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教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基础理论教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范文1

关键词:中职院校;储蓄理论课程;教学现状;改进建议

储蓄理论课程为中职院校金融学、经济学专业学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而有必要加强该学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但是,中职院校在开展储蓄理论课程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为此,中职院校储蓄理论课程教师有必要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以制订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该课程更好地开展。

一、中职院校储蓄理论课程的特点

中职院校储蓄理论课程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理论性,二是实践性。首先,储蓄理论课程是金融经济学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为金融经济学奠定理论基础,对学生学习内容有着框架性的阐述,包括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所以,学生有必要学好储蓄理论课程。其次,储蓄理论课程具有实践性,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中职学校学生通过对储蓄理论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熟悉社会生活中的银行储蓄业务种类等理论性知识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储蓄银行业务流程和操作方法的掌握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中职院校储蓄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

由于储蓄理论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因而在教学活动中较为枯燥乏味,使中职学生对该课程失去兴趣,难以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储蓄理论课程内容过于单一,不仅缺乏新颖性,而且在课程设置方面不够合理。其次,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无疑增添了教学的枯燥性和乏味性,致使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2.缺乏实践

储蓄理论课程虽然以理论为主,但仍然要联系实际,以充分发挥教学效果。目前,中职院校在开展储蓄理论课程的教学中,缺乏实践性,未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储蓄银行的操作技能。为此,中职学校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储蓄理论课程实践性的渗透,以增强教育教学的实践性,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3.考核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储蓄理论课程的考核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公平性和客观性,对课程教育的发展不利。首先,在考试试卷出题过程中,教师的主观意愿较强,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其公平性丧失。其次,储蓄理论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对学生阶段性学习进行有效考核,以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进而完善教师的教学策略。但是,中职学校储蓄理论课程考试以学生应付考试、教师应付教学任务为目的,导致考核不够客观。

三、中职院校储蓄理论课程的改进建议

1.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多元化

中职院校要促进储蓄理论课程的有效开展,有必要丰富教学内容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首先,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适时加入案例,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可以使教材内容更具可读性,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教学法等,既能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又能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增强课程实践

由于储蓄理论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所以增强课程实践性尤为重要。为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实践条件,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模拟银行工作室,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储蓄银行的业务流程操作,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增强学生对储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可以与银行等企业进行合作,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入储蓄银行进行实习,以增强学生对储蓄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3.完善考核制度

完善考核制度对提高中职院校储蓄理论课程教学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中职院校应制订切合实际的储蓄理论课程考核标准,以规范考核流程。其次,加强专业教师的合作,促使教师共同出题,确保考核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储蓄理论课程在中职院校金融学和经济学专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要求教育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目前中职院校储蓄理论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育者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制订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有效开展储蓄理论课程。总之,中职院校教育者加强储蓄理论课程教学现状的研究和提出改进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范文2

    【关键词】中医药 英语着作

    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直到今天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对国际医药学产生越来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到中医药的疗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任中医药。这为中医药的发展、增强其国际文化地位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从2001 年以来,在积极推动英语等外语对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进行教学的思想指导下,全国很多中医药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迎接现今时代所赋予的挑战,中医药专业的双语教学无疑势在必行。[1]但有研究显示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其双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于思考的地方,其中教材和相关着作的缺乏不容忽视。[2]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国内相关着作发展情况,从而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纵观近20 年国内中医药英语翻译着作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中医药相关英文着作

    1.丛书系列

    1990 年张恩勤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其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上、下册)、《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各科》(上、下册)、《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国药膳》、《中国气功》、《中国名贵药材》、《中国名优中成药》,该套丛书在国内尚属首部。之后1991~1994 年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编了一套《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其中包括《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单验方》、《常用中成药》、《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医学气功》、《自我保健》、《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骨伤科学》、《直肠病学》、《皮肤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急症学》、《护理》、《临床会话》等。2002 年左言富任总主编、朱忠宝等总编译,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该套从书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医养生康复学》等14 个分册。2001~2006 年间刘公望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图书《针灸基础学》、《针灸临床学》、《方剂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发挥》等,同时刘公望于1994 年和2007 年主编了《针灸学基础篇》和《中医临床基础速览(伤寒、金匮、温病)》,均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2.教 材

    1998~2000 年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编译了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教材,并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系列丛书。在2007 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汉英双语教材编审会指导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汉英双语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学》、《医学基础知识导读》。

    3.单个着作

    (1)英文

    1)中医基础理论

    2003 年刘干中、徐秋萍、王台主编《中药基础知识》(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1998 年徐象才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诸病中医中药外治大全》。2007 年李经纬主编的《中国传统健身养生图说》(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 年谢竹藩编着了《英文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针灸推拿

    1981 年Chen Chiu Hseuh 编着《Acupuncture: A ComprehensiveText》。1999 年程莘农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中国针灸学》。2002 年金义成、彭坚所着《中国推拿学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 年李鼎原着,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编译《针灸学释难》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

    (2)汉英或英汉

    1)中医基础理论

    1990 年陈慰中着,俞昌正译《西方的中医五行学说(英汉对照)》由学苑出版社出版。2007 年马伟光、和丽生主编《英汉双解简明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3)中药学

    2006 年苏子仁、赖小平主编《汉英·英汉中草药化学成分词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4)针灸推拿

    4.工具书

    二、讨 论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医药英文着作中,丛书系列大致可分为四套,主要为汉英或者英汉双解形式编写。教材主要有两部,基本包括中医药主要科目知识,一部全英文,一部汉英双解。而个人着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较少;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三部,针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汉英或者英汉形式出版;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各科及词汇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针灸推拿学的着作编写,共有二十八部,中药学仅一部。工具书包括有十六部,均为汉英形式。

    1.目前国内中医药英文着作以及普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英语教材:专门针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的中医药专业英文双语教材还呈现一个短缺状况,尚需进一步编辑完善。

    (2)专业英语人才培养:还缺乏一支数量充足,既掌握中医药专业技术,又精通中医专业英语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队伍在医疗实践中大力宣传中医药,使中医药难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在国外医疗体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际认同。

    (3)全英文着作:中医药英文着作目前主要还是针对国内相关从事中医药人士的学习,因此编写形式以汉英或英汉双解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编写的着作相对较少;中医药知识全面传播还尚存缺限。

    (4)中药学以及其他中医药经典医籍:由于国际社会对于针灸推拿已经比较认同,但对中药学和一些中医经典医籍,如《金匮要略》等的英文着作编写较少,相对限制了有关理论的交流和传播。

    2.解决之道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范文3

1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医药院校基础医学课程大多还是承袭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机械照搬西医临床专业基础医学的课程体系,即以学科为中心,按医学科目进行教学,各个知识点分散于不同的科目中。课程设置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在大一、大二阶段分别讲授。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科各自的独立性、系统性,而同一器官或系统的形态与功能、生理与病理等知识本是相互联系的,孤立地依据某一门课程难以阐述透彻,影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因此这种忽略医学知识整体联系的传统模式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存在明显弊端。在教师方面,各课程通常各自为阵,基于本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难以完成知识点的有机衔接,无法给学生勾画出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体系。各课程教师为便于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都必须做承前启后的铺垫,这又导致了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无序重复,另一方面是课时不足的尴尬局面。在学生方面,由于缺乏对基础医学课程体系的整体了解,在单个课程中学习某个知识点时,态度消极、被动,对所学基础医学知识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固,对后续临床各学科的学习起不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学习模式使学生的思维易于局限在某个专业范围内,对医学整体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降。教学内容的无序重复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效果,学习耗时长、效率低。有鉴于此,必须对基础医学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探索出一套适合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基础医学整体知识的掌握,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为造就专业水平高、动手能力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服务。

2改革的对策

2.1变革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改变原有按医学科目进行的传统教学模式,结合临床实际需要,采用以系统为主线、形态和功能阐述相结合的新的横向教学模式。即将分属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组织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按系统进行整合,构建新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进行横向教学。新模式不再以课程为单位分别安排教学,而是以系统为轴线,各科目教师穿插授课,着力为学生勾勒出基础医学的整体知识体系,使基础知识真正服务于临床实践,让学生提前对临床知识有直观的了解。以泌尿系统为例,在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里,我们首先让学生明了肾脏的位置、形态,这部分知识由解剖学教师讲授;继而由组织学教师和生理学教师阐述肾脏的生理功能,包括肾小球的过滤、尿液的产生过程;最后由病理学教师讲解肾脏的常见病变,如尿毒症形成的机理等。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当我们完成泌尿系统中肾脏的讲授时,学生对肾脏这一人体器官的位置、形态、生理以及常见的病理表现都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这种从解剖、组织、生理、病理等课程横向同时进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与临床相关联的知识,而且便于各课程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防止了重要知识点的遗漏,同时也避免了授课内容的不必要重复,减少了课时数,为学生赢得了更多讨论与自主学习的机会。

2.2整合教学内容参考国外教育界倡导的融合性学习(blendedlearning)模式,从宏观的角度综合考察课程体系,站在整体的高度整合基础医学各学科知识,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组织学等各课程内容按照结构-功能-病变的主线进行横向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块,即基础医学教程。新模块分为理论与实验课两大部分,其中理论课程包括基础医学教程导论、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上)及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下);实验课包括基础医学形态实验与基础医学机能实验。通过整合,使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实现形态与机能、宏观与微观、正常与异常、生理与病理等多种知识的综合”。新的教学模块强调整体意识即完整知识结构的构建,淡化了学科界限,使教学内容体现学科群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重组与综合,对基础医学课程内容进行整体优化与改革,避免了传统基础医学教学模式中常见的内容重复及相关联知识点衔接不充分等弊端,实现各学科间的有机衔接。这种整合体现了基础医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掌握,也强化了知识的整体性和实用性,缩短了基础医学的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未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讲授法为主的同时,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设计一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带领学生参观解剖形态陈列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指导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完成各种实验等。这种采用多专题和重讨论,将演示、参观、实验等方法有机融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式的沉闷讲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能主动围绕专题积极讨论,活跃思维,深化思考,提高了学习效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网络化学习相结合,即将视听媒体、计算机辅助的学习方式与运用粉笔的传统学习方式相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地观看结构图,并指导学生利用相关网站拓展获取知识的途径;同时在我们自己构建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辅导与答疑,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这一系列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促进了教与学的融合,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又大大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优化了教学效果。

3教学效果评估

3.1授课对象及教学模式授课对象为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级五年制本科中医学专业精诚

计划实验班、普通中医班,精诚计划班35人,普通班41人。精诚计划班依据整合后的教学模块“基础医学教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进行横向教学;普通班采用传统的以课程为单位的一般教学模式。以泌尿系统为例,传统教学模式所用课时数为27,教学内容包括:泌尿系统的形态结构(组织学、标本实习、大体形态,9课时),由解剖组织学教研室承担;尿液的生成与排出(6课时)、尿液的生成与排出实验(3课时),由生理学教研室负责;泌尿系统病理(9课时),由病理学教研室完成。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所用课时数为18,教学内容包括:泌尿系统的形态结构(3课时),由解剖组织学教研室承担;尿液的生成与排出(9课时),由生理学教研室负责;泌尿系统病理(6课时),由病理学教研室完成。需要说明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按学科安排教学,上述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负责的教学内容分别在各自的学科中横跨2-4个学期完成;而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强调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因此上述教学内容横向整合在同一个学期中完成。 3.2测试方法在完成一个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教师组织该系统的病案讨论,学生进行综合性实验。在该系统的教学过程全部结束两周后,对学生进行测试。选择该系统最重要的知识点作为测试内容,学生采用口头表述或者书面作答的形式完成测试。3.3测试结果以泌尿系统为例,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泌尿系统各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如下。

3.3.1肾的形态结构成绩测试结果精诚计划实验班:达标5人,基本达标23人,未达标7人,达标率80%;普通中医班:达标9人,基本达标22人,未达标10人,达标率76%。经χ2检验,χ2=1.228,P>0.05。两种模式下肾的形态结构成绩达标率无显着差异。

3.3.2肾小球的滤过过程成绩测试结果精诚计划实验班:达标7人,基本达标20人,未达标8人,达标率77%;普通中医班:总人数41人,达标5人,基本达标26人,未达标10人,达标率76%。经χ2检验,χ2=0.905,P>0.05。两种模式下肾小球的滤过过程达标率无显着差异。

3.3.3尿液的排出过程成绩测试结果精诚计划实验班:达标5人,基本达标22人,未达标8人,达标率77%;普通中医班:达标5人,基本达标25人,未达标11人,达标率73%。经χ2检验,χ2=0.193,P>0.05。两种模式下尿液的排出过程成绩达标率无显着差异。

3.3.4尿毒症的病因病机等成绩测试结果精诚计划实验班:达标4人,基本达标19人,未达标12人,达标率66%;普通中医班:达标4人,基本达标20人,未达标17人,达标率59%。经χ2检验,χ2=0.417,P>0.05。两种模式下尿毒症的病因病机等成绩达标率无显着差异。两个班级的达标率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但采用改革后新模式教学的精诚计划实验班总体成绩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普通中医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章节的测试结果亦如此。

4新模式取得的成效及尚待完善之处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范文4

中医文化教学是中医药对外教育的关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医文化逐渐成为了中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很多院校也开展了中医文化教学,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医与传统文化”等必修课和选修课,出版了“第一部中医药文化素质教育的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哲学基础》(张其成主编)”[3]等,都说明中医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医药教育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广大外国留学生来说,中医文化教学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很多留学生已经过了“语言关”,汉语水平甚至超出了中医院校的入学水平,但是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仍然苦不堪言,对中医药学的理论内涵无法理解。究其原因,还是离不开文化。由于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到陌生,对中医文化难以理解,更何况中医药理论呢?因此,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中医文化内涵,才是正确解读中医药学的有效途径,也是留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必要前提,更是学好中医药专业的关键和突破口。

留学生中医文化的理解障碍

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中医药学的理论和专业术语中充斥着大量的哲学内涵,留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首先面临的就是对中医文化的了解。

对“整体观”内涵的理解障碍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受先秦哲学思想的影响,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自然、社会和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而欧美学生,“从小生活在重视分析还原思维的文化环境中,这种思维习惯与中医理论的直观整体思维没有同构关系”[4],因此当他们看到“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灵枢•终始》)等内容时,一头雾水,根本无法理解中医学在治疗疾病时着眼于全局的整体观。至于来自汉文化圈的日韩留学生,虽然本国文化中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但是在这些国家西方医学一直是主导,人们已经熟悉了强调“人体———环境———病因”三者关系的生物医学模式,因而对注重“生物———社会———心理———环境”的中医学整体观同样难以接受。

对模糊性特征的理解障碍中医学在概念的理解上,存在极大的模糊性。比如:“心”从西医解剖学角度看,只是一个实质的脏器。而中医学认为,“心”不但是实质之心,更是神明之心。“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这与西方医学是共通的。然而,心还能控制人的心神,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所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这一概念的模糊性显然让很多习惯了明确概念的留学生大为困惑。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与西方医学大相径庭,并非来自实验,而是基于大量临床实践的结果。因此,与强调精密数据的西医相比,中医学更加注重宏观、整体以及功能的研究,对于微观、形态和结构的研究则有所轻视。此外,中医学在考察人体的生命活动时,往往以生命活动的动态形象为主,以形体器官的物质性为辅,即以功能之“象”来界定形态之“器”。因此,“心”一个概念也就有了多种解释,其实,对这些模糊概念的解读也就是对中医理论内涵的理解过程。然而,对于那些接受了西方本体论,已经习惯了恰当判断和严密推理的留学生来说,如何把握和理解这些模糊的概念绝非易事。

对中医思维模式的理解障碍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用于由已知形象到未知形象的概述和说明,也大量见于具体形象代替抽象概念的推理。中国人善于把形象相似、情境相关的事物,通过比喻、象征、类推等方法,使之成为易于理解的认知对象。”[5]“援物比类,化之冥冥”(《素问•示从容论》),这种思维模式在中医学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中医学将五脏与自然现象进行比照类推,脾在五行中属土,而土在自然界中具有生化、承载和受纳的特点,因此中医学认为,脾的功能主要是运化五谷精微。再如:中医学诊断脉象“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用“规、矩、衡、权”四个具体的事物将四季常脉的脉象形象地描绘了出来。然而留学生习惯的是逻辑思维模式,善于描述客观事物,对事物之间的联系缺乏想象的空间。此外,“援物比类”的事物基本上存在于古代中国,这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留学生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可见,中医文化理解的不足是广大留学生面临的新的学习瓶颈,如何开展中医文化教学,变瓶颈为突破口,是发展中医药对外教育的关键。

中医文化教学策略

确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中医药学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文化色彩,留学生只有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文化,才能真正理解中医学理论。因此,改变传统的以中医药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的内容引进教学,确立“以文化解读中医”的教学理念,是广大留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根本,更是捷径。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培养留学生从文化起步,从文化立论,认识中医药,理解中医药,并最终达到以医学来阐释文化的目的。

在预科教育阶段开设中医汉语课程中医药院校留学生的预科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这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医院校所认可。然而,不同于普通汉语进修课程的是,中医院校的留学生预科教育不能仅仅注重学生汉语能力的培养,而应该涵盖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在汉语课程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甚至中医文化的内容,使留学生在接受各种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的信息,在潜意识里拉近与中医药学的距离。

在专业学习阶段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医药学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与中国古代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一些中医院校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方面做出了尝试,如:北京中医药大学针对英语国家留学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浙江中医学院设置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课程等。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中医专业课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重视中医药经典古籍的文化教育,开设与古代文化哲学、中医药文献学相关的选修课程,尝试从中医知识层面培养留学生的整体观思维,有意识地加强留学生对中医文化内涵的理解,构建初步的中医思维模式。#p#分页标题#e#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范文5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翻转课堂;应用

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国家各个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直是高校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变成了辅导者,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也为教师提供了个性化的教学平台,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作用。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规律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尽管教师和学生均能意识到本门课程的重要性,但由于中药药理学课程信息量大,不易理解和记忆,加之传统的中药药理学教学模式,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本文旨在尝试将翻转课堂和移动学习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教学理念应用于中药药理学的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中药药理学课程特点

1.1中药药理学课程概述。中药药理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起始于1923年陈克恢自美留学归国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系研究当归、麻黄的药理作用,这是中药药理研究的开端。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药学的主干课程,是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础课程,对中医药学术创新、临床疗效的提高和中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程旨在培养中药学本科生对部分单味药的研究进展的了解,规范化的书写药理研究报告,基本掌握新药开发的基本技能,服务于生产实践;中医学本科生学习本课程后,能够指导临床用药,扬长避短,更好的发挥药物的疗效;本课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及实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

1.2中药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药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阐述的理论内容均来自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尽管本门课程有相应的实验课内容,但各高校现行的中药药理学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例如通过课上对“止咳化痰平喘方药”的系统理论学习,学生掌握了该类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并了解了代表药物桔梗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作用机理,然后学生进行桔梗的止咳化痰作用研究,学生无需发散思维,只要按部就班就能顺利完成实验任务。尽管这种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其内容单调、方法简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仅处于一种被动接收的状态。此外,有限的实验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中提及的各种动物模型认识的需求,很多重要生物模型如糖尿病、肝损伤、缺血性心脏病等,以及热证、寒证等中医症候模型学生实验均无法重现,只能依靠老师“传授式”的课堂讲解,很难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本课程信息量大,大部分中药具有复杂而相似的药理作用,且代表药物、复方数量众多,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单味中药成分的多样性,不同成分的药理作用的复杂性,不同剂量和对不同机体状态作用的双向性以及同类中药作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使本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极易混淆。

2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实例

2.1研究对象与试验方法

2.1.1研究对象。药学专业四年制2013级28名学生,分为翻转课堂教学组及传统教学组,每组14名。

2.1.2教学内容的选题。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药理学》(彭成主编),选取第二章“中药药性”,第十五章“消食方药”,第十九章“安神方药”作为教学内容。

2.1.3传统教学法。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参与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2.1.4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法。以第十九章“安神方药”为例,实践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依据新教学法,教师通过微信群发功能推送消息,学生实现翻转课堂的知识获取。如安神方药概述是概括总结本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在文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掌握概述内容对本章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前通过公众平台将学生所需要的材料推送给学生,使学生有的放矢的安排学习时间。此外,在微信公共平台提出思考题“探讨中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开发该类新药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中药安神方药临床疗效,引导学生对中药新药开发的兴趣,强调中药在改善睡眠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除了推送必要的理论学习内容外,还需推送相关动物实验的视频和习题,学生以此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果对有些知识存在盲区,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资料,如若不能解决,可以与老师及时沟通。同时,教师可以将不同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使学生通过参考不同的问题及答案以巩固自己对知识的掌握。通过利用关键字自动回复功能将已经制作好的学习资料绑定,可以实现学生的简单回复与学习资源的自动推送,使学习资源按需分配,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与主动性。

2.2结果。分别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和测评成绩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法持肯定态度,且期末考试成绩比较显示翻转课堂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组。基于药学专业学生的中医基础理论薄弱,中药学相关知识涉猎较少等特点,本文改革教学方法,将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引入中药药理学的教学中,可以实现学生的因材施教,使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特点,自由控制学习时间和进度,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从而显著的提升了学习效果,增加了课前和课上的师生交流互动,促进了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58-64.

[2]何颖娜,刘姣,任艳青等.翻转课堂在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225-226.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4]刘爱华,刘勇兵,刘建峰.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31):107-112.

[5]吴忠良,赵磊.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4(4):121-126.

[6]代静,李雯.微信一站式化学史教学平台开发与建设的可行性研究[J].广东化工,2014,41(19):237-245.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范文6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中华典籍;翻译策略

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弱,要看这个国家对外文化的传播力。传播学中有一种理论叫“皮下注射论”,它认为一种文化一旦被其他国家所接受,就会对这个国家的人民产生理性认同,从而产生吸引力、影响力和情感上的向往。显然,一种文化的传播力越强,这种文化所在的国家就有越大的文化软实力,更能影响别国,从而在世界舞台上掌握话语权。

一、中华典籍

“中华典籍”包含两个义项,一是中国古代重要文献、书籍;二是法典、制度。中华典籍浩瀚渊博,博大精深,汇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髓,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二、典籍翻译与传播

传播即一个系统通过操纵可选择的符号去影响另一个系统,这些符号能够通过连接它们的信道得到传播,以达到一种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翻译是通过对语言符号的转换,达到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因此,传播学与翻译有着共同的特征,即信息的处理和交流。传播学关注的是如何让信息从信源到达受众,以达到传播者的目的;翻译所关注的是如何将原作者要表达的信息传达给译文读者,以达到译者的目的,二者有着相通之处。

当今社会,文化全球化加速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借鉴,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要顺应潮流,担当起了把中华文化有的内容和文化现象介绍到更多的文化中去的重任。

三、跨文化传播下的中华典籍翻译策略

典籍翻译对中国文化的推动力是毋庸置疑的。没有好的译作,中国文化何谈走出去?关于中国典籍翻译,前人已总结了一些宝贵经验,在此结合前人成果,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一)关注高校典籍翻译人才培养

翻译中国典籍,传播中华文化,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翻译精英队伍。高校作为翻译人才培养的摇篮在翻译课程设置、教学策略及考核方式三个方面都应以翻译的文化传播为目标。理想的典籍翻译课程应该包括专业基础课、通识课和专业实践课,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却忽略后两种课程。典籍翻译通识课应该针对该专业的特点开设古汉语知识,典籍文化研究,中西方文化通论,经典典籍翻译研究等课程。开设古汉语知识课,是因为典籍翻译需要精通英汉两种语言,当今英语专业大学生白话文学好的人已不多,更不用说生涩的古文。要译介中国典籍要有扎实的语言及文化功底,优秀的译者除了有良好的母语基础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古汉语专业知识。因此,要开创典籍翻译工作的新局面就得提高认识,在英语专业学生中尽快开设汉语典籍基础理论课及文化课。专业实践课要开设各类典籍翻译实训,比如:文学典籍翻译实训、哲学典籍翻译实训、艺术典籍翻译实训等。通过这些基础课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翻译动手能力,为典籍翻译奠定坚实基础。教学策略上,教师应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安排合理的教学任务。首先,要把学生放在知识的主动学习和创造者的位置上,给他们更多的典籍翻译实践机会,选择难度适中的典籍翻译材料,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换翻译结果,借鉴和吸收彼此的思想精华,然后教师再加以评价,每一次翻译活动都让学生有新的的收获,得到新的启迪。也可以找一些经典翻译段落,带领学生就其语言表达方式、译者的思维模式,修辞手法的运用、文化传达的准确度等进行深入分析,做到,一、宏观上,挖掘不同的语言在社会文化和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帮助学生构建典籍翻译的宏观思维模式;二:微观上,引导学生注重译文严谨规范,语言生动传神,以翻译出即能准确传达中国典籍文化、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译文。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上要摒弃以往一张试卷定结论的方式。采用过程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外知识积累、自主创新精神等,给出最终的考试成绩。

(二)创建合作翻译模式

若要提高中国文化典籍翻译质量,最佳的方式是英汉本族语译者之间的合作,因为,一个外国人绝对无法像对待本族语那样透彻的理解汉语文本的微妙与深奥,反之亦然。因此,将内涵丰富的中文典籍翻译成富有文学价值的英语,且达到惟妙惟肖的程度,中外译者只能同心协力,进行合作翻译,才能译出传世的经典之作,薪传海外。

(三)拓宽翻译领域

当前,中国典籍翻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国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在进一步深挖、扩充英译典籍时,人们的思想比较禁锢。一是朝代分布上,译者偏重于先秦的典籍,先秦之后的典籍关注不够。像宋明理学、陆王心学,其实里面有许多精华,被翻译的却不多。二是译作的范围关注不均,比如从哲学典籍来讲,儒家、道家文化关注多一些,而佛家、法家或阴阳家等却译者寥寥。另外,中国的文艺作品,体度法规、习俗轨制、园林建筑、中医、风水、中餐等方面的典籍都应该受到重视。总之,中国有大量的典籍精华被译者忽视,要突破思想禁锢,拓宽翻译领域,对更多的典籍进行翻译,才能使中国文化典籍全面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Nye.Joseph S. 2004.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es [M].New York:Public Affairs.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刘华文.汉语典籍英译研究导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汪榕培,王宏.中国典籍英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