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近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高中古诗词教学不管是从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与过去有了很大变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从总体上看依然不容乐观。因此,怎样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更要不断地对古诗词的教学策略以及方式方法进行摸索实践,从而为今后古诗词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一、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弊端

就目前来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方式方法虽然已与过去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仍然存在一定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受传统观念影响很深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高中古诗词教学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在新时期,有些教师依然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以满堂灌为主,使得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既影响到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效果,同时还会逐渐削弱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2.新课改下古诗词难度加大

在新时期,高中古诗词的难度也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再加上有些同学的基础较差,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甚至有些同学会因古诗词学习效果差而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影响到整个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

3.课程安排不合理

由于古诗词的创作年代距今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当时的社会环境、民俗习惯乃至语言交流方式等都与现代社会大不相同,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很难将自己置身其中,去感受诗中描绘的场景。而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将一节课的45分钟安排得满满的,恨不得将所有知识都在有限时间内灌输给学生。这种方式虽然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学生的学习负担以及精神压力也会大大增加,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热情也会慢慢消散,始终无法走入古诗词的意境。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1.朗读古诗词,感受诗词意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以看出朗读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由于古诗词具有文字美、韵律美以及意境美等特征,而从古至今人们在学习古诗词时,都是从朗读开始,这也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与此同时,新课标对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也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教师不但要尽可能地调动起学生朗读古诗词的兴趣,同时还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朗读习惯,只有通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学生才能把文字表层的意思与其内在含义进行交融,从而产生共鸣。举例来说,在朗读李商隐的《锦瑟》一诗时,学生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凄婉迷惘之情;而朗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学生又能从中体会到作者对恬静田园生活的向往,等等。

2.借助多媒体技术,采取情景教学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古诗词的学习中,进而取得显著效果。目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让很多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由于中国流传下来的古诗词大多描绘的是自然风光或者家国情怀等情境,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保证教学效率。这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还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以及积极性。举例来说,在讲解到《春江花月夜》一诗时,教师可以在朗诵时配以优美的乐曲,并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分别呈现“春、江、花、月、夜”等景物的图像或视频,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自然风景中,从中领悟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诗人的生活情感经历,同时还能放开自己的想象力,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另外,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尝试重现古诗词描绘的场景,让学生来扮演其中的重要角色,使学生可以在体验中加深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以此来提升整个古诗词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高中Z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古诗词教学,学生的文学修养、道德情操以及日常行为习惯等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所以,为了保证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根据古诗词的特点展开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古诗词意境,并借助多媒体技术,采取情景式教学,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为今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陈志娟.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运用创新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7):24.

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范文2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古诗词 强化鉴赏能力 四项策略

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情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强化古诗词鉴赏能力是教学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那么,应当如何强化这种能力呢?本文提出四项策略。

一、融入感情的朗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古诗词一般有结构对称、句末押韵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的朗读能够引起学生朗读诗词的兴趣,反复朗读有助于学生加强对诗词大意的理解。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先播放名家录音,让学生根据录音进行模仿,学生在聆听和模仿中就能感受到诗词的基调,或抑扬顿挫,或温柔婉约。学生在朗读中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语感,品味诗歌的节奏,而且能够通过词句想象诗词中描绘的场景和抒发的感情,锻炼思维能力,在感情上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诗词,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能力[1]。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学生读这句时能感受到气势的雄伟壮阔,眼前呈现出赤壁大战时的情景。“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句笔锋急转,作者通过自己和周瑜的对比,不禁悲从中来,学生通过句子的描写能够体会到作者苦闷的心情。在学生朗读之前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内容。

二、从写作背景入手,发挥想象力。

诗词是诗人和词人抒发感情的工具,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作者的写作背景对诗词的创作有重要的影响,在诗词内容中有所渗透,学生了解写作背景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她作为婉约派的代表,感情细腻、手法独特,经常书写一些伤感缅怀的诗词,比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庭条件优越,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她的写作能力打下了基础,婚后与丈夫赵明诚夫妻恩爱,志同道合,生活幸福,这时的作品多描写爱情、景物,韵调优美。但在金兵入主中原后,赵明诚病死,李清照的悲苦心境可想而知。作者一生动荡,经历了世间百态,作品由于生活背景的不同也分为两种类型。再如宋朝的陆游和唐婉,两个人都著有《钗头凤》,陆游和唐婉原是表兄妹,两人结合后不但情投意合,唐婉的才情更是让两个人亲密无间,没想到这却引起了陆游母亲的不满,命令陆游休掉唐婉,并另娶一妻,两人再次见面时都非常伤心,陆游就在墙上题了《钗头凤・红酥手》,唐婉看见陆游的诗词,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此后便抑郁而终。他们两人的悲情故事感动世人,学生在了解了写作背景后,可以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更深入地了解诗词内涵[2]。

三、抓住关键字词和诗句,学会理解鉴赏。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仅是理解大意是远远不够的,古人讲究遣词造句,作者把浓厚的感情浓缩在几句诗词里,每一个字都饱含深远的意义,因此,对重点字词和诗句的鉴赏能够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着一“空”字,渲染出了一幅雨后山村清新宁静的自然画卷。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借助了六种景物和六个修饰词,渲染了环境,不仅这两句是工对,并且句中还有对:“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句法严谨、工整。学生对诗歌的学习重在鉴赏,教师不必逐字逐句的带领学生分析,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最喜欢的字词、诗句,表明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四、体会诗词意境,把握诗词灵魂。

诗词的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把握诗词的意境不能照本宣科,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细细去品味和体会。体会诗词的意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涵,感受作者精神,强化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比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开头就用“寒蝉”“凄切”“骤雨”渲染了一种清冷的气氛,为后文的恋人分别做铺垫。古人往往习惯借助一些固定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比如“月”是用来思乡的,“落日”表达凄凉失落的情感,“杨柳”怨别,“松”正直,“菊”高洁,“梅”坚贞等,学生可以抓住这些意象来体会意境。《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黄花”“秋风”“细雨”等意象都能表达出作者凄苦孤独的心境。

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前提下,在理解作者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和诗句的特点,找寻诗词中的意象,体会诗词意境,从而理解诗词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把握住诗词灵魂。

五、结语

我结合案例,提出了强化高中教学中古诗词鉴赏能力的相关策略,希望可以与同仁共勉,一同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当然,强化这种能力的策略绝不仅限于此,只要是适合于学生,能取得切实成效的,均是优秀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范文3

关键词:教育改革;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改革措施;

1.前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占有较大一部分的比重。古诗词作为中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感受古诗词的音韵,感受古诗词的思想境界和写作手法。但在新课改的教学环境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现状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目标,探究高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兴趣,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充分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体味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2.1教学枯燥,淡化意境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强化学生的背诵,死记硬背中理解和体味古诗词,不仅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还不能正确的理解和领悟到诗词中的意蕴。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意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不注重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而是更加注重从字词句、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讲解,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无味,学生不能真正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影响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2.2忽视想象,缺乏见解

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缺乏学生自主想象力,在学习古诗词时,常常需要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结合古诗词的情景,身临其境才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诗人真正的思想感情和当时的心境。现在的教学中,教师的表达能力有限,并不能很好地让学生理解诗词情景,只能从字词句及写作手法中单一、大概的揣测诗人的思想感情。学生对古诗词的分析没有自己的见解,只能死记硬背古诗词,不能充分理解诗词的内涵,失去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课堂的知识灌输式的授课,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不利于学生学习古诗词。

3.影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因素

对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因素,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把握不正确和不理解,逐渐失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一是外部因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内外的流行文化冲击了中国文化教育,学生接触网络、广播、电视更多一些,更愿意看一些课外书、杂志和小说等,不愿意学习和研究古诗词,加上教师授课方式单一、生硬,致使学生失去学习古诗词,语言水平大幅度下降。二是内部因素,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上越来越懒惰,懒得去思考和学习,没有上进心,只是简单的应对考试才死记硬背一些诗词,不去进行深度的探索和研究,对于诗句的真正含义和意境没有理解。

4.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对策

4.1朗诵诗词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是五千年文化艺术的瑰宝,在学习古诗词时进行富有感情的朗诵,从朗诵中体味诗人的内心感情。古人在怀才不遇、生活不顺等情况下,会通过书写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大部分诗歌中蕴含着爱国情感、政治抱负及生活遭遇等抑郁之情。只有通过深情的朗诵,不断推敲和琢磨,才能真正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欣赏诗词的真正内涵。

4.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学习古诗词时,需要想象诗词的情景,置身其中才能更好的感受到意蕴,发挥丰富想象力,模拟当时诗词环境,从而近距离的去体味诗人的心情。教师要学会运用新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脑海中出现一幅幅诗词的景象,才能身临其境的去感受诗词所蕴含的经典,才能体味艺术之美,欣赏古诗词的韵美。在实际教学中,创新教学内容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乐意探索研究古诗词。

4.3优化古诗词的意境

现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为了应对高考,大部分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诗词字词句的翻译和讲解,以及写作手法的分析,忽视了对古诗词真正的内涵及意境的讲解。意境是古诗词的主要内容和要点,通过优化古诗词的意境,可以进一步感受诗人的心境。联想诗人作诗词的情景,与诗人产生共鸣,体味当时诗人悲伤、迷惘之情。优化古诗词意境,促进学生学习古诗词。

5.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应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古诗词作为高中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感悟古诗词真正的蕴含,体会诗人的切身感受。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助于中国经典文化艺术的传播。

参考文献

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而古诗词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很大的难点,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是广大语文教师必须重点研究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突破教学瓶颈,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本文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目前,由于高考的压力非常大,教师为了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通常让学生通过背诵的形式来记住古诗词,只是大概地给学生分析一下词意,并没有深入讲解,从而导致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体会不到古诗词的意境。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使学生在单一的教学形式中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以至于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二)缺少对古诗词个性化的讲解。在进行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和学习时,学生一定要有独特的想象力,在阅读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对古诗词进行独特的认知和鉴赏。但是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缺少对古诗词个性化的讲解,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再加上学生自己人生经历不够丰富,以至于最终影响了对古诗词的理解。

(三)没有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情况下进行古诗词学习的,古诗词教学也只有教师讲解、布置作业等单一的形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的状态非常消极。高中阶段,古诗词的教学主线就是翻译、背诵,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感受到古诗词带来的情感,从而打消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古诗词学习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教师若从词汇开始讲解,会给学生一种非常乏味的感受,因此一定要创新教学策略,创设相应的古诗词教学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古诗词的意境,从而带着丰富的情感进行古诗词的学习。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中《咏怀古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边塞的歌曲,将其当作教学背景,给学生讲解昭君出塞的故事,加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从而让他们学好古诗词。又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柳永词两首”中《望海潮》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朗诵的视频,伴以充满感情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二)设计朗读环节,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情感。古诗词是作者情感的一种体现,其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字都表达了作者的不同感情,比如愤恨、舒缓、愉快、凄凉等。教师要认真引导,让学生将古诗词有感情地朗诵出来,从而在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古诗词。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涉江采芙蓉》的教学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理解最基础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和学生一起探讨:应该怎样划分朗读的停顿,朗读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哪些词汇上,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古诗词的朗读,然后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找到问题之后进行改正,再次朗读,直到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最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或小组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古诗词的中心思想。总而言之,朗读是一种外在的教学方式,通过朗读能够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表达出来,这不仅是一个深化学习内容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检查的过程。

(三)多角度进行古诗词的教学。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宝藏,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要学会从多角度进行古诗词的教学,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方式一定会带来非常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注重语言方面的价值,更要让学生注重作者在创作中应用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形式。这些内容都会在古诗词当中体现出来,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古诗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中《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完词的表面含义后,应该引导学生对该首词的创作背景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写作手法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刻理解。而古诗词的价值层面有很多,教师可以应用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发现古诗词中的奥妙,让学生对古诗词艺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另外,古诗词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非常好,如果将古诗词的字音转变成音律,让学生进行朗诵,他们就能在朗诵中体会到古诗词的内在情感,从而在心灵上产生共鸣。除上述之外,还有很多角度的入手c,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不断探索,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

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范文5

关键词:“少教多学”理念;古诗文教学;策略分析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简述

在传统的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存在以下两种现象,这两种教学的最终结果都是和“少教多学”理念相背而驰的。

1.“少学多教”型

教师一味讲解古诗文中的知识和理论,追求高深,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与主动性;或者是过分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各种精美PPT的播放,将古诗文中的内容全盘展现给学生看,使学生缺少体验、感悟、思考的过程。

2.伪“少教多学”型

教师将优美的古诗词变成“冰冷”的练习题目,强调古诗词的背诵和记忆,让学生自主地死记硬背古诗词,长期下来,学生逐渐对学习古诗词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厌恶感,这不仅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非常不利,而且使古诗文教学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还有的教师对学生采取“完全放羊式”教学,没有针对性地规划古诗文教学,使得教师在教学时失去了正确的教学方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少教多学”理念下的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分析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古诗文教学水平,教师务必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结合“少教多学”理念,使得古诗文教学获得较好的效果。下面就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几条在“少教多学”理念下开展高中古诗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情景再现,深入体验

很多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只是浮于表面,却没有深入地感受和体验诗人的情感,这主要是因为教师过分地“多教”,直接告诉学生古诗文的内在情感,使得学生没有机会自主地深入感悟和体验。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使用情景再现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自主探索古诗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使得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明白诗人的内心情感。例如,教师在教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场景的设置和重现,使学生在学习这篇散文时体会到作者在桃李芬芳的季节里,与堂弟们一起宴饮赋诗那种畅快淋漓的生活情景,映现在学生脑海里的应该也是无限的阳春风光,从而更好地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通过这种教学策略,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古诗文的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在情景再现的过程中学会领悟和理解,增强学生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2.迁移运用,强化掌握

在“少教多学”理念下,教师可以锻炼学生对古诗文迁移运用的能力,使得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优美的古诗文陶冶下,提升了自己的情操,那么教师便可以通过鉴赏操练的方式,让学生在运用中进一步掌握古诗文,实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高中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古诗文的学习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自主地运用古诗文,让学生能够在高考中得到更大的优势。要知道如果在写作中能够恰当引用一些古诗词的话,便可以给写作增添更多的色彩,从而获得教学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在古诗文教学中,训练学生在不同的意境下应当使用哪些古诗词句,还可以将某一些古诗词句作为写作的标题等等。例如,教师在教《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时,可以结合“爱国”“机智”“口才”等写作话题进行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围绕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的优秀品质和写作话题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和理解古文,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语文运用的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3.拓展活动,提升水平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只是一味地教授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和内容,却没有关注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程度,这使得高中古诗文的教学质量不高。因此,教师应当在“少教多学”的理念下,组织和开展多种多样的拓展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使得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其中,在拓展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古诗文的掌握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开展朗诵比赛、专题研究会等内容,例如《长恨歌》的诵读比赛,学生为了能够取得好的名次,除了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之外,学生还会在课后进行强化训练和学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地训练自己,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朗诵能力和古诗文研究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自主探究意识得到培养,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和进步。

总的来说,高中古诗文的教学策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最根本的一点是要以“少教多学”理念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情景再现、迁移运用以及拓展活动的开展等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和热情,使得学生更加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高中古诗文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古诗文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从而保证高中古诗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范文6

关键词:素质教育理念;古诗词多元教学;策略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102-01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多元教学的探讨也进一步深化。多元智力是一道多彩的光谱,其观照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更加五彩斑斓。古诗词鉴赏综合性强,更应该研究与教材和学生实际相适应的多元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多元智能理论思考教学方式,让教学活动更多元、有趣,也让不同智能取向的学生有更多发挥的空间。

一、吟诵品读法

在进行诗词教学时,教师一般都会注意抓住诗词便于诵读的特点,借助于外在的声音或动作行为增强内在记忆的质量。但如果仅有单一的声音上的记忆而没有意义上的建构,显然缺乏深度,不符合阅读信息解读的基本要求。吟诵品读法结合了吟诵和品读两种形式,强调两种阅读行为的有机参与,并侧重品读的过程,即是强调对阅读材料的内在信息的获取。

1.示范吟诵品读。唐孔颖达《毛诗序》说:“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故言吟咏性情。”说明诗歌透过自然的声调或是结合音乐产生抒感、陶养性灵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吟诵教学。学生诵读古诗的通病是急于成诵,这就不利于感悟与理解。教师可从读诗的节奏训练人手示范吟读,或按音节划分节奏,或按语意划分节奏,也就是说在朗读时停顿的单位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音节或意义。

2.自我吟诵品读。有些好诗本身就是诗人一唱三叹吟出来的,读者只有在反复的吟读中方能真切体验出诗人的复杂情感。教师在示范吟诵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伴随乐曲在自我吟诵品读中体验情感,语意表达加上旋律伴奏,可凸现出一个立体的情感世界,学生沉醉于这样的情感世界,更易体验出作者的丰富情感。

3.集体吟诵品读。即是在初步感悟的基础上多次地反复地读,而且是多人多式样地读。通过不同的读法,品味和感悟出诗中蕴涵的不同情感:诸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激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悲壮,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婉。有些诗作中宣泄的情感与我们的学生有些距离,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使学生情感与诗人对接。

二、感知积累法

这种教学方式的心理过程是借助多次反复,对文本内容不断强化记忆,使个体知识与文本语言在反复多次的接触、沟通中,逐步形成学生个人的独特“领悟”。“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传统语文教学十分重视经典文本的感知积累。

1.在诵读训练中感知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表明了诵读之于积累的重要性。新版语文教材大大充实了古诗词的背诵篇幅,高考命题明确要考古代诗词名句,就连中央电视台举办歌手大奖赛的综合素质考核也屡屡出现古代诗词填空题。海外学人刘铭绍先生认为:读诗“除了复古,别无他法”,“复古之意,乃背诵也”。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背诵掌握古代经典诗词。

2.在语文教学中感知积累。语文教学还要重视教学中的积累,如学习《雨中登泰山》,吟诵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习《劝学》,体味汉乐府诗《长歌行》中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习《〈指南录〉后序》,背诵《过零丁洋》或岳飞的词《满江红》;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抄录给学生。写《春蚕赋》,练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可提供李商隐的诗《无题》,使学生在吟诵过程中体味“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品格,将物的生物特征与人的精神品德联系在一起,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法和主题。

三、引用化用法

此法是指导学生在书面或口头语言中,引用或者化用古诗词名言警句,以增强语言表现力的一种方法。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许多美妙的诗词名句至今仍为人称道。引用或化用这些诗句,可以使文章生辉、令谈吐焕彩,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

1.以品诗引发说写动机。学会欣赏,才能进行模仿。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去观察思考别人是怎样借古诗词表情达意的,王国维治学的三境界说就是成功的先例。由此引发学生说写的动机:品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学生会在有形的画面中领略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一哲理;品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学生在美的享受中会感受到社会历史的变迁。

2.以仿诗落实说写训练。赏析只是准备,动手仿写,斟字酌句,才见写作功底。这方面大诗人李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他特别推崇崔灏的《黄鹤楼》,并仿作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尽管比原作多了一些斧凿而少了一丝空灵,但仍被世人公认为李诗七律之冠,可见在仿写中学习古诗词也是可行的。当然要求学生像李白一样仿写整首诗未必现实,仿写个别句子或句式却不难做到。如学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我让学生仿写曲的前两句,于是就有了“枯枝败叶残花,竹篱院落农家,”和“青萍绿水嫩鸭,竹篱茅舍人家”等对称的句子。

总之,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能够采取多元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发展多元智能,彻底改变了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及机械操练的模式,从而在活动中构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情感交流、多维互动的局面,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通过感知、实践、体验和参与,习得古诗词,掌握古诗词。

参考文献