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劳动素养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劳动素养教育范文1
关键词:语文素质 就业基石
引言
语文教育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现代化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注重人的素质培养与提升,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实现高校教育的宗旨;要体现出高校教育中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及人格的建立健全为总目标的教育要求,实现人的和谐、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必须从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出发,实现人的可持续、完善发展,将其培养为既具有专业技能,同时又具备高水平的语文素养、能够坚持终身学习的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并不甚乐观,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是由于自身人文素养的缺失而与某些用人单位失之交臂。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既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但多数高等学校在现实中更为偏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导致许多大学生在就业初期面临重重困境。例如,由于语言组织能力的欠缺,许多学生出现会说不会写、词不达意、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等问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并未将语文教育作为重点教育学科,仅仅将其列为公共必修课范围内,而不像专业课那样做出了明确、严格的要求。据一份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大学生对书信格式不甚了解。苏步青曾经说过,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而语文不仅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同时也是一切科学文化的基础。因而,大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对于其他学科知识掌握水平的高低,提升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语文素质是大学生的就业基石
新时期,激烈的劳动力市场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就业能力,即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择业或转业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市场用人需求。就业的可持续发展性还体现在就业的质与量的高度统一,就业不但要有基本的数量保证,同时也要有基本的质量保证,扩大就业人数是基础,而提高就业质量则是根本。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定的基础,语文素质就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拥有高水平的语文知识素养的大学生能够始终保持较好的持续发展动力与拓展张力,提升大学生持续发展的人格魅力。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爱岗敬业以及成功转岗就业。因而,语文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基石。
(一)语文素质教育以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为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所存在的高分低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语文教育就是为了将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贯彻落实,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语文教育中,注重将知识体系融合于字、词、句、段落、篇章等文本形式上,发挥它们知识载体的作用,实现交际的目的;若工具性不强、使用方法不当,就很难产生出实际的应用效果。缺乏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大学生,毕业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时候,会遇到种种问题,如口语表达能力欠缺、求职意向书词不达意、错别字连篇、不能够正确理解用工合同中的条款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发展空间。高等教育不仅服务于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是服务于社会管理、领导型人才的培养。因而,全面型、德才兼备型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人才培养目标,它是与时展紧密结合的教育目标。语文教育要与时代紧紧相连,对大学生进行文采、口才及人才的专项训练,以保证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二)语文素质教育是生存之本
大学生毕业之后,由于初步踏入社会,难免会带有一定的学生气,不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当中,在工作岗位上也会表现出一定不足之处,这些困难的克服,都需要有一定的语文素养作支撑。实践证明,对语文有着较好的理解和把握的学生,往往也会有较为宽泛的阅读面,能够对生活形成更为客观、成熟的认识,能够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对社会抱有乐观的态度,做到爱岗敬业。我国文学界泰斗张志公先生就医时,面对病历写不通顺的医生,感到自责,他认为自己没有教好学生,连基本的病历都不会写,是一种失职。这种高度的敬业精神,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学习的,同时也应该通过此类事件看出我国语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说出了语文教育的本质在于让学生成为知识与技能的主人而非永远的跟随者。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于社会,让更多的在职人员更加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
(三)良好的语文素质教育是就业的基础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能说、善听、常写、好读,这些习惯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这些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能够推而广之,应用到其他的学科及领域中,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完善人格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惯并不能够直接产生知识或技能,却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使得学生获得一种持续的、能够终身受益的自我拓展能力。高等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其教育的根本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语文素质就是该基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缺乏最为基本的语文素养,必然会在其以后的交流与生活中遇到种种障碍与困境。随着新时期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必须做到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让每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都能够明晰自己的人生目标,能够在今后人生中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做到正确的转岗就业;语文教育在这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大学生就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结语
语文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高等教育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在其就业与择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由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得出的基本经验。新时期语文素质是大学生就业力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拥有高水平的语文知识素养的大学生能够始终保持着较好的持续发展动力与拓展张力,提升自己持续发展的人格魅力,实现顺利就业、爱岗敬业以及成功转岗就业,因而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石。语
参考文献
[1]田海,张秀芬.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缺失及补救[J].成功(教育),2009(11)
[2]芦京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观刍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6)
[3]臧春魁,吴卫东.当代大学生就业后暴露出的人文素养缺陷[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4]冯凤麟,钱红.大学语文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07): 92.
[5]汪瑞林.大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访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徐中玉[N].中国教育报,2007-8-22(A3).
[6]王路江.大学生职业选择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大学生劳动素养教育范文2
一、目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1.大学生法制观念意识缺乏。①缺乏对法律的信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变革对思想单纯、思维活跃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法制体系尚不完备,一些大学生对法律权威和公信力产生怀疑,少数学生甚至缺乏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②被动守法。由于教育与宣传舆论的局限,一些大学生还未将法律法规视为行为准则,还未从思想上认识到法律需要时刻遵守并进行自我行为约束,法律意识处于被动守法状态。③受腐朽思想的冲击严重。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冲击,有些学生更加膨胀自我价值的实现,忽略学校、社会环境对他们自身行为的约束和规范,甚至对法制教育存在逆反心理。
2.大学生法律素养尚需加强。所谓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信仰三方面内容。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具有一定的法制观念,但很多学生仅仅将其作为应试知识来学习,没能实现法律知识到自身能力的真正转化。不懂维权、不懂对事务进行法律分析、不懂依法处理身边的纠纷,甚至如同马加爵和药家鑫一样,面对问题简单粗暴地解决、完全忽视了法律的庄严。大学生法律素养有待加强。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1.法制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大学生的人生观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文化糟粕对高校法制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这些腐朽思想所形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容易诱导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司法实践中,一些学生正是受到不良道德和文化的侵蚀,崇尚“金钱万能、享乐至上”的生活方式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大学生,遵守法律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良好的法律素质是促使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的一个动力基础”因此,必须把大学生法制教育纳入重要的教育日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世界,通过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成为具有现代法制观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大学生劳动素养教育范文3
【关键词】劳动价值观;大学教育;课程改革;大学生就业
引 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的不断优化,使得中国的高度技术人才以及高等专业人才数量得到了全面提高,加之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提高,但是由于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课程安排不科学,使得大学生缺乏对劳动价值的正确认知,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以及职业规划,无法实现对大学生的整体就业效果的提高,降低了高校的大学教育综合质量。
一、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方向多样,缺乏自身的职业规划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使得现代大学生可以选择多样化的就业方向,尤其是可以选择与专业学习相契合的多种工作类型,同时由于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缺乏必要的认识,使得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认知以及职业选择往往是自身的实际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下降。
(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盛行,就业心理浮躁
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意识中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盛行,加之大学生接触到社会生活的机会少,加剧了大学生对岗位要求更多的偏向于待遇以及工作环境,同时大学生对基层岗位的接受程度不高,导致大学生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普遍发生,进而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浮躁以及就业技能缺少,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规划。
(三)岗位职责意识弱,专业技能掌握不牢固
由于大学教育的开放性与自主性,使得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对专业基础技能以及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清晰以及岗位责任意识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进入工作环节中难以直接胜任工作要求或是岗位上工作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影响了企业的内部管理,另一方面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高,降低了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
二、健全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措施创新
(一)加强大学生劳动价值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与规划能力
应该积极加强大学生劳动价值课程的设计,提高在大学课程学习中的职业规划教育以及职业认知教育,进而提高大学生对自身素质认识以及职业规划,提高学生在岗位选择与岗位认知中的综合意识。在劳动价值观培训课程选择上应该具有现实操作性,明确在课程教育中的教学任务以及考核目标,提高学生对职业意识以及劳动价值观念的认知。
(二)加强学生劳动价值教育理念,提高大学教师队伍质量
学校应该积极加强对劳动价值教育理念的引进,培养学生的现代经济环境中的劳动价值理念,尤其是应该积极帮助学生完成对正确劳动价值取向与自身职业规划相结合的认知,同时提高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大学教师的职能规划能力,尤其是职业技能能力,提高教师在课程讲授中的质量以及有效性,提高大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正确劳动价值观念的形成。
(三)强化岗位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市场化
学校在进行大学生专业建设时,应该积极做好对大学生岗位意识的培训,尤其是应该立足于市场环境对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理念的要求,提高在大学教育中的市场适应能力,可以显著的提高大学生对自身的岗位专业意识的认识,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市场对应度,只有将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好大学生的综合职业教育。
(四)加强学生劳动心理教育,降低学生的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意识
大学教育尤其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应该积极进行大学生集体心理教育以及特殊心理疏导教育,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设,同时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降低大学生对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的追求,提高学生对岗位奉献意识以及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进而提高大学生对工作态度以及工作定位的认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整合学校资源,扩展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与途径,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促进学生价值体系的全面与完善
学校应该积极做好大学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学校友网络,促进对高校自身的就业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扩展就业选择,同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提高在高校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定位的市场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大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以及岗位定位能力。同时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尤其是应该提高学生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工作以及各社会阶层的认同与尊重,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的认知能力以及职业尊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劳动价值观念,实现整个价值体系的完善。
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现代大学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应该做好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认知,重点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以及职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大学生对岗位要求以及岗位责任的认识,加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市场适应能力建设,扩展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途径,优化大学劳动价值体系教育建设,只有降低大学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劳动意识,才能真正做好大学生的职业教育,也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曾兰《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的偏误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 科教与法 2011
[2]杜启文《当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6
[3]周月《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偏误与教育策略》[J]重庆与世界 学术版 2012
大学生劳动素养教育范文4
【关键词】就创业法律;高校教育;大学生
一、大学生应具备的就创业法律知识
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法律知识主要包括兼职、实习中的法律问题及维权途径,大学生就业权益,常见就业陷阱,三方协议,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与终止,试用期的规定,违约责任,劳动争议处理等。应具备的创业法律知识主要包括创业法律形式的选择,创业中的合同法、物权法、债权法、商标法、专利权等。
二、我国高校就创业法律教育现状分析
(一)就创业法律课程设置分析。以泰州学院为例,根据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开设的通识法律课程主要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另外,在《就业指导与创业基础》课程中部分章节涉及到少量就创业法律内容,但赋予的课时只有两个学时;此外,学校未为学生开设专门的就创业法律课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面向所有大学生开设,但教学内容未涉及就创业法律知识;而选修其他法律课程的学生只有14%;出于学时的限制,学生在《就业指导与创业基础》中也只能接触到极少的就创业法律知识。在对泰州学院部分2018届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399名毕业生中有331名学生认为自身十分欠缺就创业法律知识。笔者也对我国其他高校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其他高校为在校生开设的通识法律课程与泰州学院基本相似。以北京两所高校为例,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发展综合素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求职技巧实训》。这些课程重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场、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或者在创新能力、自我效能、有效沟通、求职礼仪和简历撰写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均未涉及就创业法律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我国,从大一到大四,一名大学生能从第一课堂学习到的就创业法律知识是极少的。问卷调查发现,83%的毕业生认为大学期间所学法律知识不能应对现实中的就创业法律问题。(二)第二课堂就创业法律教育现状。1.高校就创业法律讲座培训开设情况。以泰州学院为例,学校就创业指导中心每年邀请专家为毕业生开设就创业指导讲座,如:江苏省大学生就创业指导公益巡讲、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培训讲座、创业者沙龙等;各二级学院也为学生开设相关讲座。然而几乎所有讲座内容都没有涉及到就创业法律问题,未对学生实际会遇到的法律问题给予指导。据笔者统计,从2015~2018年,泰州两所高校为在校生共举办28场就创业讲座,其中仅有一场涉及到就业法律知识,即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16年举办的“大学生劳动就业常见问题解读”讲座。笔者也对其他高校第二课堂就创业法律教育进行了研究,发现各大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学生举办的讲座培训主要涉及行业分析、简历写作、面试技巧、面试训练、职业素养提升训练、求职礼仪、职业规划、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等。学生在第二课堂中通过讲座的形式能获取的就创业法律信息几乎为零。有部分高校在就业信息网就业辅导板块推送毕业生就业协议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等相关文章,但数量少,内容浅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2.高校就创业咨询情况。经笔者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高校就业信息网开设有“咨询预约”板块,学生可在线预约咨询,但很多高校这项服务并未真正开展,开展这项服务的高校,咨询也主要聚焦于职业生涯辅导,主要在自我及职业探索、简历修改、面试指导、求职心理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并未在就创业法律方面提供咨询。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遇到就创业法律问题时选择求助于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或者自己上网搜索相关信息。而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大部分并没有法律专业背景,也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并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信息,也很难解决具体问题。学校法律援助中心也未在就创业领域为学生提供服务。综上所述,以泰州学院为例的高校大学生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均很难获得应具备的就创业法律知识,这极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维权意识及就创业法律素养的培养。
三、中美就创业法律教育比较分析
上文从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分析了我国高校就创业法律教育现状,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就创业教育限于对大一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在学生即将毕业时提供一些就创业技能的指导,而未对大学生就创业教育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对就创业法律教育更是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下文中,笔者将分析美国就创业法律教育现状。(一)就创业法律指导课程形式多样。美国大学通过丰富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就创业法律指导,服务的实施形式多样。常见的授课形式有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并将就创业法律实训平台运用于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课堂模拟进行法律文书撰写、法律事务实操训练,加强对学生法律操作技能的培养。另外,还采用就创业法律研讨会、校外企业参观访问、网络课程、创业者讲座等形式,而且往往一门课程综合利用各种形式。授课教师不局限于本校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已经成为美国就业指导课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以斯坦福大学为例,该校是美国最早开始创业教育的高校之一,第一课堂涵盖了建立和运营一个企业各个流程的内容,其中涉及创业各环节法律知识,可见,以斯坦福大学为首的美国大学已将法律知识纳入创业课程体系。(二)第二课堂就创业法律教育内容丰富。在第二课堂中,以斯坦福大学为例,该校通过就创业活动周每年定期举办就创业活动,在活动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就创业法律讲座、创业论坛。我国各大高校也基本创建有就创业协会等社团组织,但该组织开设的活动涉及到的就创业法律专业知识不多,未将校内外就创业法律教育社会资源利用起来。另外,美国高校时常邀请就创业法律专家和企业专业人士为大学生举办讲座,讲解就业及创办企业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方式,为学生就创业提供建议。
四、对策研究
大学生劳动素养教育范文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并非先在的,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渐次生成的;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规律观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过程,通过历史纵向与现实横向分析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存在互渗、组合、回应超越和主导泛化的基本规律,以及经验型、结构功能型和过程型三大具体规律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规律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以此审视当今时代主体地位凸显、主体意识强烈的大学生,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内涵,遵循其生成规律,对当前高校激励大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之中,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及高校全程、全方位育人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本质内涵与主要特征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本质内涵。人的主体地位确立与否,主体性发展程度如何,取决于人认识客观世界程度的高低及改造客观世界为我所用的目的性善恶与否。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客观世界的程度愈高——即愈合规律性,利用客观世界为我所用目的愈善——即愈合目的性,其主体地位及其主体性确立程度愈高;反之,其主体地位及其主体性确立程度愈低。主体及其主体性,是现实中的人之一体两面。主体是实践中的人,主体性是实践中的人以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创造性为手段,对事物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理论自觉、价值认同、行为信奉水平的状态描述与评价。以此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可以说,大学生在面对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其理论认知、价值认同、行为信奉状态与水平高低,恰是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是否确立及其主体性程度高低的现象描述与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既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人对这种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主要特征。自上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以来,一些学者在论及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问题时,极力推崇西方主体性哲学对人的主体地位及其主体性观念,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其主体性存在是不证自明的、先在的,“自主性、自为性、能动性、创造性”[1](P8)被视为人的主体性的基本特征。但这只是西方思辨哲学对人的逻辑推演与表象描述,并未透过现象揭示现实中人的本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转变到人中的作用》一文中早就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他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过渡到人脑。”[2](P377)也就是说,人的主体地位及其主体性,并非西方思辨哲学所想象的那样是“先在的”,而是在劳动过程中渐次“生成的”。人在劳动实践中,面对客观世界、认识客观世界、利用客观世界,不断丰富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能力与反映结果,其主体地位及其主体性不断确立的过程,可称之为人的主体地位及其主体性的“原始生成”。同时,其原始生成成果,还会通过生物遗传和代际教育的形式传递给下一代,可称之为人及人的主体性的“承继生成”。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大学生不断地认识、反思、确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逐步对之进行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和行为信奉,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及其主体性也渐次生成。“生成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基本特征;而所谓的“自主性、自为性、能动性、创造性”,只不过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过程中表现出的目的与手段,缺乏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认知、认同与信奉,只会生成异化、扭曲、迷失或“单向度”的主体及其主体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的基本规律
既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渐次生成的,那么,其生成过程及发展趋势有没有规律可循,能否为我们所用?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3](P500)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之中,笔者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存在互渗、组合、回应超越与主导泛化的基本规律。
1.互渗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以大学生已有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与社会对其提出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不完全相符、存在差异与矛盾为起点。党和国家以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改造大学生现有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使其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符具有客观必然性。大学生在其已有的人生经历中,对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反映的问题上,虽然已经有了或多或少、或体系化或碎片化的认知认同与信奉,但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而言,在数量、质量、理论化水平,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程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性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和行为信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最终形成一种契合客观现实的思想意识,生成一定程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笔者将促成此种主体性生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间本质关系,称为“互渗律”。
2.组合律。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养,无论是理论形态的,还是具体直观形态的,都有其理论和现实社会影响的渊源,表现为“承继发生”与“原始发生”的不断组合。从理论形态上看,大学生面对已有的各种理论资源,尽管认知的范围和程度存在很大个体差异,认同的立场千姿百态,但每个大学生对这些理论资源都会有认知与选择,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大学生已有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都是其民族的或外来的理论资源组合体,可称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的“承继发生”。从具体直观形态上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与其成长的家庭、社区、学校、社会环境,以及同辈群体其他成员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不停地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信息交换,这些信息以视觉、听觉、行为、情感等形式留存于大学生主观映像之中,在以后遇到相似情境时,大学生会产生相似的反应,可称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的“原始发生”。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就是原始发生与承继发生两种不同形式的排列组合,相互支撑、相互论证,最终形成一定程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这种以“原始发生”与“承继发生”方式,不断优化组合自己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的本质关系,可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的“组合律”。
3.回应超越律。人类之所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一定的内容对各类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源于对其所处时代人们共同遭遇的有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等相关问题的回应与超越。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关注的主题,也正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等事关自然界、当代社会和当代人本身所遭遇的现实问题的关切。大学生从孩童时对坐、立、行、走,如何和同伴玩耍等这些人生最初遭遇问题的回应中,有了行为规则、尊重、合作与爱等这些最基本思想道德认知、认同与信奉。基于此,回应现实遭遇的问题,超越已有的思想意识局限,解决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境遇问题,是其获得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和行为信奉的始源。大学生能否生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的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大学生遭遇的现实问题进行理论与现实的回应与超越能力与程度,二者之间存在本质契合关系。因而,“回应超越”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的又一基本规律。
4.主导泛化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公共生活和爱好、兴趣、情感、个性等等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高校虽然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从理论与实践、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理论灌输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不同路径,以及理论教学和实践体验等不同载体与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这些外因最终还是要通过大学生自身的内因来起作用,需要以一种主导的价值理想和价值标准来转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的基本矛盾,促使大学生认同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用于指导其工作学习生活实践,生成稳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这种用某一主导价值准则来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与否,并延伸至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和行为信奉的本质关系,可简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的“主导泛化律”。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的具体规律
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社会环境,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及方式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呈现出不同的面相,我们称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的具体规律。
1.经验型具体规律。从历史纵向来考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人们曾探索何种因素的参与能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这种对历史和现实中,人们采用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实践经验的抽象概括,我们称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的经验型具体规律。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都要对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理论认知、价值认同与行为信奉的合法性进行理论辩护。其次,注重培育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知”与“行”的统一。此外,有一套基本的社会制度来保障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理论认知、价值认同与行为信奉的落实。其中,理想信念的引导,是前提;“知”“行”相统一,是关键;构建相应的社会制度来实现自己倡导的理论学说,是基本保障。尽管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囿于客观条件限制,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客观事物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把握的程度存在诸多偏颇之处,但从这些措施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的效果来看,都能达到大学生对其教育内容的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和行为信奉,其间存在本质契合关系。因而,可称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的理想信念引导、知行统一和社会制度保障的经验型具体规律。
2.结构功能型具体规律。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生成,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环体与介体各系统要素间信息输入与输出、相互影响的结果。在此过程中,每一系统要素自身的结构功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生成存在本质联系,我们称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的要素结构功能型具体规律。首先,从主体结构功能方面看,由前人实践经验凝结而成的认知能力,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学生对周遭世界的认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呈现为主体间教化与濡化交相融合螺旋式上升的认知发展生成过程。其次,从客体结构功能方面看,在面对“客观事物是什么”这一实然问题,分处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传统的人在认知上是趋向一致的。而对“客观事物应该怎么样”这一应然问题的判断,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人,却表现出受民族精神影响的特征。再次,从环体结构功能上看,无论是物质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都在规范引导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最后,从介体结构功能上看,理论课教学、榜样示范等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疏导、文化熏陶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配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介体结构功能的不断协同优化,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存在本质联系。因此,我们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存在认知发展、民族精神影响、环境规范引导和方法协同优化的要素结构功能型具体规律。
3.过程型具体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不同阶段中,处理好不同的要素关系,才能更好地生成并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我们称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的过程型具体规律。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无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把握,还是对现实生活的体悟经验,都处于优势地位,由其主导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符合客观实际。但是,坚持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否认其主体地位。主导主体型师生关系,应伴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蕴含的价值追求能否在现实中得到逐步的实现,是制约大学生对其理论自觉、价值认同和行为信奉的又一重要因素。此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描述的美好社会图景,还与现实并存的异质思潮所描绘的社会景象存在差异,倡导意识形态、批判反意识形态伴随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存在本质契合关系。故此,我们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存在主导主体、价值实现保障、倡导与批判相统一的过程型具体规律。
参考文献:
[1]李为善,刘奔.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大学生劳动素养教育范文6
关键词 新常态 提升职业素养
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今天,随着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纯学历型人才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了,如何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1 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
1.1 国家层面的现实要求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在经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新阶段,实现“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教育部提出了要重视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注重文化素养、职业精神和技术技能融合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切实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①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大势,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1.2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企业把职业素养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进入企业的“金钥匙”。他们认为,大学生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最关键的在于他们所具有的职业素养。因为职业素养是一个人的道德层次和精神境界,企业需要这样的人才,为企业创造效益。他们认为,一个人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通过短时间培训,其专业技能是很容易提高的,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不可能通过短时间培训就可以提升的。因此在选择人才时,首先选择德才兼备的人,其次是有德而能力欠缺的人,至于有才无德、无才无德的人,他们是不会选择的。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够,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越大。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具有较好职业素养的人才。②
另一方面,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市场需求也还有差距,导致毕业生频繁跳槽。因此,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对毕业生就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 大学生职业素养现状
据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在连续几年的调查中都发现,大学生求职者对一些技能方面的素质相对比较重视,如沟通能力、专业技能、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等,而对于组织能力、道德修养、协作能力、进取心、刻苦精神、工作热情等社会与具体用人单位所看重的素质类型(更多的是软能力),却被大学生求职者所忽视。事实上,这些被忽视的软能力,不仅应该是社会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更是求职者个人发展所应该具备的深层能力。③
3 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3.1 依托技能大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职业技能大赛不仅是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校企合作交流,展示职业教育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岗位竞争能力的平台。④当前,中央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伟大部署,这个响亮的号召,让职业教育推开了春天的窗户。各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也相应的举办各种各样的职业技能大赛,以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职业技能大赛,推动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职业能力的发展。辽宁轻工职业学院遵循“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理念,有目的地将竞赛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融合、竞赛评价标准与课程标准融合、竞赛训练与课程实训融合、竞赛考核与课程考核融合,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不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体现,而且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计划组织能力都得以彰显。
我院服装设计专业服装设计(品牌设计)课程采用“双导师制项目化课赛结合”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职业技能竞赛有机融合,将大赛内容与教学内容衔接,项目化主题设计完成作品,“双导师”训练,将课堂打造成小型职业技能竞赛赛场,优秀作品作为参赛作品直接报送。纺织服装系联合大都会时尚购物中心举办首届“大都会杯”视觉营销大赛,18名选手在卖场选择店铺进行视觉营销比拼。选手们经过一个月的时间走访调研,利用课余时间采购材料,装饰店面。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积累了较多的实战经验,在团队合作过程中,收获了友谊。计算机系学生通过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创新创业能力。
3.2 校企文化融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以企业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深受企业欢迎的能吃苦、敬业奉献的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学院建立了192个校外实习基地,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校企双方全方位、全过程合作,细化学习情境,将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整合,不断优化课程教学环节,创设学习情境,以典型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通过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实践,融入相关知识点和职业素质要求,使学生从项目、任务的训练中锻炼实践能力,掌握理论知识,培养职业素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例如数控技术专业与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设计学习情境,将企业的实际产品引入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专业基础设计不同难度的项目任务供学生选择,单独或小组合作进行,先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再到实训室完成项目实践,主副讲教师共同进行指导,较好地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计算机系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化综合实训的探索,与大连永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企业提供实训案例和师资,按项目小组形式,以全流程跟进、完整项目实施的方式完成了模拟对日软件开发的流程和管理模式。
营销与策划(服装)专业服装陈列展示课程采用“理论知识信息化、企业项目入课堂;实训操作模拟化、岗位实操进商场”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企业项目开展教学,在商场真实环境进行检验。服装专业教学、训练、创新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4个项目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
3.3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引领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党的十提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公民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去年6月份举行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总理强调,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⑤
学院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工作理念,根据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从思想实际和关注问题入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道理与党情、国情、民情结合起来,与当前政治、经济和社会中的重大事件结合起来,与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情感情趣结合起来,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习惯结合起来,以活生生的实例和具体详实的数据来分析、阐述、讲解。同时,针对我院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兴趣,调动各有关学生部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弘扬主旋律、宣传中国梦、传播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来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形成爱党爱国、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人生品德和高尚志趣。
学院积极开展旨在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以志愿者服务为平台,开展人文关爱、心灵关爱、贫困关爱、环境保护等活动。如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慰问贫困家庭及孤寡老人,走进农民工子弟学校,与贫困学生搭成帮扶对子,开展“大手拉小手”等活动,培养学生树立起“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思想,争强社会责任感。以校园技能文化艺术节为平台,校企合作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举办文艺演出、讲座报告、展览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注释
①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谈职业教育新常态.2014.11.
② 杨群.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时代教育,2011.3.
③ 熊汉忠.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