,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荀子有一段话讲得很清楚:“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已,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君道》)。我们应当积极地挖掘中国历史上“重民”的思想精华,在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使其经过转化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借鉴。
3.重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要特征,由来久远。而以理论形态去呈现则在先秦儒、道、法、墨诸主要学派中,尤其是深受儒家人文主义精神以及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经世思潮的影响。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它注重客观事实,注重历史经验,重视直觉顿悟和整体思维,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实践理性注重身体力行、经世致用的行动哲学,尤重道德功利主义。实践理性对中国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影响至为深远,深得人心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实践理性学术传统在实践中的积极效应。据考证,实事求是原意是一种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对后世产生了相当积极的影响。它所奉行的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的信条对中国历代志士仁人的人生价值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传统的重经验的思维方式,影响和阻碍了中国人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4.厚德载物的文化兼容精神与强大的生命力。“兼收并蓄,”思想是中华文明的基本思想。《易经》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庸》中也讲“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意即要人们以大地般宽广的胸襟承载万事万物,顺承天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本身就是以汉族文明为主,吸收本国各民族文明以及外国文明而形成的。汉唐时汲取外来文化的气魄十分博大,显现出强大的汉唐雄风。近代中国在中西方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将西学中的优秀成分加以吸纳、摄取、涵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1919年的以后,经过对多种思潮的百家争鸣,推求比较,中国革命选择了指导思想,仅仅二三十年时间,中国人就走完了欧洲花了三四百年时间才走完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思想历程。从而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文明正是因为既能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主体,又能从别的民族的文化中选择、吸收其优秀的部分而极富生命力,历经5000年不衰。
5.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境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高目标,以大一统为社会理想状态,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放在首位。这种爱国主义情愫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不知感染和熏陶了中国历代多少志士仁人!从范仲淹的“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到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些格言至今仍闪烁熠熠光华,无一不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典型写照。
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让当代大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是我们当前高校教师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冷落不应只归因于大学生本身,更应该归因于社会因素。由于传统文化一般很难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与一些应用性强的知识相比,传统文化知识看似无用,因此也容易被冷落。另外,社会知识体系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只能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分配有限的时间与精力。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让他们认识其重要性,其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现代社会文明呼唤人的素质的提高。实践经验表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就其精神实质而言,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是民族素质的现代化。一个民族如果缺乏以人的理想、道德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一种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而民族素质的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是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人的现代化,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受到海外文化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他们所看重的就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突出的人文精神。当今社会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是看其是否具有创造力。而创造力从哪里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创造性思维往往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渗透中产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爱因斯坦曾明确指出:“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通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显然哲学就可以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都是不同的哲学体系,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张岱年教授也曾说“哲学是文化的思想基础”,“是在文化整体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化的演变与哲学思想的演变有密切的联系,想了解中国文化,必须了解中国哲学。”惟有继承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是最好的继承。当代大学生要继承和发展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好好学习它,在思想观念上重建起传统文化的框架。科学思想是具有一个内在规律的系统,思想的发展必然形成一定的逻辑构架,同时也构建起一定的观念体系。让当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并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科学研究具有的指导意义。
三、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5
对“五四”就不能一分为二吗
冯先生的表态,首先是把自己定位为“五四”的捍卫者和“五四”精神的独家解释者。“五四”对于现代中国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人们似乎只要把自己的营垒放到“五四”这一边,把对方看作“五四”的对立面,就拥有了天然的发言权,他说的话就成了绝对真理,不容质疑了。类似的论战方法已是屡见不鲜,对、对鲁迅,都有过“凡是”派,不许人们一分为二地评价。然而,后来人们还是意识到,也好,鲁迅也好,都是人,不是神,都可以而且应该辩证地评价。时至今日,竟还有人沿用“凡是”派的方法,真要让人生出不知今夕何夕的感慨了。
对于“五四”,是否可以历史地、一分为二地评价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都要发展,要与时俱进,我们在继承“五四”精神遗产时,是否也要有一个发展的观点?“五四”提供了科学、民主、理性等宝贵的财富,“五四”还给我们带来了,就是这些,也应该在新的时代演生出新的内容。“五四”精神不仅要和新的时代相结合,而且要和新的文化土壤相结合,因为科学、民主、理性等等,都是从西方引进的观念文化,这些观念如何中国化,如何在中国的实践中发挥作用,是一个并不简单的问题。
很显然,笼统地表态,呼唤几声“五四”精神回归,并不能够真正继承“五四”的精神遗产。恰恰相反,用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审视,通过实际行动,才能使“五四”精神在新的时扬光大。科学、民主这些观念要中国化,要和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发生有机的联系,这恐怕是一个必须走过的,绕不开的过程,而“五四”当年都是坚决彻底、激烈地反传统的,因此,今天要真正继承“五四”的精神遗产,就必须一分为二地评价“五四”。科学、民主是应该继承的,可是对待传统文化的偏激和决绝的态度,是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今天应该重新认识。也只有抛开一味否定传统文化的态度,用建设性的眼光,寻求传统文化本质精神和现代观念的结合,才是唯一的出路。这看起来是一个悖论,也的确不会十分容易,但绝非如冯如孟先生所说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如果没有建设性,不能实事求是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精神,科学、民主就只能永远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就像一株美丽的花,失去生存的土壤,只能是干花、假花。对于“五四”,我们以前见得太多的是呼喊一些表态性的口号,没有历史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所以说“走出‘五四’的影子”,就是走出这样的“口号派”的影子。
“对话”在谈到“走出‘五四’的影子”时,明确指出:“走出‘五四’的影子,还包括真正继承‘五四’的财富,就是科学、理性的精神。”而冯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却有意无意地曲解了这个意思,断言“这是‘五四’精神已经过时的一种婉转的说法”。冯先生在把自己定位为“五四”的捍卫者之后,当然要把他的商榷对象置于“五四”的对立面了。然而,“对话”从来没有认为“五四”精神已经过时,只是对“五四”精神的理解和他完全不一样而已。我们认为“五四”精神的实质是科学、理性,他却认为是激烈反传统。所以他的意见可以说是无的放矢,并没有和他的商榷对象对上茬。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同传统文化就是中国人身上的血液,激烈地、完全彻底地反传统,意味着要把血全换掉,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就是当年反传统最激烈的一批知识分子,如鲁迅、等,身上都还有着非常浓重的传统道德,就被认。为是“新思想的先锋,旧道德的楷模”。传统的道德文化不可能真正完全彻底地抛弃掉,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冯先生简单地把传:统文化一棍子打成“封建道德”,以为这样就捍卫了“五四”精神了,其实这就像期间“破四旧”一样,既不科学,也不民主,更不理性,恰恰和“五四”精神背道而驰。
“五四”当年反传统的一些提法,有一些今天毫无疑问是值得我们反思的,这和科学、民主、理性的精神并不矛盾。如“打倒孔家店”,就是一个十分情绪化的门号。又如说二十四史就是“吃人”二字,也是偏激的说法。对这些提法应该历史地分析。当年提出来是有其原因的,那就是说“矫枉必须过正”。鲁迅在对青年人解释这种矫枉过正的决绝姿态时有过一个比方,“为了打开一扇窗户,就要把屋顶掀翻”。这说明,“五四”知识分子本身也是有着清醒认识的,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他们当时矫枉过正的目的.就是期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由后来人来拨乱反正,把房子重新建起来。
当时激烈反传统的姿态还有一个更加深远的历史背景,就是以后中国社会的失败及其给全体国人带来的失败者情绪。一连串的失败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彻底丧失了,所以对待传统文化,就出现了许多偏激的、情绪化的说法和做法。一旦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当我们民族从的失败阴影中走出来,逐渐走上富强和现代化的成功之路,我们能够平静地、理性地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之时。也就到了拨乱反正之日了。今天,改革开放带来国运昌明和文化复兴的趋势,这和“五四”时期还处在阴影下的情形大不相同了,应该是一个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恢复文化自信的时代。
传统文化等于封建道德吗
冯先生以为激烈反传统就是“五四”,而提倡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就是反对“五四”。殊不知,“五四”提出的根本问题,就是中国的现代化问题。而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从西方照搬过来,必须是中国文化土壤上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真正继承“五四”精神,一方面是要将科学、民主这些来自西方的现代观念中国化,另一方面也是要使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换。这并不是不切实际、一相情愿的幻想,恰恰是唯一可能的出路。而一味反传统,要从自己生长的文化土壤上凌空腾起,则正如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是不可能之事。
所以,“对话”讨论“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出路”,实际上就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某种相对恒定、在今天这个现代化的背景下依然不会过时的基本内核,以科学、民主、理性等现代观念观照之,使之焕
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个基本内核是什么,也许会有许多见仁见智的不同的提法,而我们提出“血缘价值”作为全体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底线,就是考虑到这种价值观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恒定性。古代讲“以孝治天下”,是血缘价值的一种实践,今天我们讲用“爱国主义”来凝聚全球华人,可以说是血缘价值的一种新的实践。“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都已经过时了,但是血缘价值并没有过时。今天的中国人,甚至是穿洋装、吃西餐、生活在海外的中华儿女,都还是特别地爱土恋家,特别重视亲情。血缘价值对于中国人存在着特殊的意义,是一个明显不过的事实。
而冯如孟先生对于血缘价值的曲解,到了十分离奇的程度。他一方面说血缘亲情是全人类共同的一种价值观,并不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另一方面又列举了许多所谓中同人特有的“陋习”,如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盛行,甚至腐败问题等等,都说成是血缘价值所带来的。更离奇的是,他还把血缘价值说成是“种族论”、“血统论”,把希特勒的种族灭绝行为也算到血缘价值的帐上。看来,为了做这篇商榷文章,他已是完全不顾逻辑、不怕混乱了。
冯先生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道德,一棍子打死。他甚至把现今许多商号、商品冠以“帝”、“皇”、“霸”、“宫庭”的名称,也说成是传统文化的弊端。其实真正具有传统文化修养的人,恰恰是讲究“不逾制”的,尤其不可能随便称“帝”称“皇”。所以如果硬要说弊端的话,这些也只能算是传统文化崩坏带来的弊端。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过去时代的许多具体形式,到了现代社会的确出现了问题,但是对于这些问题也应该具体地、历史地分析,简单地贴标签的做法,是非常有害的。血缘价值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实践。其实,就算是古代所讲的“孝道”,也不能简单地以一个“封建道德”的判断了结之,何况血缘价值在新的时代有“爱国主义”等等新的表现形式呢!
还有,我们说血缘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线,就是说在这个底线上可以推演出高尚的人格。事实上,儒家强调的推己及人,就是从对自我的爱推演至对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的爱,然后再推演至群体的爱,最后到对天下人的爱。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思了。文化底线,是道德文化的最低要求。说血缘价值是我们的文化底线,就在于这是一个相对来说能为最大多数的中国人所认同的精神价值,并非认为这是一种最高的道德标准。高的道德不能推演出低的道德,而低的道德可以推演出高的道德。血缘价值能够作为我们道德文化的底线,因为低层次的人可以用它来孝敬父母,而高层次的人可以用它来做好“父母官”,做好“人民的儿子”,推演出“天下为公”,等等。所以,血缘价值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更是中国的。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文化;精神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88 -02
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文化育人是高校的价值核心,大学的文化教育只有回到文化的源头、历史的源头汲取养料,才能顺应当下的环境,产生有价值的能量。大学应当选择优秀的文化资源,传承优秀的文化资源。大学文化对人类文化的传承表现在其对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大学文化自身的传承。大学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充实,是大学“对文化规律的遵守和大学文化本质、教育目标的本质回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
(一)精神追求缺失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仍然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建设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现代大学的工具理性使得高校更注重对于科学性与现代性精神的培养,社会、家庭包括高校教师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学习了多少技能性知识而不是积累了多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多教师因为职称评审、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压力而忽视教学工作,一些大学生为了选调生资格、奖学金评定等有目的参加各类学校组织的活动,大学生集体意识、团队意识薄弱等都反映了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大学功利性色彩加重而缺失精神追求,会影响到大学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文化氛围通俗化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但大学文化建设绝不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仅仅是大学文化的最外在与显性的表现内容之一。目前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趋向通俗化与世俗化。各类社团的组织、活动的开展与社会赞助挂钩,高校校园中各类培训、招聘广告铺天盖地,从高校校园氛围呈现到学生教师关注的焦点都缺少纯粹的人文关怀与人文气息,缺少大学应该体现的精神与气质。自媒体、全媒体的时代特点也使大学文化建设逐步趋同而缺乏个性。
(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弱化
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与争论一直贯穿在高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立足于人文与自由精神的价值追求。当下的高校发展与评价标准使很多高校一再压缩通识课程的课时与学分,其原因简单地说,就是通识教育不能在短期内产生教育效果,因此很多高校课程建设的关注点就集中在专业技能培训、专业理论知识积累,而通识教育课程仅作为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实际远远达不到通识教育的效果与目标,这样的误区将深刻影响教育的多样化选择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二、基于传统文化的大学文化建设路径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引领,增强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涵养大学文化,是大学内涵提升、特色发展的重要源泉,它决定着大学的办学水平,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证。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其独特的精神价值与历史魅力,以传承文明的责任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承、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大学的使命。没有继承,文化建设就失去源泉。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是精神引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所倡导的价值观、生命观、人生观对建构有特色的现代大学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在科技发展迅速、理想信念淡化的现代社会,精神引领对高校人才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要以开放的胸襟研究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吸收不同文化的合理内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当学生对于接受的传统文化精神产生认同感之后,又将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是大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只有在价值观层面对传统文化有深度的认识,才能产生研究、传播的热情,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实现文化自觉。
(二)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我们所说的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中国古代先哲所表达的人伦价值、社会理想、生命意义之所以还被代代传承下来,就在于其价值观念的当代价值。这也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大学精神又是大学文化的灵魂与根本。校训是浓缩的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凝练,以一些著名高校的校训为例,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京师范大学校训“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等均出自《论语》《尚书》等古籍经典。以上校训都包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下,我国大学文化也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仁、义、礼、智、信、廉等多维度开展文化建设。评价一所大学的层次水平不应仅看招生规模、科研成果等这些量化的数据,而应着重关注大学的办学理念,所倡导的大学精神,真正独立而自由的精神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这种独立与自由的精神将对大学培养的学生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建设大学文化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大学文化建设价值维度的影响,大力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三)打造文化校园,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大学的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精神引领,优化文化建设的价值维度。除了精神引领与价值指引,从根本上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必须落脚到大学教育的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是实现文化育人理念的必然要求。
文化校园是指人文精神的教育环境,它以文化育人的理念为核心,以大学校园为主要空间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大学文化,是“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群体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 作为文化资源的高地,大学引领先进文化,有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汇聚着精神与智慧的力量,文化校园的建设将为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意义深远,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实现。高等学校要紧密围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以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注重培养大学生动态开放的心态,博学兼容的知识结构,在专业培养目标达成的同时,培养学生文学、历史、哲学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的基本修养,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傅文弟.用大学精神引领文化校园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