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研究

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研究范文1

【关键词】小学劳动课 反思 超越

在小学开设《劳动》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十几年中,小学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成效是任何人不能随意否定的。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面对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站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人才的高度来审视小学劳动教育,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的《劳动》课却在课程的定位、课程的开发、课程的实施等诸多方面。暴露出许多先天的不足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与研究

一、劳动课的课程定位:是学科课程,还是经验课程?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

现代课程理论告诉人们,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类型是多样的,不同类型的课程有着不同的课程价值和特点,不同类型的课程应该形成一个均衡的课程结构,这样才能共同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这就要求在开设一门课程时。首先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类型以及它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进行合理定位。这一点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它直接影响这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搞好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前提。但是,由于我国的劳动课出现在80年代中后期,当时国内的课程理论研究非常落后,甚至说课程理论研究处于空白阶段,造成了人们的课程意识淡薄,课程观念落后,把课程等同于学科、等同于教材的认识相当普遍。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普遍建立起课程类型和课程结构的观念,把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当作是学校天经地义的课程形态,在这种情况下,当人们认识到需要开设劳动课,以加强劳动教育,落实“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要求时,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按照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的设计思路和要求来设计和要求劳动课,使劳动课成了我国课程体系中典型的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尽管也强调“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时应以实践为主”。因为它只强调了劳动课的实践性特点,而没有、也不可能把劳动课明确定位在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经验课程上。

随着现代课程理念在国内的广泛传播,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小学劳动课的课程定位问题便凸现出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劳动课不应该是学科课程,而应该定位于经验课程,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实际和需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劳动课不应该是分科课程,而应该定位于综合课程,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小学劳动课程本身的特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课程门类过多、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弊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

二、劳动课的课程开发:谁来开发?

受我国长期形成的中央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自小学劳动课开设以来,小学劳动课的开发权一直集中在省一级教育业务部门,由省教育业务部门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组织编写全省统一使用的《劳动》课教材,学校劳动课教师则负责小学劳动课的教学,以全面落实《劳动》教材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是,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方面,省编《劳动》课教材内容的统一性很难切合各地、各校的实际,许多教学内容脱离当地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或者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对学生的发展价值不大,或者要求过高,缺乏落实的必要条件和可能。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作为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其课程内容应该及时更新。以反映当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反映当前学生生活的实际,反映未来生活对学生素质的新要求。但是,某省编《劳动》课教材却多年一贯制,有的竟是“第七次印刷”(1994年5月的第1版,2000年3月第七次印刷)。试想:如此一劳永逸的课程开发、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如何能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的兴趣?如何能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

深入反思《劳动》课建设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过高是其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适当下放劳动课的课程开发权,唤醒一线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明确一线教师的课程开发责任,改变他们仅仅是课程实施者的单一角色,建立教师既是课程实施者,也是课程开发者的观念,使他们能够紧密联系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联系当地小学生生活的实际,自主的、创造性地进行劳动课的课程开发和实施。

三、劳动课的课程实施:是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实践为中心?

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研究范文2

关键词:体育课程 性质 定位

有的课程专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将学校课程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有些国家称之为“学术性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传统的学科课程。第二部类是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包括劳动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经济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分法,是从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来划分的。其中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学校教育中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分法比较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的性质,它有以下有利的因素。

1.有利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准确定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体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实中,常有人把学校课程划分为文科课程、理科课程、艺体类课程和劳技类课程,甚至把体育列为“小三门”。这种划分方法是很片面的,带有明显地歧视和贬低体、音、美学科的意思。我们只有明确体育学科是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为体育学科准确地定位。

2.有利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

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包括体育文化。这样认识,有利于加强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改变以往只偏重于技术(只把技术理解为为了提高运动能力,没有重视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的编排倾向。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应该为学生打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打好体育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为终身从事体育奠定基础。“我们的教材应该是基础的。如何体现基础呢?我们强调两个基本,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那么长,因而要把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教给学生”,只有真正打好体育的基础,才能真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而且终身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习惯,也不仅仅是为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终身体育要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身体健康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健康,加强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体育课程重视学生的基础,不能只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与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联系。因为,为学生奠定体育的基础,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从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角度看,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因此它具有基础性。

以上从不同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体育课程的性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从历史发展来看,体育是以学科课程的模式来编订课程的,这种编订方法有其优越性。因为无论体育课程属于什么性质,体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按照学科课程编订的体育课程已形成了系统,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也反映了它的优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按学科课程模式编订体育课程也暴露出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一些弊端,就不加分析地把它否定掉,这对于体育课程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从体育学科的科学属性来看,一方面我们应该确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要看到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在课程编订中,怎样把以综合科学为依托的体育学科编订得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实际,仍然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实验。

从体育学科特性来看,它的一些特性与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开放性大,以及自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有密切联系,但是,不能简单地说体育学科就属于活动课程的性质,因为从以上分析看,体育学科还有本身的特点。从活动课程的编排和教学实践来看,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性质还不完全一样。特别是活动课程目标的社会性,以及教学组织、对教师和学校条件的要求等方面,有其不好克服的弱点,因此完全按照活动课程模式设计体育课程也是不理想的。

体育在基础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这种分法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但是,不能因为把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就看不到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具有的优势,更不能因为强调了基础性,课程的体系就过份地强调完整和系统,把课程看成是固定、封闭的。

在课程发展史上,各种课程都有相对合理的成份,也有其不足。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各种课程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合学生特点。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一方面要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借鉴各种课程的优点,使中小学体育课程科学化和完善化,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服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研究范文3

关键词: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功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24-2人的智力水平的根本标志就是人的综合发展状况,其实就是人的综合素养,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又是一项重要内容。进入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引起各个国家的高度关注。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应该对艺术教育进行深入分析,以便能更好地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在开展素质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功用有哪些?

第一,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运用科学方法,遵循教育规律,以开发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切实发挥自身天赋,发掘学生潜在能力,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德、智、体、美教育的完整结合。艺术教育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也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透过艺术教育,展现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现实生活,让人们对它产生兴趣和爱好,具有对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其在某种程度上创造新的生活,进而培育学生的优良品格与健康性格,最终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事实上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让施教者和受教者双方一同参与运作的活动,其全部功用和艺术紧密相关,准确地说,都受制于艺术本性。艺术教育审美效应落实在个体素质的陶冶和塑造,使个体素质走向全面协调而自由地发展;落实在群体素质的陶冶与建构,使社会群体和谐有序而自由地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设。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全面综合发展的人才。就想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得到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艺术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起着规范之功用

艺术教育是一种柔性教育。它切实展现了人的主体性。艺术教育涵盖很多德育方面的内容,以艺术为媒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形象性、愉悦性、感染力都将大于抽象说教的形式,提高受教育者的接受兴趣。

澳大利亚悉尼铁路局面对屡禁不止的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在6个火车站试点,不停播放古典音乐。让人没想到的是,损坏公物的行为降低很多,有3个车站基本不再出现损坏公物的现象。这6个火车站的修理费和原来相比大概下降了大致70%。所以可以这么说,这种教育和影响是“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使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受教育。

二、 艺术教育对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有重要作用

智力教育是一种认知活动,尤其是课堂教学,需要学生在不长的时间内获得、加工、贮存很多信息知识,对学生的智力活动提出了很高要求。相关心理研究表明:情感对人的认知过程有组织和分解之功用。相关心理学研究还显示,快乐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动,而痛苦、惧怕和愤怒等情绪不利于该活动;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为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而艺术教育侧重于形象性,情感性体验,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美感。这种美感必然有利于他们的感知,活跃他们的思维,有助于培养他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听觉和视觉的综合感知能力、幻想性和创造性、信息记忆和反馈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等,进而提高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有积极的影响。当他运用这些技巧来直接创作或二度创作时,也是一种积极的、愉快的感情和心灵的体验。如歌咏比赛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一是培养歌唱者高度集中的整体意识、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情景交融的境界;二是身临其境地进行情感、思想的体验和表现,有助于情操意志的陶冶。若说艺术创作是把其实际生活体验运用语言、音响、颜色、线条等展现出来,则艺术鉴赏就是运用想象,把语言、音响、颜色、线条等等,还原为自己原来有过的相近的生活感受。就是在和艺术家们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包括和艺术作品的相互交流),在对现实生活的再次感受中,获得艺术之美的享受。

艺术教育能够推动智力的提升,大致表现在对人大脑的右脑的开发方面,有一份关于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的调查显示,认为“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并认为“创造能力”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我们知道,人的创造力源泉就是人脑。”左脑负责理解文字、语言以及数字计算,它把复杂的事物分成单纯的要素,然后再进行有条不紊的综合概括,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逻辑思维。右脑则负责认识空间、图形、鉴赏绘画、雕塑、建筑、观赏自然风景、欣赏音乐、舞蹈、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观全局,把握整体,这就是所谓形象思维。右脑是想象的大本营,是人类智慧的宝库,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才思是否敏捷,关键在于右脑的开发程度。在开发人的右脑、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艺术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艺术教育是通过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来进行教育。艺术教育涵盖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经验的内容,例如关于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等。艺术教育利用艺术这种媒介,把科学文化、知识经验传达给受教育者,极大地提高了受教育者的智力素质中的知识结构层面的质量和水平。艺术教育给予受教育者的科学知识、生活经验,往往是很生动具体的,内化为知识后会长久不忘。

今天的中国,正在蓬勃发展。面对新的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和国际竞争的挑战,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已引起很高的重视。现在,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中都看重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都强调艺术教育对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三、 艺术教育有助于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包括体质、体能教育和心理教育。体质、体能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人的体魄,而强壮的体魄通过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者也可以说,健美的形式本身就是增强体质、体能的重要表现。因此,体质、体能教育的过程也是建立美的形式的过程。而美的形式的建立,离不开对美的感知和判断,以及对其有意的追求涉及到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标准等。艺术教育所提供的审美自由精神和超越境界的培育,会有助于体魄自由强劲发展,艺术教育中的审美创造,直接影响身体素质,使体质更趋于完善,使行动、坐姿、步伐、走势,都洋溢着一种美感,显示一种教养、一种精神的文明。如艺术化了的各种体育运动,艺术体操、剑术、太极拳、芭蕾等,都已经使两种教育的内容有所融合。艺术化的体质教育活动关系到体态、动作、行为、举止的自由和谐,关系到身体自由均衡的发展,使身体具有审美性质,这必然有助于身体富有活力的健康发展。

四、 艺术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我已接触到了苦难俄罗斯人民的灵魂深处。”这是托尔斯泰在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后潜然泪下时所说的。通过聆听,仿佛身临其境,在这欣赏的过程中,不仅有强烈的感情冲动,而且还包括了认识和理解,伦理判断和理性的丰富内涵。再如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画中突出表现了拉卡尔这个有反抗精神的人物,整个画面表现了沉重的劳动和纤夫不甘忍受奴役的愤激情绪,同时也表达了画家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剥削阶级的强烈抗议。对现实的欣赏者来说,通过这画面可以“听到”那低沉压抑的《伏尔加船夫曲》……这聆听一感受一理解一认识的过程,就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人类在求真向善中表现出来的理性、道德、情操、意志、品格等,便会深深地感染启发着我们,这些优秀的艺术自然成了人生理想的教材。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主要依靠艺术教育,依靠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指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可见,音乐有利于人们净化环境、振奋精神和美化身心。艺术教育所给予的审美素质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心理层面,培养一种自由把握和创造形式的能力;二是精神层面,培养一种超越精神与情怀。这两层关系到性情塑造、人性建构、心灵、文化心理建构等。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审美素质的培养、建构是极为重要的。艺术教育是打动情感的教育,它深切真挚,陶冶性情,移风易俗,被视为改造社会的一种重要力量。高雅的艺术可使学生迅速地在综合的环境氛围中进入自己的艺术想象,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吸取艺术的营养,充分体验艺术美感,逐渐提高其鉴赏能力。

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美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对美的惊讶、赞赏和崇爱―这是人性态度的基础,舍此,人的文明素养的真正培育和形成便不可思议。”

五、 艺术教育能够培育与提升人的劳动素养

劳动素质教育涵盖劳动精神状态、劳动技术能力、劳动操作技巧的培育,大部分都是要靠劳动教育来实现。艺术教育包含关于劳动精神品质、劳动知识技能及劳动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被教育的人能够从艺术教育中接受这方面的观念、知识、经验,为劳动素质打下某种知识观念基础,艺术教育十分重视艺术操作、训练,掌握某种艺术技巧方法融合贯通,可以促进劳动技能的提高。艺术教育给予受教者那种审美的、自由超越精神和自由创造。这种审美精神和审美能力融入受教育者的劳动素质里,会极大改善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质量和水平。艺术教育的活泼自由形式能够改善劳动环境,调节生产者的情绪。审美素质渗透融人劳动生产活动,可以为劳动技术注人新的观念和操作艺术,提高把握和创造形式的能力;可以促进技术与审美的融合,技术的艺术化,改变劳动技术的单一操作方式,引导劳动技术活动走上自由发展的道路。

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多元综合的教育形式,它关注、涉及每一单项教育形式,可以为任何一种素质教育提供支持。它的目标是综合多元教育因素走向素质教育目标的总体。艺术教育自身不能完成这一目标,它要靠德、智、体、美、劳等教育通力合作,而艺术恰恰在这种合作中起着一种支援、联通、融合的作用。这种多元综合性是艺术教育所独有的。综上所述,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特别重视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研究范文4

【关键词】 信息时代;中职学校;计算机;IT项目;交流

当前,我国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当前一些中等职业教育实用性不强,学用脱节的现象严重,因此中职院校需要不断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专业的实训性,并于企业实现无缝接轨,这也是是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在中职学院的计算机课程中,我们也强调将企业IT项目与计算机教学结合起来,如果采用得当,将大大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企业IT项目与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融合概述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与企业IT项目的融合,是指计算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将一些传统的学科的书本知识与若干个适合学生操作和智力发展的企业IT项目结合起来,围绕着这些项目利用计算机所学知识展开教学,并使学生直接参与到项目的过程中来,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作为一种教授与学习能力相互作用的教学模式,它既注重了教,更注重了学。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学生通过参与企业IT项目,亲自动手、动脑,并参与实践,形成一种自主探究式的学习。

校企合作的项目教学法最初起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18世纪的工读教育和后来美国的合作教育是它的较早的雏形。项目教学法要求将学习的过程分解成为一个个具体的事件和工程,并根据这些具体的企业项目设计出项目教学的方案,进而形成教学思路,校企合作的项目教学法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具体的理论和操作技能,而且还包括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的能力等等社会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校企合作的项目教学法具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控性好,培训周期短、见效快,目标指向的多重性等特点,更加易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企业IT项目与中职计算机教育结合的具体应用

校企合作的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信息社会和工业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模式,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中职学院计算机教学中,怎样在具体应用中将企业的IT项目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一是在校企合作的项目教学法的开展前,首先要满足一定的教学实施条件,即要有着具有价值型和目的性的特定的教学内容,并要将这些教学内容与具体的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且要给学生创造一些独立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做主,并要有一定的自我组织的权力,在计算机教学与企业IT项目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IT项目的难度要把握好,才能让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而不至于难度过大而削弱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中职学院的计算机教学的项目教学法要分析好特定的教学目标。中职院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出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计算机课程中的企业IT项目确定应该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出发,将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考虑在内,让学生通过这些项目实践来掌握计算机的相关操作。中职学院的学生具有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理论知识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但他们思维和性格活泼、知识面宽广、社会交际能力较强、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教师应充分考虑中职生的特点,设计合理的计算机教学目标,更好与计算机IT项目融合。

如Flash 是现在IT企业中常用到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之一,并被应用于制作广告、宣传片等,同时也是中等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学生的重要的必修专业课。针对实际的教学情况我们通过校企联合,与一些IT企业合作,为学生争取到了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项目来进行教学任务。如某IT企业的一个项目是“为一个帆船比赛设计制作一个规则简介”,在项目开展前,教师可先对重难点环节进行引导讲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然后,分组分配子项目,各项目组要自我管理,自己动手,经老师确定认可后再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在这个Flash项目的具体操作中同学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个性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分工合作的形式也在培养着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是在企业项目的操作过程中,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对学生的分析,如学生学习成绩的比较与分析、学生学习兴趣的比较与分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比较与分析、学生合作能力的比较与分析、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与分析、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比较与分析等等,这将对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四是项目完成后,我们对项目的情况进行了反思,认为在项目的前期分配时要尽可能的做到具体,尽可能的减少学生的盲目心理,同时老师要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对自控能力较差者进行监督和提醒。最后,教师在项目的操作中,一定要适度放权,让学生自我管理,这样校企结合才有意义,学生才能真正增强计算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前,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将计算机教学与企业IT项目融合,进行校企合作的项目教学,如果采用得当,在中职学院计算机教育中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以后的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学校应该加强校企结合,让企业的IT项目于与中职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学更好地融合。

参考文献:

[1]郭鹏.浅谈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J].出国与就业 . 2009(7)

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研究范文5

面向改革开放,面向广大城市和农村小学教育的需要,在课程设置的设计上加强了实践性研究,第一,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要培养新型的小学教师,又要使毕业生切实具有大学本科水平,既不能搞简单的中师“延长”,也不能搞普通高师的“照搬”。在必修课里开设了《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写作》、《普通生理学》等课程,在选修课中开设《古代汉语》、《儿童文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自然辩证法》、《科技发展简史》等,使学生掌握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第二,我国农村人口多,居住分散,小学校小人少,有的学校还在进行复式教学,因此我们的毕业生的能力应是多方面的,即“多能一专”型。这样在课程设计中还开设《体育》、《大学音乐教育》、《大学美术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社会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必修课,还开设了文化素质课程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2-3门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都有提高,更好地为小学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第三,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大教育实践的比例,一、二、三年级各进行一周教育见习,四年级十八周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与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以往的中师和专科生没有明确要求,只是号召通过教育实习写出心得体会,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论文答辩不通过不能毕业,这充分体现了小教本科学生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强化综合性

小学教育的特点是综合性,小学生的特点是对教师有更多的模仿性,小学教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当代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日趋整合。而在小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课程的综合化又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我们新的课程设置必须面对这种挑战,适应这种要求。第一,在科学文化素质上,必须从小学教育实际出发,为师范生构建一个较完备的知识系统,建立以语文、数学、教育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如语文学科的构建,本着“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增加课时比重,融文学与写作、教师口语、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书写等课为一体。语文学科的性质比较复杂,从语言文字上说具有工具性,从思想内容上说具有文学性,从知识内容(包括社会历史生活知识、科学知识、理论知识以及语文知识)上说还具有知识性。这些性质是综合在一起的,因此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以思维增强语感,促进语言的鉴赏、评析和表达能力,使师范生掌握较系统的汉语知识、文学基础理论和写作理论等;同时通过大量文学作品的选读,了解和把握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概貌,以形成语言、文学、写作等有机组合的知识体系。充分融合听话、说话、阅读、文学、写作、书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形成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数学知识方面,在高中学习的基础上,开设高等数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理性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胜任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提高了学生毕业后指导小学数学竞赛和小学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能力。在形成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的同时,特别强调教育专业课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力求科学构建系统的完整的课程结构。第二,在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中,还加大了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比例,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使未来的小学教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还在选修课中开设伦理学、美学概论、社会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第三,在高中学习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六大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两门综合性较强的必修课,即《社会科学概论》和《自然科学概论》。这两门课程既注意了知识的横向联系,又体现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同时要反映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使师范生的知识面更开阔,为他们继续深造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三、体现灵活性

以往的课程设置中,必修课安排的较多,选修课和活动课较少,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有自主性和选择性,毕业生在座谈会上也说:“在校时学的课程有些没有用,多开点选修课和活动课有利于我们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第一,加大了任意选修课的门类和比重,现设选修课30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去选择性的学习,而且鼓励学生多选课,从评价制度上得以体现。评价制度中有合格加特长的学分,学生选学的课多,他的特长学分也多,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是一个重要内容,这无论对学生的就业和对社会的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选修课的门类、内容还可以由学校灵活掌握。第二,加强对活动课程的管理和研究,活动课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在过去的课程设置中没有被高度重视在组织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将活动课分为三大类,即兴趣组与社团活动,军训,劳动教育,而且这些课的开设遵循三个原则即求是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时代性原则。保证活动课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活动课纳入课程方案,就一定加强管理,要有授课计划和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活动课学习成绩档案,进行等级评价和成果汇报,将成绩记入学生学籍。

四、确保发展性

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研究范文6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和教育家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认识到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应试教育又有哪些弊端呢?从学校方面来说,重视重点院校,轻视一般或是薄弱学校。教学方面,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将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刻板地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提高考试能力;忽略学生主观能动的发挥,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水平难以得到提高。在对待学生方面,教师看重考试得分高的学生,轻视考试得分低的学生,认为得分低的学生就是在拖班级的后腿,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学校就组织教师中考或是高考题,组织教师开展各科的猜题,并编印大量的模拟试题,利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而许多专家和学者也趋之若鹜,积极猜题并编印大量的试卷和书籍,这样就导致了教学的畸形发展。中学生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被压制住了,学生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从早上天没亮醒来的第一秒开始学习,一直到深夜才熄灯睡觉,学生整天忙着背书、做题,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深刻理解知识、探究知识,学生的天性被压制住了,学生的创造性也逐渐被遏制了。这种应试的教育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成了课本的奴隶,成了读书的工具。学生学习知识不是因为自己想学,而是迫于教师和家长的压力而不得不学,每天都逼着自己去学习,逼着自己去做题。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分低能学生,这些学生每天就在课本和试卷中徘徊,不关心社会,不关心政治,没有远大的发展目标,心理素质低下,意志力低。现在许多城市里的小学就开始了应试教育,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每天都有家庭作业,而且还不少,这些小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玩耍,小孩子的活泼天真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到了二年级,开始由教育局组织拟题,开展语数外的期末会考。原本天真可爱的小学生每天不得不埋头于课本和作业之中,天性被遏制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逐渐为教师所接收和认可,但是,仍然有很多中小学将升学率作为教育之根本,教育上残留有大量应试教育的影子,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即使将来进入了好大学,学生的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

二、加强素质教育的内容

现在的中学生,求知欲非常旺盛,做任何事都喜爱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因此,在普通中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全面传授书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加强素质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和谐发展,下面谈谈几点内容:

1.加强身心教育

初中生正从少年儿童向青少年转变,大脑不断得到营养,逐渐发育成熟,男女同学之间渐渐变得有点“陌生”。因此,保持良好的生理卫生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因材施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循善诱,对个别同学情绪反常应多加关心、呵护、给予真切关怀。对女生更要耐心细致,同时加强坚强意志教育,有的同学意志薄弱,耐挫力差,缺乏明确的行动目标,做事虎头蛇尾,见异思迁,遇难而退等。数学教师应当尽量创设一定教育情境,培养学生耐挫能力,训练学生与困难做斗争的勇敢精神和坚毅品质。

2.加强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普通中学的数学教育对中学生的个性塑造,智力发展,创造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奠基性作用。数学本身属于三大自然科学,是各门功课的基础,因此数学教师应加强工具性知识(如数学语言、符号、算术等)、理论性知识(如公式、定理、原理、公理、法则等)、创造性知识(如写小数学论文、小发现等)的培养,学生若有进步,应及时总结给予表扬。中学生时代是学习的黄金时代,也是青少年打基础的时候,要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祖国建设的需要。因此,中学数学教师更应说得上肩上重担千钧。

3.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第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古代在初等数学上有过辉煌成就,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也有一席之地,如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就比欧洲早1000多年。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样的典型事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和自豪感。对近代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等事迹进行宣扬,可使爱国主义教育得到有机渗透。在教学过程这些史实很容易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能使学生极易接受,回味无穷!第二,还应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中数量与空间形式的学科,以初中生口吻来说就是代数、几何。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且变化和发展的,这就使数学教学内容必定包含辩证法的思想。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利用辩证思想,运动观点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如七年级的正数与负数,几何中的数与形,作圆时的静与动,以及函数中的常量与变量,证明几何题的分析法和综合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让学生接受简单辩证法的训练,可使学生素质得到提高。

4.加强劳动素质教育

劳动素质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基本职能。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教育的历史就是劳动素质教育的历史,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未来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普通中学,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劳动教育,城区和乡级中学可因地制宜地进行素质教育。如在乡级中学,在讲授面积公式时,可带学生到田间帮助农民拔杂草,同时用皮尺等工具测量农田面积等。城区有条件的学校,可进校办工厂干力所能及的活,然后测量窗户、产品的尺寸等。总之,寓劳动于教学中,其乐融融。5.加强数学审美教育有些人认为数学比较枯燥,乏味,我认为,数学充满了美,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注意它。因此,中学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在讲授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中,教材中出现了一个“杨辉三角”公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项式定理(a+b),取此公式展开后取系数顺次从上到下排列,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愈往下,愈像等边三角形,或者像一座金字塔,1与1像塔人字梯一样两边分,它们内部的数学家就像跳动的音符,引你进入美丽的殿堂,你说它美不美?几何中,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以及黄金分割的美等,还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数学语言和简洁美,只有先让学生学会鉴赏美,才能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