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心理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消费者心理研究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1

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将移动医疗定义为mHealth,即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移动终端系统的各类医疗健康APP应用为主。它为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在医疗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可通过移动医疗解决问题。

当前我国移动医疗发展迅速。就市场规模来看,2014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突破30亿元,且预计2016年将突破80亿元大关;就用户规模来看,从2011年至2014年移动医疗互联网用户从3.56亿人次增至5.53亿人次,增幅高达55.3%。

虽然当前国内移动医疗市场呈现井喷式现状,但无论从发展时间还是技术水平,我国移动医疗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过相信随着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逐渐开放包容的心态,在未来中国移动医疗将会拥有大批成熟且固定的用户群体。

2分析方法简述

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移动医疗市场消费环境心理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了解在移动医疗业中哪些环境心理因素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主要影响。

第一步,结合相关文献设计消费环境心理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步,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问卷设计,将问卷设计为李克特7级量表问卷,从而使定性指标变为可量化分析的变量。

第三步,通过SPSS stats对问卷数据进行降维分析,将原本复杂多样的影响因子降维成为少数几个主成分,从而得到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主要影响的环境心理因素。

3数据处理方法

为了能够将定性指标量化为可以分析的变量以便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本文在李克特(Likert)5级量表的基础上拓展评级层级至7级,以提高数据检验的信度和效度。

量表问题所代表的7层级赋值反映的是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在根据方差累计贡献率得到主成分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主成分的成分构成。本文所采用的是统计软件SPSS中的降维分析和因子分析。

3.1降维分析

在降维分析中,本研究根据初始特征值和提取平方和载入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判断主成分及其影响权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原评价体系中的三级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用以替代原来可能具有多重共线性的指标。其数学分析模型为:

使用SPSS软件将因子分析的原始变量录入“变量”列表,得到特征变量矩阵,并由特征向量矩阵得到主成分分析的计算公式。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公共因子的提取,并计算因子贡献率指标。

通过对主成分累计解释的方差贡献率进行分析,得到主成分对原有指标信息的保有程度,若累计贡献率达标,即可用其代替原指标的信息。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代表该因子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权重。

3.2因子分析

本研究需要采用因子分析来判断主成分的成分构成。

4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体系构建的依据

毕众增《消费心理学》(2011)中将消费环境心理系统划分为微观消费环境心理、产品、价格、广告和宏观消费环境心理,这是构建消费环境心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但由于划分标准过于宏观,无法据此得到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核心因素。

因此,针对我国消费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发展现状,笔者试图从更多实践研究中借鉴经验。梁宁、邵荣昭(2007)认为消费者所有活动都是与其内(指身心环境)外(社会、自然环境)环境状况联系相应,离开整体生活动态背景去研究消费者行为得出的结果是其表象,而消费环境又同消费者一般心理、个体心理、消费行为构成统一的整体。卢泰宏(2012)则引入迈克尔?R.所罗门的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从微观到宏观,由个体到群体,从市场、个体、决策者、亚文化和文化五个角度逐层剖析消费者行为。

4.2指标设计原则

4.2.1科学性原则

以毕重增(2011)提出的消费环境心理系统为框架,通过选择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合理的程序以保证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各指标对消费者行为的真实影响。

4.2.2系统性原则

从框架来看,体系涵盖微观、中观、宏观消费环境心理,指标构建系统全面。从内容来看,在指标的设计方面更适合中国消费者行为特点。

4.2.3直接评价原则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运用直接评价原则,即将被调查消费者充分被纳入评价过程中,通过相关人群直接反馈对指标影响效果进行直接评价。

5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毕重增《消费心理学》(2011)一书中将微观消费环境心理划分为环境因素、消费者反应、中介因素,中观消费环境心理划分为产品因素、价格因素、广告因素,宏观消费环境心理分为经济因素、群体因素、文化因素等。

为使指标科学有效,本文通过排除描述性指标、解释性指标、相关性指标,将二级指标定义为软件因素、产品因素、价格因素、广告因素、群体因素、文化因素,继而通过枚举法分解出三级指标,得到如表2所示指标体系表。

6主成分分析

本次共发出问卷150份,其中实体问卷70份,网络问卷80份。实际收回149份,有效问卷146份,经由SPSS-Stats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7解释分析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和笔者原本的设想有一定差距,Y1~Y7代表移动医疗市场中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主要影响的环境心理因素,但其中并不包括平台认证、医师资质认证及价格因素,反之宣传渠道、文化因素和设计包装却是主导因素。

首先,根据市场调研,虽然当前我国移动医疗APP开发呈现井喷式发展,但实际上百分之八十的用户都集中于使用下载量排名前五的APP,例如春雨医生、丁香医生、平安好医生等,这些APP在平台相关的资质认证、医师资质认证及医师资质透明化程度上做的相当成熟,因此平台认证、医师资质认证并没有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环境因素。

其次,移动医疗APP主要解决的是消费者的健康问题,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它处于金字塔的最低端――生理需求;另外当前移动医疗APP的消费群体以中青年白领、在校大学生为主,前者经济条件较好,而后者属于非自我能力消费者。综合两点因素,当前移动医疗领域主要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一般。

8本文特色及创新点

8.1理论依据支撑研究框架

本文以毕重增(2011)提出的消费环境心理系统为框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理论分析,选择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合理的程序,保证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全面性。

8.2采用较为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

调研方面,问卷依托“消费环境心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李克特7级量表问卷,从而使定性指标变为可量化分析的变量。数据处理方面,采用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将原本复杂多样的问题降维成为少数几个主要问题。该套成体系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参考价意义。

9研究局限性

9.1未对指标体系进行信度检验和适宜性检验

在消费环境心理指标体系的编制过程中,主要通过经验判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而未采取指标信度检验和适宜性检验来研究指标之间可能存在内部互为因果的依赖关系。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2

关键词:品牌关系;心理契约;违背;断裂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4-0072-05

一、引言

随着现代品牌消费意识的增强,将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类比于人际交往关系,并透过这一拟人化思想来寻求品牌管理思路成为品牌运营的一大趋势。但要在近乎惨烈的竞争格局下,建立品牌关系非常困难,而要维系品牌关系则更是难上加难,可能一个不经意的行为都会将已建立起来的品牌关系断裂。顾客为什么会终止与品牌的关系,哪些因素导致品牌关系的断裂?学者们从营销情景中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比较丰富(Lusch&Brown1996),但从消费者心理契约视角的探究甚少,主要有Blancero&Ellram(1997)、liewellyn(2001)、Eddleston(2002)H的研究成果。相关领域的研究证明,只要有关系就存在心理契约,心理契约的违背将会极大影响关系的质量。Roehling(1997)指出,虽然心理契约概念最初是用来描述雇员的工作关系,但它现已一般化地用来描述许多关系,如房东和租户之间的关系、咨询员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等。Blancero&Ellram(1997)的研究也表明,心理契约在其他密切的关系中出现,而且具有扩展的性质。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和品牌对消费者的态度之间的互动”(Blackston,1992),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存在的拟人化关系,这就意味着品牌关系中消费者也必然存在对品牌的心理契约。研究结论表明,心理契约违背将会导致雇员与雇主关系的断裂(turnley&Feldman,2000)。Zweig&Aggatwal(2005)也提出,违背消费者心理契约将会导致消费者终止品牌关系,但研究不深入。特别是品牌关系中消费者心理契约的内容有哪些?品牌关系中的消费者心理契约是如何被违背的?消费者心理契约违背之后,消费者的反应行为怎样?这些问题的研究则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游士兵等,2008)。㈣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对品牌关系的维系有着极大的帮助。本文将带着上述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

二、文献回顾

1 消费者―品牌关系

尽管Gordon和Corr早在1990年就曾谈及品牌关系,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品牌关系概念的正式提出始于Research International(RI)市场研究公司的Max Blackston。Blackston(1992)根据人际关系交往的原理规范了品牌关系的定义,认为品牌关系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和品牌对消费者的态度之间的互动”。在这个关系体系中,消费者与品牌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两个部分,并且彼此之间会有互动反应。之后,Blackston进一步将品牌关系分为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将品牌关系界定为“客观品牌与主观品牌的互动”,指出品牌关系是品牌的客观面(主要表现为品牌形象,形象有好坏)与主观面(主要表现为品牌态度,态度有正负)这两个维度相互作用的结果。Blackstott的模型非常抽象地描述了品牌和消费者的互动关系,而Mundkur(1997)则使这一模型具体化,将互动元素变为四个:品牌一品牌、品牌――顾客、顾客―顾客等各类互动关系达12种。可见Mundkur对品牌关系的定义比Blaekston的范围更广,不仅研究品牌一顾客之间的互动,而且还有相关顾客之间的关系。Muniz,JR&O’Guinn(2001)将后者称为品牌社区(Brand Community)。Foumier(2001)品牌关系分析模型考虑的关系主体最多。该模型将消费者与品牌关系分成四个层面的关联(bonds徕研究:消费者与产品关联、消费者与品牌关联、消费者与消费者关联以及消费者与公司关联(周志民,2005)。这个复杂分析框架的提出表明Foumier已经将品牌关系的外延扩展,从多个层面对品牌关系进行研究。

2 心理契约与期望

心理契约这一术语在20世纪60年代初被引入管理领域,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交互关系理论。组织心理学家Argyris(1960)首先在其《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用“心理契约”来说明雇员与雇主之间的关系;使用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除了正式的雇用契约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它们同样是决定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Levinson等人(1962)提出心理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隐含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的总和;schein(1965)认为“心理契约理念意味着个人对组织具有许多期望,同时组织对个人也有许多期望……这些期望虽然没有写入雇员与组织之间的任何正式协议,但它们却是行为的有力决定因素”;Kotter(1973)将心理契约定义为“个人与其组织之间的一种隐含契约,它界定了各方期望从关系中彼此所给予和所接受的东西”。心理契约概念发展在Rousseau(1989)的著作中达到了顶峰,她将心理契约定义为“个人与其他方之间互惠交换协议的条款和条件的信念”,并对心理契约作了更狭义的定义,“心理契约是雇员对与其雇主相互义务的感知”(Rousseau,1990)。这一定义将心理契约的边界界定为只是雇员对相互义务的感知,认为心理契约概念主要关注雇员一方,它将心理契约看成是个人对相互义务的一种主观、个人感知。此后的其他学者一般也持与Rousseau(1990)一致的观点,大多数关注的是雇员视角。而不重视关系的相互性方面。

心理契约与期望(expectation)之间存在差异。心理契约不仅有期望的性质,还包括对责任和义务的承诺与互惠。它包括的内容是那些员工相信他们有资格得到的东西和应该得到的东西。区分这两个概念具有实践意义,期望未实现时产生的主要是失望感,心理契约被违背时则产生更强烈的消极情感反应和后续行为,其核心是一种愤怒情绪,员工感到组织背信弃义,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它促使个体重新评价自己与组织的关系,并对组织承诺、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和员工流动率均有不良影响。Rousseau(1989)指出:“契约属于期望,但并不是所有的期望都属于契约。”

3 品牌关系中的消费者心理契约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的互惠原则,可以将心理契约转移到其他涉及互惠交换的情境中,如游士兵等

(2008)将心理契约概念中的雇员与雇主主体置换为消费者与品牌,并根据Rousseau对心理契约的狭义界定观点,消费者在品牌关系中的心理契约就可以理解为“消费者对自己与品牌之间义务的感知和信念”。㈣按照Tumley&Feldman(1999)的观点,雇员心理契约的形成主要依据组织所传递的承诺和对雇员对日常实践的感知以及理想化的观念。在品牌关系情景下,可以认为消费者心理契约的来源就是品牌做出的明显的或暗含的承诺,这种承诺结合消费者的理解形成了一种双方之间的契约关系。因此品牌关系中的消费者心理契约的概念可定义为“消费者对品牌所承诺的义务或责任的感知或信念。”消费者的心理契约是基于品牌传递给消费者承诺的信息,消费者信念中品牌对消费者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既包括约定过的,也包括没有约定但认为品牌按理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一般只有那些品牌所提供的明显的或暗含的承诺而让消费者感知到的期望才能构成心理契约。

三、品牌关系中消费者心理契约内容

Rousseau(1990)认为,在总体层次上,可以把心理契约分为交易心理契约与关系心理契约两大类。她通过对224位就业的MBA毕业生的研究,得到了对交易心理契约与关系心理契约二维度区分的实证支持。交易心理契约与关系心理契约这两个维度的观点被广泛应用,并得到了其他相关研究的支持。一般而言,交易心理契约是建立在短期回报和利益基础之上。主要关注具体的、短期的和经济的交互关系,它是指某一有限时期内的具体的、可货币化的交换:关系心理契约则更多地关注广泛的、长期的、社会情感的交互关系,它除了经济方面的物质回报之外,还有来自较高水平的情感投入,如对个人的支持、家庭的关注等无形因素,它能产生较强的参与情感和归属感,更多地体现为隐含和主观的理解。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心理契约可能同时包括了交易要素和关系要素,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不同心理契约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两种成分所占比例的不同。如果雇员过于重视交易义务,将会消极影响他们对雇主的义务及其履行的信念。相反,如果雇员重视关系义务,将会对雇员义务及其履行产生积极影响。

心理契约在营销情境中也同样存在,在消费者情境中是指顾客对企业所许诺的责任和义务的感知或信念,它是理解顾客承受交易潜在风险的重要心理机制。罗海成(2005)验证了营销情境中的心理契约维度,实证结果显示,心理契约在营销情境中也可以区分为交易心理契约与关系心理契约两个维度。游士兵等(2008)进一步验证了消费者一品牌关系中的消费者心理契约内容(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中:(1)“常客奖励”主要是指品牌向消费者提供因为经常购买带来的附加利益(折扣、赠品、附加服务等);(2)“质量和服务”主要是指品牌对消费者在质量和服务方面的保证;(3)“社会和情感利益”主要反映了品牌带给消费者社会和情感上的感受和利益。例如提升个人形象、满足情感需要、增加生活乐趣等;(4)“沟通”因子主要是指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包括关注消费者的感受评价、及时告知消费者品牌相关信息等;(5)“价格”因子表现为品牌价格的合理性。在消费者心理契约感知的五大指标中,“质量和服务”、“价格”两大指标最为消费者看重。这可能是因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具体的、经济的交易性关系在品牌关系的消费者心理契约中更为凸现,而“常客奖励”、“社会和情感利益”、“沟通”这些因子更多地体现在品牌和消费者除经济方面的物质回报之外的社会情感方面,关注广泛的、长期的关系性的心理契约,较为内隐。

四、消费者心理契约违背对品牌关系的破坏

心理契约在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功能作用是明显的,心理契约能够使雇员感受到其在组织中的影响作用。如果员工感觉到心理契约被违背,会导致员工的工作满意降低、组织承诺下降、离职意图升高、组织公民行为的展现减少及增加退缩行为的发生(turnley&Feldman,2000)。通过上述研究证明,在品牌关系中消费者心理契约确实存在。既然消费者心理契约存在,那么在品牌关系的发展与维系过程中,就有极大的可能由于消费者心理契约的违背造成品牌关系的断裂。在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研究领域有两个比较经典的模型:(1)Morrison与Robinson(1997)的心理契约违背形成过程模型。(2)Tumley与Feldman(1999)的差异模型。

1 Morrison与Robinson(1997)的心理契约违背形成过程模型

2 Turnley与Feldman的差异模型(discrepancy model)

该模型如图3所示,它详细地说明了促成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发生的因素,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至于心理契约的违背与行为间的联系,学者们则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按照Turnley与Feldman的观点,在心理契约违背发生后,员工的反应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类:一是离职;二是降低职务内绩效(员工完成其正式工作职责的情况);三是降低职务外绩效(主要是组织公民行为,包括承担更多的责任、加班、帮助同事等);四是出现行为(包括打击报复、破坏、偷窃、攻击等)。另外有观点认为当个体感受到心理契约遭到违背时,他(或她)通常会采取四种主要的行动方式以作为回应,并且这四种主要的行动方式可以按积极主动的一被动的和破坏性的一建设性的两个维度进行划分。见表1。

我们将上述模型中的雇主与雇员替换成品牌与消费者,对上述模型进行适当修改,可以得到消费者心理契约的违背对品牌关系的破坏原理如图4所示:

(1)断裂,即主动终止与品牌的关系。通常这是处理心理契约违背时的一种常用手段,但绝不仅是对契约违背的唯一反应。

(2)抱怨,即表达不同声音、不同情绪。这种表达有助于减少损失和恢复信任,是一种主动的、建设性的旨在改变情境中有争议的行为,品牌应在该情形下在维持既有关系的同时对契约违背做出补偿。

(3)沉默,即忍受或接受不利的情势并期望能有所改善。这是一种非言语反应形式,在一定程度仍极力维系现存关系。但如果消费者期望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善,则关系将面临破裂。

(4)破坏,包括被动的忽略或主动的破坏。通常在申诉渠道不存在或者冲突自始至终都存在的情况下最为普遍。通常表现为传播品牌负面消息,劝告周围的亲朋好友放弃对该品牌的购买等。

五、结论及营销启示

虽然心理契约概念最初是用来描述雇员的工作关系,但它现已一般化地用来描述许多关系,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品牌关系中的确存在消费者心理契约。消费者心理契约源于品牌明确的或隐喻的承诺。其内容具体表现为常客奖励契约、价格合理性契约、质量和服务需求满足契约、社会和情感利益满足契约、经常沟通契约五个方面。其中常客奖励和价格合理性属于交易心理契约范畴,质量和服务、社会和情感利益、沟通属于关系心理契约范畴。根据心理契约违背原理,品牌关系很容易由于消费者心理契约的违背而遭到破坏。在消费者心理契约违背之后,消费者通常采取断裂品牌关系、产生抱怨、沉默希望品牌的改变或采取更为激烈的破坏,主动传播一些对品牌不利的消息等。据上述研究结论,为企业维系消费者一品牌关系带来以下营销启示:

1 强化营销人员对品牌关系管理中消费者心理契约的认知,即要充分认识到导致品牌关系断裂的原因,不只是核心产品或服务的失误,来自消费者心理层面的因素未获得满足同样会导致品牌关系的断裂。

2 提高营销人员的品牌责任意识,规范品牌服务行为。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消费者心理契约的形成来源于营销人员明确的或隐喻的承诺。即承诺一经作出,就应该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否则就会违背消费者的心理契约。从而导致品牌关系的断裂。

3 建立消费者心理契约调研机制,在与消费者日常互动过程中,有目的地去收集、了解消费者在与品牌的关系互动中形成的期望。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3

关键词:电子商务;购物心理;营销对策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渗透到各个行业,社会政治、经济、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瑞典互联网市场研究机构Pingdom在其网站列出了一组详细数据,全面概括了全球互联网行业在2012年的发展状况。其中全球的互联网用户量到达25亿,这其中亚洲占了11.5亿。我国已经跻身全球互联网使用最多的国家前10名的行列。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国内外的产业结构模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消费者在网上进行购物俨然已经成为趋势和时尚。因此,探讨当今消费者网上购物的心理特征和企业的网络营销对策对于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捕捉市场机会、迎接网络时代挑战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正在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而崛起,极有希望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方式,但就其发展现状而言,它仍存在着对消费者心理研究上的不足。首先,顾客对网络营销并不信任。网上购物带有虚拟性,缺少实地购物的感受,使得长期以来消费者形成传统购物习惯受到束缚,增加了顾客鉴别、选择企业或产品的难度;网上购物安全性仍然不足;顾客权益的保障有困难。其次,网络营销无法满足某些特定的心理需求。网上购物不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社交的需求;消费者无法以网上购物过程来显不自己的社会地位或支付能力,无法因购物而获得注意和尊重。因此对于网络顾客购物心理和对应的营销策略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根据分析,消费者网上购物主要有一下几个心理。

1.消费者方便、快捷、安全的消费心理

网上购物消费者最希望的就是在安全的前提下,货物运用的快捷和买东西方便的心理。众所周知,网络诈骗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一些不发分子运用网络对消费者进行欺骗从而骗取消费者的钱财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所以顾客在买东西时第一个心理反应就是对方是不是骗子,因此都会有对对方设防的心理,一般不会轻易相信卖家说的话。当然除了那些恶意的欺骗外,也不乏一些卖家为了利润而故意夸大自己的产品,导致消费者最后得到的东西和原来商家所描述的不同而产生被欺骗心理。

2.合理的价格的消费心理

价格永远都是消费者最敏感的的心理。可以说一桩买卖能不能成功基本上是被这个产品的价格决定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消费者买东西最在意的就是价格是否合理。人都有最求以最低的价格买自己最满意的产品的心理,所以在选择同类产品时,价格因素将会决定消费者的心理更倾向哪边。价格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群体,同样也有一种与传统购买活动相似的消费者,他们需要通过购买名牌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威望,他们认为一定品牌的商品会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体现社会地位。但是,通常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在传统方式,销售的商品其价格非常昂贵,而由于网上销售,相对低的成本使得其有机会制定较传统店铺略微低廉的价格,这种心理动机会带来网上购物行为。

3.求实的消费心理

这种消费心理往往在上来年纪的群体中产生。中老年消费群体更讲究的能看的到或者触摸的到的东西,如果在网络这种虚拟的平台中只是看看图片,或者是听听卖家的描述就决定是否购买会让这部分人心里“不踏实”,这就是所谓的消费者的求实心理。中老年消费者无论是在年龄还是冒险的方面都是无法和年轻消费者相比的,他们在买东西是往往十分的小心和谨慎,会考虑很多的问题,而且由于人生阅历的丰富,在选择商品时不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而有更多的理性思考在里面。这种心理直接导致他们问了很多问题,但是最终还是由于这种心理而放弃购买,这种心理的是商家需要特别注意的。

4.求新、求个性的心理

根据不完全统计,网上购物的主要社会群体中有八层以上都是35岁以下的人群。年轻人都会有追求时尚、追求新奇、追求个性的心理。这类消费者富有激清,渴望变化,容易受广告宣传和流行趋势的影响,追求时尚和新颖,选购商品时特别重视商品的造型和款式的时尚程度,而网上销售的产品数量极为丰富,种类繁多,应有尽有,这就使得消费者能够根据白己的喜好选择商品或服务。他们所选择的不仅仅是商品的实用价值,而是更注重其个性创新和与众不同。这类人与“求实”类的正好相反,他们有一种“求美”的心理,追求的往往也不是商品的实用价值,而是商品的外观或者包装等等。

总而言之消费者的心理是千变万化的,年龄、阶层的不同都是导致这种心理不同的原因。在无法客观的分析这些心理的情况下,商家是不可能抓住消费者的心而进行成功的营销的,最终的结果必然失败。因此应对这些心理的营销对策是显现了它巨大的作用。笔者认为营销对策应该根据不同的消费心理而进行不同的制定,争取达到正确的营销用在正确的人身上。

首先,对于年龄偏小的消费者,应该抓住他们求新、求异、追求时尚的心理,网店应该根据最新的潮流,定制最新、最流行的产品,尤其是在外观和包装上应该多下工夫,争取让年轻消费者一眼就被你的产品吸引,进而抓住这种心理进行推销,比如在营销是可以着重“新”和“潮流”这样的字眼,或者将明星的潮流图片放在自己额网店中,或者用一些奇异的宣传字体来吸引顾客,这都是很直接有效的办法。这方面的营销对策应该放在首位,因为这个群体的人数最多,往往对用些时间在这方面制定策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对待中老年消费者时应该更注重“求实”的策略。对于这类的消费者应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产品的实惠性和巨大的使用价值上来评述。这样就很容易吸引这类消费者的心里,激发他们的潜意识。也可以在自己的网店中多放一些商品使用时的图片,甚至可以制作视频演示,这样这能使这类消费者相信产品的真实性,从而决定购买而完成交易。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营销对策是安全性的确保。缺乏安全性的心理是消费者的普遍心理,所以要想卖出去东西必须在这个心理对策上猛下工夫。通过“送货上门、七天无理由退货”和在产品网页上“安全保证书、品质保证书”等辅助产品销售的证书来解决消费者害怕上当的心理。也可以将自己产品的“正品保证书、官方证明、收据以及发票”摆列在自己产品的主页以供消费者判断,并且要做到产品的描述不能脱离产品的实际,不能故意夸大自己的产品或者贬低同行的产品的行为。这样会大大的增加消费者购物信息,从而一举击败消费者害怕上当的心理,能做到这点可以说就成功一大半了。

由此可见,在网上购物的过程中,不用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但是这种心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寻,适当的去抓住这种心理制定自己的营销对策才能使自己的产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肖黎.消费者网上购物心理分析及企业网络营销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7.

[2]邓芝.消费者网上购物心理与网店营销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4

图书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下,“手媒体”时代降临。App,以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为使用平台的无线应用软件,便成为各企业和机构必备的营销手段。旅游,作为生活不可缺少的因素,并且具有“移动和旅行高契合度”的特点,在APP方面也正快速及多样化发展。各大旅游搜索引擎如:去哪儿、携程、艺龙等,都先后推出了手机客户端。与此同时,在发展智慧旅游的大背景下,各大城市的旅游局都在积极研发各自城市的旅游APP。例如南京市已于12年5月推出了“南京旅游助手”,三亚市也于今年2月正式推出“SanyaTourApp”。

众所周知,在整个旅游过程中,信息搜索是旅游决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通过旅游APP搜索旅游信息。区别于传统PC网络信息搜索,通过旅游APP的信息检索具有其独特性。1.想法与搜索的同步性。旅游者只要想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无论何时何地,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上的旅游APP进行搜索。2.搜索频数大。由于在智能手机上搜索十分便利,因此无论是功能性搜索还是消遣性搜索,频数都会大大的增加。3.个性化服务。由于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大多为年轻人,他们更需要与众不同甚至为其量身定做的信息服务。

目前,国内外对传统PC网络旅游信息搜寻研究已较为充分。国外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网络旅游信息需求与搜寻动机、搜寻内容偏好、搜寻行为特征、搜寻者特性和网络旅游信息源等5个方面。国内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实证研究。如李君轶、杨敏对西安国内游客的网络信息搜索行为进行了研究;胡兴报和苏勤研究了黄山游客的网络信息搜索行为;岑成德、梁婷则是基于广州高校大学生对我国年轻旅游者的网络搜索行为进行了探讨。近些年,国内外学者也对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搜索领域的开始关注。瑞森杰等基于技术接受理论,发现用户对移动旅游指南的信息存在偏见。金和帕克的研究发现旅游经验和技术经验与知觉有用性和易用性正相关,并与旅游者对移动设备的使用态度和

在旅游方面使用移动设备的意图也成正相关。我国的叶燕芳基于3G时代的背景,通过比较不同形式的网络信息搜索行为,提出3G时代旅游信息搜索行为的新特点,建立了旅游信息搜索的模拟过程。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鲜有对消费者通过旅游APP信息检索的研究。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出以利用旅游APP信息搜索努力为因变量,以易用性、无处不在性、搜索风险、用户创新意识、产品知识、网络信任、智能手机涉入为自变量的理论模型并提出假设。通过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各因素的影响原因,从而发现消费者使用旅游APP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希望对消费者提供一些启示并对我国旅游APP的定位与开发提出一些想法。

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提出,我国将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使旅游企业经营活动全面信息化,基本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在我国初步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旅游APP的开发与应用是发展“智慧旅游”,实现旅游信息化的重要方面。因此,现阶段探讨利用旅游APP信息搜索行为具有极大的意义。

一、研究设计

(一)概念模型构建及假设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各影响因素与利用旅游APP信息搜寻努力的关系假设,通过实证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李东进在研究中将搜索信息努力一般定义为消费者购买产品之前所进行的外部搜寻活动的量。因此我们将本研究中的因变量利用旅游APP搜索信息努力定义为消费者通过旅游APP搜索旅游信息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具体各假设关系如下。

1、易用性与利用旅游APP信息搜索努力的关系假设

易用性指用户认为使用某系统的容易程度,其一般在使用某项新技术的早期对用户采纳有显著影响,如某系统很容易使用,则可增加用户的使用意向。另外,大量研究表明易用性对用户感知的有用性也有积极的影响,即如果某信息系统很容易使用,则可以增加用户对其有用性的感知。对于旅游APP来说,如果用户在最初使用时,用户感觉很容易操作,应该会增加对其的使用量。因此提出假设:H1:旅游APP的易用性对利用旅游APP信息搜索努力具有显著正相关作用。

2、无所不在性与利用旅游APP信息搜索努力的关系假设

旅游APP基于智能手机,利用移动互联网。这相比PC网络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给用户提供了一种无所不在的使用环境,即可以随时随地登录旅游APP搜索旅游信息,即普遍连通或无所不在性。无所不在性是在移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已被证实与消费者对移动商务的信任有正相关关系。因此提出假设:H2:旅游APP的无处不在性对利用旅游APP信息搜索努力具有显著正相关作用。

3、创新意识与利用旅游APP信息搜索努力的关系假设

创新意识指个人对创新产品或服务的采纳意愿。有研究在创新意识对其行为意向的影响方面分为两类:一类认为用户创新意识直接对其行为产生影响;另一类认为创新意识仅仅起到调节变量的作用,即相对于创新意识差的用户,那么创新意识较强的用户对采纳新的技术更为积极。目前,旅游APP仍属于一类较为新颖的手机软件。消费者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对旅游APP的使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JeongN,YooY,HeoT的研究结果,因此提出假设:H3:消费者的创新意识对利用旅游APP信息搜索努力具有显著正相关作用。

4、网络信任与利用旅游APP信息搜索努力的关系假设

网络信任指的是消费者对网络可信度的评价,即指消费者对网络信息来源的信任程度。在孙曙迎的研究中,得出消费者对网络信息的信任水平越高,则其对网络信息搜寻的收益感知水平也越高。所以,可以得出,消费者对网络信息来源的信任程度越高,则其会越多地利用旅游APP搜索相关的旅游信息,因此提出假设:H4:消费者的网络信任对利用旅游APP信息搜索努力具有显著正相关作用。

5、感知风险与利用旅游APP信息搜索努力的关系假设

感知风险是哈佛大学的RaymondBauer从心理学延伸出来引入营销领域的。Bauer指出,消费者在购买之前,不能确定使用产品之后会如何,因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承担了某些风险,所以消费行为可视为一种“风险承担”。因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结果是在产品购买以后才能知道的,消费者在购买前面对各样信息时,必定面临着种种风险。这些风险包括财务风险、功能风险、心里风险、社会风险等。为了减少各种风险,消费者应当会增加对相关信息搜索。因此提出假设:H5:消费者对风险的感知对利用旅游APP具有显著正相关作用。

6、产品知识与利用旅游APP信息搜索努力的关系假设

产品知识是指搜寻时消费者已经掌握的关于产品和品牌的相关知识。消费者的产品知识可以分为客观知识和主观知识。客观知识是指消费者实际上掌握的知识;而主观知识是指消费者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是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自我评价。由于客观知识通过问卷测量的难度非常大,大部分研究都用主观知识来代表消费者掌握的产品知识。当消费者认为自己掌握了丰富的产品知识,就会增加内部搜寻的努力,从而减少其外部搜寻的努力。因此可以得出假设:H6:产品知识对利用旅游APP信息搜索努力具有显著负相关作用。

7、智能手机涉入与利用旅游APP信息搜索努力的关系假设

涉入定义为“个人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的程度,或是此事对个人概念及价值产生的集中度”。参考前人对网络涉入的定义,在本研究中,将智能手机涉入定义为:消费者基于本身固有的需求、价值观和兴趣,对智能手机所认知的相关程度。Anna提出,当消费者认为网络在他的生活中占有越重要的地位或者他们在生活中越多地使用网络的时候,他们会认为他们能够从网络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孙曙迎在研究中发现,网络涉入对消费者的的网上信息搜寻能力和搜寻收益感知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因此提出假设:H7:智能手机涉入对利用旅游APP信息搜索努力具有显著正相关作用。

本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问卷是基于研究模型及假设而设计的。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信息,由7个问题组成,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旅游信息源、搜索内容等等。第二部分是根据消费者利用旅游APP信息搜索努力模型而设计的,由25个问题组成,包括了对利用旅游APP信息搜索努力、易用性、无所不在性、感知风险、产品知识、创新意识、网络信任和智能手机涉入的测量。采用了Likert五级量表,其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比较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比较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据CNNIC调查显示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主要为18―35岁的年轻群体,因此旅游APP的使用者也主要为这部分群体。问卷的发放是在2012年11月―2013年2月进行的,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以及工作的年轻人。在中科大、合工大、合肥骆岗机场和黄山机场发放书面问卷170份,通过问卷星以及QQ发放问卷207份,共计377份,有效问卷337份,有效率为89.3%。

二、数据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1、人口统计资料

本研究的人口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

2、旅游信息源

本研究消费者对旅游信息源的选择如表2所示。

(3)搜索内容

本研究消费者对旅游信息的搜索内容如表3所示,

表3 消费者对旅游信息的搜索内容

内容 比例 内容 比例

景点介绍 90% 特色美食 86%

人文风俗 64% 旅游攻略 62%

交通信息 76% 娱乐设施 30%

住宿信息 76% 购物信息 28%

价格信息 76% 其他 4%

(4)旅游APP的选择

本研究消费者对旅游APP的选择如表4所示,

表4 消费者对旅游APP的选择

名称 比例 名称 比例

去哪儿旅行 70% 米途订酒店 7%

艺龙旅行 8% 在路上 14%

携程无线 40% 淘宝旅行 16%

在路上 14% 百度旅行 26%

途牛旅游 14% 其他 8%

(二)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因子前,首先对样本充分行进行检验。整个问卷样本的KMO测试系数为0.801,Bartlett’s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公因子解释方差为80.195%,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适合做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本研究对根据消费者旅游APP信息搜索努力模型而设计的26个问项进行因子分析。并采用方差最大直交旋转法进行旋转,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8个。

(三)信度分析

本研究对问卷中的8个变量测量量表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如下表5所示。

由表5可知,本研究中各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全部都在0.7以上,其中3个在0.8以上,可以认为本研究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表7 本研究中各变量的信度

变量名称 测量项目 Cronbach’sα

中心极限定理是概率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数理统计学的基石之一,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背景,其理论成果也比较完美。本文主要通过对社会生活问题和军事问题中具体实例的引用,展现了中心极限定理的实际应用,化抽象的理论概念为具体的实际例子。

例1(社会生活问题)由于人口的持续不断增长以及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政府部门已经慢慢开始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进行预防.在这之前,对新生婴幼儿的性别进行判断和统计是很有必要的,而中心极限定理在这方面就能体现出它独特的作用.

设男孩出生率为0.515,求在10000个新生婴儿中女孩数目不少于男孩数目的概率为多少?

解法1 设为10000个婴儿中男孩的数目,则要求女孩数目不少于男孩数目的概率,即求

由棣莫佛-拉普拉斯定理有

解法2 设为10000个婴儿中男孩的个数,令

则且独立同分布,

则女孩不少于男孩的概率为

由勒维-林德伯格中心极限定理有

例2(军事问题)炮弹、火箭发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不可预料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非常之多,然而这却又几乎无法单独预估,但是如果放任不管,一丝一毫的差错都将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而为了有效控制这些因素的影响,就需要使用到中心极限定理.下面简单举例说明.

用中心极限定理说明在正常的射击条件下,炮弹的射程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解 设为理论射程,为实际射程,则为实际射程对理论射程的偏差,显然故只需证由于在实际射程中,有很多不可控制的随机因素在不断变化,所以造成了实际射程的偏差,若设射击时炮身振动引起的偏差;炮弹外形差异引起的偏差;炮弹内火药的成分引起的偏差;射击时气流的差异引起的偏差显然

由于影响射程的实际因素是大量的,这里的一定很大甚至于无穷,且炮身的振动、炮弹的外形、火药的成分、气流的变化等等这些因素之间没什么关系(或仅有微弱的关系),故由它们引起的可看作是相互独立的.

另外,由于正常的射击条件也就是对射程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已被控制,所以这里的所起的作用可看作是同样微小的.

由中心极限定理可知

由于可正可负且机会均等,故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5

[关键词] 调查问卷 信度 效度 因子分析

一、引言

绿色消费是人类消费活动得到大自然无情报复之后的觉醒,是全新观念的理性消费,是带着环保意识的消费。伴随着绿色消费的发展和人们消费层次、消费方式的转变,对绿色消费的研究就显得颇为必要。而消费行为者作为消费过程中的主体和第一要素,在其中直接决定着绿色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虽然近几年对绿色消费行为者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几乎所有的调查研究,都是用定性处理的方式进行,缺少让人信服的数据量化处理。而且,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以及上网搜索后,笔者发现,绿色消费行为者心理对于绿色消费行为来说,是它的基础和直接驱动力。因此,本文针对这些缺憾,拟在以上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出绿色消费行为者的心理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的真实有效性进行分析,以便为进一步对绿色消费相关问题的量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1.问卷设计

(1)问卷项目收集。在研究过程中,翻阅了大量的社会学、统计学、经济学、消费心理学、营销学等相关书籍,并通过上网和资料查询,参阅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上百篇与绿色消费有关的文献资料,对问卷项目进行收集。

(2)项目内容整理。笔者通过对文献内容的翻阅和整理,在自行设计问卷的基础上,有限的参考了Shrum,McCarty&Lowrey研究中所使用的部分项目,研究设计了32个题目,构成了一个初始的绿色消费行为者心理调查问卷。

为了避免被调查者过多的选择中间项而不利于信息的搜集,并最真实的反映行为者现状,笔者的题目中使用六级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分别从“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有点不同意”、到“有点同意”、“比较同意”和“完全同意”,越高分数代表越高的同意程度。同时笔者将问卷泛泛命名为“消费心理调查问卷”。

2.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的目的,笔者采用目的取样和方便取样。本研究主要面向大学教师、教育工作者、大学生和白领进行自填式(self-report)问卷调查,在收发问卷过程中不排除其他人员参与问卷回答。选取他们作为样本的理由主要是国外有调查发现,绿色消费行为者在白领、妇女和高等教育者们中占有很大比例。绿色消费观念在中国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将率先被大学教师、教育工作者、大学学生和白领这类在中国社会属于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自信且知识层次比较高的人群接受。现阶段要在社会中传播绿色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应该首先关注这些人。

三、测试问卷

1.初步测试

使用初始绿色消费行为者调查问卷实测60名对象,发放问卷60份,收回问卷60份,有效问卷59份,有效回收率为98.3%。初测结果分析后发现,基于因素分析的“最简结构”原则,并参照碎石图可以看出,散点图的曲线在第六个因素之后开始趋于平缓,因此,笔者尝试提取6个因素,总解释量为56.536%。又经Bartlett‘s球型检验(其卡方值为891.489,Significance=0.000)和Kaiser-Meyer-Olkin量度(0.548>0.5)来判定样本的适合度,认为本次研究适合进行因素分析。采用极大方差旋转(Varimax)因素负荷矩阵分析后删除了2道其因素最大负荷值都小于0.4,无法对某项因素进行解释的题项,保留30个题目,形成最终绿色消费行为者心理问卷。

2.正式测试

用最终形成的绿色消费行为者心理问卷对360名被调查者进行正式测试。正式问卷共发放360份,回收341份,回收率94.72%;对问卷进行甄选之后,得到有效问卷为339份,占回收问卷数量的99.41%,占发放问卷总数的94.17%。

四、信度与效度检验

在调查研究中,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之前,必须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只有信度和效度比较好时,对问卷的分析结果才是可靠的。

1.信度检验

笔者对初测60名对象首次施测后的第二周进行重测以及对总问卷和各分问卷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获得本问卷的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的检验结果,见表1。

主成分分析特征值碎石图

表1绿色消费行为者心理问卷的信度

一般而言,信度系数>0.70即为良好,0.60~0.70之间属于可接受范围。本问卷的重测信度大部分都在0.60以上,虽然只有分问卷3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559,但已接近0.60;同理,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大部分也都在0.60以上,而分问卷3和分问卷5的系数分别为0.553和0.582也都接近0.60。因此,我们认为问卷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

2.效度检验

相对信度而言,效度是评价调查者的1个指标。在此,笔者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来测量问卷的效度。

(1)内容效度。内容效度主要反映测验题目对所要测量的内容及行为的代表性程度。笔者的问卷在编制好以后,仍然不断翻查参考文献对各题项进行修改,同时请专家对问卷的项目进行反复的推敲、评判,认为本问卷内容效度较好。而且,重测信度系数也表明本问卷的重测信度较好,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本问卷内容效度良好。

(2)结构效度。通常认为结构效度是最强有力的效度评价指标。统计结构和设计结构吻合的好坏就表明了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这里所用的数学方法是多元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对于本次调查问卷而言,影响绿色消费行为者心理的因素可分为6个因子,其可解释方差的总百分比为58.71%。从因子分析的结果看,30个题项具有6个模块(表2)。

表26模块题项及其对应载荷量

第1个模块(方差百分比占15.6%),这个模块包括“消费秩序对行为者心理的影响:认为缺少法律制度的保障、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维权投诉无门、多付钱买好商品、关注产品书面说明及不信任广告等”6个方面;第2个模块(方差百分比占11.56%),这个模块包括“社会文化对行为者心理的影响:购物理性化、尊重科学消费方法、不盲目排斥信息、拒绝过度包装商品和对绿色消费的正确看法等”7个方面;第3个模块(方差百分比占9.57%),这个模块包括“社会群体对行为者心理的影响:与别人交流商品信息、购买产品前向别人收集信息、从众和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等”5个方面;第4个模块(方差百分比占8.91%),这个模块包括“经济水平对行为者心理的影响:物质生活的满足、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绿色消费的追求等”4个方面;第5个模块(方差百分比占6.95%),这个模块包括“消费习惯对行为者心理影响:传统生活方式和了解信息的方式等”4个方面;第6个模块(方差百分比占6.11%),这个模块包括“消费流行对行为者心理的影响:关注流行商品、购买小型流行商品、流行广告和流行商品对个人品牌观念的改变等”4个方面。因此,从对各成分和因素的分析发现,本问卷的成分结构与调查问卷的结构是一致的,所以可以认为本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

五、结论

总体而言,本问卷为问题的数据量化处理提供了一个较为适用的工具,已达到了编制目的;同时也可推广用于调查研究绿色消费得其他相关问题。从而可以较为准确的了解行为者的绿色消费的现状,并为绿色消费行为者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何志毅杨少琼:对绿色消费行为者生活方式特征的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04.3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6

健康信念模式主要为个体主观的心理表现,会促进患者在行为上产生改变,使患者树立起良好的健康信念,从而在行为上产生自觉性,积极维护自身健康,有助于护理效果的提升[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人群中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尚没有整体评价患者,也不具备完整体系的健康信念模式干预结果,因此评估缺乏参考价值[2]。

资料与方法

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18例,男64例,女54例;年龄31~68岁,平均(42.76±5.42)岁。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59例,男31例,女28例,平均年龄(42.18±5.03)岁;对照组59例,男33例,女26例,平均年?g(42.63±5.47)岁。

方法: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护理模式为常规模式。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护理措施。①感知到易感性:个体通常不会对某些行为可能给健康带来的危害有所认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基本行为方式有所了解,了解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及态度[4]。然后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性地向患者介绍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包括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吸烟等,另外也存在遗传因素。②感知到严重性:护理人员需要将疾病的相关知识概念及应对措施告知患者,使患者对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所了解;然后向患者介绍各负面因素,使患者认识到生活习惯的改善对于疾病治疗与康复的重要意义。护理人员需要使患者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慢性疾病,因此会缓慢发展,时刻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到最后会发展成为肺源性心脏病或呼吸衰竭症。③提升患者健康信念:使患者真正明白自己的不良行为可能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引导患者自觉改善不健康习惯,促进患者健康。a.对患者进行每周1次的知识讲座,并敦促患者逐渐戒烟;b.指导患者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建议患者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c.对患者进行低流量的供氧,并记录吸氧开始和结束的时间;d.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呼吸功能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益处。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P

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比较:观察组的所有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护理干预前后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观察组在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以及全身性呼吸体操3个方面的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