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银行发展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策性银行发展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策性银行发展前景

政策性银行发展前景范文1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发展模式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93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的成立。当时,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监管,之后,由于党政机关与金融类企业脱钩,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不再作为金融类机构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转而成为当前的非金融类企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中大量民营经济的兴起,以及其对融资需求的不断扩大,1998年后,江苏、山东、安徽等地方开始出现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试点。到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正式发文提出在全国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才标志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的正式启航。在发改委和工信部中小企业局牵头主管十多年后,于2010年2月,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决定成立由银监会牵头,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法制办等部门参加的融资性担保业务管理部及联席会议。至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长期以来低门槛、监管乏力、运营不规范等原因形成的混乱的融资担保业市场,开始进入了一个整顿、规范的发展阶段。据统计,截至2011年5月31日,全国纳入规范整顿范围的机构数量为9192家,已完成规范整顿的为8732家,规范整顿合格的为6473家,全国共发放经营许可证5888张。但实际上,目前全国在工商局系统以担保字样注册的企业数量仍然高达1.9万多家。显然,规范、整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特别是,未来这些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前景何在?到底采取哪种经营运作模式,才能既适应国家宏观政策监管的需要,又适应市场需求,从而保持持续发展壮大的生命力,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1 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将逐步演化为包含政策性担保功能的商业性担保模式 

政策性银行发展前景范文2

关键词:基层银行 市场营销 合规管理 现状及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银行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激烈。作为我国的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如何更好的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坚持以客户服务为中心,顺应市场的发展,最大效益的提高经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农发行渭南市分行着力“两轮驱动”战略,在维护好现有信贷客户的同时,积极营销各级政府关注的新农村建设贷款项目;一是采取多种形式,或座谈会或推介会,广泛宣传信贷政策,提高社会对农发行信贷业务的知晓度;二是高端营销,积极与地方政府联系,推进整体工作的开展。充分利用政府搭台,农发行参与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推介会,取得政府推介项目共计17笔,涉及企业16户,申请贷款金额1009413万元,根据信贷政策,签订四户新农村建设贷款合作协议和渭南市水务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等12户储备项目。

所谓的市场营销就是管理者通过选择要开发的市场,运用科学的营销手段,通过对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服务进而达到自己拓展市场的目标,获得最大效益的经济利益。但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我国的政策性银行的管理和发展仍然是比较过时的管理模式,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优势。所以,我们研究探索一套适合当前政策性银行发展需要的营销模式迫在眉睫,本文就此借鉴比较成熟的商业银行的营销模式,在合规管理的要求下,针对目前我行的实际情况提出本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对我国的政策性银行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一、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合规管理的涵义。

合规经营是银行发展的前提。合规主要是要求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管理和活动能和我国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持统一,与既有的规章制度保持一致。合规管理的具体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五点:一是要求政策性银行要在规章制度上对其日常的经营活动和管理进行管束,比如说银行内部的相关组织或者权责的分配。在政策性银行的权责分配上要求做到各项权利的制衡和促进,在科学规范的管理下打造一个权责分明,规章制度严密的适应当代高速经济发展的节奏。二是要求对银行的风险做到有效的控制。也就是说如果银行的管理者要实现其各个管理指标的达标和占到相应的市场份额的话就必须通过各种手段,依靠上述健全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以及人员的考核办法建立诚信化的金融体制,力争可以做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补救和纠正等效果。三是加强对员工的教育,提高其对各项责任的行动力度。也就是政策性银行的管理制度应有一套适合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整体素质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在每个从业者的思想上加深,将各项制度做到具体落实,保证政策性银行的各项制度顺利运行。四是加强平时的演习,制定每个部门的应急预案,并确保其在关键时刻有效。也就是说,银行在增加或者改革各项新旧业务、一些重大的机构重组时,先要进行必要的应急演练,有效的评估潜在风险,尽可能的避免给银行造成的损失。五是研究探索提高银行资产回报率和资金利用率的程度,争取达到政策性银行的各项业务利润最大化效果。

二、目前基层农业发展银行的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就陕西渭南而言,农发行真正意义上的客户营销起步较晚,这主要基于农发行的职能作用转化。真正意义上的客户营销起源于2004年-2005年下半年,包袱沉重、亏损严重的国有粮食(棉花)企业退出市场后,为了确保政策性粮棉油收购不出现问题而营销了一部分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不难看出在营销模式上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农业发展银行的的未来发展前景。因此,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一)政策性银行的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对经营管理不重视且概念模糊,特别是对于合规化经营管理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对其认识不够深刻,有的还是比较片面的重视传统意义上银行业务工作。

(二)政策性银行的管理者对其发展的意识缺失,看待问题没有远见和胆识,思想较为守旧,没有开拓进取的积极精神。在基层的政策性银行,前台的客户服务按照银监会的指示做的确实不错,但往往在管理层的意识里却忽略了整个银行的全体经营目标和缺乏系统的营销开拓,相反对银行的内部管理比较侧重,这是与现代经营管理相悖的。

(三)对于政策性银行自己的产品缺乏营销的意识,没有将其自身的资源与营销进行产业整合。在传统的业务中,单纯的资产和负债等业务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很难为客户提供优质且全面的客户服务,这样就很难吸引客户,不利于市场份额的拓展。在对客户的服务上也没有做到有针对性的客户服务,将所谓的个性化服务束之高阁,将大客户和小客户的营销方式混为一谈,没有特色,其产品也不够力度。

(四)由于银行本身的特点就其局限在一个固定的市场范围内,对一些小的贷款者的担保于授信还缺少解决方法。因为在政策性银行申请贷款的往往都是一些规模比较有限的中小型企业,他们不管从软件还是硬件上来说都是有限的,所以对其的授信额度也比较小,企业在扩大经营以后,很容易产生资金连的断裂和瓶颈,造成客户流失。

(五)在体制性质上,农发行属于国有银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扶持,往往先规划后实行,造成效率低;另外,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的土地政策对于目前农发行高度关注的水利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项目上造成一定程度的制约。比如,具体项目有新农村道路、农村设施建设、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民集中住房和部分地区改造、农民等项目。在这些项目上,就是因为体制和制度上存在缺陷,使得发展业务与不发展业务对于农发行自身没有多大的影响,再就是发展这样的业务必然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风险,以致于管理层或者员工认为承担风险与不承担风险的结果都是一样。

三、对于以上农业发展银行在业务拓展上存在的问题,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解决但不限于:

(一)加强员工特别是管理者在业务拓展反方面的认识,在制度上制定积极的奖惩办法,对于积极完成任务的员工和单位进行较惩罚大的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另外,在产品和技术上我们需要引进当前国际同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新产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加强银行的经营管理集约化程度,在政策性银行实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从制度上入手,在对市场营销人员的考核制度的制定上,需要增加集约化经营在制度上的体现。另外,需要改变以往陈旧的存款考核办法,要从数量的扩张上转变到质量的扩张上,重点在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人员成本,充分发挥优化体系,是存款达到最优的运用。在吸收存款的时候注重那些成本比较低,且稳定性较好风险较小的存款。之所以推行这种资金管理模式,侧重点在于提高资金的回报率,避免资金在流动中存在的风险。

(二)在对于大客户或者质量比较优质的客户营销上要有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服务。我们可以通过主动的营销策略,了解并熟悉目标客户的需要和发现潜在客户,在对外放贷的同时,要注重目标企业的真实实力,将资金重点投放在有潜力回报大的企业身上,支持那些不管在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占优势的企业,支持行业的龙头公司,这样不仅减少了银行潜在坏账的发生,还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找到政策性银行的新出发点和利益的新增长点。在对中小企业放贷之前综合评估企业实力,慎重授信,争取将最优的资金发放给比较中长其的贷款方。我行目前要做的就是把具有政府信用的客户列为一类企业,这里主要是指具有政府背景的粮油加工企业以及农业龙头产业等,将他们列为营销的首选目标,通过信贷资金的优势拉动其快速成长,培育其成为我行未来的主要客户资源。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合规的市场营方式充分的了解客户的现状和需求,为其提供相互适应的贷款政策,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和防范信贷风险。

(三)增加政策性银行的贷款等产品的营销模式,引进先进的营销策略。在此前提是要全面支持三农发展的需要,根据目前状况灵活的调整银行的信贷产品。不过银行在开发新品种之前一定要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的行业标准合规开发,在此基础上创新,按照客户的不同需求创新新品种,同时提高客户的服务质量以及客户的满意度。

(四)在对大中型企业的授信工作上,我们要采取比较灵活的考察和授信方式,协调好风险和合规营销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的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政策性银行的设立本来就是为了支持某一领域的生产发展,所以我们在对新老企业提供服务和资金的同时还要具体区分企业的真是需要,在对于老客户的时候,只要有前期的还款资金项目,该项目具备发展前景,在其提供的担保基础上应大力支持其产业的发展。另外对于一些新的中小型企业,政策性银行的放贷宗旨就是第一支持低消耗高产出的环保产业,第二考虑提供可靠担保的发展企业,最后考虑的具有担保公司背景的推广企业。其次要加强对客户的管理,落实国家对农业想关产业发展的政策,积极配合并营销客户,和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模式,深层次的开发现有客户以及潜在客户。

(五)从政策性银行的体制上着手,将制度条理化,在众多管理体质中我们需要突出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促进银行业务的开拓和发展。在开发新业务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成果,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建立电子银行系统,加快电子产业的发展,尽快和国际上的先进业务接轨,电子化的银行可以更有效率的协调各方的往来。另外就是建立中间业务的主营观念,将合规营销融入主营业务,促进中间业务和银行的传统业务相互协调发展。有目标的选择那些成本小收益高的中间业务作为市场营销的主要目标,促使中间业务从劳动形式上发生转变,改变其盈利渠道和结构。减少中间业务的免费项目,扩大有偿服务的业务面,将增加收益。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的政策性发展银行,如果想要更好的服务客户,拓展市场份额的话,就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发现自身缺陷,积极引进当前银行系统的先进营销和方法,取其精华,严格按照合规管理的要求,从我们政策性银行自身做起,增加政策性银行的竞争优势,为我国政策性银行的长足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夯实基础好字优先稳中求进 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做出新贡献》郑晖同志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上的讲话

2、窦洪权,银行公司治理分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3、章彰,解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夏园;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D];安徽大学;2007年

政策性银行发展前景范文3

关键词:产业结构;金融体系;金融发展

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促进作用,一个产业在成长中,对外融资依赖程度越大,金融发展对其促进作用越大,所以,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工作会议决定“加强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通过金融市场影响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主要通过商业银行为中介的信贷市场和以交易所为中介的证券市场来实现;其二,通过政府金融政策,其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一起对产业结构调整起作用。而目前廊坊市产业结构定位于“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生态型产业结构,需要金融发展支持的重要配合。

一、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支持的机制分析

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需要劳动力、资金、土地、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供给支持,而随着现代经济的到来,资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导致金融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金融成为经济的中心,金融掌握了很多基础资源、原料、产品的定价权,这也导致了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作用越来越大。金融发展使各种金融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合理配置,达到较优的效率,其对产业结构发挥着促进、引导、激励、调整作用,并且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金融化程度越高,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越显著。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支持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各种商业类金融机构的影响,特别是信贷市场的商业银行和直接融资的证券机构。商业银行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通过存款贷款行为实现资金在不同产业间进行分配。存款的需求是基于企业或个人的流动性充裕,对多余的资金寻找投资出路,贷款的需求是基于企业或个人的资金缺少问题,商业银行作为资金的蓄水池,可以实现资金的跨期交易,进而解决资本的充裕、短缺的时间不一致问题。消费信贷通过影响个人现在与未来跨时期消费的构成结构,来影响不同时期产品的需求,从而促使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信贷通过资金在不同生产主体间的分配,支持或抑制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资金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的流动,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达到产业结构的调整。

证券机构的影响通过一级市场的发行与二级市场的交易来实现资金在产业间分配。一级市场通过证券首次公开发行为企业筹集资金,越具有成长力、发展前景的企业吸引资金越多;二级市场通过股价的波动反映企业各方面的信息,使资金流向更具效率、更具投资收益率的企业,从而使资金支持相应企业或产业的发展,达到产业结构升级。

2.政策性金融机构与金融政策的影响。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对国家公益性产业,发展初期尚未盈利的优质前景产业进行扶持。中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对于发展初期尚未盈利的优质前景的国家公益性产业,由于其高风险性及公益性,商业类金融机构不愿为其提供金融支持,因此,只能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支持发展。

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包括资本市场准入政策、信贷倾斜政策、利率差别政策。资本市场准入政策通过证券市场的一级市场规定与审核首次公开发行条件,二级市场规定与审核再融资标准来扶持或抑制相关产业的发展;信贷倾斜政策通过指导干预商业银行的投资信贷、消费信贷、出口信贷来实现。投资信贷倾斜用来扶持高效率、好前景的产业,抑制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消费信贷倾斜用来引导居民消费,使其消费趋向于国家规划的环保产业、朝阳产业与高效产业,出口信贷倾斜用来鼓励相关产业出口创汇,使其健康发展;利率差别政策通过对不同群体、不同产业制定不同的利率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比如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打折政策。

二、廊坊市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1.金融资源总量不足。2010年,廊坊市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786.3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477.00亿元。用金融深化度衡量廊坊市金融资源总量的情况,可以完整刻画廊坊市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各种金融机构的整体情况,其数值等于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与当年GDP之比。2010年末,廊坊市金融深化度为3.7789,而同期石家庄市为5.5826,远远大于廊坊市的金融深化度,可见,相对于经济总体水平而言,廊坊的金融资源总量远远低于石家庄市。此外,2010年,廊坊市金融业生产总值占其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为5.75%,而同期石家庄比重为13.14%,河北全省为10.17%,相对于第三产业服务业,廊坊金融资源总量也显得不足。

2.金融信贷供应不稳定。从2000年到2010年,虽然总体来看,廊坊市金融信贷增速高于其GDP增速,但是,其中有2000年、2001年、2004年、2007年及其2008年5年时间,金融信贷增速低于同期的GDP增速。根据经济理论,金融信贷增速比经济增速高出5%,此时经济发展迅速,且波动较小。可见,廊坊市金融信贷供应不稳定,波动较大。

政策性银行发展前景范文4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国第三产业里面,金融业最具发展前景。金融业的稳步发展不仅推进了工业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也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进步提供了帮助。一直以来,我国最传统的行业就是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如何使金融力量得到合理运用、如何有效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值得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金融业;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措施

1 对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进行关注和强调

对《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决定》的相关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可知,为了有效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就需先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到农村金融机制里面现存的诸多问题。然后,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商业金融、政策金融以及农村信用社等进行调整和完善,使科学合理的运作系统得到建立,最终让农村金融体系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以及时代性。虽然在资金方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帮助,但因为诸多原因,农村发展从这两家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是不够充足的。作为政策性银行,为农业项目提供贷款、拨付农业支农资金等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金融业务,但是对于广大的农民群众来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较为陌生。另外,在资金支持方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所提供的帮助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当前所推行的政策范围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真正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国家对农村经济、农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支农金融队伍里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核心工作就是运用政策金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因此,政策金融机构就需严格依据政府所推行的政策规章制度,明确自己的经营目标。一般来说,政策性银行的运作以政府的经济政策为导向,不以盈利为目标,也不参与商业金融的竞争。倘若在这一项目上,商业银行肯进行贷款,政策性银行就不需参与;假如商业银行不愿予以贷款,政策性银行就需及时提供帮助。因此,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我们就需对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依靠其业务内容完成政策性金融业务。另外,为了使贷款的损失得到进一步降低,农业发展银行可先在一些省份进行试点活动,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农业、农村经济提供合理、有效的金融支持,这样一来若是“试点地区”取得良好效果,可以再进行积极的推广和落实。[1]

2 对商业金融的支农力度进行扩大

依靠相关的税收政策,政府可指导商业银行对农村地区进行金融支持。在我国的县镇地区,中小型企业是比较多的。但是依据风险管理机制,大型的金融机构不易找到可进行贷款的对象。通过对当地企业经营者以及市场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我们发现诸多的中小型企业是可以进行贷款的。因此,政府就需采取合理的措施调整商业银行的结构,假若当地的商业银行可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些贷款,就让他们保留机构继续运作,倘若无力提供贷款就可让他们退出当地的存款市场。另外,还可以对这些银行县级机构进行改组,使之变为社区银行,最终使县镇里面的金融服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2]

3 加大农村信用社体制的改革力度

首先,可以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模式以及组织方式进行革新,使产权关系得到明确,推进约束机制以及服务功能的提升和完善。其次,组织农民以及商户等在农村信用社里面入股,使该地方金融机构具备自我发展、独立经营以及自我约束的优点,为农村经济以及农业的发展提供相关帮助。农村信用社有三种主要的组织形式,一种是继续对乡镇信用社进行发展,使县联社各位法人的相关机制得到进一步推进;另外一种就是在人烟密集以及信用社管理运行较好的地方对信用社统一法人机制进行推行;最后一种就是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以县镇银行机构取代农村信用社。这样一来就大大的增加了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的改革力度[3]

4 对农村资金良性循环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

目前,在农村地区推行保险以及证券业务是不太容易的,但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经济以及农业的发展,我们仍需认识到这一金融力量的重要性。可以说,倘若要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仅仅是依靠银行信贷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就需采取合理的措施对保险以及证券的金融支农作用进行运用,运用这样的方法,一方面使现有支农手段具备了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使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建设得到了保障。当前,证券业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并没有得到推行,可以说农村证券市场是较为缺乏的,证券买卖也不具可操作性。但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相比于证券业,保险业更为农民群众所熟知,其发展情况也更好一些。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心中渐渐有了保险方面的意识,因此购买保障的农村人口也逐年增加。但是,这个和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险相比,农村地区的金融保险并没有为农民带来多大的帮助,所以保险业在农村也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需先选取一些农村地区开展证券业的试点活动,并依据证券发行的相关标准允许它们对一部分股票以及证券进行发行。依靠这样的方法,就可在短时间里面筹集到一些资金,并及时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里面去。另外,还可结合实际情况,推出一些适合农民的保险险种,旨在让农民在经济上以及生活上真正得到帮助,进而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稳定、快速的发展。[4]

【参考文献】

[1]董文杰.财政金融支农政策的总体效应与时空差异研究[J].西南大学,2011(05)

[2]张晴.山东省财政金融支农政策与农业经济发展[J].山东大学,2012(05)

政策性银行发展前景范文5

一、政府担保基金的主要来源

在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资金的来源方面,这些国家大体相同,政府是担保资金的全部或主要来源,有些是以中央财政为主,有些是以地方财政为主。大部分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的担保体系中,担保的净损失由政府补贴。

二、国外政府出资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定位

经济发达国家的担保机构有政策性的也有商业性的,由政府出资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基本都是政策性担保、按市场化运作,除担保资本金和代偿补充金由国家各级财政承担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各国对担保机构的行业管理都非常规范,不仅制定了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把担保机构纳入行业管理,而且有专门法律保障和规范担保机构的各项行为。例如美国的《中小企业法》和《中小企业投资法》对信用担保计划的对象、用途、担保金额和保费标准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日本有《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法》,明确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和担保协会的职能和作用,以及担保的规则;加拿大制定的《中小企业融资法案》构建了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体系等等。相比之下,我国担保业的行业管理法规基本属于空白。

2、各国政府都规定了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支持的对象和政策目标:(1)规定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担保对象的规模和性质,规定中小企业的标准,被保对象都要符合这一标准。(2)明确支持符合国家或本地产业政策的企业,国外目前一般重点支持出口创汇和扩大就业的中小企业。由于各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和管理体制不同,各国担保还有一些特殊的扶持重点,例如美国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特别为妇女、残疾人、退伍军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办的中小企业给予重点支持。(3)由于各国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实力所限,各国政府又严格限定了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支持的企业,必须是通过正常渠道不能获得贷款但又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相比之下,我国中小企业的标准及支持的对象和政策目标显得模糊。

3、政府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政策扶持与监管:由于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政策导向性,各国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担保机构的优惠政策,例如给予担保机构免税政策等。同时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进行宏观管理及定期监督检查。

4、在国外,政府参与的担保体系有多种结构,比如美国实行的是一级担保机构,在各地设分支机构。日本实行分层次担保,设立中央信用保险公库和地方信用协会两级担保。中央政府的信用保险公库为地方性信用协会提供再担保,再担保比率是70%-80%。

三、各国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合作方式

担保机构与银行具有良好的协作方式,是担保体系成功运作的前提之一,这方面各国运作都很成功。

政策性银行发展前景范文6

关键词:综合经营型银行;政策性银行;民族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064-02

1 民族地区金融制度创新的需求因素分析

首先,金融制度创新是缓解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资金供求矛盾的需求。

依据金融发展理论,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但是,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历史、政治、文化和政策倾向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经济发展一直相对落后,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仅刚刚越过温饱线,尽管农民的储蓄率并不低,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积累率、投资率、发展速度都很低,农民人均收入扣除必要的生活开支后,所剩不多,更不用说积累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中国大部分民族地区开发程度轻。自然资源丰富,在自然禀赋方面具有典型的后发优势。随着西部大开发国策的确定,许多民族地区政府力足当地资源优势,确立了地方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加大了地区资源开发的力度,区域经济资金需求快速上升,旺盛的资金需求同缓慢的资金积累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矛盾。

快速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从地区外引入资金,通过资金积聚的方式满足资金需求缺口,但是,民族地区落后的金融行业无法从区外引人大量的资金,严峻的形势是,邮政储蓄和部分商业银行机构通过吸收乡村存款,资金逐级上存,形成农村资金流失的“抽水机”效应,使民族地区资金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因此进行金融创新,从区域外吸纳大量的低成本资金,直接用于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紧迫问题。

其次,金融制度创新是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开发和企业成长的需要。

依据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中介不仅作用于资金的流量,更重要的是间接作用于资金存量的再分配,这个传递机制可简述为:金融机构一影响储蓄、投资一影响资金的流量结构一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结构一影响资金存量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一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过程是依经济的商品化、货币化、信用化顺序进行的,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上述作用的传递过程越明显、越有效。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大。

在经济结构中,主导产业的变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最明显。市场化运作的金融机构在主导产业选择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渠道不仅为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而且也为主导产业下的各种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对于部分短期效益不明显,商业性金融机构参与性不高,但中长期对地区发展非常重要的特殊产业,还可以通过政府建立公营金融机构,直接扶植相关产业,将其作为中长期发展的主导产业。

中国很多民族地区具备优良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凭借这些天然优势,在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矿产资源开发、商贸物流等许多产业都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缺乏自有启动资金、缺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失现代管理技术,这些有光明前景的产业无法发展起来或者只能低水平地进行开发。除了资金缺少的负面影响,当地企业在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方面的限制无疑是制约企业做大做强整个产业的重要原因,项目缺少开发资金,通过市场融资是可以圆满解决的。但企业经营制度混乱,管理能力低下。经营能力差,企业高层缺少发展的战略眼光,这些企业发展软件的不足是很难简单依靠资金供给解决的。这一问题不解决将严重限制了当地企业在主导产业开发中的作用。

所以。进行金融制度创新,通过股权关系帮助企业实行现代经营管理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导向,促进企业的超常规发展是推动民族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2 金融制度创新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建议

为了一次性地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供求矛盾和全面支持主导产业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建议由中央政府在某一民族地区试点,组建一家综合经营性质的区域性政策性银行,该行实行以促进区域内特色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政策目的,以市场化经营为手段,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手段,在区域内进行专业化的投资,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直接投资支持。该行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政策性银行的融资手段,为区域经济提供巨大的区外资金支持,彻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同时兼具综合经营型银行直接投资企业的能力,通过参股控股部分新兴企业。支持和帮助这些企业快速成长为推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并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初期投资的顺利退出。

由于具有了全能型商业银行和传统政策性银行的双重特性,该行产生了两种新的特性。第一,不同于全能型商业银行,其全能经营范围受到政府的限制。尽管地方法律上认可该行可以同时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三大业务,在业务子行业的选择上不受限制。但是,考虑到业务开展必须符合促进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同时避免同区内商业性金融机构展开不公平竞争,该行在三大业务的具体选择上由理事会决定。理事会成员由投资方中央政府代表和自治地方代表共同组成,确保在每个经济发展阶段在三大业务各子行业的选择上由政府决定。一般来说,该行从事的业务中银行业务包括,农业发展贷款,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政策支持行业企业贷款,被贷款客户存款及中间业务;不能包括普通储蓄业务。证券业务包括证券发行,资产证券化,实业投资基金,不能包括证券经纪业务。保险业务包括农业保险和财产保险,不能包括人寿保险业务。同时可以直接投资受政策支持行业的企业。但参股企业上市后必须退出所有股权。其它业务由理事会视情况需要决定。同时该行的各种业务不能超出试点地区范围。

第二,不同于传统的政策性银行,其经营上,“适度盈利”原则代替“不盈利”原则。适度盈利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银行所有的业务必须保证适度的利润作为业绩审核标准。在具体经营中,能够产生高盈利的项目,引导当地商业性金融机构办理;盈利过低或亏损项目,但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项目,引导当地政府或其它政策性机构办理,②银行每年产生盈利的大部分以捐款的形式支持当地教育和文化建设事业。通过捐款形式将适度盈利下的大部分利润无偿回馈社会,实现政策性银行追求公共利益的根本宗旨。

3 建议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该建议有利于中央政府支持和主导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民族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4%,边疆地区大部分是民族地区;民族地区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国85%以上;民族地区资源非常丰富,水利资源蕴涵量占全国的66%。石油基础储量占全

国的22.05%,天然气储备量占全国的41%,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6.0%。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但是由于自身经济基础相对落后,在总体水平上与其它地区仍然有较大差距,民族地区同其他地区日益扩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全面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障边疆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必然要求。

给予民族地区优惠政策,让民族地区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是中央政府支持民族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建议试点一家综合经营型政策银行,总体上要求中央财政支付少,但对于民族地区经济促进作用大,而且便于中央政府直接调控地方经济发展。中央政府对于这种金融创新给予政策支持的可能性大。

其次,该建议有利于民族地方政府发展当地经济。

在综合经营型政策银行创新中受益最大的就是试点的民族地方政府,首先,该行的资本金是由中央财政支付,地方政府不存在资金投入压力,其次,该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可在区外融资为区内增加了贷款资金,有利于缓解区内资金需求缺口;对区内主导产业相关企业的直接投资和间接管理有利于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区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再次,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该行实现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最后,该行的业务弥补了区内现存金融机构的不足,有利于区内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该行试点中受益最大的地方政府全力配合该行的建立和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最后,民族地方法律制度有利于解决制度创新的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