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

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高职护理;实习阶段;劳动教育;人才培养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此背景下教育也随之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我国的教育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广大高校中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却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很多高校虽然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有待提升。社会实践是高职院校根据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所制定的一项教学环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性地带领在校生进入社会,深入工作岗位,依靠社会的力量完成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社会实践中开展劳动教育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为进入社会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近几年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实习劳动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形势,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经验、新问题不断涌现出来。

一、实习劳动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

实习劳动对于高职护理学教育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理论与实践相互对接的平台。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学生要有足够的能力对病患的日常生活护理、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做出反应,为病人的康复提供必要的服务,为医生的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在临床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大力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劳动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于护理人员的实际需要,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劳动能力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一)实习劳动是理论知识教育与工作岗位结合的重要环节。教育理论所提出的中心问题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也深刻地反映出高职教育的本质规律。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目的是为了向社会输送一批有知识、有技能、有思想、有担当的技能型人才,尤其对于高职护理学教育而言,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人的康复质量,对于社会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是向新一代人才传授理论知识和经验能力的过程,若仅有理论依据而轻视实践,则培养出的人才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学生虽然有着满腹理论知识,但却不能将其与工作实际进行结合,无法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劳动是实现学生理论与知识结合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从学校迈进社会的重要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临床护理经验,同时有针对性地对自身在护理过程中所犯下的错误或认识的误区进行改进,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合格护理工作人员。(二)实习劳动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虽然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以实践为主,但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此外,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中受到丰厚的待遇,往往养成了怕苦怕累的习惯,劳动观念不强,而护理行业又是劳动强度相当大的一个行业,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因此,强化劳动教育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帮助学生面对社会的挑战。(三)实习劳动可以进一步培养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开始逐渐提高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积极奉献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点要求,而通过实习劳动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社会劳动中感受到奉献社会所带来的成就感,增强社会责任心,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立志成为一名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新时代青年。(四)实习劳动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医院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往往对学生的实际工作经历和临床护理经验有着一定的要求,而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积累工作经验的主要机会和来源也就在实习劳动这一环节。因此,在劳动实际中积累经验,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更加快速的适应护理工作的岗位,提高就业率。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的劳动观念不强,劳动价值弱化。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现阶段,大学生大多数出于独生子女家庭,家庭对孩子优厚的待遇和功利主义心理的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许多大学生的劳动观念不强,不愿意吃苦,从主观上不愿意参与到劳动过程中,对自己的专业认同感不强。(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模式单一。大多数职业学院将专业技能的教育列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对劳动本身的教育,缺乏利用劳动对学生人格进行培养和刻画的意识,忽略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仅仅采用传统的说教教育,不能带领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劳动过程中,无法锻炼学生的实际劳动能力。更有甚者采用粗暴强制的手段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对劳动产生厌恶的情绪,不能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方式。

三、在实习劳动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创新实习劳动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想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劳动和就业素质,就需要在实际劳动过程中不断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学生不怕吃苦,谨守初心的作风,并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奉献给临床护理行业。通过实习劳动教育的开展,学生可以在护理实践过程中感受到护理工作对于病患康复的重要性,加强对本专业的理解,从思想上做到热爱自己的专业,提高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珍惜学习的时光,为正式迈向工作岗位,服务社会,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做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现阶段,许多学校已经将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纳入对学生的综合测评体系,但对学生毕业所需要的实践学分要求并不是很高,许多学生在第一个学年就可以轻松完成毕业所需要的社会实践劳动学分,无法满足新课标背景对学生实践劳动时间的要求。学校应积极向社会各界寻找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劳动的平台,组织学生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劳动,并利用好志愿汇等网络APP对学生的实践劳动进行管理和登记。例如,在当地的图书馆做志愿图书管理员、为当地敬老院老人表演节目、给当地福利机构捐献物品等等。在实习劳动过程中,要精选适合的单位开展合作,进行统一的管理。及时获取最新的学生实践情况和数据,了解学生的劳动情况,并设计科学合理的奖罚机制,对积极参与社会劳动的学生给予表扬,并督促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去。(二)开展职业道德专题培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岗位的竞争力度逐渐加大,对毕业生的劳动能力、职业道德、诚信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大重点就放到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方面,以此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学校要加大力度开展劳动道德专题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对于护理工作而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身体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医护工作的劳动强度很大,并且承担有一定的风险。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集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护理过程中一旦出现疏漏,极易引起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上述几点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自我表达等能力,提高其专业技术,以确保学生毕业后可以胜任其所从事的岗位。学校可以组织实习生定期下基层、进社区开展劳动或者义务活动,也可以邀请医院中优秀护士实行劳动交流并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训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三)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社会劳动期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劳动工作,能为内心带来极强的震撼,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作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晚上可以在学生总结工作经验之余,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帮助学生舒缓紧张的情绪,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工作与娱乐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在正式进入企业后可以尽快融入集体中,建立感情,更好的在工作中相互配合,为病患提供更加细致的护理服务。

四、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劳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学校要提高对学生实习劳动环节的重视,在实践中完善实习劳动制度,最大程度发挥出实习劳动的育人作用,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思想、有担当的医疗护理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徐嘉玲.文化育人视域下高职护理学生实习阶段劳动教育的途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19:62~63

[2]刘素芹.江苏省卫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东南大学,2014

[3]储珍珍.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9:287~288

[4]张娜.民办高职“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以民办四川天一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19,23:121~122

[5]高洪贵,张永杰.服务型乡镇政府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伦理规范研究[J].三晋基层治理,2020,7

[6]梁佩佩,沈宝国.基于PBL教学模式的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分析和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12

[7]胡莹瑾,吕丽,胡月阳,狄娜,李艳,李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农家参谋,2020,1

[8]张丽肖,李丽娟.云课堂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2

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范文2

摘 要:农大精神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农大师生奋发进取、积极有为并发展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本文从农大精神的内涵、具体表现和具体途径方法对农大精神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大精神,教育,学生

山西农业大学是有着百年历史文化传承的一所著名学府。山西农业大学1907年由孔祥熙投资建校,1951年10月1日改名为山西农学院,1979年,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列为全国重点院校。在百年的学校历史上,以农业科学研究为主要科研方向,在一代又一代农大人对农业科学研究的艰苦奉献中,形成了农大“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精神。

一、“农大精神”的内涵

山西农业大学以“崇学事农,艰苦兴校”作为精神支柱,它的发展面向“三农”一直与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崇学事农,艰苦兴校”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要崇尚学习,从事农业劳动,用我们的艰苦奋斗来使母校更加强大。

崇学事农――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作为一所农业高等学府,农业理应说它的最大特色。虽然我校现在已经发展成一所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育等多学科发展的教学型农业大学,但农业科学永远是我们山西农业大学的灵魂所在。那是无数农大前辈们在农业科学上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理论联系实践的成就。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前辈留下的优良作风,奋发图强,用功读书,坚持向着以农业科学为主的方向前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艰苦兴校――农大今日的辉煌不是一撮而就的,辉煌的背后,是农大百年走过的曲折道路,是农大人为之辛勤劳作的智慧、毅力与血汗。我们的前辈为我们创造了一所知名海内外的百年学府,使我们能够感受到身为农大人的骄傲,“现在我以农大为荣,将来农大以我为荣。”

二、“农大精神”的具体表现

1、硕果累累,体现农大精神

山西农业大学从建校至今,共培养了5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科研成果丰硕。2002年5月,23只南美羊驮首次引进中国,农大校长,博士生导师董常生教授主持的国家“948”项目――“羊驼的引种,繁育和推广技术”第一次将羊驼规模化引进我国,填补了我国羊驼养殖业的空白;2003年9月,我校杜俊杰教授培育的“农大钙果”通过了省作物委员会审定;2005年3月,我校张光星教授成功育出“甜红1号”胡萝卜杂交新品种,远远超过了引进的常规品种,填补了我国胡萝卜杂交品种的空白等等,为我校争得了荣誉,更为贫困山区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丰硕的成果,体现了百年来农大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一代又有一代农大人不屈的开拓进取精神,更加体现了出了农大的精神的光辉业绩。

2、投身农村,传承农大精神

历代农大人发扬“崇学事农”的农大精神,投身于建设农村的事业中,把心血和汗水挥洒奉献给乡村,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牺牲,赢得了社会的美誉。山西农大立足三晋,服务三晋,到田间选题,送科技下乡,走出了一条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也出教材的新路。近20年来,农大向省内外推广科技成果200多项,为全省农村培训各类技术人才40多万人次,创社会效益60多亿元。

在山西农大,无论是年逾花甲的老教授,还是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者,在谈及科研成就时,无不对深入基层找选题津津乐道。80%以上的科研课题来自基层,来自群众,来自生产实际,使山西农大的科研教学活动更具活力。不仅积淀了“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更加体现了“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农大精神。

三、对大学生进行农大精神的教育具体途径和方法

1、加强对大学生的“爱校教育”和“校史教育”,开展校史讲座

对大学生进行农大精神的教育,首先一开始就要对大一新生进行爱校教育。如果一个学生不热爱自己的母校,更不要去提农大的精神了,早就抛之脑后了。只有真心热爱自己的学校人,才能领会学校精神的灵魂所在。

我们这所拥有百年辉煌的历史名校,利用这一笔得天独厚的资源开展校史教育,对于弘扬学校精神,凝聚全校人心,激发广大师生校友爱校热情。青年学生只有心中充满了对母校的爱,才能充分的理解“崇学事农,艰苦兴校”这八个字的内涵,才能继承和发展这一优良传统。

大一新生刚来的时候,校史馆经常人来人往,让新生知晓农大历史,但是,校史教育不能只针对大一新生,要经常性地分阶段、有计划的经行校史教育讲座,使每一个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都能对校史耳熟能详。

2、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落实“劳动周”的效果

热爱劳动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劳动教育是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养成劳动习惯。而现在的大学生几乎全部都是90后,是被捧在手心里的一代,从小没有从事过什么体力劳动,甚至是害怕劳动,厌恶劳动,认为劳动是无能的表现。我校是以农业科学为主导的综合性院校,农业劳动是我们艰苦兴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踏踏实实的劳动才能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使命。因此,在我校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我校的“劳动周”是很有特色的劳动教育的方法,然而现在“劳动周”的效果却不尽理想。学生劳动十分被动,没有认识到劳动的真正涵义,只是为了学分,认为学校为了省钱,把他们当成廉价劳动力了。应当正确的认识劳动,宣传劳动的重要性,让学生换个角度去领悟劳动。选择的劳动项目大多数不具有代表性,无法使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起不到劳动教育的作用。应适当去养老院、探望老一辈革命烈士,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老人们。

3、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成功校友的宣传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尤其是现在的青年学生。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只有从政或从商获取更大的权力和高额的利润,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权利和金钱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而农业只能一步一步走向腐朽,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因此,对农业科学产生了抵触情绪,不愿意在农业科学上艰苦奋斗。所以,我们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业科学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农业劳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意义,才能使大学生主动地接受农大精神的指导,热衷于农业科学的学习,真正做到“崇学事农,艰苦兴校。”

山西农业大学作为百年名校,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社会有用型的专业人才,在农业各个领域都创造出不菲的业绩。我们要加强对这些成功校友的宣传,邀请成功人士回校传授经验,使在校的青年学生认识到,农大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农业科技一样使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农大精神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能想到的每一个细节去影响他,指导他,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农大精神、领悟农大精神和传承农大精神。(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冯雪芹,房培平.新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9(01)

[2] 崔创,刘星.略论当前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3)

[3] 张建中,程喜中.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0(05)

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勤工俭学

【中图分类号】G647

勤工俭学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工作、劳动。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它与教学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劳动一样,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勤工俭学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将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及时而又满意地就业或更好地创新创业。勤工俭学将不仅帮助大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顺利完成学业,而且使他们把握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带来的契机,培养创新意识、凝聚创造能力,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家境相当贫寒的学生,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自觉找兼职维持生活,也有一部分家境较好的学生,他们找兼职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丰富阅历。勤工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得到并将一直得到国家政府和教育职能部门以及高校的高度重视。

一、将勤工俭学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虽然大学生勤工俭学对于大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我们现有的勤工俭学制度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缺陷;主要缺陷在于勤工俭学的运行体制不健全和不规范。各高校的勤工俭学中心,一般为设在学生处或团委的下属职能部门,并制订有系列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但不少高校没有配以独立的办公场所和专职老师,多是由团委或学生处的老师兼管勤工俭学工作。①而当前社会用人需求量较小,相对勤工俭学的学生很多,供需矛盾突出,这就更需要有效的管理。这种因体制的不健全和不规范,管理的广度与深度均不能充分到位,致使勤工俭学发展缓慢。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是否可以尝试将大学生勤工俭学纳入到其完成学业所必需完成的社会实践科目的学分管理之中;

根据长江大学新近制定的《长江大学关于制订2012级本﹑专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的内容,校、各院(系)必需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科技文化活动、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研制出实用产品或取得专利等来获得课外学分。学生毕业除完成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外应至少获得10学分的课外学分(专科生6学分)。各院(系)在全校性第二课堂活动及学分安排的基础上,应视具体情况制订各专业获得课外学分的内容、形式及要求。目前我院对勤工俭学只有学工部门一个老师具体负责,很难对申请勤工俭学的学生信息进行准确的核实,也无法对学生勤工俭学的过程及效果进行动态的评估与考核,这里造成的结果就使得大学生勤工俭学变成了单纯的校内打工挣钱的活动,出现“勤工俭学”变成“打工误学”②的情况,这无疑背离了这一制度设立的基本宗旨。尝试着通过将勤工俭学与学生完成学业的必修学分相挂钩,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勤工俭学制度体制上的不健全与不规范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对其进行管理的广度与深度。

由于我院实行的是学生管理的素质导师制,素质导师直接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有关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某些基础性工作应当也能够由素质导师参与管理,这可以大大提高勤工俭学制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同时如果将勤工俭学纳入学分管理,则可以将学院对学生的教务管理与学工管理有机地联系起来,届时就改变了目前我院勤工俭学的“一维管理模式”,而代之以“多元管理、集体负责”的管理模式。管理职能的横向联系以及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的意义在于改变了以往对大学生的单一的评价体制,这将有利于提升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将勤工俭学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管理的几点建议:

1、高校教育理念应有所转变。随着高校勤工俭学人数的不断攀升,不再停留在“勤工俭学仅仅是为解决贫困学生经济困难而进行的有偿劳动”这一层面,要充分认识到勤工俭学既有助学、又有育人的双重功能。③将大学生勤工俭学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将其作为正规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要加强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研,加强和社会的沟通、联系,扩大勤工俭学选择的空间,丰富勤工俭学活动的内容,创造更多渠道,搭建更宽广的平台,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选择中成长成才。

2、要建立规章制度, 进一步规范对勤工助学的管理。与直接的扶助资金相比, 勤工助学作为间接的扶助形式在高校扶贫助困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勤工俭学主管部门应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配以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全面负责管理勤工俭学岗位的设置、培训、考核等工作,促使勤工俭学工作走向有序有效,并在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安全方面狠下功夫,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优良的服务;邀请用人单位到校设岗招聘、形成兼职市场,双向选择。

3、充分发挥学工部、素质导师和教学事务部的作用。三个管理主体应当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共同承担起对大学生勤工俭学工作的管理与服务。具体而言,由学工部门负责勤工俭学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勤工俭学岗位的设置及培训、勤工俭学工作过程及效果的考核;由素质导师负责提供参加勤工俭学工作学生的准确信息、参与勤工俭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及服务、初步审核由用人单位所出具的勤工俭学考核材料;教务部门负责制定将勤工俭学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管理的具体规定及考核办法、具体评定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是否能够获得相应学分等;

①邓演平等: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与研究, 现代教育科技,2004年第2期。

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范文4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逐渐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中进行音乐教育,不但丰富了教育的内容,还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和品味,因此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使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得以不断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具体表现,研究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音乐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

文化素养;大学生;音乐教育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主要是指在大学生个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和处事的态度。通过教育的形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能够在德行、智力和情感等方面达到理想的标准,从而帮助其更好的处理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相关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一、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具体表现

(一)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音乐教育可以通过直观生动的感性形式表现社会理性,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帮助大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格,在社会不断发展背景下,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多,通过音乐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养成文明和高尚的品格。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教育的过程是不断创造、提供审美体验的教育活动,同样的音乐作品,不同的人听来会有不同的感受,触动内心的效果也会产生差异,从而唤起大学生不同的个人情感,再通过教育的形式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思维和激发的情感相结合,就会使大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1]。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兴趣的重要课程就是音乐教育,同时音乐教育的核心也是审美教育。通过优美动听的音乐,潜移默化的升华大学生的情感、陶冶大学生的心灵。从而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提供审美能力。

二、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音乐教育考核制度存在不足

现有的音乐教育考核制度还有待完善,而且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比较缺乏,造成学生和教师对音乐教育的兴趣较低。同时音乐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也缺少学生主动表现音乐、讨论、欣赏的动力,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非常不利[2]。

(二)有待加强音乐教师队伍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尤为重要的角色就是音乐教师,但是在高校中音乐教师队伍的实际水准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而且专业的音乐教师人才极为缺乏,即使在高校中设立了相应的艺术教育中心、音乐教研室等,但是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充足的教师数量,而且还存在音乐教师身兼数职的情况,致使对音乐教育没有过多的深入研究,难以实现理想的音乐教育效果,因此急需加强音乐教育的教师队伍。

(三)音乐教育自身的不足

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上,除了本专业将其设置为专业课程,其他的专业大多将其设为选修课程,而且课程设置的时间较短,课时较少,通常音乐教育课程的学分2分。从而造成教师和学生对音乐教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而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于音乐相关知识的学习较少,音乐学习的连续性也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于是导致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很难发挥作用。

三、音乐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

(一)开展音乐教育科研活动

目前音乐教师关于教学科研的活动设置的较少,开发有价值的科研活动不但可以提高教学的深度,还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而音乐科研活动的选择也要从实际教学的角度出发,为音乐教学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服务作用。不断加强本校音乐教师和其他院校音乐教师的学术交流活动,拓宽音乐教学视野,及时了解音乐教育的新动态,在音乐教育科研活动中遇到问题的时候,音乐教师应当主动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及时解决问题,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3]。

(二)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

针对高校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队伍问题,在组建音乐教师队伍的时候应当积极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人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对音乐教师的实际需求情况,改善不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另外还要不断加强已有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定期进修学习、向优秀院校参观学习等形式,使音乐教师的自身能力的提高推动整体队伍的能力的提升。

(三)丰富教材内容,合理设置音乐教育课程

在设计音乐教育教材内容的时候,应当选择大学生普遍喜爱和熟识,并具有教育意义的曲目,使学生可以在欣赏的同时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教材内容可以选择的范围有:选择具有较强民族性、普遍性的音乐作品,将色彩各异、不用风格和区域的民族音乐作品编入教材中,可以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文化素养。或者选择具有较强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音乐作品,突出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4]。

综上所述,通过对音乐教育的研究,可以了解到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采取有效的手段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培养更多全面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朱亚楠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晓虹.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2:218+228.

[2]陆钰娟,兰海涛.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思考[J].音乐大观,2012,03:81.

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范文5

【关 键 词】 理念创新;科学发展;德育;高校

德育,亦称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之“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每个环节之中,对学校工作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德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一、高校德育理念创新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主体意识的生成,同时又诱发了个人主义倾向的增长;既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又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高校的德育对象同样是学生,而学生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无不在他们的思想上“烙”下印记。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自然相对上升,随着大环境消极影响的增多,关系德育的可控性有可能被减弱,这些直接影响着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急剧转型对高等学校德育建设带来无可抗拒的冲击,同时对高校德育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更迫切的要求。因此,与时俱进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德育理念进行创新,实现德育理念现代化,已成为推进高校德育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进高校德育建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德育理念创新的内涵

高校德育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涵盖教学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渗透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每个细胞,服务于高素质合格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结合当前新形势,高校理念创新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一)树立“学生中心”德育理念

本着以人为本,高校德育首先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首先,在德育内容的定位上体现养成性。学生的品德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的专业教育、日常生活体验的过程中实现的实际,注重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体验性教育,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的内化,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体验生活、体验人生、体验现实,在体验中受教育、受感悟,在体验中养成优良的品质。其次,在德育内容的设计上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基本规律。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深入实践,在实践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之中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教育理论,并在长期的自我教育实践与体验之中,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将思想品德理论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再次,在德育方式的构建上要突出社会实践教育。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最基本的观点,因此要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品德养成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同时,德育师者在践行“学生中心”德育理念的过程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情感,促进德育工作具有主动性,实现德育的转化和内化。

(二)树立“三全”德育理念

本着全程育人,高校德育要确立“三全”德育理念。所谓“三全”德育就是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和全方位德育。它渗透在高校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融汇于每位德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之中。

所谓“全员德育”,就是从学校党政领导到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要确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工作阵地,事事是德育工作内容”和“校园无空地,处处皆德育;校园无小事,事事可育人”的新德育观,全校教职员工都要承担德育工作的责任,成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或受教育者,人人负起育人的责任,自己身先垂范“做好人”、做德育工作的有心人,使学校每个地方都成为育人的场所。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正在成长的大学生可塑性强,根据德育管理的教育性原则,学校每项工作、硬件设施、校园环境、校风校貌等都会对他们起到教育的作用,教职员工的全部工作和学校整个环境,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学生,“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人人有责,要以自身实际行动感化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在充满阳光的校园里健康成长。

所谓“全程德育”,是指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并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充分调动和运用各种德育资源以及整体育人的时间和空间。在时间上指的是从学生入学至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在空间上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教育环节。全程德育要求树立全过程育人意识,所有的教育者对学生德育教育增强整体性和一贯性观念,自始至终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培养。

所谓“全方位德育”,就是要求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社区的联系,提倡家长走进学校,学校走向社会,学生参加社区活动,从各个方面构建有助于学生德育发展的畅通联系和互动,从而形成全方位德育的格局,把德育工作做到制度化、课程化、网络化、社会化。

(三)树立“道德情感”德育理念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顶峰,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激烈“动荡”之中,有渴望成才的激情,有追求完美的向往,有吸引异性的需求,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有遭遇挫折时的沮丧,还有自我张扬的冲动……高校德育必须对生理和心理都处在激烈“动荡”中的大学生们给予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构建起自我心理调适、自我行为控制、自我道德完善的德育能力。这就要求高校进一步加强德育现代化步伐,积极开展诸如“青春期道德情感教育”课题的研究,创造性地将德育、青春期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从青春期道德情感培养入手,实施青春期道德情感教育,并以此改进教育教学过程[1],帮助青春期学生正确解决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与道德品质培养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道德和行为习惯问题,有效促进学生道德意志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规范。

(四)树立“自主探索”德育理念

以品德养成为目标、以学生自主研究探索为基础、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式德育理念,旨在改变传统教育方式中学生被动接受教师道德知识的学习方式,构建一个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探索德育“过程”与“结果”并重,既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过程,又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探究之中提高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强调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生活,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意识,激发学生“自我成才”的主体意识。它有利于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实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结合、思想教育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增强德育的时效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实践与自我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还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实现快乐德育、情境德育相融,使学生容易接受熏陶,实现高效,提高德育实效。

(五)树立“和谐”德育理念

和谐德育,是指“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2]和谐德育的基本内涵包括教师、学生“双主体”的和谐,融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教”的和谐,及知、情、意、行的和谐等。和谐德育的工作形态是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形成的教育合力的有机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全程德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现代德育科学理论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3]这对于社会和谐构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发展都具有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益生,杨纪武. 高校德育研究[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

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物流 教学方法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当前,中国物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旺盛,高职院校是培养这类人才的重要地方,其教育培养方法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的质量,而现今的物流专业教学上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方法死板、不够形象化、缺乏实践等都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如何能够改善这些问题,我们试图对于一种重视实际操作的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物流专业特征及现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物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结合了许多专业概念、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在里面,核心专业课为现代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采购与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这些课程内容往往概念性较强、比较枯燥、不够形象化,给教学及学习都带来一定困难。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依照书本讲解,偶尔结合一些案例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让知识的传输显得过于死板、生硬,不便于学生理解甚至使其失去学习兴趣。有些教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了改善,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直接感知,如大量运用图片、图表、实物模型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但却仍有不尽之处。对于物流这个实操性非常强的专业,许多知识口述不如直观,直观不如实操,也就是说如果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将会使得物流专业的教学有一个突破性的飞跃。

(二)物流专业教材上的缺陷

近年来,随着物流业的兴起,各大高校物流专业的发展,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需要,物流专业教材也逐步改进完善,但市面上的教材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不同行业,不同院校机构对于教材的不同需要,使这类教材种类繁多,甚至同一类教材就有许多种不同版本,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再加上许多出版社、编著人为了盈利,生搬硬套、随意编攒,不负责任地出书,使得学校难以找到合适的、优秀的教材。另外,同样是物流专业,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侧重点各有不同,在教材的选用上都希望找到符合自己办学特色的、与实际课程相关程度高的教材,在这一点上,市面的教材也难以满足学校的教学要求,许多教材都有重叠交叉现象,毫无特色,这些都影响了学校编制教学计划,降低了教学质量。

(三)实践环节薄弱

物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与其他文史、理工类科目不同,对于物流专业来讲,无论理论知识掌握得多么全面,多么牢固,没有经过真正的实战演练,就像是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兵一样,永远都是个不合格的兵。可见,实际工作经验对于物流专业来讲是多么重要。可现实中,各高校给予学生的实操课程往往只是做个样子、走个形式,最多就是安排学生下到企业去参观,听听工作人员的讲解而已,这样的形式化教学下,学生并没有亲身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没有自己动脑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也就收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师专业素质及职业能力缺陷

现今,各大院校的物流专业教师一部分是从其他专业,如管理、经济贸易、交通运输等转过来的,还有一大部分是直接从学校毕业的相关专业的年轻教师。前者是非科班出身,不够专业,后者是没有教学及实际工作经验。这就导致这些教师虽然能够很好地讲授理论知识,但一到具体的实践问题上却显得力不从心,更不要提理论联系实际了。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变得迷茫、机械化,听教师讲课完全像是漫步云端、纸上谈兵,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消化吸收,长此以往,知识将变得难以吸收,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学习成果收获甚微。

二、项目教学法的概念、意义及发展史

综合以上的分析,要想解决物流专业这些不足,我们试图引入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的一种教学方法。2005年,教育部高教司联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举办的关于物流教学指导方案研讨会曾明确指出:“物流专业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高校应与企业联合,设立物流实习基地。”由此可见,项目教学法对于物流专业的教学十分重要。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三、项目教学法应用概述

物流专业的项目教学法,类似于校企结合,由学校组织学生与物流企业联合组成一个项目小组,让学生深入到企业中去,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学习的平台,学生为企业工作。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实操性:项目的内容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更加形象便于理解记忆,更具有实用性。

独立性:教学过程更注重学生自我的实践和操作,教师讲解为辅,学生通过自身独立的活动,其创造性可以得到较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