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审美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审美的理解

艺术审美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情趣;实施美育

[作者简介]李亮萍(1981-),女,江西信丰人,信丰县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美术教学。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实施审美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审美感受、审美知觉、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等,培养学生观察美、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怎样来达到实施美育的目的呢?

一、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实施美育的两个途径

在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一个是在观摩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进行,另一个是在学生实践“表现美”的过程中进行。两个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1.运用对美术作品及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鉴赏达到实施美育的目的。学生通过观摩并结合教师的讲述鉴赏美术作品,即美的构思、美的构图及美的形象、色彩与情调,使学生从中体会审美对象的中心思想与艺术性,让学生通过艺术的、自然的、社会的、生活中的观摩、感知和理解来感悟美。其中有雄伟壮观的高山大河,如信丰县境内的油山、金盆山、桃江河、西江河等;绚丽多姿的旖旎风光,如百里脐橙带、花园早春、谷山积翠,桃水拖蓝等,这一切都孕含着大自然的美丽可爱,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描绘大自然,讴歌大自然,正确地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理解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使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相处。与此同时,再引导学生去发挥他们在建筑、艺术、哲学、历史、科学、心理等多学科方面积淀下来的美学因素,使学生渐渐地站在美学的高度审视自然与社会之美,从而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美学艺术的熏陶。

2.通过学生的美术作品展示及教师对美术作品的讲评来实施审美教育。在学生的作业中通过眼、脑、手协调一致的科学训练,升华审美和知觉,进而发现美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给予学生心情发挥和调动艺术个性的机会,鼓励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敏锐视觉进行观察来发现美。用个性化的记忆、思考、分析、想象、感悟在脑海中的意象,尽心尽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使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在美术创作中,按照美的规律性,塑造美的形象,让学生在发现与创作中,不断获得艺术的享受和美的教育。

二、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三个层次

在繁杂而丰富的美育内容和多变而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教师需列出符合学生认识过程的美育序列,即美育过程的三个层次:了解美的知识、掌握美的技能和创造美的形象,使美育实施于高中美术教育的全过程。

1.学习美的知识,就是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基础美感,并通过视觉、听觉产生美感心理的认识阶段。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视觉艺术的认识和初步理解,提高他们对美术学科的浓厚兴趣。

学习美的知识,就是教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为什么要学美术,怎样来学美术等问题。教师要学生熟悉各种美术作品的分类方法,各种美术技能技巧的要求,主要特征和基本原理,认识美术与美育的关系以及美术对我们文化素质的影响,理解艺术美与自然美引起的美感心理反应等。

艺术审美的理解范文2

一、引入情境,熏陶情感

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景中,在情景中产生情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而进入审美过程,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师有了更多的方式来设置场景,但现代信息技术仅是一个辅助工具,我们不能单纯地依靠它来辅助教学,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如教学挂图,设置音乐场景,甚或是教师自己的个人素养,比如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情深意切的歌唱,逼真入微的表演等。

该如何引入情境呢?具体说来,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解读画面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用浓墨重彩描绘了阴晴两幅“八百里洞庭”的优美、壮美的图景,同时又融入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情,可谓“情随景移,情景交融”。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两种不同情绪节奏的乐曲引导学生对文中两种画面的剖析,层层引导学生“入境”,这样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洞庭湖的浩淼壮阔的美,还能触感的共鸣,感悟到作者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以天下为已任”的博襟,从而感知美的真谛和实质。

(二)介绍背景

如同志的《沁园春・雪》,开头第一句即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与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作者登高远望,视野之开阔,诗人选择的观察点很高很高,存在于想象之中。而下阕纵论历史人物,有情有理,极有气魄。如果教学中不能让学生“入境”入情,不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当时中国革命蓬勃发展、“打出一片新天地”的v史环境,就很难深入体会一代伟人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宏伟抱负和豪气冲天的革命激情。

(三)调动想象

如讲授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春》时,笔者一边配乐朗读,一边让学生闭上眼睛跟随作者的描绘去想象春天烂漫的鲜花,嫩绿的小草,柔和的春风,绵绵的细雨……这些美好物象的展示使得课文中的文学形象化为了直接可感的艺术形象,很快把学生带进了大自然和谐的旋律和神奇美妙的意境之中,让学生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悦。

二、挖掘联系,思维迁移

初中语文新教材所选课文大多均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文学性、艺术性都很高,且内容包罗万象,除了文学本身,更涉及音乐、戏剧、绘画、建筑……当我们敞开心灵面对时,将会深感美不胜收!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和联系,进行艺术思维的迁移,培养学生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苏州园林》一文,设计者和匠师们根据他们的艺术情趣和对美的艺术追求,将大自然的景物概括、提炼,从而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园林。文中无论对园林的布局、建筑上的匠心独运的组配、景致的映衬层次,或是园林的色彩描写,无不体现着美,渲染着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园林总的特征,也是文章美的精髓。如果仅求弄通文章说明了什么,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文字上来看一幅画,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观察点,去捕捉美的所在,理解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胸中有丘壑”、“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之美,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从而发挥文字的育美功能,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这样的文章还很多,不少课文还涉及了建筑美学、音乐美学、戏剧美学、社会美学等。

三、深入体味,审美理解

在品味语言中构建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是语文审美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阅读教学应回归语言审美,应引领学生从文字的表层走进文字的内里,品词嚼句,体会文本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在领略其语言美的同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得到灵智的省悟,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心理结构和获得审美鉴赏的能力。

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大”、“孤”、“直”、“长”、“圆”等词语反复推敲、咀嚼、品味。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边塞那空旷、高远、雄浑和静穆之美,体会到了作者浸染在字里行间的艺术意境和审美情感,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真正理解诗句内涵、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的目的。

艺术审美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职业学校 美术教学 审美教育 创新思维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人全面学习,并在各个方面全面走向成熟的阶段,因此人们在这个阶段所受到的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他们人生的发展。然而,由于在如今的职业学校中,学习氛围自由懒散,学生对潮流时尚的追求也没有丝毫选择性,他们的审美能力相对较低。因此,职业学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着力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好,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至理名言,虽然充满了哲学性,却也用最朴实无华的辞藻将精妙娓娓道来。在现实的生活中,美是多彩多样、浩瀚无垠的,它不需要你刻意去寻找,只要留意,用心去感受,便不难发现美的存在。

这一道理,也同样适应于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认真观察生活中值得思考和反思的细微变化,试着从中发现美的存在,感受美的本质。因此,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贴近大自然、贴近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去体验和感受大自然妙不可言的色彩变幻,细致体会和认识美的不同存在形式,让自己随着生活经历的日益丰富,逐渐丰满自己对审美的感受力。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人的想象力,是一种美妙的、能够无限扩展的、没有边界的大脑思维能力,但却不是完全虚无缥缈的独立存在,而是建立在脑海中丰富多彩的实际形象基础上,并对之进行创新性的艺术加工或是对因此产生灵感的捕捉。在审美的过程中,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心理活动。难以想象,如果完全没有想象力,人类又该如何进行美术创作和对美的鉴赏呢?既然想象力对于美术的创作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美术审美想象力的培养呢?

首先,要让学生逐渐积累生活经验,丰富体验,从大自然中去感悟美的存在,要对自然、生活和生命充满热爱。在现代社会中,博物馆和美术馆,分别是人类历史积淀和艺术展现的最重要的地方,因而,必须组织学生不定期的前往参观。通过历史人文对人心灵的震撼,艺术作品对人灵魂的熏陶,逐渐加深学生对其中蕴藏的艺术语言符号的记忆和理解,从内心深处接受美的教育。逐年累月,长此以往,当积累的深度到了,心中美的素材多了,学生便会不由自主的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加以体现,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品位,更加准确地了解具体审美对象的美学特点,也就更利于想象力的合理发挥。

其次,要让学生不断强化自己的记忆能力。人,若失去了记忆力,那他也将失去进行创作的基础,更不用说进行美术的创作和想象力的培养了。在美术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将日常生活中真实事物的幻象用记忆的方式储存在脑海里。因为记忆是一种既真实具备实际事物全部特点,又仅仅是想象的虚无的存在形式。当学生在实际创作中进行美术创作时,就需要不断翻阅脑海中大量的生活记忆,从这些历历在目的生动形象中寻找自己创作的灵感和方向。记忆越深刻,脑海中储存的事物也就越形象,想象力也就越丰富。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审美,不仅仅依靠人直观的感官感受,更需要加以科学理论的知识辅佐。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需要通过让学生逐渐接受艺术作品中已然存在的普遍审美观以及具体的审美表现,并学会从中获得丰富多彩的对世间万物的美术审美经验。与自己尚不成熟的审美观比较,试着站在全新的视角,从不同的立场去思考和感受生活。

理解力,通常表现为人对具体事物形成的主观评价。在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入到作品的艺术表现中,在意识上去体会和感受,最大限度地领悟其表现出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以及把握体会艺术共鸣的感觉。同时,也要对艺术作品进行科学、理智的分析,以及冷静的思考,从而正确地理解该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以及其深度的内涵。在帮助学生养成审美理解力的同时,教师也要督促学生建立科学的、健康的美术审美理念,正确分辨美学上的美与丑,自觉地对丑陋的美学加以排除,去感受真正美学的熏陶,进一步增强对审美的理解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中,审美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和培养学生观赏美以及鉴赏美的专业能力,还必须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创造力,增强其审美的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努力提高学生对美术专业课程的兴趣。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备好充分的教学资料。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固有的教学模式,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做统一要求,适时地调节具体的教学进度,科学合理的设置讲课环节。要灵活地为学生设计讨论及动手课题,预留可供学生想象的空间,发挥其创造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努力提高其美学审美能力,尽可能地健全和完善学生的审美思维结构,逐步增强其审美的综合素养。教师是教育学生、传授美术专业知识的引导者,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将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郑欲晓.论基础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1(5).

艺术审美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文艺美学;学科;审美

一门学科之能否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就学科自身来说,一是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三是要有自己的研究问题。

文艺美学,当然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包括美文学和鲁讯所说的广义的美术,乃是人类审美和创美活动一种集中而特殊的形态,自有其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艺美学的对象,就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学艺术当然和其他审美活动有着共同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各个艺术部类(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等等)则又有各自的个别性。文艺美学的研究重心,乃是放在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这一层面,兼及其他两个层面。

文学美学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从美学的观点来研究文学艺术,必须把审美体验、艺术感悟和理性分析、理论概括结合起来。从艺术现象的感性具体——知性抽象——理性具体的提升过程中,时常要唤起艺术现象的“表象”,最后作出整体把握。

文艺美学更有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文学艺术的创造、接受的整个流动过程中,都充满了美学问题。这里,既有艺术活动和其他审美活动共有的问题,又有文学艺术自身特有的问题。尽管,按照当代美学中有些说法,似乎艺术都只有个性,至多只有“家族类似”或“近邻关联”。我说,那也总存在那“类似”、“关联”是什么的问题。而文学艺术发展到当代,更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需要文艺美学回答。

那末,文艺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这不是传统的艺术哲学,也并非过去说的文艺理论,而是和美学、文艺学相交义的新兴学科。为了和艺术哲学、文艺理论相区别,我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收研究生时,就新辟了文艺美学这个专业方向,和文艺理论分开。我在八十年代初撰文,说的就是《文艺美学是什么》(最早是在《大学生》杂志,后在《美学向导》刊载。)

我所以要称之为文艺美学的深层原因,乃缘起于对文学艺术的理解。

历来,对文艺和审美的相互关系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各行其道。审美不是艺术,美和美感乃是哲学思辩的对象,因而从哲学中孵化出了美学。而文艺也不是审美,只是一种技艺。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而文艺制作则是一种技艺,各不相干。所以美学和文艺学也就并行不悖,各行其道。

另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两相重合、基本等同,文艺即审美,审美即文艺。凡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审美活动,也就是艺术活动。人自身的梳妆打扮,对物的加工制作,一直到园艺栽培、环境美化,都是艺术的创造,贯穿着审美活动。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还有一种理解,文艺包含审美这一个维度,但文艺之美仅只限于形式。文艺的内容则要比审美广阔得多,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整个人类文化都可进入文学艺术。文艺的审美价值,只是一个侧面,艺术价值包含了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经济价值。因此,文艺学所要研究的,远比美学所要研究的范围广阔得多。

我并不认为,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也不认为文艺和审美完全等同。依我看来,文艺和审美乃是一种交叉关系。审美活动不一定就艺术活动。我们面向大自然可以进行自然审美,这种审美,在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看来是低级审美,可是在我国古典艺术家看来,却是高级审美,乃是文人雅士才有的雅兴。但却不能因为这是高级审美而把它称之为艺术。只有当艺术家把对自然的审美体验组织起来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种可以看得到、听得见的美来,才可以称之为艺术。对文化审美亦是如此。因此,真正的艺术创造乃是包含了审美内容的一种创美活动,是在审美基础上进行的创美,而这种创造出来的美,既为别人的审美提供了“文本”,也为后人的创美铸造了“模型”。

既然文艺和审美有联系又有区别,那末,文艺美学和美学在我心目中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我看来,文艺美学既非哲学美学,又非艺术哲学。文学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之前,就有着人生实践,从事各种活动,在人生中体验到不少赏心乐事,获得审美的乐趣。如果到此为止,那还不能算是文学家、艺术家,而只是一般的审美接受者。这种审美也会留下痕迹,那就是影响审美接受者的心灵,审美的不断建构,形成人的审美品格,甚至可以达到高尚的审美鉴赏家的水平。但是,要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还必须把自己从人生中得来的审美体验予以提炼、组织,提升为审美意象,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个美的“文本”或“模型”。这是艺术创造不同于其他审美活动的特殊之处:不是一般的审美,而是按美的规律的独特创造。而这个已被创造出来的“文本”、“模型”,一旦定型,也就成了独立于文学家、艺术家的客体,它有自己独立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和其他人工产品(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艺美学不能不对此作全面的探索。这个“文本”“模型”如何被别的主体(读者、听众、观众)所解读、接受,对别的主体发生什么样的作用,主体如何在接受过程中获得审美和创美能力,当成为文艺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获得了审美品格的主体,如何投入社会实践,按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那就超出了文艺美学的使命,而要进入哲学美学的领域之中。

艺术审美,只是人类审美活动中一种形态,尽管是集中凝炼的形态。人类的审美活动领域要广阔得多。人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自由,获得审美体验,实践活动就可能转为审美活动。在人和物,人和人,人和自身的相互作用中,都可能引起审美活动的出现。浩荡的大自然,渺无人烟的天然环境,原始森林、空气、阳光和水流,都可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产生审美体验,对真、善、美产生审美,对假、丑、恶产生审美反感,从而在心灵深处达到人和环境的平衡。哲学美学当然也要研究艺术审美,但更应研究文化审美,也回避不了自然审美。自然审美、文化审美和艺术审美,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审美活动有什么共通的普遍规律?人类的审美活动如何从实践活动(生产、交往、生活等等)中发生?审美活动的结果怎样形成审美关系,审美关系又如何制约审美活动?这些美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美学恐怕不能不回答。至于更深一层的问题,审美活动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人类要不要、能不能以及如何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这个世界,是不是哲学美学题中应有之义?西方美学已提出了问题,但还未得到科学的解决。依我看来,在当代,人和世界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达到动态平衡,这正是当代美学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更是美学的主题,也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文艺美学只能探索作为艺术创造主体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何把自然审美、文化审美提升为艺术创美:这艺术创美的产物,作为一个新创的客体,被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听众、观众所审美,在审美主体心灵中如何留下痕迹。文艺美学无法回答人类更为宏观的美学问题,例如人的高尚的审美品格如何培养,人类怎样才能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安排生活等等。

甚至,文艺美学也难以解决文学艺术的审美和创美以外的其他问题。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中发生、发展、受到社会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等等都在影响着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因而对创作、文本、接受都发生作用。文学艺术的创造,文本的传播、接受,是整个社会的生活——交换——消费中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它甚至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交换价值,会产生剩余价值。可以把文学艺术都放在整个社会整体中来考察,从社会学的观点研究文学艺术,这就有了文艺社会学或艺术社会学。还可以从政治学、道德学的观点去研究文学艺术的政治维度、道德维度,也可以发展为文艺政治学,文学道德学。这都不是文艺美学所能涵盖得了的。

但是,在文学艺术中,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的各种因素,都被作了审美的改造,被组织和吸纳进审美结构之中,转化为审美价值。艺术之美,乃是文学艺术的核心价值,甚至象托尔斯泰这样以宗教、道德价值为最高价值的伟大文学家,都一生在孜孜以求美的实现:“我是一个艺术家,我的一生都在寻找美,如果你能向我展示美,那我就跪下来乞求您赐给我这最大的幸福”。[1]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哲学的、文化的各种力量都在按照各自的规律对文学艺术发生着作用,但对文学艺术来说,都只是“他律”,自律和他律形成“合律”,按照艺术规律来创造,才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美的、喜的、悲的、茺诞的等等)的文学艺术产品。作为一种精神实践的特殊形式,艺术创造当然受到物质实践和其他精神实践(道德实践、文化实践等)的影响,但这些“他律”要通过艺术实践的“自律”起作用,受“他律”和“自律”相互作用的“合律”所支配,即我们常说的按艺术规律的创造。在文艺社会学中,探索了其他社会因素的“他律”如何对文学艺术发挥作用。那末,“他律”如何通过“自律”而形成“合律”,文艺美学是否亦应研究,值得加以反思。

二十年来的文艺美学,重视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在研究,对艺术创造的自律作过许多探索。心理美学、形式美学、音乐美学、舞蹈美学、雕塑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等等比文艺美学更为具体的艺术部门美学的出现,说明探索美的规律正在向各门艺术的深层发展。

但是,开放改革二十年社会剧变,商品经济急速发展,社会意识发生振荡,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随之发生变化,影响着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文学艺术走向多元发展,就这向文艺美学提出一系列新问题。新潮艺术冲击着传统审美,一些新潮美学甚至提出:文学艺术已经毋须再具审美特性,或者把审美降为娱乐,只要激发感官刺激就行;创作自由被眨低为胡编乱造,任意宣泄;艺术没有规律,也毋需规律。文学艺术中的审美判断被消解,甚至价值观念颠倒,对真、善、美冷淡无情,却对假、丑、恶津津乐道。文艺美学必须面对当下现实,在理论上作新的探索:文学艺术究竟是否还需审美价值?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和交换价值、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应是什么关系?艺术创作究竟还有没有艺术规律、需不需要遵循艺术规律?社会的发展,使得艺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和规律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看来,文艺美学确应更多地在文学艺术自律和他律的相互作用的张力关系中来探索艺术的特性和规律,回答当下现实的艺术实践中提出来的时代课题。因此,新时代应发展文艺美学,文艺美学要创新。

艺术审美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高校;美育;途径

艺术审美是一种精神享受,这样的能力和需要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源于自身的情感积淀,更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进行培养和提高。这种素养包含多美育种内容:既包括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也包括对艺术形式的欣赏,进而包括对艺术情操的体验和领悟。在高校美育过程中,通过教学引领学生在艺术长河中巡游,领略人类深厚的审美理想。

1 确立艺术审美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的思维和艺术的素养不仅是社科工作者的灵感源泉,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在今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速发展,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审美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艺术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教育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在实际的教育中应该树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提高大学生艺术审美能力首先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在实践中推广和改进美育工作,这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美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只有确立艺术审美教育在高校教育重的地位,才能时时刻刻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捕捉和发现美,追求和创造美,体悟和运用美。这样,大学生的人格心智日渐完善,社会实践也会愈趋全面和谐,这也正是审美教育的意义所在。

2 高校艺术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困境

当下高等教育中的美育现状、存在的认识误区急需转变观念,创新建设。古今中外,对于美育的探讨和研究可谓卷帙浩繁,而对于审美和艺术的论述,为高校的美育研究和美育建设实践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也为未来的美育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2.1 美育认识简单化、工具化

随着考生对艺术相关专业报考热度的持续升温,对艺术专业课程重视的程度也在加深,但对艺术理论的忽视也日趋明显。马克思把美的问题视为人类生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如果说审美的生存是一种完美的人生状态,那么无疑,美育就是使人树立一种审美追求并获得完整人性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不论是艺术专业教育中对理论的忽视,还是非艺术专业对审美能力的忽视,都是对美育认识的一种简单化、工具化的体现,其根源就在于美育的宗旨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

2.2 艺术教育条件缺失

马克思把“美的规律”视为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准。实践不仅是创造美还是体验美的过程。因此,培养对美的感悟能力是美育工作的关键。这样可使大学生在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体验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美育对于非艺术专业的教育来说也同样意义深远,不可或缺。美育除了通过艺术教育培养艺术专业学生的自由表现能力外,还培养理想的人性,使人摆脱局限、僵化、分裂的自我,获得一种全方位的精神的综合协调能力。因此,美育对于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和熏陶,有利于人性的全面和健康发展。而目前,我国的美育教育课程设置不规范,内容单一且质量不高,形式局限缺乏趣味,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通识课中美育内容都严重不足。这些现实情况无一不影响着美育工作的开展和建设。

3 提高高校美育能力的途径

3.1 创造美育教学环境

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即必备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或者称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教育的场所,包括教室、场地、艺术馆以及各艺术类教学设备等。“软环境”一方面指的是艺术教育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指教学经费中有一定比例的艺术教研经费,便于各种艺术教育工作及艺术活动的有效开展。只有“软”“硬”结合才能改善高校校园审美文化建设,使大学生走近艺术,完善自我,体验和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同时,在良好的教学条件与环境里,教师用饱满的热情去关心、帮助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合作和谐的关系,并不失时机地在艺术审美教学及艺术活动中,进行肯定性的鼓励评价,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兴趣,增强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2 改革美育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开设艺术审美教育课程,但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处于被动,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不能适应当今的艺术审美教学规律及实际要求。在新的环境下,教师需要采用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一是教学的参与:艺术的综合性体现在它是多门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沟通和交融上,将各艺术门类与文学等学科综合起来,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发展,让这些学科相互支持、相互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揣摩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的关系,使他们形成一种自觉的自我鉴赏能力。二是语言的参与:当代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与环境,受当下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即使他们具有一定的鉴赏与审美能力,但评析一件艺术作品或将自己的观点系统化时,课堂互动积极性不强,语言表达能力较贫乏。所以要使“教”与“学”互动起来,在互动中发现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审美情趣的表达,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行为的参与: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纯艺术的还是实用艺术的学习学生都应有行为的参与。使他们亲身感受体会艺术创造与产生的过程,近距离接触艺术,理解艺术,这有助于更好掌握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学生对艺术的认识感受。由此可知,在艺术审美教学方法的改进中,教师要主动地创设情境,发展情趣,培养情感。从而使艺术审美教学课堂生动活泼,富于情趣,调动学生学习艺术理解艺术的积极性。

3.3 加强艺术审美理论教学

艺术理论是打开审美之门的钥匙。现在大学艺术教育授课中,普遍忽视了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鉴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原因是理论授课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教师认为这样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老师有没有能力将这一内容生动地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认识到艺术理论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只限于对艺术的表层认识,这是不够的。要从理论基础上去学习、理解、发展艺术,挖掘艺术的真谛与无穷魅力,有了这种深入理解与感知,审美想象才能扩展、丰富、完善,建构起一个审美世界,而不局限于狭窄的知觉对象之中。审美理解能力是使审美活动从表层进入深层意义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 叶碧.大学审美文化教育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艺术审美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音乐审美心理学 钢琴演奏者 审美心理 心理调控

音乐审美心理学作为音乐心理学的分支,其中对审美心理的研究日趋增多。审美心理,主要是指审美者的美感产生和体验,引导审美主体的参与性,明确审美者的主体地位,从而拓展审美主体的创造性。作为审美主体的钢琴演奏者,其演奏过程也正是审美心理发展的过程。演奏者作为审美主体,他的感觉产生、知觉操作、情感升华、创造能力、性格影响以及审美效应等构成了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钢琴演奏者可以结合自身的审美经验对音乐进行判断和心理调控,从而培养演奏者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最终提升其自身的审美情操。

一、 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心理分析

1. 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感知

音乐审美感知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对音乐整体表现的总体知觉映像,它是一切音乐审美活动的基础。钢琴演奏者的审美感知是在演奏音乐作品时的表现力与审美个体的情绪体验同时产生的同构感应。演奏者的审美感觉力是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与作品产生审美联系的桥梁,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是演奏者与作品建立审美联系时具有主观情感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这就需要演奏者在感知演奏的艺术作品时要将自己的情感移入进去,使之人情化、生命化,并产生艺术活动中的感知选择,也就是说,钢琴演奏者作为审美主体在主观审美情感的制约下常常可以赋予作品以创造性。例如钢琴演奏者在演奏柴可夫斯基的《四季·十月·秋之歌》中可以很清楚地感到随风飞舞的落叶会给演奏者带来的感受,而演奏门德尔松的《无言歌。春之歌》中,向上的旋律和琶音则表现了生机盎然。这种审美主体能被音乐作品唤起的情感就是审美感知力。

2. 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想象

在任何的艺术活动中都需要有想象力。音乐审美想象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能力活动,从审美心理机制谈想象,想象就是对大脑皮层曾经建立的神经暂时联系的重组,也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对于演奏者来说,当一个音调进入大脑时,他就会立刻将其分解为音色、音调、结构和节奏等。通过审美想象,审美主体可以把审美对象表现得更加鲜明生动,使审美体验更加强烈,从而对美感的产生、发展和深化起着重要作用。钢琴演奏者的审美想象力是通过对审美表象(作品)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审美形象并演奏出来的过程。演奏者通过想象激活了作品的生命力,使审美主体进入内心交流的审美境界,而且音乐的审美想象也是对演奏者将要演奏的效果的设想。例如钢琴演奏者在演奏德彪西的《金发女郎》这首乐曲时,演奏者可以根据音乐的五声音调以及变格进行的和声中感到她的恬淡之美,三度关系的和声显示其温柔之美,以及平行进行的朦胧迷离之美,因此,演奏者的音乐审美想象力来自对声色的敏感,使声色感找到了富有效果的符号秩序,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审美感染力。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指出,艺术是一种灵魂的自由和解放运动,无论创作还是欣赏,都是对法则和规律的逃逸。自由是艺术的源泉。艺术在想象的世界中翱翔。[1]

3. 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用美的标准评价审美客体是否符合其美的需要所引起的态度体验,这种体验或者是肯定和否定,或者是愉悦和悲伤,它是审美主体伴随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的过程而产生的,审美情感的最高境界是达到“美”。对于钢琴演奏者而言,审美情感包括感情表达、感情共鸣和表演中的感情调节。钢琴演奏者在演奏以抽象音响符号的音乐作品时,他通过音符连续的速度,调式色彩、音调、节奏,以及音色等,可以引起简单的诸如愉快、痛苦、愤怒、恐惧、厌恶和惊奇等情绪。在演奏多声部结合的音乐作品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简单情绪乐思的交叠,表现出复杂的情感。例如演奏肖邦的《a小调练习曲》开始,左手部分是带有忧虑心绪的低沉圣咏,右手是激烈的爆发,两者结合产生悲愤的情感。钢琴演奏者作为审美主体由于自身的情感有的放矢,与审美客体之间产生了共鸣,这种共鸣由于其强烈的情感体验具有深刻的审美性,因此,审美共鸣可以成为艺术所追求的最高效果之一。钢琴演奏者有了与作品的共鸣之后,需要经过在音响符号的概括抽象与解释乐曲之间进行感情调节,这种审美情感的调节有利于对音乐进行意境和和意向的重组,最终促进审美个体的审美情感发展。

4.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理解

钢琴演奏者的审美理解是指对音乐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运用审美想象对审美客体的意蕴、内容以及象征意义的整体领会和把握。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表现出对审美客体(作品)的理解,它影响着整个审美活动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理解活动不能脱离具体形象的感受和体会,它最终带给演奏者的是欣赏和领悟。钢琴演奏者的审美理解包括两个层次,一种是表层的审美理解,是对作品形式的整体感知,另一种是深层的审美理解,是对演奏作品所蕴含的一意味的深刻挖掘和把握,这依赖于演奏者对作品具有的某种审美特征的发现、感受和体会。例如,在演奏贝多芬《D小调钢琴奏鸣曲》“暴风雨”中,演奏者可以理解其表现主题的深刻呈现和调性规则的刻意错位之美。在演奏舒伯特的《C大调五重奏》的慢乐章A段中,理解其织体写作、速度设计、乐句组织等,可以领悟乐曲的表达永恒时间的无尽延绵。通过这样的审美理解,钢琴演奏者最终会产生艺术的共鸣。

二、 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心理调控

音乐审美的心理调控指审美主体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形成的、与音乐审美认知结构过程密切相连的、对外部事物是否满足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而形成的心理体验和控制能力。[2]

1. 钢琴演奏者对音乐直觉美感的心理调控

钢琴演奏者的直觉美感心理调控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迅速而短暂的美感体验,当演奏者视觉上看到节奏明快、曲调优美的乐曲时,就会受到刺激引发出情感,这时就产生了直觉的美感体验,它带有情境性和直觉性。演奏者只有在面对审美客体时而产生的直接作用于审美感官的刺激所引起的美感,在离开审美客体就会消失或发生变化。而直觉性是审美情感可以迅速的、不需要对乐曲旋律做理性的思维就可以产生的心理反应。

2. 钢琴演奏者对音乐形象美感的心理调控

音乐的形象美感心理调控是指对审美客体与形式所蕴含的意向进行品位、领悟和欣赏所获得的满足感和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美感的心理调控相对稳定和持久。音乐的形象美感的产生在于音乐本身由于能够模仿客观事物的抽象形象在音乐审美者的内心勾勒出了具体的形象性,因此,能够让音乐审美者深刻地体验到音乐中的描摹背景和动感态势,并了解音乐的情感后,音乐审美的形象美感才可以更好地表现出来。例如,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其富有形象感的“主题”,只有当演奏者作为审美主体对这一主题的音乐特征和思想内涵的深刻体验中,才能形成乐曲中所表现的自强自立并同“命运”作斗争的艺术形象,在这样的审美体验中,钢琴演奏者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 钢琴演奏者对音乐理性美感的心理调控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美感就是一种特殊的理性情感的表达方式。音乐的理性美感是指音乐审美理解和评价等高级审美认知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审美情感。音乐的理性美感与音乐本身具有“象征”和“暗示”客观事物的规则与原理的抽象性,这种抽象性与音乐审美主体内心由于固有的观念和情感具有的哲理性是密切相关的。钢琴演奏者对音乐的理性美感的心理调控可以极大地激发其在音乐的特殊氛围中去追求思想的自由性、观念的重塑性、情感的归属感,从而可以获得对音乐审美的美感体验。

三、钢琴演奏者审美心理分析和调控的意义

1.解释审美愉悦本质

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心理分析和调控的意义首先在于演奏者对音乐的表现能引起审美主体的愉悦。拉尔夫·A· 史密斯指出“艺术批评应该是读艺术作品的一种和谐的,令人愉快的,思想上无拘束、无偏见的探索,其目的在于加深对艺术作品中美的理解和自我实现,而艺术批评恰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只有通过对个人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才能使青年一代学会欣赏那些创造艺术、感觉并认识艺术的特殊方法,从而丰富生活,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3]钢琴演奏者可以在演奏过程中得到美感的释放和满足,例如,在演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演奏者从乐曲表现的“平等博爱的欢乐”中感到无比的愉悦。从西贝柳斯的《芬兰颂》中演奏者得以体验“神圣”的原型。

2.提高音乐审美经验和效应

钢琴演奏者在演奏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多视角的思维分析,增强了音乐审美能力,从而可以提高审美主体的音乐审美经验和效应。这种审美经验和效应的提高体现在对个人的效应和对社会的效应两方面。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可以帮助演奏者重新塑造理想化的人格,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树立正确的艺术理想信念,因此,音乐审美对人的发展具有更深刻的意义。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经验和效应表现在音乐美感与社会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随着这种关系的不断交互作用,音乐审美经验会促进音乐艺术和社会高度文明的发展。

3.再塑音乐作品的生命力

作为作曲家审美体验的形式,音乐作品再现了某事某地的外部客观世界,表现了艺术家的个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情感和人类生命的体验。音乐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它体现了与人类情感和人类生命形式的异质同构。钢琴演奏者在演奏音乐作品时,可以通过演奏风格的变换,以及理解音乐作品的音响符号的秩序与生命形式之间的微妙关系来再塑音乐作品的生命力,从而使作品具有能够超越时间因素的魅力。

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审美心理结构是在审美主体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并对未来的审美活动起着支配作用。钢琴演奏者作为艺术的表现中介,又作为审美主体在演奏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音乐审美经验,可以挖掘出作品本身具有的价值,同时也表现出审美鉴赏品评出来的价值,这些价值优化了音乐艺术,音乐艺术也反过来优化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心理结构,从而促进了审美主体的音乐鉴赏力。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7

[2]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73

[3]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血红的位置.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