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就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教育与就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与就业

劳动教育与就业范文1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劳动就业;创业创新

由于前几年的扩招引发了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在大学生毕业集中的月份还被冠以了“黑色就业季”的说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同时随着适龄入学人数的快速增长,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只会进一步的加大。而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近年来基本都在7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都有30%左右的大学生是无法实现就业的。当然,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扩招引发了就业基数的增加外,大学生自身从业能力、心理期望等等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尤其是最近几年,各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高校都开始积极为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积极创造和改善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外部大环境,也多方面、多层面、多角度地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但从目前的结果看其实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除外部宏观因素、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外,高校开展的对大学生的劳动就业及创业创新的教育也是亟待需要转变的。

一、现阶段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这一原因的表象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时设定的期望与现实情况的差距过大。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很多都有一种“十年苦读定要成名天下”的心态,因此在就业选择上会倾向于到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入职后各项福利待遇都较好的大中城市、机关或大公司就职,而大部分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较好,没有生活、生存压力,所以也不想在就业问题上急于求成,也就更不会考虑到条件相对要艰苦许多的边远地区就职。

(二)结构性矛盾(需求、技能、专业)

这一方面主要是受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情况限制,如果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整体社会发展水平,那么由于经济发展缓慢造成经济活力下降,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呈下降趋势,这样大环境下就出现了吸纳就业能力的下降,然后再加上需要就业人数的数量过大,就会产生供需之间的矛盾。还有由于连续多年的扩招,使得在校学生数量极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对学生而言则是动手实践的时间变短,学生的成绩代表了一切,高分低能也就司空见惯了。这一点从近年来用人单位多数会在招聘信息上注明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技能等应聘条件上可以看出。

(三)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的热情以及对岗位就业的忠诚度

与国外大学毕业生或在校生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相对起步较晚、比例低、创业的起点也要低很多,愿意进行创业或把这一意愿付诸实施的学生比例不足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0%。而在就业稳定性,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未能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据专门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211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半年后的离职率达22%,而非211院校的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达到了33%。所以由于高校毕业生的这种频繁跳槽现象也造成了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情况。

二、在高校内实施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建议

(一)深化高校方对就业和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

首先,若要真正在高校内落实并实施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校方应当认识到这种教育不应只是一味进行就业与创业创新知识的讲解,而应当把教育的重点放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上来。为此,在高校内从事这项工作的教育者,首先要有对学生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向学生明白讲述如何进行就业选择以及创业指导。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上,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就业、创业意识,以此来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加强创新创业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大学生们只有经过就业与创业的实践锻炼,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也才能更加明晰自己就业与创业的目标,在创业过程中才能保持良好的信念,所以实践课程的开设是高校开展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基础项目,一来这样能充分利用好高校内的现有资源,二来通过实践的验证也可以加快高校知识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企业实地参观、考察,甚至是岗位模拟等,使学生感受创业的艰辛和乐趣以及明了将来就业后可能会面临的一些情况。

(三)加强高校内相关资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开展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对高校来说质量过硬的师资力量和队伍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本校的师资力量稍有不足,可以采取措施主动争取或筹措专项资金加强队伍建设,也可以与其他高校合作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实现师资力量的资源共享。当然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也是打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师资力量在高校大学生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中是重要的人力资本,适当合理的多种形式的激励可以增加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它的目的是通过对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理论知识的教授,以及针对性地实践体验,在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识的同时,实现提升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

作者:陈红 詹榕 单位:泰安技师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研,高婷婷.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5,(03).

劳动教育与就业范文2

 

根据当前形势,我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支持,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目标,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

 

农村成人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创业能力、生活质量为目的,开展“实用人才培训”;以新品种、新技术使用为主要内容,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以及民主法制和文明生活知识教育等,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带动广大农民逐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保证财力和人力落到实处

 

根据当前情况来看,初中生毕业后并没学到什么专业技能,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财力和人力投入,结合乡镇成人学校免费开办周期短、见效快的实用专业技能培训班,使其在进城务工前就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为其外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解决了学生的学费问题,社会秩序安定也有了保障。二者优势互补,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解决了乡镇成人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

 

三、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灵活多样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

 

培训要从劳动力的实际出发,使培训内容切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做到教其所需;使学到的技术与生产、就业门路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使学到的技术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做到学有所成。进行劳动力岗前培训,就要以市场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定向、定单培训为主要途径,以提高就业率为主要目的。应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内容确定培训的时间长短和培训方法。同时,劳动力就业培训的内容要多样化,除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外,还要进行一些法律知识、交通知识、劳动安全、社交礼仪、自我保护等知识教育和培训,增强其外出务工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对象有两种:一种是回乡初中毕业生,另一种是中老年农民。对回乡初中毕业生的培训主要放在毕业会考后进行,这类培训要选用一些热门的专业,如电脑和机械电子专业,也可让其掌握一些种植和养殖技术,使其回乡后使用。中老年农民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主体,对那些年龄较大、家庭负担重的,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可利用广播电视讲座、印发科技资料、黑板报等形式进行;也可以利用雨雪天或者闲时,集中办班培训学习;还可以请专家现场指导,对他们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式的培训,这种培训时间短、效果好,群众最容易接受。通过灵活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培训,使农民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知识,以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四、加强农民的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农民自觉参加实用技术培训

 

由于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不少农村劳动力没有充分认识到就业培训的重要性,外出务工前不愿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他们认为,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照样能挣钱,何必花钱又耽误时间?他们没有考虑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不断发展变化,各类企业对工人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就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力密集、报酬较低的体力活。另外,在遇到劳务纠纷时,也不善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当前,党和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岗前就业培训工作非常重视,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农民的关心。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围绕劳动力就业搞好各种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势在必行。同时,大力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劳动力的文化层次、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和技能需求,分层次有目的开展不同种类的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力争使大多数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增强致富本领。

劳动教育与就业范文3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收入效应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2-0032-0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经济增量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要把目前仍然处于知识状态的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必须注重发挥作为科学知识载体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如何合理分配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力资源,能够人尽其才地在合适岗位上寻求到合适的人,真正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就成为促进生产力提升和社会经济快速进步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急需大量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而大批高校毕业生却面临就业难、起薪低、高才低就或学非所用等问题,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过度教育”问题。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达到了近10年来的最低点,仅为35%[1]。人们开始质疑和思考:高校扩招政策是否盲目?是否高校扩张导致了难就业?是否高校扩招引起了过度教育?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究竟是怎样的?对收入的影响程度如何?

不管是在社会学领域还是经济学领域,所有的研究均显示出教育程度与收入高低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2]。从理论上来讲,个体的教育程度越高,其具备的生产力水平越高,那么应当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但是当社会上出现教育过剩现象,导致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不能匹配其自身教育水平时,高等教育对个体的提升作用将会弱化。过度教育对个人投资教育所预期的收入和劳动力的提升产生了负面效应,教育回报率大大降低,甚至使得教育投资不仅没有回报,还可能出现亏损状况[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带来了劳动力的节约、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职位竞争的加剧,而由于过度教育的存在,单纯依靠劳动力市场并不能合理将这批优秀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由此而导致大量人才的低配和浪费。因此,研究我国目前所出现的过度教育现象,正确理解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效率的关系,找出过度教育产生的根源和解决方法,能够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专业风险分析

首先,专业需求的确定性。高校专业需求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相关,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深受就业市场的单向选择影响,若高校专业需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与之相对应的毕业生就业风险也就越高。其次,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适应性。高校专业知识更新需要紧紧围绕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知识结构变化,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可能尚未毕业,而其在学校书本中学得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就已经被新的技能和知识所替代,由此使某些适应性不强的专业毕业生陷入就业风险。第三,专业化程度。对于一般的大学毕业生来讲,如果专业化程度恰好匹配劳动力市场需求,该专业就会正面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如果专业化程度不足,相同工作选择范围就会扩大,同样工作性质的工作岗位可能不同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够参与,由此而言,工作搜寻的多重叠加会进一步加剧原本只限于相同或相近专业之间的就业竞争,而使得那些专业化程度较低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二)承担主体风险分析

首先是性别。大部分企业雇主比较倾向于有更强应对能力、抗压能力和执行事务能力,且在当今市场化的环境中,大部分专业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和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不可否认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男性更占优势。其次是学历。根据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的筛选假设理论,认为雇主总是希望从劳动力市场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求职者来填补其岗位空缺,但是信息在劳动力市场中是不对称的,雇主可以通过教育信号了解求职者的能力,即认为学历与能力成正比,学历越高能力越强,教育程度高工资水平相应高[5]。毕业生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就会选择继续深造以获得较高的学历作为自身的最优选择,学历也成为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最后是起薪。为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各级各类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危机意识和岗位竞争意识。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认为高学历才是选择好工作、高收入的唯一路径,且对起薪有着明确的评判标准,在就业价值观上,重地位、重待遇、重福利的思想仍然较强,这些都是造成就业市场不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市场风险分析

一是规模性和成长性有限。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出来,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空间不断减小,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吸入劳动力数量最多的领域。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超过60%。而我国2015年从业于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人数达到31364万人,仅占全国就业人口总数的40.6%。根据钱纳里总结出的人均GDP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动态变化规律,当人均GDP处于2000~3000美元区间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2%~40%,按汇率换算2015年我国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由此可见,我国整个第三产业的就业水平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二是信息不对称性。据王霆2015年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无法得到有效信息”被公认为是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6]。同样,邓峰、孙百才对全国范围各种类型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提供的信息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在所定义的几个因素中,缺乏信息量占37.3%、查询不够便捷占20.8%、信息不真实占18.6%、内容太简单占13.4%、其他占2.5%[7]。可见,信息“不对称”或信息“失灵”问题已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三是激烈的竞争性。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70万人以上,然而从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来看,供求矛盾突出,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错配问题严峻,由此所带来的岗位竞争过度会对于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过度教育收入效应模型构建

亨利・莱文(Henry M Levin))的研究表明:“过度教育会给劳动者带来负面情绪,在符合岗位所要求的教育年限基础上,每增加一年的过度教育年限,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平均下降4.2%,而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每增加1%,公司的效益却能增加2.49%。”[8]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过度教育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劳动者的收入带来负面影响。

(一)理论模型构建

过度教育对收入的影响会进一步使得那些想通过教育途径来实现社会各阶层流动的人群产生深刻影响。其一,过度教育会使得人们争夺更高层次的教育资源。例如近年来很多大学出现了通过提升培养费为所谓“热门专业”明码标价的现象。其二,过度教育会促使受教育者加大教育投资,由此而盲目地追求高学历。其三,正常情况下,影响社会阶层之间常态流动的因素中,像教育这样重要的后致性因素应该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过度教育,当前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的却是社会成员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那些拥有先天赋予优势的社会成员更容易向上流动,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较低阶层的大众先天就会站在一个不利的竞争地位。过度教育会加剧社会两极分化现象,不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9]。

在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和整理后,结合市场供求理论,在这里结合前文所述的三大风险因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会影响劳动者个体收入:性别、专业、学历、就业区域、就业单位、起薪要求等。同时,根据经济学中的市场供求理论,在市场化的经济社会中,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跟高等教育对人才的输出存在着供求关系。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生产率的进步与教育发展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教育发展是生产率提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不仅依赖于整个人力资本存量的储备,还依赖于能够转化储备存量为使用价值的社会经济环境,过度教育会大大降低人力资本的有效性,导致投资教育收入的改变,影响人们继续教育的行为。因此,基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本文构建了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理论体系,见图1。

(二)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测度模型构建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建立明瑟收入函数模型对受教育者的边际收益率进行测度,测度结果反映了受教育者多受一年或少受一年教育收入的变化率,即过度教育或教育不足对毕业生收入的影响。根据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理论体系,设定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测度模型如下:

1nY=α+Xβχ+βγSγ+βOSO+βuSu+η

这里,Y是就业者的收入,S=Sγ+SO-Su,S为个体实际教育年限,Sγ为工作所需的教育年限,SO为过度教育的年限,Su为教育不足的年限,具体变量描述见表1。

如果以S表示从事该工作所必需的教育年限,则有S=Sγ+SO-Su。若S>Sγ,则SO=S-Sγ;若Sγ>S,则Su=Sγ-S;若S=Sγ,则SO=Su=O。常数χ是解释变量的向量,特指排除教育外的其他解释变量的向量,βχ是系数向量,βγ代表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βO代表过度教育收益率,即与有同等教育年限且适度教育的人相比,个人教育年限超过所需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的收益率,βu代表教育不足收益率,即与有同等教育年限且适度教育的人相比,个人教育每减少一年从收入上带来的损失。η为随机扰动项。

四、过度教育收入效应实证研究

(一)问卷调查

本研究选择了全国范围内的28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现场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其中,东部地区包括江苏、浙江9所,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10所,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陕西、甘肃9所,调查院校涵盖985高校(3所)、211高校(3所)、一般本科(11所)、高职院校(7所)、民办院校(2所)和独立学院(2所)。课题团队于2016年5月共发放问卷914份,收回622份,回收率为68.05%,其中有效问卷47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6.53%。有效样本中专科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毕业生分别占27.3%、52.4%、20.3%。

(二)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截至2016年5月,有88.1%的高校毕业生去向已经落实。其中已经签约的占总体毕业生的44.3%;而在高校毕业生中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比例仍然较高,达到11.9%。不同的因素会对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与结果。首先,从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来看,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漏斗现象,其中专科层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最高,达到了84.8%,研究生层次(含硕、博)的就业落实率次之,为79.2%,而本科层次的毕业生就业落实率相对较低,仅为56.8%。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本科层次教育的同质化竞争严重,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一般普通高校向应用转型和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从平均月起薪水平来看,研究生学历最高,达到3844.4元,本科和专科次之,分别为2979.0元、2427.8元。同时,所调查的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的平均月起薪为2850.7元,在2000元以下的占19.7%,2001~3000元的占45.5%,3001~4000元的占34.6%,4000元以上的占5.7%。三种学历的毕业生呈现出一种正常上升的起薪增长趋势,学历越高,月起薪也会随之提高。

为了分析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的过度教育状况,本文假设企业招聘的最低学历要求等于岗位所需教育水平,同等学历劳动力质量相同。据此,过度教育就等于毕业生学历水平减去就职工作岗位招聘时的最低学历要求。根据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估算后的结果见表2。

1.不同学历层次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出现过度教育现象的毕业生当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当前就职的工作并没有达到就业预期值,或者与以前具有相同学历同学的收入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并且劳动者个体的学历越高,其过度教育率也会随之增加。从统计数据来看,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毕业生的过度教育率分别为55.6%、62.8%、78.4%,呈现递增趋势。

2.不同专业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分析不同专业毕业生的过度教育率发现,过度教育率超过70%的专业包括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其中农学毕业生的过度教育率最高,达到了81.3%;而法学和医学过度教育率最低,分别为52.6%和44.5%。

3.不同性别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从统计结果来看,毕业生的性别对其起薪方面的影响较大,男性毕业生要高于女性毕业生,男女毕业生的平均月起薪分别为3046.9元、2845.2元。从就业落实率来看,男女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也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和女性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分别为65.9%、57.2%,男性略高。与此同时,调查显示,更多的女性毕业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岗位存在学历高于岗位所需的现象。

4.不同工资水平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在476份有效问卷统计中,有62.3%的毕业生认为他们签约的工作收入水平低于以往相同学历相同专业的毕业生;有53.1%的高校毕业生认为个人的工资收入仅仅持平于其工作所在地的平均消费水平,然而仅有不到7%的大学生毕业生认为个人的工资收入高于其工作所在地的消费水平。从薪酬水平分布来看,大部分毕业生的月薪在2500~3500元之间,在所有被调查者中,大概4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月收入达到或超过3000元。一般而言,月工资收入在2000~3500元之间的高校毕业生群体,比较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现象,该群体毕业生的收入与其所在区域的消费水平相当。

5.不同就业单位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从问卷调查统计来看,目前在公共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学历层次结构呈现出“倒金字塔”现象,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占比超过50%,本科学历的人才比例为33.5%,大专学历的劳动者比例最低,仅为14.1%。而就职公共部门的毕业生认为他们的工作实际需要的教育水平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占53.2%,本科学历占25.2%,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9.4%。公共部门从大专、本科到研究生的工作实际需求数量和比例本应是“金字塔结构”。而目前公共部门的人才层次供给结构和数量所呈现出的“倒金字塔”结构,严重加剧了高等教育的过度教育状况。

(三)教育收益率估算分析

以大学毕业生工资收入的自然对数为因变量,将其过度教育的收益率、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和教育不足的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性别、学历、专业、就业单位作为解释变量进行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截距β代表所有虚拟控制变量取值为0时的过度教育、工作所需教育和教育不足的收益率。在计算时将样本按照变量性别、专业、学历、工作单位、就业区域五个类别分别进行估算,结果见表3。

.不同学历层次高校毕业生教育收益状况

教育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深受学历高低的影响。从估算结果来看,教育收益率因学历的不同而有差异。随着学历的增加,过度教育收入的损失率随之上升,也更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的情况,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过度收入损失率分别为2.6%、3.0%、3.6%。

2.不同专业毕业生教育收益状况

从表3可以看到,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基础性学科较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状况,且这类学科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损失率也比较高,分别为6.4%、5.8%、5.5%。专业程度越高,越容易出现教育不足的情况,教育不足者的工资损失越大,如医学、法学、工学的教育不足损失率分别为6.0%、5.6%、5.2%。

3.不同性别毕业生教育收益状况

从性别来看,男女毕业生的教育收益率有较大区别,其中,男性毕业生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过度教育收益率、教育不足收益率分别为7.7%、4.3%、-3.7%;而女性毕业生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过度教育收益率、教育不足收益率分别为9.7%、5.2%、-3.0%。由估算结果可知,女性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收益率比其工作所需的教育收益率低4.5%,而男性毕业生的结果为3.4%,可见,当过度教育情况发生时,女性毕业生比男性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损失率更高。与此同时,女性毕业生教育不足收益率比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低6.7%,而男性毕业生在这方面的结果为4.0%,表明在发生教育不足时,女性毕业生的收入损失同样比男性要大。

4.不同就业部门毕业生的教育收益状况

分就业部门来看,相对于私立部门,公共部门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从表3的统计结果来看,在公共部门就业的毕业生过度教育收益率为5.0%,而在私立部门就业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收益率为2.2%。由此可见,在公共部门就业的毕业生即使出现了过度教育,仍然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受教育者即使在公共部门单位发生了过度教育,仍旧有人愿意从事这份工作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公共部门发生过度教育的损失率也高达4.4%,略高于私立部门的过度教育损失率。

5.不同地域毕业生教育收益状况

从不同区域就业的毕业生的教育收益来看,如表4所示,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过度教育收益率达到了5.7%,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不仅中西部地区毕业生过度教育收益率都较低,而且还不显著,毕业生在东部地区从事了过度教育的工作,仍然可以获得收益,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即使从事比自己学历低的工作,也愿意在东部地区就业。与此同时,三个地区当出现教育不足状况时的收益损失率也是不一样的,损失最大是中部地区,高达5.8%,其次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4.0%、3.5%。

五、研究结论

通过过度教育收入效应测度模型的估算,过度教育确实会对个人的收入产生影响。从全样本来看,目前很大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存在一定的过度教育问题,这主要体现在自身学历、技能与岗位要求、工资收入不匹配上。第一,大部分毕业生对工作所期望的教育回报要高于对实际所受教育的回报,且学历越高,过度教育收益损失率也随之增高;第二,分专业估算结果显示,医学、工学、农学、法学等专业的过度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其他专业,而管理学、文学、理学等专业的过度教育收益率相对较低。说明目前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趋势还是很明显的,专业性越强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越明显,同样,专业性越强,越不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的现象;第三,分部门来看,公共部门的过度教育收益率要高于私立部门,但是公共部门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的现象,私立部门则会出现教育不足的问题;第四,分性别来看,女性毕业生过度教育损失率和教育不足损失率均高于男性毕业生;第五,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收益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

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过度教育的收益率是正的,即劳动者不断增加受教育年限依然能给个体带来正的教育收益率,但整体来看,毕业生过度教育的收益率要小于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并且过度教育的边际收益率呈现出无限递减趋势。显然,过度教育显著抑制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并对个体的生产效率及工作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而要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过度教育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从政府层面来看,应做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传递工作。搭建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共享渠道和平台,定期对劳动力市场岗位需求和供给情况、高校专业情况、各行业工资水平等相关信息进行和传递,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投资参考,促进劳动力与岗位更好的匹配以促进就业。

其次,从高校层面来看,应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受教育者的职业生涯发展面,强化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本生成、分流、提升等方面的功能,促进受教者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在招生规模、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既要瞄准新兴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的关键领域的发展需要,也要面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培养。通过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改善高等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状况。

劳动教育与就业范文4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一、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随着河北省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该省的农业用地逐年减少,农业产业也渐渐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呈现出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的特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使农村逐渐积蓄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京津地区务工。这些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月收入究竟如何?笔者分别于2012年春节前后走访河北省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保定阜平、清苑、涿州,石家庄正定、赞皇,廊坊香河、燕郊,张家口蔚县、张北和沧州黄骅等地进行搜集问卷和抽样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7份,有效问卷452份。从调查问卷中笔者发现:外出务工人员具备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的12人,高中学历91人,初中学历293人,初中以下学历的农民工56人;外出前参加过培训培训的141人,未参加过技能培训的311人;具备初级职业资格26人,中级职业资格的有68人,高级职业资格31人,高级以上职业资格3人;有364人表示希望参加无偿技能培训,72人对参加无偿培训表示无所谓,有13人表示不愿意参加无偿培训,另有3人弃权;有445人表示学有一技之长能够增加自己的收入,有5人表示学有一技之长无法增加自己的收入,2人弃权;月收入在1000~2500元的有148人,月收入2500~4500元的有268人,月收入在4500元以上的仅有36人。

从以上数据可分析出,河北省外出务工人员中掌握一定技术的人相对较少,不具备充分就业的技能要求,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较重、技术含量偏低而且报酬不多的工种。因此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加强技能培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就业能力,是势在必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真真切切地让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学一技之长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呼唤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批高素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时代农民。

二、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新时期,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既培养能“走出去”的人才,也培养能“留得住”的人才。

“走出去”是指以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技能型实用人才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域经济发展无法满足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要求,部分人口要选择“走出去”,到经济状况较好的城市谋求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速,相当一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陆续将从土地上分离出来,融入城市中。为适应这种形式,农村职业教育的一个培养重点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大批适应市场需要的中高级技术型人才。随着我国市场化主体地位的确立,劳务市场在各个行业均已形成,企业对劳动力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均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和细化标准。这就要求各职业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树立为劳动力市场培养“产品”的意识,把人口打造成符合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源,真正为劳动力市场、为企业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产品”。但到目前为止,河北省对“走出去”的农民的培训意识非常薄弱,反映在培训方式上,多以城市培训为主,接受培训人员较少;反映在培训内容上,未真正与市场需求接轨,“讲授知识多,现场实习少”,缺乏相应的实习的软硬件环境。由于“走出去”的人接受培训不足,职业素质偏低,进入城市后很难立足,不仅不好找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是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量大、收入低微的工作。

劳动教育与就业范文5

主持人提示: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必须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加强课程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的督导与评估。

福建省南平市第四中学副校长纪联昕:对未来的劳动教育课开展方式,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对劳技课的开展要有一个较完善的可操作的顶层设计,建立一套可行的考评制度。针对南北不同的地域、城市与乡村以及不同学龄的学生,劳技课的教学内容应区别对待;建议对劳动工具的配置、配套的劳动设施设备、劳动实践活动的经费等要得到保障;建议每个区(市、县)属地要有一个条件较成熟的劳动实践基地;建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一支“能文能武”的稳定的劳技课教师队伍。

广东省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校长蔡练:“用最生活的教育提高学生生命质量”是学校和美特色教育目标之一。生活教育、劳动教育是“诗意校园”的重要内容。学校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基点,把劳动教育的内涵从体力劳动拓展到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课程之中。例如:学校开设的“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系列特色课程,旨在通过自制果酒、插花与花语、茶艺等方面生活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爱劳动、会生活、懂情趣的美好情操。学校重视建立班级劳动考核制度。本学期,组织开展“课前一扫”活动,各班级在上课前,完成本班在校内公共区的包干劳动,全员参与到校园卫生保洁中。检查劳动态度和效果,每周班级常规评比,将卫生包干劳动常规化、制度化。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睿智学校校长卢大锋:根据实践性原则,学校构建了课堂教学、家校结合、定向培养等劳动教育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感知――实践――导行,即通过教师对劳动技能的介绍,初步感知所学劳动技能的内容;通过教师小步子多循环的实验演示,明确每个环节的要点;通过教师的亲自指导,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相应的劳动技能;通过教师创设与所学劳动技能相关的活动,验证学习效果。家校结合模式:学校劳动教育和家庭劳动教育相结合,各项教育内容均可利用此模式进行。比如学校在劳动课中学习做简单饭菜,课后就可以利用家庭这一延伸的课堂,进行实践性操作。这需要学校和家庭做好有效沟通,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定向培养模式:主要用于毕业班级。每年学校对毕业生都尽可能提供就业帮助,学校主动与用工单位联系,为学生寻找就业机会。一旦确定,学校就依据用工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训,从而使学生很快地适应工作。

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

主持人提示:作为旨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劳动技术教育,要想深入开展,必须触动内心世界,成为孩子自己的需要,关键是要激发孩子的自我教育。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校长毛展煜:劳动教育要和坚韧品质、合作能力的形成相结合。劳动实践本身就是艰苦的,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往往会遇到某些艰难困苦和曲折磨难,非常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劳动教育就是要教育孩子们自觉主动地迎难而上、敢于拼搏、战胜困难,逐步养成坚决果断、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同时,劳动教育还要和服务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相结合。家务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承担的义务。孩子虽小,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有责任孝敬长辈,有义务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要培养孩子们自觉为学校服务、为社区服务的精神,承担包干区保洁,为社区做义工等。同时,在劳动习惯养成中,培养他们服务家庭、服务社会的责任心。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心小学校长卢红胜: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自主动手能力,培养了热爱劳动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它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强化了班级的班风班貌建设。同时,这对于实现中国劳动教学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每一次活动,学生的热情特别高,从原来不爱劳动,怕苦怕脏怕累,到如今能翻地、种植、管理,无不体现着学生劳动能力的质的飞跃。因此,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劳动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真正把劳动教育摆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位置上来;要加强劳动教育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质量较高、数量充足、专业齐全、相对稳定的劳动教育课教师队伍;要争取各级政府专项经费的支持,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并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学校开课;还要狠抓考核评估手段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劳教考核评估手段,考核学生动手能力,最基础最通用的技能等方面。

广东省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校长蔡练:我校的劳动教育,不拘泥于传统的说教,以特色主题活动、特色课程设置等渠道进行,充分创设体验情境,教育方式生动有趣,说服力强。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品尝劳动的成果,逐步养成热爱生活、感悟道德、热爱劳动、知行合一的好品格。学校秉着“行胜于言”的精神,坚持开展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活动与每年的“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按时开展,使之常规化。把劳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进行,固定课时、场所,开发校本教材,使之固定化、制度化。学校在“行胜于言”的探索与实践中,使劳动教育常规化、制度化、课程化和生活化,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日益成熟。

劳动教育不能止于校内

主持人提示:劳动是一堂大课,它的教室是全社会。要真正体现劳动的意义,还须到课堂之外的广阔社会之中去历练、感受。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办公室副主任张艳红:学校的课堂,相对来说是有限的,而课外、校外是无限的。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和校区优势,打通校内与校外的屏障,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比如,我校和洋河集团联合建立了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们深入到酒厂的酿造车间、灌装车间,了解到一瓶酒要经过粮食原料的粉碎、配料、加曲、发酵、糟焙等24道工序,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学生们在包装车间亲手贴好酒瓶上的标签,把它装进包装箱,亲身感悟劳动的幸福和价值。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们在亲眼见、亲耳听、亲自做的过程中,获得了劳动技能,养成了劳动习惯,突出了劳技教育的实践性。

劳动教育与就业范文6

关键词 和谐视角 劳动教育 人事管理

1劳动就业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1.1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

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率高低和失业率高低存在替代关系,高增长往往能够带来低失业,低增长则常常伴随高失业。近年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导致我国城乡劳动力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更加激烈,城镇失业问题更显突出。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都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但是经济体制改革和以技术进步为主要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又使我国长期存在的人均资源不足、居民消费率偏低与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以及劳动力总量明显过剩的矛盾凸显出来,使传统体制下严重存在的隐性失业逐渐转化为显性失业。

1.2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方面,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劳动者的素质不能满足需求,不少岗位空缺。结果导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矛盾却不能得到相应缓解,还形成一批就业弱势群体,如年龄偏大或技能水平偏低的劳动力。首先,表现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高级工、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明显缺乏。其次,由于培训机制的落后,技术工人的供给呈现短缺。劳动力市场出现的这一现象集中暴露了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2影响和谐的经济因素分析

我国为了促进劳动就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在税收方面制定了三类政策:

2.1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安置富余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体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而兴办的经济实体(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凡符合以下条件的,经有关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一是利用原企业的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或关闭企业的有效资产;二是独立核算、产权清晰并逐步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三是吸纳原企业富余人员达到本企业职工总数30%以上(含30%);四是与安置的职工变更或签订新的合同。

2.2鼓励企业积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所得税、营业税等方面都给予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为安置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举办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开办当年安置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超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60%的,经劳动部门审核,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一次性免征所得税3年,免税期满后,当年新安置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占企业原从业人员30%以上的,再减半征收所得税2年;从事商品零售兼营批发业务的商业零售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除外),凡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认定核准,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对符合上述条件的新办商贸企业,3年内减征30%的企业所得税。

2.3鼓励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并领取税务登记证,免收税务登记证的工本费等税收优惠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三年内免征个人所得税;自2004年1月1日起,较大幅度地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减轻了他们的税费负担。

3新时期劳动关系冲突的特点

3.1冲突双方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社会层面,各利益群体通过一定的渠道,表达利益诉求以影响政策法规,以实现利益的协调,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劳动者与企业经营者相比,其利益诉求的影响小,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相对较少。企业经营者因其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很容易接近与影响政策、法规制定的决策层,而基层劳动者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他们的利益诉求显得比较微弱,往往不被重视。媒体对企业经营者的主张报道较为积极,但对基层劳动者的诉求反映还是心存顾虑。

3.2冲突双方法律地位上的平等与资源占有上的不平等同时并存

从广义上说,他们在政治地位上与其他劳动者一样,既是国家的“主人翁”——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也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都是平等的,现阶段其他所有制的经营者,包括私营企业经营者,作为劳动关系的一方,他们虽然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不同,但也不完全等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他们同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这是由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所决定的;但从资源占有上看就不一样了,企业经营者往往是资本、资源的拥有者,在劳动关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劳动者则只有劳动力资本而没有物质资本,使得劳动者在与资本博弈、在劳务与劳动报酬的交换过程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造成的情况是:劳动者对收入分配的主张权被剥夺。

3.3冲突双方的尖锐性与非对抗性同时并存

从总体上看,新时期的劳动关系矛盾虽然有的比较尖锐,但它仍然是具有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劳动者和劳动者、或者是劳动者和建设者之间的矛盾,具有根本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和具体利益的相对差异性。双方的矛盾冲突在我国现阶段不具有根本的对抗性,即使出现一些比较激烈的矛盾,也由于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经过各方面的协商和协调,基本都能得到合理和及时的解决。尖锐性与非对抗性对立统一于矛盾冲突的统一体中。

参考文献:

[1]范社群.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吴俊培.现代财政理论与实践 [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杜政.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探析[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