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节能行业发展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节能行业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节能行业发展趋势

工业节能行业发展趋势范文1

由于我方项目的需求,特邀请贵公司专业顾问人员对我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届时将与贵公司商议双方合作事宜。

考察日期:

考察人数:

考察内容:

所有考察费用由我方负担,考察人员的住宿条件将不低于三星级酒店的标准。

我方联系人:

联系方式:

请贵方予以确认并回复。

单位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公章: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范文:

台湾青年创业协会北京国宣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关于组团赴台湾商务考察的邀请函

我国政府对节能、再生能源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节能工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我国巨大的节能潜力,庞大的节能市场,显示出节能产业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自2006年以来,在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开发等行业投资热的带动下,我国各行各业不同程度地经历了煤电油运的紧张局面:煤炭告急,原油市场价格持续攀升,“电荒”开始蔓延,20余个省市相继进入“拉闸限电”的行列。日趋紧迫的资源压力与环境压力,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遏制资源浪费,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经济发展道路。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翻了一番,超过了13亿吨标准煤,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能源消费大国。从国内能源资源的情况看,虽然我国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则十分贫乏。由于人口基数巨大,中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比世界平均值要低。在各类资源供应有限的情况下,“节能”就成为缓解能源危机的首选途径。已实施的节能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四川、贵州等地,项目涉及楼宇空调系统改造、工业锅炉改造、废气及余热利用、电机拖动系统改造等。所有项目技术成熟,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平均投资回报率约30%,具有推广价值。

为了借鉴具有同一文化背景的我国台湾省的发展经验,交流行业信息,反映行业发展趋势,综观市场结构变化,培养锻炼新人,促进我国节能事业的迅速发展,由台湾青年创业协会主办,北京国宣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组团赴台湾进行为期11天的交流研讨活动。

一、领队:中心相关人员带队。

二、拟邀嘉宾:节能行业、再生资源协会及相关单位负责人。

报到地点:深圳市

四、考察内容:

1.拜访台湾绿基会节能中心,并与有关人士座谈。

2.拜访台湾大学,并参加由著名教授主讲的“再生能源领域未来形势”讲座。

3.考察参观台中工业区、CBD及CBD以外的次中心区等。

4.参观台北、台中、高雄等地再生能源企业等。

五、收费标准:

每人收取人民币8800元,含考察费、入台证、往返机票、机场税、食宿费、全程安排四星级或以上酒店等。

六、要求:

2、所需手续:个人护照、身份证复印件二份、白底2寸正面免冠彩照8张、赴台考察申请书、带单位名称台头的手写体在职证明及单位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一份。

七、汇款方式:(指定帐号)

户名:北京国宣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开户行: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国贸支行

八、联系办法:

2、联系电话:北京010--××××××××(传真)

工业节能行业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 工业能源 评述 能源需求 能源利用率

全球经济增长表现出了对能源较强的依赖性,能源的消耗,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尤为显著,工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建立在对能源的大规模消耗之上,可以说,工业能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发展。现有的研究主要分析了中国工业能源的需求以及能源利用效率,分别从时间、区域、行业等角度考察了我国的工业能源问题。但其考察工业能源问题的综合性不够。鉴于此,本文梳理了关于工业能源消耗与利用的文献,在分别深入研究工业能源消耗与利用问题的基础上,综合探讨了我国工业能源的短期和长期发展战略,并对我国工业能源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关于工业能源需求的研究

了解不同行业以及区域对工业能源的需求差异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的工业能源问题,现有的研究也分别从行业、人口区域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行业层面,王少平、杨继生(2006)以我国工业12个主要行业为横截单元、以各行业1985—2002年的时序数据组成综列数据,建立了我国工业能源消费的综列协整模型,得出了我国石油加工业及炼焦业、机械、电气、电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都具有能源高消费特点以及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发展都对能源具有强依赖特点的结论。蒋毅一、王皓良(2009)采用面板数据对我国36个主要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费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大多数行业对能源具有高消费和强依赖的特点。从静态依赖性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业及炼焦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行业都具有能源高消费的特点。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而言,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都对能源具有强依赖的特点。屈小娥、袁晓玲(2008)以1995—2006年我国工业部门10个高耗能行业的截面数据为依托,构建了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面板协整模型,认为各行业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差异,并把我国工业行业能源消费划分为:一是对能源消费依赖性大的行业,如黑色金属冶炼、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石油加工及炼焦等;二是能源消费处于中等水平的行业,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非金属矿物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等行业。

在人口区域层面,洪丽璇,梁进社、蔡建明、庄立(2011)对99个地级以上城市在2001—2006年间工业能源消费变化量进行分解,认为经济规模扩大是导致城市工业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导因素,并将区域的人口数量纳入研究范畴,通过分解99个样本城市2001—2006年工业能源消费变化量发现,20—50万人口规模的中等城市具有最显著的结构效应,超过这一人口规模范围的城市,结构效应的节能作用随着偏离20—50万人口规模程度的增加而减弱,但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的结构效应节能作用要好于2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

当然,影响我国工业能源需求的因素还有许多,刘畅、孔宪丽、高铁梅(2008)不仅研究了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对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还考虑了高耗能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产权结构以及能源替代等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能源相对价格的提高对工业行业的节能降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刘畅、孔宪丽、高铁梅(2009)随后通过建立我国能源消耗强度的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SVECM)对1978—2007年间我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长期影响因素和短期动态调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再次证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价格及科技投入对我国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动有着显著的长期影响,并且能源价格存在明显的“逆向”非对称效应。于珍、李保明、施祖麟(2010)也将产业机构变化纳入考察,研究了其变化对能源需求的影响,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通过分析1995—2007年工业能源消耗结构和结构的演变,发现多数产业能源消耗结构并没有变化,少数产业能耗比例下降或者上升,个别产业对能源消耗转变的情况。

二、关于工业能源利用率的研究

与工业能源的需求相类似,不同行业部门、不同区域间的能源利用效率也存在着显著差异,现有的研究大都在研究我国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现状的前提下,分析了我国工业的节能潜力,为其转型提供理论以及实证依托。

余晓泓、张超(2012)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通过引入方向性距离函数和数据包络分析,测算了中国工业部门2000—2009年的能源效率和CO2减排潜力。实证结果表明,以既定最优生产前沿为参考,中国工业部门的总体能源效率偏低,减排潜力较大;各行业能源效率与减排潜力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行业能源效率与减排潜力呈现差异性动态变化,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实施差异性碳税政策、灵活利用碳市场机制、强化节能技术研发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加强企业环境执法监管等举措来推动中国工业部门提高能源效率。

唐玲、杨正林(2009)首先对能源经济效率的几种常用衡量方法进行了归纳,然后利用DEA 方法测算了1998—2007 年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效率,并利用Tobit 模型探索工业经济转型对能源效率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总体水平较低,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和提升空间;工业能源效率变化具有明显的工业经济转型特征,开放程度高、竞争性强的行业能源效率较高,而开放程度低、垄断程度高的行业能源效率水平低;工业能源效率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特征。

屈小娥(2011)以中国省际工业为研究对象,运用DEA 效率评价方法,实证测算并分析了全国30 个省份的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可节能量和节能潜力,研究了影响工业能源效率的因素。结论认为,我国各省份工业能源效率差异较大,工业能源效率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省份工业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工业节能潜力和节能规模较大,其工业能源效率提高对于全国能源效率及节能力度有较强的拉动力。

王海宁、陈媛媛(2010)从外部性的角度探讨了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产业集聚也可以提高能源效率的假说,并借助中国2001—2007年25个工业行业的数据,采用DEA 的方法测度了全要素(各类)能源效率以及产业集聚程度指标。结果发现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而能源非密集型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较高;资源依赖性行业及出口密集型等行业集聚程度较高;烟草行业的能源效率和集聚程度均居首位。随后文章采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产业集聚及其所引致的外部性可以有效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单要素能源效率的假说。

三、综合性研究

事实上,关于工业能源需求以及利用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交互性,能源利用率往往被视作影响工业能源需求的主要因素,另外,行业或经济增长等因素也通常被视作影响能源需求的另一主要因素。

王少平、杨继生(2006)的研究结果证明我国工业各主要行业的能源消费与行业增长和能源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且长期均衡具有显著的短期调整效应,屈小娥、袁晓玲(2008)基于10个高耗能行业的实证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蒋毅一、王皓良(2009)则研究了我国工业各主要行业的能源消费特征,以如何降低高耗能行业能耗水平从而减小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为出发点,认为要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可以采取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两种方法。周建(2007)利用1978—2005 年的样本数据,通过状态空间模型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能源需求、经济增长、效率改进等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模型等对能源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能源需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效率改进等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能源需求的短期波动除了受到相关因素的直接影响外,制度变迁等不可观测变量对能源消费的模式及其变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对我国能源需求影响的众多变量中,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尤其是重工业比例在国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提高对能源需求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四、结论与思考

纵观我国工业能源的现有研究成果不难发现,我国工业能源的需求存在行业以及区域上的差异,能源利用率、产业结构变化、行业发展、经济增长等因素往往也对其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大多的研究也证明了工业能源需求与能源利用率和行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短期的关联以及长期的均衡,本文关于我国工业能源发展战略的思考也将分别从短期以及长期两个层面展开。

短期内,煤炭消费比重和工业部门内部重工业产值比重的下降能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提高科技费用支出比重能有效提高能源效率。对于效率不高而短期调整效应又不强的行业,应建立一定的能源监督监管机制,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使行业增长与能源消费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而短期能源利用率的提高需要政府针对各省区的能源效率特征、影响因素的不同及短期调整速度的差异,制定有层次、分对象的调控制度,充分发挥邻近区域能源利用率的辐射和示范功能。

长期内,将各行业的发展趋势、能源开发与供给、产业结构调整等影响能源需求的因素纳入战略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需将低成本使用能源的鼓励政策改为高成本使用能源的约束政策,使节约利用资源、能源的企业从中受益并快速发展。应对能源静态依赖性较强和收入弹性较高的行业进行适度调整与技术改造,特别应重点支持和鼓励有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技术创新与更新改造投资。另外,由于制度变迁因素错综复杂,其中许多是无法准确量化的潜在的重要解释变量,因此,若要减轻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过度依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最根本的办法是继续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能源需求的安全保障体系。

总而言之,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能源问题不可忽视。由于技术进步相对于能源效率提高有相当长的时滞,因此,制定相应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短期节能措施,把结构调整、技术改造、节能管理、政策指导结合起来,使行业增长与能源利用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少平、杨继生:中国工业能源调整的长期战略与短期措施

——基于12个主要工业行业能源需求的综列协整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4).

[2] 蒋毅一、王皓良:我国主要工业行业能耗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3).

[3] 周建:经济转型期中国能源需求的长期均衡及短期波动:1978

—2005[J].南开经济研究,2007(3).

[4] 屈小娥、袁晓玲: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面板协整分析——基于10个高耗能行业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6).

[5] 郭金童、赵光明:我国工业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动态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8).

[6] 刘畅、孔宪丽、高铁梅: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8(9).

[7] 洪丽璇、梁进社、蔡建明、庄立: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工业能源消费的增长——基于2001—2006年的数据分解[J].地理研究,2011(1).

[8] 于珍、李保明、施祖麟:中国工业能源消耗结构演变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1).

工业节能行业发展趋势范文3

1、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机遇。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当前工业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工业经济呈现下滑趋势,企业困难加剧,但我市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正在增多。

一是清醒认识不利因素。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和深度调整大环境下,经济危机最终形成商业危机,造成社会需求萎缩,国内外经济进入周期性调整,我们要作好去年下半年来工业增长下滑形成惯性势头延续一段时间的充分准备。我市经济外贸依存度高,面临出口减缓、内销不旺又重压力;我市产业结构以终端消费为主,国家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措施难以明显见效;我市企业低、小、散的结构性状况,微观经济运行困难短期难以根本改变,企业贷款难和社会融资难的问题仍将存在。今年1-2月,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27.89亿元,同比下降11.4%,我市工业经济出现了近几年来首次负增长。

二是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在清醒看到今年工业增长严峻性的同时,也看到工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我们的经济发展基本面良好,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已经作出方向性重大调整,产业升级和企业重组面临难得机遇,企业的高成本压力相应减轻,煤电油运等保障要素紧张局面较为缓解。重要的是,地方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工作力度加大,我市的企业民营化、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充满活力和生机,企业的创新精神生生不息。总之,今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仍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对经济发展趋势,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应对,切实做到坚定、清醒、有为。

2、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平稳。一是20*年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经贸部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两创”总战略和新型工业化战略,坚决执行“标本兼治,保稳促调”要求,经受了国内外严峻形势的考验,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3839.43亿元,增长16.3%;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66.55亿元,下降2%,好于全省平均1.9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性投入571.3亿元,同比增长15.4%;引进内资121亿元,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12%,单位gdp综合能耗预计完成下降4.4%的目标任务。全市工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工业重型化趋势明显加快,轻重工业比例已从2007年底的55.4:44.6调整到20*年底的52.8:47.2,重工业发展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5%,现代化产业集群正在形成,涌现了12个超百亿元的行业。据统计,去年我市工业经济拉动gdp增长6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6%,继续发挥全市经济主力军的作用。

二是投入力度加大。三是节能降耗加快。四是结构调整深入。

二、扎扎实实开展“优化服务主题月”活动

我们在经贸系统开展以帮助企业“树信心、度难关、保发展、促转型”为重点的“优化服务主题月”活动,目的是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升经贸干部形象,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服务工作:

一是送温暖,提升企业发展信心。着力做好“送信心、送政策、送信息、送经验、送帮助和送项目”的“六送”工作,积极帮助企业理性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的形势,宣传国家、省、市促进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及扶持政策,编印“xxx相关专项发展资金申报指南”,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协会和中介机构等全方位、多形式开展送信息服务,认真总结企业化解难题的典型经验,帮助企业解决项目投入中存在的人才、技术、资金、规划、土地等制约因素,重点做好“推介xx、对接央企”活动,进一步推动银企、银保合作,缓解企业融资困难。

二是建平台,完善企业服务载体。着力构建“转型升级、‘充电’强身、市场开拓、信息服务、监测预警、要素优化和投资项目”七大服务平台。制订出台加快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继续发挥xxx市企业经营管理学院、xxx企业家创业创新论坛作用,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万家企业活动”,加快形成政府部门上下一体、银企之间互通互联、中介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经贸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网上直报系统,强化产业损害预警,加快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组合区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市金融服务办作用,落实我市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整合完善推动工业投资的鼓励办法,组织开展全市范围的“项目推进年”活动。

三是强主题,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工作主题化,主题载体化。在3至11月的9个月中,以服务企业为宗旨,解决企业困难为核心,组织开展“企业服务”、“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节能推广”、“招商服务”、“产业政策宣传”、“项目建设推进”、“服务能力提升”、“扩大内需服务”等9个“优化服务主题月”活动,主题月中集中安排全市经贸干部进“千企”、主要行业发展调研、“对接央企”扩大引资规模、减轻企业负担、企业家创业创新培训、“坚持解放思想、推动转型升级”大讨论、组织开展节能新技术推广交流会、主办及组织企业参加展览会、举办xxx购物节、开展家电下乡等活动。主题月中还将确定命名一批市级生产功能区,兑现一批项目资助政策,总结宣传一批转型升级典型示范企业,建立健全行业监测预警机制,推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机关工作中的运用,提升服务能力。

三、坚强信心、全力做好保增促调工作

2009年危机和转机同在,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要“危中求机”,“力促转型”,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非凡之年要有非常之举,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市工业经济管理部门一定要以中央“保增促调”为动力,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全市企业要与党和政府一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靠“禾商精神”把握机遇、共求发展,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创新工作思路,坚决完成全年工贸经济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围绕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突出促调整优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突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二是围绕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和技术标准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加快完善现代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创新成果产业化;三是围绕有效投入,保持经济发展后劲。提振信心和投资引导一起抓。优先保障120项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的资源配置。质量和数量一起抓。更加注重投资质量,推动科技成果、产品标准、品牌建设与工业投资的有机结合。内资和外资一起抓。大力开展产业、绿色、链式等招商,确保630亿元工业生产性投资任务的如期完成;四是围绕整合提升,培育重点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扶持,大力发展光伏、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五是围绕平台建设,努力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水平。完善功能,提升能级,做优载体,加快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组合区试点工作。进一步优化企业的发展环境,强化金融、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支撑,全力推进担保体系建设、创业辅导、人才培训、管等方面的工作;六是围绕节能降耗,加快集约节约发展。抓责任落实。确保节能降耗目标责任100%落实到位。抓政策引导。加快企业节能技改步伐。抓重点领域。抓好电力、造纸、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抓循环经济。力争85%的重点用能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2、企业要克难而上,抢占发展先机和勇于顾全大局。企业永远是市场的主体,“保增促调”的主体。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应对危机不仅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更是一个抢先发展的过程。危机给企业市场重新布局机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巩固和拓展海外市场;危机给有实力的企业做强的先机,通过并购重组、强弱结合,实现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危机令企业获得招聘优秀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的机会,将促进我市人才结构的优化和产业提升;危机逼企业向管理要效益,通过流程再造,加强内部控制,降低产品成本,实现现代管理;危机促企业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抢占先机,把握主动,善于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苦练内功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调整结构不断提升竞争能力。我们要目光远大,勇于顾全大局。面对困难,企业要全力以赴顾大局、重稳定,履责任,为党和政府分忧,和广大员工一起守望相助,抱团过冬。

工业节能行业发展趋势范文4

关键词:煤炭企业;大数据

一、煤炭贸易特点及目前的困境

作为我国最主要能源的煤炭,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迎来了黄金时期,许多煤炭企业通过兼并整合,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煤炭的产量和销量一直处速增长的状态。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煤炭行业也逐渐进入了调整阶段,产销都有所减缓,市场形式也变得越来越严峻,如今的发展态势对煤炭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得煤炭贸易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煤炭贸易也步入艰难时期:

(一)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制约煤炭行业的发展

煤炭企业发展困难主要是由于整个的经济市场发展不景气,国内经济发展开始降低速度,国际经济环境也比较严峻,在全球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下,各种能源的需求就会受到影响,尤其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资源,煤炭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二)供给太多,产能过剩成为当前严峻的问题

煤炭行业的发展不仅仅与自身的行业市场有关,还要受到其它相关行业的影响。首先,经过黄金发展阶段,煤炭行业优化产业结构,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采煤方式全力改造,煤炭供应能力大幅提升;其次,由于整个的经济发展放缓脚步,钢铁、电力等主要用煤行业的发展也处于放缓的状态,用煤量减少;再次,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对煤炭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多种因素促成目前煤炭产能严重过剩。

(三)生态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

经过了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污染严重,能源的开发还比较粗放,高速的经济增长也伴随着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为了控制环境的进一步污染,我国开始思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经济发展的速度又要发展的质量,因此,我国的节能减排规定越来越严格,对于碳排放量太多而出现的气候变化以及氮氧化物等环境污染问题,已经非常重视,许多高耗能行业也进行了限制,能源的消耗也逐渐降低,这就会使得煤炭产业的发展速度较之以前降低,更为重要的是,煤炭的开采要破坏大面积的土地,使得植被和生态受到影响,因此,在开采的同时需要保护和治理,这也就会有大量的资金用于矿区的修复上,使得效益低下的煤矿企业更加艰难。

(四)煤炭企业的管理落后

我国许多煤炭企业是在经济增长的粗放期迅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管理上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普遍管理比较粗放,在过去煤炭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下,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这就会导致企业生产的成本高,人员的配置不够合理,经营的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没有必要的激励机制,最终造成效率低下,不利于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大数据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大数据的产生和应用有效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变革,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影响。随着云时代的到来,人们给予了大数据更高的期待,大数据与互联网的紧密相关也使得它能够有效的应用到各个行业的发展中,它能够把物质、信息进行高度的统一,有效的进行资源的配置,把数据变成各个行业发展的指向标,进而优化了行业的发展模式。在互联网普及的状态下,传统的企业要想与时俱进,必须要充分的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它能够对各个行业的数据业务进行升级,引发行业的巨变,以更大的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来应对市场的不断变化,是组织进行变革的力量,是传统的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工具;大数据还对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的关键是数据,不管是使用什么样的系统和软件,进行流通的最终没还是数据,信息技术就是要把有效的信息进行挖掘,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业务创新。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各个行业的创新都带来了便利,它将促进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带来许多的挑战和机会,大数据技术不但要重视处理大量的数据且得到有效的信息,而且还要注重该技术的研发以及有效的应用,实现各类信息的网络互连、资源共享;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开展精准营销,通过分析消费者的不同喜好,提供心仪的产品和服务,大数据也可以基于数据分析进行有效的决策,改变了传统的根据经验和感觉进行决策的模式,给与了我们看待世界的另一个角度;总之,大数据技术是我们抓住主流社会的钥匙,它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煤炭贸易如何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库

煤炭企业的发展低迷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互联网+席卷整个社会的时候,煤炭企业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开始思考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帮助煤炭行业走出困境,在国内陆续出现了煤炭电商平台等先进的煤炭运营模式,在煤炭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营管理上,更是利用了大数据技术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取得了行业瓶颈的突破,为了更好的促进煤炭贸易的发展,煤炭行业应从以下几点来完善煤炭的发展模式:

(一)树立创新意识,构建运营管理创新机制

首先要在煤炭行业树立创新的主体地位,强化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经过十几年的兼并和重组,煤炭企业一般都是集团化的大型企业,因此,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持续发展为目标、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非常关键,是煤炭进行转型的必需,是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要联合科研机构、高校等,用各种方式,实现知识和技术创新的联盟,促进煤炭生产上、中、下游的高效链接和整合,积极的寻求创新路径。其次要努力形成循环经济,建立高效的生产链,创新生产模式,对每个环节进行优化,积极的响应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形成把煤炭“吃干榨净”的生产链,尽可能的降低污染和对地表的破坏。最后企业要加强科研的投入,煤炭企业应该探寻一条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科技对企业的促进作用,因此要重视研发,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为煤炭企业的转型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保障,新技术、新工艺始终是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尽可能的引入科技人才,尤其是科技、管理人才,人才是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实施人才激励机制,激活各种人才的创造力,引进紧缺实用性人才,通过入股、奖励分红等方式,激励并且留住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

(二)建设大数据平台,实施信息化管理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它的健康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尤为关键,随着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和行业大数据的兴起,建立煤炭行业的大数据平台,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基础,整理并分析行业的数据信息,发现规律,了解产业发展趋势是所有企业改革的重点。首先煤炭企业需要充分的利用信息开展合理的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嫁接,成立交易中心,利用海量的信息优势,进行全方位的搜集、处理,形成企业独特的煤炭价格指数,充分的了解市场上的煤炭价格信息,以此来指导整个企业的煤炭市场运营;其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大数据逐渐的对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及产品的生产、运输、售卖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煤炭企业要努力利用大数据建设电商平台,通过竞价、比货、比物流以及比服务等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搜索选择,实现产品的优化以及价格的合理化,对供需关系进行有效的调整,识别客户资源,在电商平台的协助下,设定不同客户在产品、物流、服务商的个性化需求,使采购、产品、消费等过程逐渐由线下走向线上,能够使管理和购销实现透明化和有效化,大大的降低了管理成本;最后建设煤炭行业信息数据开放、共享体系,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逐渐的拓宽数据信息的采集范围,能够使得煤炭生产、运输、销售等过程形成数据的全覆盖,实现以市场为主体的数据的共享,仔细的钻研煤炭大数据指定的基础标准,逐渐形成行业内信息采集、存储、使用等过程的统一标准,整理各个业务产生的数据信息,结合过去的、实时的各类数据资源,优化企业存在的技术要素,建立有效的大数据平台,在企业战略制定、资源配置和运营管理中运用数据平台,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三)提升节能减排信息化管理水平

环保是新经济形势下对煤炭行业提出的新的要求,我们不仅要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还要兼顾发展的质量,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对于煤炭行业,节能环保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煤炭企业要积极的建立环保节能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行业的数据信息,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监测机构,对煤炭生产的各个环节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使得生产耗能符合规定的指标。其次煤炭企业要努力的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响应“低碳经济”的号召优化能源结构,实现产业有效升级,大数据技术和云技术能够帮助煤炭企业了解行业的各项生产指标,清晰的看到最前沿的技术信息,进而快速的调整本企业的生产运营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最后要完全遵守国家节能环保的法律规定,创新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企业每个生产环节的节能减排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企业提供技术保障,最终实现企业与社会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王显政.中国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煤炭,2010(07).

[2]牛克洪.“十三五”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战略构想[J].煤炭经济研究,2015(01).

工业节能行业发展趋势范文5

【关键词】信息化 氨纶生产 应用 实践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84-02

1 引言

从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我国一直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而随着十七大的召开,“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已成为当前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氨纶行业也必将顺应这种发展趋势,积极融入信息工业化发展之中。九十年代我国从日本东洋纺引进氨纶纤维工业化生产技术以来,氨纶纤维生产经历了从工业自动化到工业信息化的发展。氨纶纤维生产从一开始的集中显示,PLC控制到现在远程集散式DCS控制。

2 信息化应用实践

2.1 传感器

氨纶纤维生产由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在其生产装置中使用了大量传感器,主要类型有温度、压力、质量流量和液位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均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并能直接安装使用和具有远程通讯功能。

温度传感器主要是Pt100温度传感器,Pt100温度传感器属于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范围为-200℃至+850℃,具有远程通讯功能,可与集散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对氨纶纤维生产过程的温度在线测量和监视,还可以与调节阀、控制系统的功能模块相结合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

压力和液位传感器主要都是使用单晶硅谐振式数字传感器,主要是横河的EJA系列变送器,如氨纶纤维生产过程中用于粘度在线监测使用的EJA118W型隔膜密封式差压变送器,用于TDOS/MGS贮槽液位测量的EJA220A型法兰安装式差压变送器,EJA220A适用于测量含有固体、沉淀性液体的液位和密度。

质量流量传感器主要是用于氨纶纤维生产的物料添加计量控制,主要有Endress+ Hauser质量流量计和罗斯蒙特质量流量计,氨纶纤维生产中应用的这两种质量流量计都是基于科氏力原理来测量的,受介质温度、粘度和密度的影响较小,精确度在实际应用中均小于1.00%,对于其高精度规格质量流量计使用时可达0.5%以下。如扩链剂调和中使用的Endress+Hauser Promass 80E 科氏力质量流量测量系统,其标称测量精度为0.15%,但实际使用中,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实际测量精度普遍在0.15%至0.50%之间。

2.2 变频技术

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节约能源已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而氨纶生产行业又是耗能行业,因此节能必将是氨纶行业发展所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变频技术的使用,可有效的降低氨纶纤维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在氨纶纤维生产中使用的变频技术主要是用于电机调速控制的低压变频器,主要有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的AB变频器PowerFlex系列、艾默生变频器EV2000系列等。如用于风机控制的艾默生EV2000P系列变频器,用于搅拌器电机转速控制的PowerFlex 700系列变频器。

2.3 集散控制系统

集散控制系统英文简称为DCS,全称为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可以解释为在各个控制回路中尽量将控制所造成的危险分散,而将管理和显示功能集中的一种自动化产品。DCS一般由控制站、操作站、通讯网络和系统软件组成。

由于国内氨纶企业的生产技术大多数都是源自日本的氨纶生产技术,因此DCS系统主要是采用横河(YOKOGAWA)的CENTUM系统。横河最新的CENTUM 3000系统是以Windows XP为平台构筑的系统,可同时支持HART (Highway Addressable Remote Transducer)和基金会现场总线协议,兼容性很强,具有自动信息贮存、报警和自动输出打印报表的功能,且可通过国际互联网实现远程监视和操作。

对于年产3000吨规模的干法纺氨纶纤维生产来讲,其配置的I/O控制点(输入/输出控制点)约在2000点左右,其DCS系统的配置按横河的CENTUM 3000标准可分为硬件和软件配置,其典型系统构成图如下。

系统硬件配置为一个增强型FCS控制站(带远程NODE单元)或者两个标准型FCS控制站(不带远程NODE单元),其FCS控制站均采用双CPU、双电源、双存储和双总线通讯配置;5台或6台(工程师站独立配置)HIS操作站,HIS操作站可选用PC机或者控制台式操作站,推荐使用PC机,以便于控制投资成本和系统升级;总线使用双冗余配置的横河标准Vnet总线用于数据通讯,数据下装采用通用的8芯网线,数据下装接口设备可以使用路由器或者交换机。通讯卡件有CENTUM系统的标准V网通讯VF701卡,用于FCS控制站与HIS操作站间的数据通讯,一台操作站需配一块VF701卡;ER总线通讯卡EB401和EB501,用于近程NODE单元和远程NODE单元间的数据通讯,此总线仅在增强型控制站的扩展机柜中使用,ER总线采用双冗余配置,因此需要两块EB401卡,远程NODE单元自带有EB501卡;ESB总线通讯卡SB301和SB401,用于FCS控制站与近程NODE单元的数据通讯,FCS控制站自带SB301卡,近程NODE单元也自带有SB401卡。控制点卡一般配置为模拟量输入卡件AAI141,AAI141卡件采用4-20mA电流信号输入,拥有16个接入通道,与其配套的为16通道×2的AEA4D模拟端子板,连接电缆为40-40针的KS1信号电缆;模拟量输出卡件AAI543,AAI543卡件采用4-20mA电流信号输出,拥有16个接入通道,与其配套的为16通道×2的AEA4D模拟端子板,连接电缆为40-40针的KS1信号电缆;脉冲输入卡件AAP135,AAP135卡件采用0-10kHz脉冲信号输入,拥有16个接入通道,与其配套的为16通道×2的AEA4D模拟端子板,连接电缆为40-40针的KS1信号电缆;数字量输入ADV161,ADV161卡件拥有64个接入通道,与其配套的为32通道的AEA5D数字端子板,连接电缆为AKB337信号电缆;数字量输出ADV561,ADV561卡件拥有64个接入通道,与其配套的为32通道的AEA5D数字端子板或32通道的ARM55D数字端子板,连接电缆为AKB337信号电缆;RTD输入卡件AAR145,AAR145卡件拥有16个接入通道,与其配套的为32通道MRT端子板,连接电缆为50-50针的KS8信号电缆;对于重要的控制点建议使用双冗余配置,如纺丝甬道温度控制的模拟量输出点,变频输出控制点等。

系统软件配置为一套软件安装媒介和电子指导手册,若干系统ID许可证书,一台HIS操作站需要一套系统ID许可证书。必须配置的软件包有标准操作和监视功能包,一台HIS操作站需要一套标准操作和监视软件包;标准组态功能包,用于系统功能组态、控制回路组态以及子程序顺控表组态等,仅工程师站使用;流程图组态功能包,用于图象的组态、定义流程图的色变条件及指定图面功能键等,仅工程师站使用。推荐配置的软件包有长趋势数据获取功能包,用于保存数据的取用,一个项目一套;控制图状态显示功能包,用于显示控制回路的状态,仅工程师站使用;逻辑图状态显示功能包,用于显示逻辑图的控制状态,仅工程师站使用;OPC功能包,用于跨域或者跨项目的数据共享,仅工程师站使用;报表软件包具有自动获取数据并输出数据的功能,但必须安装EXCEL表格后才能正常使用。

3 应用体会

3.1 明显缩短工程调试时间

由于DCS拥有虚拟测试和目标测试功能(模拟生产运行功能),使得氨纶纤维生产装置的调试可以在DCS的虚拟测试和目标测试下进行试验,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控制回路的组态出错和接线出错,使得工程调试时间缩短了10天左右,因而减少了投资建设周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3.2 操作界面形象而直观

由于DCS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使得DCS系统的人机对话界面可以直接以生产工艺流程图的简化形式来进行DCS流程图组态,并以流程图的声色变化来表现生产的状态,因而使得操作界面相对于以前的逻辑控制更加形象而又直观。

3.3 维护方便而又快捷,保证长期持续运行

凭借DCS系统的在线维护功能、硬件模块化设计以及热插拔技术,在DCS系统不断电的情况下,可以将故障硬件屏蔽和分离,再用备用硬件直接热替换故障硬件,即可排除故障恢复正常,从而使得维护方便快捷。同时,还可以依靠DCS的双冗余配置,实现在线热备份和自动识别工况良好的硬件用于工作并提示需要维修的故障硬件,体现了DCS系统的维护方便性,避免了原来需要停电停产才能维修的状况,从而保证了生产的长期持续运行。

3.4 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由于干纺氨纶纤维生产的溶剂回收采用的是减压蒸馏技术,在整合了真空泵变频和DCS的PID和串级控制后,使得溶剂回收率提高了3%左右,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溶剂的消耗,减轻了污水处理的负荷,降低了环境污染,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由于采用DCS集散式控制系统,操作员工的人数由原来的每1000吨生产线配3人缩减为1人,同时减少了员工的认为操作失误。公司年操作失误由原来的16批/次,目前控制在6批/次,直接减少损失30万。

3.5 便于共享和统一管理

由于DCS系统支持OPC协议和具有报表功能,使得DCS的数据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共享,便于工程师进行远程数据分析。同时,还可以通过OPC协议将DCS系统纳入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中,实现DCS系统数据的资源共享,并通过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来实现统一管理。

4 结语

由于信息化技术在氨纶纤维生产中的大量应用,特别是DCS的应用,使得氨纶纤维生产更加稳定而又高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加以改进:

①推行标准化现场总线协议,避免选型时出现DCS与现场仪表接口标准不匹配的问题;

②推广数字技术在DCS通讯及现场仪表中的应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干扰带来的影响;

③推广存贮媒介的双冗余和热插拔技术在DCS中的应用,避免存贮媒介故障时必须停电停产才能维修的问题;

④开发DCS远程组态功能,以利于工程师进行远程技术支持,随时解决问题;

以进一步促进氨纶纤维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YOKOGAWA,CS1000/CS3000 ENGINEERING.

工业节能行业发展趋势范文6

但与此同时,美丽说、蘑菇街已经获得了很不错的发展,他们被投资人称为社会化电商,投资人认为这个领域将会出现一堆新模式。包括移动互联网,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市场越来越大,各种细分领域都会出现新的机会。

主力资金流入个股(01/17)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后悔突发暴涨很可能不期而至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

至少站在2012年的这一头,我们看到,这一年将会是最值得期待的一年。千团大战之后,有人说会发起“千O大战”——O2O模式将会在2012年大爆发;“云计算”领域将会在2012年进行第一个回合的较量;移动互联网、手机应用刚刚抬头;清洁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将会走向何方;这些令旁观者好奇、令创业者纠结的问题,2012年接下来的这12个月,也许可以给出一些答案。

《创业邦》在2010年曾经预测过社会化电商的崛起,预言过HTML5的普遍应用。2011年底,微软宣布,ie10将会支持HTML5,标志着HTML5正式进入主流。而蘑菇街、美丽说的出现,也是我们预言的社会化电商崛起的例证。只不过,这些变化比我们的预言稍微晚了一点。

时光跨入了2012年,清洁能源、新农业、消费品,以及医疗、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人以及创业者,对2012年的创业趋势做一个判断。

清洁能源:我们认为2012年将会是节能行业发展的一年,而新能源的发展速度将会相对落后;

新农业:我们认为,上游的寡头化不可避免,经济作物基地将会有很好的机会;

医疗:仿药仍是主流,容易成功,家用医疗器械将会大有市场;

消费品:潜力巨大,将会出现民企上市潮;

而对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社会化电商、O2O,2012年将会是初见分晓的一年。

有一些企业会倒下,有一些企业会崛起,这是商业的魅力之处,也是商业的残酷之处。

移动互联网:格局趋于垄断细分领域有机会

随着中低收入智能手机用户增多,移动互联网将会出现一些中国特色的创业机会,2012年的平台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民工、保安带来新的创业机会

(口述/清科创投董事总经理及集团执行副总裁 叶滨 整理/郑江波)

我认为移动互联网有两大发展趋势,首先是用户人群的变化,目前智能手机的用户数大概是7000万左右,未来一年智能手机的用户数应该会发展到两三个亿。早期智能手机的用户是相对高收入的人群,随着智能终端价格越来越低,比如千元安卓机的发展,中低收入人群智能手机的用户数正在不断增长,这种变化将会对市场造成深远的影响,带来一些新的创业机会,比如民工专用的社交应用、为保安而设计的游戏等等。

现在移动互联网的模式和国外是相通的,基本是国外做什么,国内也就出现个山寨版,但是随着用户人群的变化,将会出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创业机会。

其次,用户行为习惯的变化会带来一些新的机会,举个例子,随着语音IM的发展,用户越来越习惯于用说话代替打字,如果将云端的服务融入其中,未来就有可能出现像“语音小秘书”这种工具,用户一个指令,传送到云端,最后由一个团队完成对这个指令的服务,这种感觉不同于Siri那种语音助手,它是基于用户习惯的一种新服务,更像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所以我觉得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将不仅仅局限于App端的竞争,而是更丰富层面上的用户体验的竞争。

对于一般的创业者而言,首先要找好自己的细分人群,不要总盯着衣食住行这种所有人都能看到的机会,因为今天来做已经有些晚了,竞争也是最激烈的,我建议创业者要多思考一些比较偏门的机会。

只有卖苦力、卖脑子这两条路

口述/顽石互动CEO吴刚 整理/郑江波

国内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处境大部分都很难,主要是融资问题,虽然说这是一个热钱涌入的领域,但是现在创业者往往拿了种子期,拿不到A轮,拿到A轮又拿不到B轮,大部分公司都面临这种问题,而且虽然看似有些产品拥有一些用户,但是这些用户并没有特别大的稳定性,无法转成为收入,在没有外界输血的情况下很难存活下去,资金链一断就垮掉了。

最近一年透支了移动互联网的未来,风投往往会扎堆投一类项目,然后就等着,看有哪家冒出来,如果没有一家脱颖而出,这种项目也就被放弃了,这个阶段已经被透支了。那种喊着要做平台,塑造用户使用习惯,和号称自己的产品是一款杀手级应用的公司,往往都很容易在这个阶段死掉,究其原因不外乎三个字:保不住,因为这些事情那些巨头公司都可以做。

整个移动互联网的格局渐趋于垄断,谷歌、苹果这些公司近两年的战略无不是控制整个价值链,那种含有巨大价值的核心应用是必争之地,创业者如果做这类事无异于老虎嘴里夺食。

创业者如果在生活细分领域发力,还是有一定机会的,但是这需要创业项目和各个操作系统、各个厂商、各大互联网巨头之间的业务是不冲突的,比如豆瓣和大众点评这样的公司,豆瓣瞄准小众人群积累了大量黏性用户,大众点评干了扫街的苦差事,而这成为了如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留给创业者的只有两条路,要不就是卖苦力,要不就是卖脑子。艺术类的创意应用就属于卖脑子的范畴,比如游戏、电影。因为这些产品之间没有排他性,但是作为内容提供者,我们只有随波逐流,跟着平台走。2012年国内平台间的竞争将会特别激烈,前一段时间腾讯已经调整了与低收入开发者之间的分成比例,这是一个讯号。

云计算:云存储是突破口

口述/云海创投设立项目负责人张磊 整理/曲琳

与美国相比,中国云计算基础设施尚待完善,企业不但要做用户体验,还要自己搭建后台。

私有云发展快、公有云发展慢

前几年云计算行业还太蒙昧,完全是处于学习的阶段,而在这两年,明显可以看出,基础在打牢,应用在增加。

例如,中国的云计算行业最显性、最容易趋向于成熟的商业模式还是与云存储相关的应用,例如酷盘、金山快盘等。大家有了Dropbox这个标杆,还会有很多其他创意,如基于云存储技术的笔记软件Evernote,可以进行文字、视频、图片等同步,在无线互联网Android、iOS平台都能使用,用户体验不错。其实这种产品就是把很多必要的应用集成起来,但是我认为也有很好的成长性。

短期内,在云存储应用方面,谁能解决好用户体验,谁就有机会抢占先机,席卷市场,让更多人使用就是竞争力。而这些创业企业2012年会受到后台的考验,用户到了一定量级,对后台的挑战很大,中国没有亚马逊S3的支撑,需要自己往下走搭建后台,也许就不能集中精力在用户体验上了,这是中国创业者面临的悖论。

作为投资机构,我们看云计算的另一个角度是私有云与公有云。私有云会更容易成熟,公有云走的路会更长。私有云平台最活跃的代表其实是学校,上海交大等都在和厂商供应商合作;而学生们离开校园,就要进入公有云范畴,即电信基础设施运营商、互联网巨头、地方云计算平台等建设的云平台,可是目前中国还没有标准化使用,还会面临风起云涌的局面。

此外,中小企业借助云平台已经是必然趋势,互联网带来了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他们普遍对成本很敏感,把财务应用、内部OA管理平台等放到云平台上,将为他们大幅度减少成本。

盛大、阿里做基础,中小企业做应用

口述/酷盘CEO顾志诚 整理/曲琳

我们的产品是同步存储软件“酷盘”,相当于美国的“Dropbox”模式,是为数不多的云存储能够落地并面向网民个人的产品。现在美国Dropbox的普及率非常高,其实前面三年的发展很慢,iPad和iPhone席卷市场之后才一下子爆发,因为随着移动互联网出来了,移动端与PC端的同步变得很必要。2011年3、4月份Dropbox一下子估值就高了很多,我们也就顺水推舟打进了一个比较火的市场。

未来直接面向网民的云存储产品会有更多,而且会让网民形成习惯。作为Dropbox被国内屏蔽时的替代品,我们在一段时间迅速“捡到”三四十万用户,足以看出市场的潜力。就像之前大家装电脑,没有意识要装杀毒软件、视频软件,也许2012年开始会养成习惯装同步软件,市场上几家同类软件都是一起在推动这个市场,各家巨头都要进来,360和腾讯几周前也出了测试版。

云计算需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处于产业链逐渐形成的过程中。美国亚马逊S3平台相当于为云计算顶层软件公司将服务器买好、机房建完、网络联通,搞定分布式存储系统,而在中国,我们多数都要重新开始自己做,还要考虑到全国三大传统电信运营商,以及网络优化的问题。

阿里云、盛大云都在做亚马逊S3的工作,中小IT公司也会面对更多更现实的应用。例如我们已经效仿Dropbox做了API接口,成为云存储平台,让软件开发商将数据储存到我们的平台上,进行托管类的业务。用户在上面产生的文件通常只能存到移动终端上,现在可以保存到云端上,目前我们在和很多软件企业谈合作。硬件载体将不是问题,甚至是智能电视、车载影音系统,几乎所有第三方程序产生的数据都可以保存在云端。

社会化电商:SNS的新生?

口述/启明创投合伙人童士豪整理/曲琳

2010年我在《创业邦》杂志上讨论过从SNS角度涉入电子商务的问题,当时觉得这条路很难走通,例如一个社区中有女孩子加你为好友,过段时间开始发广告消息骚扰你,你会反感,或者觉得社区本身的商业气氛太浓;但是2011年我们看到了蘑菇街和美丽说,一个女孩子在上面秀衣服的图片,不管你买不买,都会觉得很漂亮,你甚至不需要非得点那些图片,因此用户心里不抵触。

2011年能明显看出社会化电商是趋势,越来越多人在网上买东西,他们想知道什么东西卖得好、在哪里买得到,这不是推销,而是推荐与发现。加上微博的兴起,也让人们觉得推荐是很重要的。

谷歌的模式,是你知道自己要什么,去搜索,但如果你不知道呢?这就需要你去发现一个东西。发现和寻找是两个概念,发现是有一点冲动的,越过了搜索那一层。这两年互联网从业者更加了解用户的内心了,是不是社会化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户有这个需求,而现在的模式没办法满足。

继续为淘宝小商家做社会化推荐是个切入口。蘑菇街和美丽说是典型,而且他们一下子就找到淘宝,而淘宝需要与现在所有第三方辅助他们展示的公司都要合作,这也是淘宝对抗其他巨头最好的战略,当然也可以与凡客、京东合作。

我觉得社会化电商还可以进一步,与广告结合,例如在人们喜欢的产品图片旁边,放上一些商家的广告图片,和搜索一样,在搜到的产品旁边放同类广告。

当然社会化电商也有难点,首先社会化的形成并不容易,你要先成为用户喜欢的社区,才能让人愿意消费;其次,微博上很多营销的公司,最大的问题是会构成骚扰。一个独立化的网站,形成用户黏性,不让人感觉到骚扰才是好的模式。

微博、社区、电商网站新模式将扎堆

口述/蘑菇街创始人、CEO陈琪整理/曲琳

提起社会化电商,我认为现在误区比较多,很多人觉得微博上传播一下,甚至QQ群里做宣传就叫社会化电商了。我个人认为,社会化要与社区化、社交化分开,比如一件衣服比较好看,成百上千的人会喜欢,它的排序就会提升,这其实是一种群体的行为和群体的决策,实际上这些人之间没什么关系。蘑菇街这种形式是从消费者出发,先建立起一个社会化平台,把喜好相似的人组织起来,再跟商家对接。

2011年,社会化电商还处于一种萌芽的状态,各种模式都会冒一点出来,2012年大家说电商要冬天了,至少是个秋天,反倒会让大家都静下心来。2012年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以微博为例,微博营销我觉得还谈不上商业模式,但已经是淘宝流量里面非常重要的来源了。微博上有专为淘宝服务的公司,走媒体路线,一方面自己生成好的原创内容,一方面做电商广告;还有些聚集欧美街拍的内容资源,把上面的衣服找出来推荐给用户;也有从电商出发的形式,比如上海商派(ShopEx)做了跟微博合作的橱窗,把商品就直接挂进去了,也可以同粉丝做分享。

其他形式,包括有些论坛会为京东、当当等专门做板块,也是把用户一群群归结起来;55BBS、爱物网是我们的前辈,也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化方式;再比如我原来同事做的草莓派,又卖东西又开社区,是很少见的,对电商来说,一个很大的成本在于流量,当运营了一个社区以后,重复购买率会很高;不能忽视的还有淘宝,淘宝体量太大了,要找到很合适的模式还要花一些时间,但是他们一定会往社会化方向走的。

社会化不见得是哪个社区都能做的,对于运营的要求非常高,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迅速帮助用户去命中他心里想要的东西,所以必须做到陈列、分类、排序。本质来看,这是电商的一种营销渠道,在未来,电子商务公司一定会青睐于性价比、转化率都很高的渠道。

o2o:机会巨大线下环境决定成败

口述/创新工场创始合伙人汪华 整理/刘岩

2011年,客多网、布丁网等获得了风投青睐,千团大战过后,“千O大站”已经悄然打响。

线下成熟领域容易成功O2O(Online to Offline)最核心的是在用户决策、交易上提供有价值的互联网服务,真正为商户挣钱提供价值,为用户解决问题,让用户有主动用它的理由。如果只靠花钱打广告把用户买过来,不提供增值服务,再以同样甚至更低的价格卖给商户,这中间创造的价值并不多。所以O2O不应该是去做“二道贩子”。

团购作为O2O,也是创造一定价值的,很多线下商家并不知名,团购解决的是线下商家跟用户沟通的问题。只不过现在很多团购被拔苗助长,来不及做更细致的事情,创造的价值深度不够。

做O2O未来能创造价值的机会还有很多,这点毋庸置疑。比如像大众点评网,解决消费者和商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再比如,在传统行业,中间交易环节特别复杂,难做决策,创业者如果能提供给用户很好的信息,提高用户忠诚度、黏度,这就是机会。但有些方面不能操之过急。因为在很多行业,线下环境不是很好,比如线下服务提供商或交易环节不是特别标准、规范的情况下,很小的创业公司进入容易成为先烈。

相对来说,做O2O要求两边的“O”都要特别成熟。在用户方面,应该选择用户习惯等方面都特别成熟的领域;线下的“O”,也需要选择相对标准化,比较规范的领域。创业型公司应该是选择好一些线上、线下环境相对成熟的领域,再去做一件非常具体的小事情,做出一款好产品。

线上才是O2O的精髓。因为O2O公司做线下没有优势可言。目前一些O2O公司存在的问题是:第一、不是踏实下来做一款精致的互联网产品真正满足用户需求,而是想着快速拿钱买用户扩大规模;第二,做产品的思路上未能真正帮商户解决赚钱问题;第三,产品没有很强的用户增值、用户黏性。克服如上三点问题,就应该是一家很了不起的公司了。

O2O可能比团购还要难

口述/查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黄远鹏 整理/刘岩

O2O是双向的,既包含online to offline,又包含offline to online,即:线上把消费者导入到线下商家,线下商家又把服务反馈到线上。团购是O2O最早形成产品化的模型,问题是只把消费者引向线下便终止,未把线下服务传递、反馈到线上,属于单向的。团购还有一个天生的缺陷是:明显以牺牲商家的利益去满足消费者的利益,最终的结果是线下商家提供的服务大打折扣。尽管国外有Groupon相对成熟,但目前这个生态链条依然不够健康,整个团购行业在梳理、优化,洗牌后能生存下来的就那么几家。

对比美国线上消费与线下消费的比例,我们线上消费的比例还很小,未来通过O2O扩大线上消费比例,还是有很多创业机会。只要能把线下空闲的资源与有需求的用户连接起来,就会成为一个O2O的经典案例。如果O2O能做得好的话,是线上与线下对等的模式,即线下的服务可以延伸到线上,线上的需求可以延伸到线下,做到极致之后应该是线上线下不分彼此。

其实O2O最本质的是做好本地化服务。在用户行为、定位、社交等方面,SoLoMo跟O2O有很多重合之处,尤其是在本地化服务上。本地化就意味着O2O需要提供的技术、服务、内容也集中在一定范围之内,体现更多本地化生活服务类的优势。

但做O2O未来可能会比团购还要艰难。一方面要求在网上营造特别庞大的用户群,一方面又要在线下培育优质的商家。就目前来看,尽管O2O能带来大量用户,但却得不到商家的任何反馈。这时就迫切需要通过支付手段,或者刷折扣券上的一维码、二维码等技术手段,从而形成一个好的消费者反馈机制。作为一个O2O平台,只有深度挖掘优质商户,带来更多回头客,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医疗:仿药大有机会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大

口述/盘古创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医疗基金合伙人徐天宏 整理/翟文婷

仿制药、制剂创新、可量化指标的中药,以及家用医疗器械,高端、细分领域医疗器械都有极强的爆发力。

关注仿制药公司

药品在今后一两年会有爆发的趋势,比如一些处于临床期的研发药、首仿药以及制剂创新。从2008年到2015年,很多跨国公司的支柱药品都面临专利过期的事实,尤其是年销售达到120亿美元的Liptor.

我们会关注愿意投入一定精力去开发有竞争力产品的仿制药公司,首仿药、次仿药、甚至三仿药,因为他们目前在国内市场都有很强的竞争力。那些积极把产品逐步卖到国外的制药公司也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因为这非常困难,尤其是进入美国市场,要经过FDA认证审查。我们已经看中一家这样的企业,肯定是要投的。

对于国内的创业者来说,除了抓住专利过期的机会研发仿制药,就是进行制剂创新,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市场也够大。如果制剂创新能做好,价值并不比新药低。

中药的新药研发也有机会。比如,复方六味中药的研发周期很短,只要两三年就可以做完临床试验。如果中药可以完成一些可量化的指标,会更利于市场接受。

“十二五”规划非常明确地鼓励器械的本地化生产,但是具体到实际操作层面还没有什么措施。创业者进入医疗器械市场,往往愿意选择诊断型产品。因为进入门槛低,所需资金也比较少,能耗得起。但是他们忽略了产品的推广难度,诊断型产品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很严重,光肿瘤早期诊断,稍成熟点的方法就有几十种。所以,表面看起来很容易,实际真正想做起来很难,每拿下一个医院都要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因为诊断产品往往是比较新的技术,医院是比较保守的,接受新的事物需要花很长时间。

此外,随着国内老龄化趋势,家用器械产品市场也很大。比如血糖仪、血压计、轮椅,这些市场未来几年爆发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还是以中低端为主。

专科领域可能会出现上市公司

口述/生物谷创始人兼CEO张发宝

整理/翟文婷

就2012年的趋势来说,从投资角度来说,药品的市场规模大;但是医疗器械潜力大,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和药品市场规模比例只有1:10,在美国这个数字是1:1,而且国家政策也比较扶持器械。

药品的毛利润很高,但是流通环节很长,所以净利润很低。在此压力之下,药企必须加大新药研发力度或仿创结合,而不是以前的纯粹仿制。

单纯的化学仿制药,一直是大公司的强项,中小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也没什么竞争力。国内的大药厂如果不重视研发,靠中小企业去点燃市场是不现实的。因为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都是围绕大药厂做准备的。大药厂重视研发,才有热情去收购中小企业的研发产品,整个医药研发市场才可能被带动起来。

即使要做仿制药,中小企业也只能做存在一定技术壁垒的化药仿制,或者生物仿制药。未来中小企业会分成为两拨:一拨是专注创新产品和新药研发,但是很艰难,风险投资对此也很谨慎;一拨是仿制国际上很成熟的大纲药物,相比纯粹的研发,这个风险要小。

医疗器械方面,几个细分领域可能会有机会:首先是一次性用品,比如手套、无菌注射器,这方面国内也有一些企业在做。不要轻视这些一次性用品,实际上里面有很多创新点;其次是专科用品,比如齿科、皮肤科等。这些领域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竞争对手比较少,利于中小企业来做。这两个领域,最近两年可能会出现上市公司。此外,家庭医疗用品里的空气净化器市场,目前还处于原始积累阶段,未来会出现两三家大规模的企业。

另外,高端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也很惊人,比如大型医疗器械的维修保养就是一个亮点。虽然这方面市场规模小,但是附加值高,所以净利润高,广东傲华就做得不错。

新农业:上游巨头化经济作物潜力大

因为国家投资,水利相关行业有望崛起,农业上游产业将会高度集中,经济作物基地、有机食品基地机会多。

看好水利相关行业、经济作物基地

口述/达晨创投合伙人傅哲宽 整理/曲琳

每年我们都会关注国家政策引导,最新的是在水利建设方面,国家计划投资好几万亿。水利是和农业相关“大农业”概念里面的基础设施,国家经历了多年城市化,解放后一段时间水利做得很好,然后被破坏掉一拨,现在重新规划修复。我们正在储备水利监测、规划服务类公司,甚至会看一些与物联网应用结合的案例。

过去的几年,国家的政策没有太大变化,一直是支持上游,即养殖、种植和粗加工,鼓励大家用现代工业企业理念经营农业企业。而现在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工业化、现代化、职业化是趋势。从政策、税收优惠来看,国家鼓励出现大型农业企业,大企业的养殖、防御体系、饲料都很容易监管,散户会被逐渐替代,大基地、大农庄都会出现。大型上游产品供应商会集聚,产能规模增加,甚至会有一些生产型企业间的横向收购。

达晨投资的重点一直是走到消费品阶段的农产品,除非单做贸易,农业和消费品其实是分不开的。从我们2011年的投资案例来看,一些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农作物的规模性种植很有潜力,比如我们投资了人工甘草种植基地;还投资了综合性茶叶品牌连锁企业“华祥苑”,他们从基地种植、粗加工、渠道、品牌,产业链做得非常完整。茶叶有文化意义,随着中国国力增强,茶叶市场是越来越大的,是个特殊的市场,也有很大的机会。

有机食品有潜力基地环节是瓶颈

口述/多利农庄创始人张同贵

整理/曲琳

2011年有机食品销量大增,多利农庄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一倍销量,而营销成本基本上没有增加。随着人们对肉类质量的质疑,我们在养殖方面的份额也会更多,多利新基地中肉类的产能占20%~30%的比重。

更多人注重有机农业的眼前利益,更愿意做农庄休闲旅游。对于多利农庄来说,农庄休闲甚至承办一些年会只是为会员服务,这部分永远不是经营的重点,但是想要来参观的会员却越来越多。这涉及到一个根本的商业模式问题。很多人做农业就是做基地,不重视种植和养殖,想的是旅游和餐饮,甚至是农业地产。产品以很便宜的价格拿出来卖,他们做农业地产的销售额来自哪里我并不清楚,但我并不太认同。

这两年有机农业都是预备爆发期,2012年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基地环节。中国创业者盘旋在这里好几年了,一方面做有机基地是个周期性工程,另一方面是规模不够,一两百亩算大的,前期投资收益小,容易熬不住。每年都有一批创业者做基地,然后又死掉,多数困于没有商业模式,没有配套设施,实际上他们只做了有机基地的一段工作,更多的投资还在后面,一般小公司很难接受,单独一家公司去投资也很吃力。而多利农庄做出了个样本,很多基地找到我们接盘,希望我们收购他们。我们目前已经有6个基地,战略是以京沪为主要市场,做多个基地,2012年计划增加2万亩。

有机农业相关的产业同样不完善、不成熟,例如有机肥料,这几年的质量我严重存疑;冷链物流,之前暂时在合作的日本“雅玛多”都不能满足我的要求,国内公司做农产品专业物流的也很少。2012年我会观望,如果不符合我们的标准,宁可自己做。

消费领域:爆发力强出现巨型公司

口述/IDG资本合伙人章苏阳 整理/刘岩

中产阶层的兴起将带动消费品行业,民企迎来了机会,未来将会出现上市潮,巨型公司也会在这个领域出现。

内需市场提升消费肯定往上走

中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消费大国,老百姓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内需市场持续提升。但是跟发达国家比,我们的消费率仍然相对很低。所以,从发展趋势来讲,只要中国经济正常向前发展,这个产业肯定往上走。但这个领域的独特之处在于,一般不会产生像互联网行业这种50倍甚至100倍的投资回报率,而是每年会保持持续、稳步的增长,是值得长期投资的领域。但我并不感觉消费领域的投资能够快进快出。

一般情况下,跟慢消的产品相比,越是快消的产品越容易在较短的周期内拉出一个强势品牌。比如,服装、化妆品、日用品、健身保健品、新兴的电子消费品、体育用品等很多领域,都有可能在2~3年内推出一个新的品牌。

消费领域范围比较广泛,从一定角度可分为强势品牌和弱势品牌两类企业。品牌强势的企业毫无例外地都被PE投资人布局好了。品牌相对较弱的企业,如果团队比较强,可能在两三年内做成新的强品牌的企业,也都在被偏VC的投资人追捧。

所谓的“快消品投资潮”从两三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现在“全民皆兵”,投资人都在看这个领域,在赌一个强势的团队。这是VC对于这个行业的期待,至于这股“投资潮”能否称得上“爆发期”,还不好判定。

中国未来的社会结构应该是橄榄形,中产阶级比例最大。产品的定位若能准确抓住每个细分领域的消费人群,都会有生存空间。今后在这个领域创业肯定还有很多机会,但一定得做让老百姓容易接受的产品。

民营消费类企业出现上市潮

口述/ECOH生态家CEO、通路快建招商外包平台CEO林翰

整理/刘岩

在消费领域,过去国有企业上市比较多,但现在该上市的国企已经差不多了,上市潮必然转向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中国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但在二级市场中,消费品类企业所占的比重还很少,未来随着服装、鞋帽、服务业等各类消费领域产业的发展,这个比重应该能扩大到30%左右。有些行业做到上亿或十几个亿规模就可以上市,而在消费品行业很容易产生几个亿规模的公司,并且做到盈利也很容易。所以,从资本市场看,投资消费品领域是很大的趋势。

这个领域最为典型的是以连锁经营为主导的行业。因为连锁企业发展比较稳固,他们在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网点,业绩持续性比较强。前期资本也投资了不少连锁经营类的公司,未来这块应该还会继续升温。随着中国消费逐步升级以后,在衣食住行领域、服务类型的公司里面,未来都会产生一些规模化的有价值的大型公司。未来10年应该是消费品领域发展的爆发期。

过去很多消费行业只处于初级水平,很多产品要么人们消费不起,要么没有相关适合的产品出现。当前中国整体收入的不断提高,品牌的数量、质量、规模都有很大提升,随着消费潜力的大爆发,中国会出现一批巨型的以消费品为主导的公司。

中国人口基数如此之大,在每个细分领域都有可能出现几十亿规模的公司。除了靠技术驱动的电子产品之外,如果在每个细分领域能成为老大、老二,就能获得足够的规模,如果再有稳健、持续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就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如果能事先考虑消费升级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人们更需要哪些产品,然后再有前瞻性地设计一些引领性的产品,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之后,肯定会成为投资的热点。资本在看重商业模式的同时,更加看重的其实是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创新。

清洁能源:造能变数大节能更有优势

除了生产过剩之外,新能源产业的格局还面临着技术革新可能会带来的变数,

2012年的节能市场更为乐观。

观望新能源偏向节能行业

新能源这个行业对政府依赖性比较大,驱动发展的动力是政府补贴,再加上电池板和组件企业产能过剩,自然日子不好过。

2009年之前,这个行业发展得非常好。自2010年开始,很多企业开始激进扩张,晶硅太阳能和组件生产商产能过剩,加上欧洲市场削减了光伏补贴危机爆发,美国太阳能“双反”调查,海外市场开始振荡,收入自然下降。根据新能源几家上市公司的第三季度财报看,传统晶硅太阳能价格掉得比较厉害。传统组件和设备商也是资不抵债。

技术可能会对新能源行业造成很大的影响。薄膜太阳能是光伏组件的一个新趋势,但国内还没有做得很好的太阳能薄膜公司。金属极硅薄膜技术、CIGIS已经被媒体报道过了,而前沿基于印刷工艺薄膜太阳能技术被人谈论还不多,这对光伏效率的提升还是价格的下降带来多少机会,还需要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行业不景气的同时,切割液回收服务、辅助设备,比如太阳能逆变器的公司,一下子起来了很多。说明这个行业的需求很旺盛。所以还是会有一些投资机会。对于有品牌的传统晶硅企业来讲,此时并购会是比较好的时机。

风能方面,并网依然是最大的问题。风力资源时强时弱,不稳定。2011年8月起,政府规定低于5万千瓦风电供应商不再享受直接并网,一律需拿到发改委的批文。风电产业链,无论设备制造、主机、零部件制造商,在生产成本上都没有多大的进步,风电产业链还没有形成闭环。

所以节能企业可能更有优势。

2010年照明市场的节能企业有优秀表现,比如LED灯,LED灯在不同的环境使用情况也不同,所以产品可以避免同质化。照明市场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比如获得创业邦创新成长100的圆融光电,他们的技术和运作团队都非常强。所以也获得了我们的投资。

之前一段时间大家频繁关注污水处理公司,其实污水处理之后的工业污泥更加难处理,我们也投了一家这样的公司。

组件需要洗牌逆变器市场稳定增长

口述/艾索新能源创始人宁宁

整理/王子之

2012年清洁技术的发展机遇会向节能企业倾斜,我是认同这种观点的。新能源企业最大的阻力首先是来自于前期高成本的投入,其次是来源于技术方面的瓶颈。但长期来看,光伏和风能还具有很大的潜力。

光伏行业的发展一直受限于生产成本,依赖政府补贴,当政府的补贴一发生变化的时候,行业就会出现不稳定。要打破这个局面,技术更新比较重要,比如说组件行业,出现了薄膜电池,薄膜电池对于光伏行业就是一次革命,薄膜电池的性价比如果很好,成本就下来了。中国的组件我觉得是需要一次洗牌了,洗牌可以为一些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带来重生。

虽然艾索生在光伏行业,其实属于电力电子行业,逆变器的研发生产成本在短期内注定会很高,尤其当中国逆变器的行业产值不足时,逆变器这个行业最近几年才在中国开始,所有的研发都会集中在这两三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