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生产经营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厂生产经营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厂生产经营分析

电厂生产经营分析范文1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结构层次和模型;设计思想、关键技术、设计约束及系统特点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ystem's basic content of 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at first;It proposes the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and analyses some questions of administrative levels and models. Finally the design thought、key technology、design restriction and character of system is expatiated.

1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的不断推进,最终结果是使发电走向市场,成为竞争的主体。如何通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采集综合信息和企业内部信息及时做出合理决策,达到既保证足够的机组安全裕度,降低发电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又保证企业的目标利润,走“安全效益”型的管理道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我国发电企业必须面对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发电企业亟需开辟全新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管理机制。这种机制应该涉及到发电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运用管理的,以生产经营的过程为管理重心,强调对过程的全面控制,由定性管理转向定量管理,这就是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全面预算管理(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是依据企业决策方案的要求,对销售、生产、分配等活动确定明确的目标,并表现为预计损益表、现金预算等一整套预计的财务报表及其附表,借以预计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它既是对已经选定的各个决策方案,统一以货币形式进行综合和概括,借以总括地反映企业总体在一定期限内所应实现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同时,又要以它为依据,作进一步分解、落实,使之具体化为企业内部各层级、各单位在具体完成企业总体目标和任务中,各自应实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并以此作为它们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准绳和进行业绩评价的依据。

全面预算管理按照“目标倒逼、责任到位、闭环控制、偏差管理”的思路,在模拟和预算的基础上,据根据企业的规划和经营战略,结合电厂和电厂所处电网的实际情况,制定全厂全年主要目标(利润、上缴、电量、费用、指标、燃料成本等),、合理地制定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生产经营中各种资源消耗指标和费用开支指标,并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直至落实到班组(或个人),实行目标责任考核。系统通过及时统计各相关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情况,并给出与计划指标或预测指标的差异,加强过程控制,对脱离目标的不利差异及时分析,采取纠正措施,以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受控状态,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全面预算管理包括量本利管理子系统、费用管理子系统、指标管理子系统、综合计划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燃料管理子系统、设备可靠性管理等七个子系统。它以全面预算为龙头,以成本管理与辅助决策为核心,以过程控制为手段,以管理会计与数据挖掘技术为支撑;强调过程与控制,强调绩效度量与整体最优,强调企业信息实时共享。通过全面预算信息管理系统在发电企业的有效推展,可促进发电企业组织扁平化,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推进企业经营管理数据库与生产数据库的形成与挖掘运用;抓紧企业成本管理与辅助决策支持这两条核心流程;实施“低成本战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系统总体构架

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关键要抓住系统层次结构图的设计(即子系统的划分)。因此,为提高系统软件的生命力,应抛开企业具体的组织机构,以“过程集成”的方式,以业务过程为主线,采用“高内聚,低耦合”的架构规划思想。

全面预算管理是电厂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电厂的高层(决策层:对汇集的数据进行基于预算控制的综合分析和挖掘,主要包括成本分析、财务分析、资产分析、电能报价支持等)、中层(管理层:汇集、整理、控制数据,对分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完成相应工作及管理流程预算控制等)、基层(执行层:处理各类日常事物,产生数据并在环节间传递,进行单个环节或局部的分析)共同参与。根据ERP和MRP思想,以企业管理数据和生产实时数据为两个数据中心,以企业成本管理和辅助决策支持为核心流程,建立涵盖企业利润成本电量、固定资产、指标管理、费用管理、设备管理、运行管理、燃料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覆盖全厂生产和经营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机信息系统。整个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将来要与财务会计以及集团公司的ERP进行整合,共享资源。

全面预算管理第一期开发的六个子系统既是互相独立又互相关联系统,设备可靠性管理子系统是对这六个子系统效果的综合评价。各个系统之间的主要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核心功能模型如图2所示:

3 系统设计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是电厂经营管理的龙头,它直接关系到全年发电量、利润、发电成本的完成。它由全面预算编制、全面过程控制、全面分析三部分组成。它要求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由决策层(厂级),管理层(部级)、执行层(班级)三级控制,对实行成本战略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目标如下:

1)以ERP管理思想和业务流程重组理念为基础,构筑覆盖企业经营活动的企业信息网,建立满足企业管理需求的软件系统;

2)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指导,制定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控制程序和管理标准,实施P(计划)、D(实施)、C(检查)、D(改进)循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控制;

3)应用管理会计的原理和方法,实施各项生产经营指标的分析、监督和考核工作中;

4)推行“目标倒逼、责任到位、闭环控制、偏差管理”的思想;贯彻实施“低成本战略”管理思想;体现事先计划的正反预测及过程监督与控制的管理思想;进行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资源消耗管理的思想;推行精益生产和经营同步协调的思想;体现经营管理的精细管理、超前控制和动态管理思想;推行全员化和全日制管理思想;

5)结合电厂的企业特点,开发建设成具有特色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发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创行业典型;

6)结合中国电力行业的改革发展趋势与目前的现状,确保电厂的信息管理与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促进电厂发展战略规划的落实和生产经营总目标的实现,推动电厂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7)通过系统提供诸如生产经营情况、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可用性等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提高信息资源流通速度和共享程度,达到纵向强化职能管理,横向加强综合协调的目标,为领导和决策层及时提供需要的信息和辅助决策手段;

8)在设计开发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将充分借鉴和消化吸收国内外管理软件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实现技术,如:计划与控制、ERP、MRPⅡ、成本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建立以全面预算为龙头的化管理机制,实现管理模式、方法、手段的全面提升;

9)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生产安全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实现企业物流、工作流、资金流、控制流的集成,建成开放性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电厂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企业的发展培养现代化的人才。配合发电企业贯彻实施“低成本战略”,把经营管理提高到精细管理、超前控制和动态管理的高级层次;实现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预算决策,提供全面的事前计划与预测(正向与反向),全面事中控制和全面事后考核、分析手段;实现对各项责任目标的分解、考核奖惩与分析总结,提高全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与各相关业务系统紧密结合,实现电厂对实际成本的控制和核算,为实现竞价上网提供发电实时成本。

10) 体现自、自适应的管理:通过预算管理系统把流程处理的知识固化形成相应的文件包,支撑企业的;利用预算把隐形知识(经验、技术、处理问题的能力)变成显性知识,纳入知识库管理;通过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潜移默化,增加企业战斗力。

11) 体现知识管理:发电企业知识就是嵌入在发电企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与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协作性核心竞争力。发电企业知识管理的包括:设备知识库(体系、标准、规程、制度、状态、维护、缺陷)、运行知识库(安全性、可靠性、可调性、性、燃烧优化、计划调度)、供需链知识库(物流预测、供应商评估、电力市场预测、同行及合作伙伴)、经营知识库(目标、预算、指标、费用体系、人力)。通过闭环的预算流程积累的定额、指标、预算等知识能够为未来更加准确的预测和制定预算提供帮助。

12) 实现六个整合:

战略规划、业务计划、财务预算和业绩评价的整合;

战略层、经营层、作业层三层组织机构协调流程的整合;

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互为支持的整合;

计划体系、目标体系、指标体系、报表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从“出题”、“解题”到“评分”的整合;

预算从制定、调整到考核评价周而复始的整合;

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的整合

4 总体设计思路

在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将先进的ERP管理思想与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和控制流有机统一,确立以成本为中心、效益为目标,紧紧围绕市场、效益和利润来经营和管理电厂的思想,建立以全面预算管理为龙头的信息系统。

从业务实现角度讲,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业务数据的采集(收集)、录入、分类、存档、统计、分析、优化、预警、控制等处理,采取以下实现措施保证系统实用化:

全面预算管理采用节点树,以利润和发电成本为树根,以经济技术指标和费用为两个分支,层层分解,一级保一级,确保低成本目标管理的实现。

及时统计:生产经济技术指标通过实时系统及时统计;费用的发生随着生产过程的进行及时发生并反映到机系统中,及时统计分析;与生产经营管理有关的数据信息根据需要及时产生,并到达指定的地点。

整理分类:对生产及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无序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去粗取精,并根据需要将信息及时传递到指定的场所。

及时查询:根据需要及时提供所需的任何时段的信息。

偏差分析:对预测和计划值与实际值的差异进行自动的统计整理和分析。

超限预警和超预算控制:对达到报警界限的指标给出预先警示;对超过使用额度的费用实施不予接收,达到对指标的超限预警和超预算控制。

工作流转:通过对指标、费用及各管理流程的规范和规定,实现各工作流程的自动流转,并提供工作及时性的统计分析结果。

安全保密:根据各类人员的岗位需要和权限范围,对需要的信息实施严格的保密。

各种比较:提供同期、同类、同事件等的比较和分析。

工作提示:系统自动向相关人员提示和提醒当前需要处理工作。

从计算机实现角度讲,为了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先进性、可维护性、适应性、实用性,特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下:

系统采用模块化体系结构,采用功能组态技术、流程组态技术、界面组态技术、报表定制技术、多级权限定制技术等,提高软件的开放性、扩充性、可维护性、实用性以及先进性;

采用面向对象分析技术,提高软件的扩充性和可适应性;

运用组件技术,提高软件的复用率;

采用三层次(C/S/S和B/S)架构技术开发软件,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及异构数据库的适应性;

运用工作流自动推进技术,提供待处理工作的主动提示功能,推动工作进展;

采用分布式关系数据库Oracle、DB2以及第四代开发工具Delphi,为用户提供人性化图形交互界面;

基于自适应体系架构的平台技术,支持第三方应用系统挂接;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知识的加工与抽取;

DL-PASA平台:主要包括DL-PASA-AIE应用集成环境、DL-PASA-WFM工作流组态工具、DL-PASA-RPTM报表组态工具、DL-PASA-FCM功能组态工具、DL-PASA-UIM界面组态工具、DL-PASA-SM权限组态工具、DL-PASA-REAL实时数据组态工具等;

通过对电厂已有MIS和电厂未来MIS的规划的统一考虑,提供友好数据接口,保留与未来系统接口;

运用面向对象技术,提高代码的重用程度,规范代码管理;

通过设计文档将传统的分析设计方法与面向对象开发语言有机结合,采用规范文档管理,规范项目管理,降低项目开发风险;

提供专用系统维护功能模块,提供权限控制的统一解决方案,将数据权限控制到字段级;

提供审批流转组态及定制功能,提供工作提示功能,推动工作进展;

提供界面部分组态功能,提高软件适应性;

将业务功能分析与软件维护功能分开处理,使分析任务单一化;

采用功能最小化的对象分析设计,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事前进行开发方法和模式规划,提高项目开发的可控性;

采用通用模板设计,统一软件风格,提高开发效率。

5 系统设计约束

在为电厂设计解决方案中,需要全面考虑电厂已有的环境以及将来的发展规划和对系统的要求:

电厂是安全性要求很高的企业,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对其现有的安全运行规程的支持;

电厂对生产数据的实时性要求很高,设计时应充分予以考虑;

系统需要实现业务数据的采集(收集)、录入、分类、存档、统计、分析、优化、预警、控制等基本处理;

采用电厂现有MIS运行环境:服务器为IBM RS6000小型机,操作系统为RS6000 AIX,数据库采用分布式关系数据库DB2,以光纤通道为主干,一级交换机为155MD 3COM CB7000 ATM,二级交换机为10/100M 3COM CB3000;

系统界面需要清晰、友好、易操作以及图形化;

开发过程中用户需要参与开发方的开发工作(合作开发);

提供友好数据接口,全面考虑整个企业信息的数据接口以及相关数据的流向和流量等交互问题,保留与未来系统的数据关联;

提供安全、可靠的系统控制;

提供开放、实用、可扩充、维护性好的系统;

用户与开发方共同享有版权;

开发方需要提供后期技术支持和维护。

6 系统特点

配合发电企业贯彻实施“低成本战略”,把经营管理提高到精细管理、超前控制和动态管理的高级层次;

实现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预算决策,提供全面的事前计划与预测(正向与反向),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分析手段;

实现对各项责任目标的分解、考核奖惩与分析,提高全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与各相关业务系统紧密结合,实现企业对实际成本的控制和核算,为企业实现竟价上网提供实时成本;

系统实际涉及生产经营的全方位和各流程,系统及时统计各生产经营任务的执行情况、完成情况及差异,为管理提供实时、准确和有效的信息;

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以管理为手段,以生产安全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实现企业物流、工作流、资金流、控制流的集成;

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全员化和全日制管理。

参考:

电厂生产经营分析范文2

摘要:本文概述了电厂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提出了电厂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结构层次并分析了各层次模型的问题,然后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关键技术、设计约束及系统特点。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结构层次和模型;设计思想、关键技术、设计约束及系统特点

1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的不断推进,最终结果是使发电企业走向市场,成为竞争的主体。如何通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采集综合信息和企业内部信息及时做出合理决策,达到既保证足够的机组安全裕度,降低发电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又保证企业的目标利润,走“安全效益”型的管理道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我国发电企业目前必须面对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发电企业亟需开辟全新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管理机制。这种机制应该涉及到发电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以生产经营的过程为管理重心,强调对过程的全面控制,由定性管理转向定量管理,这就是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全面预算管理(ComprehensiveBudgetManagement)是依据企业决策方案的要求,对销售、生产、分配等活动确定明确的目标,并表现为预计损益表、现金预算等一整套预计的财务报表及其附表,借以预计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它既是对已经选定的各个决策方案,统一以货币形式进行综合和概括,借以总括地反映企业总体在一定期限内所应实现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同时,又要以它为依据,作进一步分解、落实,使之具体化为企业内部各层级、各单位在具体完成企业总体目标和任务中,各自应实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并以此作为它们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准绳和进行业绩评价的依据。

全面预算管理按照“目标倒逼、责任到位、闭环控制、偏差管理”的思路,在模拟和预算的基础上,据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结合电厂和电厂所处电网的实际情况,制定全厂全年主要目标(利润、上缴、电量、费用、经济指标、燃料成本等),科学、合理地制定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生产经营中各种资源消耗指标和费用开支指标,并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直至落实到班组(或个人),实行目标责任考核。系统通过及时统计各相关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情况,并给出与计划指标或预测指标的差异,加强过程控制,对脱离目标的不利差异及时分析,采取纠正措施,以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受控状态,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全面预算管理包括量本利管理子系统、费用管理子系统、指标管理子系统、综合计划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燃料管理子系统、设备可靠性管理等七个子系统。它以全面预算为龙头,以成本管理与辅助决策为核心,以过程控制为手段,以管理会计与数据挖掘技术为支撑;强调过程与控制,强调绩效度量与整体最优,强调企业信息实时共享。通过全面预算信息管理系统在发电企业的有效推展,可促进发电企业组织扁平化,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推进企业经营管理数据库与生产数据库的形成与挖掘运用;抓紧企业成本管理与辅助决策支持这两条核心流程;实施“低成本战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系统总体构架

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关键要抓住系统层次结构图的设计(即子系统的划分)。因此,为提高系统软件的生命力,应抛开企业具体的组织机构,以“过程集成”的方式,以业务过程为主线,采用“高内聚,低耦合”的架构规划思想。

全面预算管理是电厂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电厂的高层(决策层:对汇集的数据进行基于预算控制的综合分析和挖掘,主要包括成本分析、财务分析、资产分析、电能报价支持等)、中层(管理层:汇集、整理、控制数据,对分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完成相应工作及管理流程预算控制等)、基层(执行层:处理各类日常事物,产生数据并在环节间传递,进行单个环节或局部的分析)共同参与。根据ERP和MRP思想,以企业管理数据和生产实时数据为两个数据中心,以企业成本管理和辅助决策支持为核心流程,建立涵盖企业利润成本电量、固定资产、指标管理、费用管理、设备管理、运行管理、燃料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覆盖全厂生产和经营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整个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将来要与财务会计以及集团公司的ERP进行整合,共享资源。

全面预算管理第一期开发的六个子系统既是互相独立又互相关联系统,设备可靠性管理子系统是对这六个子系统效果的综合评价。各个系统之间的主要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核心功能模型如图2所示:

3系统设计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是电厂经营管理的龙头,它直接关系到全年发电量、利润、发电成本的完成。它由全面预算编制、全面过程控制、全面总结分析三部分组成。它要求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由决策层(厂级),管理层(部级)、执行层(班级)三级控制,对实行成本战略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目标如下:

1)以ERP管理思想和业务流程重组理念为基础,构筑覆盖企业经营活动的企业信息网,建立满足企业管理需求的应用软件系统;

2)结合电厂的企业特点,开发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发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创行业典型;

3)应用管理会计的原理和方法,实施各项生产经营指标的分析、监督和考核工作中;

4)推行“目标倒逼、责任到位、闭环控制、偏差管理”的思想;贯彻实施“低成本战略”管理思想;体现事先计划的正反预测及过程监督与控制的管理思想;进行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资源消耗管理的思想;推行精益生产和经营同步协调的思想;体现经营管理的精细管理、超前控制和动态管理思想;推行全员化和全日制管理思想;

5)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指导,制定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控制程序和管理标准,实施P(计划)、D(实施)、C(检查)、D(改进)循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控制;

6)结合中国电力行业的改革发展趋势与目前的现状,确保电厂的信息管理与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促进电厂发展战略规划的落实和生产经营总目标的实现,推动电厂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7)通过系统提供诸如生产经营情况、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可用性等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提高信息资源流通速度和共享程度,达到纵向强化职能管理,横向加强综合协调的目标,为领导和决策层及时提供需要的信息和辅助决策手段;

8)在设计开发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将充分借鉴和消化吸收国内外管理软件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实现技术,如:计划与控制、ERP、MRPⅡ、成本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建立以全面预算为龙头的现代化管理机制,实现管理模式、方法、手段的全面提升;

9)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生产安全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实现企业物流、工作流、资金流、控制流的集成,建成开放性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电厂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企业的发展培养现代化的人才。配合发电企业贯彻实施“低成本战略”,把经营管理提高到精细管理、超前控制和动态管理的高级层次;实现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预算决策

,提供全面的事前计划与预测(正向与反向),全面事中控制和全面事后考核、分析手段;实现对各项责任目标的分解、考核奖惩与分析总结,提高全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与各相关业务系统紧密结合,实现电厂对实际成本的控制和核算,为实现竞价上网提供发电实时成本。

10)体现自学习、自适应的企业管理:通过预算管理系统把流程处理问题的知识固化形成相应的文件包,支撑企业的发展;利用预算分析把隐形知识(经验、技术、处理问题的方法能力)变成显性知识,纳入知识库管理;通过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潜移默化,增加企业战斗力。

11)实现六个整合:

战略规划、业务计划、财务预算和业绩评价的整合;

战略层、经营层、作业层三层组织机构协调流程的整合;

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互为支持的整合;

计划体系、目标体系、指标体系、报表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从“出题”、“解题”到“评分”的整合;

预算从制定、调整到考核评价周而复始的整合;

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的整合

12)体现知识管理:发电企业知识就是嵌入在发电企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与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协作性核心竞争力。发电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设备知识库(体系、标准、规程、制度、状态、维护、缺陷)、运行知识库(安全性、可靠性、可调性、经济性、燃烧优化、计划调度)、供需链知识库(物流预测、供应商评估、电力市场预测、同行及合作伙伴)、经营知识库(目标、预算、指标、费用体系、人力)。通过闭环的预算流程积累的定额、指标、预算等知识能够为未来更加准确的预测和制定预算提供帮助。

4总体设计思路

在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将先进的ERP管理思想与中国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和控制流有机统一,确立以成本为中心、效益为目标,紧紧围绕市场、效益和利润来经营和管理电厂的思想,建立以全面预算管理为龙头的信息系统。

从业务实现角度讲,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业务数据的采集(收集)、录入、分类、存档、统计、分析、优化、预警、控制等处理,采取以下实现措施保证系统实用化:

全面预算管理采用节点树,以利润和发电成本为树根,以经济技术指标和费用为两个分支,层层分解,一级保一级,确保低成本目标管理的实现。

及时统计:生产经济技术指标通过实时系统及时统计;费用的发生随着生产过程的进行及时发生并反映到计算机系统中,及时统计分析;与生产经营管理有关的数据信息根据需要及时产生,并到达指定的地点。

整理分类:对生产及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无序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去粗取精,并根据需要将信息及时传递到指定的场所。

及时查询:根据需要及时提供所需的任何时段的信息。

偏差分析:对预测和计划值与实际值的差异进行自动的统计整理和分析。

超限预警和超预算控制:对达到报警界限的指标给出预先警示;对超过使用额度的费用实施不予接收,达到对指标的超限预警和超预算控制。

工作流转:通过对指标、费用及各管理流程的规范和规定,实现各工作流程的自动流转,并提供工作及时性的统计分析结果。

安全保密:根据各类人员的岗位需要和权限范围,对需要的信息实施严格的保密。

各种比较:提供同期、同类、同事件等的比较和分析。

工作提示:系统自动向相关人员提示和提醒当前需要处理工作。

从计算机实现角度讲,为了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先进性、可维护性、适应性、实用性,特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下:

系统采用模块化体系结构,采用功能组态技术、流程组态技术、界面组态技术、报表定制技术、多级权限定制技术等,提高软件的开放性、扩充性、可维护性、实用性以及先进性;

采用面向对象分析技术,提高软件的扩充性和可适应性;

运用组件技术,提高软件的复用率;

采用三层次(C/S/S和B/S)架构技术开发应用软件,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及异构数据库的适应性;

运用工作流自动推进技术,提供待处理工作的主动提示功能,推动工作进展;

采用分布式关系数据库Oracle、DB2以及第四代开发工具Delphi,为用户提供人性化图形交互界面;

基于自适应体系架构的平台技术,支持第三方应用系统挂接;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知识的加工与抽取;

DL-PASA平台:主要包括DL-PASA-AIE应用集成环境、DL-PASA-WFM工作流组态工具、DL-PASA-RPTM报表组态工具、DL-PASA-FCM功能组态工具、DL-PASA-UIM界面组态工具、DL-PASA-SM权限组态工具、DL-PASA-REAL实时数据组态工具等;

通过对电厂已有MIS和电厂未来MIS的规划的统一考虑,提供友好数据接口,保留与未来系统接口;

运用面向对象技术,提高代码的重用程度,规范代码管理;

通过设计文档将传统的分析设计方法与面向对象开发语言有机结合,采用规范文档管理,规范项目管理,降低项目开发风险;

提供专用系统维护功能模块,提供权限控制的统一解决方案,将数据权限控制到字段级;

提供审批流转组态及定制功能,提供工作提示功能,推动工作进展;

提供界面部分组态功能,提高软件适应性;

将业务功能分析与软件维护功能分开处理,使分析任务单一化;

采用功能最小化的对象分析设计,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事前进行开发方法和模式规划,提高项目开发的可控性;

采用通用模板设计,统一软件风格,提高开发效率。

5系统设计约束

在为电厂设计解决方案中,需要全面考虑电厂目前已有的环境以及将来的发展规划和对系统的要求:

电厂是安全性要求很高的企业,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对其现有的安全运行规程的支持;

电厂对生产数据的实时性要求很高,设计时应充分予以考虑;

系统需要实现业务数据的采集(收集)、录入、分类、存档、统计、分析、优化、预警、控制等基本处理;

采用电厂现有MIS运行环境:服务器为IBMRS6000小型机,操作系统为RS6000AIX,数据库采用分布式关系数据库DB2,网络以光纤通道为主干,一级交换机为155MD3COMCB7000ATM,二级交换机为10/100M3COMCB3000;

系统界面需要清晰、友好、易操作以及图形化;

开发过程中用户需要参与开发方的开发工作(合作开发);

提供友好数据接口,全面考虑整个企业信息的数据接口以及相关数据的流向和流量等交互问题,保留与未来系统的数据关联;

提供安全、可靠的系统控制;

提供开放、实用、可扩充、维护性好的系统;

用户与开发方共同享有版权;

开发方需要提供后期技术支持和维护。

6系统特点

配合发电企业贯彻实施“低成本战略”,把经营管理提高到精细管理、超前控制和动态管理的高级层次;

实现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预算决策,提供全面的事前计划与预测(正向与反向),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分析手段;

实现对各项责任目标的分解、考核奖惩与分析总结,提高全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与各相关业务系统紧密结合,实现企业对实际成本的控制和核算,为企业实现竟价上网提供实时成本;

系统实际涉及生产经营的全方位和各流程,系统及时统计各生产经营任务的执行情况、完成情况及差异,为管理提供实时、准确和有效的参考信息;

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生产安全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实现企业物流、工作流、资金流、控制流的集成;

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全员化和全日制管理。

参考文献:

电厂生产经营分析范文3

关键词:火电厂 生产 统计 管理 系统

火电厂企业主要运营电力资源,它为广大社会提供充足的电力能源,但是,上网电价几度下调,电量指标长期不足,发电企业盈利空间减少。为了保持合理的成本效益比率,火电厂企业要从计划“龙头”抓起,从统计管理抓起,用计划与统计的并行结合,相辅相成,为火电企业提供科学系统的计划统计方法,为火电厂企业的决策层提供有力的计划性依据,保证火电厂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1 当前火电厂企业的生产统计管理现状

火电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转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火电厂企业的生产统计管理也呈现出其弱化的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生产统计内容与方法滞后而缺乏应变性。在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沿袭之下,生产统计的功能注重于“唯上”,只作为向上级汇报的报表形式,在生产统计的内容上仅仅体现出产品产量和资产规模等,而涉及火电厂的生产质量、经济效益与竞争性指标的统计内容偏少,这使得传统的生产统计显现于记录与汇总阶段,而缺乏对市场反应的多变,对与火电厂企业相关的市场变化反应不灵敏,无法体现生产统计对火电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预测与决策性的作用。

1.2 生产统计中的成本管理控制意识淡薄。由于生产统计的传统附属性地位,它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不成为管理考虑的范畴,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上级指定的任务即可,火电厂企业在多年的运行当中,没有运用生产统计进行成本控制的管理意识,也没有精打细算的经济市场竞争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力和有效的管理手段。

1.3 计划统计系统的开发缺乏可度量性。在传统的计划统计方法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开发规范,使统计文档的编排随意而散乱,缺乏规范化,致使整个开发过程不可控,难以进行精确的计量和预测。还有一些相对静态的功能,如:基础数据的录入、基础数据的简单统计等,其功能还是过于简单化,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2 火电厂企业进行生产统计指标管理的策略性分析

2.1 强化管理决策层的生产计划统计概念。首先,要进行火电变革意识下的概念转变,突出生产计划统计的独立,转变过去单纯向上级汇报的形式转为对火电厂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从附属的地位和职能转为独立性的地位和辅助管理职能,通过对市场经济的把握与分析,预测市场运行变化情况,进行辅的生产计划统计,从传统的“后台”走向“前台”,为微观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

2.2 增强火电厂企业的成本控制理功能。在诡谲变幻的市场风云里,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多端,企业内部的经营环境也在时刻发生改变,为了应付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立足于市场,火电厂企业就要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清醒自己的头脑,不依赖于计划任务,用自己的成本控制来增强竞争力,加强生产计划统计的各项指标的辅助,将成本控制纳入生产统计考核范畴,用科学系统的生产成本控制理论,来指导火电厂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2.3 构建科学、全面而高效的综合计划管理系统。要建立闭环式的综合计划管理控制系统,将计划与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加强火电厂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从七个模块的内容对综合计划管理系统进行构建,这些模块相互依存,互相联系,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为火电厂企业的生产统计管理服务。

①整个系统的维护模块,它对火电厂企业的计算机用户进行权限设定,普通的用户只能进入查询、申请等界面,而特殊的系统用户则可以进入系统,进行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与运行设定。该模块对系统的初始化进行定义,并对统计指标进行分解与组合。

②综合计划模块。它对火电厂企业内部的各项子专业系统进行数据审核与汇总,在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报表填报,然后再根据火电厂企业的具体运行情况,进行平衡与调节,完成计划的上报与分解和下达任务。

③数据接受与采集模块。这是一项基础数据的录入基础模块,它负责接受上级的计划指示,同时根据火电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录入,完成基础信息的建设工作。

④综合统计模块。在上述模块的基础录入数据的构架之上,用该模块进行月度、季度和年度的分项与综合性报表,从各分项报表的内容中掌握计划的完成情况,并最终进行统一的汇总处理,以实现对外界的统一统计口径。

⑤经济活动分析模块。用综合统计的分项与汇总结果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再执行相关的计算程序,以柱形图表或数据的直观表达方式,多维化地体现火电厂企业的各生产统计指标的完成情况,准确而具体地为管理决策层提供统计数据支撑。

⑥分析预测模块。该模块主要是通过经济活动分析,从而对市场形势之下的统计指标分析和预测,采用其中关键的重要预测值,为火电厂企业进行未来的预测支持。

⑦数据上报及模块。根据上级行业部门的要求,必须按期对企业的生产计划统计报表进行上报,并进行公开化的统计信息查询工作。

3 结束语

火电厂企业事关重要能源,其电力资源的服务性高低程度决定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火电厂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生产计划指标统计的重要性,用统计中的成本控制计划来提高企业的成本效益比率,在经济生产运营活动中,运用科学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构建统合计划管理系统,通过对生产计划和统计的预测性分析,进行统计数据的数字化录入与查询,用各分项的统计报表控制和汇总的统计报表,实现火电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完整化,用开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满足火电厂企业日益复杂的计划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曹彦玲.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统计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3).

[2]霍丽敏,崔和瑞.火力发电厂成本管理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05).

电厂生产经营分析范文4

关键词:火电厂 经济管理 成本 利润

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让火电厂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对于火电厂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火电厂实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就是促进这一目标实现的有利途径之一。

一、火电厂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目标

(一)以经营指标为中心,统一生产、经营指标体系

想要让火电厂明确最大化的经营利润追求目标,首先要让火电厂有一个能够让生活指标同经营指标相互紧密联系起来的指标体系。在《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中,主要是统计计算以及评价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其中没有任何一项货币化指标的存在,全部都是技术性的指标,通过这样的标准来对火电厂指标管理工作加以引导,必定会导致生产人员过于追求技术效率,却忽视最大化利润[1]。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想要让企业管理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还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建立出生产、经营指标相互联系的体系,首先就应该将利润总额放置在企业的主要经营指标上。等待明确了这一点后,才可以将利润总额作为其中心,有计划、分层次的建立出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各项指标的分析来对成本与收入产生影响,最终通过指标的变化,对实际的利润产生影响。

考虑到火电厂各个系统和指标在调整上都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对于任何一项指标调整结果都需要经过综合分析之后才可以将其对利润产生的影响确定下来。但是在这一个方面的研究上还欠缺成熟的理论与系统的方法,现有的火电厂的生产过程都偏向于技术分析,片面地追求技术高效率。所以,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火电厂急需一套以追求最大化利润为目标、以经济学理论作为指标、以技术分析作为基础的理论与方法来指导火电厂正常的生产与经营,而这样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二)建立经营和生产统筹的管理体系

目前,大部分火电厂在指标管理上都缺少对生产、经营进行综合协调的管理部门。在指标管理上依然偏向于供电耗煤以及发电量。不仅电厂如此要求,其余的发电公司也是要求如此。所以,在管理上,就应该加强利润方面的管理。

在经营环节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需要有一个部门统筹生产指标和经营指标,在具体的管理环节,应该紧紧围绕利润来制定企业各项技术措施和管理目标,这离不开火电厂管理体系的创新与整合。

在生产中,根据利润最大化目标为主,要求生产人员不仅要将传统的思想方式加以改变,同时,还应该掌握一定的经济知识基础,能够对火电厂经营指标在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做好详细的分析。但是,想要所有的生产人员都能够掌握这一点是不现实的,并且如果不追求最低的供电煤耗,生产人员就会出现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在各个系统运行、生产设备状态运行、煤电的价格上也是经常出现变化,只有根据实际的市场经济条件,比较技术经济,才能够确保火电厂的生产能够满足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二、注重节能降耗,增加发电利润,合理降低发电成本

(一)降低火电厂的成本消耗

1、降低燃料成本

众所周知,煤炭是火电厂消耗量最大的资源之一,其燃料成本占据中成本的60%以上,其消耗的成本也最大[2]。如果锅炉燃烧效率和燃料的消耗直接受到煤炭质量的好坏的影响,煤炭质量不过关,那么就会增大锅炉的自我消耗,增加燃料消耗量。因此,做好燃料的有效管理,就是火电厂走出节能的第一步,并且做好燃料的控制以及后续流程的控制对于降低燃料成本也同样重要。

2、节油和节水

在当前火电厂的成本消耗中,水资源消耗、燃油消耗占据了重要位置。第一,就燃油消耗来看,通过有效的运用锅炉节油技术,合理进行改造,适当节约成本,可以适当地降低各项耗油以及非计划性用油。另外,火电厂生产变动成本中,水费也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想要从根本上节约成本开支,就需要合理运用国家各项有利的方针政策;从火电厂角度出发,就需要控制好内部的节水,强调废水的再利用。站在火电厂职工的角度上,应当做好水费征收方式的合理制定,提升每一个职工的节水成本意识,以此来节约水资源,同样也是有效途径。

(二)强化固定成本管控,避免期间费用浪费

1、运用并控制固定成本中的制造费

在整个成本控制过程中,固定成本的制造费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加强维修费用管理、控制技术改造,就可以将固定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加以控制。另外,火电厂还应该将自我工作能力提升,抵制出现随意浪费成本的现象出来,更好地为火电厂的发展节约成本。

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融资

对于火电厂的发展来说,融资的作用不容忽视。一般而言,火电厂在融资上可以选择多市场、多渠道、多主体的方式,筹措营运所需的资金,做好资产负债率的控制,确保财务的安全。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只有充分地结合发电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的预测各种可能因素,合理地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和资金预案,做好经营风险的防范,才能确保经济的安全性。

3、有效控制日常办公费用和成本

对火电厂的日常工作与管理控制费用而言,主要包含了火电厂的办公费、车辆使用费、差旅费等。一般来说,只要做好日常办公费用与成本的控制,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与操控手段,也有利于成本的节约与降低。

三、结束语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之下,火电厂必然会走向市场,必然会面临市场竞争,只有追求最大化的利润,才能够让企业保持强大生命力,这就需要我们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火电厂经营管理思路进行分析、探究、验证,为火电厂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电厂生产经营分析范文5

关键词:全面预算;电厂;探讨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追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实现经营计划和财务管理的完美结合,将控制标准作为基础,以现金流量管理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持。在既定政策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调整,最终实现政策的有效落实。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意义

以企业决策方案为要求,明确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价值,其主要表现是以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以及资产预算表等多种财务报表为基础,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进行预测。其不但能够对不同决策方案通过货币的方式进行综合和分析,从而准确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所实现的目标和基本任务。与此同时,其能够以上述分析为基础,进一步对政策进行分解和落实,并以此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业绩评估的重要依据。

二、对于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对于电力企业资源配置优化的基本需求

对于单个电力企业来说,对有限的资源在不同部门和用途中进行合理规划,对涉及到企业目标利润的相关活动进行有效连接,从而将影响目标利润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潜能发挥到最大。而该种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科学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为基础,形成集系统、战略、人本理念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通过对电力企业不同部门业务和资金以及信息的科学整合和分配以及控制等,进一步明确权利的分配,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作业过程的高度协协调,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的持续性改善和价值的不断增长。

(二)开展电力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需求

作为联系公司战略和经营绩效的重要方式,全面预算管理不但能够对既定战略通过预算的方式进行固化和量化,更能够通过协调价值链、供应链以及作业链之间的关系,保证电力企业战略方针的贯彻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电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需求

伴随着产权结构的不断变化,电力企业的投资主体已经展现出了较强的多元化特征,经营者对于企业的控制和规划已经从之前的利润预算转变为当前的业务和资金预算,最终扩展到资产负债和现金流量预算管理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但能够为出资人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监督平台,更能够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科学考量和评价,最终形成有效的奖惩制度。

(四)电力行业自身运营特点的基本需求

当前供电企业都是以成本为基点开展企业的预算管理,电力企业的市场价格其实是由政府部门主管制定的,电力销售价格较为稳定,而供电企业要想获得自身所期待的利益收益,则必须在目标利润确定之后,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通过全局考虑,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浪费和低效率问题予以剔除。选择最为合适的方式降低决策的基本风险,确保企业的基本行为能够符合市场的客观性需求,更需要提升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

三、电厂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性质

当前政府和行政单位所使用的预算管理绝大多数都是以单项和大金额开支为主要管理对象,通过另计预算能够极大地节约经费投入数量。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准确发现,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电厂政府部门和商业部门两者之间会存在极大地差别。相对于普通企业,电厂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具有以下几种特点:1.通过生产经营的角度进行分析,因为电厂的产品不能进行大量存储,因此不会存在成品存货的基本问题。2.通过费用开支方面分析,电厂的支出主要是燃料费和人工费以及水费等多种固定费用,因为不存在新产品的开发,所以基本不存在投资决策。3.电厂的经营生产是连续性作业,因此预算管理也必须保证自身的连续性。4.电厂生产具有极强的目标性,因此要求其能够充分按照目标开展管理,并促使目标的实现。建立电厂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对电厂业务和预算以及现行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性质形成充分了解,从而确保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电厂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存在的相关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较为薄弱

虽然当前的绝大多数电力企业已经形成了相关政策,对电厂中各种费用的支出也会进行必要调查,但是各电厂都存在上报数据资料不健全和不准确的现象,各项定额资料陈旧,难以准确反映电厂的具体情况的修正系数和指标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其所形成的数据远远不能满足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所必须的相关支持。另外,受到管理体系和历史原因的共同影响,少数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对于成本项目核算的相关内容缺乏统一性,相同指标的可比性较差,上述因素已经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和统一化管理造成了极大的限制作用。

(二)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机制存在的缺陷

在当前的电力企业中尚未形成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考核办法,与之对应的考核机制也尚未形成。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应为尚未形成预算标准考核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以最终的考核结果为基础进行奖惩时也会产生较多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被考核方往往会可以规避主观方面因素,更多的强调客观因素对活动绩效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作用。而对于考核方来说,常常会加入大量个人感情因素完成考核工作,此时所进行的考核工作更多流于形式,难以发挥自身的基本价值。

(三)电力企业员工的全面预算理念

必须进行调整当前的电力企业职工普遍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是公司高层管理的指令性工作,其对于该项工作所能够产生的巨大价值的认知还有待提升,少量职工甚至将其看作日常工作的负担,常常会以消极的态度应对,少量领导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应有的组织领导和平衡协调作用。在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因为缺乏应有的应变措施和调节方式,使得全面预算工作难以发挥作用。此外,在少量基层领导的认识中,认为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为了对基层企业进行控制,因此在主观意愿上并没有形成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最终使得该项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

五、电厂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结构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以利润和成本以及电量子系统为核心,以费用子系统和指标子系统为主线,以物资和燃料以及设备的可靠性为重要支撑,在对所有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的同时,对电厂的销售和生产以及分配等多种经营管理活动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以及事后总结分析进行预算和计划,最终以此为引导,带动全产的日常生产和经营。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核心便是费用子系统和指标子系统,其在整个系统中将会发挥连接上下的基本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费用和指标两个重要指标向下收集物资燃料以及多种子系统的相关数据,经过汇总之后向上级利润和成本以及电量子系统提交,最终使之成为电厂多种数据预算的基础支持。另外,通过上述两方面数据的收集,能够实现综合计划系统对于年度和阅读预算指标和预算费用的分层核算,进而实现从计划管理层面对电厂的全面化跟踪和管理控制。通过对上述两种因素的灵活分类和设置,能够实现电厂管理层对于费用和指标的管理需求,与此同时将费用和指标的基本要求,按照电厂的管理要求全面而深入的分配到物资和燃料等多种基础支撑系统的实际业务过程中,进而达到从业务管理上对电厂进行全面跟踪和控制的基本需求。

六、对于电力企业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议

(一)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

在此过程中应当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性资料,其主要包括对于指标清册的完善,促使成本清册的标准化建设,最终促使价格清册的形成等,其属于预算模型和多种标准建设的基础,更是编制和实施全面预算的必备条件。此外,强化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审计工作,在公司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审计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的整体素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巨大作用,积极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审计工作中,加强信息渠道的建设,不断完善多种内部控制体系,提升日常管理水准,最终实现多种任务服务任务的高效完成。

(二)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考核体制

作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核心,预算管理考核评价将会直接决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成败。缺乏考核评价,预算工作将会完全失去自身价值。而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形成完善的考核指标,不但必须进行定性评价,更必须进行定量评价,从上而下不断加大非财务指标所占比例。对于所有层次预算管理的基本性质,形成日常监督控制体系,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综合考核以及奖惩体系,促使预算控制和企业员工的工作业绩相关联,并以此成为奖惩和人事任免的基本依据。借助该种方式能够充分调动所有岗位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促使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形成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实现既定的未来规划和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方式便是全面预算管理,该种管理体系在不同环节都要求个人去掌控和操作,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人将会成为预算的制定者和信息的利用者以及最终的执行者,更是预算制度的最终被考核人员,因此人将会使预算工作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基于此,以人为本将会成为预算管理的核心,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倘若缺少对于个人的关注,将会使得预算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和运行。基于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宣传,通过反复讲演促使所有员工都能够深切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须性,确保企业员工都能够产生强烈的主人公意识,在全员参与的同时充分调动各方的工作积极性。

(四)形成多种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体系将会在企业管理的所有层面中得到展现。而为了确保预算的可控和在控以及可控性,企业应当从流程、部门以及项目等多个角度进行有效控制。从流程角度进行分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明确不同职能部门在业务流程和监督过程中具有的组织分工和职权划分作用,保证企业的所有工作流程都处于可控状态下。而通过部分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当按照业务的基本内容和部门职责将其划分到相关的经营活动部门,实现细化管理,并针对部门预算项目形成有效的控制系统。从项目角度进行有效分析,根据预算项目的基本特点和性质,对基建和技改以及大修等多种影响企业现金流量和利润以及成本费用的项目进行重点监控。与此同时,将预算管理融入到其中,确保财务管理和基建、电费以及资产等多种体系的完美结合,实现信息流和资金流以及物流的完美融合,为最终的预算管理提供更加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

七、在电厂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具有的可预见效果

一是对传统的粗放式财务管理形成改变:借助该种管理方式能够对财务的管理观念形成改变,促使运行体系的公开和公正以及透明发展,最终实现多种工作定额的控制和分析纠错能力的提升。二是避免财务资源分配机制中存在的缺陷: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能够对资源和资金等进行合理分配,确保财务资金运转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最终保证日常生产的安全性。三是杜绝因协调和信息共享造成的预算目标失控:在传统企业中因为企业中尚未建成预算管理体系,不同部门之间并不会按照预算目标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信息的不共享也使得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严重低下。四是避免指标预算和量化考核的人为因素:在传统考核过程中,因为尚未形成科学预算和量化指标,信息并不公开,因此最终的业绩考核也难以实现公平性,财务管理的分析和控制难以得到科学开展,存在极强的人为性。而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保证所有人都在体系中承担既定责任的目标,在绩效考核和评估过程中也更加清晰明确。五是杜绝企业经营的短期性:在该体系得到实施之后,能够对定额指标进行深入归纳和总结,对于发电成本进行预算和控制,并通过长期计划确保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八、结束语

当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已经融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多个层面,该系统的体系化管理对于企业的业绩和制度落实都将产生极强的促进作用。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并形成科学管理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将会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识。基于此,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电厂中的使用也将会受到更大重视。

作者:尚丽娟 单位: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米东热电厂

参考文献:

[1]王瑛.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6(31).

[2]徐栋华.造纸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财经界(学术版),2015(24).

电厂生产经营分析范文6

摘 要 人力资源工作对公司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方面,需要持续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为各类业务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二是要通过合理控制用工总量和人员结构,促进劳动效率的稳步提升。为合理确定发电企业用工规模、全面提升公司生产经营效率。今年,集团公司以实施新标准定员为契机,对下属发电厂按‘三定’组织生产,在实施过程中运用了设备定额定员等多种技术,结合自身生产性质,分析各类员工的工作对象与特点,制定了水力发电厂各专业的定员新标准。通过实施定员标准对盘活企业人力资源存量,提高人员配置效率,解决结构性缺员矛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发电企业 劳动定员

一、确定标准定员范围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参照水电站岗位设置及定员新标准,借鉴了我国先进水力发电厂管理体制的成功经验,在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按发电厂生产经营的必要环节来确定。定员的范围包括生产、管理工作两大项。其中生产定员范围包括:机组运行、机组维修、水工、其他(必备的生产人员)四项。对于原标准中的机械设备检修、电气设备检修、修配项目、车辆、水工建筑物、生产建筑物和生产辅助建筑物的维护检修以及后勤等可从社会获得服务的项目,按“社企分开”的原则进行分离,这是对水力发电厂管理范围新的界定。同时为水力发电厂规范管理和深入开展减人增效工作提供了依据。

二、科学定员管理体制

近年来,随着发电行业监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企业信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发电企业在生产技术、设备装备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手段等方面,整体上有了显著提高。

根据集团公司压缩管理层级要求,结合公司生产管理实际,生产单元的体制模式是按机组运行、机组维修、水工和其他四大部分来体现的。其中:机组运行为原标准中的电气、机械运行,采用了以监控为主要模式的表现形式;机组维修只包括了机械和电气的维修工作;水工部分只包括水工机电运行维护、水工观测;其他必需配备的生产人员只列出了库房保管员、行车操作员和特种车辆驾驶员三项。管理单元的体制模式是将原来的管理与党群工作的定员合并,不再单独设置党群人员定员,而作为管理人员的组成部分统一核定。其具体管理机构由企业按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自主设置,除日常维护人员外,不再按大小修工作量设立专门的检修定员,也不再设后勤服务人员定员。

三、定员管理重点工作

职工总量超员、结构性缺员的劳动用工结构现状,是制约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标准化建设,是公司“四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适应公司集团化运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劳动组织管理标准化建设,夯实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构建统一规范、管控有效、支撑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水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合理定员能为企业编制劳动计划、调配劳动力提供可靠的依据;能促进企业改进工作以提高效率。企业要考虑到现实的技术组织条件,科学构建劳动定员工作体系,充分挖掘劳动潜力,尽量应用先进工艺技术,改善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形式;既保证满足生产的需要,又避免人员的窝工浪费,尽量精简机构,减少不必要的人员,用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的办法来完成更多的任务。

四、定员新标准总体水平提高

定员新标准的总体水平较原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颁发的《水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的水平有明显提高,更加突出了新型电厂劳动用工的先进性和指导性,通过建立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在劳动效率方面达到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同时,也对常规电厂明确了实施“标准”的努力方向。水电厂定员新标准实施,涉及企业管理体制调整、业务流程重组、人员结构调整、企业资源投入等多方面工作,更需要公司上下多方协同,共同推进。从近年一些水力发电厂推进减人增效取得的成果看,新编新型劳动定员确定的定员水平是比较适当的。

五、新标准对发电厂的运用方式

为确保定员标准出台后更好地指导具体工作,公司运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对发电企业原有的岗位分类方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设计,充分考虑了发电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为开展人力资源规划、优化劳动用工策略、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员工职业通道建设等提供了支撑。

定员新标准适用于在正常生产技术和劳动组织条件下的独立水力发电厂的生产、管理工作的劳动定员管理。

各电厂根据公司职能部门核定的设备台帐录入《发电劳动定员统计表》,发电定员根据公司《小水电发电运检定员标准》进行定员测算、制订定员方案,为解决企业规模扩展和效率提升的矛盾提供重要参照。同时,以定员标准为基准,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控制用工总量,解决生产一线缺员等突出问题。

总之,科学合理的劳动定员可以降低发电企业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概率,企业在进行合理劳动组合、职工考核、竞争上岗、对富余人员的调剂安置等都必须以劳动定额定员为基础。企业在开展上述工作前,应结合生产工作需要制定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凡是能够用定额考核的工作岗位,都应实行定额管理,为考核职工的劳动贡献和技能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加强劳动定员管理,严格核定定员数量,为进行合理劳动组合打好基础,有利于改善企业劳动组织,有利于减轻上岗人员劳动强度,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DL_T_507-2002《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

[4]国家电网安监[20084]2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水电厂动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