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产盘点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资产盘点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资产盘点方法

生物资产盘点方法范文1

一、监盘对象存放场所广泛的难题

对于特大型、大型企业来说,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境外佣有子公司、分公司、分支机构、营业网点,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特别是以日用生活快速消费品生产制造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和以金融服务为主业的企业。要光顾所有监盘对象现场,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来说,不论是人力资源配置上还是时间安排上,都存在非常大的困难。在监盘对象的存放地,监盘对象的种类也可能比较丰富,通常有现金、存货和固定资产,放弃监盘极有可能影响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无法获取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合理保证。

所以必须采取措施,或者替代程序,以获取可靠的不同存放场所实物资产的真实性、存在性等审计证据。因此,问题的关键最终成为实施什么样的替代程序,才能兼顾成本和效率,符合现实的需要。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01号—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的规定,当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包含由其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一个或多个组成部分的财务信息时,负责对该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除主审注册会计师以外的负责对组成部分财务信息出具审计报告的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其中所称组成部分,是指被审计单位的分部、分支机构、子公司、合资公司和联营公司等,其财务信息包含在由主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中。换句话说,注册会计师可以有选择性地决定一些分公司、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和子公司的实物监盘由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完成,注册会计师只是确定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将会如何影响自己的审计结论或者意见,并实施相应的追加程序。如果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的审计报告由注册会计师自己或所在同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其他注册会计师出具,即为会计师事务所长期保持的业务,注册会计师还可以凭借以前年度的经验,合理安排外地分公司、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和子公司监盘的样本数,有选择性地对组成部分轮换实施监盘。对于上次监盘问题比较严重的分公司、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和子公司则在本年度继续实施现场监盘,尽可能地保证监盘样本数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另外,对于分公司、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和子公司比较多的企业,通常倩况下内部审计工作可能会比较健全,注册会计师可以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一一考虑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利用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形成的内部审计证据和意见。虽然注册会计师对发表审计意见以及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独自承担责任,但内部审计工作的某些部分可能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比如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对分公司、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和子公司的盘点资料及盘点结果。注册会计师从而可以据以决定是否信任其证据或者追加审计程序。

二、监盘对象数量真实性的认定

实物资产除了现金、票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单位比较简单外,其他实物资产的数量计量单位形式众多,且比较复杂。特别是存货类实物资产,有的用件数作为计量单位,比如服装;有的用个数作为计量单位,比如铁锅、锅铲;有的用重量作为计量单位,比如原煤、钢材;有的用容积作为计量单位,比如成品油、天然气;有的用体积作为计量单位,比如碎石、黄沙;有的用面积作为计量单位,比如商品房、存量土地;有的用长度作为计量单位,比如布、绳子、线;有的很难判断计量单位,比如大片生产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农地、林地、渔场及大多数正在加工的在产品等,可谓是举不胜举。如此复杂又形式多样无法一致的计量单位,使实物资产的盘点工作难易不同。简单的非常容易,比如存量土地,拿一根皮尺围着存量土地一测量、一运算,基本上能八九不离十,对照土地使用权属证明,就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土地存量资产监盘的审计证据,表明存量土地确实存在,确实归属被审计单位;包装完备的日用百货商品,一件、一包、一袋,一台、甚至一箱,只要数一数就能得出实物资产确实存在的实际数量。但有的实物资产,因为数据计量需要借助计量工具,甚至比较复杂的计量工具,就会给实物资产数量的实际数据获取带来麻烦。比如原煤,堆在露天,数量单位按吨计量,若按部就班,要得到堆在露天的一堆煤的实际重量,用常用的磅秤作为计量工具,要物色几个人一边铲煤,一边把盛有煤的知其筐抬到磅秤上,一边又把已经称好的煤堆放到另一处,不断重复,反复记录,然后加和。这种做法非常麻烦。所以需要采取措施,另辟蹊径,探寻简便易行的办法,解决类似这种倩况下的监盘现实难点。仍以原煤为例,通常倩况下,原煤的堆放有一定的几何形状规则,我们可以通过目测估摸整堆原煤的豆体形状,然后计算出原煤的体积,根据一些科学手册等,获取原煤的比重(或者密度),和体积相乘就能得到原煤的重量。如果想更精确一些,也可以抽取原煤样本,自己测算待监盘的原煤的比重(或者密度)。同样的道理,如果要计算钢材的重量,亦应另辟蹊径,寻求解决办法。比如一样大小型号的钢材有几根或者有几卷,称重一根(或一卷),计算每根(或每卷)的重量,从而计算总的重量。如果想更精确一些,可以多抽取一些样本,然后计算算术平均数,作为每根(或每卷)的重量。如果最后的结果在重要性范围以内,可以视同被监盘资产账实相符。至于大部分消耗性生物资产或者正在生产中的在产品,只能选择到现场目测,然后实施替代程序,查阅所有账项,取得生物资产场所的产权证明文件,以判断消耗性生物资产或者在产品的账务归类或者成本分配是否合理,以及生物资产的权属;也可以利用专家的工作,利用专家评估消耗性生物资产或者在产品的现时价值。

三、监盘对象现时状况的甄别

监盘对象监盘日的现时状况,关乎监盘对象价值认定的合理性。有的可能已经过期,或者失效。以药品为例,通常情况下,失效或者过期的药品,是没有价值,不能再销售、必须销毁的。有的药品有批号、制造日期,是否过期或者失效一目了然。但有的药品可能没有批号,也没有制造日期,比方一些中草药。这就需要甄别或者判断其状况或状态。注册会计师肯定不是判断此类监盘资产状况或者状态方面的专家。聘请专家,利用专家的鉴别能力,有时在时间上可能不允许,也有可能在成本上不允许。这就需要注册会计师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对这些现象作出合理的判断。有的监盘对象可能不会过期,也不会失效,但会发生自然损耗、功能损耗、经济损耗,又称贬值。比如全新的像胶产品,如果存放时间过长,很有可能发生老化,这其实就是自然损耗。又如电脑零部件,存放时间过长,很有可能和这种零部件配套的电脑已经不再生产,或者这种零部件已经被更先进的零部件替代,这就是功能性损耗。再如,有的零部件或者产品已经没有市场,或者已经被政府下令强制淘汰等,这就是经济性损耗。对于贬值的判断,特别是贬值价值的确定,是一项技术性比较高的工作,比如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的贬值确认等。一旦发生贬值,如果企业没有发现或熟视无睹,注册会计师也没有提出异议,则会虚增资产的价值,违背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所以,了解监盘对象的现时状态和状况,合理认定监盘对象的后续计量,是注册会计师监盘时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建议注册会计师高度关注监盘对象的取得日期,并从监盘对象单位获取与监盘对象有关的产品介绍等技术资料,并抽闲寻找技术人员,和技术人员交流,了解会对产品产生自然损耗、功能损耗、经济损耗方面的因素和条件,结合会计记录的时间,推断监盘对象,特别是单项存货的流动性倩况,从而作出合理判断。

生物资产盘点方法范文2

(一)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概念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一条规定,存货,是指小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以及小企业(农、林、牧、渔业)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消耗性生物资产。而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小企业(农、林、牧、渔业)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不难看出,绿化苗木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为企业的存货。

(二)成本的计量

绿化苗木作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其成本的计量按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存货成本计量的相关规定进行核算。

1、外购苗木的成本。外购苗木通常指购入已达到郁闭状态的苗木,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在外购苗木过程发生的其他接费用,但不含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2、自行培育的苗木成本。自行培育的苗木指以种子和幼苗繁育、嫁接、扦插繁殖等方式培育的苗木,其成本包括:郁闭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

(三)苗木成本会计核算的难点

外购苗木的成本核算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并不难,难点主要在于自行培育苗木的成本核算。

1、会计科目的设置。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绿化苗木的一级科目为“消耗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应按照其种类、群别等进行明细核算,但在苗木成本实际核算中仅按种类、群别设置明细科目,无法满足需要。如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红叶石楠”二级科目,从这个二级科目只能看出是用于核算红叶石楠,无法判断这个红叶石楠种植地点和树龄,不利于成本的核算和存货的盘存。

2、成本核算中“郁闭”的理解。《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自行栽培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郁闭前发生的造林支出。郁闭是一个区别苗木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的时点,苗木郁闭前发生的支出予以资本化计入成本,而郁闭后发生的费用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判断苗木是否达到郁闭成为苗木成本核算的关键要素。但是准则未对郁闭的概念下定义。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造林时的树种不同以及造林条件不同,郁闭度的指标不可能是个统一的绝对的数值。在此情况下,如何合理地确定各树种的郁闭度,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是个难点。

3、苗木成本分摊的方法。苗木成本分摊主要是对于自行培育的苗木在郁闭前发生不能直接计入苗木成本的支出进行分配,其主要涉及苗木培育的不同阶段费用的分摊、以及不同费用的分摊。对于各种情况选择何种分摊方法就成为了难点。

二、做好苗木成本核算应加强的工作

(一)加强苗木的出入库管理

苗木的出入库管理不仅是企业资产管理的一部分,更是成本核算的基础,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建立苗木出入库管理制度,苗木成本便无法进行核算,因此,加强苗木的出入库管理是做好苗木成本核算的前提条件。

(二)建立定期盘存制度

苗木作为存货,必须建立定期盘存制度。苗木的盘存通常采用“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点制”,是指通过设置详细的存货明细账,逐笔或逐日地记录登记存货收入、发生的数量和金额,以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量和金额的一种存货盘存方法。采用永续盘存制,可以随时掌握各种存货的收发、结存情况,有利于存货的各项管理。为保证帐实相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实地盘存,但苗木盘存的工作量较大,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年底盘存一次。建立定期盘存制度的另一个原因是,苗木作为特殊的存货,受外界和自身的生长条件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程度的死亡率。正常损耗内苗木会增加结存苗木的成本。因此,建立定期盘存制度是做好苗木成本核算的有效措施。

(三)加强苗木成本统计工作

苗木成本核算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成本的归集与分摊,归集是前提。要做好成本的归集,就必须做好成本的统计工作。成本的统计工作主要是结合成本的分摊方式来进行成本的归集,必须满足成本核算的需要。统计工作细致与否直接关系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因此,苗木成本统计工作是做好苗木成本核算的重要保障。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下苗木成本核算的建议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

增设“林业生产成本”科目,其主要用于核算育苗阶段的苗木成本。所谓育苗阶段指播种苗的出苗期和幼苗期、扦插苗和嫁接苗的成活期。由于这个阶段无法确定是否形成林木资产,故通过增设“林业生产成本”科目进行核算,用于归集种子费、整地费、材料费、人工费等。“林业生产成本”按苗木的品种和待分配培育费设置二级明细科目,无法直接计入的成本费用通过“林业生产成本——待分配培育费”进行归集和分配后转入“林业生产成本——某品种苗木”。在培育阶段,即将小苗培育成大苗的阶段。这个阶段通过“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为了便于成本的核算及存货的管理,在“消耗性生物资产”按地块设置二级明细帐。在此基础上按苗木品种和待分配培育费设置三级明细帐。如将苗圃分为4个地块,在第3地块种植的是青枫和红枫,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种植。会计科目可设置为“消耗性生物资产——3——青枫(2009)”、“消耗性生物资产——3——红枫(2010)”,从会计科目中可以了解苗木的种植地点、品种和苗龄。

(二)对“郁闭”的解释

虽然《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未对“郁闭”给出相应的解释,但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应用指南(以下简称应用指南)中对郁闭做了如下解释:“郁闭通常指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郁闭度过0.2以上(含0.2)。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在实际中,很少企业可以确定各种苗木的郁闭度。即使确定了苗木的郁闭度,对于郁闭度的测量也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时苗木种植的密度也是影响郁闭度的一个因素,只有当各类苗木种植的密度一致,郁闭度指标才有意义。《应用指南》还指出郁闭前苗木处于培植阶段,需要发生较多的支出,而郁闭之后的苗木基本上可以稳定地成活,一般只需发生较少的管护费用。那么,我们可以用费用发生的量来衡量是否达到郁闭,也就是说当苗木可以比较稳定地成活,而且发生的费用很少时,就可以认为苗木已达到郁闭。

(三)苗木成本的归集与分摊

苗木成本的核算采用直接计入和分配计入相结合的方法。凡是能够区分核算对象的费用,应采取直接计入的方法;不能够区分核算对象的费用,应采取适当的分配方式进行分配。分配方法主要包括:

1、工时分配法:整地、作床、播种、移苗等费用,按实际人工工日数作为分配标准。

2、受益分配法:材料费、机械费等与苗木的受益相关,按受益数量作为分配标准。

3、面积分配法:当土地费和苗木养护费与土地面积密切相关,按种植苗木占地面积作为分配标准。

4、约当产量分配法:同一费用在不同规格或不同品种间分配,将苗木数量折算成同一标准下的数量即约当产量,再按约当产量进行分配。

我们将苗木培育分为育苗、培育、管护阶段。在不同阶段通过不同的科目进行核算。在育苗阶段,以树种为成本核算对象,通过“林业生产成本”科目进行费用归集。这个阶段的费用主要包括处理种子催芽、整地作床、播种、插条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等。直接费用发生时,借:林业生产成本——某树种苗木贷:银行存款等间接费用发生时:借:林业生产成本——待分配培育费——材料(人工费)等贷:应付职工薪酬、现金等人工费按工时分配法、土地费按面积分配法进行分配。由于该阶段苗木的数量无法确定,故材料费也按面积分配法进行分配。

四、总结

生物资产盘点方法范文3

【关键词】剩余物资;电力工程建设;管理

1.电力工程建设剩余物资产生的原因

只要有工程建设就会有剩余物资,工程建设中有一定的剩余物资是正常的。通过对工程建设剩余物资的调查发现,基建、生技、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都会有剩余物资产生的可能,其中设计单位是源头,因为工程的可研、初设和物资需求计划上报都是由设计发起的,设计的深度不足和设计人员工作的责任心不强,使到设计和施工现场不相符,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物资。

造成物资积压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机动量过大、施工设计变更、订货过于盲目等造成多余或不合用的物资;也有可能是因对性能更好的设备采用而淘汰出来的物资;还有可能是对电力单位采购的计划欠周全,随意采购而产生物资积压;地方政府改变规划;新设备对旧设备的替换、不科学的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改变、备品备件重复储备等都会产生剩余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的地方是:物资数量巨大,品种规格、型号繁多;物资的专用性非常强,质量要求也极高,如果发生质量问题就会导致电网运行的安全。所以必须优化物资管理,规划好电力工程建设,在保证供应所需设备物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电力工程建设的剩余物资,管理好对剩余物资的处理工作,减少物资的剩余。

2.加强电力工程建设剩余物资管理措施

加强对剩余物资管理首先要抓住源头,从源头控制剩余物资的浪费;另外也要及时处理剩余物资。一旦积压现象出现,就要及时进行合理处理。

剩余物资具有可用性和时效性,管理好剩余物资,合理利用,就能够节约建设投资,可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强对电力工程建设设计、预算和采购等环节的管理。电力单位需要加强应用网、省公司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能让物资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到系统内的物资需要、储存和积压的具体情况,能够实时提供需求计划及保证计划的准确性。在进行电力工程规划中,要确定合理的工程预算,使采购计划更严密,避免随意采购。对于积压的备品备件,要让供电局之间能够互通有无,降低备品的储备数量,并保管及维护好日常的备品备件。

其次加强仓库及施工现场物资盘点工作。电力工程建设中剩余物资具有可用性及可变性,由于其使用年限及保管方式的不同,工程项目、企业规模等也存在着不同,所以在对工程物资的选用也是不一样的。不同单位不同时期在不同的项目中对剩余物资的运用也会存在不同的用处。所以必须要盘点好仓库及施工现场的物资。

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要尽快办理完外部和项目之间的有关材料、物资、设备等的使用清退手续和与此有关的债权债务后,建设单位要组织人员进行盘点和鉴定,盘点的物质包括:工程实施完的剩余材料和拆旧物资等。

只有清楚盘点剩余物资及其数量才能有效对其进行利用和处理。能够使用的剩余物资,电力单位工程管理部门要按新建项目的需求统一调配使用,及时组织使用单位现场验货,确定需要的物资品种、数量、办理双方剩余物资调拨手续,并将材料调拨凭证报工程部门备案;不能使用的剩余物资要进行报废处理,经项目实施部门、生产技术部门、运行部门和监审部门现场鉴定同意后逐级上报。

有些施工单位会以物资零散不配套、质量不好的原因不愿用电力部门调配的物资,这样导致剩余物资堆积。清理好剩余物资,早盘点,早利用,早处理,既可发挥工程剩余物资的使用价值,又可以减少仓储费支出,可谓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将本单位剩余物资情况提供给上级,上级部门针对剩余物资要建立数据库,设计部门、物资采购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做到都能共享数据。加强各单位间的沟通,在工程设计时,优先设计使用“有用的”剩余物资,物资采购供应部门相应调整采购计划,将这部分剩余物资进行合理调剂利用。

相关部门确认无用的剩余物资,可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处理。工程管理部门按工程决算计算物资使用量,与物资采购供应单位、施工单位结算,致使工程剩余物资归属谁,工程管理部门、物资采购供应单位、施工单位,经常发生矛盾,因此有必要用制度进行规范,将剩余物资进行处理后,利益合理分配。

3.电力工程建设中剩余物资处理

工程剩余物资处理难,利用起来更是难上加难,要迎难而上,否则剩余物资积累越多,反而更不好处理。利用工程剩余物资主要难在工程管理人员对其的处理利用工作有思想负担,以前没人追究电力工程建设剩余的积压物个人责任,即便是出现过多的剩余物资也对个人的工资奖金没有多大的影响,利用处理与否关系不大。现时则不同,剩余物资主张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考核,所以影响比较大。物资剩余处理好了的确能为企业个人带来受益。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为减少物资对剩余物资的盲目管理,除了做好工程物资保障工作外,还要将剩余物资的利用或处理纳入工作议程。采取奖励措施调动有关人员合理处理剩余物资的积极性,施工单位整理好剩余物资清单,并制定保管措施,工程相关人员要对清单进行查验并签名,同时将处理意见提交给主管部门,再将剩余物资运送到物流中心仓库,仓管人员分类整理剩余物资,出具收货凭据并登记,对物资领用数量进行冲减,使得财务结算能按实际用量办理。

由于工程剩余物资管理牵涉的单位和部门较多,要做好这项工作,实行起来难度是比较大的,需要各单位的通力协调、互相配合,更要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保障,加强过程控制和考核,才能真正将剩余物资工作落到实处,收到节约工程建设成本之效。

4.加强对物资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物资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是进行电力工程建设剩余物资管理的关键。这需要员工业务理论水平、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让其满足信息时代剩余物资管理的需求;同时要提高员工政治及道德素质,做到爱岗敬业、严于律己。

要提升队伍素质,需要引进人才及后续的培训,并且要对物资管理人员知识素养达到以下要求:(1)有一定的学历,能够发挥其专业技能的优势,为提高工作质量及加快工作进度奠定良好基础;(2)积累一定的电力工程施工及生产技术管理的经验。对电力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熟悉,了解材料加工工艺,能够建立横向工作流程,系统化地整合物资资源,增强企业物资管理;(3)有过硬的基本常识和业务技能。既能够登记好物资台账等基础性的工作,还能够对物资储备定额进行快速计算,为核算财务经济提供依据,同时还能优化物资流程、有效合理控制物资资源及物资增值服务;(4)对仓库管理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能够充分掌握。对某些相关产业或者学科知识进行熟悉,并对国外关于剩余物资的管理新的经验及发展进行了解,要有现代管理学的意识,运用现代物资管理手段、技巧及方法,应用到剩余物资的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5.结束语

剩余物资管理工作机制的建立日渐成为电力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要做好剩余物资管理需要设计、生产、采购、物资仓储管理等部门密切配合,剩余物资管理对电力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利润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生物资产盘点方法范文4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海洋水产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2006年9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069),并创造中国农业第一个百元股,曾被誉为“海上蓝筹”、“海底银行”。

2014年10月31日,獐子岛《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公告中称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根据抽测结果对虾夷扇贝存货放弃采捕7.35亿;计提跌价准备2.83亿。獐子岛在扣除递延所得税之后一共影响净利润7.63亿人民币。

二、案例疑点分析

(一)冷水团是否真的存在

獐子岛2009年与中科院海洋所进行合作,在獐子岛海面安放浮标群测试多种数据,用GPS卫星系统将这些数据传递到中科院海洋所的黄海海洋观测基站室里,并通过多要素同步观测,对獐子岛海洋牧场实施24小时监测。在2013年的年报和面对申银万国的质疑时,多次强调:公司在獐子岛海域构建了北黄海冷水团监测潜标网,对底层水温变化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提升海域环境的监控能力。种种迹象表示獐子岛对于冷水团是有着密切的监控措施的。根据2014年10月21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会议纪要》:冷水团的发生是在2014年8月份或之前。但是在冷水团发生时獐子岛公司并没有进行任何披露,而是到第三季度报告时才加以说明。可以得出结论:獐子岛的智能化系统的24小时监测存在重大问题;或者獐子岛是故意的推迟或隐瞒披露这次事件,在重大事项的披露方面存在问题。

《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中指出的: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对冷水团作出了解释说明。然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与獐子岛有着密切的合作:2008年4月,双方共同成立了“海洋健康养殖联合实验室”;2009年至2012年,獐子岛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海洋观察站建设”项目提供了450万元的科研经费;2014年9月13日,獐子岛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各出资500万达成了“海洋生态养殖联合实验室二期”项目的合作协议。其中獐子岛曾经多次提过的智能化检测系统就是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合作进行的。如此密切的合作关系让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结论显得说服力不足。

(二)獐子岛存货异常

2006至2013的年报及2014年的季报显示:獐子岛的存货由2006年的3.89亿不断上升,在2013年达到26.84亿,2014年的半年报显示:獐子岛的存货金额已经上升到28.3亿,是2006年的7倍之多。獐子岛年报中显示: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在2010年到2013年分别为51.92%、53.35%、49.77%、50.50%,与同期水a养殖业的存货占比均值22.90%、25.14%、33.35%、31.10%相比,平均约高出25%。而在扇贝事件之后的14年獐子岛三季度报告中显示的存货占比31.88%却与同期水产养殖业存货占比均值31.74%相近。

獐子岛投苗成熟的时间是3年。06、07、08年的底播面积分别是20.6、32.15、43.9万亩,对应09、10、11年的虾夷扇贝营收额分别是5.5、9.05、11.8。08年底播面积43.9万亩是06年的两倍面积,11年虾夷扇贝营收额11.8亿也是09年的两倍,这三年的虾夷扇贝营收额与底播面积成正比。而到09年,獐子岛共底播65.4万亩、是08年底播面积的1.5倍,但12年的投苗产出率只为0.16,虾夷扇贝营收额10.6亿,比11年减少1.2亿。更反常的是10年投苗情况,10年共底播129.7万亩,是08年底播面积的2倍,但是13年的投苗产出率仅有0.07,是11年的25%;虾夷扇贝营收额只有9.56亿,比11年减少20%。两倍的底播面积换来的是往年四分之一的投苗产出率和五分之一的虾夷扇贝营收额的减少,对此獐子岛只在年报中只说明是亩产下降,但具体原因并没有解释。09、10年数据已经值得怀疑,而11年底播的127.4万亩的虾夷扇贝竟然因冷水团的原因直接放弃采捕,这也说明了獐子岛的存货存在问题。

(三)审计缺陷

这次扇贝事件的发现是因为獐子岛公司于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进行了为期28天的秋季存量调查,在这28天中,獐子岛抽测了11、12年6.21、2.43亩的底播面积;随后獐子岛的审计方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监盘,监盘日期为2014年10月18日至25日中的10月18日、20日和25日三天,抽测了11、12年757.90、740.49亩底播面积。大华事务所用了3天的时间盘点了多于獐子岛用28天的盘点的一百倍的底播面积,明显是不合理的。

《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中说明:本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是对2011年度底播在獐子岛南以及西南方向的76.0834万亩海域,对2012年度底播在獐子岛西部方向的29.575万亩海域进行监盘。也就是说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这次对2011年的监盘面积不足当年底播面积的0.0996%,对2012年的监盘面积不足当年底播面积的0.25%;如此小的监测比例就让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同意核销价值仅8个亿的扇贝,显然是非常草率且证据不足的。

三、案例思考

证监会于2014年12月05日《证监会对獐子岛“巨亏”事件的核查及处理情况》:未发现獐子岛2011年底播虾夷扇贝苗种采购、底播过程中存在虚假行为;未发现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行为;獐子岛存在决策程序、信息披露以及财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

证监会的调查结果将獐子岛的问题归于决策错误,信息披露不规范以及内控问题,对于獐子岛财务造假的问题证监会并没有找到证据,但是显然,如此多的疑点和巧合无法让人打消质疑,但也值得思考:证监会和事务所为什么在獐子岛的审计中没有发现问题?审计过程中存在哪些漏洞?

生物资产盘点方法范文5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室;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技术人员管理

一、构建实验室管理体系

合理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是新建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室良性运转的前提。我院成立之初根据基础医学学科的特点,将分散的小实验室重组形成了四个功能性实验室即医学形态学实验室、医学机能学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及医学病原学实验室。每个实验室安排一名固定的实验技术人员准备实验、申购和管理耗材、维护维修仪器设备、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参与实验室建设。所有实验技术人员组成实验学部,实验学部主任负责实验技术人员的分工、采购耗材、组织设备维修、组织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申报、统筹安排调配实验室资源等。这种短路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高效推进。

二、物资管理

(一)仪器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是医学实验室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在仪器设备验收环节,要求管理此台仪器设备的实验技术人员参与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培训,培训结束后,结合说明书制定该台设备的标准化操作步骤,以便每一个使用该设备的师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使用方法。购进的仪器设备在初次使用前均需配备《仪器设备使用借用记录本》,实验学部要求使用设备的师生在每次使用时均要对使用时间、借(使)用工作内容、设备原状、设备现状等情况进行记录,以便随时掌握设备的状态。在仪器设备出现问题时,实验技术人员需先行维修,维修不了的需向实验学部主任递交维修申请表,表中要详细记录设备名称、现存地点、设备价值、故障现象、故障产生的原因等,由实验学部主任向分管领导申请后统一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新建医学院由于实验室建设时间短,会存在仪器设备短缺的现象。对于短缺的共用设备,我们采取统一调配的管理方法。实验技术人员只需在《物品领用借用记录册》上登记一下即可实现仪器设备在不同教学实验室之间的调进调出,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为规避设备丢失的风险,实验学部规定所有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定期盘点自己所负责的仪器设备,对设备的使用场所等信息进行及时更新。每次盘点后的结果要汇总至实验学部主任处,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二)耗材的管理。

医学用耗材包括试剂、药品、手术器械、医疗用品、玻璃器皿等。新建医学院实验技术人员配备不足,无法设立专门的会计和库管人员对耗材进行管理。为此,我们采用统一采购分别保管的方式管理耗材。每年12月份,由实验技术人员和其所在实验室的教师根据下一年度所开设的实验课程提出耗材申购计划,计划经分管教学院长、分管财务院长审批后由实验学部主任负责联系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购买,购进后的耗材除化学试剂外均分至各个实验室,由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保管。在实验课进行过程中,若出现耗材短缺,可从其他实验室调入。若出现全院范围内的耗材短缺,可以零星购买的方式少量购入。

三、安全管理

(一)化学试剂安全管理。

为规范化学试剂管理,我们建立了2个完善的化学品储存室,这两个储存室安装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储存柜,安装有防爆空调和与柜体直接相通的通风系统。每年试剂购回后,实验技术人员按其化学性质的不同将试剂分类存放于储存柜中。储存室配备有化学品出入库台账,用于记载每一种化学品的入库出库情况。这种动态的记录便于实时监测化学品的使用情况,可为每年编制化学品预算提供依据。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实验学部要求所有实验技术人员严格按规定进行回收。我院还成立了安全工作责任小组,定期对化学品储存室、实验室等场所进行检查。安全工作责任小组由分管实验室工作的副院长、分管学院安全工作的副书记、学部主任等组成,重点检查化学试剂的保管和管理、三废的处理情况。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

不同的医学类实验有不同的安全隐患。机能学实验要用到大量的实验动物,在抓取实验动物时,很容易会被小鼠、家兔等抓伤或咬伤。为避免这种伤害,医学机能学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在学生每次接触新的实验动物时,都要仔细讲解并示范实验动物的抓取方法。微生物学实验通常会用到一些致病菌作为实验对象,这些致病菌一旦扩散会严重危害师生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为保障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要求相关实验技术人员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掌握病原微生物菌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方法、掌握微生物的安全操作方法、认真学习并执行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解剖学实验要用到大量的标本,这些标本一般由甲醛进行防腐处理,高浓度的甲醛有很强的致癌致畸作用。为了保障师生安全,每个解剖学实验室都建了完善的通排风系统,并安装了吸顶式空调。每次上实验课时,要求实验技术人员提前打开通排风系统和空调,以最大限度降低室内的甲醛浓度。为了维护师生的健康,我院近年开始采购符合环保标准的标本保存液来替代甲醛。

四、实验技术人员管理

生物资产盘点方法范文6

关键词:国有资产;生物性资产;资产管理

生物性资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实物资产,在我国高校校园内普遍存在,尤其是植物,包括不少名花、名树等,有的树木已达数十年甚至百年之久,价值名贵。然而,在目前高校资产管理过程中,生物性资产的管理几乎是一片空白。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建立健全高校生物性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并加以有效执行,保证国有资产的全面、真实、准确和完整,是高校资产管理的现实问题。

一、生物性资产的概念

在我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2]以及其他相关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及《事业单位会计准则》[3]中,既未将生物性资产单独列出进行定义,也未将其纳入资产管理和核算范围。作为国有全额核算的事业单位,高校持有生物性资产的目的,既非出售或收获农产品,也非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主要还是基于美化校园环境、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社会公益性目的。因此,根据高校的社会公益属性以及持有生物性资产的目的和特点,结合《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本文将高校生物性资产定义为:由高校占有并使用,以美化环境、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为主要目的,具有生命属性,并具有一定价值的动物和植物的总称。基于高校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公益属性以及校园内生物性资产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属性,校园内的生物性资产理属国有资产,理应将其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范围。

二、高校生物性资产的分类

高校生物性资产因其生命属性特征的不同,可分为动物性资产和植物性资产两大类。(一)动物性资产高校拥有的动物性资产,主要是指为提升环境质量而购进并饲养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观赏性动物,比如观赏用的珍贵鸟类,以及具有功能性的动物,比如用于校园安全防护而饲养的警犬等;不包括高校因为科学实验或教学实验而购买或饲养的动物性资产,比如试验用的小白鼠、兔子、青蛙以及其他的实验性动物。动物生命周期通常具有可预见性,其经济价值通常会随动物的出售而得到体现,也会因生命周期的终结而消失,同时也会因下一代的出生而得到延续甚至增加。(二)植物性资产高校拥有的植物性资产通常是指校园内种植的树木类资产,尤其是一些名贵的树木,还有不少艺术盆景等。植物性资产的特点是生命持续时间长,生命形式固定,其当期价值可通过市场公允价值确定,而远期价值通常具有不可估量的特性。这类生物性资产的价值会随其生命期间的不断增长而增加。根据高校生物性资产生命周期和价值的不同,其管理模式和会计核算也有差异。

三、高校生物性资产管理现状

(一)管理上缺乏相应的制度和规定2006年7月1日实施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表现形式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这一规定表明,该办法没有明确将事业单位拥有的生物性资产纳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范围,其资产表现形式中也未将生物性资产单独列出;财政部令第35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中同样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生物性资产同样未能在资产表现形式中单独列示。这样直接导致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定缺失,这不能不说是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疏漏之处。

(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缺乏对这部分资产核算的规定和要求最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三章第十九条规定,事业单位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该准则也没将高校校园内大量客观存在的生物性资产单独纳入相应的管理和核算范围,这直接导致相应的财务会计记录和反映缺乏必要的准则和制度的支撑。

(三)实际账务处理过程缺乏相应的反映和记录在当前高校的财务账务处理中,对与新建建筑工程一并郁闭的生物性资产而发生的费用,通常并入在建工程成本中,完成验收后再一并转入固定资产;对后续发生的园林补栽及园林绿化维护支出,比如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性质采伐而补植所发生的后续支出,通常直接作为费用计入支出。这样的账务处理模式混淆了固定资产与生物性资产的不同本质属性,无法为生物性资产价值的后续管理提供相应的反映和记录。

(四)实物管理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也缺乏相应的主管部门和人员目前高校生物性资产的后续管理通常由后勤管理处(或物管处)统一负责组织并实施,实施的对象主要是植物性资产,其措施主要是进行必要的施肥、喷农药、修剪等日常维护。植物性资产未单独予以列示并实施管理,缺乏相应的核算和记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责任未能得到具体落实,也没有具体的经办及责任人员,相关生物性资产的种类、年龄、数量、树高、树干直径、树冠阴影面积等属性缺乏相应的记录,实际上处于一种无人监管和负责的状态。(五)每年国有资产的清查也未将这部分资产纳入清查范围之中从2006年开始的每年一次的国有资产清查,资产清查指导办法、清查类别、要求及相关明细报表,都没有生物性资产的相关内容。2016年财政部颁发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财资〔2016〕1号)[4]以及《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方案》(财资〔2016〕2号)[5]同样没将高校的生物性资产纳入清查范围。这样的资产清查制度实际上是不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也是不相符的,是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疏漏和缺陷,这样的状态无疑会为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埋下隐患。

四、高校生物性资产管理的完善措施

(一)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及规定1.将事业单位生物性资产单独列示并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范畴高校属于国有全额核算事业单位,其资产的管理必须以我国相关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和规定为准绳。因此,为了实事求是全面反映和规范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首先需在国家相关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中补充并完善相应的生物性资产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将生物性资产在国有资产表现形式中单独列示同时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生物性资产等”,从国家层面将生物性资产单列并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范围。2.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科学有效分工,落实责任高校生物性资产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生物性资产的增加、配置、维护、处置、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登记、产权纠纷调查和处理、资产清查、资产统计报告和监督检查等制度。目前在高校生物性资产管理实践过程中,通常只有后勤部门负责植物性资产的日常施肥、除虫、浇水、修剪等工作。为切实加强校园内生物性资产的管理,高校可以设置“后勤处—资产管理处—财务处”三部门联合分工管理的机制。其中后勤处主要负责生物性资产的日常维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日常施肥、除虫、浇水、修剪等,并负责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科学合理地进行生物性资产的新增、处置、产权变动以及所需经费额度等相关事项的申请,同时提供相关材料报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领导审批,落实具体管理和经办人员的责任。资产管理处主要负责按国家相关规定对后勤处提出的申请事项予以审批,组织并实施生物性资产的实物验收、登记和管理等工作。包括:单独制定生物性资产的相关管理制度并建立相应的账卡;负责组织并实施生物性资产实物配置事项的审批、采购、验收和记录等工作;负责组织并实施生物性资产的评估、统计、清查、登记、报告、监督检查、处置等工作;负责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和人员报告本校生物性资产管理情况,并自觉接受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财务部门主要根据资产管理处送交的合法有效的凭据资料,负责完成生物性资产的账务处理工作,并从财务层面制定本单位生物性资产管理和对账制度,以加强对生物性资产的价值记录、监督和管理。同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协同学校相关部门对生物性资产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积极参与生物性资产的清查、记录和上报等工作。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三个部门应定期对学校生物性资产进行实地清查盘点,做到记录清楚,账、卡、实相符,并按国家相关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对生物性资产的转移、转让、出售、报废、报损、核销等提出意见和建议,按规定审批权限报相关部门审批。3.完善事业单位生物性资产价值评估制度,定期对生物性资产价值进行评估高校生物性资产的来源有三部分:一部分为建校时自然具有或接收捐赠获得;一部分为学校后续新增建筑物时随同建筑物新增种植获得,这部分资产价值已随房屋建筑物的竣工验收而并入固定资产原始账面价值;还有一部分为后续环境绿化以及选育等目的而新增种植,这部分通常作为费用直接计入支出。这三部分目前都没能在账面上进行单独反映,也缺乏有效的价值记录和有效的原始价格凭证。因此,这三部分生物性资产(植物)的价值价格应重新评估、确认和记录,以确保生物性资产账面价值与当期实际公允价值相吻合,保证国有资产的真实、全面和有效。4.建立健全生物性资产档案登记及信息统计报告制度植物类生物性资产通常生命周期长,其价值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渐进性增值。因此,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生物性资产的档案登记,并通过建立和完善生物性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生物性资产实行网络动态化管理和统计报告,并定期通过信息系统对生物性资产的属性及属性变化进行记录和图片展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提升对生物性资产的管理绩效。5.建立生物性资产的定期监督检查制度由于生物性资产特有的生命属性和价值属性,为减少直至消除在相关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消除舞弊的机会,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要求,积极建立健全生物性资产的维护、监督、检查和相应的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对生物性资产进行监管和评价,确保生物性资产生命的持续健康和价值的持续有效。

(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建立健全生物性资产会计核算管理制度1.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增设相应会计科目2011年6月,国内学者李军等人在《浅析高校生物资产的核算》[6]中对高校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了探讨,但是由于相关会计准则缺乏指导性的规定,导致其会计核算工作无法真正实施。实际工作中,高校的生物性资产作为一类特殊资产,会计上应该予以单独分类、记录、反映和监督。因此,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三章第二十一条中,应将“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改为“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物性资产等”,通过准则的形式将事业单位的生物性资产单列并进行定义,为高校生物性资产的财务管理和核算提供准则上的支撑。在相关财务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上,首先需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增设“生物性资产”一级科目,同时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该科目下设立二级明细科目,包括但不限于“生物性资产———动物资产”、“生物性资产———植物资产”等科目,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三级明细科目,比如“生物性资产———植物资产———公益性植物资产”等。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学校期末公益性生物资产的价值。同时,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也需增设“生物性资产”栏目进行单独列示,并单列生物性资产分类明细汇总表。2.建立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为进一步促进生物性资产会计核算的落实,《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应增加生物性资产核算的相关内容,同时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7]中将生物性资产的会计核算单独作为一节进行指导和说明。高校生物性资产会计核算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生物性资产的初始计量高校生物性资产来源主要包括天然起源、接收捐赠、外购、自行栽培、自行营造、自行繁殖或养殖、投资者投入、因择(间)伐或抚育更新性质采伐而补植等类别。这一类会计业务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增加“生物性资产”账面价值的同时,增加记录“非流动资产基金———生物性资产”账面价值。(2)生物性资产的后续计量生物性资产不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过程,其价值通常会因生命时间延长而增加,期间所发生的部分维护费用也会因此而得到补偿,所以对生物性资产不需计提折旧。郁闭前发生的维护费计入“生物性资产”账面价值,郁闭后发生的维护费直接计入当期支出。郁闭后,高校应定期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对生物性资产进行价值测试,并对其当期公允价值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反映,确保资产价值管理的延续性和相关性。(3)终止计量生物性资产的终止记录主要包括对外出售、无偿调出、对外捐赠、自然死亡、损毁、失窃等类别。终止计量需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生物性资产损益”进行过渡处理,并同时减少“生物性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生物性资产”的账面价值。

(三)完善国有资产清查制度,将生物性资产纳入国家资产清查范围将生物性资产纳入每年一次的资产清查范围,是全面完善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因此,在国有资产清查制度、要求和指导办法里面,应该增加生物性资产清查的内容,并在清查报表相应栏目予以反映和记录,同时新增生物性资产清查明细表。只有这样,高校国有资产清查的内容和形式才完整有效。生物性资产在高校客观存在并具有较大价值,国家也为此投入了不少资金。只有建立健全生物性资产相关管理制度和规定,尽快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落实责任,加强监管和记录,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才会全面、真实、有效。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Z].2006-07-01.

[2]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Z].2006-07-01.

[3]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Z].2013-01-01.

[4]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Z].财资〔2016〕1号,2016-01-20.

[5]财政部.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方案[Z].财资〔2016〕2号,2016-01-20.

[6]李军,朱国奉,姚恒珍.浅析高校生物资产的核算[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