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方案范文1
1坚持将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与养鱼生产全过
程实习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强化自立自强意识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是基于我国北方地区渔业生产季节特点、鱼类生长特点及渔业生产特点而实施的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教学改革,即从每年四月下旬至十月上旬,在水产养殖专业教师带领下,到校外水产养殖生产实践基地,开展为期半年的亲鱼培养、鱼苗繁育、鱼种培育、成鱼饲养、鱼类越冬全过程养鱼生产实习[2]。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完全脱离了校园“舒适”的环境,如环境卫生的物业管理、品种多样的食堂餐食、外卖洗衣房的方便快捷等等,取而代之的是需要学生自主完成生活区域及生产区域卫生保洁、衣服被褥清洗、餐具自行清理等各种日常生活安排。这是很好的劳动观念教育和劳动习惯养成培养期。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方案,结合实习项目和任务,划分实习小组、分配居住寝室、落实生活及生产区域值日制度,制定与个人实习成绩挂钩的寝室及生产场所卫生检查标准,以“大家长”的身份为学生做好榜样示范的同时,一步一步指导学生什么时间进行寝室通风、被褥晾晒、洗衣做饭(有时会安排学生帮厨)等,让学生切身感受看到劳动成果的快乐、体味到在校学习时后勤服务人员的辛苦和家人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每一份付出的辛勤。半年实习下来,学生们变得勤快了、眼睛里有“活”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懂得尊重劳动成果,尊重为他们学习和生活提供保障的人们,自立自强自律意识明显增强。
2坚持将生产劳动教育与养鱼生产全过程实
习相结合,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渔业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在池塘养鱼实习过程中,都要面临着劳动关,即与养鱼生产紧密相连的劳动关,如打伏草、肥水发塘、池塘清淤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格,体会用劳动获取养鱼丰产丰收的喜悦。打伏草是在池塘养鱼生产中,由于池塘周边杂草翻生,即容易藏匿敌害,又影响池塘通风。为了避免用药除草后因降雨将残留药物淋溶到池塘而破坏养鱼水质,所以常常采用三伏天晴天中午气温最高时用镰刀沿杂草根部去除,即可有效遏制杂草再生。同学们在老师及渔场师傅的示教下,顶着烈日,弯着腰、流着汗,手上磨出了水泡,但为了实习小组集体荣誉和自己负责池塘的养殖产量提升,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晒黑的脸庞、长成了老茧的手掌,相互帮助后的喜悦,都将这份实实在在的劳动成果融入到了养鱼生产实习的成果中,由衷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与伟大。又如在养鱼生产实习中有个“发塘”环节,即将1cm左右的小鱼苗(俗称水花)通过池塘施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经15d~20d长成3cm左右小鱼种(俗称夏花)的生产过程,其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就是通过施粪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刚开始,同学们抵触情绪很大,粪肥往往大味又脏,谁都不愿意去做,甚至认为生产企业应该直接购买“开口饵料”或渔场工人施肥进行天然饵料的培养,不是实习应该完成的任务。在指导教师认真讲解肥水发塘高效环保又节约成本的专业知识原理和亲身示范下,原来带着手套口罩“全副武装”的同学们,看到一车车基肥被渔场其他池塘养鱼工人拉走的时候着了急,撸起了袖子、甩开了膀子,“抢”了起来,并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粪肥中加入1%的生石灰,即杀菌消毒又提温促进发酵,使投放到池塘中的粪肥短时间内培养出天然饵料,看到投放的小鱼苗吃着可口的食物长得快又不得病,给企业节约成本的同时用劳动获得了渔场师傅、企业领导和实习指导教师的肯定,真切体会到了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和用生物技术进行养殖生产的安全、生态与高效的环保意识提升[3]。
3坚持将志愿服务性劳动教育与养鱼生产全
过程实习相结合,培养学生懂得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他人和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感在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中,在带队实习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立鱼病防治、水质调节、投饲技术等志愿服务小组,在实习之余为当地及周边水产养殖业户提供技术咨询和上门服务。周围渔场交通不便,自愿服务队小组或徒步,或骑自行车、乘坐三轮车等往返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路程,采集水样检测分析、收集病鱼样本进行解剖镜检、鱼池实地踏勘等,提出水质改良方案、饵料投喂方法和鱼病防治措施,常常一忙起来顾不上吃饭,来不及换装就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当池水好了、鱼吃料了、病鱼少了,鱼户亲切称他们为鱼大夫时,那份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志愿服务的劳动成果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劳动创造美和劳动带来的快乐。
4结语
通过师生共同参加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实践,深刻体会劳动教育特征具有:一是鲜明的思想性,强调劳动是伟大的、劳动者是最光荣的,重点是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崇尚暴富、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二是突出的社会性,要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4];三是显著的实践性,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劳动认识世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5]。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翟秀梅.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提升学生服务能力的研究[J].黑龙江水产,2019,(4):6-10.
[2]刘畅.《水产品营养与烹饪》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水产,2021,40(3):38-41.
[3]朱世荣,颜相君.高职院校水产养殖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J].黑龙江水产,2019,(4):34-35.
[4]田曙曦,陈文钦,周乔.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水产,2019,(4):38-41.
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方案范文2
关键词: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36(2015)06-0044-04
目前,随着国外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和国内普通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以来,民族院校也普遍开展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提高民族院校教育质量,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素质方面起到了良好效用。但依笔者的观察,民族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民族院校的内在发展要求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对文化素质的内在需求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民族院校因为有普通高校的特点,又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实际情况,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时候,不能照搬照套普通高校的做法,应该探寻适合民族院校自身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路径方法,将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高素质民族人才和可靠接班人上做出新贡献。
一、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各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
民族院校存在着个别领导、部门和教师对文化素质教育认识错位的现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而这些个别领导、部门、老师把文化素质教育看成一种工作形式,存在着措施不力的现象。此外,民族院校因历史原因,大多基础比较薄,部分民族院校因经费问题,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投入不够,致使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只能简单化甚至形式化,各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
(二)重特色建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不够理想
民族院校普遍重特色建设,民族理论、民族艺术、少数民族文化等学科课程得到非常重视,但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相对就投入不足,对大学文化精神方面研究也不够,学校文化建设较差,层次不高,客观上弱化了文化素质教育。
(三)重专业教育,轻视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在民族院校的开展,使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实际工作中,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民族院校没有得到同样的重视,部分民族院校误把文化素质教育当作了专业教育之外补充教育的东西,在这种观念引导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被放在了一个次要甚至不太重要的位置上,两者没有得到同样重视,造成两者在事实上无关联甚至撕裂的局面。
(四)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得到很好融合
由于多年课堂教学养成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习惯只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而不能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很多教学采用的仍是以前的教学老路,专业课传授的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传授的是文化知识。在这样的局面下,很难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很难让其均衡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如何合理地搭配并能渗透是民族院校要解决的问题。
(五)重人文知识传授而忽略人文精神提升
很多民族院校错误地把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阅读人文书籍,传授文化知识上面,这背离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完满人格。文化素质教育若不把归结点放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提升上,就会使文化素质教育成为民族高等教育的点缀。
(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备
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形成,但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不够,随意性较大。二是课程质量不够高,有的公共课没有教材,有的课程老师备课不到位。三是有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比较陈旧,内容前沿性不够,不能反映世界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就。
(七)实践上急于求成而缺少统筹考虑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实践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当前一些个别民族高院校突然增设了过多的文化素质必修课、选修课,并大面积增设了社团文化组织,让老师学生苦不堪言,其后果令人堪忧。
二、民族院校要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一)要提高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
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涵义,杨叔子、胡显章、李曼丽、王义遒、金顶兵等人进行了探索研究,从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界说或限定,它们的观点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我个人认为教育部给定的定义最为合理。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文化素质教育下的定义:“文化素质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2:。它包括了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等四个方面,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必须从这个定义出发,去设计方案,并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民族院校民族学生较多,由于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教育欠发达影响,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所接受人文和科学教育普遍不足,所以民族院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必须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两方面内容,对各族各学科学生对等进行两方面的教育,把各族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很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全面发展的、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提高对开展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1.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3:。当前,科学教育得到全世界全社会的空前青睐与重视,而人文教育受到普遍冷落,从国内外的有关报道和研究结果来看,给世界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各个国家开始重视人文教育,开始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同步发展。在这种时代下,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素质教育。
2.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客观要求2:。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科技发展呈现知识高密集和综合化的趋势,人们的知识结构处于大调整综合阶段,我们只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才能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质、人文素质。
3.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2:。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参加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感召下,大学生的人格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人生境界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有利于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有利于他们成为“四有”人才,有利于他们成为我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文化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内涵丰富,范围广泛,准确理解和把握其主要内容,对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素质教育应包括人文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审美教育、国防教育、身心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内容。人文科学教育应重点放在语文根基、民族语言、史地知识、美学基础、哲学素养等方面,通过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自己、他人以及环境的关系,增强人文关怀的意识与能力,理解人生的目的与意义,从而树立起高尚的理想情操,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自然科学教育应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自然科学方法的训练,通过自然科学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一定能力。审美教育即美育,借助判断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国防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军事理论教育、军事技能教育、日常生活作风教育等内容,通过国防教育,要使学生具有捍卫国家、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世界和平的意志与能力。身心教育应包括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两方面内容,使学生掌握身心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劳动教育包括劳动观念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劳动习惯教育、社会公益劳动教育、自我服务劳动教育等内容,使学生形成劳动光荣思想,通过劳动自食其力和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
四、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方法
(一)建立有利于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
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在领导和制度。各民族院校要成立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组织机构,专门从事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和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担任负责人,要有固定办公室,固定工作人员,专项文化素质教育经费。要制定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方案,形成科学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规章制度。要根据民族院校实际情况和生源组成情况,对不同学科专业,分别提出要求,分步实施,分类指导。要统筹不同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真抓实干,深入推动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二)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是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头脑中只能有了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具备了一定高度的素质,才能按照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确定教学目的,才能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到每一门课程中去,贯穿到每一节课堂中去。民族院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内容。
(三)建立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在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建立文化环境就离不开课程教育,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安排。从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与根本出发,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情怀,坚定走社会主义的信念;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传统和制度,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培养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与施展才华的能力;帮助学生增长历史文化知识,拓宽眼界,形成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加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民族观、审美观教育,不断加强学生对上述“六观”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四)要克服对民族特色以外课程不够重视的问题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一名大学生应该达到的理想境界。过去,在民族院校课程设置中,很重视民族特色课程,其它人文课程相对重视不够。人文学科所占比例较小,在文科学生中自然科学课程则可能没有。今后,要特别注意,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考虑到学业时限、专业实际、各族学生的差异,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整个民族院校课程体系中要体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层次性3:的特点,分层次,有步骤,循序展开。
(五)通过一、二课堂科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第一课堂,文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第二课堂。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分为知识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第一课堂体现的是知识性课程,学校要将经过全方面考虑,将予设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安排在第一课堂传授,例如内蒙古民族大学安排了20多门文化素质教育课在第一课堂讲授,深受学生欢迎。第二课堂要体现体验性课程。文化素质的本质是将精神气质和人格品质内化于人的心灵。那么怎样内化呢?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熏陶,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悟、升华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和品格,这就要安排体验性课程。第一要举办系列文化素质教育讲座。通过举办适合学生特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讲座,吸引学生来参加,吸收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激感,受到教育。当前,内蒙古民族大学在校园中坚持开展讲座活动,讲座内容既有人文知识又有自然科学的基础方法问题;既有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又有世界形势和文化发展热点;既有主讲人的精彩讲授,又有听众的提问,还有相互的讨论,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第二要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开设这方面课程的目的是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促进文化知识向素质的转化。每年举办的课程主要有校园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体育节、少数民族文化节、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民族团结教育月,另外设有文学社、诗社、书法社、摄影社、无线电社、天文社、国防社等百余学生社团,这些社团在学校的指导下,开展讲座、讨论、阅读、辩论、研究等文化素质活动。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内蒙古民族大学这些年就开展了上述文化素质体验课程,通过上述课程,各族学生不但增长了文化知识,而且边参加边体验感悟升华,将知识逐步转化为了自己的精神和素质。
(六)利用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民族院校除民族特色外,还和普通高校一样具有传播科学和文化的功能,校园应该充满深厚的文化气息和科学氛围,这样才有利于推动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民族院校要加强建设高品位高格调的人文景观,主要包括:道路、广场、楼堂、亭阁、画廊的命名;建造有文化或科学精神意义的牌匾、楹联、雕塑、塑像、奇石;在教学楼、图书馆、阅览室、会堂悬挂科学家和文化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生平介绍等;在校园道路、广场、花园周围设立精美的警示牌、文明寄语、文化鉴言等4:,充分发挥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D:.教高司1998:2号.
3:谭秀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160.
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方案范文3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简称《课程方案》)是指导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校)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指导性文件。其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重要前提。课程方案制定的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各高校培养人才的高低。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其培养目标是指培养本专业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课程设置主要是必修课(1126学时、60学分,占56.1%)包括必修课和一般必修课,选修课程(880学时,50学分,占43.9%)主要包括方向选修课(约530学时,31学分)、任意选修课(不少于350学时,1分),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践(10~12周,其中见习l~2周、实习8~10周),科研实践(毕业论文、学术活动)。其中教育实践是学生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环节。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教育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为出了多元化的特点,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但是《课程方案》却没有对教师的核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做特殊的、具体的要求,没有体现出对教师教学能力重视。很明显滞后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因此,各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应考虑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从课程设置看,教育部很注重体育基础学科,忽视人文学科课程和教育类课程,而且理论选修课较少、技术选修课较多。从教学实践环节看,学生实习时间太短(只有10周),这一点与国外教师教育明显不同,比如英国的学校非常重视教学实践课,其课时量远超过200课时,同时通过微格课程的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法国的教师教育业非常重视学生的教学实习,其教学实践达到486学时。
2对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
由于西安体育学院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唯一所高等体育专业院校,其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时间长、规模大、人数多,是体育教育人才主要培养基地。所以本文以西安体育学院2004年教学计划中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例对陕西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进行分析。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以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636学时、占23.9%)、专业基础课(548学识、占20.6%)和专业课(648学时、占24.4%)。选修课(828学时、占31.1%)和实践性教学活动(教学实习10周)。
西安体育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2003年《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保持了高度一致,都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同的是西安体育学院强调了人才的专业性,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等,体现出为中小学培养人才的特点。必修课划分更为具体,但是课程设置只是强调了体育基础学科,忽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选修课也缺乏对教育类课程的重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向课程目标转换时没能突出为中小学培养教师人才的特点,课程设置脱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忽视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缺乏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专门课程的开设以及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专题课程的开设。教学实习时间太短,实习前的培训主要是常规口令练习和中学校园集体舞练习,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和从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培训。西安体育学院新修订的08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与以前相比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但是教学实习时间的规定、实习前培训以及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专门性课程仍没有得到重视。
3结论与建议
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方案范文4
【关键词】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存在问题 发展策略
【课题来源】山东省枣庄市二O一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计划软科学项目《素质教育基地创建实践与研究》(编号:2012RKGA01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06-02
创建校外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创新教育培养人才模式的客观需要,对促进中小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其它教育资源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实践基地建设,面向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教育观念更新,实现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相互渗透,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我市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于2009年在市第一职业高中办学基础上进行功能性改造而成,拥有教学楼、实训楼、拓展训练场等活动场所,开设有素质拓展、电子制作、物理探究、生活化学、数学好玩、礼仪训练、音乐体验、冲浪e世界、生物与环保、家政实践、布艺、剪纸、摄影、计算机拆装、篆刻、航模、中国书法、家用电工、避险与救护、折纸、手工编织、泥塑、传统体育等23个活动课程,并与当地村民合作开辟学生农业实践区,日接待近500名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是一所集劳动教育、艺术教育、科普教育、军事拓展、生命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这种教育方式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看,都是新生事物,况且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尚未被完全扭转,因此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及教育管理模式方面还面临不少问题。经过几年的建设与运行,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也摸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同时我们对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创建发展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作为一项课题,我们申报了山东省2010年教学研究课题,目前已顺利结题。
一、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问题。
创建校外学生综合性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无论选择何种类型的实践基地,如果以县区为单位的独立建制的实践基地少则需投入几百万,多则上千万。利用原有教育资源改造或利用社会资源整合而成的实践基地虽投入少,见效快,但至少也需要上百万元的投入。按照目前的教育经费投入方式,创建校外学生综合性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没有专项经费,同时,在收费方面也受到很大的限制。这制约了校外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发展。因此,创建校外学生综合性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需要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政策及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2.师资配备问题。
创建校外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必须要建立一支本领过硬、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专职教师队伍,这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可靠保障。但由于这是一项新生的教育项目,与学校校内教育教学有着较大的区别,能适应这一教育的教师很少。我市校外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由职业高中转型创建而来的,原有师资多为普通文化课教师、职业技能教师,不适应素质教育实践教育教学的要求,实践基地教师须达到的要求比学校教师更高,他们既要具备教师资格,又要掌握其它专业技术。同时,实践基地的工作性质和环境决定了教师工作量大且比较艰苦,再加上基地是为学生提供无偿服务的,没有创收项目,而会造成福利待遇差,会导致基地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职称评聘也还要走普通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带来了一些问题。
3.基地特色问题。
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功能之一是为培养人才、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那么实践基地建设应体现我们滕州地域特色。可是我们所开设课程模块过多依赖现实条件,科学性、合理性、时代性、趣味性不足,同一门类重叠,部分领域课程缺失。
4.目标责任问题。
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相比,目前我市的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造成了滞后和被动局面。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实践基地建设发展规划不够明确;二是由于基地建设刚刚起步,教育行政部门对基地的目标责任制考核还在探索阶段;三是基地的实践教学目标定位还不够清晰。
二、改进和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主管部门要把对基地工作的管理和对基地课程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帮助基地领导和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各基地要从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如成立专门的课程领导小组、建立课程评价制度等,加强对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管理,努力打造规范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2.制订明确的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发展的规划。
依托现有资源,充分利用本地、本土的社会资源,合理布点,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着力做好现有资源的整合优化工作。各地在规划时,要统筹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盘活存量,充分利用流量,要把各种教育资源优化整合起来,发挥综合效益,逐步建立起特色鲜明,互为补充的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3.多渠道筹措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资金。
努力形成以教育部门为主、社会多方筹资共建实践基地的局面。坚持政府投入、资源统筹整合、勤工俭学收入、服务性收费、市场运作投资、吸收社会资源等多种途径,筹集实践基地的建设资金。重视创建投入的同时,对于基地运营经费更是不容忽视,实践基地对学生开放实践之日起,就需要承担各种正常耗损及其意外损坏,还有许多实验材料是不可重复使用,这些都是不小的开支,所以对于资金投入一定要预算周密、科学、合理。
4.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批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师资管理队伍是实践基地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做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实践基地指导教师的专业技术和指导水平。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教育科研工作,根据需要不断进行活动项目创新,优化、完善活动内容与形式,积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基地业务部门要坚持节查、日评、周反馈等形式强化课堂教学监督外,定时开展“听、评、纠、思、创”相结合的模块大教研,使课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更贴近学生生活。开展校级示范课、组内公开课等系列听、评课活动。充分利用休训时间,组织教师开展阶段反思,摆查思想、心理、行为上存在的问题,组织研讨会。
5.精心开展课程研究。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以提升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发系列化、体验性实践活动课程。
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大力开发校外课程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与社区、公园、绿化站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多方开辟活动场所,如风景区、博物馆、敬老院、污水处理厂、气象台、科技馆、德育基地、社区等,并与这些单位签订活动协议,保证学生实践活动能顺利开展。因地制宜地、灵活多样地开展各种突出地方特色文化的实践活动。
6.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建设。
一是立足校外素质教育基地的特点,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对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明确人员,落实责任,确保培训效果及培训安全。
二是完善教学、考核体系,逐步形成一套全面、规范的教学、考核体系,从而为学校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和生机。
7.实行校际联动。
基地和参训学校协调配合,明确管理职责,重抓细节落实,确保培训过程平稳有序。主动联系,提前筹划。每次培训提前1-2周与参训学校联系,将学生所带物品清单、基本注意事项、作息时间表等材料提供给参训学校,并就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关键环节进行详细交流,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初中学校的具体情况安排好车辆,排定课表,调整好宿舍和行政教室。基地挑选的有责任心、有爱心、有激情、有能力的骨干教师,为各班配备了协助管理员,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消除学生管理上的时空盲区。基地政教处严格按照工作规程认真操作,天天检查天天量化、统计汇总公正公开。
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方案范文5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小学教育课程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劳技课在注重通过学生亲身参加劳动实践,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具备应用科学技术于生产劳动之中的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渗透其中,以使素质教育的重点能在劳技教育中真正落到实处。近年来,我们结合小学劳技课教学,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实际出发,进行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重视激发创新动机
以往的劳动教育主要以“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引自《劳动课教学大纲》)为基本目的,尽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同上),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方面是被忽视的。正如德国心理学家威台海姆所说:“严格的机械训练致使学生的思想麻木不仁,唯有引导学生自由地探索、灵活地思考,才可能导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可见,当今的小学劳技课,如果仅仅以传授学生从事某些劳动技能为目标,只是机械地教会学生重复操作,就不可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跟上经济、社会、科技快速发展的步伐,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才能使学生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1.结合劳技课教学内容,及时介绍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新创造、新产品。科学新发明、新创造、新产品是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独创性思维的辉煌成果,凝聚了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让学生直面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涌现的新发明、新创造、新产品,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如我们结合《养蚕》《采桑》和《学刺绣》等课文内容,向学生介绍了日本的养蚕研究最新成果――他们养的家蚕不吃桑叶,而吃科学配制的饲料。这一养蚕新方法大大提高了丝绸生产质量,对我国的丝绸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现在,我国的最大丝绸生产基地吴江市也已引进这一养蚕技术。这就是国际竞争,也就是科技水平的竞争。了解了传统养蚕技术的创新成果后,学生普遍感觉到耳目一新,大大增强了民族生存的危机感和面对未来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竞争意识。
2.结合劳技课教学内容,有目的地介绍科学家的生平故事。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包含了许多艰苦卓绝的创造发明经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最生动的现实教材。劳动课教学中,给学生适当介绍科学家的生平故事,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奋发学习的榜样,更能激发学生确立长大后为创造发明奉献终生的大志。如结合学习农业种植劳动内容,我们给学生介绍袁隆平培育超级水稻,登上世界绿色革命顶峰的故事;结合木工制作劳动内容,介绍鲁班、蒯祥的传奇故事;结合学生家电使用的劳动内容,介绍爱迪生、钱学森终生致力于科学探索的故事。由此,教育学生向科学家学习,胸怀大志,激发学生立志成才的使命感。
3.结合劳技课教学内容,适时介绍有关的历史故事。我国的近代史是一段由于科学技术落后,惨遭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瓜分的历史。结合劳动教学师生共温这段羞辱史,可使学生从中汲取深刻的历史教训,从而坚定未来从事科技创新的决心。如我们结合学习《制作“动”画――》《做舰艇》等内容,向学生简要介绍林则徐,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中国历史上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一个壮举,但当时满清政府腐败,武器装备非常落后,最终归于失败。这一历史故事让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科教兴国”的紧迫感。
二、勤于引导创新实践
美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曾指出:“至于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实并没有现成的答案,最好的方法是给他们一些例子,让他们参与,在一种从头到尾的参与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创新,只有通过直接经历,才容易理解创新是怎么回事。”也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在创新实践――创造性劳动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积累和形成是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获得创新灵感的基础。学生的创新实践可以在课内通过完成劳功作业来实现;也可在课外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劳动兴趣小组活动来实现。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共享创新过程和可能产生的成果,使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到新的境界。
如学校少先队大队部举办的“做风车”比赛中,当三(3)班48位学生各做成了一个纸风车后,教师向他们提出:“能否为全班48只风车做一个精致的造型?”经过讨论,孩子们想出了一个方案:做一辆小火车模型,把风车插在火车两侧,一定很新颖别致。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小火车能不能开呢?”有学生提出,车轮就用现成的赛车轮子代替;又有人提议,可以给小火车装上赛车的小马达,一只不够就用两只、三只……使它能开动起来;火车一开,车上的风车受流动空气的推力就会转动起来。他们说干就干,分工合作。通过全班学生动脑动手,一辆电动小火车模型终于制成了,上面插满了五彩缤纷的纸风车。开关一开,小火车自己跑了起来,纸风车跟着飞转起来,孩子们禁不住拍手欢呼。在全校50多个班级的风车比赛中,他们获得了全校唯一的大奖。这样的创新实践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大家普遍反映获益匪浅。
三、注重激励创新精神
教学评价既指向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还指向学生今后的学习行为,它对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发挥着导向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课程评价”部分强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往的劳动课成绩评价,偏重于对劳动成果和劳动态度的评定,显然,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劳动课评价体系必须加以完善和改革。为此,我们把“有无创新精神”纳入评价体系之中,把劳动成果、劳动态度和创新精神综合起来考虑,并改变以往的百分制和单纯的等级评定方法,采用“三星制”方法评定。基本上达到目标就打一个星(“”),较好地达到目标就打两颗星(“”),三个方面都很好的打三颗星(“”)。倘若在创新思维和创造上有突出表现的甚至可以打上四颗星“”。每次上劳动课,教师都要鼓励学生不忘创新,提示学生要“多想一想有没有更好一点的设想和办法”。每节劳动课的总结评价,都要对有创新尝试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例如在学习《清蒸鳊鱼》一课时,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烹饪方法的基础上,分组操作实践。同时,教师提出:“怎样使你们一组的清蒸鳊鱼在色、香、味、形等四方面胜人一筹?”学生们积极动脑,纷纷出谋划策:有的给鳊鱼背上划出花纹;有的把葱花、姜片围成图案,并加上好看的红辣椒丝;有的在出锅时淋上香喷喷的麻油;也有的给蒸好的鳊鱼浇上番茄酱。由于大家都有创新探索,清蒸鳊鱼制作得各有特色,老师给每个小组都打上了“”。
又如,二年级学生学习《剪贴小鸟》时,有位学生没有按规定要求把材料上印制的“小鸟”剪贴到底版上,而是把材料边角上一群小鸟图样的花边剪贴了上去。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原来的小鸟太大了,贴上去不好看。边角上的小鸟贴上去,才像是天空中飞鸟。”虽然这样的剪贴似乎不合“要求”,但从实际效果看这位学生的想法又合情合理,于是评价时老师给他打了四颗星“”。
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方案范文6
关键词:印度 公民教育 特点 启示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的发展中国家,不但有灿烂的古代文化传统,而且有近代西方的文化理念。1947年,印度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1独立,并于1950年建立了联邦制的民主共和国。自此,印度的公民教育承担起了培养适应民主共和国发展要求的合格公民的重要使命。“赋予学生民主的公民资格,灌输体现印度文化传统的道德价值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3]培养公民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树立宗教共存的观念,通过渗透性的教育方法培养公民的世界眼光既是印度公民教育的具体内容又是印度公民教育的显著特点。
一、独立后印度公民教育的特点
(一)以历史传统为依托,发扬民族爱国精神,注重公民教育的民族性
18世纪中叶,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在长达200多年的殖民压迫中,印度教育深受英国殖民主义教育的影响,逐步西方化和殖民化。19世纪30年代,担任国民教育委员会主席的麦考利起草了教育备忘录,“其目的就在于造就一些具有印度的血统与肤色,但却具有英国人的道德、才智、见解和情趣的人,并且用这些受过英国教育影响的人影响一般平民百姓” [4]。现在英语仍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西方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对印度公民仍有深刻的影响。
20世纪中叶,获得独立后,印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以维护印度来之不易的和统一。所以,“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印度为自由而斗争的历史、政治制度、宪法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就成为印度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 [5]。1952年到1953年,印度教育委员会就明确要求:独立后的印度中小学应向儿童灌输民主爱国思想,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加强品德修养。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认同感,忠诚于国家的合格公民。而且印度学校普遍的课程设置里,包括印度历史与文化,印度与世界各国的自由斗争或独立运动史,印度社会和经济生活、社会发展史等。这些课程无不体现了印度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国家意识、国家完整、国家统一、爱国主义”是在印度文化传统中概括出来的公民普遍的价值要求。
(二)以多元宗教为社会大背景,体现公民教育的宗教性
印度是多宗教的国家,宗教在印度具有根深蒂固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印度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广义的宗教教育不仅包括向公民传授宗教教义以提高公民的精神和人格,还包括培养公民宗教间的共存意识以实现不同宗教的和谐和国家的安定。印度的宗教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有力支撑也是极具特色的一部分。
宗教教育有利于培养公民的人生价值观,形成印度民族特有的性格和心理。如作为印度第一大宗教的印度教,它所提倡的忠诚、非暴力、超脱欲望、自我克服、纯洁等美德与世俗社会中普遍的道德规范是一致的。印度的宗教教育不仅培养公民的精神和人格,而且还教育公民乐于承担责任、追求真善美,对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非常有价值。
由于多种宗教并存,在印度宗教冲突时有发生,如何实现宗教之间的宽容和共存,实现国家的和谐和统一,既是公民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宗教教育的重要使命。“1960年发表的委员会的报告,认为应提倡对印度的重要宗教进行客观的、比较性的、富有同情心的学习。并且提出如何在小学、初中、大学分阶段、分层级的进行宗教教育的建议。”[2]不同阶段有适应不同阶段的宗教教育内容,从而使学生尊重每一个人的,形成宗教共存的观念。
印度的宗教教育是印度公民教育最有效、最普遍的途径,它渗透在印度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伊斯兰学校、基督教会学校等宗教学校,在印度教育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印度公民的日常生活、集体礼拜也是宗教教育的显著手段。在这些活动中,公民可以了解不同的宗教文化,形成合作共存的宗教理念。
(三) 以社会活动为主导,体现印度公民教育的实践性
印度的公民教育除了通过专门的课堂教学引导受教育者学习必要的公民知识和道德价值外,还非常重视通过社会活动让学习者在实践中践行和内化正确的公民职责和伦理道德。“在普通教育课程中,劳动教育极具印度特色,它实际上是甘地基础教育思想在印度新时期的体现”。 [6]
20世纪70年代,印度开展了一系列的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教育效果十分显著,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普遍欢迎。如国家服务规划、抢救饥馑洪水之灾的青年运动、反污染反疾病的青年运动、改造农村青年运动等。学生亲身参与这些活动,不但为国家和社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还使他们明确了自己所担任的社会责任,确立了为群众服务的观点。同时还获取了实际知识补充自己的学业,培养了团结、合作、交流的技能等,为民族和国家培养创造未来的合格公民做准备。
1999年,印度政府根据查范委员会关于人类价值的报告也提出重视实践活动的建议,指出学校应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和孤儿院提供社会服务,在实践中体会各种社会责任和道德价值。有意识的开展校园活动,为道德和宗教价值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人权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印度在进行人权教育的方法上特别注重受教育者的实际参与。如“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案;让学生亲自讲授有关人全都概念;对某一观点提出疑问,并交换意见,鼓励学生思考他人的观点,公开而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