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院资金审批制度

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文1

【关键词】医改 医院 内部控制 制度 完善

引言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经济单位以及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建立的一项相互制约的职责分明制度和业务组织形式,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目标是为了能够提高改善企业以及组织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为了保证医院资产安全、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以及提高经济效益,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市场的竞争力也逐渐加强,为了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管理。其中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实行内部管理的核心,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助于在经营发展中有效地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必须实现以下目标:对医院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进行保护,并确保其有效利用;确保会计信息以及其他有关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时效性;确保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都符合于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最大化地减少成本费用,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成本、费用;对错误和弊端实行预防和控制,一旦出现问题,迅速制定解决方案,及时、准确地解决问题;确保医院各项事务有序进行。

二、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首先必须要对医院的各项经营活动的程序规范进行明确规定;其次还要选择一定的关键点进行控制,实现各点之间的相互牵制;最后如果有需要的话,还要建立一定的补救措施,以对所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补救。所以关于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对货币资金控制制度的完善。医院对于和资金有关的业务,应该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例如货币资金的保管和收支。最大化地分离一些货币资金业务办理的不相容岗位,以实现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有效地确保资金的安全。例如,医院资金出纳岗位实现和资金收入、支出登记岗位的分离,实现和会计档案保管岗位的分离,并对医院挂号室和收费处等地的票据和备用金实行定期清理核对制度;禁止医院负责人的直系亲属来担任医院的财务机构负责人,其次医院财务系统的有关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也不能去担任以上和出纳员相分离的工作岗位;对于医院的有关资金使用、保管问题制定一系列的细则;对于医院的重大经济事务的处理,必须有医院管理层集体决策和执行审批制度

(二)采购和付款制度的完善。对医院药品、材料以及器械的采购和付款制定一定的内部控制程序,对相关请购、审批、订立合同、采购以及验收、付款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一定的加强,以对采购风险进行降低,减少采购过程中回扣问题的存在。医院的相关采购业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能够进行有效控制,就要实行以下制度:实行请购和审批、供应商确定、合同订立以及验收付款等不相容职业的不混岗制度;对于一些在预算外的,但是病人急需用的采购工作,要有一个明确的处理规范和授权采购制度;对于一些技术性比较强的重要医疗机构的采购,一定要有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还要有集体决策制度;对其验收制度进行完善,并实行验收和入库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合同定金和预付款需要建立授权批准制度。对于采购物资的发票、验收单以及入库单等都要有相应的明确规定。

(三)对于收入的有效控制。医院的收入主要包括有:药品销售、医疗保健以及劳务等所取得的款项,所以对其有效控制就要采取:对于一些不相容职务实行单独设岗制度,严格的预收现金、出院补交款以及出院退款审批、授权制度;对于医疗欠款要有分析和催款制度。对于已经注销的坏账也要做好备案登记。

(四)对于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首先医院应该树立一种医疗成本费用控制意识,对各项成本费用建立管理制度,采取一定措施,对医疗成本费用进行有效降低,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完善各科室的成本预算制度和成本总预算制度,实现科室的人员定岗、定编和物资定额;对于费用的开支范围以及标准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审批制度,对于超出预算的费用也必须要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实行各科室费用预算完成指标的奖罚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医院内部的成本费用报告制度;必须查明超出预算部分费用的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五)财产物资的有效控制。医院物资财产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购入、领用、处理等制度,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建立固定资产的购入、出售以及调拨的讨账,并对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进行完善,确保帐实相符,对于重大资产的处置一定要有集体决议制度,对于出租或出借财产要有相应的审批制度等。

(六)对于票据、收费以及内部审计的控制。健全票据和收费工作的管理制度,对挂号、门诊收费以及住院收费的程序进行规范,并建立收费稽查制度,避免乱收费、贪污挪用情况的出现。建立内审小组,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工作,明确规定其审计程序、方法以及范围。

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文2

一、医院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

(一)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医院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将所有的收支核算业务集中起来,然后由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进行统一的账务处理和日常管理,可以改善和优化医院自身的资金结构,统筹调配医院内部资金和资产,从而极大地提高资金使用率和资产使用效率。由于医院能够很便捷的调剂自己下属医院的闲置资金,这样的话,可以实现集团内部医院与医院之间的资金拆借,盘活沉淀资金,提高集团内部各家医院的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医院集团总部合理控制贷款整体规模,减少因银行借款产生的财务费用,降低医院整体运行成本,也极大地节约了医院财务人员因资金投融资业务而耗费的时间与精力。

(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财务管理职能

首先,医院会计集中核算的所有业务必须严格依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规定,采用统一规范的核算方法对会计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实现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以及统一性,会计信息和会计数据的质量就更容易得到保证。同时,由于会计集中核算实现了内部财务数据资源的共享,医院集团内部各种财务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渠道就比较畅通,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等财务管理措施可以得到有效实施,医院总部就可以随时掌握和及时了解下属医院或是部门的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的状况,并依此督促检查其工作和经营状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善,那么医院的财务工作的重心就自然从会计核算转变为管理分析以及决策的支持,财务管理和控制的职能也就可以更有效了。

其次,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所有的会计人员均由医院总部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使用,隶属于医院总部财务部门直接管理,各下属医院的会计人员均由其直接委派,禁止会计人员和所核对的下属医院存在任何经济利益关系,并定期的进行轮岗或者是轮换。被委派的会计人员的考核和日常业务工作等都由医院总部的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会计人员无论是在行政上还是在业务上均不受下属医院的管制,与下属的医院部门之间保持一个平行独立的运作模式,从而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医院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责任划分不清

我国《会计法》中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负责”,从而明确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并对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行为加大了惩治的力度。如果医院采用了会计集中核算模式,那么也就相当于取消了其下属医院的一些会计岗位,并且也不能再履行会计核算职能。如此一来,就会与《会计法》里的相关规定有所差异,所以就必须首先明确会计责任的归属问题,即:到底是“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承担责任还是下属医院来承担责任。

(二)影响下属医院的积极性

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下属医院的财务管理权限肯定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资金使用权和审批权受到了限制,其经济行为也自然受到了一些影响等。在这样的情形下,极易导致下属医院轻视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影响下属医院经营发展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会导致医院总部业务的开拓与发展受影响,严重的则会导致人才与客户资源的流失,这种隐性损失是难以估算的。

(三)会计核算与物资管理脱节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各下属医院将不再设置会计核算这一岗位,会计核算的所有工作将移交到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统一办理,但是这并不代表财产物资也会转移,相反,这些还是由下属医院自己来进行管理,因此,财产物资的实际管理和实际会计核算相分离,如果管理不善和监管不到位的话,必然会导致某些下属医院财产物资管理薄弱问题的出现,若是不及时加以解决,就容易导致医院内部腐败现象的滋生和医院资产的损失。

三、医院财务集中管理下的会计集中核算

(一)财务集中流程

财务集中流程设计的总体原则是:对医院总部的财务组织结构进行彻底的改革,可以先在医院总部设立财务共享中心,并保留各下属医院的财务部门同时调整它的职能,将其独立核算的权利取消;对以往的审批权限不加以变动,同时也不变动各个级别医院的业务决策权;报账应分散,但核算应集中,并且要深入到医院的每个级别的业务前端来收集最真实的报账信息,然后再由医院总部的财务共享中心进行统一的核算处理;要对风险的控制逐步的加强,并坚持会计核算和预算、合同控制三者相结合;对资金的收付要更加集中,并且对资金的管理也要逐步的强化,尽量减少资金的沉淀,要努力提高医院资金使用的效率;要提高医院财务的标准化与自动化,提高医院核算的效率。

(二)会计集中核算方案的设计

1、做好内部组织的划分

生产高质量、标准化且可比的会计信息是目前财务共享中心的核心工作,因此对于医院来说,其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流程化必须严格要求,同时还必须根据现代化的流水生产线的理论进行合理的内部组织的划分,最终达到实现流水线式的高效率的作业的方式的目的。首先,应当根据专业化分工的理念,把核算的每个部分划分出来,分为收入核算、差旅费等需要内部报销的业务核算、固定资产的业务核算、税务核算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等多个部分,就像很多个“生产车间”一样,然后每个部分都承担着全部核算中的某一个专门的部分。然后每个“生产车间”再根据流水线式的作业分工进行生产,分别设立接单、审核、处理、质检等多个岗位,同时还必须对每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把岗位工人培训成比较熟练的“流水线工人”,那么“生产车间”里的每个生产任务都可以根据作业的顺序被划分到每个岗位上午,这样既可以保证每个岗位上的生产内容都很简单明了,还可以缩短一些没有实际作用的操作与流程,最终确保“生产处”具备及时性并且和预期的目标相符的信息和服务。另外还应该在财务共享中心设置管理会计报告办公室,主要负责对生产出来的会计信息进行更层次的加工,让会计信息的附加值得以提升,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为医院总部的各项经济决策提供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2、会计集中核算的业务办理流程

在实现了会计集中核算之后,下属医院就不再具备独立核算的权利,他们只对收入、成本费用等一些原始凭证的初次核对负责,然后再把那些原始凭证在扫描之后进行上传,并采用统一的报账平台把业务事项中的电子化信息上交给财务共享中心里的相关核算人员进行审核,平台审核通过之后,再由财务人员把合同、发票等一些有关的纸质的原始资料通过内部快递寄送或直接报送至医院总部的财务共享中心,最后再经由财务共享中心里的相关核算人员再次核对之后进行集中的会计核算。而对于那些可以建立起业务、财务映射关系的一些相同的业务,则应该尽快通过这种标准化的报账模板的自动对应功能去有批次的处理并生成会计凭证以及财务信息,这样一来,会计集中核算的效率也会有所提高。医院总部主要负责对会计核算以及一些相应的报表的编制,对医院的每项会计信息都应该有一个全面的掌握,然后再及时的根据业务、财务管理的需求来编制各个类别的财务统计报表以及管理的会计报告,并上传至共享平台。下面的各个分支医院则应该根据设定好了的权限自觉及时地去了解自身的会计核算以及财务报表的数据,对自己医院或是单位的每项会计信息都应该很好的掌握,然后再进行财务分析,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

四、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的会计集中核算的建议

(一)明确界定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与下属医院的职责

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下属医院仍应不断加强自身财务管理,并根据医院总部会计集中核算办法相关要求认真做好自己医院的日常收支管理与结报工作。考虑到以往下属医院的会计核算中监督的职能大多都转移到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那么医院总部就必须按照《会计法》里的一些原则明确的界定清楚每个下属医院和会计核算中心二者在会计事务的处理以及会计监督等多方面的职责,这样不仅可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还有助于互相进行监督,提高医院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另外,下属医院也应该建立起自己内部的牵制制度,并发挥好下属医院的一些检查人员的职责,把好财务支出的初次审核关,确保各项原始资料及财务支出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二)适当授权下属以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适度的授权可以激发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医院总部应当将授权的重点放到怎样准确的界定医院内部的“职责、权力、利益”的范围和层次上,按照“责权利对等”的原则进行适当授权,让下属医院追求自己利益最大的同时,顺着医院总部所指定的战略和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的方向前进。当然,要想很好的调动下属医院的积极性,首先就应该增加下属医院自身的应变能力,让他们可以及时的把握商机,因为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一般都是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经营战略规划等方面上,那么其他的一些像经营决策权就可以授予下属的医院,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调动下属医院的会计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那么他们工作起来也会更有责任心。

(三)加强学习,提高会计集中核算相关人员业务素质

由于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各下属医院的所有会计核算业务都集中到核算中心来处理,那么,客观上对会计核算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就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其必须对下属医院的业务有所了解,并且还应该尽量多参与到医院的管理中,对医院的每项收支项目都应尽量熟悉,这样才能在核算中不是单纯地为了做账而做账,力争做到“跳出会计干会计,跳出会计看会计”,真正以管理会计的思维和方式来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更好地防范和杜绝虚假财务信息,制止不规范财务行为。对下属医院的报账员而言,在日常的工作中,仍应注意加强自身学习,及时完成知识更新,主动与会计核算中心对接相关工作,确保账实相符。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也需要加强对报账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可以举行像专题培训或是讲座等,并将之形成一种制度,这样就可以保证医院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与水平。

(四)完善授权审批制度

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之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高度集权,那么在这种情形下,为了规范医院集团内部流程管理,提高医院整体运作效率,就必须完善各项授权审批制度:首先,可以制定筹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制定出业务办理流程,并对每一流程环节中审批人、相关责任人以及经办人各自所拥有的职责和权限进行明确界定,并明确规定出筹资、执行以及偿付等环节的内部控制要求,从而有效地控制筹资的整个过程;其次,应该建立起投资授权审批制度并明确投资的规模、结构以及方式,确保每笔投资的科学性;再次,要建立起采购付款授权审批的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在保证采购业务和付款业务二者岗位是相互分离的前提之下,还可以互相制约、互相监督。当面临着比较大的采购项目时则可以采用集体表决的方式;最后,应该建立成本费用授权审批制度,明确成本费用岗位责任制,根据医院的发展需求与目标以及成本效益,制定出最合理的成本预算,逐步分解成本费用指标,并且还要及时考核每项指标完成的实际状况。

(五)改进审计方法

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的会计集中核算会导致审计的重点转移到会计集中核算中,那么审计的方法也应该随之做出适当的改进。除了要严格的审查会计集中核算中所提供的这些会计报表、账册以及凭证等诸多资料,还需要加强对外围的调查,将审计的合理的延伸并有效的追踪审计,做好实物清查等诸多工作。

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文3

早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就开始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探索,已经意识到,良好的内部控制能使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我国研究内部控制的起步较晚,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了原则要求,随后,财政部先后颁布了多部部门规章,进一部明确、规范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与要求,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以及长期作为事业单位的属性,医院在内部控制上的管理相对滞后,改革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更显迫切。

一、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尚未建立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从理论上看,财政部颁发的各类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仅仅局限于会计领域,内容是原则性的,操作性不强。这使得内控制度只是散见于医院的相关文件和办法中,尚未形成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整体框架。

实践中,医院内部控制环境松懈,管理者认识不足。目前,大多数医疗单位仍处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习惯于行政指挥,轻视内部控制,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办法。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突出,会计内控制度的基础十分薄弱,在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使会计内控制度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

(二)财产物资内控,预算管理制度薄弱

医院财产物资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再加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等。

预算管理制度薄弱,致使费用支出失控,现在大多数医院预算管理制度非常薄弱,特别是基层医院甚至根本就不存在预算管理,所有的支出只凭领导的主观意愿,随意性很强。

(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岗位设置不合理

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需要人来实现,因而会计人员的水平以及执行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都会影响实施效果,就目前单位情况而言,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会计控制松懈,职责操作意识不强,甚至无视财经法规,弄虚作假,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如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有的出纳人员随意更改原始单据,从中贪污公款。

(四)内部牵制得不到有效落实

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强调的是内部牵制问题,即企业内部利用不同职务的人员,通过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方式牵制其财产管理活动,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然而实践中,会计人员分工中的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落实,如一些单位没有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任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设置专人专岗,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违规现象,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也没有很好地实行分离制约制度。

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依据财政部颁发的法律法规,建立《资金审批制度》,明确医院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处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要建立《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正确核算医院收支。把医院的收入全部纳入医院财务管理的范围,明确医院的支出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建立《财产物资管理制度》,明确医院财产物资的管理部门以及管理部门职责,规定医院对财产物资购置、处置的权限和程序,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增值;建立《医院收款票据管理制度》,保证医院收入的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严格执行财产物资安全控制

医院的财产物资管理实行“定额管理,计划采购,合理储备、归口负责”的原则。医院财产物资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卫生材料管理、其他材料管理,药品管理,往来款项管理等,依据重要性,对药品的核算必须实行计算机管理,并做到“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药品价格严格按照物价部门制定价格执行,正确按品种、规格,产地,批次计价划价,做好金额管理工作;对毒、麻、剧、限及稀缺贵重药品的领退、销售、消耗、结存还必须按数量进行统计;要根据实际销售,消耗的药品金额列报支出:药库药品应定期进行盘点,其相符要求达到100%,对盘点结果应查明原因,报分管院长审批后,进行账务处理。

(三)根据预算控制支出与成本

对于医院支出,需要建立支出审批制度,加强支出凭证的审核,并合理控制消费资金支出。实行分管范围内“一支笔”审批原则,财务部门要严格按批准后的预算和专项资金支出计划执行,预算和计划以外的开支或需临时调整的支出。按审批权限规定由医院领导集体讨论决定或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医院发放给职工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消费资金必须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和开支标准列支。奖励经费必须在卫生主管部门批准的数额内发放或低于资产,收入,效益的增长。科室或个人奖励经费的分配必须与药品收入,检查收入脱钩,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结合医德医风、服务态度等各项考核指标发放,消费资金支出科目的列报要严格按照《医院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特别注重其职业道德及法规意识培养,在医院的内部控制中,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非比寻常,这里笔者重点探讨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问题。

医院应当加强内审人员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工作,选派业务素质较好的内审人员外出进修,培训等方法,以培训学习及考核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素养,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应积极吸收经济、会计、法律等相关专业人才或复合型人才加入到审计队伍,促进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为有效地开展内审业务提供保障。

同时,还要加强系统内的内部审计交流,对具体不同项目的内部审计业务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进行交叉审计,并加强与政府审计机构,社会中介审计机构的交流与学习。

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文4

为贯彻执行市委《关于推行财务公开制度的通知》的精神,将财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和加强廉政建设相结合,把财务收支处于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经院党支部和院务会讨论决定,在院内推行财务公开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推行财务公开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1)推行财务公开是政务公开工作的细节和深化,是依法行政内在要求,两者相辅相承,互相促进。

(2)推行财务公开是促进廉政建设,爱护和保护干部的主要手段,是贯彻落实中央八条规定的具体措施。

(3)只有推行财务公开、群众监督,才能切实把聚财、理财、管财这几个环节工作抓好、抓实。

(4)推行财务公开制度的基本是求是: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建章立制、严格标准、抓好落实、全面推行、强化宣传、严肃纪律。

2、具体实施内容

财务公开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公开、财务收支标准公开、审批程序公开、财务结果公开。

(1)财务管理制度公开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制订、出台、公开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

(2)财务收支标准公开

收入标准依照国务院和省政府规定的收费范围、要求,以及地区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对单位各项收入进行建章立制,规范收入范围、支出标准,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支出的范围和标准执行。

(3)审批程序公开

制订切实可行的各项资金和经费开支审批制度,明确审批权限和程序。

(4)财务结果公开

财务结果公开是财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包括单位期末整体收支情况,重大的收入项目如收费收入、罚没收入、资产处置收入等,重要的支出项目如会议费(含专项会议费、业务会议费)、药品、医疗设备采购和基本建设及维修费,以及一些公益性的一次性专项活动和大型活动经费等。

对一些公益性的一次性专项活动和大型活动,应严格制订预决算经费审批制度,落实责任部门和机构,及时报告分管和主管领导审批。

对基本建设项目,要按照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办法实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标底必须由财政部门或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对设备的采购,仍坚持使用科室申请、设备科论证,院领导班子审核集体决策的办事程序。

财务结果公开要做到:定期、定人、定项目、定规范。

定期:分月公开,每月10日以前;年底公开全年财务结果。

定人:各项公用经费支出要尽可能公布到各职能科(室),如办公经费、业务经费、会议费、业务接待费和车辆修理费等。其中,对能公布到个人的要公布到人,如差旅费等。

定项目:指各项收

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文5

医院财政项目预算管理是医院预算管理的组成部分, 根据财政部门宏观经济政策和预算管理要求及主管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并结合本单位事业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收支计划。

近年来, 随着我国部门预算改革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施等公共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 财政资金运行的新机制已基本确立, 在加强医院财政项目预算管理, 保证预算执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如何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 精细化, 对于加强医院财政项目预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1]。

2 目前医院财政项目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项目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相关责任不明确

部分医院没有制定财政项目预算编制、 执行、 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这就导致了发生问题后无法追究, 各个部门相互推诿扯皮, 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责任的落实[2]。

2.2 项目预算编制存在盲目性 , 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

部分医院没有结合自身的事业发展规划认真研究论证项目,尚未建立项目库管理制度,在项目申报时匆忙拼凑,也未聘请专家对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充分有效的论证, 待项目预算批复后迟迟不能执行, 影响了本单位的资金执行进度, 同时也影响了下一年度财政项目资金的拨付[3]。

2.3 对政府采购的范围和内涵模糊, 操作流程不规范

部分医院对政府采购的概念和政府采购产品的标准认识模糊, 不了解哪些产品需要履行进口产品审批手续等, 采购流程也没有严格遵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 (试)》 (财预 〔2004〕 84 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 (财库 〔2008〕 1号) 等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一旦上级主管部门来检查就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 影响了医院的整体工作[4]。

2.4 项目投入使用后缺乏绩效考核和跟踪分析

部分医院在项目申报时临时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简单评审, 套用一些现有的测算公式, 未进行科学合理的指标论证分析, 仓促上报。 在项目批复后执行困难, 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将项目执行完毕后, 没有相关部门对项目投产后的效果进行绩效考核分析, 项目负责人也不再对项目投产后的使用效益负责[5]。

2.5 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工作效率较低

目前,各医院的项目预算编制、执行等所有信息都是通过手工上报的方法来实现, 这样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及数据的准确性,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整体进展情况进行动态监管[6]。

3 我院进一步加强医院财政项目预算管理的方法

3.1 健全医院预算管理控制制度, 实现规范化管理

我院根据国家卫生部关于印发 《卫生部部门预算执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卫规财发[2010] 51 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院关于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暂行办法, 经院长办公会研究, 决定成立医院预算执行管理委员会,由院级领导及财务、审计、医工、总务、信息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先后制定了 《预算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项目预算管理办法》、 《项目用款计划申报制度》、 《项目预算执行管理办法及通报制度》 等制度。通过制度来明确责任主体、 责任部门、 责任人, 约束其操作行为, 从而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

3.2 建立医院的滚动项目库

每年4 月份开始, 科室根据医院下一年度发展方向及科室内部重点支持领域编制项目预算申报书,组织科内专家对项目投入产出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 包括项目前期论证、 可行性分析、 预算资金是否合理、 用款计划时间安排、 采购招标审批、 流程及时间进度等, 并要动员科内全体人员进行参与。 将经过科室内部充分论证后的项目预算申报书,上报相应的主管职能部门进行审阅。 主管职能部门要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组织本科室内部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如通过即组织外部专家及社会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评审。 通过上述程序的项目预算申报书, 由主管职能部门提交院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 医院将批准同意后的项目放入滚动项目库中进行管理, 并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 同时分清项目预算的资金来源: 财政拨款和自筹资金两类。 在卫生部下发项目预算编报通知后, 医院就可以根据发展需要在项目库中挑选适合的项目进行论证分析后上报, 这样就可以避免拼凑项目和项目预算批复后执行困难的现象发生。

3.3 完善政府采购操作规范及流程

项目预算批复后资金到位前, 根据财政部关于进口产品审批制度的要求对申报项目中涉及到的所有进口产品进行分类打包汇总, 按照类别撰写进口设备审批报告及组织专家论证。 项目预算资金到位后, 执行部门可以根据进口产品批复结果、 项目预算执行进度、 资金计划等工作安排, 确定招标采购方式, 如公开招标、 单一来源采购、 竞争性谈判等, 并根据相关规定, 按照项目进度要求对采购的产品进行分类打包, 开展撰写标书等各项工作。 项目执行部门要按照政府采购制度要求, 对采购的所有产品进行分类, 确定具体采购产品, 并按照政府采购流程操作。 财务处根据项目预算资金安排计划和执行部门完成的采购合同、中标通知书等审批材料, 办理资金支付审批手续。3.4 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在项目投产后对其进行绩效考核跟踪评审,建立项目绩效考评制度及机制。经管办、财务处及相应职能部门对项目开展后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 具体分析指标为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其中产出指标有工作量指标、质量指标等;效益指标有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等, 并定期向院预算委员会提交绩效分析报告, 作为以后审批该科室项目申报的依据。

3.5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文6

一、加强医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保障货币资金的安全性

医院的收入中现金收入占其大部分,然而医院资金却存在流失现象,其主要因医院门诊收费、住院结算过程中易发生贪污、挪用等行为。对此,医院建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可对收费人员是否根据报表金额将收入足额上交情况进行检查,保障了医院货币资金的安全。

2.有利于确保货币资金的合法性

在医院的收入和支出、银行账户管理及空白票据管理中往往是不法分子犯罪的主要渠道。而医院通过建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可对医院是否按国家财经法规取得货币资金及是否严格按照授权审批制度支付货币资金进行检查,从而有利于确保医院货币资金的合法性。

3.有利于确保货币资金的完整性

医疗收入、药品收入等是医院的主要收入。医院通过建立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严格检查医院收入是否入账、出院病人补交的欠费是否足额上交等,从而有利于保障货币资金的完整性。

二、医院加强货币资金控制的主要措施

1.货币资金的收入控制

在医院日常经营中,门诊收入、住院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及其他收入等是其货币资金主要的来源。通常为保证医院货币资金的完整性、真实性,应对医院内部各科室加强控制,严禁出现私设“小金库”、自行收费及设账外账等现象,对于住院部和门诊部所收入的现金要当日送存银行,不得出现坐支、挪用的现象。同时,对医院门诊收据、挂号费、诊查费及出院结账等收款收据加强管理,所有票据应设专人管理,并建立台账。为确保领、销、存相符,在领用时需对领用人、领用时间、起止票号进行登记。此外,在收款票据使用完毕后,应对缴存的金额与发票进行核对看是否一致、有无跳号现象,并由专人进行审核,根据票号顺序对发票进行妥善保存。

2.货币资金的支出控制

对货币资金的支出控制工作较为繁杂,主要因其所涉及的范围较广,用途较多,在发生损失的情况下不易追回。因此,支出控制在整个医院货币资金控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1)审核支付申请。对资金的用途、预算、支付方式等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医院相关要求;(2)审核支付审批。对资金使用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程度进行检查;(3)审核支付复核。对支付的程度、批准范围权限进行检查,看其相关单证及手续是否齐全,计算金额是否准确;(4)审核办理支付。办理过程中看是否按规定途径和审批意见处理,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否及时登记。

3.现金管理的控制

根据医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现金支付,确保现金开支范围符合国家规定,在超出范围的情况下结算由银行进行转账,并且严格执行银行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2]。此外,在现金管理控制中,为确保医院实际库存与现金账面余额相符,对于医院现金应组织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盘点,若医院现金与银行账面余额不符,应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时查明,以防止存在违法行为。

4.银行存款的控制

医院应对银行存款账户加强管理,定期清理和检查银行账户,通常有正式的批准手续的情况下才能开设银行存款账户,以防止发生随意开户、多开户的现象。此外,根据相关规定,医院每月至少应与银行对账一次,看银行对账单与单位银行存款余额是否相符,在不相符的情况下,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处理措施。若不符原因是由于银行入账错误,应通知银行进行调整,若属于单位记账差错应及时进行更正。由于部分病人可能从异地汇入医疗费用,应及时通过网上银行对账,从而规避了医院的财务风险,并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5.银行票据的控制

加强银行票据管理包括货币资金的电汇单、支票等。明确各种票据的程序和职责权限,为防止空白票据被盗用或遗失,应专设登记簿并进行记录。对于有价单证的管理应与现金管理相同,保管工作由出纳负责,在收到单证时应对各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查,在确保手续齐全、内容完整的情况下及时放入保险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