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1
[关键词] 电影主题音乐;审美特征;艺术功能
电影的图片、文字、声音并存,融为一体。电影音乐,顾名思义,是指在电影中的音乐,为了使电影中的故事情节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感染观众,电影导演一般都会借助音乐向观众展示电影的故事情节,这就决定了电影音乐和一般的纯音乐不同,它必须既体现电影的艺术构思,又体现音乐的美学欣赏。且作曲家、作词家在创作电影音乐时,也会深入了解电影的剧情,根据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创作音乐,所以,电影主题音乐具有丰富的内涵及丰富的听觉审美体验。
电影主题音乐的审美特征
(一)电影主题音乐具有情节描述性
电影主题音乐通过其表意的手法,通过音响来表达电影的主题思想,听众则凭借主题音乐的声音来对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感知,具有情节描述性。且因为主题音乐的特性是不具体性、不确定性,从而需要电影的画面来对电影的主题进行“解读”。如在《大笑江湖》中,它的主题曲《大笑江湖》,由小沈阳演唱,从一开始便能够拨动观众心弦,主题曲所表达的意境与电影中所要描述的情节紧密结合,在欢快的旋律中,我们在解读江湖人的故事,其歌词“我一生戎马刀上飘,见过英雄弯下小蛮腰”正是故事剧情的体现。电影《让子弹飞》中的音乐是抑扬顿挫的,主题音乐《太阳依旧升起》是一首钢琴曲,它的音乐风格既激昂又深沉,与电影的剧情相匹配,唯美的琴声,将片中几大主角都刻画得非常深刻,这种充满原创性的电影音乐与剧情,为电影《让子弹飞》绽放光芒。所以,观众能通过影片中主题音乐激昂、振奋的感受,来体会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音画同步是指音乐与画面的情绪一致, 节奏相同,是电影艺术中最常见的音乐描绘手法。①电影主题音乐与文学、艺术等不同,它主要是通过音乐的节奏、音调、音色、旋律、单音的、双音的、带笑声的、带哭声的演唱,慢唱、慢奏、快唱、快奏、重唱、重奏等方法,通过听众感观的感知,获得观众心理上的美学体验。一般来说,人的听觉能够引起视觉上的想象力,听众能够通过音乐来对抽象事物进行想象,从而体会影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使观众被影片所吸引。电影《美丽人生》中主题音乐《霍夫曼的船歌》表达着丈夫对妻子的思念,通过主题音乐来体现电影中的黑色幽默,让观众笑中带着泪,与故事情节中的主人公共同经历着恐惧、死亡与悲痛。其主题音乐不是悲惨的音乐,而是如诗般美好的歌剧,让观众在享受这美好音乐的同时体会着主人公对家人的关爱,他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一位伟大的丈夫,他留给了家人巨大的精神财富。
(二)电影主题音乐具有剧情从属性
电影主题音乐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艺术价值,它与电影剧情紧密结合,具有剧情从属性。电影主题音乐的创作依赖于作曲、作词家对电影剧情的确定和导演对音乐风格的追求,所有的内容都必须在音乐与剧情相融合的画面中体现,只有音乐与电影画面结合,才能够更充分体现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才能更加吸引、感染观众。因此,电影主题音乐不同于单纯创作音乐,它必须要受制于电影剧本,以电影剧本作为母体进行创作。影片要淋漓尽致地展现剧本内容,就必须图、文、声有机地结合,电影主题音乐只有依附于电影剧情,才能展现音乐的艺术性,两者相辅相成。 在电影《山楂树之恋》中,其开场音乐是运用筝独奏的方式来表达,筝的弹拨方式可以避免太过悲伤的感情,且通过夹杂钢琴的演奏,体现出导演张艺谋对音乐的那种阳光与青涩的追求,具有情节从属性。且《山楂树之恋》是陈其刚专门为电影创作的,其歌词平实朴素,又带着浓浓的忧伤,拨动观众心灵的感伤。
在电影《阿凡达》中,其主题曲《我看到你》的制作也非常细腻,充分体现了影片的真实性。在影片中,讲述潘多拉星球上的物种和谐相处,为了配合画面中的那种天然朴实的生活,需要运用唯美的音乐,让观众感受到画面的真实性。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只能通过景色来剪辑制作声音,为了使画面中潘多拉星球的物种能在大自然中和谐,把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细微地运用到影片中,这样处理后的声音错落有致,使影片更具有真实性,这也说明了主题音乐相对于电影来说,具有剧情从属性。
(三)电影主题音乐具有感染性
《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电影主题音乐作为电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电影紧密结合,且具有剧情从属性,随电影剧情的发展而变化,遵循着电影的剧情。电影之所以能打动、感染观众,最主要的原因是电影的表达除了具有声音和画面外,还有音乐。电影主题音乐的加入使观众更能体会电影剧情的内容,更具有情绪感染性。
在刻画电影主题思想上, 通常采用的手法是主题音乐贯穿。最典型的例子应该属于美国电影大作《泰坦尼克号》的主题音乐《我心永恒》。这首主题音乐作为该影片的主导
音乐, 是全场音乐创作的核心。②且能够深深地感染观众,让观众完全沉浸电影中,有一种一直想看下去的冲动。如果这部电影没有音乐做背景,只会让人感受到拓海只是在不停地开车,失去了那种扣人心弦的震撼力,不能够体现出影片的紧迫感和刺激感,由此可以看出,电影主题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具有感染观众的效果。
在影片《红高粱》中,其主题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具有强烈的感染性,能很好地渲染影片。影片一开始,就响起了欢快的旋律,将人们的情绪引入其中,既配合主题,又能引出电影剧情的内容。通过音乐描述了剧情中的人物能追求自由的爱情,爱就真爱,恨就真恨,且剧情跌宕起伏。音乐中的节奏既紧凑又有规律,通过音乐与电影画面的紧密结合,电影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更能够感染观众。
电影主题音乐的艺术功能
与电影主题音乐的审美特征一样,电影主题音乐的艺术功能也有多方面的表现方式。电影主题音乐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化以及对电影氛围进行对比,从而感染观众;也可以直接运用拟人的手法、与画面结合的表现方式来与影片相结合,从而达到展现影片内容、根据影片内容的发展来实现对人物情感的表达和对影片剧情的阐述。
(一)电影主题音乐具有深刻表达剧情的艺术效果
主题音乐表达着创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使电影中的人物有感而发,反映了人们内心的心理活动。在电影《雏菊》中,整部影片的音乐是由钢琴和小提琴来演奏的,钢琴和小提琴的结合,使影片的主题音乐具有神话般的色彩。其主题音乐一开始就是小提琴演奏,紧接着钢琴演奏,这种基调让人感觉到一种充满着幸福和谐的生活。“当音乐声为和声与大提琴混合时,此时最能够感染观众,让观众的心随之揪一下,跟着音乐声而震颤,仿佛自身在梦境中。”③且音乐声伴随着画面中出现一朵朵美丽的雏,它们在风中摆动着,有节奏地随着风的吹拂而颤动,而此时音乐声也伴随着雏菊的摆动而有节奏地演奏着,诗境般的画面,让观众既能感受到雏菊的力量,又能感受到大提琴琴弦的每一次拨动。这些都暗喻着女主人公坚强的心和内心拥有着强大的力量,她外表看起来虽然是柔弱的,但是在她柔弱的外表下拥有着一颗坚强的心。
(二)电影主题音乐能够通过画面激发联想,具有剧情延伸的艺术效果
主题音乐不仅具有审美特征,还具有艺术功能。观众在欣赏主题音乐的同时,也能激发观众联想,很多人听音乐喜欢紧闭双眼,具有剧情延伸性的艺术效果。电影主题音乐通常运用一些特殊的符号来吸引观众,引发观众对剧情的联想,有时还通过音乐来交代剧情的时间。如《唐山大地震》中,以20世纪70年代的歌作为片段,说明了地震发生的时间,让观众能联想到70年代的生活状况。再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其歌曲《国际歌》也能让观众联想到那个时代。通过听音乐和观看影片画面,观众内心很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心理联想,这种联想会随着音乐的播放和电影剧情的发展,在观众心中产生一种不由自主的感情释放。
(三)电影主题音乐反映着人们内心的心理活动,具有烘托的艺术效果
电影是一种艺术,电影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其实都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反映,因此电影也具有弘扬优良、善良等责任,抒发着人们内心的情感。而人们内心世界的情感一般都是通过喜怒哀乐来表达,还有一些情感是无法用这些来展现的,它就必须通过音乐来展现。观众通过音乐,可以更加了解人物的情绪,更能够进入人物的心理,感受到那种心境。
(四)电影主题音乐具有渲染观众情绪的艺术效果
从以前的无声电影到今天的有声电影,电影的发展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知道电影需要运用音乐来表达剧情内容,渲染观众情绪,如果没有音乐,电影会显得没有生机,不能更好地感染观众。电影从一开始就是通过音乐来展现电影的剧情,随着剧情的逐渐深入,又通过音乐调节剧情,这种时而起伏时而跌宕让观众有足够联想的空间,这就是好电影给观众的感受。如在《泰坦尼克号》中,其主题音乐就是随着剧情的深入而不断在观众耳边响起,从而达到渲染观众情绪的艺术效果。
(五)电影主题音乐的表现方式多样,具有提升作品品味的艺术效果
电影主题音乐可以通过和、缓、慢、快等节奏来表达人们内心世界的想法,能以强烈的感染力感染观众,有效提升作品的品味。如在电影《恋爱通告》中,其主题音乐《你不知道的事》节奏缓慢悠扬,虽然是一部文艺片,但主题音乐穿插在电影中,引发人们内心的联想,让每个少女都有一种对爱情的美好憧憬,提升了作品的品味,每次一想起这首歌,都有许多蝴蝶在眼前飞过,很美好。再如电影《人到中年》中,其主题音乐能够使观众被影片所吸引,其音乐既轻快又悠扬,且带有一点忧愁,反映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既对事业充满信心,又对人生充满着信念,表现了这一时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这一主题音乐的响起,常常让人感受到心中的一种震撼,许多观众被剧情感染,从而很好地提升了作品的品味。
总之,电影主题音乐不仅具有审美特征,还具有许多艺术功能,电影主题音乐是电影艺术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随着电影业的不断成熟,电影主题音乐作为电影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电影关系越来越紧密,形成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其地位是不可以代替的。
注释:
① 王燕:《论电影主题音乐的审美特征及价值功能》,《电影文学》,2010年第22期。
② 沈佩伟:《论电影主题音乐的审美特征》,《电影文学》,2010年第8期。
③ 陈海鹰:《音乐在电影中的审美与艺术功能》,《电影文学》,2010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 沈佩伟.论电影主题音乐的审美特征[J].电影文学,2010(08).
[2] 陈海鹰.音乐在电影中的审美与艺术功能[J].电影文学,2010(08).
[3] 刘向阳.论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性表现[J].电影文学,2008(07).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2
[关键词]电影 音乐 审美特征 发展趋势
电影音乐作为音乐艺术中的一个边缘领域,是电影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低估的艺术价值。
一、电影的审美特征
电影是“用电影摄影机以每秒摄取若干格画幅的运转速度,将被摄体的运动过程拍摄在条状胶片上,成为许多格动作逐渐变化的画面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制成可以放映的影片。当影片通过放映机以同样的运转速度被连续地投映于银幕时,由于人类视觉具有滞留印象的特性(一说由于静物位移而在心理上产生似动感觉),观众便从银幕上看到放大了的活动影像。”所以说,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画面、声音、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反映生活,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情感的一门综合艺术形式。
电影具有下列主要审美特征:
(一)科技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电影从产生那一天起,就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充分运用光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学、机械学等原理,创造出动感世界的神奇。开始时无声音,称为“无声电影”。其正式诞生之日,已有明确记载:1895年12月28日晚,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内,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他俩拍摄的短片《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完全可以说,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语言的创新、电影美学观念的演变,都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1927年诞生的第一部有声影片美国的《爵士歌手》其实就是在无声片的基础上加进四首歌和一些音乐伴奏与简单的台词,但它标志着声学正式介入电影艺术。1935年,使用彩色胶片拍摄的美国电影《浮华世界》的诞生,又标志着彩新时期的开始。现在,随着高科技21世纪的到来,电影也进入一个崭新的高科技时代:计算机三维动画、数字电影、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各种高科技手段全面向电影领域进军。《泰坦尼克号》中巨大的客轮沉入水中的大场面,就是用电子计算机制作的。
(二)综合性与创新性的结合
电影综合了艺术各门类,成为艺术的“百科全书”。因为它诞生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建筑之后,故被称为“第七艺术”。但是它几乎同所有的艺术都密切相关、紧密结合:它与舞蹈关系密切,并对进入它本体之内的舞蹈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新的电影舞蹈。例如美国影片《出水芙蓉》以及秀兰・邓波儿主演的许多影片中的舞蹈,就是精彩的电影舞蹈它与戏剧的关系更直接、更密切。电影中的故事片,其实就是戏剧由舞台走向银幕,无论是剧本中的情节、冲突、情境,还是人物、语言、细节等等,都与戏剧同根同源,如出一辙。根据同名戏剧改编的电影,不胜枚举。如《雷雨》、《日出》、《千万不要忘记》等等。而在导演、表演各方面,也都走的是戏剧的路子;它与文学也有密切关系,诸如诗电影、散文电影、小说电影等,俯拾即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红楼梦》、《祝福》、《早春二月》、《家》、《春》、《秋》、《子夜》《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旗谱》等等,举不胜攀它与摄影也有直接关系,电影摄影原本来源于摄影艺术,无论是构图、光线、色彩等各要素,都以摄影艺术为基础,中国的第一部电影,1905年拍摄的戏曲片《定军山》,就是在照相馆拍摄的;它与绘画、雕塑、建筑、书法、工艺等各种艺术,也都不可分割,电影美术中的布景(内景、外景)、道具等,涉及到视觉艺术的每一个品种。
(三)创作性与制作性的结合
电影创作与制作密不可分,是一体化的。一部电影的完成,要依靠高度综合的庞大的艺术群体,一个摄制组,要包括编剧、导演、演员、作曲、摄影、照明、美术、置景、化妆、服装、道具、录音、拟音、场记、制片、剪辑、特技等10多个部门数十位专家,形成一整套复杂而有序的电影制作工艺流程,这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电影的发展趋势
(一)高科技化
许多国家的电影,都呈现高科技化的发展态势,其中尤以电脑三维动画制作为突出代表。例如美国大片《玩具总动员》完全由电脑制作的1500个镜头组成。
(二)市场化
电影集艺术、文化、传媒、商品等特性干一身,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我国电影生产不得不考虑票房收入。于是商业大片应运而生《英雄》、《夜宴》等,都是典型的例证。
(三)国际化
电影是一个国家艺术的“形象大使”,是文化品格与民族风格的“展品”,更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因此,无论是国外电影市场的打入,还是国际各种电影评奖(戛纳奖、奥斯卡奖、柏林电影节奖等)的参与和中奖,都是势在必行、无可厚非的。中国电影必须步入世界电影的大循环之中,这是与经贸、文化国际化同步一体的。
三、音乐的审美特征
音乐是通过一定形式的音响组合,表现人们思想情感和生活情态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演唱或演奏,为听众所感受而产生艺术效果。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表现的艺术、再创造的艺术。
音乐具有下列主要审美特征:
(一)形象性
音乐素有“流动的建筑”之称,其意在于音乐虽然有声无形,却仍具有形象性特点。只不过音乐的形象性与一般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不同,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形象”,是凭借联想、想像、通感等方式,形成于音乐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头脑中的形象。当然,这种“音乐形象”的产生,并不是凭空而生,也不是人们的胡思乱想,而是根据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借景移情”而获得的。同时,“音乐形象”又具有不确定性、非语义性、多义性、朦胧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既有长处,也有局限。
(二)抒情性
音乐的另一大审美特征,就是抒情性。音乐作品中,情感多于描绘,也大于描写。德国伟大的美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音乐表演者(演唱者、演奏者),通过对作品中词曲作者所表现的情感体验,再将这些情感传达给观众,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收到“以情动情”的艺术效果。所以可以认为,情感是联通作者、表演者、观众三者之间的桥梁。正因为如此,俄罗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听了柴科夫斯基创作的《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之后,热泪盈眶地说,这部作品“已经接触到饱受苦难的俄罗斯人民的灵魂深处。”同样,《义勇军进行曲》因为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英勇顽强、奋进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被定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马赛曲》也因为表现了法兰西人民爱国主义情感,两度被定为法国国歌。时期,有多少爱国青年,高唱《大刀进行曲》奔向战场?又有多少革命烈士,高唱《国际国》走向刑场?……音乐以情动人的实例,真是比比皆是。
(三)节奏性
节奏与旋律是音乐的两大翅膀,节奏能直接影响到音乐的抒情性。节奏是音乐家内在情感的外化,也是音乐作品情感含量的有效载体与重要的表现手段。所以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节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也是心理和生理的统一。”一般来说,缓慢沉重的节奏与不和谐的和弦,常表现出悲痛欲绝之情;而轻快急促的节奏,常表现欢快热烈之情。
(四)韵律性
韵律原指我国古体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律,在音乐中,乃指音韵的规律,例如声调铿锵,讲究抑扬顿挫等等,即人们常说的“音乐美”。
四、音乐的流派、发展趋势
古今中外,音乐的艺术流派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世界范围而言,主要有以下几大音乐流派:
(一)古典乐派
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在维也纳形成的以古典风格为标志的音乐流派,提倡理性与情感的统一,追求艺术形式的严谨与完整,注重创作手法上的戏剧对比、冲突和发展,成为当时的典范。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的海顿、莫扎特和德国的贝多芬。
(二)浪漫乐派
是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音乐流派,其风格特点是强调激情,强调抒发主观情感,强调表现个性。浪漫乐派前期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舒伯特、舒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法国的柏辽兹。后期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瓦格纳、勃拉姆斯;俄国的柴科夫斯基。
(三)民族乐派
是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于欧洲各国的音乐流派,其风格特点是追求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以本国的民间音乐作为创作素材,将传统音乐精华与本民族音乐精华密切结合。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有挪威的格里格,捷兄的德沃夏克,俄国的“强力集团”成员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四)现代乐派
是20世纪出现于西方世界的各种新潮音乐流派的总称,其中主要有以法国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以奥地利勋伯格为代表的表现派音乐以意大利布梭尼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以及爵士乐、摇滚乐、电子音乐、“偶然音乐”等等。
我国音乐,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呈现明显的多向交流、多元融合的发展趋势。例如声乐与器乐的一体化(自弹自唱)、音乐与舞蹈的一体化(狂歌劲舞)、通俗乐派的民族化(如李谷一的通俗乐派)、民族音乐的通俗化(如祖海德新民歌)、美声乐派的民族化(如杨洪基、关牧村、殷秀梅、王霞等的“民族美声”)等等。
五、电影音乐
电影音乐作为音乐艺术中的一个边缘领域,是电影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低估的艺术价值。它同音乐、戏曲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著名电影导演王家卫说:“音乐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提示,提示你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时代。在我自己的电影里,我会先了解这环境是怎样,包括地理环境以及这地方会有什么声音?所以往往音乐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3
一电影音乐的相关范畴概述
1电影音乐的分类
从音乐素材的获取与使用来看,电影音乐可以分为原著音乐和非原著音乐。原著音乐是专门为该影视作品设计的音乐素材,是剧作家与作曲家以及导演共同构思且创作的专项音乐,具有展现影视作品和推动电影音乐发展的作用;非原著音乐的使用相对较为普遍,是在音频作品中发掘适合影视作品的既有音乐,由于非原著音乐的使用更为方便快捷,因此现有影视作品中,使用非原著音乐占有比例较大。尤其是在电影发展初期,电影音乐中的音乐艺术,主要是由已有的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进行画面配音,或者对既有音乐进行简单修改,而直接使用,后期逐渐出现异类音乐。
2电影音乐的表现形式
音画关系是电影艺术得以成立的基础,音乐在电影中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分为画内音乐和画外音乐,其中画内音乐也可以理解为客观性音乐或现实性音乐,画外音乐可以理解为功能性音乐或主观性音乐。画内音乐是对屏幕画面中的音源概括,包括各种画面场景中出现的各种音乐,不仅包括影视作品中的人物的唱、奏等,还包括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会、舞会、歌舞、小唱、街头音乐等多种形式。画外音乐主要是屏幕画面上没有展现发音源头,但是却又有音乐的匹配;画外音一般是有剧作家专门为该电影设计的音乐,重在为剧情服务,尤其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和环境变化的烘托等。
3电影音乐的艺术作用
作为有声电影发展中重要的构成因素,电影音乐从简单的音符到复杂的配乐、插曲音乐、主题音乐等阶段,是一个从单一层面向立体层面转化的过程,具有渲染人物心理、烘托环境氛围、折射时代气息,塑造人物、表现叙事、创造情感等多项功能。电影中的音乐艺术是受众在第一时间接收到的影音讯息,发展到现阶段,电影音乐成为电影综合艺术表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强大的塑造功能,还具有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调节功能,已成为现有电影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电影音乐也成为音乐艺术的一种重要载体。
二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
1电影音乐美感的非独立性
电影音乐与传统音乐美感审美方式上有着诸多不同,电影音乐之所以是电影音乐,是因为依附于影视作品而富有更加深刻、扩张的生命属性。对于普通音乐的认知而言,必然被赋予更多的音乐属性。电影艺术无论是时空还是时间,都是相互依附,画面与音乐素材的共融融合共同构成了电影唯美成果。电影音乐的美感并非独立存在的,极端的分析开来,电影音乐唤醒了人类感知力的立体属性。在电影的艺术表现中,使用的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往往更加的紧密,尤其是电影中原创的音乐作品,没有电影的衬托,或许并不具备同样的生命力与感召力,而失去影视作品的电影音乐,必将难以在历史的长河中充满扩张力。普通的音乐能够流传的因素主要源于自身的生长属性,从一开始诞生即拥有自身的受众群体,而电影音乐是伴随着影视作品而诞生的,先入为主的审美原则必将对其审美层次和审美群体所接纳,而脱离开来重新定位,必会因失去画面受众的群体而失去相应的生命力。因此,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难以独立存在,必将伴随着影视画面的具象化表达而加深观众对审美对象的感受。
2音画结合的互动性
电影音乐与影视画面的最普遍审美特征就是“音画同步”,是影视画面与音乐旋律相互融合、彼此互动渗透、节奏步调一致的常见依存关系。不论是从传播学上的考量还是心理学上的考虑,音乐元素都是影视画面、人物对话、文字穿插、音响烘托等其他元素无法表达的元素。影视画面传达给受众是直观的、富有冲击力或吸引力的视觉美感,而音乐的附加更增添了受众感官上的立体感受。画面与音乐的统一协调,让受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让渲染的氛围更加具有唤起性。在《菊次郎的夏天》电影中,主人公正男和菊次郎在受困于车站时,一段小提琴音乐随之响起,伴随着钢琴声两者与影视画面相融合,将受众带入一个凄美的雨夜,随后响起的大提琴再次奏响了影片的主题,将受众的心境仿佛带入到了一段深沉而又布满哀怨的记忆中,在记忆中,主人公寻找着自己的母亲,而与之相伴的大提琴奏乐更是让受众沉寂在寻找中,在奏乐临近尾声部分,伴随着雨滴的减小,欢快的小提琴奏乐将受众从沉寂拉向欢乐,这段人们熟悉的小提琴旋律让深沉的回忆包袱放下,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奔向希望的道路。这种音画融合的特性,激活了画面的单调与直白,让画面更具有想象空间和立体质感,实现了两者相互衬托下的具象化。在《天使爱美丽》电影中,同样的古典手风琴音色和悠远的旋律犹如一阵微风,将欧式特有的典雅和浪漫扑面而来,欢快的音乐如同女主人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像天使一样可爱。这些电影音乐之所以充满美感,是“音画同步”的接触效果,如果将音乐与画面割裂开来,无论是画面还是音乐的美感都将大打折扣,也难以成为彼此领域的经典之作。
3电影音乐对画面的叙事性
在电影音乐的美学功能中,音乐对电影叙事的烘托与渲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音乐在电影叙事中的表现形式大致有情景音乐、剧情音乐、背景音乐等。对于叙事的情景音乐,音乐的选取主要是根据影视画面的内涵而确定,此时的音乐对画面主要是烘托气氛和透视画面本质,是对氛围的进一步提升。比如,在《海上钢琴师》电影中,故事是对一位诞生于海上的钢琴音乐奇才进行的讲述,通过不同的音乐讲述其具有争议的传奇人生。在画面的配乐选取上,主要是大师级的作曲人,对不同的画面和环境进行独立原创,所创作出的钢琴为主,管弦乐和室内乐为辅的乐章,深深吸引了受众,并在影视作品之外对立成为出色的乐曲。在画面的配比上,主人公舒缓柔和的钢琴声,伴随着望向窗外“望向自己”女孩的画面,平静之中带有激动与惊讶。随着1900灵动的琴声,将观众带入了他的内心世界,讲述属于他的事件,纯真而自由,让受众纷纷沉浸在音乐最纯粹的欢快中,伴随着灵动的钢琴声,主人公传奇的一生显现在受众面前。影视作品自身就是故事的讲述者,而音乐的渗透,让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更加透彻深刻。电影叙事中,无论是影视人物还是作品环境的塑造或是各种情节的交叉,任何一个成功的部分都无法离开音乐而独立存在。通过优秀的电影音乐不仅对电影主题进行了画龙点睛,更大的作用就是让人们更深刻地去理解这部电影的主题。
4电影音乐的片段之美
电影音乐相对于普通音乐而言,篇幅相对短小,通常音乐都是作曲家情感认知的完整表达,然而在电影之中的音乐,鉴于电影音乐难以进行完整的“陈述”,只能与影视作品相对应采取片段式的采用,因此电影音乐具有片段之美的审美特征。在经典电影《钢琴家》选用的音乐《升c小调夜曲》中,平静舒缓的开始,忧伤宽广的基调,预示着千百万犹太人的生命即将终止的厄运。影视中这个细微音乐片段,正是为德国军官的人性与品质所做的对比铺垫。在影片中,钢琴家发现德国人到来之时听到悠扬的《月光奏鸣曲》驻足聆听时,一方面体现了杀人成性的德国军官内心中仍然残留着人性的善良和对音乐之美的追求,但另一方面又暗示了德国军官刽子手的嗜血本性。这两首原本具有特定美感的音乐在影视作品的片段之美,打破了原有的审美特征而焕发出新的审美特性。对于影视作品环境氛围、人物心理变化的渲染与烘托,既不刻意描绘场景也不特别地去表述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但是伴随着音乐声音的扬起,画面的定格表达了更为深邃的穿透性,让抽象的影视画面借助音乐的形象顺利的表达出来,让人物形象与环境特征更加生动、感人。可谓是片段之中尽显人性丑恶。
5音画非同步的对立美感
电影音乐与影视画面在“音画同步”方面是早期和现下主流的审美组合,新生代叛逆族的成长让“音画同步”之外诞生了“音画异步”的受众群体,并在时间的推移中有扩大趋势。电影音乐虽然历史上是与电影画面同步进行的,无论从音乐美感角度还是影视画面传递角度,都是同步表现同样思想的有机统一,但是从多元化的发展来看,“音画异步”也将是未来电影产业或者电影音乐产业的“新生代”,这种对立的关系,从表象上看是同步的,这时的音乐与画面都具有双重的含义,在彼此含义的另一面而言,存在着异步的本质,但是诠释的又都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多层次化含义。音画异步的作品较为少见,但是在获得奥斯卡大奖的《泰坦尼克》作品中也有细微表现,比如在船体即将下沉的过程中,歌手以“啊”为代替歌词,与当时画面表现的景象已有不同,似乎是通过简单的歌词来将旋律更加“悠扬”的飘向远方。这种音画不同步的画面,在诸多的影视作品中都略有表现,只是由于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难以被受众所接受,因此也仅仅是某几个画面的展现。“音画异步”的对立之美,是表现多层次感的对立之感,细分为多层次探讨,实则仍然是剧作家的内涵对应。这种对立的审美特征所传达的异样之美,在未来多元化发展中,必然成为“同样”之美。
三结语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4
[关键词]电影色彩;审美内涵;造型;造境
不同的电影色彩能够带给观众以不同的审美心理体验。黑色的神秘、庄重,红色的热情、奔放,白色的冷静、纯洁,绿色的清新、活力等,都会在观众的情感与认知中产生不同的反应。从画面的视觉风格上看,可以将电影色彩的审美特质分为“造型”与“造境”两种。一方面,电影色彩在影片中的造型作用,为观众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使其忘却影片时空与叙事的假定性。并且,看似自然的色彩呈现实则是电影创作者艺术选择的结果。色彩的这种造型艺术,使电影能够很好地强调艺术表现客体,有效地调动观众的视觉注意,而不留下任何“人造”的痕迹。另一方面,色彩是电影“造境”的重要形式语言。经过艺术化处理的色彩,使影像时空与现实生活产生了距离,为观众创造了更加宽广的艺术审美空间。这种色彩的“造境”功能使影片的精神内涵得以更好的呈现。本文从“造型”与“造境”两方面出发,探讨了电影色彩的审美特征。
一
“造型”作用是电影色彩最具基础性的审美属性。影片的真实性建构有赖于色彩的造型作用。色彩对客观世界惟妙惟肖的还原,是观众进入影片叙事时空,从中获得审美乐趣的起点。由何平执导的影片《双旗镇刀客》中,整部影片以黄色的沙漠为背景,古朴的客栈立于一片茫无边际的黄沙之上,给人以强烈的“大漠孤烟”之感。人物服装的颜色也多以灰白、土黄、青、黑等做旧色调为主,表现了沙漠中人的生活的朴实、粗粝与野性。客栈内部墙壁斑驳,多处有熏黑的痕迹。此外,经常出现在画面中,人们进出客栈必经的客栈大门,整体呈现出暗沉的褐色调,其上布满不规则的干裂导致的黑色竖纹。晴天之时,这些罅隙中阳光依稀可见。人手经常接触的门边则泛出黝黑的光泽。这些细节上的色彩处理,带给观众强烈的真实感。整部影片中,外景、内景与人物服装的色彩相互协调,彼此映衬,为观众建构起一个真实而古朴的大漠生活景象。
电影色彩所呈现出的真实不仅指对客观生活的再现,也是对生命状态的一种真实呈现,影片以画面和声响来传达信息,无法像文学作品一样可以用文字去细腻刻画个体复杂的内心世界。但电影可以通过其独有的语言形式使这些内容视觉化,让这些抽象的内容可见。电影色彩是展现人物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如,影片《红色沙漠》中,导演用蓝色恰当表达了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个体精神的麻木,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状态。蓝色在影片中以不同的形象多次出现,如,女主人公家中蓝色的楼梯栏杆、蓝色的机器人以及码头上戴蓝色帽子的陌生人等。这些以不同造型出现的蓝揭示了传统家庭关系的瓦解,个体求助于外界环境以寻求精神解脱的失败。展现了工业文明中,人与人之间只有身体的接触,全无精神沟通的原子化生存状态。影片中,同一色彩以不同的造型特征在电影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出现,能够有效地引起人的视觉注意,进而激发观众对影片进行深度解读的热情。
影片色彩的“造型”以真实性为首,其目的不仅在于再现生活的原貌给观众,重要的是使观众忘却电影时空的艺术假定性,使其完全沉浸到电影的叙事当中去,领略光影艺术所带给人的视觉冲击与身心。在许多奇观电影中,电影艺术家正是运用了色彩独特的拟真,创造出以假乱真的“客观”世界。即使观众清楚这些景象只是被精心虚构出来的,他们也同样会怀着极大的热忱投入到这个梦幻般的世界当中。色彩在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同时,也极大激发着这种需求。卡梅隆导演的3D电影《阿凡达》中,苍翠挺拔的哈利路亚山、形态古怪的各色艳丽植物、红黄相间的翼兽、粉红色的生命树、周身装点着各色图腾的蓝色纳威人,都带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这些异彩纷呈共同构筑了一个美丽多姿、神秘危险而又立体可感的潘多拉星球。可见,构建真实是电影色彩造型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这种真实并非是对现实环境与生活的简单还原,而是构建一种关于真实的体验。
此外,“陌生化”也是电影“造型”的又一美学功能。俄国形式主义文艺理论家什克洛斯基就此曾经指出,艺术能够更新人们的生活经验与日常感觉。艺术的重要技巧就是使表现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1]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总是高于现实生活。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构成了这一艺术的审美势能。一部影片正是在向观众展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世界的过程中实现其艺术审美价值的。罗杰·米歇尔导演的影片《诺丁山》中,男主人公威廉·萨克一人走在繁华的街道上,镜头始终在侧面跟拍人物的行走,但周围的环境却经历了“超现实”的变化。季节在这短短的几秒钟之内经历了春夏秋冬的四季转变。色彩也由绿、红、黄等丰富的暖色变为白、灰等单一的冷色调。特别是当大片的白雪成为画面中的主角时,男主人公身上的单衣与街道上行人厚厚的冬装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出人物心里的孤独与忧伤。随后,人物身边的环境再次恢复了丰富的暖色调,表明了季节轮转的同时,时间也恢复了节奏的常态。色彩的变化使观众眼前熟悉的世界变得“反常”,从而使其获得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艺术审美体验。
二
色彩在电影中除了“造型”作用外,也是电影“造境”的重要形式语言。电影中的色彩总是与特定的事物、剧情与影片主旨密切结合。在视觉的背后,展示客观对象的内在精神,是艺术家情感和审美意识的物化,是艺术家对客体情感认识的表现。[2]电影创作者通过对色彩进行合理的、艺术化的处理,不但能够奠定电影叙事的语境,也同时赋予了色彩以更加丰富与深层次的意境。电影色彩的“造境”正是指这两个方面。
首先,语境为电影叙事奠定了总基调,提供基本的情绪氛围。电影色彩可以通过设定色彩主调的方式统领影片的语境,使叙事更具凝练感。主调色彩是许多影片创作者所采用的艺术手段。波兰斯基的《苔丝》、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法朗索吉哈的《红色小提琴》、迈克尔·哈内克的《白丝带》等都是具有鲜明色彩主调的影片。色彩在这类影片中通常起到了外化影片灵魂的作用。主调色彩重复出现在影片叙事的过程中,引起观众的视觉重视,成为串接整部影片情节的视觉线索与情节发展的核心。这些色彩在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被赋予了具体的象征意义与精神内涵,增加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
《红色小提琴》里,一把红色小提琴串接了几百年的时空,目睹了几任主人充满悲彩的人生。影片以红色为基调。在孤儿卡斯帕手里,红色预示着死亡;吉普赛人拥有小提琴时,红色象征了热情与活力,英国音乐家波普的段落中,红色则饱含着浓烈的,在中国的项蓓身边红色暗示着危险,在片首安娜与片尾提琴鉴定专家莫里斯的段落中,红色则象征了爱。红色对影片起到了很好的统摄作用,使发生于不同时空、不同人物身上的故事具有相通性。虽然影片的核心色彩在不同的情节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但红提琴的诞生与流浪都源自于爱。提琴所历经的旅程正是寻找爱的过程。影片首尾回应,使每个看似独特的故事,具有统一的主题。
除了设置色彩主调外,电影创作者也经常通过各种色彩的搭配运用来塑造影片的整体视觉基调。如冷、暖色调的安排、整体与局部的协调对应以及色彩与其他语言形式之间的配合等。如,《美国往事》的整部影片色调趋向于冷色,从人物的服装、室内布景到环境背景,都充满了浓郁的旧时光氛围。影片画面也多以色彩单调的冬天为主,昏暗的天空与灯光、灰色的楼房与黑色的、弥漫着雾气的街道以及人们灰、黑为主的衣着,带给人难以躲避的寒意。诺德斯的爱情与友情悲剧正是在这样冷清、晦暗的氛围当中发生的。影片虽然没有鲜明的主调色彩,但通过对冷色调的大量运用与强调,使整部影片充满了压抑、悲凉与沧桑感。
其次,电影创作者还可以通过色彩的“造境”功能来阐释影片的精神内涵,展现其独特的艺术理念与艺术个性。电影创作者赋予色彩以象征意义通常会通过渲染、夸张等艺术手法使画面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这样便拉开了影像时空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观众在影片叙事中经历着情感起伏的同时,其审美活动也由深度的感性投入,转向理性的审视。张艺谋对色彩的创造性运用是其电影艺术个性的集中体现。在他的许多电影作品,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等,张扬、饱满的色彩形象不但带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对影片主题的阐释具有关键性作用。影片《红高粱》中,红色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花轿、火焰、鲜血以及红彤彤的高粱地等。除了对这些自然色彩的刻意选择与强调外,影片结尾通过主观镜头而使整个屏幕溢满红色,具有浓郁的象征性意味。电影以红色为灵魂,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一主色调与迸发的、个体的生命力与粗犷豪迈的血性联系在一起,深刻诠释了人与土地、欢乐与恐惧、生存与死亡之间的复杂关系。
此外,自然质朴的画面色彩也可以实现“造境”的审美效果。如陆川的影片《可可西里》中,电影以纪录片的写实形式向观众展现了真实的自然环境与巡山队员枯燥而危险的生活状态。创作者在影片开始以黄色的土、蓝色的天、起伏的山峦等自然美景营造了一种广袤、粗犷、自由的氛围。这与此后皑皑的白雪、藏羚羊的白色尸骨与红色的鲜血形成鲜明的对比。影片色彩自然真实,将电影美术设计师的雕琢痕迹巧妙隐藏,用高原的粗粝和野性的色彩震撼观众,使观众不由自主地融入剧情中。戈壁上的漫天黄沙没有尽头,仿佛要掩埋一切,让人不禁慨叹人的渺小。藏羚羊的累累白骨刺痛着人们的眼睛,而红色的鲜血更是让观众猝不忍视。[3]影片的颜色处理简单、朴实,但创作者通过色彩的选择与构图设计很好实现了色彩的“造境”功能,引发了观众对自然生态与人的生存现实的审视与体悟。
综上,色彩在影片中兼具“造型”与“造境”的审美特征。电影中的色彩由于结合了具体的画面、情节与音响,而获得了更加具体和丰富的审美内涵。因此,电影中的色彩在实现和提高影片审美效果,展现艺术个性和思想上,都提供给电影创作者以十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隆溪.20世纪西方文论评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2] 秦婕.当代美术与电影的辩证关系解读[J].电影文学,2011(24).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5
关键词: 生态电影 美学意蕴 美学价值
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人与自然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历史,生态意识也是早已有之。无论是中国古代儒道释三家的生态伦理思想,还是西方的生命平等论和自然价值论等生态学资源,“生态”一词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然而我们对于生态的重视却一直停驻在一个相对肤浅的层面,这对于生态学乃至整个地球生态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一、生态电影的兴起与哲学反思
由于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生态电影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界定,这里通过查阅资料并在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由于电影作为一种生态文艺作品,因此其必然具有生态作品的一般特征。依据被誉为“生态批评里程碑”的布伊尔的《环境的想像:梭罗,自然书写和美国文化的构成》(1995年)一书中所指出的环境取向作品即生态作品的四个特征,来对生态电影进行定义:“生态电影是指反映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生态至上为核心思想的一种电影类型。生态电影具有从生态整体利益角度来表达的主旨倾向,其特征是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着重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人的生态意识与生态责任;它以生态伦理学/哲学为基础,需求新的伦理观的普遍形成;它的理想是提示观众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一界定既符合生态作品的一般性,又具有艺术审美的特殊性,因此是比较合理的。
生态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西方以生态为主题的电影发展较早也相对成熟,它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和90年代,进入新世纪以来,西方生态电影则呈现出一派成熟的景象,《后天》(2004年)、《2012》(2010年)等生态电影都显示出了其蓬勃的生气。我国生态电影也涌现出了例如《嘎达梅林》、《可可西里》等优秀的电影作品,值得我们去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美学特征与美学价值。
中西电影作品对生态主题的书写大体可归纳出几个共同特征:第一,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以生态整体观作为指导,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和以人为本的价值标准;第二,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三,探寻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
生态电影的背后隐藏的是严峻的生态危机,而这种危机的根源就是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的迷误。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飞跃,其中的思想发展和哲学反思,不仅是生态电影的产生缘由,也是其基本表达内涵与指导框架。从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到生态中心主义世界观是哲学发展的重要过程。在人类中心主义的阴霾下,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到了对立的两极,轻视人以外的生命存在,形成了以人类为中心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面对这种强硬的观点,自然不乏反对的声音。美国历史学家林恩・怀特(Lynn White)在1967年发表了《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The Historical Rootsof Our Ecologic Crisis)一文,开启了西方生态批评的先河。之后随着生态危机的不断加深,各种生态思潮不断涌现,其中之一就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的过渡。
二、生态电影的审美特性
综合性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美学特性之一。相对于文学形象的抽象而言,由于电影是一种时空综合艺术,它就可以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听觉,因而影视形象是具体可见的。从更高意义上来讲,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突破了艺术学的层次,更加集中反映在美学层次上的高度综合性,体现在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纪实性和哲理性的统一、叙述因素和隐喻因素的统一。而作为以表现人与自然关系为主的生态电影,其综合性的审美特性就更加值得我们去进行探究。从诞生到发展,电影始终是一门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艺术。科技的进步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对电影语言的创新,甚至对电影美学观念的演变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
在生态批评的探索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自然书写(nature writing),而在影像层面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自然纪录片(nature documentary),在这里影像艺术作为中介比较完整或接近地呈现了真实的自然。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喜马拉雅》(2004年)和中国导演田壮壮的《德拉姆》(2004年)等都展现了生态记录电影在原生态书写中的魅力。
科学幻想借助影像的具象性和虚幻性展开对人类现实处境和未来命运的深层探讨,数字手段给现代电影创作带来了大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有哲学深度和直指人心的力量。西方生态电影,尤其是灾难片中的大量的高科技的运用都带给观众巨大的心灵震撼,如《哥斯拉》和《2012》。相比之下,由于起步较晚,加之科技水平的限制,与西方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我们惊喜的看到我国电影在这方面的成就,如《超前台风》(2008年)和《惊天动地》(2009年)。
西方电影生态意识的表达已经走向成熟,他们往往能站在全球性的立场去关注和反映生态问题,在叙事策略上则围绕生态主题,形成多条线索平行发展的叙事特点,如电影《后天》、《喜马拉雅》等。中国电影无论是以“生态”为主题还是内蕴生态意识的电影,都总是将生态问题处理作为与人们生存境况相矛盾的“现实问题”,在叙事策略上趋向于以人的活动为叙事重心,表现在特定的历史环境、生态环境下人物冲突,对生态问题的思考置于不太明确的位置,缺乏直面生态问题的精神,像《嘎达梅林》和《可可西里》都体现出这一点。
三、生态电影的美学意蕴
张法在《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中提到,悲剧是“中西文化内在困境的审美凝结”。悲剧是西方古代的一个主要美学范畴,在西方文化的语用中包含三层意思:(1)作为一个戏剧种类;(2)人类生活中的悲剧性;(3)对悲剧性进行文化观念把握的悲剧意识。但中国的现实悲剧性和文化的悲剧意识主要不是以戏剧来表达的。在中西比较时我们一律用“悲剧意识”。悲剧最现实的将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一面展现在人的面前,充满的痛苦和绝望,但只有成熟的文化才有悲剧意识。
分别选取中西灾难片的经典之作,《惊天动地》和《2012》来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同样在反映人与自然灾难的挑战中,中国灾难电影更多的充斥着一种浓厚的主旋律气息,将重点放在对祖国人民的感情上,并没有将表现灾难本身作为中心位置,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背景。而西方灾难片,则在强大的特技效果之下将人与自然的冲突推向极致。灾难被推到前台时那种绝望的恐惧和对生命陨灭的怜悯展现出了浓郁的的悲剧精神。挑战的非理性和应战的超理性之间形成了张力,将这种悲剧精神推向极致。王国维认为,人只有在鉴赏这种真正具有悲剧意识的作品时,才能超越痛苦而获得审美感受。而我国的灾难片却总是将灾难作为一种背景,来表现人在灾难之中的纠葛表现,这也是中国电影生态美学精神缺失的重要表现,这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在灾难意识中的严重缺位。而中西生态电影悲剧精神的差异性还应当从民族文化中寻求原因。那就是西方文化是一种超越进取型的文化,而中国文化则是一种稳定保存型的文化。
和谐是西方古代美学的一个主要概念,张法在《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中将和谐作为“中西文化理想追求的审美凝结”。同时,“和谐也是中西美学具有可比性的第一个概念”从纯理论的角度来看,和谐这个词总意味着一种最美好的东西。和谐意味着一种最佳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是人类的一种理想追求。
在生态电影作品中,和谐可以说是一个最为永恒的话题,无论是雅克・贝汉“天・地・人”三部曲中对自然界生命的展现,还是陆川《可可西里》中用种种的不和谐,用无数的死亡堆积起来的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的向往,都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回响着一曲自然和人类天籁般和谐的交响。
四、生态电影的美学价值
当生态危机已经上升为一个紧迫且现实的世界性问题时,电影更不会放弃自己的责任和对人类意识的努力探索。借助影像,电影艺术家们真切地呈现了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稀缺、生态危机和灾难、生命存在的形式和范围等有关生态问题及其思索。与当代世界电影的意识形态视野和文化视野不同,生态电影更多地将人和自然放在生态层面来考查。生态电影的寓意就是强迫我们去反思和追问,我们能否继续将地球当作物质形式的存在?我们这种唯我独尊的信念还能持续多久?生态电影将视野投向被忽视的自然生态环境,归置于其整体世界中,通过视觉影像重新建构自然生态意识和自然主体意识。电影艺术,用本雅明的话来说,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救赎。生态电影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通过生态启示录的书写去救赎这个充满了废墟和灾难的世界,为这个危机星球重新赋魅。
生态智慧的宗旨,是为人类寻求自救的绿色道路,它需要的是一种全球性的视野,实现对人类整体前途的真正的生态关怀。因此,生态文明需要最大限度克服多元化的矛盾冲突,使人类作为一个整体面对共同的生存困境,承担起延续地球生命的共同使命。
歌德说:“眼睛也许可以称作最清澈的感官,通过它最容易的传达事物,但是内在的感官比它还更清澈。”海德格尔说,新时代的本质是由非神话、由上帝和神灵从世上消失所决定,地球变成了一颗“迷失的星球”,而人则被“从大地连根拔起”,“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雅思贝斯曾经说:“人就是精神,而人之为人的处境,就是一种精神的处境。”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鲁枢元也提出了自己“精神圈“的概念。可可西里的悲哀或许可以归结为人类欲望的无限制的膨胀,但深层原因还是人类精神上的危机,无美感可言的人类精神世界只会在人与自然之间筑起一道深深的鸿沟,最后危及的还是人类自己。在这个物欲化的社会中,功名利禄逐渐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然而苏格拉底就曾经告诉我们“任何不完美的东西都不能成为万物的尺度”,那么构建和谐的精神生态就显得格外重要。生态电影中很多作品都在表现人性的美好,如果我们能真正发觉到其中的美学精神,那么就能用电影的方式让惆怅、彷徨的现代人重新体验那逝去的美好情感,以求得精神的休憩。就如同海德格尔所说:“真正的诗人应该在神性离去时,在漫无边际的黑夜中,在众人冥冥于追名逐利、含娱求乐之时,踏遍异国的大地,去追寻神去的路径,追寻人失掉的灵性。”
参考文献:
[1][法]阿尔伯特・史怀泽著.陈泽环译.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2]蒋孔阳,朱立元编.西方美学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3][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99.
[4]徐恒醇.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6]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6
关键词:影视音乐; 艺术形式; 审美特性及功能
1.影视音乐发展现状分析
影视艺术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而音乐作为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原始、最具活力的艺术形式,使得影视艺术不再作为一种单独的视觉表达,在视听上更加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和感受。
伴随影视艺术的发展,影视音乐也开始繁荣起来,并成为影视作品中的亮点。影视音乐是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融合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影视音乐虽然作为音乐艺术的一份子,但它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音乐了,而是服务于影视作品的主题和思想的一种意识表现形式。
现代影视音乐的创作往往通过各种音乐技法和音乐手段来表现,为影视作品专门创作和编配音乐,烘托影视作品中的气氛和情感。当代影视音乐作为影视艺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影视艺术作品的鉴定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影视音乐艺术形式特性
影视艺术音乐语言在影视艺术叙事过程中为表达影视作品的情感服务,其美感层次主要体现为渲染美、真实美、情感美、故事美等。音乐本身具有的神秘色彩使影视音乐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影视画面的具象性与影视音乐的抽象性相结合,使影视艺术作品的进一步升华。影视音乐往往通过不同形式的乐器进行演奏,其审美价值通过多元化的配乐器材、变化旋律和多功能和声来表现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景以及气氛的烘托。
2.1 影视音乐结构形态的片段性
影视音乐往往在影视作品总体进程的前提下,间断出现,灵活服务于整个影视作品。充分把握画面与声音的协调配合,让音乐在整体结构中间断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具有超时空和情感的参与性。
2.2 影视音乐表现形态的非独立性
影视音乐最显著的特点是音乐与画面的有机结合,影视音乐为更好突出影视作品的主题和思想通过音乐来渲染提升影视作品的的整体基调。这种音乐形式并非作为一种独立的音乐存在,音乐与影视画面的有机结合,使得音乐更加生动有力,促进了观众情感与影视画面的互动。
2.3 影视音乐表现内容的确定性
影视音乐的情感表现并非自我的表现,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往往受固定故事情节和画面效果的约束,因此,整体来说,影视音乐的内容与主人公和画面效果的整体情感相符合,伴随电影画面,影视音乐的内容具有明确具体的情感表达,表现为强烈的确定性。
3.影视音乐的审美特性及功能体现
影视音乐的审美具有不同于其他音乐作品的特殊本质,它没有完全的音乐独立性和自主性,必须将影视音乐置于影视画面和声音等影视系统背景中进行感悟和思考,才能最大程度上获得艺术审美感受并体现出其功能性。
3.1 深化影视作品主题
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有其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影视音乐的出现和使用为影视作品主题的艺术表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影视音乐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为深化影视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当代影视作品中,经常会运用“主题歌”来概括一部影片的主题和思想,这种用以表达影视作品主题思想、概括影片的主题情绪或刻画主人公性格的主题音乐往往是影视音乐的核心,即影视作品音乐发展的基础,在关键时刻采用主题音乐对剧情的发展或主要人物进行烘托渲染,进而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
3.2 塑造影视作品人物形象
影视音乐情感的体现,往往集中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包括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变化等。观众通过音乐的抒情,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形成对人物的个人感受,影视音乐往往能准确抒发剧中主人公的思想情感,从而加深和强化观众的情感体验。恰如其分的影视音乐可以促进观众对电影故事情节和情感的理解,深入进剧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正如电影艺术作品《泰坦尼克号》的音乐,如同其震撼人心的画面一样已深深铭刻与观众心中。正是因为影视音乐的存在,电影才有了丰富的表现力和情感色彩,人物形象性格特征才更加鲜明深刻。
3.3 描绘影片场景和氛围
影视音乐是影视作品情感的一种延伸,电影中的音乐对整个电影剧情具有推动和调节作用。影视音乐艺术创作最大的特点在于音乐依附画面,音乐和画面共同完成影视作品艺术形象的创作。影视音乐与剧情完美结合才能将影视音乐的特性完整显现出来,音乐的表现必须完全服从影视作品的内容需要,始终考虑到画面和影视剧情的发展,将音乐结构置于影视创作之中。
总之,影视音乐以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在影视电影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影视画面与音乐准确到位的结合,不仅使音乐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也使得画面更具有节奏感和戏剧性,相得益彰。影视音乐展示了音乐艺术发展的前景,因此,研究影视音乐的审美特征和功能是时代的需要,是当代音乐工作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