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本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学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学基本特征

中医学基本特征范文1

【摘要】 证素辨证是一种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文章对证素的概念、证素的特征、证素的确定原则、证素及证素辨证的具体内容、贝叶斯网络在证素辨证体系中的应用、证素辨证体系的特点和优势等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证素; 证素辨证; 实验指标

证素辨证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文锋教授近年来创立的一种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1,2],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以证素辨别为核心的辨证体系,揭示出了辨证思维的原理和内在规律,符合临床辨证时的实际,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科学性,是对中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辨证新体系。现将证素及证素辨证的研究近况概述如下。

1 证素概念的研究

朱文锋等[1,2]提出,“证素”即辨证的基本要素,是辨证的关键,是建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统一体系的基础。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病理信息)的辨识而确定的病位和病性,是构成证名的基本要素。黄碧群等[3,4]认为“证素”是对病变本质所作的判断,而不是现象。因此,证素不是指症状、体征等病理表现——证候。证素是具体、基本的诊断单元,还不等于完整的证名诊断。

2 证素特征、证素确定原则的研究

朱文锋等提出,中医辨证体系中所称的“证素”,具有如下基本特征:证素是根据证候而辨识的病变本质;证素主要指辨证所确定的病位和病性;证素的内容是根据中医学理论而确定的;证素是构成证名的要素;病性证素是对正邪相争的本质概括;证素为具体诊断单元而非分类纲领;证素有一定的组合规则;某些证素间可有重叠涵盖关系[5]。朱文锋等认为,要根据证素的特征而确定证素,证素设定要满足临床辨证的实际需要,证素应当体现“精”“要”,不宜过细,证素的确定应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证素的特征及相互间的重叠涵盖关系,所有证素都必须符合脏象、病因、病机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尊重中医辨证的内在规律与特点,符合建立辨证统一体系的要求[6]。

3 证素及证素辨证具体内容的研究

朱文锋等[7~9]对古今医家所提出的约120项具体证素概念进行分析辨别,筛选出50项共性证素,即:病位证素19项:心、神[脑]、肺、脾、肝、肾、胃、胆、小肠、大肠、膀胱、胞宫、胸膈[上焦]、下焦[少腹]、表、半表半里、经络、肌肤[皮肤、肌肉]、筋骨[关节]。病性证素31项:(外)风、寒、暑、湿、(外)燥、火[热]、痰、饮、水停、虫积、食积、脓、气滞、气闭、血瘀、血热、血寒、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血虚、阴虚、亡阴、阳虚、亡阳、精[髓]亏、津(液)伤、阳浮、阳亢、动[内]风。朱文锋提出,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由证素组合为证名,这就是新的“证素辨证”体系。证素辨证体系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约800个临床信息的规范、量化;50项证素的规范、基本特征、判别和组合规律;由证素组合成的约150个常见证的诊断标准及判别方法;疾病中证素的分布规律、演变规律。其中最关键的是对症状与证素之间的计量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即明确每一症状在不同证素中的贡献度[10]。

4 贝叶斯网络在证素辨证体系中的应用的研究

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是用于不确定性推理,带有概率注释的有向无环图模型。它可根据先验知识和现有的统计数据,用概率的方法对未知事件进行预测。朱文锋等[11~13]采用经验建模与计算建模相结合,将贝叶斯网络用于中医辨证诊断数据中症状与证素间隶属关系、证素之间组合关系的研究,运算结果表明其与中医专家经验有很高的吻合性,中医辨证贝叶斯网络能计算出症状-证素-证名之间的量化关系,为中医证素辨证体系的量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统计数据。认为若能将证素辨证贝叶斯网络的人工建模与计算机建模相结合,综合先验信息和后验信息,并反复交叉而使之不断完善,则可提高其应用的准确性。

5 证素辨证体系的特点和优势的研究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但中医辨证的普遍规律、思维认识特点还未被深刻揭示,其科学内涵尚未得以凸现和规范。吕翠田[14]认为证素与证素辨证的提出,是对中医辨证思想的升华,对辨证体系的提炼、总结,是奠定中医学研究规范化、客观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基础。朱文锋、吕翠田等研究后发现,证素辨证体系具有诸多特点和优势。证素辨证体系所确立的辨证思维模式,揭示了辨证的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学习时便于理解,临床时容易掌握,既有规律可循,又能体现中医辨证的圆机活法,并能克服辨病分型、以证套症的弊端,从而使辨证准确。以证素辨别为核心的辨证体系,抓住了辨证的关键。只要把握50项左右证素的基本特征和组合规律, 便抓住了辨证的核心和本质。认为以证素辨别为核心的辨证体系,具有继承性、整体性,整合、包容、涵盖了以往诸种辨证方法的实质内容,能灵活地辨别处理各种临床证候,克服了以往古今诸法混用、概念欠确切、内容不完整,甚至相互矛盾、错杂的弊端[1,10,14]。

6 证素与实验指标的相关性的研究

证素辨证提出以后,不少学者进行了证素与实验指标的相关性的研究。杨丽蓉等[15]探讨了中医证素与血液、肾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尿素氮与寒、饮显著负相关;肌酐与饮显著正相关,与气虚、亡脱显著负相关;尿酸与肝、血瘀、阴虚、阳亢、胃、肺、少腹、气逆显著负相关,与气滞、气虚、血虚、肠非常显著负相关;尿素氮与肌酐比值与热、阴虚、阳亢显著负相关。认为中医证素与肾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肾功能检查可以为证素诊断提供参考。甘慧娟等[16]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发现阴虚病理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实热病理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呈负相关。张少崇等[17]的研究显示气虚与血虚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气虚、血虚与红细胞、血红蛋白值之间均存在着相关性。

7 结语

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可提高辨证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重复性,能明显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对科研和教学亦有直接指导意义。在证素与证素辨证的研究中,要运用数据挖掘和信息处理等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多学科综合研究,增强中医辨证理论与其他科学的交融,为其他学科的介入提供契合点,将属于思维科学、非线性科学的中医辨证,将比较模糊、不易被人接受的中医辨证原理,用复杂理论、系统科学、信息科学、数学技术、数字量化来表达,构建客观化、信息化技术支撑平台,使证素辨证具有明确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系统。在证素与证素辨证的研究中,还要注意和临床结合、和具体的疾病相结合,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证素予以确定,建立具体疾病的证素辨证,增强证素辨证的实用性。由于证素辨证是一种辨证新体系,在继续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同时,还要加强宣传,让广大临床医生了解和接受,使这种科学的辨证新体系在临床上能得到广泛运用,促进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朱文锋.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6):38.

[2] 海 霞.朱文锋教授谈证素辨证新体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4-01-05(5).

[3] 黄碧群,朱镇华.证素等概念的辨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5):273.

[4] 黄碧群,朱镇华.“证素”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J].中医研究,2005,18(6):6.

[5] 朱文锋,张华敏.“证素”的基本特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 (1):17.

[6] 朱文锋,甘慧娟.证素内容的辨析[J].中医药导报,2005,11 (1):11.

[7] 朱文锋,李灿东,甘慧娟.病位证素的特征[J].福建中医药,2005,36(4):1.

[8] 朱文锋,黄碧群,陈新宇.病性证素辨别的意义与方法[J].中医药学刊,2006,24(2):204.

[9] 朱文锋,晏峻峰.证素辨证新体系的内容及科学意义[J].医学与哲学,2005,26(1):69.

[10] 朱文锋.构建“证素辨证”新体系的意义[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135.

[11] 朱文锋,晏峻峰,黄碧群.贝叶斯网络在证素辨证体系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6):567.

[12] 朱文锋,朱咏华,黄碧群.采用贝叶斯网络运算进行中医辨证的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6):449.

[13] 朱咏华,朱文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中医辨证系统[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33(4):123.

[14] 吕翠田.对“证素辨证体系”的认识和思考[J].中医杂志,2005,46(9):652.

[15] 杨丽蓉,李灿东,林端宜.中医证素与肾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24(8):1473.

[16] 甘慧娟,杨丽蓉,黄守清,等.热证虚实病理与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2):1.

中医学基本特征范文2

1.1转化医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转化医学提倡以患者个体为中心,强调多学科交叉合作。转化医学作为一个新的领域,从发展走向成熟,需要多专业的交流与协作。在国外转化医学起步较早。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了发展生物医学的长期计划,主要是培养具有不同专业背景、能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间互相协作研究的团队。在NIH的推动下,2011年美国已有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在内的38个大学和医学院建立了进行转化研究的医学中心;2005年苏格兰政府与惠氏制药公司合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转化医学合作研究中心;2007年,欧盟实施的第7个框架研究计划,将预算中的60亿欧元用于转化医学研究方面。同时世界著名医学类核心期刊都为转化医学开辟了专栏,相继组建了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JournalofTranslationalMedicine和TranslationalResearch等国际性专业杂志。相比较而言,中国在转化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势头日趋高涨。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专门从事转化医学研究的“Med-X研究院”;2008年上海复旦大学依托其附属医院,率先成立了“出生缺陷研究中心”;2009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组建了“湘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研究恶性肿瘤;2011年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神经科学转化医学中心”等。

2010年陈竺等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直接药物作用靶点为PML-RARa。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推动该类型白血病的分子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砷剂成功治疗APL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转化医学研究的典范之一。

1.2转化医学的研究内容

转化医学是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生物医学发展的时代产物,其中心思想是以解决临床和健康问题为目标的实验室基础研究。转化研究是转化医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包括:①分子靶向治疗;②寻找适当生物分子标志物,提高临床辅助技术对临床工作的辅助效力;③药物二期临床实验。此外,还有基因诊断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基因组药理学与个体化医学。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生物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1.2.1基于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大多数慢性病是多病因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疾病异质性很大,因此,对这些疾病不能采用单一方法来进行诊治。着眼于患者的遗传、分子生物学特征和疾病基本特征进行分子分型,以此为基础实施个体化治疗是现代医学的目标。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可以对治疗方法、药物、剂量进行优化,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2.2生物分子标志物的鉴定与运用基于各种组学方法筛选出早期诊断疾病、预测疾病、判断药物治疗效果和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分子标志物及药物靶标,如DNA、miRNA、蛋白质及多肽、炎性因子及其通路等,有利于针对性地探索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提高药物筛选的成功率,缩短药物研究从实验走向临床应用阶段的时间。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开发应用,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指导作用。

1.2.3药物临床实验及研发美国曾有报告称,研制一种新药,从选题到临床应用,平均要用14年的时间。近40年来,美国在恶性肿瘤的研究方面投入2000多亿美元,收获了156万篇研究论文,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却没有得到显著改变。转化医学通过收集和分析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海量数据,筛选出分子标志物和药物靶标,有效地降低在临床二期实验中药物靶点验证性研究的失败率,提高了基础研究的转化率和速度,为新药的临床应用和个体化治疗研究开辟出一条革命性的道路。

2转化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基本理念一致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中医学先进的理念与落后的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限制了中医理论的广泛传播及其诊疗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然而转化医学的出现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转化医学的基本理念与中医药学从临床到基础理论再到临床的发展历程和“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思想不谋而合。

2.1转化医学与中医学的运行模式相同临床实践一直是中医学产生、发展、繁荣的根本原因,从临床积累的经验中抽提理论,再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过程是中医药发展的经典模式。基于基础科学与临床应用出现严重脱节而产生的转化医学,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同时临床上出现的新问题可以指导基础研究方向。虽然传统中医学不进行实验室研究,但其“临床-理论-临床”这个螺旋上升的模式与转化医学的运行模式是一致的。

2.2转化医学与中医学的理念统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存在着方法论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临床医学以系统论为导向,基础医学则以简化论为基础。转化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的健康除与人体结构与功能相关外,还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作用,这决定了转化医学必然是一种复杂性研究系统。以转化医学为基础的系统生物学应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定量分析生物系统若干组成部分的动态相互作用,通过反复计算和/或数学建模及试验来研究复杂的生物系统。中医学是借助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临床实践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科学,其蕴含的“整体观”、“天人合一”等思想,与系统生物学的理念相统一。

2.3转化医学与中医学所倡导的治疗方式相同现代疾病谱逐渐向慢性病方向转变,其发病原因有多种且机制复杂,以往的单一治疗方法难以奏效。转化医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患者遗传、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中医学治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其本质就是个体化医学,体现了现代个体化医学的特征。

3中医药转化医学的特点

3.1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原则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精髓,如果中医药的研究忽视中医学的特色,一味地追求细胞乃至分子层面的机制,或盲目地模仿化学药物研发模式,必然导致临床与科研的脱节,最后中医临床只能依据古代经典,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因此,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3.2以患者个体为中心中医学的整体观既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密切相关,并建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体系,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医学研究模式。

3.3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相互促进的连续过程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基础与临床的整合,具有“实验室-临床-实验室-临床”不断循环的运作特色。中医学也是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只有通过基础与临床之间不断地循环转化,才能促进中医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4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实施

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如何开展,如何顺应世界医学发展潮流,是当前中医药界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中医药语言现代化和中医临床、中药创新药物研究的现代化是中医药转化医学实施的关键。

4.1建立中医学转化研究机构有条件的研究型或教研型中医药大学、研究型医院或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可采用加盟或联合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以临床和基础及药物研发为主体,结合中医古籍研究的跨学科中医药转化研究中心,并吸引相关企业共同参与,以平台管理方式进行统一部署和联合攻关,构建起一条高效率的转化链。此外,也可以通过内部选拔或对外招聘的方式组建一个交叉学科研究室。此外,生物医学信息学为解决转化医学相关问题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学,其研究者应该成为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

4.2加强转化医学推广教育和转化型人才培养长久以来,基础研究领域人才的提拔和奖励主要依据研究者的论文,而不是其带来了多大的临床效果。而临床医生则缺少时间去阅读相关文献,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基础研究与临床之间的交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当前中医药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薄弱,整体科研水平较低,知识结构也较单一,学科渗透和交叉能力相对欠缺,对世界医学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信息了解滞后,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对既懂中医又具有现代西医科学实验技能,并有转化医学理念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国内中医药大学与开设的中医学国家理科基地专业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4.3加大扶持力度与政策引导长期以来,高昂的经费支出是造成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十分缓慢的核心问题,原因在于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转化过程成本高,前期的巨大投入使许多企业和医疗机构失去投资的动力。其次,中医药转化研究的过程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利益协调,很容易在关键环节产生脱节现象。因此,政府除了要在政策上加以倾斜和扶持,引导大型企业赞助中医药转化研究外,还应制定有效的体制、规定,将各学科、各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团结高效的研究团队。

4.4紧密结合中医特色和优势,展开中医药转化研究中医药转化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需求,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和加快中医药向更深层次水平迈进。中医药转化研究的开展应紧密结合中医特色和优势。主要包括:①重视中医经典的指导作用:2006年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中医药发展的“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项基本任务,强调在“继承”基础上加以丰富发展、充实完善,才会有中医的创新。②推动经典复方的方剂组学研究:方剂组学以中医方剂作为研究内容,以提取物的质量控制为前提,以临床疗效为基础,然后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明确其作用靶点、研究其调控机制。③协作进行病证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陈可冀院士认为,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充分体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模式。④注重结合中医临床:进行中医药转化研究时,必须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特色,针对证候的分类、治则治法、方药选用、证候转变、疗效评价等关键环节,应用各种组学技术,筛选出不同层面的与证候发生发展、辨证分类、治法方药和疗效评价相关联的敏感性生物标志物群,并给予其在脏腑及四诊信息中的定位。

5结语

中医学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  中医学 发展 创新

some thought on tcm development

guo yong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310006)

abstract: medical practice is guided by tcm theory,and the staff engaged on that is tcm talents.tcm is of social science,though science and natural science,more of natural science,absolutely not “pseudoscience”.the living environment changes,tcm needs to fit for social development in progress,and the tcm change must be creative.

key words:tcm;development;creation

   

近日阅读了刘力红教授的著作《思考中医》,并有幸聆听了刘教授的讲座,独自静思,对刘教授的观点及中医现状感触良多,对中医的发展有所想法。

1  正确认识中医

   

我认为所谓“中医”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医疗实践活动,而从事这个过程的人员才是中医人,可见基础理论的重要性。目前社会上部分机构和个人,为了某些目的,打着中医的招牌,掩人耳目,缺乏系统的、正确的中医理论的依据,参与医疗和科研活动,这类单位和个人其实不是中医,只是“伪中医”。

   

中医的理论是不是“严重落后的”?“是伪科学”?“要求废除中医”?那如何评价中医理论是所谓的“超前的”还是“落后的”?个人认为必须要以历史发展的观点来评价,“物质决定意识”这是更古不变的哲学真理,世界上应该不存在超时代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一定会进一步加深。

   

《辞海》对科学的注释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故科学存在相对性,科学的基本特征是可以重复的,可以用数字语言来表达,而中医学是介于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更多的倾向于自然科学的,绝对不是“伪科学” !

2  中医需要与时俱进

   

近期经常可以听到一种声音“中医不行”“取缔中医……”这种现象值得深思,目前中医在医疗服务中所占的比例,从古代的主体到现代的20%左右,其服务功能明显下降。我国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三种医疗体制并存,但多数领域的医疗水平(包括疾病的防治能力,国民体质及平均寿命等)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且只采用西医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没有优势。

   

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中医的一部分功能已经被现代医学所替代,另一方面是“伪中医”在作梗。负责任的说,中医是有疗效的,只是随着时空的变化,很多老的内容不适应了,与现代医学的发展比较相对落后了,目前的中医学理论大多是几千年、几百年前的,中医理论萌芽、发展、成熟的存在环境与今天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1)对象改变。古代中国人平均寿命50岁左右,农业社会中生存,农耕体力活动为主,生活节奏慢,饮食结构简单、自然,生活相对规律,仅以中医作为单一治疗方法;现代中国人平均寿命达到70~80岁,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中生存,工作强度大,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饮食结构复杂,生活缺乏规律者较多,以西医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2)药材改变。古代的中药绝大多数为野外自然生长,污染少;现在中药人工培育为多,很多遭到工业污染,许多药材已经无条件使用(例如:虎骨、犀角等)。(3)疾病谱改变。古代中医面对的患者各种疾病均可见,“伤寒”、“温病”多见;现在面对的患者以代谢病、慢性病、老年病多见。(4)需求改变。古代的求医者多有“听天由命”的想法,信息来源单一,信赖医生,现在的多数患者,不单单治疗疾病,对预防保健、改善生活质量有较高要求,信息来源广泛,医生信赖度相对降低,循证医学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既然中医的生存环境变了,中医不变怎么能适应!

3  中医需要创新

   

学科的灵魂是理论,没有理论的创新,学科的生命力也就会终止,中医理论必须创新。其实古时的中医医家就有人提出“古方不能尽后人之病,后人不得尽泥古人之法”的道理,“变则通,通则久”中医的现状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境地。不然他的服务功能只会越来越低,最终被时代进步的大潮淹没。

中医学基本特征范文4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英语教学;中医语言;口译;特点;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26-02

中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英语口译作为中医学科背景下的专业口译,具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与认知规律,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然而,对中医英语口译研究远远落后于笔译研究。正如李振所提到的:“目前,研究中医笔译的理论与实践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中医口译尚存在严重不足。”本文拟从口译理论出发,通过分析中医语言特点以及英语语言特点,进而探究中医英语口译的特点,为中医英语口译实践提供指导,提高大学生的口译能力。

一、中医语言的特点

中医语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语言,既古老又复杂,且晦涩难懂。与现代英语相比,中医语言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民族性

中医语言是一种古老的语言,起源于《黄帝内经》的问世,至今经历着千百年的传承。从语言发展来看,中医语言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变化,基本上保持了文言文的特点:句式短,四字结构多,词简意深,不加标点。简言之,中医语言具有强烈的唯一民族性。相比之下,现代英语的发展却经历着外来语言的不断冲击与变化。现代英语起源于盎格鲁-萨克孙(Anglo-Saxon)的古英语,经历了中世纪英语,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英语由于其强大的包容性与适应性不断发生变化。例如,超过五十多种的外来词涌入英语,英语词汇不断丰富。与中医语言强烈的民族性相比,英语语言是一种充满时代感的世界性语言。

2. 复杂性

中医语言是一种复杂晦涩的语言。它的复杂性不仅在于众多的概念,还在于其概念的多变性、不确定性而引起的语言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语言冲突。例如,“阴阳”既可以指事物的对立面,也可以用来阐述人体生理现象与病理,还可以指“冲任之脉既起于胞内,阴阳过度则伤胞络”中的“性”。此外,中医四字格词组是中医语言中最常见的语言形式之一,代表了中医语言风格。虽然它们具有固定的形态,但内部组合方式变化多样,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四字语言结构因逻辑关系不同,意义也往往不同。现代英语以1700年为转折点,此后,现代英语的语音、语法形式以及句子结构总的趋势是从复杂到简单,逐渐规范化、标准化,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系统的语言体系。

3. 抽象性

中医语言用词十分简练,且融入了大量的哲学用语以及古典文学特点,具有强大的表达力与抽象意义。正如李照国所指出,中医高度的语义概括性及简洁的结构特征使其具有较高的信息密度和运载力。这种抽象性,充分体现了汉语的语言观与思维方式:汉语重“意会”,表达比较笼统,抽象。相反,现代英语重“分析”,语言表达比较具体,准确。在表达具体概念和整体概念方面,汉语不如英语那样泾渭分明。这种语言观,在中医语言中多有体现。“热药”“热服”“热极生风”“寒热往来”,其中“热”的含义各不相同,而英语却有多个表示“热”的词,如“febrile、hot、heat、thermal”含义各不一样。

总之,中医语言的民族性、复杂性以及抽象性,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理解上和翻译上的障碍。例如,中医语言的唯一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具有文化承载的核心词汇以及派生出来的四字句式,“阴阳”“气”“阴中有阳”等,这些词汇是无法在英语语言中找到对应语的。同时,中医语言的复杂性引起的语言冲突也比比皆是。刘时觉先生指出,中医语言突出的特征是明确的特定词汇往往表示不确定的、多变的概念,由此造成了多种语言冲突现象,如歧义冲突、异质冲突、反义冲突、古今冲突。

二、中医英语口译特点

口译指的是用一种语言(译入语)把另外一种语言(源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与源语发言人几乎同步的速度或连续传译的形式准确表达的一种口头翻译方式。从以上定义,可以总结出口译的基本特征:口语性――一种口头翻译方式;即时性――几乎同步或连续传译的形式;准确性――内容的准确表达。中医英语口译,简言之,是用英语语言将中医语言所表达的中医思想内容进行准确表达的一种口头翻译活动。鉴于中医语言的特点以及与英语语言的差异,在中医英语口译过程中,除了考虑口译的基本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在理解中医语言(源语)与英语语言(译入语)的特点的前提下,如何用英语语言将中医语言形式下的中医体系进行准确的表达。具体而言,在中医口译实践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突出中医概念意义的传递,二是强调不同语境下的有效交际。

中医学基本特征范文5

【关键词】 胸痹.中医药疗法;心痛.中医药疗法;@保心方.临床应用

冠心病心绞痛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虽然近年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进展,但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益气祛痰,除瘀通脉治疗本病3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2例均选自2005年1月~2006年6月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和门诊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且中医辨证为气虚痰瘀互结证者。入选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0~70岁,平均54岁,平均体重62.5kg,平均心绞痛史3年,心绞痛严重度分级,Ⅰ级7例,Ⅱ级13例,Ⅲ级10例,Ⅳ级6例。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0~70岁,平均52.5岁,平均体重60.2kg,平均心绞痛病史3.2年,心绞痛严重度分级,Ⅰ级6例,Ⅱ级14例,Ⅲ级11例,Ⅳ级5例,两组治疗基本特征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制定[1];心绞痛严重度分级按加拿大血管病学会分类分为4级。

1.3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标准制定: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轻者仅感胸闷,憋气,呼吸不畅。

1.4 中医辨证

气虚证:疲乏,气短,手足麻木,舌质淡胖嫩或有齿痕,脉沉细。痰瘀证:咳嗽痰多,嗜睡,胸腹痞闷,口唇紫暗,口干不饮,恶心呕吐,舌质隐青,苔腻,脉滑或弦滑。

1.5 纳入标准

纳入病例必须在40~70岁之间,具有胸痹主症,符合中医气虚痰瘀互结证及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有4个月以上典型劳力型心绞痛病史,每周发作>2次,愿意并能坚持治疗的门诊及住院患者。

1.6 排除标准

除外无痛性心肌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发作后半年内心衰,重度心律失常及脑、肝、肾功能不全者。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前2周停用一切抗心绞痛药物,心绞痛发作时可以含服硝酸甘油片。两周后治疗组口服保心方(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41215),每剂水煎取汁300ml,早晚饭后30min分别服用150ml。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人参10g,黄芪25g,丹参25g,川芎15g,郁金15g,瓜蒌25g,薤白15g,半夏10g,远志15g,延胡索20g,甘松20g,甘草15g),每次10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疗程。两组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时,均临时含服硝酸甘油,禁用其他药物。在临床试验过程中,若患者心绞痛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等危重情况时,可按中西医结合原则治疗,积极处理,注明加用药物和剂量,并作为剔出病例统计。

2.2 观察指标

疗效性观测分别于试验前,试验后观察记录以下项目:(1)临床症状:胸痛,胸闷,心悸,气短,恶心欲吐,脘满纳呆,咳嗽痰多,疲乏嗜睡,手足麻木,口干不饮。心绞痛发作频率,部位,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硝酸甘油的服用量,药物起效时间;(2)体征:舌象及脉象的变化;(3)客观检查:心电图。

安全性检测包括 一般体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化验于试验前后各检查1次;肝功能、肾功能试验前后各检查1次。

2.3 疗效标准

主要根据心绞痛,心电图,临床症候的改善情况,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制定[3]。

2.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3 治疗结果

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36例,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9%;对照组36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治疗后均有明显差异(P0.05);中医症候疗效: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3.2 毒性和不良反应 未见毒性和不良反应,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

4 讨论

冠心病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范畴,中医学对该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几十年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其病因病机认为有虚实两端:本虚包括气血阴阳之虚,标实有瘀血气滞、寒凝痰浊等,故治疗多以扶正、行气、 活血、化痰、温阳等法,多数医家认为其基本病机是气虚血瘀,临床上尤重活血益气法的运用[4、5]。

导师邓悦教授从中医学的整体出发,认为疾病非独一脏之病,乃与五脏失调有关,是整体平衡失调的反映。具体到心系疾病的治疗,教授强调“心脾相关”、“痰瘀相关”,脾为生痰之源,善于从脾论治冠心病。乃因心与脾胃在生理、病理上的联系紧密,心与脾为母子关系,心为脾之母,脾为心之子。心藏神,主血脉,而血液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而化生,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但需心血濡养,心神主宰;在经络上心与脾胃经气相通,《灵枢·经脉》篇曰:“脾足太阴之脉……其之者,别上膈,注心中”,“足阳明之经……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因脾为生痰之源,脾气虚则运化失职,水湿停滞,留而为痰,痰阻脉络导致气血失畅,停而成瘀,痰瘀阻于脉络,心失所养,发为胸痹之证。故临床多以益气祛痰、除瘀通络法治疗,方中君药以人参、丹参益气化瘀,通脉止痛;臣药以黄芪、川芎、瓜蒌、薤白益气行气,化痰通络;佐以郁金、远志、半夏、延胡索、甘松化瘀除痰、理气止痛;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本方为升清降浊,攻补兼施之剂,共奏益气除痰、祛瘀通脉之功,使心脉通达,而达到防治冠心病的目的。

本次随机临床试验初步验证了保心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该药能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及硝酸甘油使用量,疗效与复方丹参滴丸相似,心电图亦佐证了这一点。同时治疗组在硝酸甘油停减率上优于对照组。同时保心方明显改善了气虚痰瘀互结型患者的中医综合证候,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

[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3]1997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标准[J].医学研究通讯,1997,8(12):17.

中医学基本特征范文6

关键词:内经;养生;静以养神

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6-1143-03

在中国养生学中,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与中医学常相互交融,难分彼此,尤其是宋明以后更甚。多年来,学术界主要是将其相提并论,讨论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中医养生与儒释道养生之间加以区分者少,这对于认识中医养生学自身的特点非常不利。本文拟从“静以养神”的角度人手,从其学术源流关系探索医道二家之间早期的联系和区别,进而揭示它们在“静以养神”上的不同特点,重新认识以《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学对“静以养神”的贡献及其特色。

“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动静形神结合是中国养生学中最重要的基本理念。静何以能达到养生养神的目的,道家与中医学对“静”和“神”早期是怎样认识的,二者的概念和养生思想及方法有何异与同,需要笔者认真研究之后予以解答。

1 道家与“静以养神”

“清静无为”的避世宗旨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春秋时代,这一思想主张即已在道家鼻祖老子的《道德经》中体现出来。《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认为“静”是天下万物之根本,认识这种事物的根本也在于以“静”观之。《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和第四十五章进一步论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解说了静与躁之间的辨证关系。因此“清静”是早期道家的主要思想观念和追求境界,同时也是道家养生的主要方法。老子在《道德经》中虽未专题论及养神,但静以养生的主张开风气之先,是中国养生学的嚆矢,奠定了道家养生学的思想基础,为后世道家学者和养生家所继承。

略晚于老子的文子提出“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末也”(见《淮南子・泰族训》),提出了养神和养形之间的主次关系问题,将养神尊为至高无上的首位,作为根本的要求,养形则居于其下的次要地位。

庄子较老子对养生有更多更为直接的专题阐述,特别是内篇的《养生主》和外篇的《刻意》、《达生》等篇中不少内容更可视为养生专论。庄子将老子主静的思想直接引入养生之中,是道家对“静以养神”有明确论述的早期代表人物。如《刻意》中直接论述“静以养神”说:“平易恬,则忧患不能人,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恢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反复强调养神之道所需要的恬恢虚无的宁静自然状态,将保持纯朴单纯的专一状态作为养神的重要原则。“静然可补病,眦可以沐老,宁可以止遽”(《外物》),“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止乎?能已乎”(《庚桑楚》),都要求做到心性宁静和心气平和。在《在宥》中他还传授广成子之道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汝)形,无摇女(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在《天道》中则说:“静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把精神和心态的平静安定作为长生应遵循的前提和要求,进一步阐扬了老子“清静无为”的主张,并将静心与养神养生相联系。

其他早期道家文献如《淮南子》中同样探讨了“静”与“养神养生”的关系。《淮南子・精神训》认为“故心者,形之本也;而神者,心之宝也”,强调心与形和神的关系,主张“恬然无思,澹然无虑”,“静漠恬淡,所以养性也;和愉虚无,所以养德也”。

晋唐道教继承了道家的主要思想,将“静以养神”引入了道教炼养学的范畴之中。存思守神是道教修炼中的重要内容,如晋代道书《黄庭经》即以观想存思五脏六腑之神作为炼养手段,而这种存思脏腑官窍内体“神真”的方法,从根本上说是与老子“静观”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唐初道教代表人物成玄英也主张守静去躁以修炼长生,他疏注《道德经》时论说:“静是长生之本,躁是死灭之原”,“静则无为,躁则有欲,有欲生死,无为长存”。对老子“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进行了进一步阐发,与《索问・痹论篇》“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同样把静与躁置于生死两途的极端位置对比如出一辙,或可视为是《内经》对道家的影响,也可以说是为道医二家的静躁说作注解。唐代上清派和重玄派司马承祯在道教修炼方法上,既注重传统的“炼形”,又强调“修心”,其修心的核心在主静悟道,在其代表作《坐忘论》中所提出修道的7个步骤中,同样要求“虚静至极”、“与道冥一”。

因此,道家在早期养生动静观中偏于主静倾向,其要点就是静以养神,并成为道教养生思想的基本特征。道家对神的概念主要是用笼统的“神”或“精神”来表述,应主要指人的精神状态,或者也含有人体生命活动总体功能的含义,但后者似不够明确。

2 道家对《内经》“静以养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