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概算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利工程概算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利工程概算管理办法

水利工程概算管理办法范文1

[关键词] 水利工程投资控制静态控制

我国水利工程投资管理活动经过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三峡工程在投资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针对传统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改变了过去的管理模式,三峡工程建设实践中首先提出并建立的“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管理体系,按照“总量控制、合理调整”的原则编制执行概算。通过动态管理,合理确定动态投资,控制投资的总规模。“静态控制、动态管理”模式,建立投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对今后水利水电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管理产生深远意义和影响,达到有效控制投资,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虽然,三峡水利工程“静态投资、动态管理”体系取得了巨大的实践成果,但是,理论界对于这种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模糊认识。本文对静动体系中的“静态投资”体系进行梳理,为我们建立更完善的投资管理体制进行探索。

一、水利工程项目静态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在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进程中,工程投资管理普遍存在一个显著的现象就是工程概算严重超支。现阶段,我国水利基本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和控制主要采用方法是:依据现行设计概算进行定额预测,编制概算投资。根据概算项目对口原则,采用静态管理工程投资。工程投资管理通常采用以下办法解决超概算带来的投资缺口问题:1.编制修正概算、修改概算、追加概算、尾工概算等办法,反复修编,直至解决投资不足为止。2.采用行政手段,由领导拍板直接追加投资。这样的投资管理方法存在较多的弊端,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从静态投资控制角度看,由于设计概算的编制不分工程所在地域、不分工程规模、不分资金来源,均要求按行业部门统一的定额、标准、费率和方法进行编制,客观上很难符合各基本建设项目的实际。从实际工程投资管理实践看,国家批准的设计概算,扣除量变因素,静态投资额(不包括物价因素和因物价上涨增加投资而相应增加的利息)一般偏大。可见,这样的投资管理体制很难对静态投资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在工程实施进程中,设计因素、建设工期因素以及其他不可预测因素的发生会对工程投资概算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些因素常常会导致工程建设所需生产资料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工程概算不断突破、调整。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环保工程等工期较长的工程而言,这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影响工程静态投资变动的因素如右表所示:

对工程建设静态投资的控制,实际上就是静态控制工程的实物投资数量。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影响静态投资变化的主要包括设计因素、工期因素、不可预见因素等。因为从工程建设看,如果规划、设计比较科学合理,那么工程投资所需的实物资源数量一般是静态不变的。当然,如果能够做到设计优化,实物资源还会因此而节约。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设计变更、设计漏项、施工失误、工期因素、移民数量变化等因素会经常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工程投资数量也发生变化,并引致工程整体投资的变化。从经济资源配置角度看,由于工程投资数量变动导致的工程投资增加是属于资源的配置浪费。因此,必须实施工程投资实物数量的合理控制,确保工程投资资源的最优配置。

因此,为对水利工程项目静态投资实行有效的控制,首先必须从源头上控制工程的实物投资数量,促使工程投资按照原来的设计进行,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设计失误,施工误差建立相应的处理机制,以此确保工程所需实物量的合理配置,即有效的工程投资管理首先必须做到静态投资的有效控制。

二、静态投资全过程控制体系的提出

鉴于上述因素对水利工程项目静态投资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对静态投资进行控制,而这种控制是一种贯穿于工程建设整个过程的控制方式。这引起了工程建设领域学术界和管理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并对其进行了积极探索。

姬宏(2003年)在《对推行水利工程造价静态控制和动态管理的探讨》一文中指出:静态投资是指编制预期造价时以某一基准年、月的建设要素单价为依据所计算出的造价,包括因工程量误差、设计变更等原因引起的造价增加。它不包括嗣后年月因价格上涨等风险因素而增加的投资及因时间迁移而发生的投资利息支出。静态控制是指在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管理过程中,从各个环节采取措施合理使用资源,管好造价,保证工程静态投资不突破。

刘思华、欧阳显良(2002年)在《谈水利工程造价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一文中指出:根据现行水利工程概预算项目划分和费用构成规定,静态投资为:第一都分建筑工程费用、第二部分机电设备及安装费用、第三部分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费用、第四部分临时工程费用、第五部分水库淹没处理补偿费用、第六部分其他费用及基本预备费之和。

(2004年)在《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一文中指出:投资控制,就是对工程项目建设投入的资金或资源及投入的过程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把投资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工程项目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其本质是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使工程项目建设获得最佳效益。

综合以上观点,所谓的静态投资全过程控制应该是指整个项目建设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包括招标设计)、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后评价等阶段,对静态投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费、预留费、大型专用机械设备购置费等费用)进行调节和控制,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 把投资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使工程项目建设获得最佳效益。

三、静态投资全过程控制体系的运行缺陷

在三峡工程中采用静态投资控制以后,静态投资在许多水利工程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对我国水利工程投资管理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们对于该体系还没有完全认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目标模糊。虽然投资控制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防止投资超出预算,但是水利工程静态投资的目标在实践中并非是简单地实现资金的控制,其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有更加深刻的目标。

目前的静态投资全过程控制体系的目标模糊,直接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定位模糊,直接影响到实际的执行效果。

2.静态控制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静态控制不是简单的概预算控制,是一个完整的控制体系,包括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静态投资的全过程控制体系整体模式及机制、水利工程项目静态投资的变更机制、水利工程项目静态投资的风险管理机制。其中静态投资的全过程控制体系整体模式及机制又包括量价分离的估算、概算、预算模式;招投标控制模式;合同管理机制;现场签证管理机制;竣工结算、决算管理机制;后评估机制;造价项目库建设机制等内容。

从现有的静态控制投资管理体系中,虽然对量价分离的估算、概算、预算模式;招投标控制模式;合同管理机制;后评估机制等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规定,但是这些规定散布于整个建设工程管理的各个领域,从工程投资管理角度来说还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投资管理体系,落实到操作层面还不能体现静态控制的深刻内涵。

3.静态控制思想还没有充分体现。静态投资控制的构成分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包括全过程控制、全要素控制、全风险控制和全团队控制。从目前的水利工程投资管理模式上看,目前的静态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过程控制思想,在全要素控制、全风险控制、全团队控制方面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

在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中,影响建设项目投资的要素有三个:工期要素、质量要素、投资要素本身。这三个要素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单纯从单个要素考虑,往往达不到管理要求,比如为了实现投资上的节约,工程的质量要素就不一定能够得到保障,这种“效益背反”现象的存在,使得工程投资管理必须是全要素管理。目前,水利工程静态控制模式虽然对于工期、质量、投资做了一定程度的规定,但是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种“效益背反”现象。比如,施工单位为了达到招标要求把招标价格降到质量要求之下的情况,在现有管理体系下,并不能得到合理解决。

在全风险管理内容上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虽然现有静态投资控制体系对于在投资超出核算部分资金分担问题进行了具体规定,但这还远没有达到全风险管理的要求,对于投资过程中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价、风险防范方法的制定都没有涉及。水利工程风险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的方法,那么这种投资控制模式也是不完善的管理模式。

在全团队管理方面,现有静态投资控制体系同样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水利工程投资管理控制涉及的人员多,部门多,办事的程序复杂。除了要求业主、施工方、监理方等各方协调配合之外,南水北调工程更是由于区域跨度大,需要各省市之间的相互协调,这对于全团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操作层面还不健全。(1)概算编制动态因素估计不足。目前设计概算编制中考虑动态因素的就是价差预备费和工程建设期贷款利息两项,在这两项动态因素中,工程建设期贷款利息比较容易控制,但直接影响施工的价差预备费控制比较困难。

(2)另外概算编制中政策变更因素是缺项。由于政策变更而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幅比例是相当大的,如果此项费用因无法预测,就应该有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办法,规定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限期调正。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资金问题。

四、静态投资全过程控制体系的改革方向

1.目标应该明确。加强静态投资的全过程控制,对于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主要的是为了实现以下目标:

(1)寻找出一个最佳的工程设计方案,确定合理的投资额。最佳设计方案,意味着,在保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交付使用财产原值得到降低,即生产部门固定资产原值得到降低,最终表现为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使有限的资金得以发挥最大的经济作用。这是实施全过程控制的前提目标。

(2)以静态投资额作为投资控制目标,投资总量不能突破静态投资额。这是实施全过程控制的直接目标。加强静态投资的全过程控制,进行各个阶段的层层把关,控制管理,就是为了避免因某些以外因素的发生,导致资金增加这一现象的出现。最直接的说,就是为了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

(3)实现质量、工期、投资水利工程建设三要素协调发展。投资控制不是单一的目标控制,投资控制是与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同时进行的。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是投资控制的基础,高质量和高速度是实现高效益的前提;反过来,投资控制又对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有重要影响。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有助于降低工程造价,使业主以较少的投资支出尽快获得较好的使用价值,尽早地发挥投资效益。

(4)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建设工程投资管理控制涉及的人员多,部门多,办事的程序复杂。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工程出了问题,无人问津或各个部门推卸责任,理由都是不属于他们的部门管。因此,通过静态投资的全过程控制,每一阶段的控制,每一阶段责任、权利明确到位,就会避免这种事情的再次发生。

2.静态控制体系应该更加健全。水利工程静态投资控制体系,应当从全过程控制体系入手,对工程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控制重点、内容及方法,解决目前静态控制中不区分工程建设阶段,采取单一的控制方法的问题。这种制度的设立是符合水利工程投资特点的,也避免了静态投资控制中忽视前期投资、初步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另外静态投资过程中的激励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对于静态投资控制起到保证作用,任何完美的机制的设立都需要工作人员的执行,执行的效果如何才是判断制度实行效果的判断标准,如果激励机制不完善,将会影响制度实行的效果。同样道理,风险管理也起到保障静态投资制度实现的目的。

3.将工程投资管理体系应该与其他工程建设管理结合起来。水利工程投资管理不是简单的投资问题,还涉及工程建设质量问题、稽查制度问题、招投标制度问题、委托与代建制度问题等管理问题。在进行工程投资管理体系的设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制度对投资管理制度的影响。

水利工程概算管理办法范文2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和持证上岗执业管理。

第三条水利部负责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的注册备案和持证上岗执业管理工作,办事机构为建设与管理司。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依照管理权限,负责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申请材料的受理、转报以及持证上岗执业等相关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中注册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是指经全国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资格认证统一考试取得《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并按照本规定注册,取得《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从事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工作的人员。

第五条取得资格证书人员,须经水利部注册备案,方可以注册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的名义持证上岗执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

(一)死亡或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在两个及两个以上单位申请注册的;

(三)在申请注册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四)年龄超过65周岁的;

(五)未按本办法规定提交合格继续教育证明的;

(六)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的;

(七)依法不予注册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程序如下:

(一)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后,一般向单位所在地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注册申请材料。在京中央企、事业单位的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应向水利部提交注册申请材料,各流域管理机构的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应向其所在的流域管理机构提交注册申请材料。

(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连同申请材料转报水利部。

(三)水利部自收到已签署意见的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对符合条件者准予注册备案,并颁发《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

水利部每年度向社会公告注册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人员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第七条首次申请注册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的《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申请表》;

(二)《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资格证书》复印件;

(三)身份证复印件。

取得资格证书三年后申请首次注册或被注销注册证书后又重新申请注册执业的,应提交继续教育合格证明。

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申请注册,应对其提交的申请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采取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

第八条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有效期满需继续执业的,应当在有效期满30个工作日前,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注册程序,办理延续注册备案手续。

申请办理延续注册备案者,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的《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延续注册申请表》;

(二)《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原件;

(三)继续教育合格证明复印件。

第九条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在注册证书有效期内,其注册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在发生变化后2个月内,向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相应注册申请受理机构申请办理注册变更手续,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变更注册申请表》一式两份;

(二)《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原件。

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流域管理机构,应在每年1月底前,将上年办理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变更情况的统计表报水利部备案。

第十条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备案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水利部注销其注册证书,收回《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

(一)死亡或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年龄超过65周岁的;

(三)超过注册有效期而未延续注册的;

(四)已与聘用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

(五)在两个及两个以上单位申请注册的;

(六)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证书的;

(七)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的;

(八)注册证书被依法吊销的;

(九)依法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有效期一般为3年。允许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期限不足3年的按其实际可执业期限确定有效期。

第十二条《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由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本人保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涂改、伪造、出借、转让和非法扣押、没收《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

第十三条水利行业实行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持证上岗制度。

(一)凡从事水利工程建设活动的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咨询、管理等单位,在工程计价、评估、合同管理等部门,应当设置工程造价审核岗位,此岗位必须由注册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上岗。

(二)凡水利工程建设的中央项目、中央参与投资的地方项目和地方投资的大型项目,其项目建议书投资估算、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招标文件的商务条款、招标标底、建设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预算和价差计算、竣工决算报告中关于概算与合同执行情况部分以及上述文件的相关附件等文件的编制,必须有注册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参与把关。上述文件的校核、审核和咨询人员必须具备注册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资格,文件的扉页必须由上述人员加盖注册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执业印章,否则视其文件不合格,主管部门不予审查或审定。

(三)注册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持证上岗应做到: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对自己提交的技术成果负责,必须且只能在自己担任编制、校核、审核和咨询的相应文件上签字盖章;严格保守工作中取得的技术和经济秘密。

第十四条在《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有效期内,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应参加至少一次由水利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明。

第十五条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遗失《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或执业印章,应当在水利部指定的媒体声明后,向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相应注册申请受理机构,提出补办《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或执业印章的申请,补办程序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注册程序进行。

第十六条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首次注册、延续注册、变更注册、补办证书或印章)申请表格式由水利部统一规定,《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由水利部统一制作。

第十七条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水利工程造价员注册管理办法。

水利工程概算管理办法范文3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水利前期专项经费是指由区级财政设立、安排的,用于开展流域性、区域性以及区指办重点水利工程项目规划及前期工作的经费。

第三条水利前期专项经费启动经费为叁佰万元,由区财政拨入。费用支出要通过项目的实施进行消化,水利前期专项经费的使用坚持“专款专用,滚动使用,节约使用”的原则,以保证水利前期专项经费的完整性。

第四条区水利局每年初按照上级要求及轻重缓急的原则,制定年度水利规划及前期工作计划,会区财政局共同研究,报区政府批准后,由区水利局组织开展相关规划及前期工作,经费从水利前期专项经费中列支。

第五条区水利局要认真组织开展水利规划及前期工作,注重适度超前性、系统性、科学性和经济性,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六条水利规划及前期工作,原则上由区水利局通过招标或竞争性谈判等方式确定服务单位并与其签订勘察设计委托书或合同,明确技术要求、完成时限、提交成果、合同金额、付款方式等。合同经费统一从水利前期专项经费中支付。

第七条前期专项经费实行专户管理,滚动使用。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后,对已批准的建设项目,其前期专项经费按照有关规定可以列入项目投资概算内,应计入建设成本。项目开工建设后,区财政局要会同区水利局对上级已批复的项目及时收回前期工作经费。回收的水利前期经费缴入水利前期专项经费资金专户。

第八条对因客观条件影响确实无法获批或批准后又被取消的建设项目,区水利局要及时会同区财政局对已发生的前期经费提出意见和建议,报区政府批准后,区财政及时补充专项经费,保证水利前期专项经费的完整,保障水利规划及前期工作的正常开展。

水利工程概算管理办法范文4

摘 要 水利行业各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直接涉及到国家水利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关系水利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大局。结合水利行业财务管理现状阐述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和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管理 现状 问题 对策

近年来,国家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同时对水利项目投资逐年加大,这给水利行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水利行业各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确保水利资金的安全、合理、高效使用,己成为水利系统当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意义重大。

一、水利行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近几年开展的水利资金检查和审计中发现,水利行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财务管理办法过于简单,侧重于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忽视了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2)预算管理工作浮于表面,预算编制工作实效性欠佳,同时对预算执行缺乏监督。(3)由于征收机构过于分散,催收、劝收工作能力较差,缺乏强制性的执行措施,造成各项规费的收取率低。水利工程水费和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过低,征收体制不健全,管理混乱。(4)后续教育工作滞后,缺乏有效培训,财务人员对新的法规、制度理解掌握不深,专业知识体系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且缺乏工作积极性。(5)内部控制薄弱,发生错误与舞弊的风险较大,内部监督、审计工作不力。(6)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不系统规范,资金缺乏统一管理,成本核算意识不强,会计核算不规范,资金拨付随意性较大。

二、加强和规范水利行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1、上级主管部门加强统筹,各单位加强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建设

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所属单位的监督管理,可根据水利单位行业特点,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办法,定期考核和组织内部审计,加强拨付的水利专项资金管理。单位负责人必须认清自身对财务管理工作应承担的责任,加大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水利系统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特点,建立起完善详尽、具体、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会计核算流程、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并建立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财务审计与纪检监察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监察工作,强化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2、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控制作用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财务部门要广泛收集资料,充分吸取各方面的意见,科学编制预算方案,并详细论证、充分研究,适时修改,不断完善。加强支出标准体系建设,逐步推行综合预算,整合性质用途相近、规模较小的专项资金。另外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对收费任务的完成、资金的申请与拨付等方面重点把关,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追踪问效,促进预算管理的规范、高效运行。

3、抓好收费工作,扩大资金来源

建立系统内统一的征收机构,逐步撤销分散于各个单位的收费单元,明确职能和分工,增强征收能力,积极争取执行强制性措施的行政权限,提高各项费用的收取率。提高水利工程水费和水资源费的标准,大力倡导节约用水,为水源工程建设筹集资金,健全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体制,明确管理权限。

4、加强学习培训,加强水利基建财会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对财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应坚持自学与培训相结合,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基建财务管理基础业务的学习,如基建会计核算、资金拨付程序等基础知识;加强水利基本建设全过程与财务相关的知识学习,如基本建设程序、投资概预算、合同管理、投资结构及其他工程有关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国家方针政策、水利基本建设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研究,深化理解国家经济财政政策的改革;加强财会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其政治和业务素质;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和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加强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内部审计,首先要明确内部审计的机构和职能,配备高水平的内审人员,建立内部审计规则,合理解决领导层、各职能部门及各个环节之间相互牵制,互相制约,明确职责分工。其次在实际工作中协调各种利益冲突,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完善内部监督和检查机制,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内审部门的审计监督作用,实行财务跟踪检查监督,重点检查概算执行、计划预算、资金拨付使用、成本核算管理等重要环节。另外要注意内部审计工作意义、作用的宣传,提高水利行业各单位对内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6、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水利工程财务管理

财务人员要高度重点工程财务管理工作,把财务管理工作与财政体制改革、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审计稽查相结合。第一,重视水利工程财务分析工作,重点对具有财务收入的水力发电、农田灌溉、城市和工业供水等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财务分析。第二,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坚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的原则,项目资金实行报账制。第三,正确处理好财务工作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克服重工程建设轻财务管理的思想,运用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在正确使用一级会计科目的同时,设置相应的明细科目,设置切合实际的财务报表。第四,认真做好会计基础工作,重视专款核算,全面实现电算化管理,做好纳税筹划,合理节税,注意会计原始凭证的归集和会计科目的准确使用,往来帐挂账要及时结清。

综上所述,水利行业必须适应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的要求,与时俱进,正确处理改革与财务管理的关系,突出强化水利财务管理,大力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服务。

水利工程概算管理办法范文5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

0.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建设管理发展比例失调,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水利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项目生命周期中将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进管理有机结核起来,实现“建管结合、无缝交接”,对于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以及水利工程功能的充分发挥都有积极意义。

1.水利工程的建管结合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建设管理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和建设阶段进行建管结合非常重要。

1.1从资金流通方面看,任何一个工程都是一个整体,资金在建设阶段进行投入,资金的收回及工程效益的发挥都要在运行阶段得到体现和实现,故在可行性研究、设计、建设阶段对工程的管理体制、运营方式、管理机构、人员结构、资产配置、运行期投资等加以考虑是可行且必要的。

1.2从工程本身来看是一个有机整体,项日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是不可分割的,运行阶段可看作是建设阶段的后序阶段,不能说工程建设完成后就结束了,几乎所有工程尤其是水利工程,其效益的发挥是在运行阶段,在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建管有机结合对于水利工程运行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正常发挥提供前提。

1.3从运行管理工作的体现讲,如果水利工程运行期的管理得小到重视,其功能、效益得不到发挥,那么水利上程建设的必要性就没有一了,其前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成了无用功,相应地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所论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都无从谈起了。

2.可行性研究阶段建管结合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指在项目决策前,通过对与项目相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等各方面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各种可能的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并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进而评价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经济上的盈利性和合理性,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水利工程项目具有很明显的公益性特征,对水利项目的评价,从一开始就以公共项目评价为基本方法。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从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考察分析项目的可行性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依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建设管理方案论证的同时完全可以对运行管理进行方案论证。

2.1管理机构方面的结合

中的第八部分工程管理,要求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工程管理机构设置的初步方案,初步确定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和生产、生活的用房规模。”和“提出水利工程管理办法,初步确定工程管理和保护区的范围。提出土地征用和管理的初步意见,研究库区、行蓄洪区、滞老洼地等土地利用原则、管理办法和主要措施。”这就为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有机结合提供了依据。

2.2投资方面的结合

新建水利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经费进行测算分析,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阶段可能发生的费用进行测算,与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一起考虑,工程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生产运行投资,并且将运行管理资金与建设资金一起考虑筹资方案,哪一级部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部门就要负责建设投资的落实和运行经费的筹划,达到从项目的前期解决了项目建成后运行经费来源不明、经费短缺的问题。

3.设计阶段的建管结合

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经审批后,依据项目法人的决策,如果决定建设该项目,就进入了工程的设计阶段,根据我国当前情况,习惯上将设计分为高阶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从狭义角度划分设计阶段我国目前分为二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设计方案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和建成后的运行效果,目前项目管理注重设计方案的优化,在投资一定的情况下采用“限额设计”既可以满足建设要求又能满足资金的限制,管理单位是工程最终的使用者,运行单位要在设计阶段了解设计意图,设计单位要为最终用户一管理单位的设计思想服务,达到用户满意,这一时期运行管理单位参与进来运用丰富的经验指导,可以形成设计与实践的结合,及时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实现优化设计。

实行招投标制度后增加了招标设计这一过程性阶段,此时工程有关的图纸、技术说明、工程量清单等资料与工程后期的建设和管理有密切的关系,设计阶段和建设阶段相接紧密,建设前期的监理、施工招标工作要依据,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施工图纸和技术条款等。设计阶段运用风险原理对工程建设过程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应对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就能很好的保证工程的按期完成和投入使用,同时也体现设计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运行管理单位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工程设计对于建管结合的实现意义很大,管理人员参与设计阶段的工作,从工程产品的初期提出用户需求和完善化意见,尤其是参与主要设备的招标文件的编制、参与招标评标,可以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在设计阶段检查产品的性能、条件、使用环境技术等与未来使用条件的一致性和合理性,查找设计疏漏,分析设计缺陷,及时提出优化意见,消除运行中的安全隐患,不但可以方便运行管理而且可以节省部分技术改造投资。

4.建设阶段的建管结合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运行管理者与工程建设者在工程招标、合同执行、安装调试、检查验收等过程方面紧密结合,实现生产准备与工程建设的顺利交接,在工程建设阶段完善、改进技术方案。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实行的是统一管理、分级管理和目标管理,逐步建立水利部、流域机构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建设项目法人分级、分层次管理的管理体系。项目法人的职责就包括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运行管理机构、管理方案、人员培训等,做好生产前准备工作,对工程的生产经营、还本付息以及项目风险负责,对资产的保值增值全过程负责,项目法人不仅要负责建设期的管理还要对运行管理负责。

4.1运行管理单位参与工程建设参与建设过程中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对于设备的建造尽量参加设备选型、监造、出厂验收、协助控制设备质量。这种以最终用户的身份全方位参与建设过程,使得在工程建成前消除缺陷,更有利于控制质量,即能减少运行阶段的工作量,又有利于工程的良险运行管理,减少运行管理费用。从质量角度讲,下一道工序运行管理是上一道工序建设管理的用户,只有产品优质才能达到用户的满意,用户才能满意。

4.2运行管理单位参加工程的阶段性验收工作,参加有关设备现场安装、监理、调试,尽量多的掌握工程技术信息和收集相关资料,参与关键项目的实施工作,这是建管结合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参与工程阶段验收、安装调试不仅可以及时掌握有关设备信息、熟悉操作技能,而且为以后设备稳定运行打下良好基础,可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尤其是隐蔽工程的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将隐患消除在工程完工之前。

4.3运行管理单位参与工程结算、投资控制,竣工验收和结算工作,以及生产试运行阶段,这样可以实现工程建成后顺利交接运行管理单位,使得运行管理单位对于新建水利工程的资产来源和结构心中有数,对于运行投产的管理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敬正书主编.中国水利发展报告.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7.

[2]水利部重点科研项目课题组.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5.

水利工程概算管理办法范文6

一、创新水利建设模式推进单一水利向综合水利转变

一是水利建设与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发挥安全保障作用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推进以江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全面抓好险段、险闸、险库的除险加固,兴建了一批大、中型排涝泵站。从2005年起5年内投资20亿元开展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力争在2008年大型联围达到抗御50年一遇洪水和台风暴潮,中型联围达到3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目前已完成工程投资11.7亿元。

二是水利建设与增加有效供水,发挥资源保障作用结合起来。以优化水库结构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山塘水库结构调整,对失去防洪、灌溉效益的水库实施报废、降级、除名等处理,报废水库6座,降级水库5座,除名山塘水库24座。近年来共投入3110万元先后除险加固水库22座,新增年供水能力超过1000万米3,并计划2010前投入4.6亿元新建水库8座,新增库容约3000米3。

三是水利建设与改善水生态质量,发挥环境保障作用结合起来。制定了《中山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实行一切生产建设项目,审批水土保持方案在前,其它审批在后;验收水土保持方案在前,决策投产在后的“两先、两后”原则,凡引起水土流失的开发项目,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持有审批同意后的水土保持方案,并领取《水土保持方案合格证》后方可申请立项。设立了中山市五桂山生态保护区,以制度为手段保护占全市总库容70%的水库环境。

四是水利建设与改善城乡交通条件、美化绿化,发挥对城镇建设的基础保障作用结合起来。全市大型堤围由原3~4米拓宽至4~6米,大部分实现了堤路结合,建设防洪与村道相结合的防汛路达70多条200余公里。河岸两侧绿茵护坡,邻近中心城区的水利工程建设普遍配套环境整治工程,千亩以上江海堤防已种植防风林带154.9公里,占全长的40%。

五是水利建设与加强水利管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相结合。摒弃“重建轻管”的观念,确立“建设是管理的开始”的新观念,把水利工程日常管理融入规划建设中,明确要求新建(重建)的水利工程,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编制必须纳入工程设计内容,列入概算,做到同时设计、同期实施、同步运行。

二、打造人水和谐关系推动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

一是大规模构建资源性工程体系。“十五”期间共投入2.8亿元对30%的干堤水闸进行了改造,使这些水闸由过去单一的防洪功能优化成具备防洪和纳洪功能的新型水闸。自2000年以来累计投入8.6亿元开展内河整治,采取清淤、护岸、植树、绿化、治污等手段,整治主要河涌160多条400余公里,初步实现了“河堤不漫决、河道不断流、河水不浊臭、河面不缩窄”的目标。

二是大力加强水资源保护。2006年完成了《中山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写和专家评审,夯实水资源基础。严格执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对日取地表水5000立方米及以上、日取地下水1000立方米及以上、发电总装机1000千瓦及上述需要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开展水资源论证。对主要河道及主干河涌进行功能划分,明确全市各水域的使用功能及相应的水质保护目标。坚持市、镇联动,部门联合,建立了一支素质高、设备先进、反应快速的水环境监测队伍,强化水环境和水资源监管。

三是加强水污染治理。积极加大污水处理厂投资建设力度,对建设日处理污水1万吨以上的处理厂,每1万吨给予100万元的补贴,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办厂的积极性。中嘉污水处理厂二期、珍家山污水处理厂一期以及6个镇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后,全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60%以上。率先在全省实施科学调度水利设施,通过潮差水能动力和泵站抽水等机械动力,加快河道水体流动和置换,岐江河水质普遍由原来Ⅳ、Ⅴ类水提高至Ⅲ、Ⅳ类水。

四是坚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市主要供水水厂通过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降低水厂自用水量,管网损失率控制在11%以下。造纸、石化等部分高用水工业企业逐步采用变频供水系统,节水器具逐渐在新建住宅区、机关团体、公共场所中逐步推广使用。推行水稻浅显间歇灌溉技术,部分农业现代化小区以及城市园林绿化中逐步采用喷灌、滴灌技术。

三、实施信息带动战略推动经验水利向科学水利转变

中山累计投入3000万元基本建成一个以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先进实用、高效可靠的水利信息系统。

一是信息采集实时化。共建成遥测站81个,覆盖全市所有重点区域,利用多参数的自动测量、监控、无线传输及计算机网络传输等综合手段,实现对全市江河、水库水位、降雨量、风向风速、水质咸变等实时监控。引进GPS72型手持式定位仪,利用其具有定位、导航、测速、测时、计算面积以及显示航线和日落月出时间等功能,为防洪抢险提供及时信息支持。建设远程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实时“遥视”河道、水库的水位、雨势、风势及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

二是工程预警自动化。以“无人值守,少人值班”为目标,开展重点水利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利用系统计算机控制和视频监控功能,控制枢纽泵站、水闸及船闸各种机电设备,监视泵站及水、船闸的运行情况,并通过计算机统计和分析各种运行数据、水文数据,远程传输到该市三防指挥部,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有力的信息保障。

三是办公办事网络化。形成了跨省、市、镇区3级通讯传输网络,建成了覆盖全市24个镇区三防指挥机构及10宗重点防洪工程管理单位的三防城域网,逐步实现各级三防指挥机构信息的自动交换和共享、远程防汛防风会商、重点水利工程远程图像监视、水利系统可视会议等功能,为三防指挥调度决策提供可靠、快捷、有效的信息支持。

四是决策支持数字化。建成以现代化信息手段为依托,以先进的现代化设备为保障的三防指挥中心,利用全自动的集中控制系统,控制高清晰的音像系统、音响系统、灯光系统等设备,把网络中的水情、雨情、风情、工情等各种信息快速镇区和有关部门。

四、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粗放水利向法制水利转变

一是积极理顺水利管理体制。统一规范了镇(区)水利管理单位建制,全市共设24个水利所。设立中山市水土保持监督站,初步形成了水土保持执法监督网络。在市水利局、各镇区及重点工程管理单位设立水政监察机构,有效解决了过去执法工作在基层得不到很好落实的老大难问题。

二是深化工程建设管理改革。实现工程建设管理上由直接参与向间接监管转变,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质量监督制等五项制度。全市水利工程合格率达100%,工程投资普遍较预算节约5-10%。将招投标范围由过去单一的施工招标向水利工程服务项目招标延伸,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全方位招标。制定了《中山市水利工程建设投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全市水利工程投资计划的制定和下达程序、资金筹集办法、资金划拨、管理、监督、验收管理等具体要求。

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水管水。从过去只重视技术管理向既重视技术管理更重视依法管理转变。针对水利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先后出台了10多件规范性文件,促进水利管理和水利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