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考核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综合考核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综合考核意见

综合考核意见范文1

一、建立公平合理的考核分类。分类考核是差异化考核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考核公平的基础。市直部门的职能定位和工作性质差别较大,为确保分类的公平合理,应统筹考虑三项原则:

一是职能性质相近原则。经过多次机构改革,市直部门之间的职能界限已经比较明确,这为分类考核奠定了良好基础。如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财政、商务等部门,与经济发展有直接联系,将其放到一起比较更能看出部门之间工作能力水平的差别;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织等党委部门,不直接与经济工作发生关系,但作为党委重要的职能部门,发挥着政务服务、干部管理等综合管理职能,将其放在一起比较也更有说服力。

二是服务群体相近原则。“成绩存在于组织外部”,服务对象的评价始终是衡量部门工作成效的最重要标准。为此,应本着服务对象相近的原则进行分类比较。如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与企业联系比较紧密,放在一起让企业法人进行评价,有利于促进其提高为企服务水平;教育、卫生计生、文化、民政等部门直接服务民生,把这些部门列为一类,通过组织大规模的民意调查,可较为直观地比较出群众满意度的差别。

三是便于横向比较原则。科学划分部门类别层次,不仅要考虑部门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从操作层面上讲,还要有利于部门之间的横向比较,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如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渔业等涉农部门,工作联系密切,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列为同一类考核,可以起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作用。再比如,分管市级领导对所分管市直部门工作比较熟悉,可将同一市级领导分管的部门放在一起考核,并由分管市级领导对其分管部门进行评价,从而提升考核的完整性和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二、构建科学严谨的差异化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体系是差异化考核的关键,也是差异化的主要体现。科学严谨的差异化指标体系既要总揽全局,又要重点突出,恰如其分地反映各市直部门的职责任务。

一要遴选切合实际的考核指标。在实施差异化考核背景下,市直部门考核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两类。共性指标适用于所有部门,包括党的建设、作风建设等,比较容易甄选设置。个性化指标是差异化考核的难点和重点,其遴选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上级部门下达的指标任务;第二,市委、市政府安排的重点工作;第三,市直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遴选差异化个性指标,既要遵循惯例,注重延续性;又要与时俱进,尝试新的遴选渠道。比如可以探索开展与高校或专业机构合作进行指标遴选工作。对指标进行隶属度、相关性、鉴别力分析和信度、效度测量等,对现有指标体系进行完善,进一步提高指标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二要确定科学有效的工作目标。工作目标要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各项工作的实际特点,既不降低标准、减轻难度,也不随意拔高、脱离实际,体现出“跳起来摘桃子”的要求。要结合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部署,由考核督查机构会同业务部门逐项论证审核,并征求省级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议,确保与上级工作合拍。对超额完成任务目标的,可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平台上进行综合比较,根据超额完成工作的难度和贡献度,确定合理的加分。对取得较大突破的创新性工作,从鼓励探索实践的角度出发,可建立相对固定的加分标准,综合衡量给予加分。

三要科学选用定性和定量指标。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定量指标是比较客观、有效的考核指标,但由于政府产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市直部门很多工作任务和业绩无法完全用定量指标来衡量,因此定性指标也是构成部门综合考核指标的重要部分。对于一些关键性、指向结果的考核指标,应尽量使用定量指标,以客观数据衡量市直部门工作成效;对于难以量化、描述过程性的指标则采用定性指标,但同时要注意避免出现过多使用定性指标而造成考核指标体系操作性差的问题。

三、内外结合选择评价主体。市直部门的服务对象既有上级部门,也有同级单位,还有广大群众,这就决定了其考核评价主体必须是内外结合、多元化的。

一要提高评价主体的针对性。评价主体的合理构成是提高评价结果真实度的重要保障。首先,要提高评价主体的精准度,真正做到“为谁服务,由谁评价”。其次,要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对评价主体赋予不同的权重,如对经济服务类部门要提高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权重;对社会服务类部门要增加直接服务对象的权重。另外,要注重提高分管市级领导的评价分量,让知晓真实情况的人掌握更多话语权,从而提高考核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二要增强公民参与的有效性。绩效信息的不对称、公民评价素质的高低和个人偏好,往往会影响评价结果。在现有公民评价体系中,因“两代表一委员”对市直部门较为了解,且本身就是行业精英,所以评价结果相对更为理性和公正。但“两代表一委员”毕竟是少数,所以提高基层普通群众的评价有效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一方面要扩大市直部门绩效评价的公众知晓率,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评价;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服务对象数据库。如邹城市采取在政务服务大厅实时采集办事群众基本信息的方式,建立服务对象数据库,定期组织市直部门服务满意度调查,有效提高了公众参与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要保障评价主体的知情度。“知情”是评价的前提。一方面,要建立绩效信息公开制度,除涉及保密的事项外,党政部门的其他绩效信息要通过多种方式公开,使公众充分了解党政部门的所作所为,强化绩效评价的约束力。另一方面,要推行定期公开述职,通过报纸、网站公示,电台热线接听,微博、微信互动,电视、网络问政等多种形式,公开向社会公众述职,真正促进公众和市直部门的交流,接受公众监督。

四要逐步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相对于内部评价而言,第三方评估机构持中立态度,评估结果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同时,各地政府可与专家学者合作,建立绩效评价专家库,通过专家的介入,有效提高考核评价的水平。绩效评价专家应熟悉了解市直部门的基本情况和工作特点,熟练掌握市直部门考核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分析和综合判断,并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作出评判。

四、充分运用综合考核结果。市直部门综合考核是一个完整体系,最终目的是通过分析和应用结果推动市直部门加大改革力度,切实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打造人民满意机关。

一要发挥结果反馈的纠偏作用。目前各地在考核结果反馈的方式上,已经有所改进,从只反馈结果排名到反馈每项指标的具体得分、扣分信息,但这也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反馈,信息量极为有限。对此,可参照国外的经验,用综合考核评估报告的形式反馈考核结果。综合考核评估报告应包括市直部门的工作目标、评估实绩、存在问题、改进建议以及与往年考核情况比对等内容。在评估报告形成过程中,要密切与市直部门的联系沟通,帮助部门分析问题原因,为改进工作指明方向。

二要发挥奖惩兑现的激励作用。奖惩与考核结果挂钩,可敦促人员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为此,应出台刚性制度规定,对勇于改革创新、连续多年考核成绩突出的市直部门领导干部,给予调整到重要岗位或晋升的机会;对考核中措施不力、连续落后的领导干部则给予下调级别工资、降级处理等措施进行处罚。同时,还要推行全员绩效奖励,可适当设置市直部门中层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奖励系数,充分体现他们的工作业绩,进一步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综合考核意见范文2

 

2014年,医务处、质控科在院总支、院委会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等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各级医药卫生改革及公立医院改革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二甲复审、医院标准化建设为契机,严格按照年度工作计划,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诊疗行为,调整检查标准,增大检查和培训力度,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树立良好医德医风,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职工和群众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通过检查和督导,各方面工作较2013年前有了巨大进步,尤其第四季度医院通过对科室主任和质控员进行质控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各科室上述各项工作了有明显改进。主要体现在:

一、制度体系建设

(一) 加强院级医疗质量控制。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了重新调整,成立质控科,根据二甲标准评审细则,对科室质控指标和医疗质量检查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并成立了院科两级质控检查小组,院级以医务处质控科主导,12月份将9名兼职质控员采取分工协作,以联合查房的形式每周工作日对科室质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做到及时反馈、限期整改。

(二) 加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医院各科室调整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并设质控员,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对科室质量进行自查,针对存在问题及不足积极整改。医院对科室质控员进行了质控内容、质控标准及质控管理工具应用的培训,提高科室质控管理能力。质控科统一制作质控模板供科室参考使用,规范质控统计分析模式,提高质控分析能力。

二、检查方式和内容

第一季度医务处制定医疗质量检查标准,主要内容为病历质量、各类核心制度学习及培训、各类工作流程、二甲资料准备等内容,由宋博、杨本勤、杜玉岭、医务处轮转人员等分组对临床医技科室进行检查和督导。第二、三季度医务处按照联合查房方式每工作日轮流对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内容较前增加和细化,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工作初具框架。第四季度医院增设质控科,将医疗质量质控检查内容进一步细化,针对每个科室和专业制定各自的质控检查标准,结合联合查房每日对各科室进行业务检查和督导,次日进行通报。自10月份以后,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记录本全部改为电子版,年底统一装订。

三、改进总结

(一)医务处对医疗核心工作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由14项增加至21项。充分利用科室早交班时间,督导交接班制度及各项医疗核心工作制度的学习,通过联合查房及病历质量检查等形式重点对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各项病例讨论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病情评估制度、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等医疗核心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效确保医疗安全。

(二)修订本院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合理用药、合理用血,规范诊疗。

全院各科室专业重新多次修订了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各科室进行培训,以提高诊疗和技术操作水平。加强规范收治病人监督,每天对科室患者按专业收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防止不规范收治现象。实行“一单通”,严格执行临床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对山东省指定的医疗机构检查结果进行互认,防止重复检查,减轻就医费用。严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加强医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对医师抗菌药物使用级别进行授权,通过病历对抗菌药物规范、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督导。5月4日与药剂科共同举办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班,邀请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专家来院对全体医师进行培训。联合药剂科、院感科检查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今年举办2次法律法规知识和临床用血知识培训,进行POCT知识培训和授权。

(三)完善电子病历质量

自5月28日,实施电子病历质控,加大医务人员尤其病案质控员电子病历质控培训力度和频率,10月份轮流对科室病案质控员开展专项培训,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实时监督科室运行病历、终末病历书写质量、住院时间超过30天患者上报、规范收治病人等情况。对医疗文书书写存在问题严重的科室加大督导和指导力度,提高医疗质量。抓好环节质量控制,增加检查频率和覆盖面,以推动医院整体病案质量的提高。

(四)病例讨论及各类病情评估

各种疑难危重、死亡、抢救、术前讨论等病例记录较前完善,增加患者病情评估和再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规范了诊疗行为,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检查资料规整,有图表数据分析和整改。

(五)质控检查:通过年初至今的工作检查,日常督导,3次分别对科主任和质控员进行培训,使各科室质控资料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学会运用PDCA和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制作质控资料。同时增加9名医务处兼职质控人员,每工作日进行质控检查。各种工作量、诊疗患者病种、人次等医疗指标有分析和整改措施。

(六)检验科、输血科和病理科室内质控、室间质评规范合格,同时与影像科室,按照二甲标准进行逐项督导,检查资料和质控资料完备。

(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

根据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制订《关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规定》,指定医患关系办公室负责对全院发生的医疗、护理、院感、输血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系统化统一管理,进一步规范报告、处理流程,并明确奖惩措施,鼓励上报。有效增强了全体医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对及时发现、报告、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保障医疗安全,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起到重要作用。

(八)加强病员安全管理,及时上报非计划手术和重大疑难患者,加强重点患者管理。医院制定《关于加强病人监护的管理规定》,对急危重症病人、有创检查及诊疗病人、门诊及住院手术病人、高危孕产妇等重点患者加强监护和管理。重点加强科室住院时间超过30天、非计划再次手术、重大疑难手术等重点患者的管理,实行随时上报和审批,每天进行督导,每季度对落实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九)手术麻醉分级管理和特殊诊疗授权管理

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医院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曲阜市人民医院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有关要求,对全院手术、麻醉、腔镜及高风险等诊疗技术进行了分级管理,并按照医师级别进行了分级授权,通过各项医疗质量与安全监管措施对分级授权进行追踪评价,对考核不合格人员取消授权资格,工作中对袁承信取消内窥镜检查资格。日常检查中对各种诊疗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十)围术期安全核查,对手术、麻醉评估、手术安全核查等逐项监督检查,方磊对手术室内围术期各项工作每日检查。科室利用晨交班时间定期对科室医师进行巩固培训。医师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有创检查、特殊治疗之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谈话制度,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马军华对术后患者的安全管理进行检查汇总。

(十一)临床路径和单病种

督促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控制工作,规范治疗行为,各病种入组率不能达到要求,日常检查中加大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控制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求每季度进行汇总和分析。日常检查督导,增加入组率和完成率。

(十二)三基培训和考核

督导各科室每月2次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医技科室增加书面考试内容,各项资料保存基本完整。质控科制定了三基三严培训考核方案,11-12月份对全体医师进行了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及三基理论培训,12月11-12日组织40岁以下86名医师进行了心肺复苏技能考试,平均分94.54分,无不合格人员。12月16-17日组织全体医师、检验科人员进行三基理论考试,及格率为95.83%。

(十三)加强医患沟通,落实知情同意制度,减少和预防医疗纠纷,做好医疗安全预警,检查病历中的知情同意书及各类签字、病情风险评估、手术安全核查等。今年下半年重大医疗纠纷发生数明显下降。

(十四)规范收治病人。通过检查,不规范收治病人的科室及例数明显下降。

四、及时下发督导单、上交反馈单,分析整改,作为下一月度检点内容。

五、医疗质量考核工作较前有明显改进,成效显著。但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对科室质控的评价、缺陷追踪和改进等、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控、核心制度落实等问题,今后争取细化各项质控指标,坚持检查和督导。

六、医务处质控科各项质控工作分析和评价详见各月度质控简报。

七、存在问题

检查中临床科室存在主要问题为:科室主任对考核工作指标不熟悉,质控数据未能与医院下达目标相结合,统计分析内容较少,具体数据分析和深层次原因分析欠佳,管理工具应用欠合理;各类病例讨论记录不规范,内容简单量少,缺少原始记录及参加人员签名等;术前讨论和危重病人抢救登记较少;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有统计数据,分析欠佳,数量较少,部分科室有造假,无医嘱仅填写表单;科务会、业务学习记录不及时,部分科室混记;抗菌药物管理有统计但记录不规范,无总结分析,病历书写仍存在复制、打印不及时等现象;各类风险评估表、医患沟通等签字不及时。医嘱、病程续打、签字不及时、不规范。

医技科室主要存在问题为:质控数据统计困难,资料少,内容空洞,缺少实际原始数据支持,分析欠完善;危急值登记尚及时,但无季度统计和分析;随访和疑难病例讨论例数较少,真实性欠佳。三基培训尚可,制度流程培训少,应知应会知识了解欠缺。

一年来我科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大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励,不断弥补和改正工作中的不足,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医院贡献自己力量。

综合考核意见范文3

关键词:考核体系 成本核算 平衡计分卡 年度绩效考核

一、综合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

(一)成本核算办法

成本核算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最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业绩,从而维系医院的经济运转。核算公式:“收入-支出=效益”,“效益×科室提奖系数=科室奖金分配总额”。主要思想就是以效益为抓手,鼓励科室增收节支和快速发展。也是一种粗放型的绩效管理模式,科室会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出现大处方,不合理检查,分解收费等不规范医疗行为,可能诱导过度医疗,加重病人负担,为社会所抨击和谴责。

(二)平衡计分卡考核

平衡计分卡考核分为四个维度,即:财务维度、流程维度、顾客维度和学习成长,每个维度按照医院的战略目标,筛选出关键指标,赋予不同权重,以完成任务值为绩效标杆赋予分值,进行考核。财务维度40分,其中:增长性指标24分,包括业务收入、门诊人数、住院人数、急危重症比4项考核指标。控制性指标16分,包括药占比、耗材比、医保统筹费用增长幅度3项考核指标。

流程维度40分,其中:服务效率16分,包括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天数,甲级手术率,完成项目病历5项考核指标。服务质量24分,包括甲病历率、临床路径入组率、处方合格率、院感发生率、优质护理达标率、抗菌素使用率6项考核指标。顾客维度10分,其中:病员信任度5分,包括病人预约率及病人满意率2项考核指标。零缺陷管理5分,包括医疗事故赔偿率和病人投诉2项考核指标。学习与成长10分,其中:工作计划6分,包括工作计划、传达政令、执行力检查结果3项考核指标,参加学习与考核4分,包括学习达标率及考试合格率2项考核指标。

由质控办牵头的各考核小组,包括医疗、护理、院办、药事等职能部门,每月进行考核,在院周会通报考核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和点评,提出整改内容和方法,并跟进修门结果,兑现当月绩效工资。

(三)年度绩效考核

每年底进行,考核包括目标责任状和现场测评打分两部分,目标责任状考核是各科全年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4个维度的总分值排序,对目标完成好的科室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分别是:

综合奖:临床、医技科室目标责任考核前3名;单项奖:门急诊工作效率、住院工作效益、新技术项目、科研、教学成果等。现场测评主要是对科室负责人进行360°考核,由科室负责人进行团队PPT汇报,评委现场打分,评委由四个层面的人员盲抽产生。评委由:领导层、同级、下级及服务对象四个层面的人员盲抽产生,测评分数权重分别为30%、20%、30%、20%,考核结果计入人资档案,做为评优、晋级及竟聘依据。该办法增加了现场汇报与评审环节,是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办法,既进行了年度考核,又加强了院科二级之间的互相交流与沟通。

二、综合绩效考核的优劣分析

成本核算办法,注重经济导向,体现了医务人员知识的价值,解决了脑体倒挂现象,但存在忽视质量指标和病人感受,不利于构建持久的竞争优势,而且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决定了医院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平衡计分卡考核,旨在调整结构,体现为4个维度之间的平衡,要想取得好的业务收入,就要服务好病人,所以就要注意顾客维度;如何服务好病人,一定要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落实“三好一满意”活动;要优化流程,必须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因此,必然要在学习与成长维度方面加大投入,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取得较好的绩效。当医院获得好的财务绩效后,又会加大学习与成长的投入力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因果链。

局限性体现在,对二、三级考核指标的选择与权重,标准的制定要求较高,难以做到个性化设计及量化所有考核指标,由于科室发展水平不同,联合诊疗松散团队的出现,考核结果不能做为评价科室对医院实际贡献大小的唯一标准。

年度绩效考核是短期与长期考核的结合,能够比较科学的评价出各科业务开展的情况,当年发展较快的科室与注重管理导向的科室排名靠前,有的科室经过快速发展,绝对指标已达顶峰,尽管对医院的贡献很大,但综合排名并不靠前,我们设置如收支结余率、危重病人抢救率、新技术新项目等单项奖,即可弥补年度绩效考核的不足,鼓励不同的科室轮流领先,也是对该类科室的认可与激励,实现医院全面发展。

三、综合绩效工作的几点体会

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实际操作中,我们体会到每一种考核办法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露出弊端,因此说,绩效考核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要尽量设计出包括多种考核办法的立体考核体系,既可发挥各考核办法的优势,又能避免其局限性,协调解决不同的问题,使绩效考核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成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新医改对医院构建综合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实现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我院积极响应新医改要求,参考哈佛大学研究相对价值比率RBRVS,通过比较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医生服务中投入的各类资源要素成本的高低来计算出每次服务的相对值,并结合科室服务量和服务费用总预算,得出医生绩效费率,护士按完成不同病种的护理时数进行绩效提奖,现正在试运行中,但是需要外部的配套政策支持,如果外部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支付不能转变、落实,这项绩效改革是不可持续的。

积极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首先,要整合医院的业务、财务、人事、资产等系统,逐步完成成本核算、会计核算和绩效核算的三轨并一,形成一个绩效薪酬一体化的管理回路。其次,推进全院临床数据库的建立,实现绩效考核评价数据实时对接,实现精细化的绩效考核让医院管理可视化,让科室管理目标化,让每位员工有价值认同感。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确化,将成为我们今后研究的主攻方向。

参考文献:

综合考核意见范文4

【关键词】综合性;医事法学;原因;途径;思考

医事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主要是以医学以及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而且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很好的将医学、法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内容结合在一起,通过渗漏与发展,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医事法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法律以及伦理问题,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可以更好的回应社会问题。医事法学属于边缘学科,这对其研究的方法以及资源有着较大影响,相关人员一定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制定出研究对象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

1.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的原因

综合性医事法学,可以将医学知识与法律知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对解决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问题有着一定帮助。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这与这门学科自身特点有较大关系,由于医事法学本身具有综合性,所以,为了促进医事法学更好的发展,必须建立综合性体系。下面笔者对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的意义进行简单的介绍。

(1)综合性医事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随着很多学者认识到了这门学科的独立性,但是并未对其进行论证,这对优化医事法学体系有着不利的影响。医事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医学方面以及行政法律范畴,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行的医事法律本身属于行政范畴,而大部分医事法学著作也包含在其理论体系以及研究范围内。医事法学的本质具有一定依附性,所以,其研究的范围需要扩大,不能只局限在行政卫生法律方面,医事法学的研究可以横跨多个学科,而且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具有多样性,研究的资源也需要不断的扩充。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可以更好的实现学科研究的独立性。

(2)综合性医事法学可以突破传统法学学科的划分,可以有效的解决社会中多种医学、法律领域的问题。对传统法学学科的划分,主要是建立在法律这门学科的基础之上,属于一对一的划分方式。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可以更好的处理法学研究的分工问题。现代社会中,各个学科的联系比较复杂,为了保证法律调整的合理性,必须对法学的内容进行扩充。在对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时,往往不再局限于一个部门,在现代社会中,一个法律问题往往跨越多个法律部门,而且问题比较复杂,无法通过单独研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可以扩大各个学科的研究范围,而且其涉及多个法律部门,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从多个方面,运用多种方法对复杂的法律问题进行处理。

(3)综合性医事法学可以保证学科的开放性以及包容性。综合性医事法学主要以法律部门为基础,在研究的过程中,虽然理论性比较强,但是也具有自我封闭的缺陷,在传统的医事法学中,学科之间的交流比较少,而且无法形成融合的研究模式。所以,为了使学科保持活力与创新精神,必须增加学科的开放性,并与其他学科之间加强交流。医事法学为了突破自我封闭的研究模式,必须增加包容性,由于研究的对象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所以,必须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对多个领域展开跨学科式的研究。

2.构建综合性医事法学的有效途径

2.1形成自成一体的理论体系是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的基石

形成公认的成熟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判断一个学科独立性与否的重要标准。我国医事法学从初创至今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医事法的研究还停留在法律法规的解释和评介的水平上,对医事法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医事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显得十分薄弱,理论和实务界对医事法的调整对象、地位、原则、体系等基本问题所持观点各异,更没有就医事法学的理论体系达成共识。理论体系是学科的基石,是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它为本学科的理论研究提供共识和框架,从而明确医事法研究的内容、方向和重点。

2.2采取多学科研究方法,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

医事法学是跨越医学与法学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就学科属性而言,医事法学应属于法学学科,是法学在不断应答、解决法律化的医学问题过程中建立、充实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但医事法学所具有的浓厚的自然科学属性又使得其很难完全融入法学的学科范畴内,并与其他法学学科交融互动、彼此协调。当今,医事法学的尴尬在于其始终游离于“医学”与“法学”之间,不得其主,彼此不被认可与接纳。究其根源,乃在于医事法学还没有实现医学与法学之间的融合,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广泛认可的、统一的范式和理论体系。

2.3保持研究对象与内容的开放性是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的关键

强调医事法学学科独立性的目的并不在于划分法学研究的“势力范围”、人为设定学科壁垒。相反,综合性医事法学首先要求自身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综合的、开放的,而非自我封闭。因此,医事法学应适应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的必然趋势,不断吸取法哲学、法社会学、民法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医学等学科的营养,逐步拓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保持研究对象与内容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以最终形成自身的理论和学科体系。

3.综合性医事法学的研究内容

国内学者将医事法学的研究对象简单的概括为“研究卫生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卫生法基础理论、卫生法律制度、卫生纠纷与诉讼、卫生改革和医学发展中的法律问题等。

从理论研究视角而言,国内医事法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医疗领域的各种法律问题,但仍然显得十分松散而不够系统并没有就医事法学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形成共识。将医事法隶属于某个法律部门已不合时宜,医事法学的使命和自我发展决定它应实现学科的独立性,并将医疗领域的法律问题纳入其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形成综合性的法学学科。医事法学研究内容包括医疗领域各种法律问题,从而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其外延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和范围。

4.结语

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是医事法学自身特性与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而且涉及医学与法律的问题越来越多,在研究的过程中,传统医事法学具有较强的局限性,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可以实现横跨多个领域的学科研究,其将医学知识与法律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全新的、综合性研究模式,这也可以更好的推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帮助医事立法局突破局限突破。建立综合性医事法学具有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其体现了医事法学的综合性,也体现了独立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罗刚.关于改进医事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天府新论,2006(S2).

综合考核意见范文5

关键词:综合类艺术院校 教学现状 教学模式 教学建议

一、综合类艺术院校古筝教学的现状

在众多的民族乐器中,古筝凭借其优美动听、清脆明亮的音色,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成为最受社会喜爱的民族乐器。

(一)学生的学习情况

如果说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具有“高、深、专”的特点,那么综合类艺术院校的学生具有“全、正、质”的特点。学生的学琴情况普遍存在着一些共同点:第一,基础演奏技能较薄弱,大部分学生高考演奏的曲目都超出了自身的能力范围。造成这些普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学生对于学琴的目的动机,从小开始学琴的学生,更多的是将学习一样乐曲作为兴趣爱好,并未计划将其作为今后的专业方向,所以对于各种演奏方法并没有严格细致的进行学习再加上小升初,初升高等升学压力的因素导致中途间断;而从高中开始学琴的学生更多的是抱着应试的目的,通过短时间集训进行速成,这违背了学习乐器循序渐进的规律,自然很多基础的内容就忽略了。2.学生入学前的弹奏方法参差不齐,存在许多不规范业余的方法,曲目量单一,部分学生只会弹考级的曲目其它风格的曲目从没学过,这与教师的知识体系以及教学经验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二,学生基本音乐素养知识如音准、节奏等知识不够扎实。往往很多学生直到高中才学习视唱练耳和乐理这些重要的理论知识,在试谱演奏与理解乐谱上存在许多错误。第三,学习缺乏耐心,好高骛远。笔者在教学过程发现存在个别基础略好的学生会由于个人的目光短浅而好高骛远,希望能弹一些高难度的曲目,不认真完成教学计划设定的曲目,殊不知那些曲目已远远超出其演奏能力,如果一味的要弹奏超越自身能力的曲目就如同给自己埋下一个定时炸弹,不断加深错误的演奏方法,当发现自己无力完成这首曲目时又得绕回原路,浪费学习时间做了许多无用功。

但是,虽然综合类艺术院校的学生不及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专业那样根基扎实,但是这类学生具有相对更综合的知识结构体系,社会实践与策划能力会更强,能将所学专业更广泛的与相关领域进行联结。所以,对于这样类型的学生在教学中决不能套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更加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全、正、质”的能力特点。

(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从综合类的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不难看出,学校的培养方向定位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专业演奏技能与实践能力的人才,面对当下如此紧张的就业环境,培养一名具有专业正规演奏方法并且具有相当演奏能力的教师,远比培养一名演奏家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所以,在教学中对于教学法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应该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第一,综合类艺术院校的的古筝教育相对专业音乐学院的起步要晚,所以切忌照搬音乐学院“高、深、专”的教学模式,掩盖了综合类艺术院校所具有的“全、正、质”的特点。第二,教学内容上重视现代筝曲忽视传统筝曲的学习,致使演奏风格单一,曲目量不大,有时一个学期下来只会弹两到三首曲子,使学生的综合演奏能力无法提升。第三,小组课排课不够灵活,实践课比重不够大。由于器乐课堂的特殊性,属于专业授课。我们的上课模式主要以一对二的教学模式为主,主要根据学生的程度进行排课,这样的教学优势在于课堂人数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更加的深入,一些建议与想法也能够及时得以反馈解决。不过固定学生的排课教学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状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四,缺乏对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对综合类艺术院校古筝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综合类的艺术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将会有大部分毕业生进入到中小学的教师行业,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仅限于教学生如何弹琴更为重要的是教授学生如何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与之相关联的专业理论知识例如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以及音乐史等理论知识也要同样重视,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社会古筝教学工作,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强调基础演奏技法的重要性,重视加强基本功慢速练习

基础演奏技法是古筝演奏的根基,正如建房时的地基一样,地基不牢固房子越往上建就有倒塌的可能,古筝学习的基础没打牢,越往难学越会弹得吃力,感觉力不从心。笔者接触过不少高中才学古筝的学生,为了高考得高分就弹一些超越自身能力的乐曲,例如:《云裳诉》《溟山》《西域随想》这类具有高难度的乐曲,由于他们不具备相应的手指技术,每当弹到快板是总是错音百出,越弹越慌,草率地弹完,自然就谈不上任何音乐表现力与音乐内涵。而在课后练习中没有进行慢练,而是一遍一遍机械化的练习直到乐曲弹完,对于手指触弦的方法根本无暇顾及。这样的练习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是不断的加深错误的演奏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大一阶段应当将基础慢速练习放在重要位置,及时纠正学生的演奏方法并定期组织学生们进行观摩互相学习,及时检验练习结果。

(三)设置相对灵活的上课方式,增加器乐实践课在教学模式中的比重

前文讲到一对二的小组课模式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灵活调动上课人数与人员,例如可将演奏同一乐曲的学生划分到一组上课,这样不仅节省教学时间也能够让学生之间进行更直观且有效的借鉴与学习。同时增加器乐实践课,通过排练课的上课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器乐排练的方法与形式,将学习到的演奏与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

(四)教师自身示范的重要性

教师的自身示范在课堂教学中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器乐教学自古沿用“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由此看出教师示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示范可以让学生迅速得到视觉上的刺激并进行相应的模仿,特别是一些例如《箜篌引》难度较大的乐曲只有通过教师的示范才能准确的表达,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其次,教师的示范可以给学生树立演奏的正确风格与榜样,学生都会向榜样学习,通过对老师演奏的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奏想法与风格。

在这些教学工作与研究过程中,笔者不断反思每个阶段的工作学习,适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也逐渐在实践教学经验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收获。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知识学习以及兴趣学习是值得老师终身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相信除了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知识更重要的是有着对教师这份工作强烈的责任感。笔者也将坚守“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哲理,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将时代的新信息与新需求传递给学生们,努力在教师岗位上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综合考核意见范文6

关键词:油菜;病虫害;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贵州是我国少数几个油菜主要省之一,油菜作为是贵州冬季农业的主要作物,常年播种面积40余万hm2,其种植范围广,产品商品率高,是贵州种植业的一大优势。日前,油菜行业集科研产业一体化,优质双低油菜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加上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加速了成果转化,为种子产业化开拓市场,从而不断扩大和完善种子产业化的经济基础,但油菜行业的技术性难题病虫害防治仍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每年油菜因病虫害的爆发影响产量减产10%~70%,且品质大幅度下降,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效益,这无疑对贵州油菜的研究带来一定的挑战。

1 贵州油菜病虫害分析

1.1 油菜菌核病

为油菜主要病害,又名油菜菌核软腐病,先从幼苗的基部发生软腐,以后扩展到全苗,叶片变青灰色似烫伤状腐烂常常引起成团枯死或整窝枯死;成株期发病,茎秆受害后,病部出现淡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干燥时表皮破裂像麻丝,后期病秆腐烂成空心,并生有白色菌丝和鼠屎状菌核。油菜籽受害,褪色变白,种子瘦瘪,无光泽。发病盛期一般出现2次,1次在11月下旬到12月,1次在次年的3~4月,如果在这段期间又遇多雨、潮湿、温暖的天气,油菜菌核病就将发生严重。

1.2 油菜白锈病、霜霉病、病毒病

白锈病:叶片受害后,在叶背面长出稍隆白色有光泽的脓疮状病斑,幼茎和花轴受害后,肿大弯曲呈“龙头”状,上生白色疮斑。霜霉病:当空气潮湿时叶背长出一层像霜一样的霉层。此病先从底叶发病,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植株枯萎,花梗被害后变肥肿,形似“龙头拐杖”,并有霜状霉层。病毒病:叶片产生黄斑,叶背面斑点中心变褐,后变黑,出现枯死点,严重时心叶卷缩,植株矮化,不能抽苔。油菜白锈病和霜霉病都是专性寄生菌,它们的侵染和传播过程基本相同,通过风雨传播危害,春季油菜开花结荚期间,每当寒潮频繁、时冷时暖的天气发病严重。

1.3 油菜蚜虫、跳甲

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有萝卜蚜和桃蚜两种。以成、若蚜密集在油菜叶背、茎枝和花,轴上刺吸汁液,破坏叶肉和叶绿素,苗期叶片受害卷曲、发黄;植株矮缩、生长缓慢,严重时叶片枯死。油菜抽苔后,多集中危害菜苔,形成“焦蜡棒”,影响开花结荚,并使嫩头枯焦,盛期一般是在10~11月中旬。

跳甲又称跳格蚤,为害油菜的主要是黄曲条跳甲,幼苗期受害最重,常常食成小孔,造成缺苗毁种,油菜移栽后,成虫从附近十字科蔬菜转移至油菜为害,以秋、春季为害最重。

2 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农业防治

改良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实行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倒茬,重茬不超过3a,如与小麦实行3a以上轮作;及时清理枯枝烂叶及病残体,铲除田间、畦埂、地边杂草,减少病虫基数;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农家肥杀死虫卵。

2.2 化学防治

可选用速克灵、多菌灵、克菌清等对口农药在刚始花时喷治防治菌核病,隔7d再防治1次,或选用25%富力库或30%爱苗乳油3000倍液喷雾。用药时间为两个时间:第1次是在11月下旬左右,第2次是在3月中下旬。

对付白锈病可选用20%丙环唑(如捷拖20~30mL/667m2)、43%大生富悬浮剂600~800倍液;霜霉病发病初期使用70%甲基硫菌灵(如杀灭尔30~40g/667m2),已经发病后,选用66.8%霉多克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病毒病发生初期用7.5%菌毒清,盐酸吗啉呱,连续喷施2~3次。

2.3 物理防治

结合查苗补苗,人工捕杀幼虫;采用黄板、银灰色反光塑料薄膜、杀虫灯、糖醋液诱杀成虫。

2.4 生物防治

传统生物防治:释放姬小蜂、反颚茧蜂、潜蝇蜂等寄生蜂;采用细菌杀虫剂,如国产BT乳剂或青虫菌6号;应用植物源农药,鱼滕酮、苦皮滕和烟碱。

新型生物防治:应用病源细菌的另一宿敌微生物,寄生并与病源发生拮抗作用,逐渐吞噬病源细胞,从而消除病源,达到病害防治的目的,国内外大量学者已研究培养出针对油菜菌核病的专性寄生破坏性真菌——盾壳霉,目前已有盾壳霉稀释乳液销售。

3 讨论

针对油菜的病虫害,应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综合防治,首先种子要严格通过筛选、水选,以清除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虫卵,然后用10%的食盐水选种,清除漂浮的杂质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后再播种。土壤处理用甲基托布津和敌百虫拌细土撒入土中防治土传病害及虫害。其次是加强苗期管理及时清除病源,将发病率降到最小,可适当采用物理方法消灭虫害,采用与禾本科植物轮作方式,摘除“三叶”、无花瓣育种等方式。然后是应用生物防治方法来代替农药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如盾壳霉试剂的研发与应用。最后收获种子时可采用拌盐法、密闭法、摊凉法、烘干法保证种子的优良性和抗性。

总之,油菜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利用农业措施、生物技术、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以减轻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