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辩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基础辩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基础辩证

中医基础辩证范文1

关键词:车模 加工 编程 细节

1 引言

     基于不断发展的汽车行业,竞争成为如今汽车行业中最大的话题。竞争依靠什么?创新就成了关注的焦点。只有不断的创新,保证车型不断的更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为有效的占领市场提供有力的保障。所以整车车模的加工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加工车模的效果,有效的验证新车型的各项数据,评估市场效应,为新车型的开发制造提供坚实的依据。

2 车模加工基准以及数模处理的工艺

      2.1   加工基准的制定;

     (1)  车模中心的要求:确定整车车模的姿态位置,根据具体开发要求确定坐标在空载位置还是在半载位置,但整车车模设计中心的XY平面,整车支架的底座面,水平面这三个平面必须平行。

     (2) 基准孔及基准面的制定:车模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轮毂安装面上的孔位进行基准的定制, 保证数模中轮毂安装面上的孔位与现实中轮毂安装面上的孔位状态完全一致。

      2.2   加工毛坯的要求;

       确认加工毛坯与实际毛坯的一致性,主要是为了保证加工程序的安全,由于车模加工机床的特点,高速轻切削,所以一旦加工量过大,就会导致主轴抱死,对机床产生较大的影响,严重的话,会导致机床与工件的碰撞。

      2.3    加工数模的处理;

      加工数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加工效果,如果出现交叉面或者重复面等情况,不仅加工后效果差,同时还会加大计算量,影响加工效率,所以需要对于数模进行细化处理,要求编程数模保持曲面边光顺连接,开口线保持正常间隙,除前保后保内车灯外,其他全部保持和周围部件的正常间隙,各部件分层清晰,间隙正常,交接曲面正常裁剪,不交叉延伸同一部件内,无异常开口,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数模问题,才能在加工过程中有效的避免过切或者加工不到位这些影响加工效果的问题,同时较好质量的数模能够确保刀轨的流畅性,从而提升加工效率。

      2.4   数模图层统一管理;

      将整车数模的各个制件,前后门、发动机罩、顶盖、翼子板、前保、后保、车灯等,以开口线为分界,全部分到不同的层里,开口线单独放在一层,图层管理要统一,各个制件要用不同的图层区分。这样就为整车的分块加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以后的编程过程中,可以快速的进行分块加工,有效的提高了编程效率。

3  编程工艺以及编程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车模加工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加工的材质为泡沫,作用就是为后序的油泥加工提供一个依附体,其次加工的材质为油泥,由于油泥的可重复使用性,可以在这个阶段反复验证各种数据,直到完成最终数据的验证,最后加工的材质为树脂,由于树脂在光洁度和硬度上都要高于油泥,并且从加工效果上来说更能接近于真车,但由于树脂的成本较高,并且制作周期长,所以就作为最终验证各个数据的依据。

       3.1  泡沫车模

      泡沫车模的加工,总的加工思路就是忽略局部细节以较大的加工步距较快的完成加工,泡沫车模的作用就是为了便于涂油泥和树脂,

并且是一个负余量加工过程。由于加工策略的问题会在一些部位产生较大步距的刀轨,从而会影响后序油泥加工的加工效果,需要二次补油泥。

      3.2 油泥车模

      油泥车模加工的目的就是反复验证车模的各项数据,所以在加工上就需要详细的再现整车的各个部件,尤其是一些局部的细节,因此就需要对加工数模进行必要的工艺补充,在加工策略上进行合理的安排,使3+2轴加工与5轴加工能够相辅相成,同时需要注意对于细节的把握,这样才能达到加工效果,满足加工要求。

    油泥车模加工的指导思想就是将整体车模合理的划分为几个部分,应用3+2轴和5轴的加工策略进行合理的加工加工。其加工顺序为:    粗加工 外造型修补        精加工        清根精加工                

   (1)  粗加工 在粗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削量较大,刀具和机床的安全成为最需要关注的地方,所以就要加大对于机床的碰撞以及长短刀区分的检测力度,对于一些容易出现碰撞隐患的部位进行工艺处理或者单独加工,这样的话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同时还会确保加工刀轨的流畅性,有效的提高了加工效率。

(2)  外造型修补 经过粗加工后,由于加工数据的变化,即加工泡沫与加工油泥的数模不同,就会出现局部缺量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对于这些缺量的位置进行补油泥,以保证精加工后表面的质量。

(3)  精加工 精加工是这个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相对于粗加工中的只需要3+2轴策略,精加工则需要3+2轴与5轴加工的相辅相成,在加工策略中下刀位置的选择,参考线的选择,转速与进给的选择都会直接影响加工效果。由于车模的加工大部分使用的是3+2轴加工,所以每个角度之间的接刀成为值得重视的问题,整车各部分加工顺序的合理安排以及接刀位置的正确选择对于车模的表面质量的好坏都会起到至关的作用,根据互换性与公差的原理,对于公差要求较高的位置保证其加工效果在公差范围之内,但由于机床旋转角度以及接刀的问题,肯定会产生累积误差,选择一个合理的加工顺序和接刀位置,可以将累积误差有效的放置于公差要求较低的加工位置,以保证整体加工的准确性。但有时即便是选择了合理的接刀位置,由于位置的特殊性以及机床的精度问题,还会产生误差,这时需要5轴与3+2轴的相互配合,通过5轴平行铣加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类的接刀问题。

(4) 清根精加工

      清根精加工其实就是对于局部细节的加工,主要的加工对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各个部件之间连接出的分缝,第二部分就是类似于中网这样的局部细节。由于各个部件之间的间隙相同,3+2轴的加工就需要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清根处理,否则就会出现有的地方刀尖加工而有的地方刀刃加工,这样的话就会产生不等的间隙,与真车的状态不符,因此就要根据不同位置选择不同加工方法,例如整个侧围上的分缝就可以用3+2轴加工,而在一些特殊的位置,可以适当的使用5轴加工,便于更加真实的反应整车状态,例如车灯位置。                    

      3.3 树脂车模

      树脂车模的加工工艺与油泥车模的加工工艺一致,只是对于树脂车模来说,由于树脂的硬度较大,在粗加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的安排刀具长度,最大程度的降低机床载荷,在加工过程中,合理的设置连接距离以及转速和进给,避免表面出现水波纹现象,保证表面质量到达预定的要求。

中医基础辩证范文2

器乐作品是一种由作曲者和演奏者以各种乐器为基本载体,在前者首创和后者“在音乐作品基础上二度创作” 的音乐作品,并在“借用联觉、联想活动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象音乐活动”。创作者和演奏者在决定的速度变化时,也把器乐作品的共性音乐表现特征,如节奏、曲调、和声、力度、速度、调式、曲式与织体等,打上演奏者个性特征,以异彩纷呈的作品为听众呈现。因此,在音乐作品中,音乐的速度和音乐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和情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器乐作品中有意识的速度变化类型

在器乐音乐作品中,速度的变化是无处不在的,器乐作品作为音乐思想意识的行为具象,会因各个层次的创作者意识的变化发生实际速度的变化。有意识的速度变化除了作曲者本身外,演奏和演唱者或是指挥家的二度创作也对作品起到了及其重要的影响。

(一)情感控制速度

器乐作品是“人类情感张力的深层内驱力”对“演奏技法与艺术表现的审美追求”的艺术转化,在各个层次的创作与表演实践中会受到原型思想意识的制约与引导。在器乐作品的创作和表演实践中,能控制速度的情感有两种:其一,积累性情感。主要起源于各层次作者的人生阅历、学识与情感经历,通过器乐作品实现了情感的厚积薄发,尤其把自己较为难忘或刻骨的情感变化经过,以器乐作品旋律的速度变化抒发出来。其二,突发性状况引发的暂时性情感变化。即各个层次的作者在突遇重大人生变化的情况下,对他们造成的情感应急性刺激,为他们的创作催生了灵感,让他们在个人情感的控制中实现“一弹一十有八拍”有节律性的速度变化,把“儿女情长”和“志存高远”融合起来。

(二)乐思影响速度

在器乐作品中,所谓乐思就是以某个重音为核心的曲调的音高关系、节奏与和声方面都具有鲜明特点的音组。乐思在器乐作品中,影响速度的方式有两种:第一,原乐思认识决定器乐作品的整体速度。即在不对原创作品改变的情况下,原来的乐思决定着作品的速度,尤其是在二次创作的演奏者与指挥者等,他们会在尊重原作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情感实现对速度的控制,以最大化地体现原作品的音乐表现力。第二,乐思再创作改变器乐作品的原速度。即在原作品的基础上,演奏者或指挥者在作品整体上对乐思做出新的创作或乐思整合,出现了新的乐思变化,由此导致了新的意识决定的新速度变化,达到“妙指徵幽契”的境界。

二、器乐作品中有意识速度变化的音乐表现特征

器乐作品音乐表现随着其主题、演奏者、指挥者以及不同层次创作者的心境变化而有不同的侧重呈现,追求每次的演奏都是一次“新声含尽古今情”再创作。

(一)完美与不断创新的演奏技巧

对器乐作品而言,演奏作品与演奏技巧处在同等重要的层面。整体上不断发展且灵感不断时代化的演奏技巧,会把同一首器乐作品演绎出“高楼不掩许声出”多元性突破之美。首先,意识控制速度完善技巧。 由于原创作品的相对稳定性,演奏者或指挥者需要有意识地控制演奏的速度,为自己充分认识与表现乐思、作品主题和突出情感旋律预设足够的空间,避免“欲速则不达”的瑕疵。因此,在速度的控制上,既可以是《二泉印月》的舒缓控制,也可以是《赛马》的疾驰与飞扬。其次,意识控制速度创新技巧。主要表现为对原作品的二次创作,演奏者或指挥者在作品基本主题和旋律基础上,通过有意识的速度控制,在把原来区部的强弱、调式进行速度调整实现技巧的创新,让每一次演出都成为一次作品的创作,有不同的情感抒发,有不同的哲理娓娓道来,到达“听唱新翻杨柳枝”的创新效果。

(二)引人深思并催人奋进的音乐意境

器乐作品作为各层次作者对生活、人生、社会与个人理想的认识和感性抒发,其以行云流水的旋律,为作者与听众打造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音乐意境,每一个作品与每一次的表演,都将对不同的听众产生新的情感触动,推动他们按照自己的志向继续努力。首先,速度变化引发人生反思。在表演者有意识地速度控制下,器乐作品的主题和旋律会在“大弦嘈嘈”或“小弦切切”中,引发听众对自己人生的回顾,让他们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在内心深处重复与检查,实现与器乐作品同步性的反思。如《命运交响曲》对任何人都会产生个人反思推动。其次,速度变化引导情感变化。根据器乐作品的伤感、安静、疗伤与激情等风格分类,都直接地在抒感,无论是“转轴拨弦”还是“信手低眉”,甚至“未成曲调”时就已经“先有情”,引导听众在表演者有意识速度的变化中按照自己的理解“说尽心中无限事”。

(三)情节再创作

根据器乐作品存在的状态,可以分为原创基础性乐谱式作品与被以理想的乐器与方式演奏的作品两类,尤其是后者是在乐谱基础上的二次创作,从两方面实现了作品情节的再创作:其一,情节的演奏切实性整合。即在实际的表演中,表演者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乐器的适应性以及乐器之间配合,对其中的情节做出适当地取舍,让器乐作品的主题突出或更具有积极意义。例如,针对相同的曲谱运用不同乐器去演绎,则会产生不同的韵律与情节侧重。其二,情节的调整和再创造。在器乐作品的欣赏中,其情节部分往往是最能触动听众情感的部分,表演者会根据自己的技巧、经验和人生情感阅历,对其作出有着自己特定个性的诠释。例如,奏鸣曲式的“非常规展开部”、“非常规再现部”与“非常规调性布局”等实际表演变化等。

三、器乐作品中演奏者意识控制原则初探

由于乐器有着吹奏类、打击类和弹拨类区分,针对不同乐器的运用其速度变化所展现出音乐表现特征也不同,因而,在有意识的速度控制中需要注意三个原则:第一,理性收放原则。表演者在器乐演奏中,不能按照个人的爱好无所顾忌地自由发挥,任意地在庄板、慢板、快板与自由板之间变换,而需要在尊重主题的情况下,按照整个作品基础性的旋律、节奏与曲调等,把自己的感情控制在理性限度内,进行锦上添花的有意识速度变化,而不是狗尾续貂破坏了整体艺术性。第二,主题张扬原则。有意识的速度变化,是不同层次的作者根据整个作品的构思突出作品主题意义的需要。因而,在实际的创作与表演中,只要能突出主题可以做出适当地速度变化。或追求“一弦清一心”的主题“步步惊心”,或按照递进发展原则去追求“唯见曲尽平湖深”的曲终。第三,循序渐进原则。即强度速度与音乐表现之间的同步变化性,既不能一味地以某种强烈诉求的速度推进让听众麻木与疲惫;也不能一直都是不温不火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速度的变化中,对旋律与情感的抒发要具有螺旋式的递进作用,让听众随着开始的惊艳或美好,逐渐地深入不断创设的音乐胜境,让器乐作品在“一声一声”、“一弦一弦”中,逐渐呈现从“春燕呢喃”到“秋雁鸢飞”的递进。

中医基础辩证范文3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本虚标实

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可归入“痰饮”“水肿”“喘证”“心悸”“怔忡”等病证中。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了“心水”的概念,并认为“心水”的主证为短气、喘促、下肢或全身浮肿、不能平卧、烦躁等症状,这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相似。

1 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对慢性心力衰竭病机的认识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本虚标实。正如《内经》中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可知正虚是形成本病的基础,而正虚在本病表现为心气虚、心阳虚,并涉及肺脾肾等与水液输布相关的脏腑;标实则为瘀血水停。

心气虚是形成心力衰竭的始因,心气虚则心主血脉的功能障碍,导致气血瘀阻,而中医讲“血不利则为水”,气血瘀阻致人体形成水湿、痰浊等病理产物。以上病理产物进一步损伤心阳,致心阳虚,心阳有温煦、推动的作用,心阳虚则气血津液不能布散全身,故心阳虚衰是心力衰竭的根本病机。气虚阳虚为本,血瘀水湿为标,气血水互相影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心衰加重[1]。心衰的病位在心,而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可出现心脾同病,心肺同病及心肾同病的病症。气虚血瘀是贯穿心衰的始终,其中气虚是心衰发生的基本病机;水饮则是在气虚血瘀日久的情况下出现,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在心气虚的前提下,影响人体阴阳平衡,致阴阳失和。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今阴阳失衡,故而出现心力衰竭[2]。“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代谢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也必须以三焦这个人体气、水升降出入的枢纽为通道才能实现。由此心衰的病机可概括为心气心阳虚,三焦失利,气水代谢障碍,水不循常道而形成痰饮水湿,痰饮水湿继续影响心气心阳,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3]。

总的来说,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心气、心阳虚,标实为瘀血水停,病位在心而不独在心,关乎肺脾肾等脏。

2 辨证分型

各医家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了很多辩证分型。其中段艳锋等[4]通过对15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辩证分析得出本病可分为4型,其中以气虚痰瘀、气虚证、心阳虚衰的证型为主,而气阴两虚型占的比例相对较小。蔡辉等[5]对近20年的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心衰的证候类型及分布规律。证候类型共计24种,其中所占比例大于10%的有阳虚、气阴两虚、阳虚水泛、和气虚血瘀证。张艳等[6]将心衰分为早期辩证和中晚期辩证,其中早期以正气虚为主,辩证分为心气亏虚证和气阴两虚证;而中晚期则本虚与标实并见,辩证包括气虚血瘀水停证、水气凌心证、心阳虚衰、阴竭阳脱证。

临床的辩证虽然不同,但基本与心衰的病机相符,主要是心气虚、心阳虚、瘀血、水停为病因,导致的临床症候。

3 辨证施治

临床医生根据辩证分型及自己的临证经验治疗,在心衰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林凯旋等[7]通过对125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进行中医和西医对照治疗,其采用自拟方心衰Ⅰ号(组成:党参15g,三七10g,丹参20g,车前子10g,葶苈子10g,麦冬15g,黄芪20g)加减,通过观察心衰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判断疗效,其中中医组心功能显著提高的占32.4%,有效的占61.8%,高于西医治疗组的31.6%和59.6%。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医组有显著疗效的占36.7%,有效的占61.8%,仍然明显高于西医组的33.3%和54.4%。由此得出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对治疗心衰有明显疗效。肖艳等[8]将扶阳法应用于心衰,中药汤剂以破格救心汤(附子30-200克,最大用至3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山萸净肉60-120克,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5克)为基础方,并根据辩证酌加小青龙汤、真武汤、五苓散等汤方,结果患者的尿量明显增多,气促肢肿明显减轻,心衰症状明显减轻。郭维琴教授[9]根据临床经验认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是心衰的主要病机,并总结出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方(党参15g,生黄芪20g,泽兰15g,车前子15-30g,猪苓15-30g,茯苓15-30g,葶苈子15g,丹参20g,红花10g),在此方的基础上辩证分析进行药物加减,如咳嗽喘息不能卧者家紫苏子,白果炙麻黄等,弱碱阳虚明显、畏寒肢冷,则加菟丝子、补骨脂、仙茅等。典型病例分析示患者原喘息不能平卧,心悸,上下肢浮肿,口唇发绀,纳差,经过上述心衰基础方加减治疗后,患者喘憋明显缓解,胸闷气短心悸明显减轻,双下肢浮肿减轻。症状改善明显,由此可见在辩证的基础上应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对心衰治疗确实有效。李静君等[10]将临床符合心衰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余为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苓桂术甘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达83%,远远高于对照组的50%;中药汤剂组治疗前LVEF%为35.2±10.0,治疗后为57.1±8.0,西医组治疗前LVEF%为36.1±9.0,治疗后为46.5±9.6,中药组也高于西医组,且经统计学处理P

分析上述文献可以发现,益气、活血、利水等方法均对慢性心衰有良好的治疗左右,但正如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论》中所谈到的关于诊治疾病的要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心衰的治疗也应无论应用何种方剂治疗必须是在辩证明确的基础上,根据其本虚标实的病机施治。

4 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且各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基本一致,本虚标实是其基本病机,临床基本也是根据此病机进行分型治疗。但应清楚中医治疗是个性化的治疗,不应拘泥于上述分型,更不应将患者病症强归于某一型。所以如何把慢性心衰的证型更加细化,治疗更加因人而异是我们医生将要面临的问题。此外,单纯中医治疗疗效确实可以肯定,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必将是治疗慢性心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赵小明,张健,马向丽.浅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3):5-6.

[2] 李晓娜,徐厚谦.心力衰竭病机探讨[J].光明中医,2009,24(4):637-638.

[3] 华新宇.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机的三焦观[J].光明中医,2010,25(11):1963-1964.

[4] 段艳锋,吴晓新.15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演变规律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963-964.

[5] 蔡辉,毛静远,王强,崔小磊,王恒和,王贤良,刘洪伟,李国政,张富亮.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辩证规律的文献分析[J].四川中医,2011,29(7):22-25.

[6] 张艳,宫丽鸿,于睿,刘晓蕾,王辰.浅谈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康复治疗体会[J].天津中医药,2011,28(2):131-132.

[7] 林凯旋,缪灿铭,麦美琪,李雪山,安辉.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09,24(11):2132-2133.

[8] 肖艳,梁海龙,张敏州.扶阳法治疗心衰的临床体会[J].新中医,2010,42(12):136-137.

中医基础辩证范文4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68―0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运动耐量受限(呼吸困难和疲乏)和液体潴留。心力衰竭的治疗一直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也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死亡率的严重疾患。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及理论的不断更新,心衰的治疗也不断进步,特别是中西医的联合应用在心衰的治疗中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长期以来,人们直观的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在治疗过程中中西药合用,其实这是很不理性的看法,我们所说的中西医结合不仅仅是表面意义的中西药简单的联用,而是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辩证结合。中医的两大基础: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经历了几千年考验的辩证唯物理论,在疾病的防治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以下就笔者对心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一简单论述,以飨读者。

1 急性心衰 急则治其标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心功能异常导致症状和体征的急性发作的临床综合征,患者伴有心排血量降低、组织低灌注、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增高和组织充血,以往可有或无心脏病史。心功能不全可由于收缩性或舒张不全、心律异常,或由于前后负荷的不匹配所致。临床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强迫、面色苍白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中医认为其多属中医厥证、脱证范畴,患者病久心肾阳气不足,心阳宗气外泄,心阳虚脱,神明失于温煦,失其主宰作用,患者出现神志淡漠,但欲寐,甚者昏迷不醒;心阳不能助肺宣行,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喘不宁等症候,病位主要集中在心肺肾三脏。可见,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本病急性期病变主要集中在心肺两脏,病理基础-中医的病机集中在本虚标实上(心气虚为主,痰、瘀、水内停为标,本虚为主,且多兼夹阳虚,这和西医的急性心衰心功能减弱,容量负荷加重,肺水肿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认识方法不同而已。认识到此,治疗也就明确了:祛其邪实,治其本虚。西医的经典强心利尿扩血管本质也就在于此,在临床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同等条件下,特别是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时,辩证加用中成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临床相关指标,参附、参脉,黄芪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中成药制剂,大剂量静脉应用可起到升压强心作用,这些是以被大量临床及实验证实的。事实上,在急性期汤药也是可行的(如果有条件),笔者曾治疗一例心衰患者,辩证为喘脱,肺肾不足者,应用张锡纯的参赭镇气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客观的说,心衰急性期的治疗就目前来看还是以西医为主,这不仅仅是西药的药效及相关的护理工作得当,而且也是经过实践证实的。中医药在急性期应用的普及,有待更好更高质量的中成药制剂的出现。目前的益气养阴(参麦)和益气温阳(参附)及活血化瘀的丹参等虽说有益于疾病的好转,但远远没有我们期待中的那么好,问题在哪里呢?可能和目前我们的制剂水平等因素有关,但还应该看到,心衰时病理基础认识的单一性制约了我们的思路,好像一说心衰就是阳虚、阴虚,事实上还有很多一部分是痰热、肝风等标实证为主,这就要求更多的中成药制剂得出台。在笔者看来,单纯的补气,兼加温阳或养阴是不够的,观张锡纯“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故人 虚极,其肝风必先动,肝风动,即元气之脱兆。又肝与胆脏腑相依,胆为少阳,有病主寒热往来;肝为厥阴,虚极亦为寒热往来,为有寒热,故多汗出。萸肉既能敛汗,又善补肝,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复制最效”;徐灵胎亦云“龙得天地元阳之气以生,。。。。。。凡心神耗散、肠胃滑脱之疾皆能已之。且敛正气不敛邪气。”由此看来,收敛正气在急性期的应用是必要的。在中成药的急性心衰应用的研究领域,应该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复方合剂的研究,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其临床效应应该是很可观的。

2 慢性心衰 缓则治其本

2.1识病因,究病机。心衰是一个逐渐发生发展的过程,在临床过程中,我们所见到的心衰的临床症状是多样化的,如何从这么多症状中把握疾病的本质,抓住患者的证,是真正改善患者症状,改善预后的关键。纵观近些年有关心衰的治疗方案,可以说西医领域有了很大的进展,从心脏血流动力学到目前的分子生物学,可以说,有关心衰的认识在目前先进的科技水平和技术支持的条件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慢性心力衰竭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恶化的背后,存在者严重的神经内分泌激素紊乱。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心室重塑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导致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包括心肌细胞肥大、调亡,胚胎基因和蛋白质的再表达,心肌细胞外基质量和组成的变化等)。在初始的心肌损伤以后,有多种内源性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激活,如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II(ATII),醛固酮,其他如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a( TNF-a)等,在心力衰竭患者均有循环水平或组织水平的升高。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系统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塑,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等,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治疗心衰的关键在于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和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大量的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应用正性肌力药刺激心肌收缩、以及应用血管扩张剂减轻左室射血阻抗一些治疗措施,在初期都能改善临床症状,但长期应用却有增加死亡率的危险,而且有些药物还能引起猝死。而改善心肌重塑的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B-受体阻滞剂,虽在早期对血流动力血改善不明显,甚至恶化,但长期应用却能明显改善心肌生物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因此在治疗上提出了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改善衰竭心脏的生物学特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的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针对心肌重塑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展,从而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住院率。中医就有关心衰的认识,可以说古代就有,只是我们是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罢了,《华佗中脏精》有云;“心有水气,则身肿不得卧,烦燥”。宋《三因方.水肿》:“短气,不得卧,为心水。”《伤寒明理论》曰:“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与茯苓甘草汤。”可见,无论是其临床征候还是治疗及病机,中医都是有记载的。就目前来看,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心气虚是心衰患者的本质并贯穿该病始终,阳虚、阴虚是兼证,在此基础上出现痰饮、瘀血。整个疾病是本虚标实。中医药的临床效果是不容置疑的,可惜的是,好像大家把大部分精力花费到如何证实某个药物治疗心衰的机制方面,而且是研究的越来越深刻,这对于讲究辩证的中医来说,笔者认为是不理性的。中医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讲究的是辩证的和整体观,在临床过程中,特别强调辩证,只有辩证好了,才能方从法出,而法也是从证立,如果连证都辩不出来,那还谈什么论治呢,就象西医一样,没有明确诊断,治疗也就无从谈起。

中医基础辩证范文5

关键词:针灸 理法方穴 辩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55-02

张仲景在其著作中,倡导六经辨证,创造性的总结出中医学理、法、方、药的临床理论体系,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上都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中医能够治愈疾病,“辨证论治”是其精髓所在。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根本原则,是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

《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日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可见,我们在应用针灸治疗疾病时亦需要通过辨证论治方可完成,而理、法、方、穴是针灸治病中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用针灸理论诊疗疾病的过程,分为理、法、方、穴四步。理即辩证,是立法的基础和依据;法是在理的指导下制定的治疗方法,是指导选方用穴的原则;而方承“理”、“法”,由“理”、“法”而立方,下及组成针灸处方的穴位——方和穴是理、法的体现。

1 理、法

理,即辩证,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辨别、分析、综合,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从而得出疾病的证候诊断结论的方法。这就是以后立法的基础和依据,是诊治疾病的第一步。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通过病因作用于病位,产生病理改变而表现为病证,发展为病势的过程。中医认识疾病又是通过病证去分析病理,确立病位,寻求病因的过程,亦即“辩证”的过程。中医辩证分析疾病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辩证纲领,对四诊所获得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获得关于病位、病性、邪正斗争盛衰和病证类别的总印象的八纲辩证方法;有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对四诊所获得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确定脏腑证型的脏腑辩证方法;此外,还有源于《伤寒论》的针对外感病的六经辩证,以及其他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病因辩证和经络辩证等,其中经络辩证对针灸治疗尤为重要。在治疗疾病时根据不同的疾病、病人、环境等选择合适的辩证方法,以得出正确的诊断。只有诊断正确,才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所以辩证,也就是“理”,是诊治疾病的基础和依据。

法,是针对疾病的治疗方法,是对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方法而言。治法需从属于一定的治疗法则,故治病需以理定则,以则制法。这就要用各种辩证的诊断方法,明确疾病的性质、病因、病变部位以及体质强弱、正邪的盛衰等,通过分析归纳定出治疗法则。《素问》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这就说明应掌握病机,追求类属而立法。具体到针灸治病,是根据八纲的理论,结合疾病的病位、病性而确定治疗大法:用针法,还是灸法,或是针灸并用;用补法,还是泻法,或是补泻兼施。另外,还有学者[1]提出补、泻、温、清、汗、通、消、升、降、合十法。举例:合法,指阴阳相合,多在机体阴阳不调的时候用。其特点有二:一是在阴阳经或阴阳脏腑或阴阳部位上同时选穴,以达到调整阴阳使之相合,如气血不合选足三里和三阴交相配,心肾不交选心俞与肾俞相配等;二是在身体的阴阳对称部位选穴,如治足内翻或外翻选照海与申脉相配,治肝脾不调选阳陵泉与阴陵泉等。从广义上讲,针灸治病总的方法是调整阴阳,但合法所说的调整阴阳是有所专治的,不可混为一谈。

2 方、穴

方,即针灸处方;穴即组成针灸处方的穴位。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犹如方和药,相互依存,故以“方药”并称。针灸处方是由穴位组成,但不一定或不仅是几个穴位功能的总和。不同穴位通过相互配合、促进和制约,可以使某些功能增强,也可减轻或消除一些无关或不利的作用。针灸处方是通过辩证、立法后所确立的,是针灸治疗疾病的最后一步。针灸处方很多,体现的治法也不尽相同。针灸处方又有其特点,就是与刺灸法密切相关,没有刺灸法的密切配合,处方不一定能达到效果,甚至出现不好的作用。

针灸处方的组成是选穴、配穴、针灸措施和补泻手法的结合。选穴是针灸处方的主要内容。主穴是在处方中起主导作用的穴位,是针对主证、主症或主病而选用,应该每次必取,而且重点施术,配穴则酌情选用。选穴的原则一般有局部取穴、远部取穴、辩证取穴、随证取穴、特定穴取穴。选穴是配穴的基础、前提和先决条件。配穴的目的在于加强腧穴之间的协同作用,相辅相成,提高疗效。配穴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在具体配穴时应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有方有法,以法统方。常用的配穴方法有:按部配穴法中的局部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三部配穴法,以及按经配穴法中的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子母经配穴法、交会经配穴法。另外还有俞募配穴法、原络配穴法等。

在临床上,组成针灸处方的腧穴有主次之分,施术也有先后之分。《灵枢·始终篇》曰:“病先起于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起于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调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说明施术的先后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尽相同。而且“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例如实热证一般只针不灸,而虚寒证应少针多灸。针刺的深浅不同,其功效也有不同。《素问·刺要论》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灵枢·始终篇》曰:“春气在毫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补泻手法不同,治疗效果也有异。如汗证,先补合谷,次泻复溜,可以发汗;反之则可以止汗。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中“理、法、方、穴”是一环扣一环的,密不可分。临床上多根据病机、确立治法、选择相应的主方,在此基础上,结合兼挟症酌情加减配穴,以便更适宜病情的需要,从而提高疗效。临床针灸医师理解和掌握“理、法、方、穴”,对针灸治病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基础辩证范文6

1共性和个性一般关系的体现

有人将共性与个性比喻成一组彩色铅笔,共性是用于书写、绘画的铅笔,个性是颜色不同。还可把共性与个性比喻成一棵树,共性是整棵树,个性好比树叶、树枝,每片树叶、每根树枝都反映整体信息。

共性指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个性指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两者的辩证关系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共性和个性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中医学的重要特征是辨证论治,体现了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它是个性与共性矛盾的展开。

2.1辩证论治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

中医辨证论治所得的具体证候,是共性与个性特征的统一体。这种治疗观念和思路,在治人与治病的关系上,更重视人;在整体与局部、机能与形质关系的处理上,更重视整体和机能;在对病变共性和个性的关注上,更重视共性。由于个性特征的产生往往与个体对社会、心理、环境因素的个性化反应及体质因素密切相关,故辨证诊断的重点是对个体的个性化特征、个性产生原因和机制进行辨析,最终使个体的多样性个性特征在证候的整体诊断中得到更高层次的统一。要想全面掌握个性特征,在收集表象信息时,必须认真仔细地进行临床观察,收集些能够反映个性特征的表现;同时,在治疗时除要针对共性特征外,还应特别注意对个性特征的调整。中医临床常常在经方或验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治疗,其中作为处方基础的经方或验方的药物、药量等主要针对共性特征,而加减的药物、药量等主要针对个性特征。对个体特征的掌握往往是辨证论治水平的最好体现。

在中医辨证中有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及六经八纲辨证,由于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符合温病病情变化规律,故用作温病的辨证纲领确实有利于温病的治疗。然而,这仅是辨证个性方面的发展,个性并不能代替共性,所以只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不要六经辨证;或主张只要六经辨证,不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而脏贿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十分紧密,既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完全等同的。

2.2中医宏现辩证与微观辩证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中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这8种辨证方法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具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是历代医家总结自身临床经验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结果,统称为宏观辨证。1986年,沈自尹教授首次明确提出“微观辨证”概念。危北海指出微观辨证主要是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方法,对各类中医证型病人进行内在的生理、生化、病理和免疫微生物等各方面客观征象的检查分析,旨在深入阐明证候内在机理,探讨其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提供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客观定量化指标。郭振球认为微观辨证是以中医经典辨证为向导,结合现代新科技,深入到细胞化学、神经递质、激素、免疫乃至基因调节,以阐明病症传变规律的一种辨证方法。“微观辨证”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检测手段,是中医宏观四诊的深化和扩展,对“证”的诊断起辅助作用。微观辨证不能独立于宏观辨证存在,而应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宏观与微观结合以寻求中医“证”的共性与个性指征。

2.3中医的诊断与治疗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中医的诊断和治疗虽然突出个性,但离不开共性。这种个性表现为个人化、个性化、个病化。个人化指这个人所处的环境、综合素质、各脏腑机能等;个性化指个人的世界观、心理状态、性格、饮食习惯、嗜好等;个病化指个人的病有什么特点,和他的个性、个人状况有什么联系,如因果关系等。虽然这些因素和联系是模糊的,但它对我们运用模糊思维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决定性作用。如冠心病病因多种多样,每个病人都有自己的病因组合,有共性,也有个性。这些病因组合可以变化,各病因在某个病人身上的主次位置也不固定,只有把握病人个性,才能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2.4西医学习也要掌握共性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