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项目计划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营项目计划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营项目计划书范文1

关键词:化工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 技术评估要点 研究

所谓环境影响评估(英文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即EIA)是指在一些规划项目进行建设施工后,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以及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预防、减轻环境危害的有效对策与措施,同时还包括跟踪监测的具体制度和方法。简而言之,环境影响评估就是分析建设项目施工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之后提出预防和治理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是分析和预测环境质量变化的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我国是最早实施该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并于2003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此给予了法律保障。

1.化工建设项目的特点

化工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关键,但化工建设项目本身存在着许多客观的不安全因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环境危害和环境风险较大。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有超过六百万种的化学物品,其中70%以上有剧毒和腐蚀性。例如硫化氢、甲醛、苯以及氨苯化合物等,具有致癌、致畸或者致基因突变的危险。据医学证明,在目前所知的致癌因素中,环境因素约占百分之八十,其中有毒的化学物质占八成以上。尽管化工建设项目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此也带了严重的环境危害和环境风险。

1.2产品及原辅材料品种复杂,“三废”多且处理难度较大。现代化工建设项目所需要的产品及原辅材料品种比较复杂,其中很大一部分具有毒害性,较之于其他行业而言,化工建设存在着较大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此外,化工建设项目所排放的“三废”物质成分比较复杂,处理起来难度很大。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难降解的有机废水以及大量的工业污染物,成为产生环境危害和环境风险的主要因素。

1.3生产工艺连续性强,技术不稳定。与其他行业不同,化工行业属于生产连续型行业,具有流程性特点,生产工艺一般较为复杂,这就决定了其生产工艺的连续性。一旦进入到生产状态,就只能进行周期性停止,否则就会产生安全事故或者环境污染;就目前我国化工建设技术水平来说,许多企业仍处于起跑阶段,客观条件制约着工艺设计水平和设备质量。在这种生产状况下,使得工艺与设备事故频发,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环境危害。

2.化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要点

基于化工生产行业的自身特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2.1对化工建设项目进行定性。这一评估要点只要把握住两个方面即可:首先要看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是全面分析环境影响程度的基础;其次要做“物料平衡”分析,整合各个环节的物料输入与输出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2.2污染的防御与治理措施。化工生产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三废”物质,但关键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防御和治理。因此,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也成为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要点之一。

2.3环境风险评价机制。对于化工建设项目而言,环境风险评价机制主要包括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预测、环境风险管理以及环境防范措施与应急计划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基本上涵盖了整个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因此,环境风险评价机制是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要点中的重点。

2.4化工建设项目的规划与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化工建设项目必须满足施工地区的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环境功能区划的总体要求,否则就会造成很大的安全和环境隐患;化工企业的建设选址也很关键,必须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否则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危害。

2.5国家产业政策。国家产业政策对化工建设项目的实施具有引导作用,它包括鼓励发展性政策和限制淘汰性政策。前者主要是针对一些高新技术化工产业而言的,它鼓励那些节能降耗、污染少的新兴企业的发展;后者则对那些投资多、见效少、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进行禁止和加速淘汰。因此,化工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也是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要点之一。

结语:总而言之,化工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潜在风险,因此,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当前我国化工产业特点进行正确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估体系,才能保障现代化工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钰.提高环境评价质量 强化建设项目环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解读[J].环境保护,2011(14).

[2]宋世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点探讨[J].当代化工,2006(02).

经营项目计划书范文2

其次是缺乏与外商有效的沟通。这种沟通不单是英语流利不流利,而是使用什么样的商务语言,这种符合国际惯例的商务沟通语言就是高质量的Business Plan(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它几乎包括反映投资者所有有兴趣的内容,从企业成长经历、管理团队、股权结构、产品服务、市场、营销、组织人事、财务、运营到融资方案。而国内流行的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两者有较大差距,有明显不同的着重点。如果国内招商单位只是写2-3页简短的可行性报告、或集中在技术工艺可行性而忽视市场与商业操作,这样是不能吸引外国投资者“眼球”的,只有内容详实、数据丰富、体系完整、装订精致的商业计划书才能吸引西方投资者,让他们看懂你的项目商业运作计划。看起来中国加入WTO以后,应该从许多细部方面运用国际商务惯例,学会“如何撰写优秀的商业计划书”这一课应尽快补上。

商业计划是企业项目融通资金的必备资料与重要因素。

    商业计划是一份全方位的项目计划,它从企业内部的人员,制度,管理,以及企业的产品,营销,市场等各个方面对即将展开的商业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筹划。商业计划是(国际)投资商慎审筛选项目的重要依据,他能帮助你找到投资方或者合作伙伴。因此,只有拥有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才能使你的融资需要成为现实,商业计划书的质量对你的项目融资至关重要。当然,如果您想高起点运转您的项目的话,您还得准备一份符合国际融资要求而且让投资商动心的英文商业计划书。如果您运用了先进的融资技术,您不仅能得到充实的资金,还可以同时得到来自发达国家与企业(投资商带来)的先进技术、品牌、管理经验与设备。

商业计划对企业的创业起步具有重要作用。

    "凡事预则立,不予则废。"当你处于创业阶段,或者准备开展一项新的经营项目时,会面临大量繁杂的工作与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份科学而完备的商业计划。商业计划对你的项目设想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安排,让你知道你的设想是否可以实现?能从这个项目中获到底可以得多少回报?其市场究竟有多大?会有什么损失与风险?风险的防范是否可行?项目中还有谁发挥作用?等等。

商业计划也是项目实现顺利启动与有序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

    商业计划可以使你有计划的开展商业活动,增加成功几率,减少失误。特别是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不可缺少的。 此外,在经济高度多元化的当今,无论你打算以何种模式运作你的项目,你都必须准备一份动人而切实的商业计划,以充分吸引你未来的合作伙伴--投资商、银行、同行、有关政府与机构......。  企业发展战略导向:

创业策划是创业成功的土壤。

良好的资本运营是企业婴儿期的优质营养。

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不断成功的保证。

发展方略是企业走向成熟的关键。

市场推广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没有市场就没有企业的生存。

企业上市是企业成功的标志之一。

居安思危,安全理财是企业永续经营的保证。

不能地低估没有法律顾问的风险。

经营项目计划书范文3

【关键词】水利施工;问题;管理措施

1、引言

我国作为水利大国,水利工程更是关系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和国计民生的发展,同时它的施工质量还关乎着我国的防洪和水利等,因此为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保障,就应当把施工质量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好。水利工程施工,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因而实施工程的影响也较大,必须要把握时机,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精心组织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防洪、度汛等问题,以保证水利施工的安全。水利工程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维护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由于在我国由于水利工程进行施工管理的体系刚刚发展起来,其中有很多的问题存在,严重对其的正常运行产生了影响,我们就必须对施工质量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进行完善,以此来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

2、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水利工程施工前期所做的勘测设计不合理

尽管我国水利工程有着比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就是水利工程施工前期的勘测设计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来说,施工前期的勘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就相当于是水利工程的“龙头”,指引着整个工程的前进。然而,大量数据显示,我国很多水利工程项目的前期勘测设计是存在问题的,项目的初步设计文本、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以及项目计划书往往仅存在于纸面资料的分析,这样就导致水利工程项目由于工程前期勘测设计存在问题而无法正常开展,例如,若水利工程缺乏对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以及水资源配置缺乏准确地勘测设计,那么在水利工程开展的时候,势必会导致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个评估出现差错,进而导致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下降。

2.2市场管理机制混乱

水利工程的市场竞争力不足,结合实际来说可以找出两个原因。第一就是由施工企业造成的,它们都缺乏相应的资金,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成本小、建设周期短,收效快、所需机械设备简单,而且其中部分工程项目由地方负责融资。由于地方性财政的刚性支出项目不断增加,资金周转紧张,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设备陈旧,数量较少,无法满足施工需求。一些企业没有相对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同时在技术人才方面,缺乏专业型、综合型和创新型的人才。第二就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工程的分包与转包现象普遍。工程的分包与转包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风险,而水利工程主体项目的质量好坏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不允许施工方将其分包或转包的。但是,在水利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它的招标评标都相当的不合理,因此就要相关的单位部门进行有效改进。

2.3工程质量监管力度不够,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施工质量问题从根本上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但是从我国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不好,安全系数不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其不规范的监理工作造成的。因为整个水利施工过程都贯穿着其监理制度。其中还有施工的准备、实施与保修时的监理工作等,它们都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一定要对其监理工作进行重视。另外,进行监管的人员因为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没有系统的监管知识,这也对施工质量中的监管工作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业主在进行招投标、工程分包和合同履行的时候有相当大的随意性,从而又使监管工作进行得相当的不规范,这使得水利工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了保障,很容易就出现问题。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3.1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工作,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充分考虑到水利施工管理工作具有专业交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既要按设计文件执行施工合同,又要根据专业知识和现场施工经验,对设计图纸中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修改意见,以供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拟订阶段施工进度计划并在实施中检查监督,切实做到以工程质量求施工进度,以工程进度求投资效益。管理人员能够对各阶段的施工方案材料设备资金使用及结算等提出意见,确保严格控制工程总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廉洁奉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并维护应有的权益。

3.2改善企业管理机制,挖掘水利工程经济利益

对于这一问题,需要从根本上依托与工程的资源及实力优势,开展相应的经营项目,进行企业的扩张,发挥工程本身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水土资源潜力,对项目的整合和保证工作必须做好,发展水利与第二第三产业的综合经营,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职工福利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增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开展新型项目的同时积极关注国家的自主政策,从工商税务部门应给予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可以采取分割小型水利资产的方法,将其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3.3对水利工程的施工监理制度进行完善

进行工程监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质量控制,在对其进行质量监理控制时,通常我们可以把其分为几个阶段的控制,其中包括事前,施工过程中和分项完成等三个阶段的监控,同时还有开工前、作业活动前与特殊施工前这三方面的准备工作,另外还有进行的招标工作,当然前提条件是要对其质量进行保障,质量指标要在签订的合同里面进行规定,依照合同中的规定来进行办理,发挥经济手段的限制效果。施工方的预控一定要落实到位,对监理工作的水平进行提高。施工中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规范进行作业。行政管理部门对于基层水利行业整体质量的把控要给于高度的重视,秉持“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严格把控工程施工质量,规范管理和工作程序,将各部门的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管理工作环环相扣,人人有责。施工中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规范进行作业。出现质量问题,要直接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完善工程质量责任制。

4、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优劣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控制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全面把好质量关,才能真正做到安全施工,才能真正实现质量与安全双赢的目标。要想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施工管理体系,加强工程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提高工程验收的力度,对任何一个生产环节都应该把好质量关,尽早的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尽可能的在合理的工期内,以最低的成本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只有本着“质量兴业”的宗旨和态度,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强,陆明,魏鹤,等.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8).

[2]杨晓红.水利工程施工中应当把握的几个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