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思想

德育思想范文1

关键词: 老子 道德教育思想 现实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今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指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老子思想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其所宣扬的“尊道贵德”思想,对于完善个体的道德品格,优化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教育注意挖掘和吸收老子的德育思想,以便继承发展、古为今用。

一、老子道德教育的目标

老子生于春秋末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丰富而深刻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保存于《道德经》中。理想人格是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将理想人格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一问题上,老子的道德教育将培养“尊道贵德”的圣人作为理想的人格目标。

“道”和“德”是老子道德教育思想中的两个核心概念。“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在《道德经》中“道”是一个有多重含义的概念,既是宇宙的本原,又是万物之母,还是天道自然运行的规律。“尊道”强调的是道德教育所培养的圣人应是体认自然大道,遵循规律而为之人,并通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德实践原则达到“无为而治”的道德境界。“德”与“道”相伴而生,二者密不可分,所谓“道之在我之为德”,“德”是“道”的外在具体表现形式。老子认为,人类最高的德性应该是与生俱来,未受外界污染的自然之德。《道德经》中所谓的“玄德”、“孔德”、“常德”等,强调的都是“自然之德”。老子指出,自然之德是人类道德的至高境界,只有未经世俗污染的“婴儿”与“赤子”方可具有,因为他们无知无欲,纯任自然。而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之中,都会受到世俗尘埃的沾染,使得心灵逐渐丧失掉空明宁静的状态,逐渐丧失自然之德。因此,后天的道德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人们可以通过后天的道德教育复归先天的自然之德,从而达到“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的道德境界。因此,可以说,老子的道德教育以培育“尊道F德”的圣人作为理想的人格目标,《道德经》所强调的“道生之,德畜之”的用意正在于此。

二、老子道德教育的内容

老子十分重视后天的道德教育,《道德经》中就有老子关于道德培育的诸多论述。通观《道德经》可知,为了培育“尊道贵德”的圣人,老子主要确立了以“慈”、“俭”、“让”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因此,老子所讲的“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完全可以看作是其德育内容的总纲。

1.慈爱的思想

老子指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民生凋敝社会局面的出现,主要就是人们之间“慈爱不施”的结果。因此,老子认为,“慈爱”德行的培育应该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慈爱”德行的培育途径主要有两点:

一是以道德榜样的力量,培育人的“慈爱”之德。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强调在施行道德教育之时,要以身作则,以己及人,从而以道德榜样的力量使得人人向善,培育人们的“慈爱”之德。老子认为,执政者是百姓的道德榜样,会对百姓品行的形成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百姓必须以慈爱治民,如若不然,百姓的道德水准就不会提升,天下就会出现“民之难治”的局面。

二是以良好的社会环境,培育人的“慈爱”之德。老子坚决反对战争,认为战争破坏国计民生,引导人们互相杀伐,不利于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有碍人们“慈爱”之心的培育。《道德经》指出:“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目前,国际社会动乱和战争时有发生,反对战争,倡导和平仍然是当今时代不变的主题,“和平”是主席执政的高频词,于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指出:“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因此,在施行道德教育时,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毕竟环境对于人们道德品行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尚俭的思想

春秋时期,贵族阶级盛行奢靡之风,老子站在国计民生的角度大力倡导节俭,以维护“抑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道德经》对贵族奢侈糜烂的生活多有抨击,指出贵族阶级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大肆搜敛民脂民膏,使得社会出现“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的颓败局面,而他们却像强盗头子一样搜刮占有富余的财货,以满足自己“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的奢靡生活。

老子主张在进行道德教育之时,要着力培育人们的“尚俭”德行。老子指出人们物质生活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为腹不为目”,就是要摒弃一切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一切作用于感官的物欲享受都会激发人们的放荡享乐之心,滋生奢靡之风。奢靡之风的盛行,会使得人们的欲望无限膨胀,“横征暴敛”,“杀人掠地”等事就会频繁发生,成为社会动乱的根源。因此,老子主张统治阶级应该“去奢”,甚至描绘了一幅“小国寡民”的理想生活图景,“小国”之中的“寡民”,淳朴而无欲地生活着,生活虽然看似清俭,但他们却“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乐在其中,故而“反奢贵俭”德育教育的施行应该建立在寡欲知足的基础之上,所以《道德经》进一步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的尚俭思想与后来墨家的“节用”思想对中华民族“节俭”这一优秀传统美德的形成影响巨大。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故而主力倡导节俭,要求全社会“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国奢则用费,用费则民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等成了经常引用的高频之典。

3.无私的思想

“无私”是老子德育思想的核心,更是在八十一章的《道德经》中反复出现的道德理念。《道德经》首先以“天长地久”为着眼点,论证了“无私”的天道依据。老子指出,天地之所以能够恒久不变地存在,是因“其不自生也”。因此,人类社会应效法天道,奉行“无私”之德。老子指出,自然之道是生养万物而“功成弗居”。因此,《道德经》指出,圣人德育天下,必须“无私奉献”,以身作则,“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战乱不断,可以说,这一切动乱的根源就来自于人的私欲,人们发动战争的主要意图无外乎是对物质财富的争夺,所谓“春秋无义战”也。故而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强调要消除人的私欲,主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认为圣人不存占有之心,尽力照顾别人,给予别人,自身反而是充足而丰富的,所以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人们如果能将“无私奉献”的精神推己及人,和谐稳定社会局面的出现就终将成为必然。

4.谦让的思想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备受推重,《尚书・大禹谟》中就有“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的说法,《周易》六十四卦中唯一“吉无不利”的一卦也是谦卦。作为周王朝的史官,老子得以博览各种典籍,而《尚书》、《周易》中尚“谦”的思想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老子认为凡事都不要做得太过,人要懂得适可而止,盈而生骄,便会自遗其咎。《道德经》反复强调指出谦下的重要价值,认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乃不变之道,是以圣人仿之,“抱一为天下式”,而至“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的道德境界。同时,《道德经》对“自满自矜”之行给予了坚决的抨击,甚至将其比喻为“余食赘形”,同时以“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为类比,坚决申明“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道理。

天地之间的万物,老子最推崇的是水。《道德经》中就有“上善若水”的著名论断。老子认为水最大的品性是“处众人之所恶”、“善利万物而不争”,所以水也是天地之间最接近于“道”的所在。《道德经》指出,人的德行修养应该效法于水,“卑而处下”,“为而不争”,争取做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同时水具有以柔克刚的特性,所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所以在进行德育时,也要效法水的“无有入无间”之性,行“不言之教”,得“无为之益”,以无形的力量德育天下。

除了上述“慈”、“俭”、“无私”及“谦让”等道德范畴之外,《道德经》中还有很多关于“真”、“信”等道德范畴的论述。老子推崇淳朴自然的生活状态,故而其德育思想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使人复归朴实敦厚的自然之德。老子指出,仁义等道德范畴的出现和宣扬,是社会偏离“自然之道”,丧失“自然之德”之后的畸形现象,所谓“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故而《道德经》极力倡导通过后天的道德教育,使人们回归原始而浑朴的道德本真。

三、老子道德教育的方法

为实现道德教育目标,推行道德教育内容,老子在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开创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道德教育方法。

1.“不言之教”的方法

老子在《道德经》中一再强调“不言之教”,所谓的“不言之教”就是要求施教者自身应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并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无形地影响感化受教者,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在老子看来,这种德育方式更符合“道法自然”的规律,它注重的是人性的自然感化,这无疑开了西方“自然主义教育”的先河。

2.“循序渐进”的方法

老子认为道德教育的施行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原则,所谓“循序渐进”就是要求施教者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能急功近利,妄图一蹴而就,要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同时,施教者要教育受教者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逐渐培养自身的德行。老子指出,优良品行的培育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自我完善”的方法

老子J为,人们道德品行的培育,一方面要依靠外在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依靠道德主体内在的自我完善。为此,老子提出以“涤除玄览”为方法的理想道德人格的培育之道。所谓“涤除玄览”就是要求道德主体排除主观欲念,保持内心的平和虚静,以此回归道德的本真状态。可以说,“涤除玄览”的德育方法正是今天广为推崇的“心灵教育”,强调通过“心灵陶冶”的方式,培育人的道德品行,正所谓“教书先育人,育人先育心”。

四、老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老子倡导“尊道贵德”,追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之道,其所倡导的慈爱、尚俭、无私及谦让等德育思想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也与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相互契合,对当今高校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老子的德育思想有助于培育学生和谐的处世之道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内容。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生活中人要学会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从而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应答”[1]。老子将“慈”作为道德三宝之首,极力宣扬与阐释慈爱思想,就是希望以慈爱之心平衡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培育人们和谐的处世之道,这本质上与儒家的“仁爱”观、墨家的“兼爱”观并无二致。另外,老子所倡导的“无私”与“谦让”等思想同样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道德范畴。高校在培育学生和谐处世之道之时,要注意挖掘和吸收老子优秀的德育思想。

2.老子的德育思想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20世纪以来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在向自然不尽索取的过程中,忽视对自然的回馈与保护,生态文明受到极大的破坏。因此,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问题成为摆在高校德育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应当充分有效地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2]。老子的德育思想不仅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更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倡导人们按自然规律办事,争取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高校的德育教育应注重吸收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3.老子的德育方法应该为当今高校德育工作所吸收和借鉴

老子提倡“不言之教”,强调施教者自身的道德素养,注重人格感召的力量,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注意提升个体的道德水准,以师德的力量感召与教育学生,“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3]。同时,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心灵教育”的方式实现学生内在的自我完善。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由小及大,逐步培育学生完善的道德品格。

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指明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及实现途径,挖掘了人性之善,昭示了人类德性的自觉,凝聚了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直至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泽芳.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和谐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德育思想范文2

关键词:朱熹 德育 明人伦 方法

南宋大儒朱熹是位著名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紫阳朱氏建安谱》附有朱熹著作总目凡41种,400百余卷,著述何止等身!非专业人士恐怕毕其一生精力也只能接触其宏富著作之一二,更不敢枉谈研究,对朱熹思想的发掘须经过几代人长期不断的努力。下面就朱熹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说一点浅见,也只是隔靴挠痒,不得要领甚至谬误处,期待读者和专家批评。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

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因此,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朱熹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并贯穿到他整个的学术活动之中,身体力行。1173年,朱熹作《重修尤溪庙学记》,并为尤溪学宫题写《明伦堂》匾额,也体现了他的这一教育思想。朱熹19岁登第后,除了在地方上当官7年(一说9年),在朝任侍讲46天,四十多年都在致力于讲学传道,著书立说。朱熹一生从事教育,教化民众,可谓桃李满天下。据《紫阳朱氏建安谱》记载,朱子门人可考者有蔡元定、真德秀、彭龟年等321名,不仅具名姓,且附列简历。明人伦的教育思想在他本人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佐证。同时,他对当时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批评也是切中时弊的。朱熹提出教育分两个阶段,8至15岁入小学,15岁之后入大学。“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 朱熹主张以小学而言,主要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至于发掘和探究事物之理,则是大学教育之任务。“大学是穷其理”,“小学是事亲事长且直理会那事,大学是就上面委曲详究那理,其所以事亲是如何,所以事长是如何”(《朱子语类》卷七)。故若小学能受到很好的教育,“便自养得他心不知不觉自好了,到得渐长更历,通达事物将无所不能”(同上)。朱熹的教育主张,跟他的教育目的论是密不可分的。其教育目的论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为基础,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近思录》卷九注文)同时,他主张学校要培养“讲明义理, 以修其身”的人才。他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 以钓声名利禄而已也。”在《玉山讲义》中又说:“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语言、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充分表现了朱熹办学的目的,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结合当今的九年义务教育来看,许多十五六岁的学生上完初中就失学了,很让人担忧。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学校教育是否有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呢?

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朱熹全部教育思想的精华亦集中于此。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说:“德行之于人大矣……士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就是说,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因此,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于优先地位。反之,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人就会像离群的“游骑”,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归宿。

他常以孔子所谓“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句话来教育学生,且认为“此是古今学者君子小人之分,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切宜审之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他坚决反对“学圣贤之理,为市井之行”的人。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把做学问看作是中科举,猎取官禄的阶梯和资本,朱熹对此是极为反对的。他提倡所谓“复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以儒家的道德伦理来教育学生,“使之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得朝廷之用”(《濂洛关闽书》卷十六)。朱熹始终把德育放在领先的地位,把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既教学生以知识,又教他们怎样做人。在他看来,小学教育是基础,是“培根”的工作,故从小向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尤其重要。

朱熹认为,儿童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畏隆师之道”方面的伦理道德皆蕴藏于儒家经典之中。“道之在天下,其实原于天命之性,而行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其文则出于圣人之手,而存于《易》、《书》、《诗》、《礼》、《乐》、《春秋》孔孟氏之籍”(《朱文公文集》卷十八《徽州婺源县学藏书阁记》),因此,儒家经典乃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朱熹平生编写的大量著述中,儿童用书占有很大的比重。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四书集注》等,都是他亲自编写的儿童读物。特别《小学》和《四书集注》,一直为宋末和元明清三代六七百年间封建统治者作为正统的小学教材。

朱熹编写的这些儿童读物,都把宣扬儒家思想放在首位。如《小学》一书乃博采六经、史传以及孔子后学著作中有关忠君、孝亲、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故事、训诫等编写而成,集中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正如朱熹自己所言:“修身大法,小学备矣”、“后生初学,且看《小学》之书”(《朱子语类》卷七),那是做人的样子。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还拟订了许多道德教育规范:“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并强调“学者学此而已”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朱熹又在《德业相劝》中说:“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童仆,能肃政教,能事长上,能睦亲故,能择交游,能守廉介,能广施惠,能受寄托,能救患难。能导人为善,能规人过失,能为人谋事,能为众集事。能解斗争,能决是非。能兴利除害,能居官举职。”上述列举的这些“能”,要是真能做到,那就成为一个尽善尽美的人了。这虽是朱熹写的《增损吕氏乡约》一文中的条文,但也可以说是朱氏的道德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至于德育的方法,在朱熹看来,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入为主”。他认为青少年思想单纯,最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想影响,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可是,“非礼之端不能禁外之不来,而能禁内之不往” (《续近思录》卷十二),是故只要我们把“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只要“先入为主”,就可免“扦格不胜之意矣”。(《小学集注·原序》)朱熹强调婴儿坠地之后,乳母之教,尤为重要。长到6岁,要教以数目、方名等浅易知识。8—15岁为小学阶段。“人生8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大学章句》)。朱熹主张家长对青少年必须严格管教,切不可使其娇生惯养。如果“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亦凶狠”(《小学·嘉言》)。所以家庭教育不可有丝毫放松。为便于教育从幼年抓起,朱熹亲自为儿童编写了一本《童蒙须知》作为教材之用。

朱熹继承了孔子关于“少时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看法。他认为只要使青少年日常一言一行都能遵循一定的礼仪守则和规范去做,日子久了,自然会形成习惯,长大成人后就能遵守伦理纲常而不违。可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是儿童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所在。

如何能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呢 ?朱熹认为须从具体的日常事务入手,所谓“圣贤千言万语,教人且从近处做去”(《朱子语类辑略》卷二)。为此,他主张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社会伦理具体化和条理化,让青少年遵照履行,为使他们“洒扫应对,入孝出悌,动罔或悖”(《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朱熹在其撰写的《童蒙须知》中,对儿童衣服冠履、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洒扫应对、读书写字等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都按照儒家的标准作了具体规范,比今天的《小学生守则》还要细致,要求青少年遵循不违,诚履笃行,庶几将来“自不失为谨愿之士”,甚而“入于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童蒙须知》)。

朱熹虽然强调青少年的“行”,但并不等于说不重视“知”。他认为要形成青少年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还必须同时向他们灌输社会伦理道德观念,这正如他所指出:“为学之实,固有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其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 (《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答曹元可》)他形象地以眼睛和脚的关系来比喻行和知二者的关系:“知与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朱子语类》卷九)行与知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四

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曰立志。朱熹认为,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

因此,他要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 ?曰: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人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前进的目标,能“一味向前,何患不进”。如果不立志,则目标不明确,前进就没有动力,“直是无著力处”,他说:“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又说:“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

一曰居敬。朱熹强调“居敬”。他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还说:“敬之一字,圣学之所以成始而成终者也。为小学者不由乎此,固无以涵养本原,而谨夫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与夫六艺之教。为大学者不由乎此,亦无以开发聪明,进德修业,而致夫明德新民之功也。”由此可见,“居敬”是朱熹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

一曰存养。所谓“存养”就是“存心养性”的简称。朱熹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因此,需要用“存养”的功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他说:“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从另一方面来说,“存养”又是为了不使本心丧失。“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同时,从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来说,“存养”是为了收敛人心,将其安顿在义理上。

一曰省察。“省”是反省,“察”是检察。“省察”即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养,就应当“无时不省察”。在他看来“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倾,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天下之事,不是则非,而无不是不非之处。故一事之微,不加精察之功,则陷于恶而不自知”。因此,为了使人心不“沦于亡”,做事不“陷于恶”,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朱熹的这一见解,表明他在道德教育中既强调防微杜渐,同时又重视纠失于后。

一曰力行。 朱熹十分重视“力行”。“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他所说的“力行”,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朱熹的这些见解,已经触及到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道德行动接受道德认识的指导,并检验道德认识的正确与否等这样一些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

朱熹的上述见解,反映了道德教育中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至今仍有可供借鉴之处。

总之,朱熹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个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我国古代教育宝库,对于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因此,认真研究朱熹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不仅是研究宋朝教育的重点,而且也有助于了解元、明、清时期教育的发展。朱熹逝世50多年后,宋理宗为其幼年读书处赐额御题“南溪书院”,悬挂大门上方。元至正年间,中书省理问爱卨题颂“闽中尼山”、“海滨邹鲁”匾额,将朱熹誉为福建的孔夫子。清康熙帝也御赐“文山毓哲”匾额。历代对朱熹的赞誉不胜枚举。说明朱熹的包括教育思想在内的理学是多么的深入人心,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后半期,甚至到了今天还有其积极的意义。

教育思想的实施,必须有好的教育方法为依托。朱熹主张学习之法应当“循序渐进”。 有的人读书性子急,一打开书就匆匆忙忙朝前赶。朱熹批评他们像饿汉走进饭店,见满桌大盘小碟,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究竟怎样读书呢?朱熹的方法是:“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忘乎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志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也就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涵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他还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 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 他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此中的旨趣。 除外,还需切已体察。朱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身”?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

朱熹强调读书要着紧用力。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朱熹认为只要是有价值的书籍,都是能给人以思想、睿智的。对今天的读书人来说,则应倡导创造性的阅读。爱默生说:“当心灵被劳动与创造所激励时,则无论阅读何书,每一页都会变得熠熠闪光,意蕴无穷,每一句话都意义倍增。……我们觉得作者的见识有如天地一般宽广无边。”

德育思想范文3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 学校; 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096-03

中国古代的儒家德育思想是世界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继往开来,迎接新世纪诸多挑战,构建我国当代学校德育可资借鉴的一个重要宝库。如果做宏观整理,我们可以发现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学校德育目标的价值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对所有的受教育者在品德方面总的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在德育上“施工”的“蓝图”。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离不开德育目标问题。

1.我国学校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校德育目标不注重层次,不讲“序”。忽视了德育目标的程序性和现实性,不是循序渐进、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是设立一个个可行的、有序的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达到,没有根据自身任务要求和层次提出相应的德育目标,只有抽象的大致相同的培养目标。这种德育目标不具体、不明确的状况,实际上淡化了目标意识,软化了学校德育工作。如“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这是对广大干部、人民群众和青少年的共同要求。但对中小学生,对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和不同个体学生,理论上研究不多,在实际工作中也容易忽视。这些现象导致学校德育实施这些目标的内容、方法、途径基本雷同,影响了学校德育的实效。

2.儒家德育中思想德育目标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的德育目标是有原则、有规律的。《大学》中提出道德学习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中心,以道德认识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和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由此可见,儒家德育思想在注重道德教育上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而且在自身修养上,孔子提出了追求“仁人君子”的高尚理想和人格境界。给人一种追求的不竭动力。所以,在现今学校德育目标的确定上,要借鉴儒家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从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出发,不同时期设置不同的德育规范与目标,这些目标要贴近学生实际,具体化并具有可操作性,且不同时期之间要注意衔接性、连贯性。

二、对学校德育过程的价值

学校德育过程,即学校德育内容的实施过程。在德育过程中,学校既要跟学生讲清楚德育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要求,以及怎样去做,又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素质。空洞说教、一味灌输规范来解决道德认知问题,难于使学校德育真正有实效。

1.我国学校德育过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德育课实效性不是很强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在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重视解决“认知”的问题,而不重视道德品质和观念的形成。具体表现在以文为本,重知识、轻养成。学校的德育课教学,过分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以考试得高分为目标,只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却不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忽视了要把学生作为生命个体进行教育,从而使道德与现实生活割裂;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导致知行不一,形成人格缺陷,故造成一部分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因此,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应当在强化道德实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方面下功夫。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过程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施(即教学过程),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即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学思结合,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过程。在第一、二阶段中,孔子要求学生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在第三、四阶段则要求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践履躬行。儒家德育在探讨道德理论与道德践履的知行关系时,特别强调知行的辨证统一,并把“力行”、“躬行”作为道德修养的重心。儒家德育认为,一个人仅仅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并不算是有道德,只有身体力行道德规范,才算真有道德。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引导他们进行实际锻炼,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儒家还力倡将道德践履与个体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融德育于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主张个体修德要通过觉悟和践履等方式或方法以便做到“内得于己”,强调践履在修德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思想可概括为“生活即德育的思想”。

三、对学校德育方法的价值

要完成和落实学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效果不佳,与所采用的德育方法不无关系。因此,探讨儒家德育方法的价值,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看到问题之所在,从而加快我国学校德育方法的改进。

1.我国学校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偏重于道德规范的“填鸭”。我国中学德育课程中的传统灌输模式,以教材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要方式,注重知识的强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教师注重讲授、示范、规劝、批评,主要发挥教师的讲授作用,过分强调道德对学生的制约作用,把学生单纯地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置于服从教育者的地位,完全不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无法透过多种选择以作判断,不注重青少年的接受心理,不注重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把青少年作为被塑造的客体,这样造成与目前青少年主体的核心价值相背离,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且直接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方法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在道德方法上注重学思并重、因材施教、身教示范等科学的道德教育方法。儒家重视道德中的学思并重,主张学与思应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认为学习是人掌握道德知识和提高道德修养的基础,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应该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才会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收效。

教育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是儒家教育思想中极具价值的一个方面。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注重个性差异,根据不同性格、不同情况的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这一思想可以说是极具科学性和借鉴价值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个体状况,因人而异,有效开展道德教育。同时,儒家还主张教育者应以身示范,为人师表,通过自己的品格和德行感染、影响、教育自己的学生,发挥典范的作用,进行生动的教育。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道德教育中应注重榜样的力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此促进和提高道德教育实效。

四、对学校德育内容的价值

儒家道德传统中包含着丰富的优秀道德教育内容,譬如重义轻利、人格修养、天人合一等优秀传统道德观念,对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丰富我国现代学校德育内容体系不无裨益。

1.我国学校德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处于观念形成与观念混乱相交织的阶段,许多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注重功利、讲求实惠、缺乏理想、过分强调物质利益,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的倾向,从而导致唯利是图、利己主义、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等思想行为有所滋长。近年来,社会公德淡薄、公共生活无序已成为转型期社会的一大道德难题。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怪圈,人们都在埋怨社会道德风气不好,却又都在参与制造和助长不好的道德风气。在现代社会,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已不是个人的生活小事,公共卫生状况已成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道德状况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内容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重义轻利”的原则。儒家思想中对于义利关系问题的讨论曾提出过各种不同的主张和观点,但占主导地位的是见利思义、重义轻利、以义制利的原则。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反对因求利而失义,因追求个人私利而做出对别人、对公家不义的事情”。他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一原则告诉我们,对于“利”要有一种理性的约制,不苟取,不妄得,不受不义之财。儒家并非一概反对追求物质利益,只是把道德人格的价值放在远远高于世俗物质利益价值之上,认为决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牺牲自己的道德人格。这种价值取向,是中华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华为“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和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它对于批判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种道德意识对于我们当代学校德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有着重要的价值。

儒家的人格修养的价值。在儒家看来,“仁”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是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高目标。人们只要按照“仁”的要求办事,就会达到“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仁者“爱人”,这是“仁”的核心范畴。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强调礼仪;又要求弟子:“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具有明确的关心社会群体,尊重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公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五、对学校德育途径的价值

学校德育途径是对受教育者实施道德教育影响的渠道,即道德教育的组织形式。只有采取恰当的道德教育途径,才能有效地运用道德教育方法,落实道德教育内容,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因此,我国学校德育有必要在德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借鉴儒家德育途径的基础上,解决自身现存问题,开辟有效的学校德育途径。

1.我国学校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在德育途径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力,最终影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表现在学校内部,存在思想品德教育与各科教学的分离,除了班主任和德育老师,专业老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根本不注意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因而削弱了学校德育自身的合力。而家庭教育和社会现实中的消极因素,更是无情地冲垮了学校德育为受教育者们苦心构筑的道德之堤。家庭德育功能减弱,不少家长重智轻德,对孩子心理、人格乃至品德很少过问。而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育尚未健全的时期,还不具有很强的分析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诱惑,这就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而实际上,当前家庭与社会教育都未能做到密切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学校道德教育功能。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途径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道德教育除了道德修养是属于自我教育系统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是教育的基本方面,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完整的教育系统。儒家德育途径中,最为重要的是学校的道德教育。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儒家也很重视对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孔子认为“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所以应该对儿童尽早实行道德教育,抓住儿童“心未滥而先喻教,则化易成”的时机,使其习与性成,从小事、琐事做起,由小见大,逐步加深和提高要求,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优化家庭环境,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至于社会教育,主要体现在社会风尚的教育方面。而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在儒家教育者看来,主要应是统治者对民众实施道德教化。总之,儒家道德教育的施行注重了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的结合,共同培养人的良好德行,这些经验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途径建设仍很重要。

以上我们分析了儒家道德思想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价值,包括在德育目标方面、德育过程方面、德育内容方面、德育方法方面、德育途径方面儒家德育思想都有独到的见解,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有着珍贵的价值和重要的借鉴意义。继承和借鉴我国传统德育思想中的瑰宝,发挥儒家德育思想的价值,构建我国当代学校德育体系,是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牟钟鉴.儒学价值的新探索[M].济南:齐鲁书社,2001.

德育思想范文4

首先,从人格发展系统看。现代型人格是健全型人格,人作为行为主体是政治主体、经济主体、权利主体、道德主体的统合,是理性与非理性、精神(心理)与生理的平衡拓展,是适应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发展的开放型人格,而理学德育要塑造的人格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同现代人格发展趋向相背离。第一,德性人格对权利人格的僭越。这种僭越是理学把道德与人的关系进行颠倒、并进一步把道德抽象化、绝对化的必然结果。理学不是从“道德为人存在”的唯物史观立场而是从“人为道德存在”的唯心史观立场展开其人格理论,剥掉了人的丰富的对象性关系,使人仅仅作为道德的附属物,现实的道德关系被抽象化、绝对化,三纲五常变成万世不移之理:“三纲之要,五常之本”是“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②以先验的德性人格规定人,强调人对封建道德规范的无条件遵从,这就导致其对权利人格的僭越,从人格内涵中排除人的社会参与的权利。宋明时期农业社会的文化结构,造成了权利意识的虚幻性和财产关系的不确定性。到明代中后期,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初步萌芽和市民意识的觉醒,理学内部一度出现了重视权利人格的思潮,如王艮的“重身”、“珍生”等思想,但总体上局限在自我保存范围,缺少参与社会的开拓精神。第二,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僭越。主体的价值理性侧重于对其自身及其环境存在的价值意义认知,而工具理性则侧重于对对象世界的客观事实认知。前者偏向价值论,后者偏向认识论。就理学德育思想本身而言,它属于心性修养之学,与近代西方德育思想尤其是康德、黑格尔等人以明确的主客分离的认识论为理论前提的德育思想不同,它以主客不分的“天人合一”为理论前提,“基本上不把主客关系和认识论放在视野之内”,这样,所谓认识就只能是道德认识,只能是对先天存在的道德之“理”的反思与体认,“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知倒妨害了对天理的体认,科学技术被贬为奇技巧也是必然的了。第三,心理发展对生理发展的僭越。同理学先验唯心的理气观相对应,其德育思想注重的是人的心性修养、人的道德品格形成,即人的精神(心理)发展,而忽略甚至轻视人的生理发展。我们知道,理学德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即“天地之性”或“道心”,而“人欲”则为气质的“攻取之性”,是基于人的属物质的生理而产生的。由于人的心理品质(精神)先天完满,它只需要生理(物质)为载体使其现实化。

因此,本质上不是一个开放性的发展过程,而是封闭性的恢复过程。这样,人的心理两者之间并不是动态发展的辩证统一过程,而是封闭性的恢复过程。人的发展被简单地理解为纯心理发展,被认为是在克服人的感性生理欲求的过程中完成的。如此一来,理学德育思想就如同中世纪基督教教育一样轻视甚至贬低个体生理发展的必要性。即使持有唯物主义“气”一元论的张载也持有这种看法:“医书虽圣人存此,亦不须大段学,不会亦不害事,会得不过惠及骨肉间,延得倾刻之生,决无长生之理,若穷理尽性则自会得。”重视心理发展无可厚非,但心理发展只有在生理健康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正常进行,忽视生理的发展是理学德育思想的重大失足之处。在明清之际颜李学派的军体教育思想就是对前者的批判与改正。第四,道德实践对社会实践的僭越。实践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只有在实践中,人才有可能显示自己的本质,人才能成其为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是人的本质。在理学德育思想中,人并不是孤立静止的,他是在日常生活中践履封建道德规范的社会的人,是道德实践的主体,王阳明甚至提出了道德实践本体的思想,让人在道德实践中显露自身的本质,这是理学德育思想的深刻之处。但它根本上属于“内圣”之学。在这里,个体的道德实践有了独立自主的价值和意义,它专门追求经世致用的社会实践便是不必要且不应该的,这从朱熹对陈亮的“义利双修王霸并用”的批判中表现得很清楚。这样,理学德育思想以个体道德实践排斥经世致用的社会实践,只能阻碍个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来改造社会、改造自然,而在片面的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只能有片面的发挥,人只能是片面的人。

以上是就理学德育思想中人格发展论的消极意义而言的。而其积极意义,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人的道德主体性,肯定了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理学德育思想继承先秦儒家“为仁由己”的主体能动精神,通过抽象的哲学思辩,使道德品格成为个体先天主导心理构成,个体自身成为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主体。如果说在程朱理学中,天理的权威化使得人的道德行为带有被迫为善的性质从而主体性还不太明显的话,那么在陆王心学中人的道德主体性便高扬起来,主体道德行为不仅是克己,更为重要的是成己,是主体先天道德本性的自然流露,这无疑在更深的层面上体现了对自我的关注,自我的“良知”成为准则。“他人文字议论,但漫做公案事实,我却自出精神与他披判,不要与他牵判,我却会斡旋运用得他,方始是自己胸襟,”“只致良知,虽千经万典,异端曲学,如执权衡,天下轻重莫逃焉。”这种自做主宰的精神显示了他们不同凡响的主体性倾向。此外,在理学德育思想中人的存在具有恒定和普遍的价值,它不是在对每个人的经验真实(行为)的归纳总结中判定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而是从先验唯心的角度演绎出“人本善”即每个人先天地具有存在价值的命题。在这个关切人类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的唯心主义命题中包含着深刻的真理。我们知道人作为道德存在是在人类已攀上自身本质的高度后表现出来的,虽然理学德育思想把人抽象化为道德人而失于片面化,但道德作为人的本质存在的一个方面甚至是其主要方面,则是毫无疑问的。理学德育思想用片面化、极端化的形式揭示出人人为道德性存在这一绝对真理。第二,注重培养知、情、意、行完善的品德心理结构。理学德育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注重完善的品德心理结构的传统。理学家大都认为个体的品德心理结构包含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但由于他们的本体论、认识论、知行观以及时代背景存在一定差别,因此知、情、意、行在德育中的次序和地位有所不同,大致要分为三类:其一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知先行后”德育模式。先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最终、最重要的是道德实践,要在整体上保持知行并进,而情、意贯穿其中,但由于情有善与不善,必须加以约束和控制。其二为陆九渊强调先立大志与“知先行后”的德育模式。

由于他坚持性情合一,“性、情、心、才、都只是一般事物”,情既为道德情感,也是道德理性,是性的自然流露,故为善,它贯穿于整个德育过程中。其三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德育模式。真知必行,不行不可谓知。王阳明也是性情合一论者,但他把二者看成体用关系,性必有情,情也有过与不及,所以重视性对情的自我调停。至于道德意志,王阳明同其他理学家有很大的不同:他认为主体的道德意志具有“无规定”的特征,是自发的,也是自由的,是“不器”,即不“执一”、不“意必”,也就是不执于形而下的一事一物,使主体意志超越于一切现实目的性,随感而应,率性而为,以至无为无不为,“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因此,王阳明的意志便是无意志,是超意志。总的来说,理学德育思想注重培养知、情、意、行统一的道德心理结构,基本上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对我们当代德育有一定借鉴价值。其次,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系统看。理学德育思想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个体,而在于社会;不在于个体心性修养,而在于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当时社会主要包括:人类整体;封建等级制度;家族;作为人类整体一部分的集体等几方面。

因此,所涉及的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其合理之处,也有不合理之处。就其不合理之处看,第一,由于理学德育思想本身的价值倾向、思维途径等是建立在种族血缘基础上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封建等级制度,它的基本原理便是把血缘关系伦理化,把伦理关系政治化、层层递进,形成了伦理道德政治化的基本格局。因此,它与现代民主政治与人权平等观念格格不入,个体对国家、对社会的关系,化约为以忠君为核心的各种道德关系的集结,个体对于封建等级制度只能依从而不能改变或破坏。这些表现在理学德育思想的人格建立与人格生长理论上,便是讲求德性与政治的贯通,“内圣”与“外王”的统一,也就是《大学》所概括出的“三纲”、“八目”的“大学之道”。

德育思想范文5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功能 道德品质

在如今的教育理念中,重智轻德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很多教师、家长看来,使学生多掌握一些知识,考试多考几分,让学生多增加一些日后的竞争砝码,比起虚无缥缈的德育要重要得多,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知。要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这里所说的“做人”指的就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一个拥有知识而缺乏道德的人不但不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益处,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害处。因此,德育活动对每个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实施德育的最佳时机。在众多学科中,思想品德无疑是实施德育的最主要途径。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实施德育活动呢?

一、积极开发教材德育资源

教材是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基础,其中蕴含了很多丰富的情感因素,对于德育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懂得挖掘教材内涵,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内部联系,把其中的德育资源更深刻地挖掘出来,以便更好地发挥德育功能。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人不能选择父母》这课的内容时,就采取了探究的方式开展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总结出这样一条情感线索: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对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我们要孝敬父母。在理清了情感线索以后,学生自然知道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对于学生德育意识和德育情感的培养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重视创设多样的德育情境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忽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以教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知识的传授更多以灌输的方式来实现。由于缺乏学生的主动思维和积极互动,教学活动呈现出浓厚的说教意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创设一些多样化的情境,把德育活动融于一定的情境中。在情境中,可以充分运用学生的情感思维,从而使学生在理智和情感方面都更容易接受。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道《和父母平等沟通》这课的内容时,就在课上给学生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16岁的少年因为持刀抢劫被判入狱。这名少年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中,父亲因为要赚钱养家,很少有机会与孩子沟通,在少年看来,父亲根本就不关心自己,渐渐地,少年开始与社会上的一些青年越走越近,从最初的小偷小摸、打架斗殴,发展到拦路抢劫,直至最后被送进监狱。少年入狱以后,有一天收到了一封信,信是父亲写的,在信中,父亲并没有责骂孩子,而是说了很多从小到大与少年有关的很多小事情,一些事情甚至连少年自己都不记得,但是父亲却把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刻在心里,直到这个时候,少年才意识到父亲对自己的爱而留下悔恨的眼泪。听完这个故事以后,很多学生备受感动。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不仅看到了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的爱,而且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并没有要求学生要如何如何,而是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应该怎样做,这样比起直接的灌输,教育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三、重视在实践中实现德育目的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都是一些知识和观念,而这些知识和观念只有真正地贯彻到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地实现价值。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的教育,缺乏实践性。要想真正实现德育的目的,就必须把课堂上学到的德育知识贯彻到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德育理念,实现德育目标。教师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到老人院参加义务劳动,到街上充当遵守交通法规的义务宣传员,到社区开展一些法律知识宣传活动,在家里帮助父母做一顿饭、洗一次衣服等。比起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学生更愿意走出校门外,亲身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学生对于这种实践教育活动往往更容易产生兴趣。不仅如此,很多的感官认识、情感体验,学生在课本上、在课堂上很难获得,只有在亲身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因此,实践活动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德育是实施德育的最终目的。

四、教师要重视自身德育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就是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周围环境感知较为敏感。在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中,教师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大多数学生对教师都存在一定的心理模仿倾向,简单来说,这个阶段的学生最容易有样学样,他们最容易为形象化的直观事物和行为所影响。教师作为学生生活学习中最为亲密的人之一,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非常大的。倘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表现得缺乏公平、尖酸刻薄等,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塑造一个优良的德育环境,首先要从自身做起,重视自身的德育修养。教师要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让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取的都是一些正向的影响,这会对学生的道德提升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德育是一个全面的教育活动,它体现在各个方面,因此,实施德育的途径也应当是多种多样的。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学科在德育功能方面的优势,在实施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从方方面面进行德育的渗透。这样不仅有利于思想品德本学科目标的实现,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非常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谢登安.思想品德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7).

德育思想范文6

在实际教学中,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课程一样,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较为普遍,短期功利化倾向较为明显:教学目标知识化、考点化,以考试说明取代课程标准,只为应对考试而组织教学;只看学生答题水平是否提高,不问学生思想素质有无提升;课堂忙于讲试卷,课后忙于改作业;学生普遍从早到晚,从周一到周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等等。调查显示,27.3%的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是考试要求;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7%的教师采用的做法是只在公开课时才会考虑到该目标的存在,或虽将其写入教案,但只是作为一种形式;对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的表现,24.5%的教师首先关注的是能否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对于思想政治课最重要的功能,只有60.4%的教师认为是进行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三维目标中,有66.3%的教师认为目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只有31.5%的教师回答会时常组织,与实际情况相比,这一数字仍然存在水分。正如一位诗人所言,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二、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被淡化的原因

1.评价模式存在局限,素质教育受到影响。

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仍然主要看其任教班级学生的文化成绩,对其育人方面的工作考核较少,人们普遍认为让学生考得好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主要看其考试成绩,对其德、体、美考核较少,普遍存在“只要成绩好,一好顶三好”的现象;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评价仍然主要采取的是“一张试卷定终身”的传统方式,试卷内容仍然偏重于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答题能力的考查,真正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较少,普遍看法是考得好就是学得好。调查显示,56.6%的教师反映学校对其个人教学工作的评价主要看考试成绩,60.2%的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依据同样是考试成绩,74.8%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主要方式仍然是闭卷考试。同时,作为选修学科,思想政治课在高考中的考试成绩只折算成相应的等级,不计入总分,其学科地位和受重视程度也在明显下降。在全社会以“考试分数分好坏、以高考成绩论英雄”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可谓虽呼声不断却举步维艰,应试教育虽名声不正却备受青睐。“德育首位”在实际教学中变成了“德育缺位”,一定程度上既是教师的责任缺失,也是师生的无奈选择。

2.教师教学观念较滞后,德育意识较淡薄。

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德育意识淡薄,其教学也就会变得非常现实和功利。问卷调查中,在回答“思想政治课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这一问题时,5.7%的教师的回答是“使学生顺利通过考试,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资格”。实际教学中,有教师认为新课程理念虽然说起来好听,但只能是说说而已,难以真正实施,目前依然坚持“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高考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纯粹以高考作为“指挥棒”为教学定调子、划范围、取舍内容、确定方式。有教师觉得选修部分既然高考只是在指定的两个模块中选择其一,其他模块又没有明确要求,教师自然不必教,学生自然不用学。有教师看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试题中难以真正考核,就淡化相关教育,最多只是“贴贴标签”或纸上谈兵。有教师强调课外实践活动既有风险、浪费时间,又不能直接为卷面增分,只能少开展,甚至不开展。不少教师课堂教学仍然习惯于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等陈旧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心灵的触及,其结果是学生缺少体验和感受,自然也就没有感动和感悟。

3.学生人生目标较模糊,学习态度欠端正。

虽然现在的学生存在有主见、知识面宽等优点,但其人生目标比较模糊,志向不够远大,学习的主动性明显不高,所表现的对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崇高精神的向往、对成功的期盼等欲望不够强烈。在“您觉得现在的学生最大的缺点是什么”的调查中,73.1%的教师认为是怕吃苦、惰性强。同时,受社会功利观念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普遍不重视,只重视那些能拿高考分数的科目,忽视思想政治课对自身全面发展的作用。在“当前,有些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存在厌学现象,您认为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46.5%的教师的回答是“政治学科在考试和升学中不够重要”。此外,许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只要多读读、多背背、多练练,掌握知识就行了,顾不上提高能力和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学生仍习惯于被动地“跟着教师走”,缺少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地学;习惯于听课、背书、做题、考试,缺少让自己联系实际、认识社会、感悟人生。

三、提高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的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德育意识。

思想政治课是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的统一,它的任务不仅在于给学生提供认识事物的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政治觉悟。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应该增强德育意识,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本质上是一门德育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落实学科的德育功能是每位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树立强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以培养合格公民和未来建设者为己任,努力改变将思想政治课当成单纯的学科课程、漠视其德育功能的“应试教育”功利化倾向,改变对学生的评价观念和自我评价定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实现从“以知识为本”到“以育人为本”的转变。

为了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德育意识,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需要多研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多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多参加课程改革实践;需要站在民族振兴和学生健康发展的高度认识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德育之理,立德育之志,践德育之行。

2.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德育实效。

区别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其他途径,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主要是结合学科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基本形式来实现的。

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关系,坚持寓思想性、教育性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提升之中,变单纯传授知识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觉悟相统一,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服从并服务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优先目标,这一目标也是学科的核心价值和灵魂,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课堂“小社会”,让学生亲临“现场”,增加现实体验,引导学生运用学科基本原理,去正确认识社会现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潜移默化地提高,为知行转化创造条件;要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刻感悟,不断成长。

德育教育的关键在于受教育者的体验、感悟和内化,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感受、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让学生将他律变为自律、外在要求变为内在需要。

3.丰富实践活动,拓宽德育渠道。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强调:“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改变学生每天往返家与学校两点一线的状况,必须改变学科教学与社会实践相分离、知和行相脱节的现象,注重课堂与社会、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将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列入计划,写入教案,排上日程,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德育实践中强化学科的德育功能。如果因为课时不足、课务安排紧张和考试的压力,而难以在平时学习期间组织,至少也应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与学科教学相关的德育活动。例如,在学习“基层民主制度”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走进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认识民利,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